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年版,第 4 页。 ②
蒙培元著:《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6 页。 3
一、走进“人生境界”
(一)识读“境界”
“境界”,从词源上看,原指地理意义上的疆域、疆界、地域,如《后汉书·仲 长统传》中所言,“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这里的“境界”即“疆 界”之意,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空间范围。
佛学东渐以后,“境”、“境界”之类术语广泛出现在一些佛学翻译和中国佛教 的教义中。此时,境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概念,而是融合了人的认识、情 感、意志等心灵世界中的因素,常用来指称人心对佛的觉悟程度。如《无量寿经》 说:“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入楞枷经》说:“我弃内证智,妄觉非 境界。”
可见,佛学中的“境界”指的是人的心灵中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心境, 离不开心灵的参与,正如《大乘起信论》中所言:“三界虚伪,唯心所作,离心则 无六尘境界。”
自此,境界问题便与人的心灵密不可分了,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 领域对“境界”的阐述都深受佛家的境界说的影响。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境”、 “意境”较早地作为重要术语使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 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
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在王昌龄这里,“境”便是指“境界”,不论是讲意境,还是讲物境、情境,
都没有脱离人的心灵,都是指心灵中的境界。近代文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代表作 《人间词话》中大量使用“境界”一词,并把“境界”作为评词的最高标准,“然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 4 为探其本也。” ①
可以说,“境界”是王国维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心概念。王国维 的“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 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② 可见,
此种审美境界是艺术作品与人的心灵融合的产物,一切美的事物离不开人心的参 与,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境界”问题也是中国近现代许多哲学家都喜欢谈论的话题,他们从各自不
同的角度,着眼于不同的价值领域阐明了各自的境界思想。熊十力在《新唯实论》 中讲的是“真”的境界,“实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唯是反求初实证相应故。” 认为实体不是离心外在的,对其把握离不开心灵的直觉。金岳麟在《论道》中讲 的是“至真、至善、至美、至如”
的境界,他称之为“太极”。冯友兰在《新原 人》中提出了系统的“人生境界说”。冯友兰根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的不同, 把人的人生境界分成了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并认为,人生所处的境界是随着人对宇宙人生觉解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提升的,人 所处的境界不同,人生对于其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有所不同。可见,“境界”在冯友 兰那里是一个与人的觉解相联系的意义世界。唐君毅在他的《生命存在与心灵境 界》中以心灵三观分别观对象之体、相、用,把人的心灵分为三类九种境界,试 图通过融合西方哲学来重建儒家心性本体学说。冯契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中 指出“所有的境界都可以说是意和境的结合,其中,‘意’就是实现了、表现了理 想,‘境’则是有意义的结构。” ③
“境界是主客观的统一,是精神享用着、在其中
生活着、自由活动着的领域,它体现了人的精神所达到的造诣、水平。” ④ 在这
里,冯契突出了境界的价值论含义和理想性。当代学者蒙培元在《心灵超越与境 界》中认为,境界“不是概念的问题,也不是单纯的认识问题,而是心灵问题, 精神生活的问题。” ⑤
他这样来定义“境界”,“所谓境界,是指心灵超越所达到的 ①
[清]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6 页。 ② 同上,第 12 页。
③
冯契著:《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2 页。 ④
同上,第 93 页。 ⑤
蒙培元著:《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6 页。 5
一种境地,或者叫‘心境’,其特点是内外合一、主客合一、天人合一。” ①
张世英在
《新哲学讲演录》中认为“‘境界’就是一个人的‘灵明’所照亮了的、他所生活 于其中的、有意义的世界。” ②
“灵明”在张世英这里指的是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
能够超越在场。另外,当代青年一代的学者中对“境界”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的 也大有人在。比如,有的学者认为“精神境界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它指人的精神 世界或精神品质的某种层次、状态、水准” ③
;有的学者把“境界”看成是“人的 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的水平” ④
,并根据人的精神的知、情、意、信四种意识形式,
把人的思想境界划分为真、善、美、仰四种;还有学者认为“人生境界是人生体 验的结晶,??人的境界的达成和表现都依赖于其对自己的生存实践和人生意义 的体验” ⑤
,由此把“境界”定义为“人的生命实现样态”,认为“它是人的生存
处境与人生体验的统一,呈现为生命的总体质量规格、水平状态和风格面貌” ⑥ 等 等。
可见,如今我们使用的“境界”一词的含义已从本源上的疆域、疆界引申为 人们的一种精神空间、一种价值和意义世界。通过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对“境 界”的理解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境界”是指一种人生状态,尤其 是指一种精神状态。比如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就把人生境界划分成了层次由 低到高的四种不同的境界,并认为每一个人都处于某种人生境界之中,只不过是 层次高低不同;张世英认为境界是人的心灵的一种存在方式,境界有高有低,人 人皆处于一定的境界之中等等,这些都是从广义上来理解“境界”的,而且一般 意义上对“境界”的理解也都是这种广义上的。文学、艺术领域所讲的“境界” 一般是指较高的、较理想的境界,即狭义上的“境界”;其它领域也有某些论者为 了其论述的需要而从狭义上来界定“境界”,付长珍在其“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 中所讨论的“境界”便是如此,即指人的精神和人格修养已经达到的某种理想的 ①
蒙培元著:《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5 页。 ②
张世英著:《新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