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低沸点固定液柱 (3) 空间排阻色谱柱 (4) 氢键型固定液柱
104.为了测定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注入 0.5?L 苯进入色谱仪,记录纸速度为5mm/min,苯的峰高为 2.5mV,半峰宽为 2.5mm,柱出口处载气流量为 30mL/min,
忽略温度与压力的校正,(苯的相对密度为 0.88)则热导池检测器灵敏度为 ( ) (1) 85 mV·mL/mg (2) 85×10-3 mV·mL/g (3) 170 mV·mL/mg (4) 17 mV·mL/g
105.一般气相色谱法适用于 ( ) (1) 任何气体的测定
(2) 任何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
(3) 无腐蚀性气体与在气化温度下可以气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 (4) 任何无腐蚀性气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固体的分离与鉴定
106.为测定某组分的保留指数,气相色谱法一般采取的基准物是: ( ) (1) 苯 (2) 正庚烷 (3) 正构烷烃 (4) 正丁烷和丁二烯
107.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与相对校正因子有关的因素是 ( ) (1) 固定液的极性 (2) 载气的种类 (3) 载气的流速 (4) 标准物的选用
108.在色谱分析中通常可通过下列何种方式来提高理论塔板数? ( ) (1) 加长色谱柱 (2) 在高流速区操作 (3) 增大色谱柱的直径 (4) 进样量增加
109.对于一对较难分离的组分现分离不理想,为了提高它们的色谱分离效率,最好采 用的措施为 ( )
(1) 改变载气速度 (2) 改变固定液 (3) 改变载体 (4) 改变载气性质
110.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 ) (1) 适当提高柱温 (2) 增加固定液含量 (3) 增大载体颗粒直径 (4) 增加柱长
111.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m 增加到 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1) 4 倍 (2) 1 倍 (3) 2 倍 (4) 10 倍
112.在色谱定量分析中,若 A 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为 1.20,就可以推算出它的相对质量灵敏度为: ( (1) 2 × 1.20 (2) 0.833
(3) 1.20×A 的相对分子质量 (4) 1.20÷A 的相对分子质量
113.在柱温一定时,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 ( (1) 更细的载体 (2) 最佳线速 (3) 高选择性固定相 (4) 增加柱长
114.欲使色谱峰宽减小,可以采取 ( (1) 降低柱温 (2) 减少固定液含量 (3) 增加柱长 (4) 增加载体粒度
115.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要使分配比增加,可以采取 ( (1) 增加柱长
) ) ) ) ) (2) 减小流动相速度 (3) 降低柱温 (4) 增加柱温
116.气相色谱的分离原理是利用不同组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 ( ) (1)保留值 (2)柱效 (3)分配系数 (4)分离度
117.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 (1)高压泵 (2)梯度淋洗 (3)贮液器 (4)加温
118.经典填充柱, 在固定液含量较高, 中等线速时, 塔板高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 ) (1)涡流扩散项 (2)分子扩散项 (3)气相传质阻力项 (4)液相传质阻力项
119.欲使流速分布比较均匀, 柱效也较高, 应控制柱前压力与出口压力的比值(p1/p0)为( ) (1)1 (2)1.5 (3)2 (4)4
120.目前人们公认的色谱法的创始人是 ( ) (1)法拉第 (2)海洛夫斯基 (3)瓦尔士 (4)茨维特
121.1941年建立了液-液分配色谱法, 对气相色谱法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因此于1952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是 ( ) (1)茨维特 (2)康斯登马丁
(3)范特姆特 (4)马丁和辛格
122.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之一, 其最大的特点是 ( ) (1)分离有机化合物 (2)依据保留值作定性分析 (3)分离与分析兼有 (4)依据峰面积作定量分析
123.在气-液色谱法中, 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 ( ) (1)吸附能力小 (2)吸附能力大 (3)溶解能力大 (4)溶解能力小
124.色谱柱的长度一定时, 色谱峰的宽度主要取决于组分在柱中的 ( (1)分配系数K (2)分子扩散速度 (3)分子扩散和传质速率 (4)保留值
125.采用极性固定液制成色谱柱, 用于分离极性组分时,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1)色散力 (2)诱导力
(3)库仑力( 定向力 ) (4)色散力和诱导力
126.非极性的色谱柱, 用于分离非极性组分时,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 (1)库仑力 (2)诱导力 (3)色散力 (4)化学键
127.用极性色谱柱分离非极性组分时,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 ( (1)诱导力 (2)色散力 (3)氢键力 (4)定向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