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因为他怕别的党员抓住他的把柄。”足见他在事关自己利益时的清醒和对村长个性特征的透彻了解。当他在和常有理谈分家之事的时候,他主张与有翼一起过,我们看下面一组对话:
马多寿:“你愿意跟谁过?”常有理说:“老大倒是个好孩子,不过他媳妇有时候我也惹不起!”马多寿:“媳妇倒是小事,老大那人尖薄得很,跟上他,眼前咱们还能劳动,他倒很愿意,赶到咱们再上些年纪,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的时候,恐怕要受老罪!你看跟有翼怎么样?”
马多寿老婆常有理则是个典型的封建婆婆形象,常能把没理的事情说得端端有理。对三媳妇菊英的虐待,最终铸成菊英因忍无可忍而提出分家。当村长范登高来了解菊英说自己受虐待的情况是否属实时,常有理的一番话讲得头头是道,似乎是菊英诬赖了她,而实际情况则是经自己儿子有翼作证,菊英所讲属实。当有翼去开会时她却骂有翼:“你是吃饭长大的呀还是吃屎长大的?青年团是不是你爹???”“我不准你去,不跟上你那些小爹妈你还不会证死我!”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常有理自己不讲道理,无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反而却竭力阻止自己儿子的进步;在对待有翼的婚姻问题上,她还牢固地坚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处事态度。将自己儿子与自己姊妹的女儿小俊凑合成一对,无视科学,殊不知此乃科学中的近亲,还美其名誉亲上加亲。从另一角度看,历史总是不断向前演进的,在对待诸多问题的时候则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何况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呢?作品中常有理在对待儿子有翼的婚姻问题上还是履行的老一套,缺乏历史的审视观,殊不知老一套的市场正在被新的观念给吞噬着,她无视社会进步这一客观规律。执着地逼有翼接受小俊,而有翼心里却爱着的是玉梅,这就形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有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终于以“革命”的方式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爱情。这不止符合人物思想发展的逻辑,也符合了读者的心理愿望。
当有翼得知灵芝与玉生订婚之事时,想到自己与灵芝擦肩而过,便产生了后悔而痛恨的心里倾向,所以他又哭又笑,然而这一切都是常有理一手造成的,面对有翼又哭又笑这一客观现象时,她压根儿就没有反思导致有翼产生这一强烈反应的深层原因,却愚蠢地归结为有翼中了邪,难能可笑啊!后来得知灵芝来了,又硬说成是灵芝
- 9 -
把鬼带来了,故事至此,真可谓荒唐之极,处处弥漫着封建守旧的浓烟,作者通过这一系列故事情节的生动展现,把常有理封建的一面刻画的淋漓尽致。
马有余的绰号“铁算盘”,他自私、自利、精打细算,文中第七节写他在老婆和弟媳菊英、满喜吵架时出来息事宁人,他的这份“仁义”也是用算盘算出来的,“因为得罪了菊英怕菊英提出来要分家;得罪了满喜,怕满喜离开他们的互助组;不论得罪哪一个,对他都是很不利的事情。”当他去请范登高吃早饭的时候,他很“客气”地给菊英来了段:“老三明天也不要做饭,就回家里去吃,好合好散哩!你嫂嫂有啥对不起你的地方都担在我的身上。”单从有余这谈话的态度上面看,这个家蛮可以不分开的,而他这样说其实是为了在分财产时菊英不好与他计较,从而使他能占更多的便利,如此而已。在后来有翼提出分家的时候,马多寿老汉都看出来有余这个人刻薄得很,而不愿意跟他。
马有余老婆人称“惹不起”,是一个愚昧、自私、蛮横、撒泼而不讲理的妇女。她在和满喜吵架时,那撒泼的形象令人过目难忘;是非不分,明明是自己儿子十成的不对,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就向菊英和满喜说:“十成!你这小该死的!吃了亏还不知道快回来,逞你的什么本事哩?一点眼色也不认得!人家那闺女有妈!还有‘爹’!你有什么?”这个为人母的惹不起面对情况,不弄清事情缘由就贸然以尖酸刻薄而十分挖苦人的语言来“解决”争端,当然也就更不懂得教育自己的儿子了。
(二)干部中的落后“典型”
干部,是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是具体贯彻党的政策的人。然而在建国之初,党的基层干部中有一些同志身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和错误,他们办起事来就不能那么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三里湾》中的范登高是村长,他的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代表性:因为翻身翻得太高而被称为“翻得高”,他是三里湾开辟工作的积极分子,在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然而,到后来他却热衷于跑买卖,反对扩社和修渠,而且很圆滑,使别人在形式上找不出驳斥他的理由,赵树理试图突出他的典型意义: “大家讨论完秋收,接着便谈起准备扩社、开渠的问题,范登高说:‘以下的两个问题和行政关系不大;我的骡子明天要走,我可以先退席了。”
这无疑暴露了他自私的一面,在自己利益上面的争取,在集体利益上的消极。未
- 10 -
能正确处理个人得失与集体利益之关系。在处理菊英分家的问题上,他很反对,理由看似义正词严,说马家落后势力大,让菊英这个团员留下做些工作,但他的真实意图却是怕菊英分家后加入合作社,从而引起“糊涂涂”入社,因此他才竭力找理由维持现状;在党的会议上,张永清给范登高提意见:“你对支委会和支部会议的决议没有一次没意见!没有一次积极执行过!这是组织纪律所不允许的。”范登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村里的一名主要干部,本应该身体力行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有意见地执行着组织的任务与决议,这也正是作者所要提出的问题。另外他无论是在思想、情感还是具体行动上,他都与王小聚、李林虎、糊涂涂这群落后人物俱象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糊涂涂却将范登高的性格摸得很透彻:
“主任委员范登高是村长也是党员,说话很抵事,不过他自己是既不愿意修渠也不愿意入社的。只要我们说得有点情理,他会顺水推舟的。”老牙行说:“咱们先跟他联系好不好!”糊涂涂说:“那可不行!你让他自己说,他会帮着我们说话,要是当面说破,他反而却不敢帮我们——因为他怕别的党员抓住他的把柄。”在支部会议上,张乐意社长批评他说:“你给刘老五赶骡子,王小聚给你赶骡子,你还不是和刘老五学样子吗!党不让你学刘老五,自然你就要对党不满。”
在政治上,范登高满脑子英雄主义思想,在经济上,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范登高的纵的历史联系和横的社会联系,把它写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这样他就与党所领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之间存在矛盾——两条道路性质上的矛盾。虽然未超出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但已经临近敌我矛盾的边缘,是不容忽视的。
(三)新时期的积极群众
与这些农民群众中的落后人物形象相对应,作品中塑造了菊英、画家老梁、金生媳妇、王兴老汉等一批勤劳、积极进取、任劳任怨、朴实而乐观的新一代群众形象。 菊英因丈夫外出当兵,自己孤身一人不仅要养女儿玲玲,还要受尽家人虐待。小说中第十六节《菊英的苦楚》中叙述了她受尽婆婆常有理的无情虐待,受尽妯娌惹不起的挖苦,很多时候却不与她们斤斤计较。常有理明知菊英到晌午也碾不完磨,却要故意让菊英作难。文中菊英进行诉苦说道:“她们趁我在家,总是爱说米完了,面完了,差不多不隔三天就要叫我上一次碾磨,攒下来的米叫她们吃一个冬天,快吃完了的时
- 11 -
候我就又该回来了??算了算了!说起这些来一辈子也说不完。”从菊英她的语言中足见菊英自出嫁进马家所受的委屈之多。这也为后来菊英因走投无路之境提出分家是一脉相承的。在分家的时候菊英不计得失,她说:“只要有几件家具过得开日子就算了,多一点少一点有什么关系?庄稼人是靠劳动吃饭的!谁也不能靠祖上那点东西过一辈子!给我那么多我就要那么多!没有意见!”在她心里牢牢地树立起了要劳动才能有饭吃这一先进理念,因此在分家的时候显得是那么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得失,明理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也从侧面抨击了马有余和惹不起他们的好逸恶劳之恶习。
画家老梁可谓是三里湾中的“灵魂”,他以自己精湛的画艺向老百姓们展示了三里湾未来的发展图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里湾人民的积极进取。老梁以自己的特长,结合三里湾的实际,在以王金生为首的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带领下,有力地配合着三里湾的大发展。文中对老梁同志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通过这不长的语言描写,却向世人展示了他积极引领群众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形象。
金生媳妇作为支部书记的妻子,则扮演了新时期农村妇女的体贴、勤劳、通情达理的良好形象。王兴老汉则是一个农村致富引领者的典型形象,他乐观、勤劳,还会谋发展的路子。当农业社的何科长考察菜园“船头起”时,他从园里摘了甜瓜放在盘里满怀信心地说:“哪一个不熟、不脆、不甜、不香都管换!”当画家老梁问他扩社以后可不可以以扩大种植规模时,他却表现得很专业地说:“不行!这里离镇上远一点,只能卖到东西山上没有水地的山庄上,再多种就卖不出去了。”从这些细节我们不难读出王兴老汉的乐观、自信、勤劳、充满智慧的新时期农民的先进形象。
(四)新时期先进的基层干部
《三里湾》中还塑造了党的好干部、知识分子,王金生、王玉生、王玉梅、范灵芝、张永清、张乐意、魏占奎、王满喜、秦小凤系列先进人物形象,他们是贯彻和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的优秀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勇于进取,富有斗争精神,思想正确、作风正派、工作方法对头、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很少或没有一般群众身上的缺点,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经常教育或感化落后的干部和群众,这也是作者所欲歌颂的。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