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文言文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教师版) 下载本文

译文:要使我们的国君长寿, 视金玉为贱物,视人民为宝贝或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贱金玉,宝人民) 。 2、甫抵里閈,亲故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译文:刚到达乡里,来嘘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亲戚朋友(问寒温表庆贺者亲故),肩挨肩,脚跟脚 。

3、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译文:士兵并不是喜欢战死亡乐意受伤,只是因为他的将领清楚地知道士兵的冷暖饥饱,明白地见到士兵的辛劳艰苦。(审知??,而明见??) 4、有滏阳人焦通,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译文:有个滏阳人叫焦通,侍奉双亲礼数缺失, 被他的堂弟告发。 5、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

译文:有个叫华生的人,世代家居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6、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7、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译文: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

8、(王)刚中集三乡夫共疏之,累土为防,上植榆柳,表以石柱。 译文:王刚中召集三乡壮丁共同疏通,垒土为堤,在堤防上种植榆树、柳树,并立石柱记载、表彰此事。

9、当涂人坐杀牛祈雨,囚系者六十余人,师文悯而出之。

译文:当涂人因杀牛祈雨被判罪,被关押的有六十多人,畅师文同情并释放了他们。 10、(刘仁轨)尝为御史袁异式所劾,慢辱之,胁使引决。

译文:(刘仁轨)曾经被御史袁异式弹劾,袁异式轻慢他侮辱他,胁迫他自杀。

2017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一、表示疑问的习惯用法

1、\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 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 例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

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3、\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 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9

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4、.\独??耶\、\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5、“如??何;若??何;奈??何”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土石何? ②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③?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另外:】“如何(何如)”、“奈何”、“ 若何(何若)” 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6.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译文: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7. \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 例: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例:宋何罪之有?

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

4、\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子非三闾大夫欤? 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5、.\宁??耶\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6、“无乃??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7.“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

8、\岂??乎(哉)\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10

译文: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三、表示感叹的习惯用法

1、何其??译为“多么”,有时也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①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 ②赐,汝来何其晚也? 2、何??之??,可译为“怎么??这么??”或“怎么这么??”,也可译为“怎么那么??”或“为什么这么??”。

例如:足下不欲破袁氏也,何言之不实也? 3、“直??耳”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4、.“何??哉(也)?”(可译为“怎么能??呢?”)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译文:怎么能说得完呢! 5.“惟??耳!”可译为“只是??罢了!” 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译文: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6、“一何” ,可译为“ 何等、多么、为什么??那么??” 例: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 7.“何其”,可译为“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 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译文: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四、表示假设的习惯用法

1、有??于此(斯)??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 例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庄子?杂篇?让王第二十八》 2、“若其”相当于“假如”。

例如: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 3、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例: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表选择语气:

1、\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2、\??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3、\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11

例: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译文: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4、??,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5、“非??则??”,“非??而??”,相当于“不是??就是??”,“不是??却”。 例①非死则徙尔。(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非字而画。(《促织》)

六、表示强调的习惯用法

1、“唯(惟)??为??”,可译为“只”“只有”“惟独”。例: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2、“唯(惟)??所??”,可译为“任凭??”“随便??”。例:臣有三剑,唯王所用。 3、“非惟??抑亦”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表递进语气。 例: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七、表示比较的习惯用法

“??何如??” “??何若??” “??孰与(孰若)??”,“??与??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比??怎么样?”“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八、表推测、揣度、商榷的习惯用法

1、\得无??乎(耶、邪)\“无乃??乎”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例:无乃尔是过与?

3、\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难道??吗?\

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译文: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5、.??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①闻道百,以为莫已若也,我之谓也。 ②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