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周至第9周讲课内容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三章 微生物与肿瘤

细胞生长失控就会造成肿瘤。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由患者自身的遗传背景和外部环境中致癌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前者是内因,后者是外因。在致癌因素中,有许多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或其它辐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胺等。还有一种因素是引起肿瘤的生物因素,即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其中病毒感染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最密切。

一、病毒与肿瘤

1. 1900年代,Rous从患肿瘤的鸡中分离到一种RNA病毒,并且证明这种病毒的确能够引起肿瘤;1940年代,Shope在兔子中证实某种DNA病毒也能引起肿瘤;但目前确认的可能引起人类肿瘤的病毒仅有数种;虽然种类较少,但由于病毒的传染性,据估计由病毒引起的肿瘤占所有肿瘤的15%。

2. 引起肿瘤的病毒

乙肝病毒(HBV) 肝癌 丙肝病毒(HCV) 肝癌

Epstein-Barr病毒(EBV) 伯杰氏淋巴瘤、鼻咽癌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子宫颈癌等 人8型疱疹病毒(HHV8) 卡玻西氏肉瘤 人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 白血病

3. 思考:病毒为什么会引起肿瘤? 病毒引起的肿瘤如何预防?

4 病毒性肝炎(讲义P18):肝脏是身体代谢的中心,新陈代谢旺盛,也是病毒感染的重要目标,至少有七种病毒会引起肝脏的病变。

? ? ? ? ? ? ?

4.1 乙型肝炎病毒

甲肝病毒(HAV):急性肝炎,食物传播 乙肝病毒(HBV):慢性肝炎,血液、母婴传播 丙肝病毒(HCV):慢性肝炎,血液传播

丁型肝炎(HDV):加强乙肝的作用,不能独立感染 戊型肝炎(HEV):急性肝炎,食物传播,死亡率较高 己型肝炎(HFV):存在与作用尚不十分肯定

庚型肝炎(HGV):血液传播,症状较轻,不易慢性化

(1)DNA病毒。主要有三种形态,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仅含HBsAg和少量脂类,无感染性。 但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长期用作乙肝疫苗。 (2)传播途径?

(3)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患乙肝后,若不能及时治疗,免疫系统会将乙肝病毒当作自身成分,不予识别排除;形成免疫耐受,对乙肝病毒没有抵抗力;长期易形成肝硬化和肝癌。

(4)预防:乙肝疫苗——表面抗原蛋白 (5)检测?

4.2 丙型肝炎病毒

黄病毒科,一种单链RNA病毒。经血液传播,引起慢性肝炎。相当比例的病人会发生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常见病毒性肝炎被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黄、皮肤和眼睛巩膜黄染、肝肿大、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等。病毒性肝炎传播极广,危害严重,其中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除了引起急性肝炎外,还可导致慢性肝炎,甚至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我国的肝炎发病较高,估计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0%甚至更高。与其他类型相比,甲型和乙型肝炎在我国传播更广,危害更大,因此以下重点介绍这两种肝炎病毒和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的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它是球形的RNA病毒。病毒先在口腔、咽和唾液腺中进行早期的增殖,然后在肠黏膜和局部淋巴器官中大量繁殖,最后经血液循环进入肝,并在肝中大量繁殖。临床上甲型肝炎多为急性肝炎,以黄疸型偏多。被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病人体内可产生IgM和IgG抗体,它们能够抵御甲型肝炎病毒的再次感染,并维持多年。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后都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食品、物品、手以后,再经口感染健康人群。苍蝇和蟑螂也是传播甲型肝炎的重要媒介。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 还可以引起该病的暴发性流行。 乙型肝炎在我国传播广,危害大。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它是球形的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肝细胞大量繁殖。与甲型肝炎不同的是,这时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或坏死。但是,由于病毒在肝细胞内的增殖诱发表达了HbsAg、HbeAg和HbcAg等表面抗原,病毒表面抗原的表达导致体内对抗原致敏的T淋巴细胞产生抗病毒的免疫反应,这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杀死乙型肝炎病毒同时,也对肝细胞造成破坏,引起肝细胞的坏死或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强烈者和正常者可分别发生急性重型肝炎和急性肝炎。如果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应答较低,则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或只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及密切接触传播或母婴传播。极微量带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体液进入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就可导致感染。输血、输液、注射、手术、针刺、牙科及妇科操作、性行为、昆虫叮咬等都为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提供了机会。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孕期或分娩时都会经血液感染新生儿。与乙型肝炎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也都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中断肝炎病毒传播途径是预防肝炎感染的重点,注重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对直接接触身体的物品和用具进行科学消毒,及时接种肝炎疫苗等都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炎的感染。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以用来预防意外接触乙肝病人血液可能导致的感染。 5. 人乳头瘤状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可引发宫颈癌 ,加强定期检查; ( 尚未接触性生活的青少年女性)接种 HPV疫苗 ;另外一些HPV亚型会引起皮肤疣。

溶瘤病毒:概念?作用?

二、细菌与肿瘤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讲义P20)

1.1 特征: 革兰阴性细菌;呈螺旋形;单端2~6根鞭毛,运动活泼;脲酶丰富;微需氧、慢速生长。

1.2引起的疾病:

60~80%的胃溃疡,90%的十二指肠溃疡由细菌引起。

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及胃淋巴癌(在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69%-95%;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胃癌发生率为2.3%-6.4%。);胃肠道外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病、皮肤病。

? 致病机理:在消化道上皮细胞上驻扎,分泌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破坏酸性环境,造成消化道上皮损伤;免疫细胞攻击细菌,引起炎症,消化道上皮

细胞进一步受损。

1.3传播方式:

口-口: 胃Hp 口腔 唾液传播媒介 粪-口: 粪便Hp 外界存活 水源食物 内窥镜: Hp 内镜,活检钳 患者间 密切接触: 家庭聚集 1.4易感人群

儿童:胃酸分泌少;免疫功能低下;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为高危因素 消化科医务人员;接触Hp阳性者的唾液胃液

1.5 Warren & Marshall获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6现常用的Hp感染诊断方法有多种,分为二类:

? 一类为侵入性,需要作胃镜检查,获得胃粘膜活检组织,方法包括组织学(切片,涂片染

色),快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PCR。

? 另一类为非侵入性,包括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泄试验血清学检查,Hp抗体检测 1.7呼气试验:原理和方法? 198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B. Mashal和R. Warren(获2005年诺贝尔奖)发现并引起全球重视的严重传染病-由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引起的传染性胃病。我国在国际上属Hp高传染国家,比美国高30个百分点。在我国无症状的幼儿和儿童中,感染率高达50%以上,成人竟达70%以上,而在患胃病的人群中,感染率高达90%!1994年,WHO已认定Hp是胃癌的最危险的致病因素,它可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等10种胃病和6种其他疾病,被称为“感染王”。它的严重性超过外源性致癌因素黄曲霉毒素和亚硝酸盐。由于其传染途径是经过口腔,因此在我国传统的不分食、不消毒的饮食方式下,就容易造成家庭传染、人群传染和“逆向传染”(医治痊愈后又重新传染)等严重后果。目前已可通过检测抗体、胃窥镜观察和呼气试验法进行诊断,其中后者是一种简便、快速、无痛、无伤、特异、灵敏的检测Hp的方法,其原理是:被检者喝少量含治疗。 13C同位素的尿素—13CO(NH2)2,经胃中的Hp产生的脲酶分解后,产生13CO2至肺部排出,然后用灵敏的检测仪测定13C。Hp引起的胃病可用抗生素 1.8防治: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治疗: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抗酸分泌剂或铋剂。

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真菌

黄曲霉菌、杂色曲霉菌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可能引起肝癌;

镰刀菌产生的T-2毒素在实验动物体内可诱发胃癌、胰腺癌和脑部肿瘤; 产生灰黄霉素的青霉菌可诱发小鼠甲状腺癌或肝癌;

镰刀菌、白地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真菌均可促进食物内亚硝胺的形成,与食道癌的发生相关。

四、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寄生虫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埃及血吸虫(膀胱癌)感染与麝猫后睾吸虫感染评定为确认人类致癌物,将华支睾吸虫(肝吸虫)感染评定为对人很可能致癌,将日本血吸虫(肝癌、大肠癌)感染评定为对人可能致癌。 五、微生物与肿瘤的治疗

1. 微生物直接用于肿瘤的治疗 1.1 BCG

? 20世纪60年代,Mathe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 ? 目前主要治疗膀胱癌(口服或膀胱内注射)

1.2 OK432

细菌类非特异性免疫赋活剂,从溶血性链球菌低毒变异株Su开发而来 ? 直接杀伤癌细胞

? 非特异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肿瘤能力 1.3溶瘤病毒

2015年10月29日,安进公司生产的皮肤癌治疗产品Imlygi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这是第一款获得FDA批准的溶瘤病毒治疗产品。该药物可用于病灶在皮肤和淋巴结,没能通过手术完全清除的黑色素瘤。 2. 微生物来源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真菌由来的紫杉醇? 海洋微生物?等

第四章 微生物与祸从口入

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子(病原体)所造成的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 从微生物的角度: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真菌性毒素 一、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关注2015年4月“蓝铃”事件-李斯特菌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食物中毒 (二)炭疽杆菌与肠炭疽 (三)布鲁氏杆菌与懒汉病 (四)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

(五)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

? 1951年,日本Fujino首次鉴定。

? 2008年,绍兴国际大酒店婚宴冷菜含“副溶血弧菌”,200多人食物中毒。 ? 副溶血性弧菌胃肠炎几乎只能由海洋食物传染。

?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弧菌,为食物中毒中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

毛,需在NaCl浓度较高(3%~4%左右)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不耐酸、不耐热。

(六)大肠杆菌

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大肠杆菌就经过吞咽在肠道内定居了。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大肠杆菌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他们不但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任何危害,反而还能竞争性抵御致病菌的进攻,同时还能帮助合成维生素K2,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只有在机体免疫力降低、肠道长期缺乏刺激等特殊情况下,这些平日里的良民才会兴风作浪,移居到肠道以外的地方,例如胆囊、尿道、膀胱、阑尾等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