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R410A新冷媒施工资料 下载本文

mm2。

6. 内外机信号线使用0.75~1.5 mm2 二芯屏蔽线,线控器使用0.75~1.0 mm2 三芯或四芯屏蔽线。 四. 电线电缆穿线

1. 三相或单相的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套管内。

2. 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

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不能有接头。

3. 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

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4. 金属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5. 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的电线绝缘层应一致,保护地线(PE)—

—黄绿相间,零线(PEN)——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五. 线路敷设

1. 空调电气施工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中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所有电源线、信号线都必须分别穿入线管或线槽内,不得直接裸露敷设,

更不得穿入同一根线管或线槽内。 3. 电源线管、信号线管应相互保持200mm以上的距离,如因安装场所所限,

无法保证上述间距,也可将两线管分别布置在冷媒管两侧,不得相互缠绕。以防对信号产生干扰。

4. 镀锌的钢导管和金属线槽不得熔焊跨接地线,以专用接地卡跨接的两卡

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4 mm2。

5.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以专用接地卡跨接接地

线。

6. 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焊接连接,镀锌和壁厚<2mm的不得套管熔焊连接。 7. 当绝缘导管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C10的水泥沙浆抹

面保护。

8. 室外导管的管口应设置在盒箱内,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线电缆后应做密封

处理。

9. 金属导管内外壁做防腐处理。

10. 明配的导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安装牢固,在终端弯头中点

或柜、台、箱、盘等边缘距离150-500mm范围内设有管卡。 11. 线管线槽内的导线不得有接头,有接头时须安装分线盒。

12. 线管的导线(含绝缘层)的总面积不得超过穿线管有效面积的40%。 13. 敷设电源线路时应根据规定对相线和零线采用不同颜色的导线,保护地

线采用黄/绿相间导线。

14. 内外机控制信号线禁止采用环状配线,控制信号线无极性要求。 六. 设备接线和线路绝缘

1. 所有电气接线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2. 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2M。 3. 所有设备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

4. 截面积在10 mm2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应加工成环状后再直接与设备、器

具的端子连接

9

5. 截面积>2.5mm2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直接与设备器具

的端子连接。

6. 截面积≤2.5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扦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

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2

7. 截面积在6mm以上的多股铜芯线应加接线鼻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

进行压接。

8. 信号线如用屏蔽线,在内机连续连接,用胶带绝缘,在外机单点接地。

所有与设备连接的导线应使用设备电气箱体内附带的压线夹予以固定。

防腐与保温施工要求

一. 防腐

1. 除锈去污:

(1) 人工除锈时可用钢丝刷或粗纱布擦拭,直到露出金属光泽,再用

棉纱或破布擦净,并保持清洁干燥。

(2) 清除油污,一般可采用碱性溶剂进行清洗。 2. 涂漆施工要点:

(1) 涂漆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度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下。

(2) 空气中无煤烟、灰尘、和水汽,室外涂漆遇雨雾时应停止施工。 (3) 油漆必须是有效保质期的合格产品。 (4) 上一遍油漆表面干燥后再刷下一遍油漆。 3. 涂漆的主要方式有:

(1) 手工涂刷:手工涂刷应分层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并保持涂层

均匀,不得漏涂。

(2) 机械喷涂:工具为喷枪,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漆流应和喷漆面垂

直,喷漆施工时,喷嘴的移动应均匀。

4. 涂漆施工程序:

(1) 第一层防锈漆直接涂在工件表面上,起防锈作用;第二层面漆涂

刷应精细,使工件获得要求的色彩。 (2) 一般防锈漆应涂两道,第二层的颜色最好与一层的颜色略有区别,

以检查第二层是否有漏涂现象,每层涂刷不宜过厚,以免起皱和影响干燥。如发现不平、皱皮、流挂、露底时须进行修补或重新涂刷。

(3) 构件明露部分须刷调和漆,调和漆要尽量涂得薄而均匀。

二. 风管保温

1. 风管保温材料一般有橡塑板材和玻璃棉板材两种。 2. 保温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端面要平直。

3. 粘贴保温钉前,要将风管壁上的尘土、油污擦净,将胶分别涂在管壁和

保温钉粘接面上,稍后在将其粘上,矩形风管保温钉分布应均匀,每平方米底面不少于16个,侧面不少于10个,顶面不少于8个,首行保温钉至风管或保温材料边缘的距离应小于120mm。

4. 保温材料铺覆应使纵横缝错开,小块保温材料应尽量铺覆在风管上表面,

接缝用胶带密封。

5. 保温钉压圈要均匀地将板压牢。

10

6. 室外部分缠玻璃丝布时,应互相搭接使保温材料外表形成三层玻璃丝布

缠绕,涂漆时漆膜应均匀。

7. 室外明露风管在保温层外宜加上一层镀锌钢板或铝皮保护层。 8. 橡塑板材料涂胶均匀,保温后表面平整,纵横接缝错开。 9. 风管保温板为玻璃棉时厚度为30-40mm,为橡塑材料时厚度为16-20mm。 10. 风管保温时不允许形成“冷桥”,建议在支架上安装防腐垫木。 三.冷凝水管保温

1. 冷凝水管保温可采用橡塑管壳。

2. 先进行无接头处保温,接头处待充水试验后进行保温。

3. 室外管道用薄钢板做保护层时,其纵缝接口应朝下,搭接长度一般为30mm。

4. 橡塑保温时接缝涂胶应均匀,密封胶带密封严密,纵横接缝应错开。 三. 冷媒管路保温

1. 冷媒管路保温材料一般采用橡塑管壳,汇总管、分歧管应用随机附带的

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2. 冷媒管保温先进行无接头处,接头处待气密性试验后再进行保温。 3. 冷媒管气管、液管应分别保温,不可将二者包在一起进行保温处理。 4. 橡塑保温接头使用专用胶水粘接。保温涂胶水时要涂刷均匀,等待胶水

干后,不粘手再进行粘贴,接头处不能有裂缝,接缝处用橡塑胶带密封。 5. 保温材料表面要平整清洁,不能有损坏现象。

6. 室外及室内裸露不隐蔽的冷媒管道要用包扎带包扎,以利于美观也可以

用做保护层。

7. 冷媒管穿墙时要加设套管,防止穿管时损坏保温层。 8. 冷媒管支架严禁产生“冷桥”,建议在支吊架上加设防腐垫木。 9. 冷媒管直径Φ6.4~Φ25.4,保温材料厚度≥15mm;冷媒管直径Φ28.6~Φ38.1,保温材料厚度≥20mm。

多联机系统调试要求

一. 冷媒管路吹污

1. 冷媒管吹污必须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

2. 冷媒系统管路长且分支管路多,应分段进行吹污,吹污时所有阀门(除安全阀外)处于开启状态以保证吹污效果。排污口选择在系统最低处。 3. 将氮气瓶通过减压阀与冷媒管一端相连,向系统充0.5~0.6Mpa的氮气,另一端用手或其他材料堵住,压力升高到无法抵住时,快速放开,反复多次,可将杂物清理干净。

4. 迅速放开管口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防止吹出的污物伤人。 5. 系统检查可用白布放置在排污口300~500mm处观察5分钟,无污物则认为合格。

6. 冷媒管焊接过程中如管内铜氧化膜产生的过多,可用清洗的方法进行处理,清洗采用无水酒精或四氯化碳,无水酒精易挥发、吸水,最好采用四氯化碳清洗。 二. 气密性试验

1. 气密性试验使用氮气,不允许用其他气体代替。

2. 气密性试验应在不连接室外机情况下进行,否则易使外机截止阀因关闭不

11

严,造成氮气泄漏到外机系统中,污染制冷剂。

3. 加入氮气时,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加压分三阶段进行,先加至0.5Mpa,检查有无泄漏,如果没有大的泄漏点,五分钟后在加至1.5Mpa,检查有无漏点,无泄漏,将压力升至4.1Mpa。

4. 用肥皂水对焊口和喇叭口逐个检查,如有泄漏,会有气泡冒出。

5. 检查完毕,记录当时的温度和压力,放置24小时,压力无下降为准(环境温度会影响系统内的压力,一般环境温度每变化10C,系统压力会有0.01Mpa的变化)。

6. 如压力24小时降低0.03Mpa以上,又查不出明显的漏点,则应分段检查,逐步缩小漏点的范围。

7. 如果系统有漏点并处理完毕后,应重新加压至4.1Mpa,并放置24小时再观察。

8. 气密试验合格后,如系统暂不调试,应将管道压力控制在0.5Mpa左右。 三. 真空泵选择

1. 多联机系统由于管路较长,为提高排空速度,建议选用≥50L/M的真空泵。 2. 真空泵应能使系统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3. 为防止润滑油逆流进入冷媒系统中,应采用带有电子单向阀的真空泵。 四. 真空干燥

1. 抽真空应从高低压两侧同时进行,从任何一侧都无法达到满意的真空度。 2. 将双头压力表接在气管和液管截止阀的维修口上,运行2小时以上,真空

度应能达到-755mmHg以下,如达不到,则系统有泄漏点或有水分。 3. 向系统加入少许冷媒气体,使系统压力达到0Kg/cm2以上,继续抽空2

小时,使系统的真空度达到—755mmHg以下。

五. 真空保持试验

关闭表阀使系统在-755mmHg真空下保持1小时,以真空表指针不上升为合格,如真空度上升则有泄漏点或水分。 六. 冷媒添加

1. 追加冷媒应在真空干燥完成后或制冷运转时进行。

2. 将冷媒钢瓶、双头压力表通过软管依次连接在室外机的高、低压阀上,打

开钢瓶阀,将管内的空气赶出。

3. 添加冷媒必须使用磅秤或电子秤,称重定量加氟,严禁按I、U(电流、电压)或经验估计值加注。

4. 添加冷媒应根据液管直径和长度经计算后确定,冷媒应以液态方式充注。 6. 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添加冷媒时可以用温水把钢瓶加热来加快添加速度。 7. 加注完毕后,对阀门部位进行检漏,防止冷媒泄漏,并将添加量填写到冷媒充注表格里。(是否添加冷冻油) 七. 调试前准备工作

1. 配电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开关容量线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外机接地电阻≤4欧姆,用500V兆欧表检查对地绝缘电阻>2兆欧姆。 3. 电源电压、相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应在额定电

压±10%内,控制线连接正确牢固可靠。

4. 对照施工图纸检查冷媒配管连接是否正确,管径及分歧管型号是否与图纸

相对应,检查喇叭口连接是否良好。 5. 对照图纸检查信号线系统,连接是否正确,线径及线色是否与图纸相对应。

12

6. 冷凝水管坡度是否正确,是否做过排水试验,保温是否全部完成。 7. 设备与冷媒管、冷凝水管软接是否保温,保温无缝隙。 8. 确认添加冷媒是否定量加氟。

9. 高压截止阀、低压截止阀、均油阀是否全部打开。 10. 设备通信地址是否已经设置完成,有无重复设定。 11. 确认内机电脑板拨码开关、跨接线的设置是否正确。 八. 设备供电

1. 接通室外机电源,开机运转前,必须保证机组预热6小时以上。 2. 室内机通电,检查外机数码管、内机线控器或遥控器是否正常。 3. 外机检测内机台数与实际是否一致。 九. 系统调试

1. 系统调试分制冷试运转和制热试运转。

2. 开机运转,设定风速为高速,运转半小时以上,记录运转电流、高压压力、低压压力、排气管温度、吸入管温度、频率等参数。

3. 制冷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100C以上;制热运行时,内机送回风温差

140C以上为正常。

4. 室内机可自动或手动设定地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5. 与甲方人员一起检查空调效果,如出现故障,参照《维修手册》故障代码

和检测方法对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并将维修措施及机器编号记录清楚。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