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次。其中农民工旅客就占春运总人数的35%左右。虽然近年来我们的铁路运力不断在上涨,但是日均客座能力仅为382.1万座,需求和供给之间其实相差200多万。民工潮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交通事业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触发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历届政府也在积极地做出政策上的调整,推出新的一些政策,着力化解民工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广大农民工能够更加适应城市生活,缓解城乡矛盾的激化态势。 3民工潮发展带来的社会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里,农民工无疑是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最大贡献之一的劳动群体,伴随着改革开放,民工潮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1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首先,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农村带来的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积极影响便是大幅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收入。据统计,农业纯收入从2000年至2007年在农民工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但所占总收入的比重减少了6.2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其所占比重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而务工工资性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重虽不及纯农业收入所占的比重大,但从2000年至2007年增加了7.38个百分点,其所占比重是在逐年上升,据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农村家庭收入中,务工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农业纯收入,成为农村家庭最大的收入来源和经济支柱。 其次,便是将更加开放的生活观念和更加现代的消费产品带回了农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农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因为往往是闭塞的观念阻碍着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另外,很多有经商头脑的农民工不但带来回了钱和先进的观念,还把很多城市里的产业和服务带回了农村,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农村的整体发展。
然而,伴随民工潮而产生的很多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包括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劳动力真空问题,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问题等等。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其中80%的农村家庭都有人在外打工。农民工的大量外流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巨大缺口,大量田地无人问津,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消极影响。
同时,农村中存在的“空巢老人”的现象也令人担忧。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体系十分脆弱,“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靠自己,生活条件很差,同时还要从事农活和修路等体力劳动,另外还有经济保障严重不足的问题,总体上生活都非常困难。除了生产劳动压力大之外,家务劳动和照料孙辈的责任也由于农村中青年一代的外出而自然地落到了留守老人的肩上。作为队伍庞大的流动人口的伴生物,“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一直就存在于日渐凋敝的广大农村。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已达2.6亿人,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在农村多沦为留守儿童。在“空巢老人”中,帮助外出子女看家、料理家务或带孩子的比重分别都在60%以上。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和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时常引发社会对于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的反思。 3.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不可否认,没有农民工兄弟们几十年来夜以继日地为城市建设辛勤付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如此之快,就拿首都北京举例,北京市农民工分别在30个行业工作,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2003年我市建筑业从业人员81.73万人,实现增加值279.83亿元,人均创造增加值34238元,由农民工创造的建筑业增加值达到233亿元;制造业从业人员137.8万人,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人均创造增加值74891元,由农民工创造的增加值达到301.8亿元;批发与零售业从业人员86.13万人,实现增加值248.86亿元,人均创造增加值28893元,由农民工创造的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23.1亿元。以上三个行业的农民工创造的增加值达657.9亿元,相当于我市金融保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当年创造的增加值总和。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2003年,在建楼修路的建筑工人中,农民工的人数占整个建筑工人的比重达到83.6%。在批发和零售业中,农民工的比重达到49.5%,已接近一半。在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的比重达到29.3%。从近几年情况看,农民工进入北京劳动力市场对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和方便市民的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同样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比如人口承载力问题、城市治安问题、对城市固有文化冲击等等,同时,交通问题,特别是春运,也是社会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因为有了数千万上亿的农民工需要奔赴千里回家过年,每年春运都成了各大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据最新数据显示,从2012年的1月8日到2月16日,铁路发送旅客2.35亿人次,日均达到588万人次。其中农民工旅客就占春运总人数的35%左右。虽然近年来我们的铁路运力不断在上涨,但是日均客座能力仅为382.1万座,需求和供给之间其实相差200多万。民工潮的出现和发展对我国交通事业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触发了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历届政府也在积极地做出政策上的调整,推出新的一些政策,着力化解民工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广大农民工能够更加适应城市生活,缓解城乡矛盾的激化态势。 4如何让有效减弱民工潮
4.1中央政府应对“返乡潮”的相关举措
经济发展方面:工业反哺农业,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此,取消农业税,对农民种粮进行补贴,对购买农业机械,种子,化肥的农户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农产品价格,出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致力于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产业布局方面:推动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以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进就业。近些年,一些中部省市(如陕西平利县,河南新乡市和焦作市)抓住机遇,承接了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外贸服饰生产,电子产品的组装等),将享受一系列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就进吸引劳动力就业。
交通方面:一方面,为了方便内陆农民工往返珠三角地区,政府于90年代
先后花巨资修建京九铁路和京广铁路;另一方面,近年来,针对春运高峰,买票难的问题,铁道部开通了农民工专列,并为农民工提供专门的窗口,方便他们买票。
4.2制度的创新
“城镇化”是民工潮消失的根本出路,也是消除“民工荒”的重要途径,因为农民非农化的同时有实现了城镇化,就不用回家过年、种地,也就不会潮水般的流动,城镇劳动力需求也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满足。目前,小城镇的户籍基本放开,但由于制度的惯性和部门的利益障碍,农民工不能获得大中城市的户口,不利于农民转变为市民。 4.3积极保护农民的利益
“民工潮”的泛起,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政策对农民的倾斜,致使农民收入甚微。近几年,农村经济确有较快的发展,农业产值有了明显增长。但减掉农业生产物资的投入和各种税费,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多大的增加,从农民的比较利益来看,1980-1984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15.1%;1985-1988年,增长率为5%;1989-1992,增长率为2%。为此,政府应千方百计的确保农民的利益。
4.4加强农业内部的挖潜
人多地少,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决不能着眼于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流动。应在农业的发展上狠下功夫。首先,应尽快改善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农产品总量增长的传统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经营,以提高农民的效益;其次,大力开发国土资源,据资料,我国尚未开发利用的成片宜农荒地则达5亿亩,荒坡11.7亿亩,零星荒地4000万亩,宜牧荒山6.7亿亩,淡水养殖4000亩,可挖塘养鱼的低涝盐碱地4500万亩,若这些资源被开发利用,即可吸纳3-4亿劳动力。第三,迅速发展农副产业加工业,以便使农村非农产业的结构朝着有利于更多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向发展。
4.5大力搞好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石,是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及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越多;反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低,经济效益不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少。因此,要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要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同时,各地行政部门要积极寻找地方企业发展的新空间,扶持地方企业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工业水平,增加就业机会,这样既能促进农民就近就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和就业风险,又能有效地减轻大中城市的就业压力。
4.6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市场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技能水平的掌握和运用、信息的收集、就业的要求等都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因此,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真正地转移出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政府走“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来进行。 5结论
总而言之,在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最关键的转折时期的今天,加快城乡一体
化建设,打破城乡和区域二元化格局显得至关重要。劳动就业既能极大地影响经济运行,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关系到百姓民生的大计,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济结构不得不进行调整的新形势下如何避免出现大规模结构性失业的情况,如何做到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就业,如何让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能等到相对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对等的劳动报酬,以及切身的劳动保障,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只是从农民工这一个典型的劳动群体着手研究,而中国的就业领域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群体,比如大学生、技术工人,这些就业群体各具特点,但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和挑战。可以说未来的十年将是中国经济发展挑战最为严峻的十年,也是迫切需要做出变革的十年。在劳动就业的政策上必须做出更多的调整,才能让中国经济顺利度过这一个过渡期,否则在就业问题上出现差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也必将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志仁.关于“民工潮\现象的深层思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03
[2]王琴.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瓶颈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刘正芳.民工潮:起源、效应与对策[J].财经科学,2004 [4]郑瑞,彭必源.\民工潮\农村现代化的契机[J].农业经济,2007 [5]刘克桥.中国“民 工潮”的现状与疏导[J].河南社会科学,2007 [6]莫荣.民工短缺的三个视角[J].瞭望,2004(37) [7]明忠.民工慌不慌[N].南方日报,2004
[8]杨永华.从缺工看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J].中国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讨会论集,2005
[9]朱力.中国民工潮[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0]王旭.美国城市化得历史解读[J].岳麓书院,2003
[11]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 [12]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3]陈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趋缓问题[J].人口研究,2002(2)
[14]解书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浅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4) [15]丁金宏.浅论民工潮的形成机制和治理对策[J].科技导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