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针刀疗法 绝密! 下载本文

腰部疾病:腰部的运动轴:1:前屈:损伤的部位,腰骶三

角区。前屈等同于坐位,可引起类似于L5,S1节段椎间盘症状 2:后伸:损伤的部位:腰肋三角区 3:左右旋转:损伤的部位:腰大肌,腹外斜肌。左右旋转等同于翻身动作 4:左右侧弯:腰三横突

损伤总结:1、腰骶三角区刀法针法相同,在区域内找结节

点治疗。2、腰肋三角区刀法只在L1-2棘突旁松解,圆利针法将针尖向下平刺,针体刺结节点即可。3、腰大肌刀法只在L1-2、L5-S1棘突旁松解,圆利针针法在L4横突尖下方进针,达到阻力干感后,再向下进针2cm即可,目的是避开肾下极。4、腹外斜肌一般用圆利针在肌腹上穿过即可。5、腰三横突综合症一般用刀法在L3棘突旁同侧松解即可。

腰大肌损伤: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肌肉临床症状:1:翻身疼痛。2: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引起腰腿痛。3:在急性损伤时腰部没有具体的压痛点。4:有深在的叩击痛。5:臀部歪向一侧。6:小腿的外侧麻痛。7:膝关节内侧痛。8:早晨不能久睡。9:生理曲度变直,人为垫高腰部形成生理曲度疼痛可暂时缓解。10:可引起结肠炎表现,阳痿、早泄表现。11:腹股沟疼痛。

腰椎神经解剖(类椎间盘突出症): 1:L2-3突出:腹股沟疼痛,膝腱反射(+)。2:L3-4突出:大腿前侧疼痛、腰痛、膝腱反射(+)。 3:L4-5突出:腰痛、大腿后侧痛、小腿前侧痛、小腿外侧疼痛、拇趾背伸试验(+)。4:L5-S1突出:腰痛、大腿、小腿后侧疼痛、跟

腱反射(+)。5:腰骶三角区劳损会引起L4~5 L5-S1节段脊神经后支卡压,产生类似L4~5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状。

类似L4-5,L5-S1椎间盘卡压症状的病症:1:腰大肌损伤。 2:腰骶三角区劳损。 3:骶结节韧带损。 4:梨状肌损伤。

股骨头坏死:1:腰大肌。2:阔筋膜张肌。3:股内收肌。4:腰骶三角。5:股直肌。6:梨状肌。

腹股沟疼痛的病症:1:髂腰肌损伤,包括腰大肌和髂

肌。 2:腹外斜肌损伤:腹外斜肌前侧肌纤维形成腹股沟韧带。

3:股内收肌损伤。 4:L1-2神经卡压。

下肢肿胀病因:1:肾性下肢肿。2:脉管炎。3:血栓。4:腹股沟筋膜卡压。

梨状肌损伤:症状:1、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神经压迫):下肢发麻2、间歇性跛行(血管压迫):间歇性跛行诊断间歇性跛行先要患者行走,以右腿为例:向前走症状明显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腰大肌;向后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二头肌;向右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阔筋膜张肌;向左侧走症状加重时,除治疗梨状肌还要治疗股内收肌。梨状肌损伤的检查:目前教科书上的检查动作设计的不是太科学。我的检查动作: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屈膝屈髋90度,将髂前上棘、股骨大转子作一连线,为三角形的一个底边,在臀部以此底边画一个等边三角形,其顶点部位

即位梨状肌的投影部位,再按软组织损伤特点看其是否有结节压痛,如果有即诊断梨状肌损伤。

膝关节损伤膝前痛:1、骨性关节炎。2、髌骨软化症。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或内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股四头肌损伤。 膝后痛:1、腘绳肌损伤(止点损伤)。2、腓肠肌起点损伤。3、髌骨外上方滑囊炎。4、髌下脂肪垫劳损。5、腘窝囊肿。

膝内侧痛:1、髂胫束损伤。2、内侧副韧带损伤。3、股内收肌损伤。4、腰大肌劳损。5、L3横突综合症。 6、缝匠肌损伤 膝外侧痛:1、髂胫束损伤。2、外侧副韧带损伤。3、股内收肌损伤。动作分析:

上楼疼痛:股四头肌损伤。

下楼疼痛:1、下楼膝前痛为髌下脂肪垫劳损; 2、下楼膝后痛为腘绳肌损伤、髌下脂肪垫劳损。治疗:跟据解剖,我们认识到髌骨为膝关节的一块活动籽骨,功能是协调膝关节运动的,如果髌骨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则膝关节的活动也受限制,膝关节疼痛的病中绝大多数是髌骨的活动范围受限。治疗上只需将髌骨四周的卡压筋膜松解,则膝关节活动就正常。1、上楼痛松解:10点、11点、1点、2点位的筋膜。2、下楼痛松解:4点、5点、7点、8点位的筋膜。3、内侧痛松解:2点、3点、4点位的筋膜。4、外侧痛松解:8点、9点、10点位的筋膜。5、对严重增生的膝关节,在髌骨的中央

也可找到2——3条横行的筋膜进行切断松解,然后根据以上所讲的软组织损伤理论治疗相关的肌肉组织。

对髌骨外上方滑囊炎的治疗:水曲穴(即足临泣穴,同侧) 膝痛穴(相当于手五里穴,对

侧) 五虎擒羊穴(包括内外膝眼、血海、梁丘、鹤顶穴)。毫针方法:先扎水曲穴、膝痛穴后叫患者缓慢地屈伸膝关节,18次左右,后扎五虎擒羊穴,留针30分钟。

足跟痛:1、跟骨骨刺:起步痛,行走后缓解,劳累后疼痛加重;2、跟骨脂肪垫劳损:起步不痛,越走越痛;3、跟骨滑囊炎:起步痛,越走越重;4、跟腱炎:跟腱处压痛;5、膑下脂肪垫劳损:将手按压内外膝眼后跟骨压痛消失,放开后跟骨压痛出现;6、骨盆移位:患者俯卧,比双下肢长短,然后屈膝90度,再次比双下肢长短,原来长的脚变短了,短的脚变长了为骨盆移位;7、髋关节外旋:走路时患侧呈现外八字;8、足弓畸形:有扁平足或足弓增大;9、骶棘肌劳损; 10、C6-7棘突旁软组织劳损;治疗:机理:足跟痛属运动性损伤所致,人体运动最易损伤的C6-7、腰骶区,膝关节区。根据运动损伤原理,在此三区寻找筋节点进行治疗即可,多数患者在骶棘肌附着点、C5-6棘突旁有劳损点,以及髌骨4点、5点、7点、8点位可扪及条索,用超微针刀进行切割,骨盆移位的患者在腰骶三角区上的筋节点松解,疗效立竿见影。

踝关节疼痛: 1、内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内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2、外侧疼痛:刀法是沿着外踝边缘找结节进行切割;

失眠机理:阳不入阴阳:生发阴(收藏)阳不入阴:1:阳气不足:补阳,老十针; 2:阳明不收合:以调胃为主; 3:太阴不开:以治肺为主;入阴回阳:厥阴肝经的问题,以及少阴肾精的问题。

便秘:1、气虚便秘:大便不干,解大便时无力排出 治法:以补气为主(上脘、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 2、热秘:大便干燥,呈颗粒状,以降火为主 治法:大肠俞、承山。3、寒秘:大便先干后稀,形寒肢冷 治法:扶阳为主(大椎、天枢、足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