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实验指导讲义(2015环境) 下载本文

E?ci?100à

其中不同沉淀时间ti时,沉淀柱未被去除的悬浮物百分比为

c0?ct?100à

Pi?沉淀试验时,可算出H对应的时间t的颗粒沉速为

ui?Hi?mm/s?ti

ui即为ti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池底(实验中为取样点)的最小颗粒di所具有的沉速。此时取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i,

从而可绘出u-E、t-E及u-P的曲线,其形式见图1-2

100 残余颗粒百分比去除率2 2 2 2 2 沉淀时间min 2 去2 除率2 2 2 2 具有颗粒大小不同、沉速为ui的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E与设计沉速u0、未被去除颗粒重量

百分率P0的关系如下:

% % % 沉淀速度u/(mm/s) 沉淀速度u/(mm/s) E?(1?P0)??

p00uidP u0四、实验装置、仪器

1、 装置:沉淀柱外形尺寸:直径3高=φ100mm31500mm 数量:4根,有效水深

即由水面至取样口距离,原水箱、水泵等;

2、 仪器:烘箱、分析天平、过滤装置、秒表、标尺等; 3、 器皿及材料:量筒、烧杯(200ml 6个)、滤纸、称量瓶、干燥皿等。

五、实验步骤

1、 将原水样搅拌均匀,启动水泵把水样注入沉淀柱; 2、 在进水过程中取样测定原水样悬浮物含量:取两个100ml水样过滤、烘干、称重; 3、 当水上升到实验所定高度处,关进水即记录沉淀实验开始时间;

4、 经过5、10、20、30、50、70??分钟分别在取样口取样一次,记录沉淀柱内液面高度,每次取样两个100ml(平行样) 过滤、烘干、称重。

5、 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 注意: 1、取样间隔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原水样悬浮物含量调整; 2、开启取样口取样时,先排除取样管中积水再取样;

5

3、每次取样前观察水面高度H,记录(㎝)。

4、如果原水样悬浮物含量较低时,可把取样时间拉长。

六、实验结果处理

1、 实验基本参数: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水样性质及来源: 沉淀柱内径d= mm 柱高H= 原水样悬浮物含量C0= mg/L 水温: ℃ 2、 把实验测得数据记入表1-1-1

3、根据表1-1-1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填入表1-1-2

6

表1-1-1 自由沉淀实验记录表 取样序号 沉淀时沉淀称量瓶 称量瓶+间 高度 号 滤纸重 (min) H (g) (cm) 0 瓶纸+悬浮物重 (g) 水样悬 浮物重 (g) 取样体C 积 (mg/L) (ml) Ci (mg/L) 5 10 20 30 50 70 7

表1-1-2 实验原始数据整理表 4、以颗粒沉速ui为横坐标,以Pi为纵坐标,在格纸上绘制P~ u关系曲线。 沉淀高度 (cm) 5、根据实验所得曲线,分析推导相应于沉淀时间ti的悬浮固体去除百分率 沉淀时间 (min) E??1?p 计算用SS(mg/L) 0???0 P0ui dp u0 残余颗粒的百分比七、思考题 Pi 1、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与絮凝沉淀中颗粒沉速有何区别? ,H=1.2m ,两组实验成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颗粒沉速ui(mm/s) H=1.0m2、沉淀柱高分别为 表中不同沉淀时间ti时,沉淀柱内未被去除的悬浮物的百分比及颗粒沉速分别按下式计算: ①未被去除的残余颗粒百分比: Ci C0?原水中SS浓度值,mg/L;p??100% iC0 C?某沉淀时间后,水样中SS浓度值,mg/L。 i ② 相应颗粒沉速 : H 一、过滤概况 1.什么是过滤? 实验二 过滤实验 ui?tiimm/s 4、以颗粒沉速ui为横坐标,以Pi为纵坐标,在格纸上绘制P~u关系曲线。 5、根据实验所得曲线,分析推导相应于沉淀时间ti的悬浮固体去除百分率

E??1?p0???

P00uidp u0七、思考题

3、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与絮凝沉淀中颗粒沉速有何区别?

4、沉淀柱高分别为H=1.0m,H=1.2m,两组实验成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