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下载本文

和真实性也有差异。

2.历史。亲历者叙述的必须是历史,不是亲历者叙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称为口述史。

3.叙述。有两种叙述方式:口述和笔述,都应该包括在内。当事人口述,别人记录整理,这种方式是主要方式。还有的是把口头流传的史实记录下来。当事人自己用笔写下亲身经历。

二.口述史的发展

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作为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获取某一个特定问题的第一手的口述资料,然后再经过筛选和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学术意义上口述史是由美国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访谈笔录方式搜集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大量述回忆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一个口述史档案馆。1966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在随后的一年里,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正式成立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员遍布全美及海外各地。到1980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制定出了口述史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至此,口述历史有了一套

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游戏规则”。对美国口述历史学未来的发展形晌最大的是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整理了对每任总统卸任后进行的访谈的资料,相应地设立了总统图书馆。这一项目扩大了口述史学在美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口述史学出现了“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倾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的黑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等研究活动活跃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口述史学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倾城—社会史、政治史、企业史、部落史、婚姻史、性史、文化史、科学史、妇女史、儿童生活史、体育史。军事史和建筑史等。

三.口述史的基本操作过程

阶段 一.访谈前准备 内容 1.准备工作; 2.选择主题; 3.确定研究类型; 4.发展初步的概念; 5.注重语言使用。 二.访谈时 1.重视访谈时的互动关系; 2.仔细倾听受访者的语言; 3.避免其他人在场; 4.相关资料的收集。 三.访谈结束后 1.资料的整理与求证; 2.转录; 3.将口语转化为文字; 4.资料的诠释。 四.口述史面临的质疑 (一)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

“口述史往往只是一个个圈套,陈述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意愿重新组合、编排、过滤了历史。”口述史的真实性或客观性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质疑:

1.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和失真不可避免。“历史的当事人和‘过来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完整历史最佳的解释者”,因为要看口述者“是否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讲述历史”,口述者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们有没有出现事过境迁的记忆模糊?有没有凄风苦雨之后的自我升华?甚至有没有狡黔的睚眦必报?给人性打上人性弱点的烙印……”,“陈述者有说出‘真实’历史的权利,也有制造历史‘真空’的可能”。

2.对口述者而言,的确存在一个记忆如何运作以及是否可靠的问题。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无论主观上是多么趋向于再现历史真实,但在容观上受记忆规律的制约,受个人情绪、情感以及后来经历的影响,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残缺、变形的可能性。

3.访谈者的客观性立场值得怀疑。在很大程度存在着访谈者被口述者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尤其是当口述者生动地回忆叙述感情色彩浓厚的历史事件时,访谈者由于同情、悲悯等感情冲击而失去应有的立场。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访谈者在与口述者的双向互动交谈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惰感反应。但这并不构成怀疑的理由。因为,一般的访谈者都有周密的访谈纲要,有访谈人自己的理论思路指引,访谈者可以对谈话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口述者完全成为感情的宣泄者,并且在访谈之后还将通过自己的后

期整理对访问稿进行加工。

(二)准确性的质疑

除了真实性问题以外,口述史还存在“不准确”的局限性。口述来自受访者的记忆和理解,而人们的记忆会出错,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口述、谈话是即时性的,说出来的内容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其话语有时不全面、不稳定、情绪化,甚至是不准确的;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当受访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出来的资料也可能具有欺骗性。因此,我们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收集的资料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受访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状况。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但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口述史的主要来源方式就是当事人的口头叙述,作为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的不足导致了口述史的局限性。

第六章 叙事分析

一.叙事分析的含义 1.叙事

叙事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有人认为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受建构主义的启迪,也有人认为是受现象学的影响或者是对经验主义本质的质疑。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它假设人类并没有直接的管道进入一个单一的且可获得全部的“真的真实”,尽管其客观存在,但人类尽全力去探索他所能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仅仅是由许多人类所建构或感知的“建构真实”所组成的。

人类所面对的开放性论题并非真实地存在,而是我们如何理解它,于是,个人所经历的社会或行为真实,均被视为个人心理上所建构的“多元真实”。人类用自己在特殊的自然、社会、心理和文化脉络中所建构的概念去主动理解自己所经历的情境。在意义理解中,人类依据层出不穷的崭新经验,不断尝试并修正或建构。叙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具体是指应用故事以描述人类经验和行动的探究行动。由于人们通过其所叙说的故事,来为其生活赋予意义,因此要研究人们如何建构其生活经验的意义,叙事研究应该是最恰当的研究方式。

叙事包括故事和情节,二者都包含事件,但在情节中事件依据有秩序的序列来加以安排和连结,例如多种认同角色怎么排列,在这里还涉及角色丛、情节、场域、情景等概念。叙事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是组织,还可以是一个国家。不同叙事主体所采用方式不同,但叙事中总带有他们的“影子”,无论叙事主体是有意或无意,它都不能做到完全的“真实”,换句话说,它可能是对经验的建构或再建构,尤其是文学和电影。

2.何谓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被作为一门学科而重视起来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范式是叙事研究涉及的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两种叙事范式: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和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1)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形式主义区分了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和“故事”,大致相当于叙事学中区分的话语和故事。早期叙事学家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选择“故事”作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一定义带有浓厚的结构功能主义色彩,其重心在于确定叙事中的行为,然后描写行为的功能和序列关系,以便从中找到支配叙事的结构。

(2)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以故事为对象的范式只能在故事层面进行叙事研究,存在很多缺陷,尤其不能解释同样一组行动可以用不同方法来叙述这一事实。于是,叙事学家开始关注叙事的话语层面,即故事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叙事时态、时间、语态、人物描写、人物话语表达方式。

二.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场域或情境脉络、人物、事件和情节。

1.场域。场域也叫情境脉络,是指叙事或行动发生的地方,包括物理环境、社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