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word版 下载本文

等效电路图如下,R1与R2串联,V1测R1两端的电压,V2测R2两端的电压。

A、开关S闭合,当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则两个电压表示数之和不变,故A错误; BCD、滑片P由a向b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知电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l两端电压变小,即V1的示数变小,则V2示数就会变大;

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变小,故B错误; 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正确;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1与A的示数之比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所以该比值不变,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有关电路的动态分析,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规律及对欧姆定律的应用,本题画出等效电路图,确认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題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9.极限跳伞是一项惊险体育运动。如图所示,跳伞员从高空匀速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 减小 ,机械能 减小 ,跳伞员看到地面“迎面扑来”,则他是以 自己 为参照物。

【解析】

跳伞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故机械能减小; 若跳伞员看到地面“迎面扑来”,则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自己。

5 / 20

【点评】该题考查了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参照物的判断和,是一道综合题。

10.如图所示,“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 电磁波 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天宫二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电能 的装置。

【解析】(1)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太空不可以用声波传递信息,故“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是通过电磁波接收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的各项指令; (2)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电磁波;电能。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电磁波的传播和太阳能电池板的了解和掌握。

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 大 ,压强 小 ,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解析】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机器人内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压入进风机,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故答案为:大;小。

【点评】此题以扫地机器人为载体,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质量为50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是 6.3×106 J,这些热量如果完全由煤气燃烧来提供,至少需 0.15 kg的煤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6 / 20

煤气的热值4.2×107J/kg)。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

=4.2×103J/(kg?℃)×50kg×(50℃﹣20℃) =6.3×106J;

(2)由题意可知,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吸=6.3×106J,

由Q放=mq可得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 m′=

=

=0.15kg。

故答案为:6.3×106;0.15。

【点评】本题考查了吸热公式Q吸=cm△t和Q放=mq的应用,注意利用好条件: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吸。

13.【解析】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000t,受到的浮力为 9×107 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水的压强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N/kg)

【解析】

(1)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9×106kg×10N/kg=9×107N;

(2)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变大,即海水的密度增大,根据F浮=G

=ρ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增大;

(3)根据p=ρgh可知,在核潜艇下潜过程中,所处深度h增大、海水的密度不变,所以海水对它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9×107;增大;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所受浮力和压强的计算,F浮=ρ水gV排和p=ρ水gh这两个公式一

7 / 20

直是学生容易混淆,易错的知识,所以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14.【解析】如图所示,工人用250N的拉力将重为400N的装修材料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lmi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2400 J,工人做功的功率是 50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80% 。

【解析】

(1)有用功:W有用=Gh=400N×6m=2400J;

(2)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6m=12m, 拉力做的总功:W总=Fs=250N×12m=30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 P=

=

=50W;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0%。

故答案为:2400;50;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s和h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和灯泡L的I﹣U图象。由图可知,电阻R的阻值是 10 Ω.将电阻R和灯泡L接在图乙电路中,S闭合,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 4 V。

8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