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资料 下载本文

第二,“面子”贬值

说“行为的‘道德’含量与行为主体面临的道德舆论压力成正比”,其所预设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是要“面子”的。可以说,“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是宽广,“面子”就越是具有扩张和增值的能力。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大家无非图个“面子”。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在“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由于构成社会主体的中青年大量地长期不在村,农村社区成员锐减,在在村的村民看来,“面子”的效能难以扩展,其“含金量”明显偏低。因此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所谓“树没皮必死无疑,人没脸天下无敌”。为蝇头小利而不惜撕破“脸面”大打出手,为宅基地而寸土必争绝情断义,目前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如宅基地和水利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行为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

第三,社会资本流散

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打工,“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的社会边界是流动而模糊的,青年人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各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朋友”网络。从村民的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看,较为普遍的情况是,姻亲关系超过了血亲关系,而“朋友”关系又胜于亲戚关系。这在家庭操办喜宴的受邀来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少数在外闯荡而终有所获的村人,他们根据人生成功程度的高低,来确定“家”的所在,挣够50万元者把“家”安在大城市,挣够20万元者把“家”安在县城,而挣够10万元者也要把“家”迁到距真正的家乡仅一步之遥的镇区中心所在地。这些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已没有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所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这样,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难以在社区内累积,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本来,当村民之间出现纠纷时,民间权威尚能从中从容斡旋调停,但对“见多识广”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并没有多少人把本土民间权威的“说话”当回事,大家互不服气,这就给黑社会恶势力染指乡村纠纷提供了机会----在

没人能够调解的情况下,就请外来的“黑社会”来“摆平”。

第四,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之所以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不仅因为时至今日留在村里的人仍然生活在熟人圈里,还因为“无主体”的农村社会,也周期性地呈现熟人社会的部分特征。

目前的外出打工,基本上以增加家庭收入为目的。伴随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家庭生命的周期性以及乡村节庆的周期性,打工者总是周期性地离乡与返乡,如一群候鸟,穿梭于城乡之间。村里平时冷清,但逢年过节却热闹异常。这种景观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大的返乡周期(如家庭生命的周期)套着小的返乡周期(如乡村节庆周期和农业生产的周期)。大的返乡周期具体指在外打工的年限,男性一般比女性多七至八年;小的返乡周期具体指隔数个月回乡播种或者收割以及每年回乡过年。这中间既有黄宗智先生所谓的“半工半耕”逻辑在起作用,也有白南生先生所谓的“家庭策略”(family strategy)在起作用,即从“家庭策略”及成本收益比较的角度考虑,在以男性为中心将家庭的经济生产功能外移的时候,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的生育、抚养、赡养功能即劳动力再生产却不便外移,女性离土离乡大多仅发生在婚前或婚后尚未生育之前,以及孩子两岁后至上学前。我们可以将此进一步归结为“男工女育”的逻辑。

农民工周期性返乡除了被动地受到“半工半耕”和“男工女育”等生存逻辑的支配,还受到社会及文化的心理需求的驱使,这主要体现在打工者年终返乡过年的情形中。

首先是解决纠纷的需求。在正常的熟人社会里,由于每个家庭的主事者在村,加上民间权威的作用,纠纷往往得到及时化解,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在乡村“主体”不在村的情况下,在村的家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往往日积月累,等待“男人”返乡时解决。还有,在外打工的村人之间发生矛盾,也往往在年底时带回家乡,由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来调解。这是典型的“年终算总账”。我在田野调查时访问过一位主管治安的副镇长,他说,“治安在腊月二十至正

月十五,是案发高峰期。平时村里也发生民事、宅基地和经济纠纷,但基本上都积压着,不会发展为激烈冲突,因为80%的青壮年男子常年在外,村里缺乏主角,吵不起来。年底大家回来过年了,矛盾就集中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总爆发,也有一些外出者在外地产生的经济纠纷等到年底拿回本村来算总帐的。所以,我们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一开始便着手掌握线索,根据群众汇报,分析今年会有一些什么大的案子发生,然后干部分头承包各村的治安,提前打预防针,化解矛盾。”为什么村人都选择在年终来“算总帐”?因为该回来的人此时都回来了,大家齐聚一堂,论理有人倾听,纠纷解决的结局有人品评,有理者因此得到交口称道,无理者在最大范围内“丢人现眼”。这种现象表明了“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

其次是通过“夸富”寻求认同。虽然已经有人以在乡村之外的城市安家置业作为人生目标,但这毕竟只是打工者中的少数“成功人士”。对大多数平凡的打工者来说,一年一度返乡过年,正好可以向村人展示自己的“业绩”,以寻求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在人类学文献中被叫做“夸富宴”(potlatch)的现象在年关之际的“无主体熟人社会”里上演着。在熟人社会里,人们信奉“财不露眼”。但在特定时候的“无主体熟人社会”里,返乡的年轻人往往反而虚报一年来在外的赚钱“业绩”,以免被别人看不起。由于平时天各一方,即使是虚报,也无从揭穿。为了将个人在外打工的成功度得以量化和外在化,许多人返乡过年还忙于与他人协商宅基地,兴起盖房比赛的风气,比面积,比楼层。以财富表现个人能耐,以房子“实打实”表现财富。以夸富的形式追求“面子”,抽空了熟人社会里“面子”的道德含量。所以,只能说是部分地呈现了熟人社会的特征。

其三是通过参与年终祭祖以及元宵节等重大乡村节庆活动,激活宗族记忆,寻找次群体(如宗族)的归属感。对出外打工的村民来说,常年离乡离土,又难以融入城市,其心理漂泊感和孤独感是驱之不散的。“夸富”是为了获得他人对个人的认同,是个人之间的竞赛,它解决不了个人的归属问题。而参与与宗族相关的活动,正好可以满足个人的心理归属需求。所以,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社会,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一方面是村民的个人意识高涨,熟人社会的特征模糊,另一

方面则是宗族活动复兴的迹象明显。

“无主体熟人社会”的上述四个特征,显示了变迁中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特性,也显示了“无主体熟人社会”这一概念的解释能力大于“熟人社会”的概念。它表明,在村成员人际关系的高度熟悉并非构成熟人社会的充要条件;熟人社会的形成,还取决于农村社区内“主体”成员的常在。

乡土如何本色?

费孝通先生的一本著作当中,用了“土地束缚下的中国”这个提名,如此标题,对于描述传统时代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乡土中国的想象,应该是很贴切的,它表达的是乡土中国是如何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农业中国”基础上的。费先生在《乡土中国》之“乡土本色”篇中,更为具体地描述了农耕文明对于乡土中国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人和人之间在空间排列上是孤立和隔膜的,而这以作为乡土社区单位的村落为基础,“乡土本色”是标识乡土中国与游牧社会及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之区别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