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教程(2) 下载本文

d对于因任性而出走的儿童,家长或教师应努力淡化这种行为,使儿童感到这种方式的社会影响效果是微弱的;

e消除一些社会影响对儿童造成的危害。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

1.小学儿童品德培养常用的几种方法(说理法,仿效法,强化法) 2.说理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

(1)说理法的要求(如何正确运用说理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a.说理要科学(包括说理要科学,说理要尊重儿童)

b.说理要尊重儿童(作用:只有在尊重儿童,充分顾及他们的感受和情感,说理才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c.排除意义障碍

(2)意义障碍包括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和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 。(意义障碍指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的心理抗拒。)

(3)造成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教师未考虑学生的动机,常常把不存在的动机强加在他们身上。

(如何排除?首先要查明产生意义障碍的缘由,其次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是儿童理解教师的善意。);

造成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态度而机械重复的某些要求。

(如何排除?首先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此外教师在表达教育中的要求时,应尽量运用教育的技巧。)

3.为儿童提供榜样应注意的问题:

a榜样只有可敬,才具有权威性; b榜样只有可信,才具有真实性; c榜样只有可亲,才具有感染力。 4.儿童的模仿有何偏向?

孩子常会模仿一些不适当的场景和人物。 5.如何纠正儿童模仿上的偏向?

正确的做法是做好引导和预防工作。 a对一些文艺节目加以选择;

b在儿童观看前进行指导性谈话;

c对剧中的反面角色,反面人物产生厌恶的情感。

6.强化法即表扬与鼓励,批评与惩罚,或夸奖与否定的行为。 7.运用强化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a要有一个目标; b制定小步子; c及时反馈;

d表扬与批评的态度和重视的程度 8.影响表扬与批评的因素包括哪些? a学生的经验;

b表扬与批评运用的频率;

c学生对批评与表扬的态度和重视的程度; d施教者的权威性程度;

e学生的性别因素。 9.如何理解和运用惩罚?

(1)坚决反对体罚和变相体罚; (2)惩罚应少用,慎用。

a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b惩罚会削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c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3)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的作用。 a惩罚应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 b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

年幼的孩子接受成人的强制性惩罚,对年长儿童则适宜采取另一种惩罚方式——回敬性惩罚

c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