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土地养育着我们

单元目标:

态度:形成热爱和珍惜土地的情感,崇尚劳动,感激、尊重农业和农业劳动者的态度。

能力:能够对简单的农业知识进行探究;通过体验,形成简单的劳动能力。

知识:了解农业与社会生活密切了联系、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知道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 课 时:9课时 主题一: 人们在土地上耕耘 课 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 1.导人:“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 。 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 一下”。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记录在黑板上,并告诉学生: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虎子和爷爷是怎样种萝卜的吧。” 2.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讨论或谈话的方式知道:

第—幅图画是播种。在烈日下,按照一定的间距,爷爷用镐刨坑,虎子在弯腮把萝卜种子点在坑内,并把坑用土覆盖好。

第二幅图画是间苗。因为播种的时候,每一个穴位里都要撒几粒种子,种子发芽以后,每个穴位里都会长出一撮萝卜苗,但是不能够任其生长,因为那样萝卜就长不大。所以要拔掉幼弱的萝卜苗, 只保留—棵最健壮、长得最大的幼苗,这叫做间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草。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杂草也会随着长起来,并且和农作物争夺土壤里的水分和养料,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尽管天气非常炎热,虎子和爷爷仍然必须在烈日下给萝卜松土和除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正在生长的萝卜培土。萝卜只有在疏松的土壤里才能够越长越大,因此在萝卜的生长过程中,要给萝卜周围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获。收获的时候是用镐把土刨松,这样把萝卜拔出来的。

第七幅图画是在获得了好收成以后,虎子和爷爷有了收入,精打细算地把

1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收入用于日常生活。

3.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 “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

4.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账目”。教师引导学生讨沦:

“虎子家为什么要用卖萝卜的钱买这些东西?”

对照虎子家的劳动收入方式,讨论:和自己家的收入方式有什么不同?自己的

父母是怎样通过劳动来维持家庭经济来源的。 5.总结。

第二课时 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不的规律。 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的道理。

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

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生养我们自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教学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事’中了解到,从每年月初种植到5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什么呢?

2.解决问题讨论。请学生阅读本课题第一段的课文,讨论: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一年中“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间里的光照、温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的生长”:还可以请学生根据自己回家以后对父母和长辈的调查,谈一谈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季节和时间,由此得出“什么季节适合种什么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的结沦。 3、教师讲解:

农作物的种植不仅和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够种植或出产的。比如我们每天吃到的食物,商店里出售的食品、蔬菜、水果,并不都是我们这里生产的,有的是本地出产的,有的是从外地运来的。”

4、全班讨论。阅读教科书第9页的课文,讨论:“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生长所要求的土壤、气候是不同的?”通过交流知道,有的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像水稻、甘蔗等;有的作物喜欢温暖,像小麦、棉花;有的农作物喜欢沙质土

2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壤,像花生;有的农作物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像玉米等杂粮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种植。

阅读中国政区图,通过政区图上的图例了解主要农作物在我国的分布。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南方几乎不生产小麦?水稻在北方也有,可是为什么要少得多?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通过探究知道:

(1)小麦——喜欢在温暖、干旱的环境中生长,易结穗。南方太热、潮湿,不适合小麦的生长。温度太高就会疯长枝叶,不容

(2)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完全不同,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喜欢生活在水里,所以南方种植得多。北方虽然也有种植,但必须抓准农时,不然天气转冷,到了霜降,水稻的籽粒还没有成熟,就不会有收成了。

(3)小麦、棉花喜欢温暖和强烈的阳光,我国中部及新疆部分地区具备这样的气候条件,所以有着广泛的种植。

(4)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喜欢温度高、强光照和充足的雨水,所以在我国南方种植得比较多。青稞适应高寒条件,所以只在西藏和青海地区有种植。

(5)水果——对阳光和水的要求都比较高,我国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地区以及新疆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这些地方有出产。

(6)玉米等杂粮对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很多地方都能够栽种。

5、探究活动。观察教科书第10页图画所出示的小麦、玉米、甘蔗、大豆、苹果、花生等农作物,并讨论: “这些粮食、蔬菜、水果最早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明确:现在人种植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都是人类从野生的植物物种中经过漫长的年代,通过选育、驯化培育出来的。 6、阅读与总结。阅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布置家庭作业。 第三课时

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过程 1.导入。

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帮助学生通过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大然、无污染、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4.教师小结: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主题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课 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从传统到现代

教学目标:

1、了解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家具是人手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的态度。 教学准备:

1、搜集本地区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2、让学生调查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农具,使用这些有什么好处。 教学过程:

1、 导入: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重要

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简单的农具。这些 农具都是人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2、 观察活动:通过教科书第12页的五幅插图,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

做什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3、 体验与交流:本地区经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

处?是怎样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帮助了解一点有关农具的常识大体。在学生体验简单农具的使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4、 讨论:13页的课文和插图:这种四幅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变化? 5、 教师总结: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与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第二课时 劳动者创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