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定性研究方法整理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概述 1.1 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

一.方法论背景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经验研究中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探求知识的方法,前者是科学主义的,后者是自然主义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则是这两种方法论最集中的体现。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在而形成的实证研究范式在社会学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由于受自然科学量化研究范式的影响,实证主义者认为只有客观的、实证的和量化的研究才是科学的,有价值的。社会学的发展也离不开量化的测量和分析。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受到实证主义思想和统计规律性思想的影响,在其著作《自杀论》中,通过分析犯罪统计学提供的统计资料,最终展示了自杀现象中类似于自然科学的规律性。

然而,由于社会科学不仅研究可观察的现实(客观事件),而且也研究主观现实,因此,社会研究的客观性和确质性远远不如自然科学。正是由于社会研究受到其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制约,再加上实证研究范式本身的缺陷,社会研究者不可能完全依赖这种研究范式来达到对社会的全面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研究者开始对实证研究范式的缺陷进行批评,并逐步发展出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解释范式。

解释范式就是一种质性研究范式,其发展主要受到西方现象学、诠释学、批判理论、民俗方法论、符号互动论等思想和理论的影响,同时也部分吸取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本体论上看,质性研究范式假定人类行为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它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和情感作用来完成一切认知.。同时,人的行动也是社会取向的,“我”毕竟要走向“他人”。因此,人不仅通过自我来追求意义,同时也必须通过他人来赋予世界意义。换句话说,主体不是封闭性的自我系统,而是走向社会的“存在”,是以“相互主体性”来构建这个世界。从认识论上看,它强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只受知识内在理性原则的限制或是纯粹由理性推论而来,它是由主体的意识作用在日常生活世界不断与其他的人或事物的接触中,来建立可供沟通的知识。即知识的形成是经由“协商”的过程而来。

因此,人们应从相互主体的立场,交换彼此的砚点,并用来诠释行为的意义,进而建立日常生活中共识的规则或知识。

二.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以归纳逻辑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中重视在自然的情境下,通过人际互动来诠释研究现象的意义。因此,质性研究是一种从整体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全面建构和深度理解的过程。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在自然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密切的互动,通过一种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所研究的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以演绎逻辑为主的量化研究主要运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讲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字表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因此,量化研究是一种对事物进行量化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提出的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数学统计方法等。质性研究好量化研究的主要区别可以归纳为下表:

比较内容 主要概念 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意义、常识、情境定义、日常生活、了解、过程、变量、操作定义、信度、效度、假设、实际的研究目的、社会建构 有关理论 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现象学、人种学、批判理论 研究目标 研究设计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开展的、弹性的、一般的、设计基于直觉,指出可能进行的程序 研究资料 统计显著性、复制验证 结构功能论、实在论、行为主义、系统理论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结构化的、预定的、正式的、特定的、设计是操作程序的计划 叙述的、个人文件、田野记录、照片、个人言语、量化的、可量化的编码、计数、测量、正式文件和其他资料 操作型变量、统计的 大量的、分成抽样、精确的、随机抽样、控制外在变量 样本 小量的、不作代表性抽样、“理论抽样”、滚雪球抽样 研究方法 观察、概览各种文献、参与观察、开放性的访谈 实验、调查、结构化的访问与观察、资料以分组方式提问 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研究工具 资料分析 同理、强调信任、平等、深入接触 有界限的、短期关系、保持距离、不介入 录音机、研究者本身 持续进行的、模式、主题、概念、分析的归纳、持续比较法 测量汇编、问卷、索引、计算机、量表 演绎的、资料搜集完成后进行分析、统计 使用文本取向的问题 耗时、归纳资料的困难、信度、未标准化的程序、控制干扰变量、物化、研究者介入所造研究大团体较为困难 成的干扰、效度问题

1.2 质性研究概述

一.质性研究的含义

由于质性研究方法尚未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理论。范式和方法,同时又受到多种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因此,质性研究方法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有关质性研究的定义也众说纷纭。纽曼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避免数字、重视社会事实的诠释。”斯特劳斯对质性研究的过程和策略做了这样的说明:“质性研究的目的不在于验证或推论,而是在探索深奥、抽象的经验世界之意义,所以研究过程非常重视被研究者的参与及观点之融合;同时,质性研究对于研究结果不重视数学和统计的分析程序,而是强调借由各种资料手机方式,完整且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研究结果做深入的诠释”。

总的来讲,质性研究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从整体的高度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度探究和诠释的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要融入被研究对象的经验世界中,深入体会被研究者的感受和看法,并从被研究者的立场来诠释这些经验和现象的意义。由于人类社会高度的异质性和动态性,社会现象往往因为不同的时空、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研究者在进行质性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理解社会现象的不确质性,对研究对象要有高度的敏锐性,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密切互动,对社会现象或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

二.质性研究的特征

与量化研究方法相比较,质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以理解作为认识论的原则。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验和意义进行解释性的理解,进而理解研究对象的观点、社会情境以及与社会情境相关的社会规律。研究者只有理解研究对象的思想、感情、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和环境的解释,进而才能理解他们的外显行为。

2.强调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质性研究在了解社会现象时倾向于把现象放在当时发生的具体场景或社会网络中去考察,并试图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整体的了解。整体主义和情境主义的目的是借助对现象整个背景的了解去解释现象。

3.重视参与者的个别经验。质性研究特别重视参与者个别经验的特殊性。一是因

为每个参与者都有特殊性,研究结果无法被复制或被进一步退轮到相似的情境的对象,二是因为对社会现实的了解,必须以生活于其中的个人的特殊经验以及感受为基础。虽然研究者可以对社会现实做出解释,但是只有基本掌握了参与者的个人解释,才能真正弄清楚参与者行为的动机。

4.强调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质性研究者认为社会生活是动态的发展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因此质性研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定终身。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该采取“即时性策略”,而不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固定方案行事。 5.以文本形式呈现资料。研究者所收集的资料最终都要以文本的形式加以呈现,研究者要经过资料转录的过程,才能进入资料分析的阶段。在资料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放空自我,让自己和资料不断进行对话,让资料与理论进行对话,再从参与者的立场来解读资料语境的意义。

6.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反思性。在质性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这一行为本身会影响现象的变化。研究者是他们所研究的世界的一部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是密不可分的。事实上,研究者是无法做到“客观性”“中立性”的,因此,研究者自身可能对研究过程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反思性,不仅清楚地认识整个研究过程,把握好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7.研究者使用多面的、反复的和同步的复杂推理。虽然推理大多是归纳性的,但事实上归纳和推理都在起作用。思考的过程同样是反复的,总是从数据收集与分析到问题的重构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收集、分析和补写s数据也是同步进行的。

三.质性研究理论取向

虽然质性研究主要遵循“解释主义”的传统,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并不是所有质性研究者都按照这一理论行事。质性研究发源于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和学科传统,因此研究者在理论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较而言,绝大部分研究者重视解释主义的传统,强调对研究现象进行解释学理解,关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主体间性和视域融合。同时,一些研究者也继承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假设人们的行为有其内在联系,人们对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和意义十分清楚,如果采取严谨的方法,可以对当事人的行为和意义解释获得“真实”“可靠”的了解。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意识到政治、文化、性别和社会阶层对研究的影响,注意研究中的权力关系以及研究对知识建构和社会改革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实地研究法

实地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之一,以直接、生动和深入的特点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实地研究法是指不带有理论假设而直接深入到社会生活中,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去收集基本信息或原始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第一手资料中得出特殊性结论的方法。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将实地研究解释为: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质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法是处于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技术之间的一种基本研究方式,它规定了资料的类型,既包括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又包括分析资料的手段和技术。实地研究法收集的资料通常是质性资料,采取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参与观察、无结构式访问,分析资料的方法使用的是质性分析的方法。在社会学中,又有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区分,分别体现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传统。实地研究属于质性研究的知识探求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对少数个案的深人理解,有时也被指责为主观色彩较浓。 早期的实地研究多用于文化人类学领域,称为田野工作或实地参与观察法,是文化人类学最具特色的研究法。它与“民族志研究’或“民族志”一起构成人类学家收集资料的有效方式。文化人类学家提出的具有一定程度可能性的理论都来自于将观察与假设结合在一起的归纳过程,而这种归纳只能由社会人类学家在田野来完成。研究者必须做好准备,到他将要研究的人民或民族中生活几年,与这些人建立尽可能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实地研究的方法都旨在进行描述分析和建构理论,而非检验理论。其基本的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现象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收集各种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之后,又开始进一步的观察和进一步的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和解释。

2.1 参与观察法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同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一样,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法可以说是一切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按照观察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或扮演的角色,可以把观察法区分

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现察。所谓非参与观察,部分学者也称其为局外观察,即观察者处在被观察的群体或现象之外,完全不参与其活动,尽可能地不对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最理想的局外观察是观察者隐蔽起来观察,使被观察者一点也意识不到有研究者在场并正在观察他们。参与观察就是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观察,它是一种非结构性的观察。

一.参与观察法的渊源 1.参与观察法的起源

参与观察法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田野工作的兴起,从某程度上讲,参与观察最早是被应用于田野工作上的。但真正在学术上确立参与观察法地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尼斯诺.马林诺夫斯基。他是第一位与研究对象长期生活在一起,并记载整段收集资料过程的研究者。20世纪20年代,他把密集田野工作当成一个新方法介绍,并主张“在直接观察与当地人的陈述以及观察者推论”之间做出区别。他说,社会研究应该直接与当地人互动并且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学习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交往过程。马林诺夫斯基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曾两度对生活在新几内亚附近的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土著居民进行考察。

由于历史文化和当时条件的限制,在.林诺夫斯基时代,运用参与观察法进行研究的学者一般选取的是“非文明社会”或“外围杜会”(这是一种文明中心主义的倾向)。但是,研究者出来运用参与观察法研究其他社会外,还针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进行研究,如查尔斯.布斯和碧翠斯.韦布、费孝通。

2.参与观察法被作为技术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芝加哥学派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扩大应用人类学模型来探究研究者自己社会内的团体与情境,于是便出现三个原则: 第一,研究自然状况或情境下的人群; 第二,通过直接与人互动的方式来研究他们;

第三,获得对社会世界的了解,并对成员的观点提出理论陈述。 3.参与观察的再度兴起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田野研究再度活跃起来,田野研究从认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语言学中借来不少概念与技术,并运用到参与观察中;此外,研究者们重新检视社会科学认识论的根基与哲学假定。

3.参与观察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参与观察方法因马林诺夫斯基对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闻名,并一度被认为是人类学的独特研究方法。但事实上,参与观察不但被人类学者和杜会学者所采用,其他领城的学者如教育学、医学也采用。参与观察已经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田野研究者直接观察在自然情境中的成员并与之互动,以便获得他们看待事物的真实而全面的观点。他们爱用行动主义者或社会建构主义者的观点来论述社会生活;他们强调人们通过互动来创造与界定社会意义,人类经验是

主观感应的过滤,这个主观感应左右着人们看待事物与采取行动的方式,因此,他们放弃实证主义对“客观事实”的强调,取而代之的是把焦点.集中在日常的、面对面的协商、讨论以及社会意义建构的杜会过程。

二.参与观察法的特征 1.优点

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使得研究者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人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因此,它为获得有关社会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而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无论是结构式访谈或自填问卷都要求研究者事先决定好一组要求被访者回答的问题,这样做有可能使研究者把他自己关于研究现象或行为的特定猜想、判断、看法和观点强加给社会世界。在这种特定的注意力和特定的分析框架的指导下得出的,很可能是对研究现象的变形和曲解。

2.缺点

所谓参与观察法的缺点是指其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去衡最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

无法重复的。同时,参与观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敏感性、领悟能力和解释技巧。在参与观察的过程中,主观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很大,而很难有比较客观的标准。当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参与得越深,体验得越深,其主观情感、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等方面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他在看待、分析和解释人们的行为时丧失客观性、中立性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参与观察法的应用场合

根据对文化团体的研究,Bogdewie总结了几个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的情况:第一,当研究者在研究场域时,团体成员不会因为研究者的出现而改变自己的行为,研究者是被包容的,而不是令团体成员感到好奇的对象。在这样自然的场域里,亲眼目睹真实现象的机会相对增加;第二,当真实行为和言语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因为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不容易反映出真实行为;第三,当研究者的问题可以用团体成员的语言形式来解释时,也适合采用参与观察法;第四,事情的连续性和连接性有助于解释现象的意义,参与观察是有利的方法,因为参与观察可以看到连续性脉络的现象,远比利用重复访谈或由不同的线索建构意义要完整。

四.参与观察的伦理议题

参与观察者亲自涉入他人的社会生活,引起了许多伦理道德上的两难问题。 1.欺编

实地参与观察中欺骗的出现有数种形式:研究者可能是暗中进行的,或可能用假名字、假角色或假身份,或是在某些方面对成员有所误导。在这几种形式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就是“暗中研究”与“公开研究”的争议。有些学者支持欺骗,并且认为欺偏是进人入田野、获得对社会生活许多层面的充分了解的必要方法。有些学者反对使用欺骗这种方法,他们认为欺骗会摧毁研究者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关系。虽然欺骗手法的道德地位令人质疑,但是有一些研究场域或行动只能暗中研究。 2.保密

研究者从田野调查获得私人性的亲密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私下提供的,研究者在道德上有义务对资料进行保密,这包括保守资料的秘密,不让该场域中的其他成员知道,在田野笔记中,可以用假名取代成员的真实姓名。

3.牵涉偏差者

对从事非法行为的偏差者进行参与观察的研究者面临更多的两难。他们知道而且有时也涉入非法活动。Fetterman称这种知识为犯罪知识,不仅政府官员对此深感兴趣,其他偏差分子同样也对此充满兴起。研究者面对一种两难局面,一方面要与偏差者建立信任与熟悉的关系,另一方面得注意不要涉入太深以致违反做人的基本伦理道德标准。 4.有权有势者

田野研究者倾向于研究没有权势的人,例如街头游民、穷人、儿童、科

层制度下的底层劳工等,而有权势的精英分子会雇佣有效的守门人来截断研究者接触他们的管道。研究者常常受到忽略社会上这些权势人物的指责,也常常被权势人物批评为偏袒弱势者。

5.出版田野研究报告

研究者得到的与报告出来的私密知识,制造了隐私权和知识权之间的两难问题。研究者不会公开宣传成员的秘密、违反隐私权或做出伤害他人名誉的事情。如果研究者不能出版任何对某人会造成冒犯或伤害的内容,对研究者所知所闻的某些事必须保密,如果这样导致关键细节都被删除,那么,研究者所发表的东西必然很难取信于人。

2.2 个案研究

一.个案研究理论渊源

追溯个案研究的渊源大约开始于19世纪中期,法国社会学家Le Play对工人阶级的家庭状况进行研究,以及后来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所进行的田野研究。到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芝加哥学派才进一步将个案研究运用于对工业化和都市移民相关问题的探讨。

1.人类学民族志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把民族志称为田野研究。所谓民族志,是指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观点,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类学民族志主要源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研究。对马林诺夫斯基来说,文化是一种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信念和仪式建构出对当地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马林诺夫斯是波兰裔的澳大利亚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难到澳洲东北部南太平洋岛屿中的美拉尼西亚,在岛上居住了三年,迫使他对当地奇怪的异国风俗进行观察。秉承人类学的思维方式,马林诺夫斯基将研究的每个细节做了分类。对他而言,文化即意味着社会生活中行为、信念和仪式的共同形态。

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和社会学民俗方法论的主张不谋而合。就传统社会学理论观点而言,民俗方法沦主张社会建构是从不同团体的经验中建立而成,由于文化是日常生活知识建构的产物,所以知识本身其实是不稳定的。许多社会学家将民俗方法论的主张视为社会学的异类思想。一般而言,民俗方法论所关注的是人类经由什么来构成其对人类社会问题的认知。就民俗方法论而言,人类是经日常生活的互动过程,试图建构对社会结钩的知觉。通常,对社会结构的认知主要经由两个层次:一是表面规则,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生活规则;二是诠释性或深层规则,对普遍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规妇则重新加以诠释。

2.社会学芝加哥学派

在美国,社会学应用个案研究可迫溯到19世纪未20世纪初社会工作者的研究,和社会学家应用个案研究探讨美国都会市郊中移民社区的失业、贫穷和犯罪现象。然而,他们很少直接处理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官方的健康服务计划以及其他二手资料,很少面对面地去解决问题。

1916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托马斯和帕克教授首创田野研究方案,倡导个案研究。他们鼓励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解,应超越官方文件、档案资料,直接接触研究对象。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可以了解社区的生活空间,同时也可以通过访谈方式,深入了解社区中贫穷与犯罪现象。

在20世纪初期,芝加哥就成为美国个案研究重镇。芝加哥学派所关心的是都市化与移民的社会问题。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将都市化与工业化过程视为都市生态学的重整

过程。研究者要想了解都市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意义,就必须将其置于生态脉络中加以了解,才能还原其意义。米德就主张研究者应通过观察和访谈,深入了解社会生活现状,并通过综合归纳的方式,对社会问题给于深入解释。

3.其他相关学科领域

历史研究以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为主,研究强调这些历史素材的系统性,并要严格区分一手和二手资料。历史个案研究主张研究一个现象需从事长期研究,并必须从整体的观点来描述和分析特殊现象。

心理学个案研究将焦点放在一个整体上。心理学家的研究对教育影响通常比较直接。

二.个案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典型事例或人物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而为解决更一般的问题提供经验。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也叫“解剖麻雀法”。同时,由于个案研究产长需要追溯研究对象的背景资料,了解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因此又称“个案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的基本逻辑是: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地进入到现象发生的场景中,参与研究对象的生话,去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或者通过深入访谈收集各种质性资料,井以此来进行分析和归纳,揭示现象发生的原因,逐步归纳出理论命题。所以,个案研究不仅仅只是一个研究方法,也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有助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2.个案研究的特点

个案研究经常被看作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经验探究,主要在真实的生活脉络里,探究个案当时的现象,当现象与脉络间联结不清楚时,个案研究运用技术性处理,依赖各种收集而来的证据从中汇整,这是获得真相所必需的手段,也是个案研究主要的逻辑设计特征。个案研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独特性。个案研究重视每个研究对象的独有的特质。研究对象往住是个人、事件、团体、家庭、社会等社会单元,这种对象具有单一性、独特性。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不趁是由个体推论总体,而是要深入、细致地描绘一个具体的事物的全貌和具体的社会过程。通过对个别.案例的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2)整体性。个案研究针对某些组织作广泛、详细审视的叙述,从较为完整的情境脉络中充分掌握研究的现象。同时,个案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不是案例之间或现象之间的相互比较,而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通盘的了解。

3)全面性。即对个案多方位、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从空间上说,要研究个案生活环境的一切因素;从时间上,要研究个案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可以静态分析,也可以动态分析。

4)深人性。个案研究主要是运用全方位的研究策略,针对单一研究对象,透过多重方式来进行有关研究现象或行动意义的研究,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深入探究研究对象复杂的生活面,还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其内在的信念和行动的互动关系。

5)描述性。个案研究是多描述,少判断的。对于研究结果的呈现多采用充分描述的方式,对研究现象的意义也多用描述,而不是统计数据来呈现现象意义。

6)自然性。个案研究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研究者可以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在没有试验设计和控制,及不影晌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丰富的资料和描述过程再现研究对象的生活经验。 7)启发性。个案的结果是不能对总体进行推论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个案研究没有意义。相反个案研究的结果可以让调查者质性地认识更多的个案甚至总体,具有启发惫义,甚至可以发展出新的理念并成为构建理论的基础。

三.个案研究的评价 (一)研究的优点

1.个案研究来自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研究者可以通过充分的描述过程形象地展示个案,因此看起来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也更容易被接受。这是量化的统计方法无法做到的,因此个案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发展理论,也可以与行动联系起来,从中得到见解还有助于改变实践。

2.个案研究以个案为研究对象,常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可得到以较完整的资料,从而可以了解个案问题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

3.个案研究具有突发的优点,即研究者在收集资料和观察特殊现象时可以改变个案研究的重点,制定新的研究主题,并且研究者可以有弹性地决策个案资料的形式、数量、来源、收集的程序,或收集的方法。

4.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个案进行深入的了解,深入性是个案研究的特征之一,也是其优点之一。

5. 个案研完全在自然情境下展开,研究中研究者和个案产生互动,会促使个案反思,进而更了解事物背后的意义,而且个案研究让研究者更加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因此不论是研究进行中还是结果呈现时,对个案本身具有价值。

(二)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1.个案研究存在信任配合的问题。为取得个案的信任和配合,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知识水平、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走进个案对象的心灵,研究其态度、感受和价值观。但是,与个案的过度亲密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客观性。

2.确定与个案有关的因素是比较困难的。个案问题的内部原因错综复杂,个案研究通常收集许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但确定与个案有关的资料并不容易。

3.个案研究容易存在主观偏差。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研究者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个案资料重要性的分配,难免避重就轻,未能对症下药,而且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也会影响研究者解释资料的方式;二是研究者比较容易倾向于研究符合本身预期效果的个案,从而造成问题确定的偏颇。

4.个案研究的时间耗费与资料呈现之清晰度不成比例。个案研究耗时多,得到的是大量无法清晰阅读和理解的资料。

5.个案研究的普遍性和推广性较差,难以科学地类推。由于个案研究讨论的是个案的特殊性,因此无法将研究结果推论至研究以外之其他个案,这是个案研究最大的缺点。个案研究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搜集资料,查明事实,却得不到整体概貌和集体规律,个案研究仅集中于个体,样本缺乏代表性,且通常以特殊、反常、非代表性的个体为对象,其结果无法推论到其他个案上。又因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多数是带有特殊性,且不具有代表性的个体,使得研究所获得的资科较难找到可供参考的标准,因而影响个案研究的推

广性。

6.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需要人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是要全面性的,因此研究者要收集齐全之资料,是必须要花许多时间、心力方能收集到。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的研究者就大而化之了,对于资料的收集并没有尽心尽力。

7.个案研究存在调查伦理的问题。个案调查以个案利益最大化为考察依据,但研究过程在实际执行上可能会造成对个案某种程度的伤害。

第三章 民族志

民族志是一种描述群体及其文化的艺术与科学。民族志研究方法植根于人类学研究和跨文化研究。从广义上讲,民族志研究包括了对特定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研究。民族志研究方法并不是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相反,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着眼于提供一个整体的观点和视角,对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信念、态度、价值观、角色和规范进行理解和解释。

3.1 民族志研究的渊源和发展

一.民族志研究的起源

民族志一词是英文ethnography的汉译,又被译为“人种志”“田野究和“田野民族志”。\的词根\来自希腊文,指“一个民族”、“一群人”或“一个文化群体”。\作为前级与\

合并成\后,便成了人类学中一个主要的分支,即“描绘人类学”。把关于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它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地、动态地、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特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目前,“民族志”已经成为质性研究中一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具体而言,民族志研究方法,指的是有人类学专业背景的各种民族志。它奠基于20世纪初叶,一般认为英国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提炼出一套以.参与观察“、为

主要内容的“科学方法”,以此被训练出来的专业人类学学者,从事田野作业撰写的民族志,被称之为“现代民族志”或“科学民族志”、“传统民族志”。自20世纪中叶以来,尽管人类学不断变革发展,民族志的样态翻新,理念以至方法也不断被反思,但民族志(方法)的基本内容仍保留至今。由马林诺夫斯基所开创的科学民族志,是一种体现功能主义人类学或科学人类学把田野工作、理论或主体、民族志等三要素结合的范式,它包含着这样一些基本的原则:第一,选择特定的社区;第二,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调查;第三,能够使用当地语言;第四,先从本士的观点参与体验,但最终要达成对对象的客观认识。

二.民族志研究发展的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研究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性的。有文字而又重文献的民族大都有自已的文化特色的民族志,这些民族志大都建立在猜想、想象的阶段。并非由专业的人士写作而成,更多的是道听途说,并无从具体加以考证。爱德华.泰勒在撰写《原始文化》的时候,感觉到翔实资料的欠缺以及科学获取资料的重要性,于是,他积极参与编撰了《人类学笔记和问询》一书,主要为那些往来于英国殖民地的各种人士业余写作民族志报告提供阅查和写作大纲,以便新兴的人类学知识群体能够有信息更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可用。这是人类学从业余时代走向专业化时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业余的人类学主动指导业余的民族志,就开始了人类学把民族志建构为自己的方法的奠基工作。先有民族志很久之后才有人类学,但是由经过训练的人类学者来撰写民族志,民族志的发展放进人了一个新时代,也就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的“科学性”的时代。民族志发展的第三个时代是从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开始的。知识创新的批判精神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思潮渗入实地调查的经验研究方法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催生了人类学的反思意识。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的动因和后果的社会实践的反思和批判是从人类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密切却被忽视的联系开始的。民族志研被置于反思性的审视维度之中,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诸多对民族志研究的反思著作。

三.民族志研究的特点

较至于此前的非专业人员撰写的民族志,“科学人类学的民族志”即“现代民族志”

方法可被看成主要由三大要索组成:其一为作为研究者/作者的专业人员,即人类学者;其二为以参与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田野调查的实地研究方法;其三为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描述的文本写作方法。

马尔库斯和库斯曼把马林诺夫斯基和他那个时代的民族志归入“现实主义民族志”类别之中,他们对这类民族志特点的分析有助子人们从文化撰写视角认识那个时期的科学民族志。马尔库斯和库斯曼指出,“现实主义民族志”撰写有以下九个恃点:

1.其叙述结构是全貌的民族志,逐一考察文化的组成部分或社会组织,提供关于地理、亲属关系、经济、政治和家庭等方面的详细图表;

2.作者不是以第一人称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个权威叙述者在叙述客视事实; 3.个人的存在通常被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创造了一个规范的角色模型; 4.提供地图、图表和照片作为“真的到过那里”的象征物; 5.分析时空坐落或发生的事件,从而来表述真实生活细节;

6.提供资料,并忠实地表述当地人的观点;

7.写作风格趋于一般性的描述,而不是对个别事实进行细致的探讨,被研究的个别事项(仪式、婚姻、政治组织)很少有个性,而是具有典型性(典型仪式、典型婚姻,典型乡材委员会等);

8.使用专业术语; 9.对土著概念加以注释。

通过以上特点可以看出民族志的专业性性格和追求客观性、普同性的志向。

3.2 作为民族志的深描

众所周知,19世纪以来,人类学发展的主流是人类学家对其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通过细致地观察、认知,从而进行人类学的描写,因此而形成.的文本被称为“民族志”,这好似了解一种未知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必要手段和研究它的初步。在此危机之下,一种新的认识论方法的出现势在必行。吉尔茨提出了用新的符号手段和认识角度的概念去重新探讨文化之源。他认为,一门学科的深邃不在其技术细节的操作,而在于其概念和眼光,一种智识的努力或是一种悉心经意的冒险。这便是一种深度的“社会学想象力”。

吉尔茨从另一种意义重建人们对话语和文本的信心。话语在福柯那里指的是人类社

会当中,所有知识信息的有形或无形的传递现象,亦即是指,一个社会团体根据某些成规以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中,并为其他团体认识、交会的过程。他指出:“人类学的目的即是拓展人类话语的疆域。”他以“深度描写”和“地方性知识”为武器,以观察、移情、认知、自觉地追随“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去阐释,寻找个别的方式去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深度描写”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区分可现察的行为、现象性观察和浅层描写,强调描写和观察方式的特定化、情境化、具体化,并确立长期的、小范围的、质性在上下文背景中的理论前提要求;第二,重申文化是积累的总体性符号系统,是可被条分缕析、分层探讨的;第三,昭示符号是模糊地传承的,符号的融混驳杂不断组合的特征使其具有晦涩性,它们携带的意义必须要阐释的。

所以,在吉尔茨的意义上,所谓的民族志写作至少应该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它是解释性的;其二,它所解释的是社会性会话流;其三,所涉及的解释在于将这种会话“所说过的”从即将逝去的时间中解救出来,并以可供阅读的术语固定下来;其四,这类描述它还是微观的。

这样一种建立于“阐释”基础上的民族志写法直接构成了吉尔茨“阐释人类学”的基础。他主张文化的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这一主张的灵感来源于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文化便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他所追求的正是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达的阐释/解释。解释的人类学的根本使命并不是回答我们那些最深刻的问题,而是使我们得以接近别人——在别的山谷中守护别的羊群时——所给出的回答,从而把这些回答归于记载人类曾说过什么的记录中去

吉尔茨的写作具有开创性意义,他再造了颠覆后的认知体系和文化话语。他从拯救人类学学科生命的角度出发,对民旅志写作中的“emic/etic”描写理论提出质疑。Emic是指土著的认知,代表着描写文化内部的世界观,甚至超自然的感知方式;etic则代表着一种外来的、客观的、科学的观察,这种观察所秉持的眼光,是与被描写文化相异的观念和知识体系。在他看来,认知、语言是人类学家认识文化的基础,但是掌握了一个民族、族群的语言并不代表就理解了该民族、族群的文化。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由语言以及其他众多的文化文本构成,因此,吉尔茨强调一种立场——土著人的眼光。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新的认知视野——地方性知识和新的符号手段——深描。在

他看来,文化具有公共性质,是处于文化之间的人们之间交往的符号,解释人类学就是要解释这些由众多的、具有意义的符号编制的文化之网。也就是说,要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解释,要阐释符号活动背后的观念世界,揭示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第四章 田野工作

一.概述

田野工作是民族志的基本功,所以,有学者亦将民族志翻译为“田野民族志”,即在于强调民族志与田野工作之间的密切不可分的联系。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人某一社区通过参与观察与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工作。由于语言、生计活动、季节与社区周期等因素,成功的田野工作通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便深入和完整地了解当地社会。因此,田野工作是民族志收集的主要途径,是人类学面对多样性文化建立比较理论的基础;人类学家不断处在对他文化的多面向认识、寻求法则、诠释与建构的过程中,同时也加强了对其自身文化的理解,以及推进对人类整体性综观的学术积累。

人类学者强调田野工作的实践属性,隐含着如下一种方法论上的反思与创新:过去的人文科学研究领域、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以及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皆不是以强调研究者直接生活在被研究对象中并以此途径获取知识与资料的,而人类学田野工作由于其直接实践的品格,便使其成为与自然科学的实验室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献典籍与文物研究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第三种研究方法论。由于田野工作始于马林诺夫斯基,被称为“马林诺夫斯基革命”。自马林诺夫斯基开始,人类学者有了方法论上的自觉,田野工作被从理论上提出其重要性来。功能学派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如下几个要点:1.强调整体论;2.时间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3.空间上限制在一个小范围,一般是一个村庄;4.技巧上要求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5.理论概括上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为一般性的理论。

二.主位(emic)和客位(etic)

人类学中的主位概念是指研究对象自己对事情的解释,客位则是人类学调查者从自身出发对事情的解释。因此,主位研究强调的是从文化内在的角度分析、理解事件,客位研究则强调从文化外部的立场和解释。沿着不同的研究脉络,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对同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

局内人是指与研究对象同属于一个文化群体的人,局外人则指的是处在某一文化群体之外的人。对应着主位和客位的概念。作为局内人的本土人类学家甚至可以运用直接理解局外人所难以获知的信息。当然,本土人类学家也会因对于所研究的事物过于孰悉而出现熟视无睹的情况。

长期以来,人类学是以其研究主题的异域色彩,以及那种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分割开来的文化、地理距离来界定的。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长期存在的家园人类学已经呈现出了本土研究的重要的和持久的意义。

三.大传统和小传统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在对墨西哥尤卡坦州乡村和都市进行研究时,比较了封闭同质社会与变动异质社会的区别,开创性地使用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分析框架。他在1956年出版的《农民杜会与文化》一书中首次提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概念,用以说明复杂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大传统是指少数有思考能力的上层人士创造的文化系统,而下层农民在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杜会风习是小传统。

四.进入田野的方式

1.进入方式。一种是通过正式行政体制自上而下进入,一般是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层层深入;另一种进入田野的方式是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入。

2.进入角色,当一个陌生的外来人闯入一群人的生活后,这个人不仅语言、穿着、饮食都与众不同,而且对任何平常事情都有着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对于这样一个人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身份与之交往,哪些信息可以透露等问题都是当地人首先会考虑的。因此,当进入田野后,研究者要尽快向当地人说明此行的目的和自己的身份,否则会因为误解而导致当地人对你敬而远之。

五.田野调查方法

1.参与观察法是指人类学者长时段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和非日常的活动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者一定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之中。以当事人的角度观察并理解其文化事项及其行动的意义,梳理其整个的文化脉络,并加以解释。

2.访谈。访谈的研究对象,称为报道人。人类学访谈可分为非正式访谈和正式访谈两类,其中正式访谈又可分为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

3.抽样法是指通过一定方法从研究对象总体中选择一部分作为调查对象。抽样又可以分为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类。

4.谱系法是指收集家谱并编辑成系谱表以确定亲属制度形式及其结构性质性研究方法。它是以个人为中心从家庭成员出发到整个世系群,是田野工作中解开人群分类的第一件事和出发点。

5.个人生活史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报道人进行深度访谈,将报道人个人全部或部分的生活以口语或书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回顾式叙述。

第五章 口述史法

一.口述史法的含义

口述史涉及两个层面的诠释:口述和历史。口述是指相对“文字”概念而言,透过一个人或一群人叙述其生命、生活经验或生命、生活故事以累积文本的方式。历史是指牵沙到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何人牵涉、何时发生等事实,以及对这些事实所做的诠释和观点。简言之,口述史是指亲历者叙述的历史。这个定义涉及三个基本要素。

1.亲历者或当事人,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其中又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历史事件的主角,例如决策者、组织者、实施者等;第二种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身在其中,参与其事,知道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段落,全部或局部;第三种是其他知情人,虽未参与,但亲见亲闻其人其事。这几种亲历者,由于与历史事件、人物联系和相关的程度不同,对历史事件、人物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所叙述的历史,其价值也有高低之别,全面性

和真实性也有差异。

2.历史。亲历者叙述的必须是历史,不是亲历者叙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称为口述史。

3.叙述。有两种叙述方式:口述和笔述,都应该包括在内。当事人口述,别人记录整理,这种方式是主要方式。还有的是把口头流传的史实记录下来。当事人自己用笔写下亲身经历。

二.口述史的发展

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方法,具有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产生,六七十年代在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利用。作为现代意义的口述史学是通过有计划的访谈和录音技术,获取某一个特定问题的第一手的口述资料,然后再经过筛选和比照、分析和辨伪,进行历史研究的方法及其成果。

学术意义上口述史是由美国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访谈笔录方式搜集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大量述回忆资料,并以此为基础,于194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一个口述史档案馆。1966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举办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在随后的一年里,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正式成立美国口述历史协会,会员遍布全美及海外各地。到1980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制定出了口述史的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至此,口述历史有了一套

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游戏规则”。对美国口述历史学未来的发展形晌最大的是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整理了对每任总统卸任后进行的访谈的资料,相应地设立了总统图书馆。这一项目扩大了口述史学在美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口述史学出现了“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倾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的黑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等研究活动活跃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口述史学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倾城—社会史、政治史、企业史、部落史、婚姻史、性史、文化史、科学史、妇女史、儿童生活史、体育史。军事史和建筑史等。

三.口述史的基本操作过程

阶段 一.访谈前准备 内容 1.准备工作; 2.选择主题; 3.确定研究类型; 4.发展初步的概念; 5.注重语言使用。 二.访谈时 1.重视访谈时的互动关系; 2.仔细倾听受访者的语言; 3.避免其他人在场; 4.相关资料的收集。 三.访谈结束后 1.资料的整理与求证; 2.转录; 3.将口语转化为文字; 4.资料的诠释。 四.口述史面临的质疑 (一)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质疑

“口述史往往只是一个个圈套,陈述者已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意愿重新组合、编排、过滤了历史。”口述史的真实性或客观性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质疑:

1.口述者的记忆偏差和失真不可避免。“历史的当事人和‘过来人’并不意味着就是完整历史最佳的解释者”,因为要看口述者“是否真诚地、毫无保留地讲述历史”,口述者作为目击者、见证人,“他们有没有出现事过境迁的记忆模糊?有没有凄风苦雨之后的自我升华?甚至有没有狡黔的睚眦必报?给人性打上人性弱点的烙印……”,“陈述者有说出‘真实’历史的权利,也有制造历史‘真空’的可能”。

2.对口述者而言,的确存在一个记忆如何运作以及是否可靠的问题。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无论主观上是多么趋向于再现历史真实,但在容观上受记忆规律的制约,受个人情绪、情感以及后来经历的影响,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残缺、变形的可能性。

3.访谈者的客观性立场值得怀疑。在很大程度存在着访谈者被口述者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尤其是当口述者生动地回忆叙述感情色彩浓厚的历史事件时,访谈者由于同情、悲悯等感情冲击而失去应有的立场。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访谈者在与口述者的双向互动交谈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惰感反应。但这并不构成怀疑的理由。因为,一般的访谈者都有周密的访谈纲要,有访谈人自己的理论思路指引,访谈者可以对谈话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口述者完全成为感情的宣泄者,并且在访谈之后还将通过自己的后

期整理对访问稿进行加工。

(二)准确性的质疑

除了真实性问题以外,口述史还存在“不准确”的局限性。口述来自受访者的记忆和理解,而人们的记忆会出错,理解也会出现偏差。口述、谈话是即时性的,说出来的内容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其话语有时不全面、不稳定、情绪化,甚至是不准确的;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情况是,当受访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出来的资料也可能具有欺骗性。因此,我们应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使得收集的资料尽量客观真实地反映受访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真实状况。这种“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但其自身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口述史的主要来源方式就是当事人的口头叙述,作为表达方式,这种方式的不足导致了口述史的局限性。

第六章 叙事分析

一.叙事分析的含义 1.叙事

叙事是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有人认为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受建构主义的启迪,也有人认为是受现象学的影响或者是对经验主义本质的质疑。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它假设人类并没有直接的管道进入一个单一的且可获得全部的“真的真实”,尽管其客观存在,但人类尽全力去探索他所能理解的世界,这个“世界”仅仅是由许多人类所建构或感知的“建构真实”所组成的。

人类所面对的开放性论题并非真实地存在,而是我们如何理解它,于是,个人所经历的社会或行为真实,均被视为个人心理上所建构的“多元真实”。人类用自己在特殊的自然、社会、心理和文化脉络中所建构的概念去主动理解自己所经历的情境。在意义理解中,人类依据层出不穷的崭新经验,不断尝试并修正或建构。叙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产生的,它具体是指应用故事以描述人类经验和行动的探究行动。由于人们通过其所叙说的故事,来为其生活赋予意义,因此要研究人们如何建构其生活经验的意义,叙事研究应该是最恰当的研究方式。

叙事包括故事和情节,二者都包含事件,但在情节中事件依据有秩序的序列来加以安排和连结,例如多种认同角色怎么排列,在这里还涉及角色丛、情节、场域、情景等概念。叙事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是组织,还可以是一个国家。不同叙事主体所采用方式不同,但叙事中总带有他们的“影子”,无论叙事主体是有意或无意,它都不能做到完全的“真实”,换句话说,它可能是对经验的建构或再建构,尤其是文学和电影。

2.何谓叙事研究

叙事研究被作为一门学科而重视起来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

范式是叙事研究涉及的比较重要的因素。有两种叙事范式: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和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1)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形式主义区分了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和“故事”,大致相当于叙事学中区分的话语和故事。早期叙事学家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选择“故事”作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一定义带有浓厚的结构功能主义色彩,其重心在于确定叙事中的行为,然后描写行为的功能和序列关系,以便从中找到支配叙事的结构。

(2)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以故事为对象的范式只能在故事层面进行叙事研究,存在很多缺陷,尤其不能解释同样一组行动可以用不同方法来叙述这一事实。于是,叙事学家开始关注叙事的话语层面,即故事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叙事时态、时间、语态、人物描写、人物话语表达方式。

二.叙事的构成

叙事的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场域或情境脉络、人物、事件和情节。

1.场域。场域也叫情境脉络,是指叙事或行动发生的地方,包括物理环境、社会文

化情境和时间位置。社会文化情景是指人物属性(种族、社会阶级、性

别等)环境、社会规范、价值理念和宗教信仰等。对时间位置的描述则是叙事的历史脉络,涉及叙事者如何理解事件中的人、事、物的意义,并且包含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场域对于了解人物的行动、观点和感受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人物。人物是指与叙事事件有关的人们,这些人的故事和行动常被用于建 构故事。叙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叙事者本身,而“支持人物”则是那些可能影响主要人物的思考、感受和行动的重要他人;二者之问的关系也是研究者分析的重点。

3.事件。事件是指过去的特定时空中发生的事,常常具有时间的序列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开展或终结,有其前因后果、开始结束、主要事件以及影响。 4.情节。情节是指人类生活经验中许多事件和行动构成的整体性结构;在叙 事中,许多过去发生的事件与现在的行动相关联,重新组织成为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整体故事,借以解释事件中的各个元素,并为整体叙事赋予意义。人们可以根据情节和叙事结构来理解、解释事件和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叙事分析的程序

Riessman ( 1993 )提供了一个由叙事来研究人类经验的程序,包括专注于经验、述说经验、誊写经验、分析经验和阅读经验。

1.专注于经验。在叙事访谈中,受访者需要有意识地反思、记忆、观察,找出经验的特株意象或片段,而专注于经验的经历依赖叙事者从经验的整体内涵中加以选择。

2.述说经验。在会话式的叙事访谈中,受访者以所有可能的表达形式,再现过去所发生的、具有时间序列的事件;受访者描述事件发生的场域、有关的人物/开展的情节,并以聆听者可理解的方式来组织事件。

3. 转录或誊写经验。当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时,以文本作为经验的再现是不完整的、部分的、选择性的,因为由录音转换成文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诊释的历程,不同的转录方式和不同的人转录出的结果不是完全一样的,其中转录的文本眼可能会隐含有研究者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4.分析经验。面对大量的文本资料,分析者必须决定究竟要将分析重点放在叙事的形式、情节组织、表征风格、生活片段还是主要事件上,而不同的分析重 点也会创造出对访谈叙事文本的不同诠释。

5.阅读经验。当经验被撰写成报告之后,尤其是在发表以后,就会面对着不同读者的评论,接受读者的不同观点,以建构对其意义的完整诠释。任何研究发现从研究主题到采用方法,再到报告的形式,都是特定时空下权力关系的运作。

第七章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以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7.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对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量性的描述和分析,是为模式、主题、倾向识别的目的而针对某个题材内容进行详细而系统的审视。内容分析是通过人们文流的形式来进行的,包括书籍、报纸、杂志、诗词、歌曲、绘画、演讲、信件、电视、电影、艺术、录像和谈话笔录等。内容分折综合了诸多学科领域,如心理学、杜会学、历史学、艺术、教育学、新闻学、政治学等。内容分析法也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方法,其主旨在于把一种用言语表示而非数量表示的文献转化成数量表示的资料,其结果一般采用与调查资料相同的方式进行描述。

一.内容分析法的历史和现状 (一)内容分析法的历史

内容分析法是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量性分析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19世纪美国报业崛起,内容分析广泛用于传播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学者H.D.拉斯维尔等人组织了一项名为“战时通讯研究”的工作,以德国公开出版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获取许多军政机密的情报,这项工作不仅使内容分析法显示出明显的实际效果,而且在方法上取得了一套模式。

20世纪初期,内容祈法广泛应用于新闻界,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公众热点及市场状况。但新闻业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广泛地影响公众。于是,量化的报纸分析,主要用于考察报纸的客观性。后来,通过主观分类,对词与短语的测量扩展到广播事业。紧接着内容分析运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分析中,如笔记、电视、艺术、音乐、文学等,希望了解杜会和文化的历史趋势。后来由于电子媒介的介人,以及社会科学中实际考察方法的出现,使内容分析法不断完善。但是二战之前,内容分析法被认为是一种为了验证科学假设或批判新闻事业,而使用媒介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战期间,内容分析法在“宣传机构分析”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由于要分析大量的手写材料,而且许多任务要不断反复进行,使得计算机成为内容分析的得力工具。二战以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军事情报机构一起,对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研究,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拓展。

(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现状

1.国外内容分析法研究概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内容分析法在国外已经得到迅速的认同和广泛的应用。国外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是介绍内容分析法的缘起、定义、作用,探讨实施步骤、优化方法等;应用研究主要围绕某一研究课题,实际运用改方法进行论证。由于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实践性比较强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应用性研究相对比较多。另外,内容分析法在各学科的应用方式和角度也有所不同,新闻传播学是通过掌握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来进行应用研究;图情人员在应用内容分析法时很注重发展理论。 2.我国内容分析法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和应用学科也比较多,如传播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社会学等。而且,研究视角也是各不相同:新闻传播学既关注社会现实,又进行理论研究,各类主题均有涉及;图情专业人员发挥信息优势,追踪研究动态,对引入和介绍内容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多;社会学、心理学虽性研究不多,但注重实用性,大多运用内容分析法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但总体来说,研

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尤其是应用研究,与国外相比,还缺少详细的案例研究。另外,在我国各学科的专著中,内容分析法还只是作为某章节或简单段落介绍,还没有对内容分析法的专门研究,内容分析法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推广的阶段。

二.内容分析法的类型和特征

内容分析法不仅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也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它注重客观、系统与量化是各学科普追认同的。换言之,内容分析法是一种注重客观、系统与量性的独立、完整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是一种融合质与量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的类型

内容分析是一种以量性为主的分析过程,但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量性分析”,它是一种“质”和“量”并行的研究方法。传统视点认为,内容分析是将质性研究资料转化为量性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可以分为量性内容分析和质性内容分析。20世纪中期以前,量性内容分析占主导地位,客观地统汁各种不同概念或行为的颇次。近年来,日益重视质性内容分析,即不只是重视分析频次,而且诠释数据的潜在意义。

量性内容分析的目标在于将文本的、非量性的文献转化为量的数据。其内容分析的结果常用频次或百分比列表呈现。因此,内容分析有肋于使用正式假设,使用科学方法抽样,以统计汇集数据和进行分析。在内容分析法中的应用,量性分析是内容分析的主流,优点是科学化、精确化、客观中立,具有信度;缺点是太重视文字符号出现的频率数字,无法了解符号暗示字面之外的含义,有效度较差。

质性内容分析的文本具有极高价值。在内容分析法应用中,质性分析技术影响力比量性影响力弱,优点是可了解文件背后的背景、动机和目的,探讨深层意义,真实性和效度较强;缺点是不严密、不精确,主观涉入研究情境,其信度较弱。

权变关系分析,有些学者采用量性内容分析手段计算文件资料,采用质性内容分析手段产生推论,从而将量性手段和质性手段结合了起来。因此,形成一种综合分析的方式,以使内容分析更加客观和科学。

(二)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1.分析内容的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对资料诠释、编码时并不是全凭研究者的解释,而要先制定一致的、系统的规则和分析类目表,并据此进行判断和记录内容,然后根据客观事实再做出分析描述,如此才能确保在不同时间,由不同人员做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2.分析过程的系统性。这是指内容的判断、记录、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因为有了系统化的编码规则,才能确保研究的信度。

3.分析结果的数量性。内容分析法的持色就是将质性资料转变为量性的形式。内容分析的结果可用数宇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来表示。另外,内容分析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这样做既提高了量性程度,也为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研究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4.传播内容的明显化。内容分析法渊起于传播学,它着重探讨传播内容的意义及其影响,而忽略潜在的涵义。被分析的对象应该是以任何形态被保存下来,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

三.内容分析法的评价 (一)内容分析法的优点

1.内容分析法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高。因为它是以研究对象标准化和数量化的方式进行记录、资料统计和分析。

2.可对内容分析的结论可进行对比。无论是对历史文献的分析还是对统计资料的分析,主要是依据原有的文献内容,利用理性的力量进行主观的分析和概括,这徉很难进行对比。而内容分析其标准化和客观化的特征,研究者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自己的研究结论同别人的结沦进行比较。

3.内容分析可以用于总体很大的文献研究。内容分析不仅结合了抽象的调查方法,还利用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在对总体很大的研究中可以节约成本。

此外,时间和金钱上相当经济。相对于调查法而言,内容分析法不需要特殊装备,也不用大批专业人员。

(二)内容分析法的主要缺点

1.内容分析法对象只限于已形成的资料,没有纪录的就无法成为研究的对象。 2.内容分析法适用于具有能重复操作、感官明显、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的内容,适用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对不具备这些特点的、潜在的、深层的内容不适用,这样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由于内容分析过程从质转化为量,难免会有些出入,所以内容分折法也有信度与效度的缺点。

四.内容分析法的过程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维度体系、量性结果与评价记录、信度分析和结果描述五个环节。

五.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一)内容分析法的应用模式

1.特征分析。即通过对某一对象和不同问题,或在不同场合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不同的样本的量性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可以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2.发展分析。即通过对某一对象,在同一类问题的不同时期内显示的内容资料进行分析,并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性结果加以比较,从而找到发生变化的因素,以判断这一对象在某一类问题上的发展趋势。

3.比较分析。即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内容进行分析,并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性结果对比,以找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二)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包括传播学、心理学、情报学和社会学等。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信息传播工具的日益增加和信息内容的急剧扩大,内容分析法在社会学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通常存在观察法、访问法、问

卷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内容分析法是文献研究法的一种。在内容分析法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收集资料。而且相对于二次分析法和现存资料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的效度较好。

7.2 二次分析

一.二次分析的含义

二次分析也称第二手分析,指对那些由其他人原先为别的目的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所进行的新的分析。这种新的分析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着两种不同的研究目的,一种是从别人为研究某一问题而收集的资料中,分析与该问题所不同的新的问题,即把同一种资料(已有的、别人的研究所收集的资料)用于对不同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另一种类型则是用新的方法和技术去分析别人的资料,以对别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即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处理同一种资料,看是否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次分析所用的资料是别的研究者或研究机构通过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原始数据,以及各种统计部门所编制的统计资料。由于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研究中的普及和应用,杜会研究人员分享各种实地调查和统计所得的大量数据资料成为可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第二手资料的研究在国际规模上得到发展。许多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相互协作,形成了数据档案网。

二.二次分析的步骤

1.选择研究的主题。适用于二次分析的主题非常之多,有时仅仅只能采用那种在一个国家规模上所得到的资料。在二次分析中,必须相当准确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主题上,以便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数据资料。在主题与资料的关系上,二次分析往往要求主题去适应资料,而不是资料去适应主题。

2.寻找合适的资料。二次分析所用都是原始调查或统计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资料的来源有所了解。可以通过查阅过去一段时期的研究期刊得到有关大型调查数据资料的情况,再找到有吸引力的数据资料后,可以通过仔细阅读论文的资料

部分对资料的内容、收集方法的描述。另外,还可以参照书后的附录,可以找到有关问卷、指数计算方法等信息。之后再和原始资料的收集者联系,向他索取原始问卷和了解具体细节。

3.对资料的再创造。得到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后,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一些加工才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服务。首先,从资料中寻找或重新定义所研究的变量;其次,应该仔细地研究这些变量,如果有一份每一变量的频率统计,就可以帮助加深对资料的了解;最后,也可以只取样本中的一个部分作为分析的对象。

4.分析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分析时,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和技术都适用。

三.二次分析的评价

二次分析具有省时、省钱、省力的优点。可以使研究人员从复杂、辛苦的手机原始资料的工作中解脱,以便能集中更多的时间和和精力来分析他的资料。二次分析的另一个优点是特别适合比较研究和趣事研究。

二次分析的主要缺点在于其所用资料的准确性或适用性不足。一方面某个研究者为其特殊目的所收集的数据资料不一定正好与另一个研究者的研究旨趣相符;另一方面,二次分析研究者所需要的数据资料则有可能在现有研究数据中完全搞不到。这样就会影响到效度问题。

第八章 比较研究法

8.1 概述

一.比较研究法的理论渊源

比较研究方法又称类比分析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比较分析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那里,只是那时的比较分析是朴素和有限的。18世纪和19世纪的许多西方思想家,如伏尔泰、莱布尼茨等,都开始关注东方人的思想,并作了比较分析。

第一个系统应用比较分析法的人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从方法沦上来说,托克维尔使用的是比较分析模型。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尔塞曾指出,尽管托克维尔并没有提出任何一种像“理想类型”那样的方法论,但是他在整个著作中,明确地对两类不同的社会形式——贵族社会与民主社会——作了概括和比较分析。

经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和韦伯也非常重视比较研究。他们都把比较方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涂尔干甚至提出,比较方法是社会学研究唯一适当的方法,“比较社会学是社会学本身”。他说:“人们要研究任何复杂的社会事实,必须从一切社会类型中去考索它的全部发展过程。比较杜会学不是社会学的特别分支,而是社会学本身,它不只停留在对事实的纯粹描述上,而是要对事实作出解释。”

涂尔干从实证主义的观点出发,指出社会学的解释主要是建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但他认为我们不能从社会现象中直接观察到它们的因果关系,而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才能加以研究。所以,他主张比较方法必须坚持因果关系的原则。他指出使用科学的比较方法,根据因果关系的原理去考察社会事实时必须以下列命题作为比较的基础:一种相同结果总是相对应于一种同样的原因。

韦伯在社会研究方法方面也有杰出的贡献。他不但确立了理解社会学的传统,而且提出了“理想类型”概念方法,这种方法也为比较分析提供了基础。尽管和涂尔干一样,韦伯也强调社会学的解释旨在发现因果关系,但韦伯关于因果关系的分析法是不同于涂尔干的。韦伯认识到,没有一种科学体系能够包罗全部的具体现实,也役有任何一个概念能够完全说明无限多样的具体现象,任何科学都需要抽象,都有所取舍。换言之,科学不能停留在对个别现象的描述上。根据韦伯的观点,理想类型是社会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方法,它的建立必须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不能违反经验的因果关系。

在涂尔干和韦伯之后,由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占主导的方法论观点是实证主义,这种观点更加重视寻找一致性和普遍性的规律,因此,注重差异性和个别性分析的比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学家们忽视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方法在人类学等学科中一直受到重视。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明确提出人类学研究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历史方法;另一种是比较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认识一个具体社会的具体特征。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是倡导比较研究法的突出代表。他在很大程

度上受涂尔干的影响,主张社会人类学是社会学的一部分。他把自己视为“理论社会学家”或“比较社会学家”。在谈到比较方法时,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说:“比较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通过它我们从具体走向一般,从一般走向更广泛的一般;以此为目的并沿着这条道路,我们就可以获得普遍性,获得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所有人类社会中的共同特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指出,作为研究原始社会的人类学,既包括历史的研究,也包括众所周知的社会人类学的通则化研究,而社会人类学是比较社会学的一个特殊分支。他的这一观点对后来人类学等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二.比较研究法的原则

1.可比性原则。进行比较研究时社会单位具有可比性,通常进行比较的单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或国家,主要作为宏观层面的对比分析。进行具体比较分析时,比较的要素是有层次的,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求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可比的方面和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

2.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的不同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在同类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之间进行对比。纵向比较是指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这主要着眼于其历史发展,纵向比较侧重分析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主要属于历史比较研究。

3. 相同性比较与相异性相结合的原则。许多事物之间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目的,就是找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加深对他们的认识,进行区别对待。对共同点的比较,目的在于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对象归入同类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而对事物差异的比较,有助于区分和鉴别事物的不同类型,分析各种类型的不同特点。

三.比较研究法的类型

社会学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法主要分为类型比较法和历史比较法。前者属于横向比较,后者属于纵向比较。

类型比较法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前所述,要进行类型比较,首先要对各种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经典社会学家最专长于类型比较法,斯宾塞把社会跟有机体作类比,从社会进化

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分为两种类型: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与韦伯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人类社会总结出了“共同体”和“社会”两种基本生活形式,认为这两类形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联系或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根本区别在于内部的结合方式。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法也是一种类型比较法,他在研究中广泛应用了这一方法。韦伯认为“理想类型”这种概念工具是一种基本的普遍化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各种社会行动和现象的研究。

近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文化比较、制度比较等方法,也都属于类型比较法。这些方法就是把文化、制度等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基督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等,然后通过一系列特征性的方面来比较各种类别的异同。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分类才能使千差万别的现象条理化、系统化。对事物的分类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进行,在归纳过程中,对大量现象进行辨别和区分,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加以概括,再从具体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中抽出某一本质特征,确定其类别关系。故类型比较法的作用之一就是由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建立类型,由此上升到对总体的一般性认识。类型比较法的另一个作用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便于比较和认识表面上千差万别的各类社会现象。

8.2 历史比较法

一.含义

历史比较法是指按照时间顺序解释同一社会内部或不同社会中的社会现象或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纵向比较法。

近年来,社会学家对历史比较法的重视体现了历史学和社会学之间新的融合和发展——历史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家对历史学方法的认识与应用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学家非常重视历史分析,他们既研究社会的静态方面,也研究社会的动态方面。孔德、马克思、韦伯都有很强的历史意识,都试图对近代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以来欧洲社会所出现的巨大变迁作出解释。

早期社会学家对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研究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所研究的课题

主要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所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阶级分析等一些宏观的社会变迁问题有关;第二,带有明显的进化论色彩,即主张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进步的,就像生物界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一样。

但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孔德和涂尔干所倡导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主流化,社会学家开始追求社会研究的一般性和形式化,结果社会学的研究常常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的分析,即缺乏历时分析。历史分析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的方法,而共时性分析是指在某一静止的时点上进行研究的方法。例如以帕森斯为代表功能主义理论者侧重于对社会系统的抽象分析,强调系统的整合和均衡,而不重视具体社会的变迁问题。他们即使谈到变迁,也只是指社会系统自身的调整变化。结构主义者也反对历史主义,强调共时态分析。他们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去寻找稳定的关系,认为历史是偶然性的和反复多变的,因而不会有稳定的模式。

然而20世纪70年代之后,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历史学转向”或朝历史化方向发展。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蒂利指出:“所谓历史化指的是将重大社会转型的研究时期向过去延伸,寻找出可以与现代变迁相类似的历史,然后再借助它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文献资料,考察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及结果,并检视通则概念是否无误。”

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和历史比较法的广泛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对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的批判。新的社会科学家对功能主义的非历史主义倾向持有明显的批判态度。因此,华勒斯坦等在谈到历史社会学的兴起时说:“他们所做的工作不太具有‘科学主义’的性质,而更多偏于‘历史主义’的方向。他们严肃地对待各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将社会变迁放在他们所讲述的故事的核心位置。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主旨并不是要检验、修正和制订普遍规律(如现代化的规津),而是要利用一般规则去解释各种不断变化的复杂现象或从这些一般模式出发对它们加以说明。第二,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法国年鉴学派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观点在西方又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各种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纷纷出现。许多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国家的性质、战争与冲突、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也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此外,法国著名史学家F.布劳代尔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也重新把历史方法引入他们的研究之中,社会学家的历史意识又加强了。

二.历史比较法的类型

萨达.斯考克波尔还让玛格丽特.萨默斯将历史比较法分为三种:

1.作为理论上并行论证的历史比较法。这种比较法主要用于进行理论证明,即通过对处于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实例的说明,来证明一种理论或观点的普遍性。该方法关心的是理论的阐述和证明。

2.作为事物来龙去脉对照的历史比较法。这种方法把两个或多个事物放在一起,对比说明它们与某一主题或特定理论之间的关系,它强调历史事物的特殊性,分析这些独特性如何导致了特定的结果。该方法主要关注某些历史过程的特殊性,而不作一般性的概括。

3.作为宏观因果分析的历史比较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某些重大的历史过程的比较分析,为社会发展和变迁提供因果性解释。

三.历史比较法的特点

1.历史比较是一种纵向的比较法,即以时间为基础分析社会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以说明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它适用于解释事物的变迁过程。

2.历史比较主要是一种质性分析。它强调社会结构和过程的本质属性、具体性或个别性,而非一般性和共同性。历史比较属于宏观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其比较分析的对象多是不同国家和社会中所发生的长时段的社会变迁与问题。

第九章 扎根理论研究法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克服理沦与资料之间长久存在的隔阂,试图在经验资料基础上建立与创新理论。一方面,扎根理论强调研究的经验性。研究者在研究时不强调理论预设,而是着重从原始资料入手,逐级归纳出抽象层次不同的概念与范畴,分析概念间的各种关联,并最终建构出具有扎根性的理论;另一方面,扎根理论也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对新型理论的建构,强调从经验资料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元素,而不仅仅止于对实证资料作经验性描述。可见,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科学

的资料分析与理论建构方法。理论建构是其最终目的,而强调扎根性是为了保证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关联。扎根理论特别强调运用分析、比较方法、结合归纳与演绎的交替运行,把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缩减、转化、抽象化,使之成为概念并最挂形成理论。可见,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的发现与验证是同时进行的。

一.理论渊源

(一)符号互动论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米德、布鲁默、和戈夫 曼等人。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基础是他们赋予物体和情境的意义,该意义是在互动中产生并不断转化的。因此,行为中包含了行为者自身的理解,而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符号互动论对扎根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以下个方面:

1.符号互动论认为,自我和社会(或他人)是不可分离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不断进行着的符号互动过程。自我持续地对社会进行理解与内化,确定自身行为的意义、策略与方式,然后外化为各种具体行为,从而反过来对他人与杜会产生影响。扎根理论视理论建构为一个开放的、没有绝对定论的过程,认为理论本质上都是暂时的,在新现象、新经验材料面前,需要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

2.符号互动论认为,意义并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不断产生于互动过程中,这种互动过程包含着众多可能影响行为者的条件或因素。扎根理论倾向于将研究对象纳人一个多元的、相互影响的分析框架,也就特别重视经验材料的复杂性、特殊性以及因果关系的多元性;主张建立多层次概念体系,保持概念的弹性与概念间的张力,在归纳与演绎并重的前提下,时刻保持理论抽象与经验事实之间的对应性。

3.符号互动论认为,行为者的行为受其情境定义的影响。情境定义表现在行为者总是不断地试图解释所遭遇的各种情境并赋予对象以主观意义。扎根理论主张研究者在收集、分析、解释研究对象时应该换位思考、以被研究者的角度看待问题,紧密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

(二)实用主义的影响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实用主义是美国影响最大的主流思潮之一。它

主张:1)强调行动以及行动的最终效果,把真理归结为行动的效果,即观念是否真实取决于是否能产生实际效果;2)强调知识是行动的工具;3)贬低原则与推理,强调经验的重要性;4)认为理论仅仅是一种事后总结,其价值在于是否产生效用。

陈向明曾如此归纳和总结了实用主义对扎根理论的影响:l)实用主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分解与综合,在扎根理论中的“开放式登录”就是首先将观察或访问的资料逐字、逐行进行区分、拆解,而撰写研究报告时,则属于一种综合回归工作。2)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扎根理论也表现出突出的实用性格。研究者通常在社会实际中寻找和发现问题,其研究成果也主要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扎根理论的目的不止于理论建构,而在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3)理论在实用主义那里是第二位的、暂时的,任何理论都有待于根据客观实际进行修正,以持续产生实际效用。因此,扎根理论也特别强调对理论的不断修正,理论服从于发生变化的新现象、新材料。理论只是人们行动的工具,它为行动者所使用。

(三)建构主义的影响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来源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建构主义者(特别是激进的部分)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过程。

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尊重经验世界的第一手资料,它假设多重社会现实的相对性,认识到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共同创造,研究目的是对研究课题的意义的阐释性。扎根理论的优势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解经验世界的工具。我们可以从实证主义立场重新运用这些工具,形成一套强调建构主义特征的、更开放的扎根理论研究实践。我们可以将扎根理论用作理论的、启发性的方法而不是刻板的研究程序。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要将其置于自然的背景之中,这是质性研究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方向,其基本论点包

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扎根理论不必是规则性的(事先规定好的);第二,运用扎根理论时要强调对意义的理解和解释,而不是限制它的解释性理解;第三,我们在吸取扎根理论的同时,可以提出实证主义对早期扎根理论立场的理解。

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认为读者创造了材料,读者通过与自己的所见进行互动之后才产生了分析资料并没有提供一扇洞见现实的窗口;相反所发现的现实产生于互动过程及其临时性的、文化的和结构的背景;研究者和研究主体之间形成互动并赋予其意义,因而,观察者成为被观察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后者分离;观察者的所见塑造着他或她对事物相应的界定、测量和分析。由于客观主义的扎根理论者不同意这个立场,这个关健的分析就反映在其研究的实证主义倾向上。在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中,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隐藏性的、不完整和非决质性的。另外,扎根理论关注的是“事件如何扎根”,即事件如何被赋予意义并在研究主体的生活在表现出来。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学者所做的研究,是努力寻找可以解释“研究主体如何建构现实”的有利条件,然而,他们对这些有利条件的论述并没有达到“真理”的水准,不过,他们却能构造出一套假设和概念,别的研究人员可以借用这样的假设或概念来研究相似的问题或领域。

二.扎根理论的特点

1.在资料中建构理论。扎根理论注重知识的积累,认为这种积累必须基于大量客观事实基础上,在实证资料中获得实质理论,再从实质理论上升为形式理论。实证资料与形式理论之间存在着太大的跨度,而扎根法所建构的实质理论可以作为两者间的中介。因此,扎根理论认为研究应着重资料的分析的建构。

扎根理论在资料中构建理论的涵义可以概括为:1)研究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在不断提问与发现经验材料中,直接从原始资料中提炼概念、建构理论。2)扎根理论强调研究材料的经验性与日常生活性。资料必须源于日常生活,研究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当然,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关键在于要通过多元化的数据收集与对比,以保证资料的有效性。3)扎根理论强调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好的扎根理论研究注重实证资料的获取,以归纳为主的方式,逐步建立概念,始终保持理论与资料之间的紧密关联。4)扎根理论强调扎根性的发展概念与范畴。它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如何发展概念的程序,使研究者得以立基于现实资料发展概念。

2.不断进行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分析思路之一,在资料和理论之间不断进

行对比,然后归纳出类属及其属性。并且,比较始终贯穿于研究的整个过程。扎根理论是一个不断比较、思考、分析、转化资料成概念以建立理论的过程。扎根理论的不断比较的涵义包括:1)比较不同的人(比如他们的观点、情境、行动、话语和经历等);2)比较相同个体在不同时间的资料;3)事件的比较;4)数据资料与类别的比较;5)一个类别和另一个类别的比较。

3.适度运用文献。扎根理论注重对实证材料进行归纳、建立概念,并建构理论的特点,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即扎根理论可能不太重视文献资料。实际上,文献分析也是扎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一定的文献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对比原有理论的优缺点,从中发现可能的理论创新之处及研究方向,另外扎根理论的成果也可以用来与原有理论进行对比。

4. 对理论保持敏感。扎根理论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对理论保持警觉。不论是在设计阶段、收集阶段,还是在分析综合阶段,研究者都应该对与之相关的现有一切理论保持必要的距离,而着重从实证材料中发现、建构新的理论。因此,需要对理论保持足够的敏感。在研究过程中,扎根理论特别注意将经验材料与理论建构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保持理论敏感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在分析资料时注意寻找那些可以比较集中、浓缩地表达资料内容的概念,特别是当资料内容本身比较松散时。

5.研究过程的系统性与程序化。斯特劳斯指出,扎根理论是一种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引出扎根性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系统性、程序化是指发现问题、收集资料、编码、转译、摘记和报告撰写等一系列步骤。在研究方法上,扎根理论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同时,在收集与分析资料过程中不断采用归纳、演绎、提问、对比、验证等方法。

6.强调理解式研究。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的一种,它与量性分析的差异之一在于强调理解式研究。一方面,研究者尽量采用“当事人”立场收集、分析资料,理解当事人行动的意义,并且在建构概念过程中也尽量考虑采用当事人的原话。另一方面,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的个人解释在研究中也起重要作用。研究者可以运用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去理解资料,这样,原始资料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立场之间不断得到互动性辨析与提炼。通过扎根法建构的理沦,实际上是研究者将个人解释与理解资料本来涵义两者完美结合的产物。

第十章 常人方法学

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背景

常人方法论尽管主张对传统社会学持彻底的反思和批判态度,但它本身并非无源之水。在谈到自己的学术背景时,加芬克尔曾经提到四位思想家的名字:帕森斯、舒茨、古尔维奇和胡塞尔。其中后三位都是现象学家或现象学社会学家,表明现象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加芬克尔提出常人方法论产生了决定性影响。除此而外,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米德、布鲁默和龙戈夫曼也对常人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实证主义的一种反抗,它将“存在问题”转化成“意义问题”,从重视本体论到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现象学把独立于人类意识而存在的外在世界,转化为必须透过意识而展开、发生的与人类的主观建构有关的世界——世界因我而有,因我而存在。世界不是像实证主义所说的那样只能被发现,而是可以变化、可以重新建议组合和建构的世界。现象学主张,自我不是一块等待印上外在世界种种表象的白板,而是在历史中沉积、变动、生长的自我,与世界有一种灵动的互动关系。自我与世界的互动表现为与他我的均衡对等关系,而他我代表另一个视角。意义的世界由众多视角形成,不同侧面的世界折衷沟通而形成一个“共识世界”或“主体间世界”——它有随时被修正的潜在可能性。共识世界或生活世界有许多种,其中西方近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世界只是其中一种,与其他宗教的、美学的世界并无二致。

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的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现象学方法,不仅是舒茨创现象学社会学的思想前提,而且也深刻地形响了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研究。具体而言,现象学对常人方法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常人方法论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即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胡塞尔指出科学家与普通人一开始便假定社会世界的事实性,正是这种“素朴态度”形成现象学的主要议题。现象学的目标即研究这些假定如何由普通人和科学家创造并维持的,而这也正是常人方法论的目标所在。与迪尔凯姆

将社会事实看作外在的、自成一体的客观实在不同,加芬克尔追随胡塞尔,认为“社会事实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日常生活协调一致的活动的持续实现”,并试图描述其得以不断建构、创造与维持的方法。

2.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科学世界”、“自然态度”一—“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常人方法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胡寒尔指出“自然态度”与“科学态度”之下建构起的“科学世界”虽然离开了直观经验的基础,并试图克服“生活世界”的主观相对性,以把握客观性、建立客观科学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和任务,但科学意识仍然直接朝向已有的生活世界中的客体,依然以生活世界的主观性为前提。因此,自伽利略以来的科学客观主义试图从“生活世界”主观相对性中摆脱出来的企图不可能成功,因为它恰恰忽略了人本身的立足点即日常生活世界。

3.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并将它与自然态度”一起视为生活世界的构成性特质,从而将常人方法论引领到互动着的个体之间共享的主观世界。这也是人们将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论称为主观主义社会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之一。“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两个主体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在这里,主体间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正是这种主体间性构造了与人类有关的世界的意义。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的目标只是描述过程,即描述主体间性基础之上日常生活世界意义构造的实践过程。从胡塞尔的这一断言中,常人方法论找到其研究策略——与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常人方法论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实现的成就。换言之,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二)舒茨的现象社会学

胡塞尔提出的“生活世界”及“主体间性”等概念更多是先验现象学意义上的,而非出于经验世界的实践目的。真正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应用于社会科学对经验世界的研究的是舒茨。某种意义上,舒茨更为直接地为常人方法论提供了研究的主题与理论基础。舒茨认为,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概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意义。社会世界中的成员,无沦社会学家还是普通人,都在运用各种理论与方式来组织其行动并-对其作出主观解释。

舒茨通过这一假设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关注点,即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是常人方法论所关注的。因此,如果说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那么,常人方法论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考察和论证。与现象学社会学不同,常人方法论并不试图概括出普遍规律,而只是注意对日常生活的语言及行动意义的经验研究。

(三)语言学和语言哲学

正如当代许多杜会学理论流派一样,常人方法论的兴起也受到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的主要作品

《哲学研究》中指出,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维特斯坦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一思想不仅直接影响了早期常人方法论对行动意义的分析,而且与常人方法论后来发展出的重要分支“谈话分析”之间的关联更为明显。

此外,维特根斯坦对常人方法论的影响还表现在他对“规则——遵循”问题的批判性分析。按照维氏的语言游戏理论,任何“语言游戏”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的意义就没有依循,因而失去意义。但在语言游戏中,规则不是决定性的,人们也并非简单地遵循规则行事的“傀儡”。在这里,维氏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指出了语言如何将思想、行动和生活世界连接成了活生生的生命运动和文化创造过程。对于加芬克尔来说,维氏的语言哲学以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语言学转折的意义,正在于加强了社会研究同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的联系,加强了社会科学对于生活世界的深切关注。

维特根斯坦之后的日常语言学也对常人方法论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日常语言学对语言与行为关系的探讨。比如语言学为我门提供了理解历史行为的模式,因而永远存在着对人类行为再理解的需要;行为的意义正如文本的意义一样是开放的,期待着重新被确定。

二.常人方法学的基本思想

(一)社会秩序的性质: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在后帕森斯社会学中,常人方法论是以最激进的批判和最彻底的反思形象出现的,

它对传统社会学和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帕森斯理论的批判和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批判和反思传统社会学,尤其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日益脱离杜会实践的倾向。常人方法论认为传统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一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抽掉属人意义的空洞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实,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现实的本质。常人方法论强调社会学家应对传统社会学来一次“范式革命”,抛弃传统杜会学业已建立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循着舒茨的研究路径,直接关注人们置身于其中、并且不断构建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建构起直接揭示日常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论和方法论。

2.拒斥传统社会学关丁社会和人的形象的假定。第一,关于社会事实的假定。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常人方法论指出社会事实并非外在于个人的全然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的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因而社会砚实是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第二,关于“人的模型”的假定。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中,行动者并非消极的“判断的傀儡”,加芬克尔批判传统社会学尤其帕森晰的行动理论中的“人的模型”,即行动者通过对内化了的规范的主动遵从而达到其行动的一致性。加芬克尔指出,传统的“人的模型”忽略了人类实践的积极的创造性,因而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如何赋予行动意义,如何感知和解释行动,以及规范或规则如何支配人们的互动。

3.批判传统社会学的科学主义取向。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来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加芬克尔认为用科学理性来确定日常生活实践活动是有问题的,不仅造成对人类行动自身的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动自身。即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对实践活动的理解和说明只有在抛弃理性科学观念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二)常人方法论的研究对象:日常生活及其推理

常人方法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不是传统社会学中那些抽象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动问题,而是普通人看待社会的方式、方法,即加芬克尔所说的,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推理实践。常人方法论就是研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常识性知识、程序和思考来解释日常情境并行动的方法,并从普通人的日常行动及其看待行动的思考模式出发考察社会现象。

常人方法论假定人是理性的,日常生活是有秩序和逻辑的,但常人使用日常推理而不是科学推理来完成日常生活实践。在常人方法论看来,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受过社会学训练的普通行动者,而他们才是现实社会的真正建构者和诠释者。他们以日常生活的例行程序,不加思考地不断重复和展开其言行。

常人方法论关于日常推理实践的核心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活动是有序的,它们在重要的方面是非随机的、周期性发生的、重复出现的、匿名的、有意义的和连贯性的;

2.这种有序性是可观察的,社会活动不是私事而是公共的,其产生过程是可以目睹和感知的;

3.这种可观察的有序性是平常的,对胜任地参加那些实践的任何成员来说容易接近的;

4.这种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有取向的,参加者在有序的社会活动中取向于一种互相活动意识;

5.这种有取向的、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理性的,有序的社会活动对那些知道如何去产生和评价它们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

6.这种理性的、有取向的、平常的、可观察的有序性是可描述的,掌握了自然语言的人可以谈论他们活动的秩序。

二.常人方法论的发展和影响

常人方法论自创立以来,尤其1967年《常人方法论研究》出版以后,沿着不同路向开展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并不断扩展常人方法论的研领域。在这些亚领域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谈话分析,二是工作研究。

(一)谈话分析

谈话分析最初出现于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研究,尤其是关于日常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和索引性表达研究中。但在加芬克尔那里,谈话分析的独立性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也投有将日常生活的言语分析作为一个研究主题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

一般认为,谈话分析作为常人方法论的一个独立分支,开始于萨克斯20世纪60年代在洛杉矶自杀预防中心的研究工作。萨克斯将谈话本身作为一种人们处理日常问题的

基本方法和实践活动,纳入社会学的研究主题。萨克斯认为,谈话是一基本的社会行动类型,而非仅仅是说明其他社会过程的资源,谈话本身可以作为一种实践行动来对侍。除了萨克斯之外,谈话分析领域著名研究者还包括谢格洛夫、杰弗逊和苏德诺。

谈活分析基本上延续了常人方法论的方法论策略,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谈话者形成谈话活动的方法和程序。谈话分析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谈话分析是经验研究。谈话分析关注发生在现实环境中的、从日常活动的人们之间的真实对话,而不是日常语言哲学家所构想的“理想化的句”。

2.将谈话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谈话分析关注话语之间的关系,而非谈话者之间的关系。

3.将谈话视为成员的实践活动,强凋谈话活动的自我组织过程。一次谈话的完成需要谈话者运用各种方法加以维系,谈话的意义只有通过谈话环境的自我组织过程才能得到理解。

4.自然主义的方法论。谈话分析强调尽量完整地保存谈话过程的信息,保证研究材料完全来自日常世界,而不是研究者强加给它的。

(二)工作研究

与谈话分析逐步兴起同时,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加芬克尔及其学生共同发展出一种“新常人方法论”一一“常人方法论的工作研究\。这些研究最初是为了把握自然组织化的日常活动的广泛领域,最后主耍关注于处理狭义的职业工作。通过诸如自然科学、数学、攀法、演讲、炼金术等组织化现象的技术细节的检视,研究“一种职业活动如何工作”的问题。

研究者发现尽管以往不乏对职业或工作的社会学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描述诸如收入、种族、阶级地位、角色关系等关于职业或工作的社会性特征,而很少提供关于职业自身基本活动的资料。即加芬克尔所说的这些“工作研究”关注的是“关于职业的特征而非职业“自身”的资料。在常人方法论者看来,将科学、数学或艺术等专业工作当做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并不表明这些研究必然追究科学家、数学家或艺术家的社会身份及其活动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而是将这些活动本身当做社会现象,将科学研究、数学推理和艺术创作过程当作从社会角度组织起来的专业实践活动来研究。

工作研究基本遵循常人方法论的方法论准侧,一方面涉及各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应

用,如民族志、谈话分析方法以及录音、录像技术,另一方面又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种研究策略与方法。作为常人方法论的一个新研究领城,工作研究十分恰当地体现了加芬克尔的研究理念和方法论思想。特别是它对科学工作的研究,与常人方法论的元理论品质及其吻合。

第十一章 行动研究法

一.行动研究法的理论基础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式,研究者对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浓厚的兴趣。从理论上考察行动研究可以看出研究者的价值取向,或侧重其认知功能,或侧重其改进功能,抑或侧重其批判功能。

(一)解释学在行动研究中的运用

由于解释学对“前见”和“偏见”的重视(实际上是倡导“开放”的偏见或前见),于是行动研究的倡导者埃利奥特等人将解释学引人行动研究。

埃利奥特认为,“如果按照解释学的观点来看,人的活动既不像理性主义所建议的那样由理论派生出实践,也不像行为主义者所建议的那样将理论付诸实践。

埃利奥特在借用解释学来为他的“实践的行动研究”辩护时,他己经将解释学做了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解释学视域中的理解文本的“前见”转换为行动研究中的“实验性行动策略”或“‘假设”(偏见)。即埃利奥特利用了解释学对“偏见”、“前见”的辩护而肯定了教师个人化的“内隐理论”在理解实践情境中的重要价值,也使他找到了让教师接受“实践性教学策略”的理论支持。第二次转换是将解释学强调的“文本的解释与理解”转换为行动研究所重视的“实践性情境理解”。埃利奥特所做的第一次转换大致是符合解释学原理的,观点虽显老调,但还不至于引起误导。而当他做第二次转换

时,即当他执行了从“文本的解释和理解”到“情境理解”的转换后,进一步排斥“文本的解释和理解”时,他已经放弃了解释学的基本精神。

(二)实用主义

如果说将解释学作为行动研究理论基础的学者侧重于认知方面的话。那么实用主义的学者则从解决问题、改进现实的角度看待行动研究的作用。

实用主义哲学扎根于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立志成为一种贴近现实生活、回应现实需要、引导社会方向的新哲学。走到19世纪的近代西方哲学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极端地步,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固守各自哲学的象牙塔,精心营造体系,而无视现实生活世界。实用主义区别于其他西方哲学流派的最主要特点,在于它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把获得效用当作最高目的,因而从价值论的角度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注解。它既不把世界的一切存在归于主体的纯粹意识所构成的主观世界、精神世界,又不认可与人无关的客观世界,认为这样的世界是无从得知的,并且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而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世界是现实的生活世界,即经验世界,它是由主体的实践、行动而使主体与外部世界相联系所形成的,所以实用主义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 研究真理与效用的关系,或者说突出真理与效用的联系是实用主义在真理问题上的特色所在。这突破了以往真理问题的研究仅局限于主观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即更多地吸强调真与否的方面,忽视了不但要“真”,还要有价值和效用,或者说从价值、效用的角度追求真理这一方面。杜威认为,观念、意义、概念、学说和体系的效能和价值就全系于它们工具性工作的成功与否。若成功了,它们就是可靠、健全、有效、好的、真的;否则,它们使便是虚妄。坚信、确证、凭据,系于作用和效果。但杜威认为有效并不是仅仅对个人有有效或私欲的满足,而应当包含公众的和客观条件。杜威是他的纽约社区工人培训学校的咨询人员,这使得行动研究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三)“反思理性”.与“解放认知的旨趣”

从批判的角度认识行动研究,可以溯源至亚里士多德对“理论知识”和“实 践知识”的区分。与之一脉相传,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认为,人的理性活动可

以区分为“科学理性”和‘“实践理性”,前者指的是人对物质世界的理解,而后者是人的行为决策过程。前者不能决定后者,因为人类对世界运作方式的了解不等于知道如何行动,人们如何行动不仅与现存的事实有关,而且与应该怎样行动有关。行动研究探究的就是行动者的“实践理性”和“实践智能”,目的是探究他们的决策方式和过程。“实践智能”的特点是:实践者能够轻松自如地获得和使用“心照不宣的知识”,而这种知识是过程式的,与行动密切相连的。学习这种知识的基本形式是通过习惯和习俗“懂得如何做”,而不一定要“懂得那是什么”。

行动理论积极倡导者西雄提出‘“技术理性”和“反思理性”之间的区别。“技术理性”作为概念化政治和行政干预的方式有三个基本的假设:1)实际的问题可以有通用的解决办法;2)这些解决的办法是可以在实际情境之外的地方,如行政或研究中心发展出来的;3)这些解决办法是可以由出版物、训练或行政命令等途径转换成实践者的行动的。“技术理性”是在一种“研究一发展一传播”的模式中进行运作的:“研究”产生“理论”,理论被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的结果是生产出一套为特定消费群体服务的产品(如一套课程及教材),这套产品被传播给实践者(如教师),各种相应的策略被用来训练、刺激或压迫实践者,以使他们接受这一新产品,并且照章使用。这种工具理性的做法带来一种信誉上的等级,发展理论和制定决策的人地位最高,专家比教师的可信度要高,而教师又比学生更加可信。这种阶层制度对实际工作者极不信任,使他们处于理论知识的最底层,他们的任务就是运用那些在权力上高于他们的学术和行政管理人员所预先界定的知识。而“反思理性”有三个与“技术理性”不同的假设:1)复杂的实际问题需要特定的解决办法;2)这些解决办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发展出来,因为问题是在该情境中发生和形成的,实际工作者是其中的关键、起决定作用的因素;3))这些解决办法不能任意地使用到其他的情境之中,但是可以被其他实际工作者视为工作假设,并在他们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进行检验。“反思理性”是行动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它表达的是实践者的“实践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者的知识整合在行动之中,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反思揭示和发展了那些潜在于他们身上的实践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导致他们产生行动的意念,然后产生相应的行动。

哈贝马斯提出的知识旨趣的三分法也可以作为论证行动研究的一个理论基础。针对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的社会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知识在道德抉择和社会实践中担当着怎样的角色?”哈贝马斯认为,一切人类知识最终都靠旨趣指引,都是一种意识形态。而知识的旨趣分为三种类型:技术认知旨趣、实践认知旨趣和解放认知旨趣。“技术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