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4博士论文开题报告2 下载本文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企业管理

学 号: 2008101050126 姓 名: 简真强 导师姓名:

夏清华

导师职称: 教 授

2013年 6月 22日

武汉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有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和《武汉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精神,为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写作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研究生(含:博士生、硕士生)在修完学位课程,写作学位论文之间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第二条 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性。

第三条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前,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教研室(或研究室)所承担的国家、省部委等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或课题以及本人的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研,收集资料,制定学术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条 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告,必须提交“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3)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第五条 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范围内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3人。无论博士生还是硕士生,在作开题报告时,本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一般必须参加,跨学科或相近专业的研究生亦可旁听。

第六条 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的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二种。评议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评语”栏中填写评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第七条 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应将登记表复印一份连同登记表原件和开题报告等一并交所在院、系研究生干事将登记表复印件加盖公章后报送研究生院培养教育处,其他材料留存院、系查备查。研究生院培养教育处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八条 本规定自2008年级研究生开始实行。 第九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培养教育处负责解释。

武 汉 大 学 研 究 生 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姓 名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简真强 企业管理 创业管理与企业成长 院、系(所) 攻读学位 指导教师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博士 夏清华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参加开题报告教师人数 姓 名 赵锡斌 开 题 报 告 组 成 人 员 谭力文 吴先明

3人 职 称 教授 教授 教授 参加旁听学生人数 所 在 工 作 单 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8人 1

研究生开题报告及指导教师所提问题回答的内容记录: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选题理由 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已经成为世界上引人瞩目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集群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得到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家的认同。比如意大利产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它们的成功说明了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但有些地方的实践并不是很成功,而且有些地方自然兴起的产业集群经过短暂时间的繁荣后出现了衰退的情况。这一系列现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有些地区产业集群繁荣,成为技术活动的中心,而其他地方产业集群会出现衰退?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术上逐渐把原因归结为地区的创业活动上。因此,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管理观兴起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和创业成为经济地理、区域经济、管理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研究对象,产业集群研究和创业研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交叉,二者的逻辑关系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由于创业是一种跨越多学科的复杂过程,对创业现象进行研究的学者来自各个不同的领域,但由于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嵌入于社会网络,从社会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角度,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研究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研究者普遍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对于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Jorillo(1989)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能使企业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该研究发现高增长的企业比低增长企业使用更多通过网络活动的外部资源。Star和MacMillan(1990)的研究认为创业者将社会关系资本化帮助其树立正面形象,并且获得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获得资源。MacMillan(1983)研究了创业者如何通过网络活动获得外部资源的过程,该研究通过对8位创业者的分析后发现,创业者通过网络活动表现出其自身的可信性,因而减少了新企业的风险。研究者同时指出创业企业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企业的成长。Stem(1996)关注于高技术企业的联盟,发现拥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新创企业具有高增长性特征,而低异质性的网络关系与低增长性相关。Zhao和Aram(1995)调查了中国的创业者后发现,进行网络活动的强度可区分高成长性企业与低成长性企业。但现有研究对于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绝大多数关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无法解释对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创业社会网络本身的变化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然而,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是动态变化的,那么,这种网络的动态性究竟会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创业社会网络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影响的呢?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产业集群背景下,研究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和功能;研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包括资源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信任关系,以及这些机制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等方面,希望能够进一步丰富创业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为创业者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研究意义 2

产业集群为研究创业现象和过程提供了恰当的环境条件,因此,本论文深入探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进、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不仅丰富了创业研究的理论内容,而且有助于指导实践者更好地开展创业社会网络活动,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创业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理论意义 (1)本研究考察了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属性、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演化与功能,有助于拓展社会网络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 (2)本研究从资源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信任关系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创业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意义。 (3)本研究所有的被试取样均以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者为样本,因而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了解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者的活动规律,延展了以往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 (1)通过揭示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创业企业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帮助创业者识别有效的社会网络活动,提升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 (2)通过探讨集群创业者构建创业社会网络的过程,有助于帮助集群创业者如何建立和维护创业社会网络,以及如何提升他们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并由此提升创业绩效。 (3)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分析,有助于为创业者通过增强创业社会网络资本来改进创业绩效提供具体的指导建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有关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以及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等方面。 在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方面,Bianchi&Bellini(1991)认为集群中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信息。Becattini(1990),Brusco(1990),Harrison(1994)等认为集群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既有直接的集群效应,也有间接的网络过程效应。Geroski(1995)认为集群效应的产生部分是由于集群中的成员企业可以获得共同性知识,这些共同性知识通常并非是有意识地在企业间流转。另外,Paniccia(1998)认为在集群内,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性,许多公司的CEO,或高管且团队成员都有相似的背景,并且彼此间了解。Krugman(1979)从集群经济的角度指出,创业活动更有可能集中出现在具有明显人才优势的地区。 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也一直是产业集群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如Gulati(1995)分析了产业集群内创业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以及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Mohr(1994)分析了创业企业间的沟通行为。Pouder和John(1996)分析企业间的知识流通过程,认为集群中的企业可通过流 3

动的人力资源、与其他企业交流、合作联盟、直接观察与媒体五个中介来获得知识和信息。Feser和Bergman(2000)认为集群内部有更多的非正式的信息交流,由于共享人力资源市场使知识和技术在企业间流动更为容易。Baptism和Swann(1998)以知识溢出的观点探讨了集群内企业是否有更多的创新行为,该研究认为集群中存在的生产与研发知识的外溢对企业创新活动有正向影响。 在国内,贾生华等(2003)对浙江省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企业的持续成长的作用机理与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以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的持续成长产生重大影响。朱宪辰、杨静文(2003)对国内三个中小企业集群中的创业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产业集群中特有的具有可比的企业主之间的模仿与合作、本地信息知识交流、政府部分介入程度等因素都对创业活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龚艳萍等(2004)通过对台湾制鞋业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企业集群有助于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李新春(2004)通过对我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企业为样本进行计量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高科技产业集群式创业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谢洪明等(2005)对珠三角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技术和资本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和知识流通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显著影响。 (二)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研究现状 综合该领域已有文献,我们发现创业企业间社会网络的形成及演进过程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效应研究以及社会网络作用机制研究等领域均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 1.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及演进过程研究 从90年代以来,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企业创建过程中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Butler和Hansen提出的三阶段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以及Larson和Starr提出的三阶段组织创建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Butler和Hansen(1991)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社会网络在企业创业阶段、业务启动阶段以及业务持续阶段社会网络活动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三阶段的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框架。与Butler和Hansen(1991)的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不同,Larson和Starr将创业社会网络演进过程的焦点集中于关注企业的创建过程,并由此提出三阶段的企业形成社会网络模型。 我国学者彭华涛,高维义(2004)分别从弱关系力量、强关系力量以及结构空洞3个方面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创业模式选择的社会网络基础。彭华涛(2006)考虑创业社会网络的成长因素,建立了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单期委托代理模型和三期委托代理模型。赵晓东,王重鸣(2008)证实了创业者个人主动性、社会技能、成就动机和内控源是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构建关键因素。彭华涛(2010)按照演化的动机来源将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图谱划分为情感型、工具型与功利型演化图谱,并此揭示了基于动机定位差异性的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情感型、工具型与功利型演化图谱形成的轨迹。 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的效应理论 4

有关创业社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性及其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网络分析技术中的许多测量技术可用于分析创业者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常用的网络结构测量指标有:规模与集中性等。规模指某一行动者与其他行动者存在直接连结的数量,分析网络规模可以衡量创业者或企业能从网络可获得资源的程度(Aldrich&Reese,1993;Hansen,1995;Katila&Mang,1999;Baum等,2000)。与规模类似,集中性也反映了行动者通过直接与间接联系获得资源的能力。由于比较难以获得整个网络中所有行动者关系的数据,研究者对于网络集中性的分析少于对网络规模的研究,网络集中性的分析同样可应用于人际层次(如Brajkovich,1994)和企业间层次(如Johannisson等,1994)。 综观以往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处于网络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带来不同的资源流动影响,并影响创业结果。从研究上来看,Granovetter(1973,1985)提出的“弱连结优势理论”、Krackhardt(1992)提出的“强连结优势理论”、Burt(1992)提出的“结构洞理论”、以及Uzzi(1996,1997)提出的“强弱连结的组合观点”是社会网络结构效应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 3.创业社会网络的作用过程研究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内容方面,Freeman(1999)认为创业者与风险资本家和专业的服务机构保持联系是获取人才和市场信息的手段。Singh等(1999)以及Hoang&Young(2000)认为创业者持续性应用社会网络有助于获取市场信息,并重新评估创业机会。Human和Provan((1996)研究了两个制造型企业水平式网络关系的案例,结论表明在网络结构中拥有积极联系的企业间关系比没有积极参与网络活动的企业间关系表现出更加多重性(包括友谊、信息和业务交流)。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协调机制方面,研究者认为网络关系中行动者之间的信任度是巩固和协调网络关系双方的重要因素(Larson,1992;Lorenzoni&Lipparini,1999)。除此之外,研究者关注的其他网络协调机制还包括权力和影响力、排斥性惩罚、以及失去声誉等(Brass,1984;Thorelli,1986;Krackhardt,1990)。许多研究者(Jorillo,1988;Starr&Macmillan,1990;Lipparini&Lorenzoni,1993)认为,上述社会性协调机制比市场交易性协调机制具有更好的成本优势。尤其是,基于对对方在交易关系中履行义务而产生的双方信任可减少大量的交易成本。 在创业社会网络的作用研究方面,研究者普遍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对于创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MacMillan(1983)研究了创业者如何通过网络活动获得外部资源的过程,该研究通过对8位创业者的分析后发现,创业者通过网络活动表现出其自身的可信性(credibility),因而减少了新企业的风险。Birley(1985)认为创业者与外界的网络联系导致与外界咨询关系、财务关系以及客户关系等的建立。Jorillo(1989)认为创业者的网络活动能使企业获得成长所需的资源。Star和MacMillan(1990)的研究认为创业者将社会关系资本化帮助其树立正面形象,并且获得以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获得资源。 研究者同时指出创业企业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企业的成长。Stem(1996)关注于高技术企业的联盟,发现拥有国外战略合作伙伴的新创企业具有高增长性特征,而低异质性的网络关系与低增长性相关。Zhao和Aram(1995)调查了中国的创业者后发现,进行网络活动的强度可区分高成长性企业与低成长性企业。

5

(三)创业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近十几年来,以Murphy为典型代表的研究者在创业绩效研究领域开展了若干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Schollhamer(1982)认为创业精神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与较好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而探讨创业活动与创业企业的绩效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创业精神最主要的动机。Etzioni(1960)认为在企业绩效测量时存在两种模型,一种是组织效能的目标模型,将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作为测量的标准。另一种是系统模型,它要求研究者来决定组织生存所依赖的效标,Etzioni认为这种模型在战略管理和创业研究中应用较多,它通常将业务的经济性绩效作为组织效能的重要测量。Covin和Slevin(1988,1991)认为财务上的绩效指标可分为两维度:成长性与获利性;而且绩效水平同时又对组织的创业导向行为有影响。 在创业研究领域中,虽然对选择适当的企业绩效测量指标并没有达成一致的共识,但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客观的绩效测量比管理者主观的认定更为合理;同时,研究者也指出,收集中小企业的客观财务绩效资料通常是不容易获取的(Dess&Robinson,1984;Beal&Masoud,2000)。Dess和Robinson(1984)的研究发现,在同一产业中,高层管理者对资产报酬率(ROA)、销售成长的主观评估值与实际的客观值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主观的认定方式仍有其适用性。 在主观性评价创业绩效方面,Cooper等(1995)提出创业者的满意感也应该作为评价创业绩效的一部分,因为创业者的满意感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其是否继续投入现有创业活动的决策,另一方面它会影响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效率。McMullan等(2001)的研究表明创业者的主观满意感与客观指标测量的绩效的相关并不显著,因而在主观评价时,应当同时考察对当前财务绩效的评价等。 关于生存绩效,Shane(1996)认为企业没有破产清算就是“生存”;Bates(1998)认为能持续经营较长时间并健康存在的企业为生存能力较强的企业。不难看出,以上两种定义对生存的界定还是较模糊,缺少可操作性。在新近的研究中,Ciavarella等(2004)将企业已存在的时间以及计划未来至少经营八年以上可能性的大小作为创业企业生存绩效的衡量。 关于成长绩效的测量,Chandler和Hanks(1994)指出80%的创业者以创业企业的成长作为主要发展目标。Brush(1992)的研究中用销售额增长、资产的增长、员工数量的增长、利润的增长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增长作为成长绩效的衡量指标。Zahra和Covin(1995)的研究中同时运作销售增长、员工成长和获利能力来测量企业的成长绩效,研究信度和效度较高。 我国对创业绩效的研究多数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消化吸收和情景嵌入研究。马璐(2004)认为绩效由管理效率和经营绩效两个维度组成。薛红志(2005)运用了财务性指标直接对创业绩效进行测度,主要的财务性指标有销售额、毛利润、销售收入增长率、现金流量、股东权益收益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沈超红(2006)设计了“二阶四维度创业绩效评价模型”,4个维度是指企业生存、企业成长、员工承诺、客户信任,二阶因子是指创业效果与创业效率。马鸿佳(2008)则认为,新创企业的绩效可以用新创企业的成长性和获利性两个指标来测度。张炜和袁晓璐(2008)提出创业绩效需要由成长性绩效、竞争性绩效与潜力绩效3个构面的非财务性绩效指标共同构6

成。 (四)国内外研究总结与述评 1.以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 通上以上的文献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以往对产业集群及其创业问题、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问题、创业绩效问题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本文对此简单概括为:

(1)创业研究从早期的关注谁是创业者、创业者干什么,逐步发展到研究创业活动的一般过程和行为规律;从关注创业者及创业活动本身,到开始关注创业者与其所处环境的互动。从社会学视角进行创业过程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为创业提供的资源支持以及产业集群内存在的创业协调机制等方面。 (3)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处于网络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带来不同的资源流动影响,并影响创业结果。从研究上来看,Granovetter提出的“弱连结优势理论”、Krackhardt提出的“强连结优势理论”、Burt提出的“结构洞理论”、以及Uzzi提出的“强弱连结的组合观点”是社会网络结构效应研究中的代表性理论。 (4)从动态的视角研究企业创建过程中社会网络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这方面研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是Butler和Hansen在1991提出的三阶段创业网络演进过程模型,以及Larson和Starr在1992提出的三阶段组织创建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 (5)有关创业社会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察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性及其对于创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者同时指出创业企业间的关系也有助于企业的成长。但也有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论,认为企业在创建阶段构建的网络关系不影响企业后期的业务绩效。而也有其他研究者认为不应当高估异质性信息和知识网络的作用。 (6)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早期被大量应用于社会学领域,近期该技术的应用已拓展到组织行为、管理和创业研究领域。随着统计技术和计算机的突破性发展,社会网络分析技术在近期有了较大进展。 (7)创业绩效是创业领域研究的结果变量和最后落脚点。以往研究认为创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这个过程受到许多权变因素的影响。以往的研究者对创业绩效的资料来源、指标选取、测量方法、信效度验证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目前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创业绩效包括成长、生存与满意绩效,对创业绩效的测量应该同时采用客观测量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以往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纵观以往研究,本文认为在创业社会网络与创业企业成长研究领域,有以下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现有研究对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动态性关注不足,绝大多数关于创业社会网络的实证研究以截面数据为准,无法解释对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变化而导致的创业社会网络本身的变化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此,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

7

创业企业成长产生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现有研究已分析了创业网络中资源的获取与整合问题,但并没有分析创业社会网络中行为主体对资源聚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创业社会网络结构本身的变化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3)现有研究已分析了创业组织学习对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但并没有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内各层次之间的行为主体是如何互动学习的?也没有考虑创业社会网络对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速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现有研究认为创业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对企业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但并没有从定量的角度考虑创业社会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之间信任关系是如何发生动态转变的?也没有考虑创业社会网络结构本身对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信任机制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1.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首先对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动力因素及其构建模式进行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三层结构模型-核心网络层、支撑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并对各个网络层次中的行为主体及链接模式进行分析;最后从资源的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信任关系三个方面来对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2.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的影响 首先阐述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中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然后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创业社会网络中资源聚集和创生特征分析、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聚集的影响、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后分析资源的聚集和创生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3.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学习效率的影响 首先对创业社会网络结构中各行为主体的学习机制进行分析,包括核心网络层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学习、核心网络层与支撑网络层的学习、内部网络层(核心网络层和支撑网络层)与外部网络层之间的学习;然后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学习过程中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构建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并通过仿真的手段进行分析;最后分析组织学习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模型1. 知识扩散模型的构建思路如下: 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构建创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扩散模型,并利用仿真的手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殊性对知识扩散的影响;二是创业社会网络内知识扩散过程中创业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三是创业社会网络的社会效应对知识扩散的影响。 模型描述: 在创业社会网络中,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信念,他们会依据自己内部模型中的知识结构,对网络中其他主体可能的行动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对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所带8

来的收益进行权衡,并据此进一步采取具体的行动。同时,网络中主体的决策行为也会受到它所嵌入的创业社会网络中其它主体或群体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社会影响。因此,创业主体获得的创新知识给其带来的总效用包括创业主体的个体偏好效应和创业社会网络的社会效应两部分。这里,假设创业主体i获得的总效应为: Vi??yi?(1??)xi 其中,Vi表示创业主体i所获得的总效应,xi表示创业主体i的个体偏好效应,yi表示创业主体i从创业社会网络中获得的社会效应,?(0???1)表示社会效应与个体偏好效应对创业主体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 同时,创业主体i从其邻节点所获得社会效应表示为: ????cacij????ijjl??1??j?l??jyi?b?(1?b)? aij?????aa?j???ijjl??1?j??l??其中,参数b表示上述两种特殊情况的权重大小,当b?0时,说明主体i的每个邻节点所产生的影响与其所拥有的邻节点数目是成比例的,当b?1时,说明主体i的任意邻节点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aij是邻接矩阵A中的元素,即当主体i与主体j存在连接时,aij?1,否则,aij?0。cij是矩阵C中的元素,矩阵C反应主体与网络中已经获取创新知识的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任意主体j已经获得创新知识,而当另一主体i与主体j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时,则 cij?1,否则cij?0。 创业主体i的个体效应表示为: xi?h?h?fi?? 其中,fi表示主体i的个体偏好,h 表示主体获得创新知识的质量。当?取较大值时,如果h?fi,xi?1,否则,xi?0。 另外,在这个模型里,我们给出以下3个假设: 假设1:只有当创业社会网络中主体i与主体j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时,创新知识才能在这两个主体进行传播和扩散。 假设2:创业社会网络中最初获得创新知识的主体占网络节点总数N的比例?是固定的,而且对已获得创新知识主体的选择是随机的。 9

假设3:创业社会网络中每个主体的个体偏好和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且且参数?,fi在区间?0,1?内均服从均匀分布。 4.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 首先对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动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构建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利用仿真手段来分析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特性对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最后分析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 模型2. 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构建思路如下: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特性对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的影响: (1)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的中心度(即企业的影响力),这里,网络中任意节点i的中心度用?i来表示,?i的大小表征该节点在网络中影响力的大小。 (2)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间的路径长度(即地理位置的接近性),这里,网络中任意两节点i和j的路径用dij来表示,dij越小,节点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就越大。 (3)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间的强弱连接,这里,网络中任意两节点i和j的强弱连接用rij来表示,rij越大,节点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4)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的结构自治度,这里,网络中任意节点i的结构自治度用?i来表示。 模型描述: 考虑到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间信任状态程度在不同时刻的差异性,我们用对称的标度??N,?N?1,?,0,?,N?1,N?来表示企业间相互信任的程度,其中,?N表示网络中企业间0表示网络中企业间的信任程度为中性,N则表示网络中企业彼此间信任度极高,完全不信任,nn甚至是完全信任的。用xij(t)表示在t时刻企业i对企业j的信任程度为n的概率,?xij (t)?1 ,n??NN?N?n?N。xij(t)?n??N?nxnNnij表示在t时刻企业i对企业j的信任状态的期望值。 n?1n?1n?2n?2这里,我们假设对变量xij(t)的影响仅来自于xij(t),xij(t),而不考虑xij(t),xij(t)等的影响。毫无疑问,在t时刻企业i对企业j的信任程度n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信任程度n的增加,即信任程度由n?1或n?1转变为n;二是信任程度n的降低,即信任程度由n转变为n?1或n?1,由此产生出四种信任程度转移的方式,但每种信任程度转变的概率不相同。 在定义上述变量的基础上,利用概率论中的状态转移方程,给出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机制的演化模型: n?1n?1nn x(t)?wij(n|n?1)xij?wij(n|n?1)xij?wij(n?1|n)xij?wij(n?1|n)xij 其中,wij(n|n?1)表示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i对企业j的信任程度由n?1向n转移的概n?1率,wij(n|n?1)xij表示创业社会网络中企业i对企业j的信任程度由n?1向n的概率波动。 .nij10

另外,我们令: wij(n?1|n)= ?irije wij(n?1|n)=?irije?(aij?(n?1))2/2?(aij?(n?1))2/2?(1??i)?e?dki((n?1)?E(xij))2/?i ?(1??i)?e?dki((n?1)?E(xij))2/?i 其中,aij为初始状态下企业间信任状态的期望值,一旦确定,在整个过程中就不会再发生改变,其它符号的含义在前文已经做出了界定。 5.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首先基于前文的分析基础,提出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研究框架,作为自变量的“创业社会网络”由“联系强度”,“结构自治度”,“中心性”,“动态性”四个维度来测量,因变量为“成长绩效”,中介变量考虑将由“资源获取”、“学习效率”和“信任程度”三个维度来测量。同时,通过理论推导,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其次是整个实证的研究设计,在本研究的变量测量设计中,自变量“创业社会网络”从关系维度,结构维度与动态维度三个维度衡量,关系维度主要从联系强度方面衡量;结构维度从结构特征,网络中心性两个面测量;而网络动态过程主要从网络构建,网络维持与资源动员三方面衡量。因变量“成长绩效”主要从销售总额年增长率、公司员工年增长率、公司利润年增长率、市场份额年增长率来进行测量。最后是实证分析与实证研究,包括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分析、信度与效度检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主要思路: 在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3和研究内容4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创业社会网络对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组织学习效率、以及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分析了资源的聚集和创生、组织学习、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对创业企业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这里我们利用现实产业集群的相关数据来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资源的聚集和创生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2.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知识扩散效率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3.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的变化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4. 创业社会网络内资源的聚集和创生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5. 创业社会网络内组织学习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6. 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变化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 1. 理论目标:在创业研究领域,尽管创业理论十分丰富,但是由于创业研究领域探索性的研究较多。另外,由于国内创业研究时间较短,许多研究都相对滞后,加之一些结论不具有普适性,这既造成了国内研究的缺陷,又说明国内研究存在着广阔的空间。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对创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理论上考究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的

11

形成、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无疑是一个有益的理论尝试。 2. 应用目标:通过从微观定量角度来考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信任关系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予以检验,为创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建议,并由此提升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基于产业集群背景,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创业理论、社会网络分析理论等方法与技术,对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以及企业间信任关系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将资源、学习和信任作为三个中间变量,考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 本研究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图: 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模型 确定研究论题及研究框架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 模型构建 文献回顾 资料收集与文献研究 理论基础 产业集群理论 创业理论 创业绩效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 资源的集聚与创生组织学习效率 数字仿真 信任关系 结果分析 12 研究框架与假设 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 研究设计 结果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论与展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论文收集与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这些前期工作是本研究得以继续开展的基础。研究在总结和研究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问题、以及创业绩效等相关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借助相关学科理论的观点,通过文献检索、阅读、综述、分析,了解国内外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结论,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确保本研究的选题与理论构思具有前沿性,并最终确定了本研究选题,即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方面的相关论题。 2.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本论文以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为研究主线,以社会网络理论、计算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回归分析、多目标决策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论文所设计的科学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为创业者提供决策支持依据,以实现有效促进创业企业发展的目标。 3.数理模型与仿真研究法 由于影响创企业成长绩效的因素复杂多变,到底哪些因素起主要作用是定性分析所不能回答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构建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方面的相关模型: (1)考虑到创业社会网络内组织学习的特殊性,构建创业社会网络中的知识扩散模型,并利用Matlab仿真技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网络中知识扩散的效率和扩散速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是知识扩散过程中创业社会网络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怎样的特征;三是创业社会网络的社会影响对知识扩散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考虑到创业社会网络内信任机制的特殊性,利用概率论中的状态转移方程构建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利用仿真手段分析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特性对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的影响:一是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的中心度(即企业的影响力);二是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的路径长度(即地理位置的接近性);三是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的强弱连接;四是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的结构自治度。 4.实证研究:问卷调研与统计分析 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后,本文接下来运用实证的方法来对上述过程进行检验。 (1)问卷调研 本文实证研究所用的数据以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为确保模型各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在测量量表设计时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经验研究成果,并多次征求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创业者及新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外部专家的意见,以进一步精简并修正调研问卷,再根据修正

13

后的问卷进行大规模的正式抽样调研。 在正式大规模调研时,本研究主要抽样选取武汉东湖开发区激光产业集群、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武汉市汉南区包装印务产业集群、武汉江夏区重工机械产业集群、武汉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并在相应产业集群中选择企业年限介于3~10年,公司人数介于5至200之间创业企业为样本。 (2)统计分析 为保证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我们在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之前,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来说明样本企业的特征;其次,对所用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来表征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相关强度。 (3)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的结果,对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进行结构方程建模,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结果与前面的数理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理模型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三)关键技术与难点 1. 仿真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定量模型,而这些定量模型的分析需借助于仿真手段,同时本文研究内容还涉及到实证分析,同样需要使用数据分析软件。 2.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构建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层次模型。创业社会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同样具备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因此,如何构建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层次模型是一个难点问题。 3.基于社会网络的角度考虑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在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时,应该考虑哪些网络结构特征;在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组织学习效率影响时,如何构建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在分析创业社会网络对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时,如何构建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上述三个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难点问题。 4. 数据收集来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数据的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设置合理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查样本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 1. 研究创业社会网络结构中的行为主体及其结构特征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的影响。本文在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聚集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以及创业社会网14

络结构特征对资源利用效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 研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学习效率的影响,构建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本文基于对对创业社会网络各个层次结构模型中各行为主体的学习机制的分,研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学习过程中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构建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并通过仿真的手段进行分析。 3. 研究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构建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本文在对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动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如何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动态变化产生影响,构建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状态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并利用仿真手段分析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特性对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 六、研究计划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理论研究、调研方案设计与问卷发放(2013.6 — 2013.7) 检索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问题、以及创业绩效等相关文献和研究课题,对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相关命题的分析工具,设计问卷并进行发放。 2. 问卷回收、 实地访谈与相关模型的构建(2013.7—2013.8) 对前期发放的问卷进行回收,并选取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并同时对创业社会网络的演化模型进行构建。 3. 数据分析与相关模型构建(2013.8— 2013.9) 根据研究目标,对实证过程中得到的问卷、访谈记录以及其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同时,对知识扩散模型与信任关系转移的非线性动态模型进行构建。 4.整体论文的定稿(2013.9—2013.10) 在进行前三个步骤后,对获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串联,并撰写完整篇毕业论文。 (二)论文框架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概念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15

2.1产业集群理论 2.2 产业集群中的创业问题 2.3 社会网络理论 2.4 创业绩效理论 2.5 本章小结:现有研究述评 3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3.1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动因分析 3.2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构建的模式 3.3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层次模型 3.4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在创业企业成长中的作用 3.4.1 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促进资源的获取 3.4.2 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提高组织学习效率 3.4.3 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增强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促进稳定合作 3.5 本章小结 4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的影响 4.1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中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 4.2 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的影响 4.2.1 创业社会网络中资源聚集和创生特征分析 4.2.2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企业成长过程中资源聚集的影响 4.2.3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对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4.3 资源的聚集和创生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学习效率的影响 5.1 创业社会网络结构中各行为主体的学习机制分析 5.1.1 核心网络层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学习 5.1.2 支撑网络层与核心网络层之间的学习 5.1.3 内部网络层与外部网络层之间的学习 5.2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学习过程中知识扩散效率的影响 5.2.1 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的构建 5.2.2 仿真与结果分析 5.3 组织学习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 6.1 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动态性分析 6.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分析 6.2.1 创业网络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转移非线性模型的构建 6.2.2 仿真与结果分析 6.3 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7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研究框架 7.1.1 研究构思 16

7.1.2 理论推导与研究假设 7.1.3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7.2 研究设计 7.2.1变量测量 7.2.2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 7.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7.2.4 因子分析 7.2.5 相关分析 7.2.6 回归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七、参考文献 [1][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李刚剑译.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包丽华,李南,冯夏宗. 产业集群的强链接与弱链接现象[J]. 经济视角,2007(5):55-56. [3]仇保兴. 小企业集群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71-79. [4]曹宝明,王晓清. 区位选择视角下产业集群形成的微观机制分析[J]. 江苏社会科学,2008(6). [5]曹瑄玮,席酉民.产业集群发展中路径依赖的形成-社会心理学的观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4):36-42. [6]彭华涛等.创业社会网络的概念界定及拓展分析[J].学术论坛,2005,15(6):69-74 [7]朱吉庆,薛求知.西方国际创业理论及其发展动态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20(5):65-70 [8]朱吉庆.国际新创企业成长机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9]毛良虎.国际创业论[D].天津:天津大学,2008 [10]黄江圳等.中小企业网络、资源与成长问题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2):46-51 [11]余维清.中小企业关系网络的演进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3(2):24-27 [12]魏江等.基于企业家网络的企业家学习过程模式剖析[J].浙江大学学报,2005,18(2):76-79 [13]张玮.集群下中小企业创业网络的构建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2010 [14]周海军等.“天生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基于企业家视角的梳理[J].科技管理研究,2010,15(2):45-49

17

[15]李乾文.创业绩效四种理论视角及其评述[J].经济界,2004,15(4):47-50 [16]彭华涛.高科技企业创业社会网络的构建与企业模式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15(5):69-74 [17]彭华涛.高科技企业创业社会网络的形式表征及特点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5(7):65—69 [18]彭华涛.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19]赵都敏.社会网络视角在创业研究中的进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3(8):71-76 [20]陈昱中.复杂网络的演化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9(5):7-12. [21]陈继祥,徐超等. 《产业集群与复杂性》.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35-39. [22]蔡宁,吴结兵,殷鸣.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3): 378 -382. [23]陈良斌、江德兴、吴荣顺. 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组织的合作信任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6):113-114. [24] Awazu,Y.,Informal network players,knowledge integration,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3):62-70. [25] Birley,S,Cromie and Myers,A,Entrepreneurial Networks:Their Emergence in Ireland and Over.as.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199l,9(1):57-74. [26]A. L. Barabaasi and R. Albert.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 Science, 1999, 286:509-512. [27]A. L. Barabaasi, R. Albert and Jeong H. Mean-field theory of scale-free random networks. Physica A 1999, 272:173-187. [28]B?rgers, T. and R. Sarin (1997): Learning Through Reinforcement and Replicator Dynamics[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7, 77: 1-14. [29]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99-120. [30]Burt R S.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1]Cyert,Richard M and Goodman,Paul S.Creating Effictive University Industry Alliances: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erspective.Organizational Dynamics Spring,1997,20-25. [32]Christakis, N.: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ateral health effects. BMJ 329(7459), 184–185 (2004). 18

[33]D. J. Watts and S. H. Strogatz. Collective dynamics of \Nature,1998, 393:440-442. [34]Audretsch D.B. The entrepreneurial societ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9, (34): 245–254. [35]Audretsch D.B., Keilbacha M.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Spillover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7, 44 (7). [36]Looya B.V., Landoni P., Callaert J., Pottelsberghe B., Sapsalis E., Debackere K. Entrepreneurial effectiveness of European universitie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antecedents and trade-offs[J]. Research Policy, 2011 (40): 553–564. [37]Luk C, Yau O, Sin L, Tse A, Chow R, Lee J. The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veness in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context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8, 39(4): 589-612. [38]Moreno A.M., Casillas J.C.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Growth of SMEs: A Causal Model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8, 21(3), 507-528. [39]Mosey S., Wright M. From Human Capital to Social Capital: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echnology-Based Academic Entrepreneur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7, 31(6):909-935. [40]Radosevich R. A model for entrepreneurial spin-offs from public technology sour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9, 10(7): 879-893. [41]Rasmussen E., Borch O.J. University capabilities in facilitating entrepreneurship: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pin-off ventures at mid-range universities[J]. Research Policy, 2010 (39): 602–612. [42]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5(1): 217-226. [43]Etzkowitz Henry, Leydesdorff Lo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 Policy. 2000(2):109-123. [44]Etzkowitz Henry,Loet Leydesdorff. The triple hel 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A laboratory for knowledge-ba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EASST Review,1995(1):14-19. 19

教师提问及回答: 1、论文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产业集群作为促进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认同。比如意大利产业区、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园、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等,它们的成功均表明了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但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实践都是成功的,有些地方的产业集群经历短期繁荣后也出现了衰退的状况,此种现象地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沉思,学者们把此种原因归结为各地区创业活动的差异上,因此,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创业成为了一种新的企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和创业自然成了区域经济、管理学及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学者所关注的对象,集群与创业问题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融合交叉,二者的逻辑关系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而许多实证研究也的确表明,产业集群的动态演化离不开企业创业活动的进行,而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为企业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地创新环境。产业集群不仅有利于组织创生的实现,而且产业集群具备的竞争优势对创业企业更加具有吸引力。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创业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变得更加激烈。在此竞争压力下,创业企业为克服自身资源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必须对外寻求专业分工与资源互补的合作方式,创业企业之间通过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来获取发展机会、交换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各种优势资源,以实现与其它创业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自身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创业企业必须通过高效的渠道来优化自身企业的资源配置,以获得核心竞争优势及企业的成长,而这一高效渠道必须依赖于各企业自身建立的社会关系网络。而诸多学者研究也表明,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确对其行为和绩效产生非常重要地影响,特别是在资源创生与聚集、创业企业间的合作信任关系的变化、以及集群组织间学习等方面。 由于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本身嵌入其构建的社会网络内,其行为和创业活动均会受到社会网络结构的影响,因而基于社会网络观的创业研究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学者们普遍认为创业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论文深入探讨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及其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动态演进、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等问题,不仅可以丰富创业研究的理论内容,而且有利于指导实践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社会网络活动,从而最终提高企业的创业绩效,因而该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1)本研究考察了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机理、创业社会网络的结构属性、以及创业社会网络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演化与功能,有助于拓展社会网络理论在创业研究领域的应用。 2)本研究从资源聚集与创生、组织学习、信任关系三个方面深入考察了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创业企业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而从理论上解释了创业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意义。 3)本研究所有的被试取样均以我国典型的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者为样本,因而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了解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者的活动规律,延展了以往关于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实践意义 1)通过揭示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创业企业开展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帮助创业者识别有效的社会网络活动,提升创业企业的成长绩效。 2)通过探讨集群创业者构建创业社会网络的过程,有助于帮助创业者如何更加有效地建立和维护创业社会网络,以及如何提升他们在创业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从而提升创业绩效。 3)通过对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过程分析,可以有效指导创20

业者如何通过增强创业社会网络资本的方式来提升创业绩效。 2、产业集群与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 产业集群是每个国家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当代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地方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好坏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因此,产业集群所表现体出的竞争优势与经济效益在理论界与学术界都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学者们对此种经济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研究兴趣,因此,产业集群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企业或个人之间的联系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受到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社会网络进行了大量地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外部竞争环境的加剧,企业与外部主体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关键。 在产业集群内,创业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同样会受到外部环境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创业企业难以仅凭自身的力量去进行技术创新或变革,他们需要与外部其它主体之间产生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频繁沟通与互动,创业企业可以创建出属于自己的社会网络,而创业企业则可以凭借这种社会网络平台来获取其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因此,创业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为借助外部力量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不仅会与其他企业之间产生联系,如供应商、竞争企业、客商等,而且还会与诸如政府、大学或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主体发生关系,同样其行为还会受到集群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集群所在地的价值观、人文环境、以及制度法规等,因而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根植于产业集群内的一种地方性社会网络。 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集群内新创企业创新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新创企业在其创业过程中与集群内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企业、大学或可研机构、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及其它中介机构等)、以及集群环境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彼此之间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 因此,简单来讲,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就是集群内各行为主体之间在进行资源交换与传递活动过程中而建立的各种关系总和。这些关系既包括基于共同的集群文化与信任基础上而建立的各种非正式关系,也包括在市场交易、知识与技术等创造过程中所建立的各种正式合作关系。各新创企业可以通过此种网络平台来获取创业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和其它社会支持。 从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定义来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由多个行为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链接所组成的正式或非正式网络,而创业企业是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中心,网络中的其它行为主体都是为这个中心提供支撑与服务。 (2)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属于一种区域性网络,网络中的大多数行为主体在地理位置上是接近的,这也为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更有助于各种信息与资源在网络中传播与扩散。 (3)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是一个不断发生动态演化的网络,一方面,网络中不断会有新主体的加入、而不具备竞争力的行为主体也将会被淘汰,因而网络规模在不断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随着环境的改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4)各行为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是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的两种主要方式。也就是说,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不仅存在正式的商业网络,还存在各种非正式的社会网络。 3、创业社会网络中构建模型的意义? 本论文研究中构建了两个创业社会网络模型:一是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的构建;二是基于创业社会网络企业间信任关系状态转移非线性模型的构建。 模型1:基于创业社会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的构建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构成网络的基本要素有两个:集群行为主体以及集群行为主体之

21

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中的每个行为主体都有自己的偏好和信念,并根据自己内部模型中的知识结构,对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将要采取行动所带来的效益进行权衡,以进一步采取具体的行动。同时,集群主体的决策行为也会受到它所嵌入的集群网络的其它主体或群体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社会影响。因此,集群主体从网络中采纳创新知识所产生的总效用包括集群主体的个体偏好效应和集群网络的社会效应两部分。这里,假设集群主体i采纳创新知识后所产生的总效应可表示为: Vi??yi?(1??)xi 其中,Vi表示知识给集群主体i所带来的总效应,xi表示集群主体i的个体偏好效应,yi表示集群主体i从集群网络中获得的社会效应,?(0???1)表示社会效应与个体偏好效应对集群主体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值越大,表示集群主体在进行决策时越容易受到集群网络中其它主体或群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值越小,表示集群主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其决策行为不易受到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其它主体或群体决策行为的影响。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由于每个集群主体在网络中的度和结构洞位置的不同,它受到网络的社会影响程度可能也会不一样,因此本文在考虑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对集群主体进行决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时,我们考虑两种特殊情况:一是集群主体的所有邻节点对其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是等同的;二是集群主体的每个邻节点对其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与该邻节点的度成比例关系,也就是说,邻节点的度越大,那么它对集群主体的决策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因此,集群主体i从其邻节点所获得社会效应可以表示为: ????cij????cijajl??1??j?l??jyi?b?(1?b)? aij?????aa?j???ijjl??1?j??l??在上式中,参数b表示上述两种特殊情况的权重大小,当b?0时,说明主体i的每个邻节点所产生的影响与其所拥有的邻节点数目是成比例的,当b?1时,说明主体i的任意邻节点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右边第一项表示第一种情形下的社会效应,aij是邻接矩阵A中的元素,即当主体i与主体j存在连接时,aij?1,否则,aij?0。cij是矩阵C中的元素,矩阵C反应主体与网络中已经采纳创新知识的行为主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也就是说,如果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的任意主体j已经采纳了创新知识,而当另一主体i与主体j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时,则 cij?1,否则cij?c?0,因此,指标?ajjij反应了已经采纳创新知识的主体i的邻接节点在集群ij创业社会网络节点中所在的比重。右边第二项表示第二种情况下的社会效应,其中,????????iaa?1ca???表示主体的邻接点所拥有的邻接点总数目,????ijjl???ijjl??1? 表示主j??lj??l????22

体i的邻接点所拥有的邻接点中已获取创新知识的节点数目。 主体i的个体效应可以表示为: h? xi???h?fi其中,fi表示主体i的个体偏好,h 表示主体所获得的创新知识的质量。当?取较大值时,如果h?fi,xi?1,否则,xi?0。 由于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的每个主体对每次的获得创新知识所产生效应都会有一个预期的最小效应值Vmin,而集群主体i最终是否采纳创新知识取决于获得的创新知识所产生的总效应Vi与Vmin之间的大小比较,因此,集群主体i是否采纳创新知识的决策规则为: Vi?Vmin 当Vmin的值比较小时,集群主体i很容易被满足,并会采纳创新知识。而当Vmin的值比较大时,集群主体i很难被满足,并不会轻易采纳创新知识。 另外,在这个模型里,我们给出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1:只有当集群网络中主体i与主体j之间存在连接关系时,创新知识才能在这两个主体进行传播和扩散。 假设2:集群网络中最初获得创新知识的主体占网络节点总数N的比例?是固定的,而且对已采纳创新知识的主体的选择是随机的。 假设3:集群网络中每个主体的个体偏好和对社会影响的敏感程度都是不一样的。且参数Vmin,?,fi在区间?0,1?内均服从均匀分布。 模型2:基于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演化模型的构建 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内的信任关系随着集群网络的发展在不断发生演化,而且这种企业间的信任关系本身又根植于网络中,另外,相关研究已经证实了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同样具有“小世界”特征。因此,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是否会对网络中企业间的信任关系造成影响呢?这里,我们利用度量小世界网络的三个变量来分析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即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与聚集系数。 (1)度分布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度分布反映了创业社会网络中任意节点与网络中其它节点连接数目的分布情况,对单个节点而言,其概念与网络中心度的概念相似,均反映了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数目及其在网络中的地位。这里,我们把拥有较多连接数目的节点称之为主导节点,显然,网络中节点的连接数目越多,那么他获取资源的渠道就越广,也就说明了该主导节点在网络中拥有的资源较多,它在网络中的地位也就会越高,对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影响程度就会越大。因此,对于网络中想从外部寻求合作的节点而言,这些主导节点往往会成为它们想要合作的对象,因为从该主导节点可以获取它们所需的各种资源。而随着这些节点间互动频率的增加,它们之 23

间的信任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网络中的主导节点对网络中的信任关系也会产生影响。这里,我们在考虑集群网络的度分布对信任关系的影响时,主要从单个节点的角度来考虑,即用网络中心度(d)来度量,di的大小表示节点i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的地位高低。 (2)平均最短路径长度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平均最短路径长度表示集群网络内各节点间发生联系时所要经过的距离。显然,当节点间发生联系时所要经过的距离越短时,就越方便于它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节点之间沟通的频率越多,就更容易促使各种技术与信息在集群网络中传播与扩散,快速实现知识共享,从而有利于各种知识在网络中积累,更好地促进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合作,而各节点间基于长期的合作关系又会促使彼此之间信任关系的增强。因此,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对网络中的信任关系也会产生影响。这里,我们用lij表示网络中任意节点i和节点j发生联系时所要经过的距离。 (3)聚集系数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集聚系数反映了网络中各节点的连接强度,网络的聚集系数越高,表示网络中各节点间的联系越紧密,可以加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彼此之间长期合作的形成,因而这种强联结使得网络内各节点之间形成一种高度内聚性的网络结构,从而有利于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信任氛围的产生,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节点要想从集群外部获得各种知识,就需要与集群外部节点之间建立强关系,强关系有利于促使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信任。相反,聚集系数较低的网络往往会导致网络内各节点间的互不信任,都担心对方发生机会主义行为。这里,我们用cij表示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任意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连接强度。 下面,我们将以上述三个变量为基础,在谈正达(2006)、李星(2011)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来考虑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网络各行为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影响。为反映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信任关系的影响,我们对不同时刻的各节点之间的信任程度用??M,?M?1,?,0,?,M?1,M?来进行刻度,同时,我们用在这2M+1个信任程度上的概率分布来表示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状态,用fijm(t)来表示在t时刻主体i对主体j的信任程度为m的概率,显然,MMm??M?f(t)?1。而fij(t)?mijm??Mmmx?ij则表示在t时刻集群网络内主体i对主体j信任状态的期望值。 在定义上述变量的基础上,结合状态转移方程的思想,这里,给出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演化模型: dfijmdt.m?1?wij(m|m?1)fijm?1?wij(m?1|m)fijm?(wij(m|m?1)xij?wij(m?1|m)fijm) 其中,wij(m|m?1)表示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主体i对主体j的信任程度由m?1向m转移的概率,wij(m|m?1)fijm?1表示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主体i对主体j的信任程度由m?1向m转移的概率波动。 24

由于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导致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这里假设对变量fijm(t)的影响主要源于变量fijm?1(t)和变量fijm?1(t),而不考虑变量fijm?2(t)和变量fijm?2(t)等的影响。也就是说,集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会导致网络内企业间信任程度改变一个单位(增加或减少)。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要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是要求解wij(m?1|m)和wij(m?1|m。而对于这两个变量的求解,在借鉴D.W.Pearson(2002)、谈正达(2006)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给出以下结果: wij(m?1m)?cije?(aij?(m?1))2/2?(1?cij)?e?lki((m?1)?fij(t))2/di wij(m?1m)?cije?(aij?(m?1))2/2?(1?cij)?e?lki((m?1)?fij(t))2/di其中,aij表示初始状态下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状态的期望值。 4、产业集群内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它们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带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创业企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独自进行创新,为了取得生存与发展,它们往往开始寻求与外部其他主体进行合作,如与供应商、大学或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建立并保持长期的联系,以取得其发展所需的各种支援。因而,创业社会网络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促进创业企业获取与整合资源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建立和维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价值的资源。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资源是助其成长的基础性条件。面对外部环境动态性与高风险性,创业企业在缺乏各种技术、知识、人才、资金等资源支持,而又无法通过市场关系来获得其发展过程所需的各种资源的情况下,创业企业往往只有利用创业社会网络来获取与积累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创业社会网络作为一种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企业从外部搜集各种信息、获取资源的重要通道,对创业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1)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创业企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会产生影响 在创业社会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行为主体,如供应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大学或科研机构,创业企业通过与这些行为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以正式或非正式关系获得其发展所需的各种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并吸收、消化、整合、创新,从而弥补创业企业在知识、技术等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创业企业从创业社会网络中获取与整合资源的能力,为创业企业成长提供动力支持。 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企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也会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创业社会网络的规模与强度两个方面。一方面,创业社会网络规模反映了网络中行为主体的数目大小,网络规模越大,说明创业企业与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间建立的关系就越广泛,即创业企业从创业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的渠道就越多,从而更加有利于创业企业获取与整合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创业社会网络强度反映了创业企业与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频率,网络强度越大,说明创业企业与网络中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关系更为密切,有利于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强度,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加有利于隐形知识的溢出。 3)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与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的交互会对创业企业获取与整合资源

25

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创业社会网络中非正式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创业企业获取有形资源的渠道就越多,就更有利于有形资源的有效整合。网络强度越高,网络内各种知识、技术等资源的扩散速度就越快,也有利于创业企业对所获资源的吸收、消化与整合。而正式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创业企业获得无形资源的途径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对所获的无形资源进行整合。网络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强度,促使长期合作联盟的形成,更容易实现资源的共享。 (2)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提高创业企业组织学习效率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者学习创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能够使创业者在动态的复杂环境中去挖掘和把握创业企业发展的机遇。目前,创业者通过学习来提高创业能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创业者学习的优秀程度与创业企业的成功程度呈正相关性。另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创业企业面临的竞争性与技术难度大大增加,这对创业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使得创业企业必须置身于一个开放的系统,需与外部主体不断进行交互,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因而创业企业需通过构建创业社会网络来搭建一个与其他行为主体进行互动学习的平台,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快速获取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创新知识与信息。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组织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可以造成知识外溢,并被其他组织所获取。而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体系,恰恰为网络学习提供了平台。 1)创业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对创业企业组织学习效率产生影响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集群企业间地理位置的接近性性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彼此之间进行了不同网络式的学习,这种网络的学习可分为正式网络的学习与非正式网络的学习。其中,正式网络的学习主要是创业企业与核心网络层中的供应商、客户、竞争企业、互补企业,以及辅助网络层中的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之间进行,这种网络学习更多的是体现在交易关系的基础上,因此,正式网络的学习主要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从知识流动特点来看,正式网络学习主要是以显性知识流动为主。而非正式网络中的学习主要在创业企业的创业者与亲戚、朋友或同事等之间进行,这种网络学习更多的是以非正式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实现的,从知识流动特点来看,正式网络学习主要是以隐形知识流动为主。上述两种网络学习方式均有助于增强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促使彼此之间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更较有利于隐形知识的溢出,而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加需要的是隐形知识,因而创业社会网络可以加速网络内各种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从而提高集群组织的学习效率。 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企业组织学习效率也会产生影响 这也主要体现在创业社会网络规模与网络强度两个方面。一方面,创业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表明创业企业参与网络学习的途径与机会越多,主要可以通过集群内部的组织的学习与集群向外部组织的学习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通过与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学习来获取新知识,后者主要是通过从集群外部组织获取新的知识。创业企业可以通过这两种学习机制来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另一方面,创业社会网络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加快各种知识与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与扩散速度,从而提高集群组织间的学习效率。 (3)创业社会网络有利于增强创业企业间的信任关系,促进稳定合作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要从外部获取其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都需要经历长期的交流与沟通过程,在此过程中,信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当团队成员间具有高度信任时,他们往往更愿意去分享与交流各种信息,信任有利于隐性知识传播和交流,同时,信任有利于创新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以及减少团队成员间的不确定性。 在创业社会网络层面,信任可以看作为一种资源,它是建立在网络内各行为主体过去的合作基础之上。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每个行为主体所占有的资源是存在差异的,每个行为主体都希望通过创业社会网络来获取它所需的各种创新资源与生产要素,但这种资源的获取都需26

要建立在良好地信任关系基础上。创业社会网络对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业社会网络主体对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产生影响 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网络内各行为主体在某个地理空间上的集聚为网络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互动频率,并建立了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使各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这些联系更加相互了解,从而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强度,这也为各行为主体之间合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2)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同样具有“小世界性”特征,即平均路径较短、而集聚系数较高。网络的平均路径较短表明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平均距离较短,有助于彼此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进而有利于增强各行为主体间的信任关系;而网络的集聚系数高则有助于各种信息在网络中的快速传播,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中,某些行为主体为自身利益可能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创业社会网络结构的特殊性会使这种行为就会被不断地在网络中反复传播,这对机会主义实施者会造成致命的打击,甚至会导致网络中其它行为主体中断与其的合作,最后被迫退出集群网络,因此,创业社会网络结构对网络中行为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起到监督作用,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从而有助于增强网络信任度。 3)创业社会网络中形成的共同文化对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产生影响 随着产业集群的深入发展,在集群创业社会网络内会形成一种融入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等特点集群文化,创业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根植于集群社会文化之中,这种集群社会文化环境是创业企业从事各种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也为网络内个行为主体之间长期合作提供了良好地环境,从而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使得集群创业社会网络更加的稳固。 5、本文实证研究具体框架? (1)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我们已经分析了创业社会网络对资源的聚集和创生能力、组织学习效率、以及创业企业间信任关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分析了资源的聚集和创生、组织学习、企业间的信任关系对创业企业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这里我们利用现实产业集群的相关数据来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资源的聚集和创生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2.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知识扩散效率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3. 创业社会网络对网络内企业间的信任关系的变化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4. 创业社会网络内资源的聚集和创生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5. 创业社会网络内组织学习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假设6. 创业社会网络内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变化对创业企业成长绩效有着显著积极影响。 (2)问卷设计与变量测度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主要围绕产业集群背景下创业社会网络与成长绩效关系及作用机制展开,要求问卷能够为研究内容提供所需要的有效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实证统计。 根据前面的研究假设,确定问卷量表中需要测量的变量为确保模型各变量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在测量量表设计时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经验研究成果,并多次征求相关理论研究专家、创业者及新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外部专家的意见,以进一步精简并修正调研问卷。考虑自变量“创业社会网络”由“联系强度”,“结构自治度”,“中心性”,“动态性”四个维度来测量,因变量为“成长绩效”,中介变量考虑将由“资源获取”、“学习效率”和“信任程度”三个维度来测量。

27

(3)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所用的数据以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得。在正式大规模调研时,本研究主要抽样选取武汉东湖开发区激光产业集群、武汉市蔡甸区电子产业集群、武汉市汉南区包装印务产业集群、武汉江夏区重工机械产业集群、武汉新洲区钢铁制品产业集群,并在相应产业集群中选择企业年限介于3~10年,公司人数介于5至200之间创业企业为样本。 为保证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我们在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之前,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来说明样本企业的特征;其次,对所用量表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来表征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相关强度。 (4)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前面的实证分析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对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讨论。 开题报告记录人签名: 年 月 日 28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评议结果 开 题 报 告 评 语 年 月 日 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3~5人)签名: 注:评议结果分“合格”或“不合格”。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