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备考微题型提分练: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微考点2 含解析 精品 下载本文

1.(2018·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调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①接近称量质量时,轻振手腕,加够药品 B.②溶解时,用量筒控制所加蒸馏水的量

C.③移液时,玻璃棒插在刻度线以上,防止液体洒出

D.④接近刻度线1~2 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2.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 g·cm3)配制100 mL 1 mol·L

-1

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

制过程中可能用到):①100 mL量筒 ②10 mL量筒 ③50 mL烧杯 ④托盘天平 ⑤100 mL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玻璃棒,使用仪器正确的是( ) A.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⑥

-1

3.(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要配制0.01 mol·L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的KMnO4消毒液,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未转入容量瓶中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D.称量用的砝码已生锈

5.(2017·惠州模拟)下列有关溶液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要检查是否漏液

B.配制0.1 mol·L1Na2S2O3溶液时,需要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量筒

C.准确称取AgNO3固体4.25 g(0.025 mol)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 D.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即可得到0.010

mol·L

-1

的KMnO4溶液

6.(2017·南宁三中质检)下列配制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配制FeSO4溶液制备Fe(OH)2,需要把蒸馏水煮沸除去氧气后,再溶解配制FeSO4溶液 B.配制480 mL 0.1 mol·L

-1

的CuSO4溶液,需称量8 g CuSO4固体

C.配制FeCl3溶液时,先把FeCl3固体溶于浓盐酸然后再加水稀释

D.配制1 mol·L1NaOH溶液时,称量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

稀释到刻度线

7.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

-1

的Na2CO3溶液480 mL。

(1)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________。

(2)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①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②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 ③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 ④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

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偏低的是_____,无影响的是___。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某同学改用固体Na2CO3配制上述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________(填序号)。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8.(2018·山西五校联考)现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19 g·cm3)配制1 mol·L

-1

的稀盐酸100 mL。

(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100 mL量筒 ②托盘天平(带砝码) ③玻璃棒 ④50 mL容量瓶 ⑤10 mL量筒 ⑥50 mL烧杯

⑦100 mL容量瓶 ⑧胶头滴管

(2)经计算,需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 (3)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某学生实际配制稀盐酸的浓度经滴定测定为0.98 mol·L1,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取用完浓盐酸的量筒未洗涤 ②转移溶液后,小烧杯未洗涤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④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精析

1.C 2.B 3.C 4.B 5.A

6.D [若配制的FeSO4溶液中含O2,则制得的Fe(OH)2会被氧化成Fe(OH)3,需要把蒸馏水中所含的O2煮沸除去,A项正确;因为没有480 mL的容量瓶,根据“大而近”原则应选用500 mL容量瓶,溶质的质量按照500 mL 0.1 mol·L

-1

溶液计算,溶质的质量为8 g,B项正确;

因为FeCl3溶液中的Fe3易水解,故需要先把FeCl3溶于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项正确;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D项错误。] 7.(1)28.6 g (2)① ②③ ④ (3)BCE (4)B 解析 (1)配制0.2 mol·L

-1

的Na2CO3溶液480 mL,实际上应该配制500 mL溶液,故需要

Na2CO3·10H2O 0.1 mol,质量为28.6 g。

(2)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会使得称量的固体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比理论值大,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是“左物右码”,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根据m(砝码)=m(游码)+m(晶体)可知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碳酸钠晶体不纯,其中混有氯化钠会使得称量的固体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比理论值小,会引起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

(3)容量瓶不能贮存溶液,只能配制规定体积的溶液,不能测量任意体积的液体,也不能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4)称量的固体的质量错误,应该是10.6 g;定容时不应该仰视。 8.(1)③⑤⑥⑦⑧ (2)8.4 (3)搅拌、引流 (4)② 解析 36.5%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1 000ρw1 000×1.19×36.5%-c== mol·L1

M36.5=11.9 mol·L1,

根据c1V1=c2V2知,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1 mol·L1×0.1 LV1=≈0.008 4 L=8.4 mL。 -

11.9 mol·L1-

(1)选择量筒时要遵循“大而近”的原则,应选择容量与溶液体积(8.4 mL)相近的量筒,即10 mL量筒。配制100 mL 溶液只能选用100 mL容量瓶。

(4)配制的稀盐酸的浓度为0.98 mol·L1,即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①取用完浓盐酸的量筒未

洗涤,对结果无影响,洗涤会导致所取溶质增多;②转移溶液后,小烧杯未洗涤,溶质的物质的量(n)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小;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溶液的体积(V)偏小,故溶液的浓度偏大;④移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