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 下载本文

建千佛宝塔。寺院古建筑只存千佛宝佛。新建筑有千佛宝殿、念佛堂、寮房、斋堂、僧舍。千佛宝塔位于千佛宝殿东面20米处,据塔上铭文记载,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7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为砖砌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缠枝花卉。须弥座上承勾栏,勾栏为砖雕人物、卷草、花卉、麒麟、马、鹿、狮等动植物,栩栩如生。塔身第一、二、三层南面辟门,可以攀登,四层以上为实心塔。第一层、第七层檐为仿木结构,有砖雕檩、椽飞承托檐部。第二、四、六层则雕成仰莲座承托檐头。第三、五层砖雕斗拱承托檐部。第一层出檐上各脊有脊兽,檐下南门楣雕成二龙戏珠状。门上方镶嵌一石匾额,上刻佛像三尊,下刻文字,正中为“千佛宝塔”四字,上款为“大清国”。下款为“顺治五年季春”。四层刻有佛龛和佛像,塔刹为葫芦形。这座塔虽然建成年代较晚,形体也不算巨大,但建筑风格独特,如各层檐建造风格不同,用砖雕仿木结构,雕刻纹饰精致华美,可称珍品。1976年曾予以维修。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塔在当地民间被称作黄四娘塔,传说在很久以前,漕河里有一头水怪,经常兴风作浪,糟害庄稼,侮辱妇女,吞食幼儿,乡亲们恨之入骨,却一时想不出除掉这个妖魔的办法。正在乡亲们发愁的时候,从漕河上游划来一只小船,使船的是一位如花少女,自称黄四娘。水怪见到这位美貌女郎,登时怪眼圆睁,挡在船头,要少女嫁给它做夫人,要不就吃掉她。少女不慌不忙,看也不看这妖魔一眼,让它死了这份心。那水怪死皮赖脸的纠缠,少女要它发誓以后改邪归正才能成婚,水怪表演了一番虚伪的指天发誓,少女答应了它。就在他们的完婚之夜,少女用刀刺死了水怪,为民除了这一大害。然后黄四娘飘然离去。乡亲们都说黄四娘是佛的化身,是为这一方百姓解脱苦难来的,他们自愿集资建成这座宝塔,四时香火供奉。因这塔是为纪念黄四娘而建,所以叫做黄四娘塔。

清真寺 易州清真寺原建在易县北东村,明正统年间迁至易州城内里仁街。全寺分为前、中、后南北五个院落,明、清曾三次翻修扩建。寺前有汉白玉影壁,正门分为左、中、右三道汉白玉雕花圆形拱券式朱漆大门。整座建筑面积3538平方米,其中省心殿、礼拜殿为原建。各建筑物之间走廊衔接,雄伟壮观,别具一格。礼拜殿为硬山勾连搭式,面阔三间,进深有四座单体建筑相勾连,面积420平方米,前殿为六架梁卷棚式,中殿五架梁,后殿九架梁,最后为重檐四角攒尖顶(称为窑殿),各殿檐下均用斗拱,窑殿室内尚存藻井,前殿廊内装修为直棂格扇。寺内有明隆庆六年(1572)住持题名院记碑、清代重修碑。此外,在礼拜殿前保存有隆庆六年《住持题名院记》和《掌教序列》碑刻两通,是对清真寺变迁进行研究的宝贵资料。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永福寺 位于易县梁格庄清西陵行宫西侧,距雍正皇帝的泰陵4000米。俗称喇嘛庙,是清朝皇家陵寝御用寺庙,是清西陵的一部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春天,建成于五十三年(1788)冬。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值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逝世十周年。乾隆为悼念母亲,在此修建喇嘛庙。永福寺坐北朝南,有山门、钟鼓楼阁、大雄宝殿、牌坊、东西配殿阁、重檐碑亭、普光明殿、宝云阁等19座建筑,另有僧房、兵丁守护房12间(现已无存)。整座寺庙依据山势修建而成,主体建筑均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永福寺建成后,隶属朝廷理藩院直接管理,设常住永福寺喇嘛,专门从事陵祭仪礼。

寺内第一座建筑是两孔石平桥,石桥北面是寺庙的正门,称山门,因其内供奉有四大天王,又叫天王殿。其建筑形式为单檐歇山黄瓦顶,面阔5间,进深1间,山门檐下前面墙辟三门,两石窗。进入山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一层院,由三座

建筑组成,正面是大雄宝殿,坐落在12级台阶上面的大月台上,面阔7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黄瓦顶。殿内三尊主佛,正中释迦牟尼佛,两边分别为燃灯佛和弥勒佛,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院内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东为钟楼,西为鼓楼。

第二层院的门户是一架木石结构的牌坊。牌坊四柱三门,顶覆黄色琉璃瓦,中门石柱上阴阳两面各雕一幅对联。院中间是一座重檐歇山黄色琉璃瓦盖顶的碑亭,面阔进深各一间,四面辟门,亭内有驮石碑一通,碑身阳面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笔碑文,碑文记述了永福寺的兴建缘由及用途。碑亭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配殿,均面阔5间,进深1间,硬山布瓦顶。

碑亭之北的普光明殿,是一座面阔7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式的殿宇。普光明殿相对于大雄宝殿又称为后殿,供奉密宗大日如来。在高达15米的殿脊上正中,有一座小巧的铜铸鎏金塔,为覆钵式喇嘛塔,普光明殿后面是第三层院,院内只有一座转角楼房,名为宝云阁,俗称藏经阁,是寺庙图书馆。阁为两层,每层19间,共38间。中轴线两侧,左右各有一组建筑,每组四排,每排僧房3间,灰布瓦卷棚顶,是过去僧侣居住的地方。

永福寺作为一座皇家御用的藏传佛教寺院,其建筑风格与普通寺院截然不同,其雕梁画栋,多选六字箴言等佛教内容,采用宫廷旋子彩画或和玺彩画的形式。不仅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而且宫殿宏伟、装饰华丽。它既是皇家殿宇,又是佛教殿堂,是中国古代陵寝和佛教建筑的完美结合,是难得的古建筑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价值。永福寺建成后,道光十七年(1837)曾进行过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缮。198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对永福寺进行全面修缮工程。历时6年5个月,投资600余万元,对288个项目进行了逐项修缮,使永福寺的所有建筑焕然一新。再现了昔日皇家寺院的风采。

石雕石刻

镇国寺石佛 位于中易水河畔,凌云册乡解(xié)村。佛寺与石佛均始于隋开皇十一年(593),因有石佛像立于殿内,所以镇国寺又被当地人称为立佛寺,清光绪七年(1881),寺院毁于风暴,后曾修复,现存佛殿三间为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殿内东西北墙上有壁画,生动传神。佛像为释迦牟尼佛立像。材质为汉白玉石,通高4.92米。立于仰莲座上,身披袈裟,施以彩绘,雕工细腻,线条流畅,显示出典型的隋代佛教造像风格,对研究隋代文化习俗和石刻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佛手足均残,佛头于1997年3月被盗割。1993年7月,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德经幢 安放于易县县城龙兴观遗址内。龙兴观是中国唐代著名道观,历经宋、元、明各代,屡有兴废,并最终于民国初年废弃,现仅存遗址中的道德经幢。在各地建道德经幢是中国唐代的特殊产物,原来唐代李姓皇室,为标榜自己出身血统的高贵,神化皇室,尊老子李耳为其始祖,并用老子的思想治国化民。高宗时期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将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奉为经典,崇奉道教达到鼎盛。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亲注《道德经》,颁之全国,命各州县镌刻道德经幢,供人们诵读。开元二十六年(738)十月,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田仁琬奉敕于易州(今易县)城西开元观立道德经幢。金大定九年(1169)迁至城内南端的龙兴观。

易县道德经幢俗称八棱碑,通高约6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除幢顶为青石外,其余均为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幢座为一石雕仰莲,高0.25米,直径1.1米,座下有方形平台,为近代用毛石铺砌。幢身由两块汉白玉石雕刻衔接而成,高4.29米,直径约为90厘米,平面为八角形。幢身自东面由左向右正楷大字竖书

“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18个字,占3面,每面2行,共6行,行3字。其他5面刻开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唐玄宗颁发推崇《道德经》的敕文,共205字。经幢各面依次镌刻老子《道德经》81章。幢尾题“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奉敕立”、“开元二十六年岁次戊寅十月乙丑朔八日奉敕建”。

唐王朝在其统治所及的州县都立了道德经幢,经过千余年的沧桑岁月,如今所存经幢已寥寥无几,有的专家认为海内现存四块,也有人认为只有三块,但都公认易县道德经幢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体形最大的。碑文字体刚劲飘逸,圆转流美,是唐代书法的上乘之作,据推测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历来被金石界、书法界、宗教界所推崇。幢顶为八角形屋顶,造型简朴、典雅,也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实例。1996年1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龙兴观道德经幢。2001年对道德经幢实施加固、保护工程,并重建保护亭加以保护。

辽三彩大罗汉 易县楼亭村龙门寺原来存放着多尊辽代三彩瓷大罗汉像,为了躲避法难,由僧人将大罗汉藏在深山的山洞里。在20世纪20年代初被外国人发现,他们多次来易县,将大罗汉像盗卖至国外。易县龙门寺所存罗汉应该是16尊或是18尊,有几尊可能在搬运过程中被毁坏了。国内外学者认为:易县这组大罗汉是非常珍贵的佛教艺术品,极为罕见,全世界绝无仅有。这些三彩罗汉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的塑造,传神地表达出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宗教情感。可惜这批珍贵的艺术品都已流失海外,据统计,现存于外国的大罗汉像共有10尊,具体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尊,美国波士顿博物馆1尊,美国依阿华州勘萨斯市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1尊,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1尊,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尊,日本松方幸次郎个人收藏1尊,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博物馆1尊,德国柏林东方艺术博物馆1尊(二战期间,被苏联红军运走,现收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1尊。

大唐易州铁像碑 此碑原在易州(今河北省易县)署东土神祠内,现存县文物保管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五月立。碑高2.9米,宽1.17米。碑文行书18行,行36字。崇文馆校书郎王端撰文,登仕郎前行易州录事参军苏灵芝书丹。碑额为释迦及二弟子像。

开元中,易州刺史卢晖造铁像,当地人为铭记此事,撰文立碑。立碑时,卢晖已迁瀛州。碑名虽题名铁像颂,但文中多载卢晖惠政。碑文述,卢晖任易州刺史后,移置军营,增设县邑,整理街市,修饰寺院,开通山道,革害兴利,并躬行属县,察访民情,应乡民之请,收敛委弃草莽之铁,铸一铁像,使五台山僧大端参谋其事,于是筹建炭炉,镕化铁水,铸成铁像,众奔走而观,则三十二相悉备。所铸铁像,是儒是道是佛,虽未明言,但观其碑文所述,多用佛家语,应是释迦佛像。碑文开端,即言:自我大师坚林示化,不有像设,何以依功存乎愿云云,坚林即坚固林,系娑罗树之别名,是佛祖释迦牟尼讲经之处,故称坚林示化。铸铁像用五台山沙门大端虑其事,亦是铸佛像之一佐证。言像既成,观之则三十二相备云云,三十二相亦是佛家语,佛教谓佛有三十二相,如手、目、胸、发等共三十二相,综上所述,所铸铁像就是释迦像无疑。碑文末,附记卢晖诸项政绩:开北山车道,新置县邑,移高阳军入城并造营房,为驿站、寺院建造廊宇屋舍,造水碾等。其中所记他守易州时新置五回、楼亭、板城三县,此可与《元和郡县志》、《唐书·地理志》相印证,并可补志书之缺。《唐书·地理志》载:开元二十三年(735),分置五回、楼亭、板城三县。《元和郡县志》载:五回县,开元

二十三年刺史卢晖奏置,在五回山东麓,因名之。二十四年(736),刺史田琬以其险隘,东迁于五公山(在今易县城西25公里)。楼亭、板城二县,《元和郡县志》不载,盖天宝后都已省。

卢晖其人两唐书均无传,据碑文载,字子晃,由尚书郎改任易州刺史,一年后,使臣以卢晖政绩优异,奏之皇帝,皇帝嘉赏,赐以束帛。后迁瀛州刺史。又据《元和郡县志》载,卢晖任瀛州刺史时,曾修长丰渠。后又迁魏州,在魏州开西渠,以利通漕和灌溉。所至皆以兴建水利为务,堪称能吏。

此碑书法肥厚圆满,与苏灵芝所书他碑稍异。清潘祖荫喜此碑丰妍,不流于枯瘦,谓初学此碑可增笔力,曾以此教人。

历代名人

王须拔(生卒年不详) 隋末农民起义首领,上谷(今易县)人。隋大业十一年(615)起义,称漫天王,国号燕,众至十余万人。后北连突厥,南攻河北、山西北部,克高阳(今高阳县东),继攻克幽州(今北京)。后中流矢死,所部归另一起义军首领魏刀儿统率。一说大业十四年(618)为窦建德所败,逃亡入突厥。

奚庭圭(生卒年不详) 制墨专家。五代时易水(今易县)人,其祖奚鼐,善造墨,所制者面有光气,印文有“奚鼐”或“庚申”二字。唐朝末年,社会动乱,庭圭随父奚超携家至安徽歙州。因此地多松树,故尔定居。父子以造墨为生。奚氏造的墨坚如玉,纹如犀,成为造墨名家。南唐皇帝常以墨赏赐功臣。赐翰林院的墨都是双脊龙样,为上乘佳品。相传庭圭墨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墨时尚有“龙脑气”,宋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宋太祖之后,凡皇帝写诏书都用庭圭墨。每年歙州要向朝廷进贡1000斤墨。当时市场上很难买到庭圭父子的墨。宋仁宗庆历年间,一枚墨卖到一万钱,徽宗宣和年间,竟出现了“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北宋词人秦少游存有庭圭墨半锭,其质如金石。潘谷也是宋朝的造墨名家,见此墨而下拜说:“这真是李氏故物,我生再见矣。”宋太祖时的墨官张遇也是易州人,唐墨以李庭圭为第一,张遇第二。直到以后造墨家尚有铸字于墨,遵照易水法制造。易水制墨法在宋昆氏的墨注中说,唐李氏以歙州的松与易水的松相类似,可取松烟与鹿角胶(一名大胶)合制而成。又说易水奚氏都用大胶合墨。宣府所存庭圭之小样墨在古品中最佳。奚氏家庭历代为墨官,由于张遇、潘谷都是易州人,善制墨,所以世上称制墨必仿易水法。

张元素(生卒年不详) 金代医学家,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字洁古,易县军土村人(今水口村),张元素27岁应试经义进士,因犯讳而落选,于是便专心学医。曾任过涿州学正,他虚心研究学习古代的医学理论,但不拘泥古方,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灵活吸收前人经验,结合自己数十年临床实践,不断总结,而有了新的建树。

张元素善治伤寒,一次同时代名医刘完素,因伤寒已8天不能进食。张元素赶去看望他的病。因当时张还没有名气,刘完素因看不起他而转脸面向墙壁。张不但断准脉情,而且指出用药不当,使刘信服。按张元素的处方服药后,刘完素的病很快就好了。从此,张元素名声大震,后独成一家体系,形成“易水学派”。

张元素所代表的易水派主要研究治疗脏腑症候的病机,他的脏腑辩证理论,主要是从人的脏腑寒热虚实来谈病机辩证学说,对于一般内科杂病的治法,主张先从辩脏腑的虚实着手,如对肝病,他首先提出肝脏的正常生理,然后列述肝脉在各种不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进而定出较标准的药物和处方,其它脏腑也大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