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 下载本文

①戈夫曼把社会比作剧场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并用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区分前台与后台 ②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印象,人们常常会进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

(4)常人方法学(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加芬克尔

1)常人方法学:一种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的理论 2)主要观点: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3)核心概念:一是行为的反身性与互动;二是意义的索引性;三是其常用互动方法主要有寻求正常模式、进行视域融合、运用等等原则。 (5)社会交换论: 1)社会交换论:把人们的交往看做是交换他们各自有价值的东西,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过程。就是把社会交往看做社会交换。霍斯曼: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互动的个人进行报酬的交换。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 2)结构交换论:认为交往的主体可以由个体扩展到社会组织,于是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布劳:支配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据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人际交往开始于社会吸引。社会吸引在于报酬。非互惠性交换产生权力。

(6)人际互动

1)人际互动:发生在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 2)有关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①人际吸引②身体语言③空间距离

6.★社会角色: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7.社会角色的特点:①普遍性②具体性③复杂性④表现性 8.★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①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

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②自致角色: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 ①规定角色:是指对角色的行为、行为规范和标准有明确而严格地规定的角色。 ②开放角色:是指社会对角色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只是指出了扮演这种角色所遵循的基本思想的角色。

(3)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①理想角色: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的期望,是社会为承担某一角色的人所设计的一套应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 ②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实际情况。 ③角色距离: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

9.★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社会角色的扮演:一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最早是由米德提出的。 (2)角色扮演过程:①了解角色期待:社会对所扮演角色的要求 ②角色认同:对社会赋予的规范的接受程度 ③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确定行动取向、选择行动策略、采取具体行动、反思 (3)角色扮演中的问题:①角色混淆②角色紧张③角色冲突

10.☆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结构论:把社会看作社会关系的体系,认为社会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而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帕森斯 建构论: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人们处于不断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 第五章 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社会群体的特征:①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明确、持久的社会关系 ②成员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③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④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3.社会群体的类型:①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②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③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④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分类(群体形成的基本原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⑤内群体和外群体

4.人类结合为群体的原因:

①一般原因:对付外来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②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形成的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从、群体的目标

5.★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库利

6.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①规模较小②持续的直接全面的交往③人际关系密切④非正式控制

7.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①家庭②儿童游戏群体③邻居④朋友圈子 8.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和维持:①经常性的交往②非利己的动机③开放和宽容 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①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②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 ④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①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 ②过分满足可能导致个人对群体的过分依赖 ③过分忠诚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在现代社会表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 ①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 ②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 ③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如邻里

11.★家庭: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

12.☆家庭的类型:①核心家庭(夫妻加未婚子女) ②夫妻家庭(空巢、丁克) ③主干家庭(直系家庭)(完整主干家庭与残缺主干家庭)④联合家庭(同代中至少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 ⑤隔代家庭(祖孙家庭)⑥单亲家庭(夫或妻加未婚子女)

13.★家庭的功能:生物、经济、抚育、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其影响因素:①家庭生命周期②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③民族文化、社会政策。家庭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影响下,家庭功能所出现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改变、功能外移、旧功能的消失与新功能的出现,以及家庭的主要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14.☆家庭的变迁:是指宏观家庭制度的变迁以及微观的与家庭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变化。主要是家庭制度的变迁,体现在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核心功能的替代,主从型的家庭关系被平权型的家庭关系替代);也有非质变,功能增加或者规模扩大。 第六章 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狭义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①有意识、有目的组建起来的群体 ②组织目标简单、明确 ③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很亲密 ④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社会组织的类型: ①宏观社会体系角度,组织在生活中承担的职能: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 ②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布劳 ③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对成员的控制方法: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艾兹奥尼 ④根据规模:小型、中型、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