人生境界是人的精神 下载本文

《老子·二十八章》。 ④

《庄子·人间世》。 ⑤

《庄子·秋水》。 19

灵境界的提升是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道家的人生 境界说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3.佛家:“空”的境界

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魏晋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于 隋唐达到鼎盛。至此佛教与儒、道相互借鉴与吸收,实现了佛教的中国化,出现 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佛教,随之佛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佛家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世间一切事物、现象皆处于流变之 中,没有定性,即“诸法无常”、“一切皆空”;人生的苦在于生死轮回,众生永处 于生死轮回之中而不得解脱,并且每一轮回也都充满了苦难,生老病死,永无尽 头。佛家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佛教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救人于“苦”海之中,就 是引导人在红尘中实现超越,从“苦”海中获得解脱。佛家认为,人之所以会痛 苦,在于人过于“执著”,要从“苦”海中解脱,就要破“我执”,要觉悟到世间 一切事物、现象皆是“无常”,皆是虚幻,即觉悟到“一切皆空”。世间一切事物、 现象皆处于因缘和合的生灭流变之中,地、水、风、火是一切事物的基本因素, 一切事物都是由此四种元素复合而成的,佛家“四大(地、水、火、风)皆空” 的主张由此而来。

“空”是佛家确认的宇宙人生的本体,是佛家修养的根本。“空”的境界也即 是成“佛”,也叫“涅槃”、“圆寂”,是彻底的解脱,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涅 槃”的本意是“灰身灭智”,也就彻底的“死”。但佛家并不是主张要人人都去自 杀,都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主张“心死”,主张心灵的超越和彻底解脱。不错, 佛家的确是追求“彼岸”世界的,追求所谓的“西方净土”、“西方极乐世界”,这 也是作为一种宗教哲学的典型特征。但是,佛家所追求的“空”的境界即“涅槃” 境界并不一定是出世间的,它其实在人世间就可以成就,这一点尤其在中国化的 佛教──禅宗那里体现得最为明显。“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担水劈柴,无 20 非妙道”、“修佛即修心”、“心清净则佛”, ①

可见,佛家的超越是心灵的超越,佛 家的解脱是心灵的解脱,能否成“佛”、能否成就“空”的最高境界,关键在于心 灵能否破除“我执”,从“执迷”中获得解脱,也即是能否“觉悟”。因此,在佛 家那里,“彼岸”即是“此岸”、“此岸”即是“彼岸”,能否合二为一,完全取决

于心灵的“了悟”与否,佛家的“佛”不像西方的上帝那样,是绝对的实体、外 在的人格神,而是人的心灵所达到的境地,它就在人的心灵之中,完全可以在人 世间成就。“悟即是佛,不悟即是众生” ②

,即强调通过自我觉悟来实现“佛”的 境界。

佛家“空”的境界,类似于道家的“无”,甚至比“无”的境界更加彻底,它 没有任何“名相”的滞碍,是彻底的解脱。道家虽然主张“无为”,但并不是完全 出世的,而是具有很强的现世关怀,不论老子,还是庄子都很关心现实人生问题, 并不逃避现实。“道”的自由境界既是一种精神解脱,又是现实的理想追求,因此, 道家的境界说虽有消极的一面,但并不是完全出世的,不是一种宗教哲学。佛家 则不同,它主张彻底解脱、彻底超越。“空”的境界虽然能够在人世间成就,但是 就其精神实质而言仍是出世间的;“成佛”不是要成为神,但是却彻底摆脱了一切 生灭变化与世间事务,也就是实现了永久的解脱。从实质上讲,佛家哲学的确是 一种出世之学,它否定了客观外在世界的价值,否定了“此岸”的现实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因此也就成了无意义的意义。因此,说佛家哲学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 学是不为过的。但是,佛家理论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关于心灵陶冶、 精神修养的宝贵资源,尤其是注重心性修养和境界提升的心灵境界说。我们渴望 摆脱外在的束缚与限制,期望心灵的超越与自由,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这一切都 可以从对佛家人生智慧的深刻领会与感悟中获得重要的启发。

《坛经》。 ②

《坛经》。 21

(二)西方历史上的境界思想

中国哲学基本上都是某种人生哲学,探讨的是人生本身的价值和意义问题, 而西方哲学则有自然哲学、形上学、认识论、人生哲学等多种形式,并非以人生 哲学为主。但是,在西方各种不同的哲学派别中也不乏对人生问题感兴趣者,他 们从不同的角度也都阐发了各自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观点以及关于人生境界的思 想。尤其是到了近代,西方逐渐形成了一股注重人生哲学的潮流,人生境界的问 题也相应地得到一定的突显。相应地,西方历史上也形成了一些比较成型的人生 境界学说,下面简单介绍其中三种。

1.苏格拉底:通向至善之路 苏格拉底(公元前 468 ──前 399

)被称为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

他一反当时希腊哲学的自然学派对天地之理的穷究,转而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 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苏格拉底认为,人生是在具体的实际生活中度过 的,若是只研究自然,就会忽略了人生,因此,他“把哲学家观看星星的眼睛转 向了观察生活” ①

,探索人生的真理是其一生的兴趣所在。

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其最高哲学范畴,可以说,“苏格拉底的 整个哲学都不过是对善的不同角度的讨论和对善的普遍性的追求”。 ②

苏格拉底认

为,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 善,也正是为了善,我们才做其他的事情,因此,善是人生所必须依据的唯一原 则,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这样,苏格拉底就把人生的最高境界确定为善的境界, 同时,把人在生活世界中对善的追求和实现叫做美德或德行。美德一词,希腊文 为 arete

,其含义相当广泛,不仅指人的优良品质,而且泛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

处和美好的本性。苏格拉底把人在生活世界中所表现的卓越品质如勇敢、正义、 ①

金生鈜著:《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 2003 年版,第 34 页。

何仁富:“通向至善之路──苏格拉底的人生境界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年第 4 期。 22

智慧、友爱、自制、虔敬等等都称为人的美德,美德是善的,它体现了人之为人 的德性品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美德的期望和获得即是对善的追求和实现。“美德 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一个著名命题,也是其通向至善的人生境界学说的理论基 石。“知识”在苏格拉底这里指的是对善的认识,即对人的本性(

physis

)及相关

事物的本性的认识,要达到“善”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关键就在于获取知识, 获取关于善的知识。善的知识和善的行为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人只要获得了关于 事物的真正的知识,只要真正认识了善,就一定会向善、行善。没有人会有意为 恶,趋善避恶是人之本性,人之所以会为恶,则是由于无知,由于没有真正认识 事物的本性,即“无知即恶”。苏格拉底虽然认为善的实现在于对人及相关事物的 认识,在于知识的获得,但同时认为,这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却不是从外部给予人 的,而是人本身所具有的天赋本性,是内含在人的理性精神之中的,这说明了善 的实现是从人的精神本身发展出来的,人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这一理智本性,即“认 识你自己”。人不仅应认识到自己的理智本性,而且应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即“自 知无知”。只有认识到自己一无所知,才能不被自己已有的认识所限制,从而进一 步获得关于事物和善的知,才能触摸到真知和善的本质,获取美德以至达到至善, 也就是说,对人自己本性的认识是其他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是通往至善之路的入 口。

自知无知是一切真知之始。认识到自己一无所知,却同时具有追求真知的理 性精神和能力,这才使获取真知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各种美德的获取即善的实现 成为可能。从无知到真知,从真知到美德,从美德到至善,苏格拉底构建起了西 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境界说,对我们今天人们的德性培养和境界提 升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2.克尔凯郭尔:人生三阶段 克尔凯郭尔是 19

世纪上半叶丹麦的一位重要思想家,其理论后来成为存在主

义的重要来源,因而作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享誉西方哲学界。与笛卡尔时代以来的 23 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不同,克尔凯郭尔明确地将个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反 对一味求知而遗忘了人的自身,他认为抽象概念扼杀了活生生的人生,主张哲学 应该是探索理想人生。在《或此或彼》、《人生道路诸阶段》等书中,克尔凯郭尔 表达了其关于人生境界的思想。

克尔凯郭尔认为,人在通向上帝、成为自我的过程中,可能经历三个阶段, 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需要指出的是,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人生的三 阶段,并不是指每个人的人生都必然依次经历的三个阶段,不是指三个时间阶段 的线性跃迁,他实际上是在描述人的三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因此,克 尔凯郭尔所谓的“阶段”实际上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境界”,人生的三阶段实际 上指的就是人生的三种境界。第一个阶段是“审美阶段”,也即审美境界,在克尔 凯郭尔对人生境界的划分中处于最低的层次,其特点是人的生活为感觉、冲动、 欲望和情绪所支配,个人沉溺于感性的享乐生活,不追求确定的信念,不遵循固 定的和普遍的原则和规范。感性的享乐生活其特点是“外弛”的,亦即“向外追 逐”,需要依靠外在的东西来使自己获得满足,而实际上人的欲望无边、欲壑难填, 且感性的快乐本身是肤浅的、易逝的,并不能真正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安宁与幸 福感。到头来此阶段的人或者陷于欲望不能得到永久满足的痛苦之中,或者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