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LX G304-2011
c) 信号指示:前大灯、信号灯系统(转向、制动、停车、夜间、位置)工作状况,喇叭、仪表的车速表和里程指示功能是否完好。 3.5 整车磨合、性能测试、DR评价等 3.5.1 台架磨合
3.5.1.1 整车的磨合原则上一般情况下应在耐久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里程距离≤1000 km(根据具体要求进行增减)。磨合原则上在最高档位和次高档位上进行(也可根据委托要求对各档位分别进行磨合),车速控制在50 km/h以下或发动机转速控制在5000 r/min以下。 3.5.2 道路磨合
当磨合在道路上进行时,需按下列要求进行: 3.5.2.1 平坦路磨合
平坦试验道路为城市或山区国家二级以上平坦公路,行驶里程距离按试验大纲的要求执行(如有需求,可在C区特殊路面进行)。最大高车速控制在最大节气门最大开度的 80% 以内。磨合前必须应对车速里程表进行校核,确定修正系数。 3.5.2.2 山区路磨合
山区试验道路为坡度不大于10°度的山区路。主要对换档机构、离合器、制动系统、电气系统、信号仪表等部分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试验中应多换档、多刹车、加减速行驶、同时应开灯对电气系统进行考核,模拟用户使用情况对整车初期问题进行充分暴露。行驶里程距离按试验大纲的要求执行。磨合结束后,对车辆进行检查调整(化油器清洗、更换机油、调整驱动链条等),使车辆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交付进行下一步试验(强检、整车台架性能、DR评价、排放等)。 3.5.3 整车性能初期测试、评价等 整车磨合完成后,需按下面表 1 或试验大纲要求保养后进行整车性能或评价等初期测试。测试按相关标准?执进行(非标测试按大纲或项目组需求进行)。 3.5.4 正常行驶考核
3.5.4.1 整车可靠性、耐久性正常行驶考核试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高速行驶。在试验中应关注高速行驶下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如振动等),以及整车、发动机故障情况。
3.5.4.2 试验中,试车员必须负责应对试验车辆进行认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检查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
3.5.4.2.1 日常检查包括每天出车前、收车后进行的例行检查。检查内容按附录A《样车每日走行前、后点检记录表》进行。
3.5.4.2.2 定期检查按试验大纲和表1的要求进行,其中包括表1中内容。并填写XX(3.5.11中列表的名称?)
表1 检查调整内容 轮胎磨损情况 驱动链条松紧度 各紧固件扭矩检查 前后制动器行程 离合器操纵手柄行程 气门间隙 定期检查 磨合完 / 检查 / 检查 检查 检查、调整 3000km / 检查 测量 检查 检查 检查 6000km 测量 调整 测量 测量 测量/调整 调整 16000km 测量 调整 测量 测量 测量/调整 调整 20000km 测量 调整 测量 测量 测量/调整 调整 3
Q/LX G304-2011
火花塞状况 活塞、缸头积碳清理 机油检查、更换、添加 检查、调整 清理 更换 检查 / / 调整 清理 更换、添加 调整 清理 添加 调整 清理 更换、添加
3.5.5 道路里程分配
道路里程分配原则上按 GB/T 4570-2008、GB/T 5374-2008 的规定要求进行(有特殊要求时除外)。 3.5.6 故障分类原则 故障分类原则按表 2 的规定。
表 2
故障类别 1 名称 致命故障 分类原则 涉及车辆行驶安全,可能导致人身伤亡或者引起主要总成报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达不到法规要求。 导致主要总成、零部件损坏或性能下降,且不能用随车工具和易损配件在短时间内修复。 造成停驶或性能下降,但一般不会导致主要总成、零部件损坏,并能用随车工具和易损备件在短时间内修复。 一般不会导致性能下降,不需要更换零件,用随车工具在短时间内能轻易排除。 2 严重故障 3 4 一般故障 轻微故障
3.5.7 中止试验条件
当整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终止试验,由相关单位整改后再重新进行试验。 a、转向、制动系统不能确保行驶安全时。;
b、车架或其焊接处出现断裂、脱焊等损坏使试验无法继续进行。; c、试验中应考核的总成严重损坏需要更换。 3.5.8 整车性能末期测试、评价等 3.5.8.1整车试验完成后,需按表 1 或试验大纲要求保养后进行整车性能或评价等末期测试。测试按相关标准?执行进行(非标测试按大纲或项目组需求进行)。 3.5.9 路试中问题的反馈及整改程序及要求见表2。 路试问题的反馈、整改程序及要求见表2。
表2
分类 故障类别 一般和轻微故障 试验中 现场无法解决、严重及共性问题 试验结束 方式 口头通知试验主管和项目主管,做好记录 书面形式(告票)通知项目主管及分管领导 试验小结、故障统计表 试验报告 处理办法 试车员会同项目组换件、修理,将损坏件交项目组解折,继续试验。 由项目组负责解析、查找原因、采取对策并验证后继续试验。 试验结束三天内作出,交中心相关领导。 一周内编制完成发出 3.5.10 整车分解、解析
4
Q/LX G304-2011
3.5.10.1 整车路试完成后应对整车应进行分解和解析。解析由该车的试车员协助项目主管工程师进行,重点针对主要性能的劣化情况和问题点进行检证。
3.5.10.2 项目主管工程师对解析分解检证的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点应详细记载和汇总,并将结果以品安表?形式通知试验工程师。 3.5.11 数据整理、报告编制
3.5.11.1试验结束后,试车员应将行车记录、故障统计表、日常及定期检查记录、试验大纲,样车检查情况表,(名称与《摩托车道路试验管理规定》?中统一)性能初复试结果、强检项目(若有),整理好后编制试验报告。
3.5.12 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可靠性、耐久性故障统计计算方法
3.5.12.1 3.5.12.1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全地形车?可靠性、耐久性故障统计计算和判定方法按附录B 《故障模式分类》?GB/T 5378-2008?的规定进行。计算和判定。 3.5.12.2 3.5.13全地形车可靠性计算和评定方法按《Q/LX S400-2009 的规定进行。四轮全地形车(ATV)可靠性评定方法》执行。
5
Q/LX G304-2011
3.5.13 计算结果分值判定
计算结果判定:可靠性判定按总分60分,折合判定按60×*60%(36分)判定合格。分70分,折合判定按70×*60%(42分)判定合格。
耐久性判定按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