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课时2)学案-中图版必修2 下载本文

课时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 1.结合图片材料,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的形成

①地形和土壤条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加上热量、②光照、水分等条件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农业生产的③地域分异现象。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原始迁移农业

分布 ⑧热带雨林地区 1 / 24

生产过程 后果 ⑨毁林、烧荒—播种—收获—土地肥力减退—再选新地块重复此过程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分布 主要作物 生产特点 ⑩温带大陆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以?小麦为主,其次有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等 生产过程需水量少;?灌溉条件十分重要;一般有饲养?家畜的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人们在土地上精耕细作 人口密度大,耕作强度大,?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区因灌溉不当引起土壤?盐渍化 存在问题 5.现代混合农业 生产目的 分布 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小 麦—牧羊带 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等地 ?机械化程度高,人力使用少,和城市市场及?工业有密切关系 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两种生产方式是互惠互利的;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是互补的;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 思维活动

2 / 24

1.原始迁移农业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案 土壤侵蚀、气候失调、生物物种减少等。

2.我国广大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混合农业吗?

答案 我国广大农耕区在生产谷物的同时,也饲养猪、羊、兔以及各种家禽,但不属于现代混合农业,原因有二:一是饲养业只作为副业,二是规模小。但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现代混合农业。

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地球面貌

21自然景观。 ?农田取代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大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2.改变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

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要扩大农田就要砍伐森林。此外,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22过度放牧的压力。 而且还受到○

3.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

23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也杀死了这些不合理的灌溉造成○

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3 / 24

思维活动

3.土壤盐渍化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 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蒸发作用把水中的矿物质留在土壤表层,从而造成土壤盐渍化,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4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