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非常瘦只是写出了先生的瘦,而前者却夹杂着作者对先生发自内心的关心、体贴。】

18、先生为什么说“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自谦;对同事曹先生的支持;对待读者的诚恳(我的没有曹先生的书好)。】 19、为什么先生带着奖励似地微笑?【因为我追求进步,是一个进步文学青年。】 20、“使我立刻感到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地”,如何理解“严肃”“慈爱”?【严肃是指那本书是革命书籍;慈爱是对进步青年的关心、友善、爱护。】

21、结尾几段文字有哪些主要意思?【1、先生的关心使我产生了应对今后苦难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2、沿着先生未竟的事业不断前进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三、我的老师

1、文中写了蔡老师哪几件事情?【蔡老师假装发怒、教我们跳舞、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看老师写字、老师为我排除纠纷、梦中寻师】

2、为什么详写后两件?【为我排除纠纷表现了教师对我的关心,帮助,梦中寻师表现我对教师的依恋、思念,情感相辅相成,互为依存,体现师爱生生爱师的深情。】 3、我的狡猾表现在何处?【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4、如何理解狡猾这个词?【贬义褒用,调皮机灵的意思,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淘气孩子对老师的理解,爱戴。】

5、从哪些词可以看出蔡老师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从来、仅仅、好像、落、轻轻敲、笑了等】

5

6、认识了蜂王,为什么不写成“看到”?【看到仅仅是看见之意,而认识不仅是看见蜂王,而且也了解蜜蜂的一些特点、习性,学到了相关知识,更能够说明老师的敬业。】 7、分析两个默默:“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前为对教师的崇敬、热爱、模仿;后为对教师假期即将离开我们的依恋、不舍。】 8、迷迷糊糊和模模糊糊如何区别?【迷迷糊糊写学生神志不清,相对于清醒而言的;后者指说话不清楚,相对于清晰而言。】 9、第十段主要采用议论加抒情的表达方式,可是为什么作者把“她”换成“你”?【变换人称,变间接抒情为直接抒情,更有利于抒发对教师的爱戴、依恋,感情更加显得真挚热烈。】 10、请找出文中第14节中表现我对老师依恋的字词短语,并试着分析。【才、已经走出六七尺远、劝说了一会儿、才睡熟了等。】 11、蔡老师的人物形象。【温柔、美丽、慈爱、公平、伟大。】 12、“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可以改成“帮助”么?【帮助为一般意义的相助,程度较轻;而援助则是支援帮助的意思,说明当时我是弱者,是正义的。老师为我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肯定我

是一个心情如水的孩子,在孩子心中,老师的这种援助难能可贵。】

四、展示华夏文化魅力 1、理解标题。【1、建筑物具有艺术性,艺术又属于文化的范畴;2、贝聿铭设计的最大特点在于作品中融合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所以他的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能够体现华夏文化的魅力。】

2、为什么文中开头就介绍贝聿铭的一个重要设计作品。【先声夺人,以其优秀的设计作品引出本文主人公。】 3、“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这个惯例可能是什么?【一般不请华人担任建筑师,更不

6

会请华人任研究部主任,是对华人的一种歧视,也说明华人获得美国人的肯定比较难,侧面赞扬贝聿铭成就突出。】

4、为什么贝聿铭获得了“人民建筑师”的称号?【1、关心平民的利益2、建筑有美感,具有艺术性,又经济实用3、受当时美国工薪阶层的欢迎4、真正为人民服务】

5、贝聿铭的风水观是什么?【1、相信风水,但不迷信风水2、建筑物应该和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熔于一炉3、即利用环境、适应环境。】

6、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有哪些特点?【1、一系列不规则的院落2、与周围的山水风光、参天古树融为一体3、把现代建筑艺术和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相结合。】

7、为什么他谢绝了在故宫附近设计高楼的邀请?【原文:严格控制北京古城区的高度,以保持从故宫向外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即:建筑物必须和周围环境相融合。】

8、香山饭店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如何理解内秀?【拟人。内秀即外表平凡而又极具内在美,文中原文:初看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觉得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 9、以下短语或者词代表何意?

“我的根在中国”的根【民族、种族、生命之根】“中国建筑的根还在”的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历史的根”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老根”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好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精华部分】 “枝条”:【新的、能用的东西】 “发芽”:【古为今用,中西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插枝”:【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和“新的、能用的东西”结合,和西方的、现代的东西结合】

7

五、赵普

1、翻译全文。【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多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里面的东西,原来是一部《论语》。

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有原则,虽然对人大多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够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了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拼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那个人。】

2、为什么太祖劝赵普读书?【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3、赵普如何读书的?【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读书后有什么效果?【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5、请列举古人苦读的例子。【唐代李密牛角挂书;车胤和孙康囊萤映雪;汉代匡衡凿壁偷光;孔子韦编三绝;汉朝孙敬和秦朝苏秦悬梁刺股;董仲舒目不窥园】 6、本文写了赵普哪两件事情?【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 7、本文长于细节描写。请分析“阖”、“碎裂奏牍掷地”、“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阖:闭门谢客,停止一切社交活动,排除一切干扰读书,可见读书决心之大以及专注认真;“碎裂奏牍掷地”:什么太祖的怒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