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农业及循环经济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产猪饲料。这样各个环节首尾相连,互助互辅,形成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养殖场内部也形成猪-粪尿-微生物降解-菌体蛋白质-猪,养殖场-生活污水-沼气-发电-养殖场两个农业循环体系。

项目建设后将形成: (1)年产生猪30万头;

(2)大型沼气10万立方、有机肥30万吨;

(3)藤茶500亩、中药材4200亩、彩色苗木300亩; (4)藤茶饮用茶30吨,藤茶保健胶囊1亿粒,饲料添加剂10

万吨;

(5)年处理畜禽肉产品10万吨。

(6)农业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 8、投资估算及建设期限

(1)项目总投资69037.09万元,其中建设工程费用25235.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18.60万元,预备费1282.60万元,流动资金41100.39.0万元。

(2)项目分三期进行。其中:

一期工程投资2.3亿元。建设期1年,主要建设内容有:

A.10头种猪养殖基地和饲料加工B.其他配套设施。 二期工程投资9000万元。建设期半年,主要建设内容有: A.5000立方大型沼气池B.3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

C.5000亩彩色苗木、藤茶及中草药生物育种及示范种植基地建设。

3

三期工程投资3.7037亿元。建设期1。5年,主要内容有: A.20万头商品猪养殖基地及饲料加工B.农产品精深加

工生产线C.生态旅游

(2)资金筹措:银行贷款22000.0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

47037.09万元。 其中一期工程由企业自筹。

9、财务评价结论

项目财务净现值(Ic=8%)税后为80775.10万元,大于0万元;内部收益率税后为20.75%,大于Ic=8%;投资回收期税后6.27年,较短;盈亏平衡点65.54%。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的盈利能力较好,风险较小,项目在财务评价上可行。

10、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循环经济链,项目的建设可使周边5500户以上农民从中受益,使项目区整个农业循环经济应用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有效改进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实施后,可向社会提供1600个就业岗位,对解决xx市xx镇当地的富余劳动人口的安置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可以促进当地畜牧业、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等同时朝着规模化、生态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大农业方向发展。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11】1736

4

号)

2、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皖发改环资函【2012】471号

3、《循环经济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7、沼气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规范 8、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9、xxxxx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其它基础资料

三、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旨在建设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其经济、生态及社会的综合效益明显。项目拟建的建设内容是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现代农业经济、与本项目相关联的二产和三产的需要,单项工程规模配套合理,拟建的生态模式、循环模式、产业模式可行,技术方案成熟,市场需求迫切。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充分,建设单位目前的养殖规模、设施基础及现有产业组合满足建设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生态循环经济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是政府12个5年计划大力支持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因此,项目可行,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5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及项目由来

农业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无偿供给和保障的前提下,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低效率地消耗自然资源,同时持续不断地排放废弃物,破坏生态环境,来达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即呈现出“高开采、高投入、低利用和高排放”的(“三高一低”)特征, 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不仅制约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农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同时还注重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资源的再生,并为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率提供了新模式。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六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