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 图文 下载本文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毕 业 论 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院系名称:_______地球科学学院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环境科学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张帆____________ _ 学 号:________2009013223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尹秀英__________ __

完成日期 2013 年 06 月 11 日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毕 业 论 文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院系名称:_______地球科学学院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环境科学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张帆____________ _ 学 号:________2009013223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尹秀英___________ _

完成日期 2013 年 06 月 11 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I页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特别是建设部在 2000 年分别选取了北京、上海、杭州等 8个大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均因措施不当而未取得预期效果。市容市政、环卫行业主管部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经营单位之间还存在许多协作不协调的问题,城市垃圾分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中垃圾分类、垃圾收集、垃圾处理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城市垃圾分类过程中政府制定政策欠完整性分析,垃圾分类处理技术水平不足,多部门协调能力欠缺等问题,从而提出促进中国城市垃圾分类的可行性建议,如完善监督投入保障制度,构建多级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等。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II页

Urban living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bstract

China's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gan in the early 1970s. Especially th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respectively, in 2000 selected the eight big cities such as Beijing, Shanghai, hangzhou garbage recycling pilot, city life garbage disposal industry in China got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improper measures and the expected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City municipal, sanitation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industry, city life garbage disposal project still exist many collaboration between business units uncoordinated problems, city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ystem reform is imperative.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ity garbage disposal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garbage collection, garbage disposal, summed up China's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garbag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power imbalance, government policy owe integrity analysis, garbage sorting processing technology level is insufficient, lack multisectoral coordination problems, to promote China's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is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such as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supervision and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III页

safeguard, build multi-level management mode,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ulations, etc.

Keywords: urban living garbag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IV页

目录

第1章 前言 ................................................................................................. 1

1.1 研究意义 ......................................................................................... 1 1.2研究现状 .......................................................................................... 2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1.3.1 研究内容 ............................................................................ 2 1.3.2 技术路线 ............................................................................ 3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 4

2.1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 4 2.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 5 第3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 12

3.1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足 ................................................ 12 3.2垃圾收集与运输过程中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 12 3.3政府制定政策欠完整性 ................................................................ 13 3.4垃圾分类技术水平不足 ................................................................ 13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 15

4.1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 ............................................ 15

4.1.1美国 ................................................................................... 15 4.1.2日本 ................................................................................... 17 4.1.3德国 ................................................................................... 19 4.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 21

4.2.1完善监督投入保障制度 ................................................... 21 4.2.2提升民众意识 ................................................................... 22 4.2.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 ............................................... 23 4.2.4构建多级管理模式 ........................................................... 24 4.2.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 ....................................... 26

第5章 结论 ............................................................................................... 27 参考文献 ....................................................................................................... 28 致谢 ............................................................................................................... 30

第1章 前言

第1页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随之带动了产品流通速度的加快,消费者购买力迅猛提升,这些正面的进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的提高。由于垃圾处理不当,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合理的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使其成为一种资源有效的进入城市循环系统,即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焦点[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是从垃圾产生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理化性质、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进行分类后再收集、储存及运输。分类收集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1]。通过垃圾分类,可有效地实现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和最大程度的废品回收,为后续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为垃圾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创造良好条件[2]。垃圾分类既能保证降低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成本,又能变废为宝创造一定的经济利润,同时还能达到避免垃圾及垃圾渗滤液的危害。

我国垃圾分类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在2000年在北京等八个城市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但截止2010年,十年的试点工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收效甚微。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部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的分析,并借鉴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总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探索性地提出改进

第1章 前言

第2页

建议。 1.2研究现状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垃圾分类体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裴成虎(2003)指出,垃圾管理十分被动,垃圾处现只重视“后端”而较轻视“前端”,具体表现为生活垃圾源头上没有分类,运输环节以混合运输为主,处理以低端填埋为主等问题严重,因此需要改革垃圾收运及处理体制。邓俊(2003)认为垃圾处理的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与政策缺失,政府环卫部门对垃圾分类收运环节对待消极等。冯思静(2006)通过对北京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填埋与混合收集填埋各种成本进行比较,得到了垃圾分类收集不紧可以简化垃圾收运程序、降低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对垃圾最终处理进行简化,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的结论。通过诸多学者对垃圾处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进行垃圾分类体制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国垃圾分类管理体制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城市垃圾处理行业、民众参与等之间的综合作用,发觉政府监管、行业标准、民众意识等体制上的问题,继而提出中国垃圾分类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可行性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垃圾分类的意义与必要性; (2)国外垃圾分类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

第1章 前言

第3页

(3)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存在问题; (4)我国垃圾分类管理体制改革措施与建议。 1.3.2 技术路线

本文拟使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从城市垃圾收运及处理、管理政策、民众参与情况等方面对中国城市垃圾分类与回收现状进行阐述,挖掘中国城市垃圾分类步履维艰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从而找到中国垃圾分类管理体制中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图1.1)。

1、调查问券 2、口头采访 3、关注管理者工作 1、社区居民调查问券 实地调研 2、询问社区居民 3、与社区管理者探讨 1、到相关官网查看垃圾分类工作近况 发现问题 2、到城建、环保局了解一线的垃圾分类现状 3、记录民众的观点 1、阅读国内外关于垃圾解决方案 分类文献 2、掌握现行成功的垃圾分类方案 1、网络搜集资料 2、追踪管理细节 3、征询民众对分类现状 的意见和建议 1、参阅文献 2、查阅书籍 3、视调研情况具体分析

图1.1 技术路线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4页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2.1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对城市生活垃圾定义为“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中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六类(表2.1)。各城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有不同垃圾分类方法,如,北京市公共场所垃圾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类,住宅小区内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三类。

表2.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表

分类类别 可回收物 大件垃圾

可堆肥垃圾 可燃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内容

1.纸类未严重污染的文字用纸 2.容器塑料、包装塑料等塑料制品 3.金属各种类别的非金属 4.玻璃有色和无色废玻璃制品 5.废旧纺织衣物和纺织制品

体积较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旧物品 包括废家用电器和家具等

垃圾中适宜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并制成肥料的物质 可以燃烧的垃圾。包括植物类垃圾、不易回收的废旧纸类 对人类或自然有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垃圾。包括电子产品、 废油漆、废灯管、废旧化学制品等 上述5类以外的垃圾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5页

2.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2000年,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等法律、法规,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2000),选择了北京 上海 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八个城市[3],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以便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要求首先在试点城市实施废电池、废纸和废塑料的分类与回收,6月底前各试点城市完成分类收集试点实施方案和近期实施计划,8月底前落实配套设施,启动媒体宣传,9月开始实施,11月至12月组织媒体对各试点城市巡回报道。

下面以几个试点城市为例分析中国垃圾分类现状。 A北京

北京市采取加强源头分类收集运输及中间转运环节的分类方式。目前,北京市公共场所垃圾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与其他垃圾两类,住宅小区内大多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三类。

经验:(1)政策方面,2012年3月1日后施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对垃圾分类进行测评和监督。谁排放、谁付费,多排放、多付费,混合排放多付费、分类排放少付费的原则,进行量化收取垃圾费用,改变过去死板的按户收费方式。北京市结合申办奥运会,把分类收集作为建设绿色北京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系统性、广泛性、有序性”的指导方针,并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废纸分类收集,推广使用再生纸办公。(2)较完善的管理系统,北京市环卫管理系统由6个部门构成,他们分别是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容环境管理处、环境卫生设施管理处、北京垃圾渣土处、北京市环卫设计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6页

科技院、北京市使馆清洁运输管理处,其隶属关系(图2.1)。

图2.1 北京市垃圾管理机构示意图

存在的问题:(1)由于北京市出现了监督体系和奖惩体系的缺失、计量收取垃圾费用实施的拖沓、政策制定缺乏完整性、“前分后混”的怪圈尚未破题及重建设项目投入轻制度的建立等问题。导致了截止2010年北京市仅有4.4%的社区做到了居民按标准分类投放。而有41.1%的社区,居民投放垃圾的情况并未发生改变。有50%的社区,尽管已有部分居民进行了分类投放,但另一部分居民仍然混合投放。(2)尽管激励措施,如物质奖励,可能在初期有一定作用,但长效机制仍要靠明确的收费制度与监督惩罚机制的安排。更严重的是北京市75.6%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都是依靠二次分拣。但尽管社区层面有此第二道“防线”,但实际操作效果还是不理想,混装情况依然存在。 B上海

上海作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十多年来分类方式经过多次调整,2007年确立了“大分流、小分类”模式,即装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和绿化枯枝落叶专项分流处理,日常生活垃圾按照场所不同,分别采取不同分类方式。自2007年起开始实行垃圾四类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7页

分类模式:居住区实行“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分类;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三分类;在公共场所实行“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二分类;另外对餐厨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一次性塑料饭盒进行分流处置。十多年过去了,垃圾分类试点虽不很成功,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势在必行“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2011年,上海开展以1080个居住区为先导的新一轮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试点,涉及约50万户家庭,分布在上海18个区县的18个街镇。

经验:上海市实行的包括有害垃圾收运联单管理制度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社会告知制度,即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新方式的垃圾箱房上张贴分类收运告知牌,明确分类收运的作业单位、作业时间、投诉方式,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存在的问题:(1)由于垃圾分类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2)无论是国家法律或地方条例,都缺乏对如何分类、如何收集和处置等实施细则的规定,分类责任主体不清,并且地方法规也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制性不强,总体可操作性较差。(3)由于对回收的品种进行掺杂处理,导致品质不高,加之目前资源化技术较低,导致垃圾资源化方式粗放、附加值较低的局面。(4)目前上海推行的“四分类”垃圾分类法中其中一类是“可回收垃圾”。但“回收”仅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回收”的具体定义方式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可以回收的东西,其他人可能认为“不可回收”,从而可能导致投放选择不一样,最终达不到垃圾分类效果。(5)在现有体系下,国营废品回收站点和回收队伍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民营回收企业,以及以进城的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8页

农民和无业人员为主体的“拾荒大军”。由于我国的环境工作历来由政府主导,造成公众的思维定势,绝大部分公众仍认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都只是政府的职责,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废品回收的基础上,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不深,再加上回收和再利用体系过于分散,再生资源利用领域得不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垃圾分类的深入开展也遇到了瓶颈。 C南京

南京市则避免了分工不细的情况,直接采取7种特殊垃圾实行专项分流:1集贸市场垃圾:丢弃的蔬菜等。2餐厨垃圾:废弃的生、熟食物。3装修垃圾:废弃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4大件垃圾:家具、马桶、浴缸等。5电子垃圾:电器和元器件。6绿化垃圾:落叶和修剪下的枝叶。7道路机扫垃圾:以有害灰尘为主的垃圾。

好的经验:(1)对于居民的生活垃圾,南京市将居民家庭的垃圾四分类后,由城管部门负责直收直运。投放时间:早上6∶00—7∶00晚上20∶00—21∶00沿街单位的垃圾分类后直接投放到城管部门的专用收集车。投放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2)介于混运现象的普遍性,南京市还明确指出在推广阶段,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电子垃圾、绿化垃圾、道路机扫垃圾等五种特殊垃圾由专业部门的专用车辆进行收集运输杜绝与生活垃圾“混装、混运”。

存在的问题:(1)各部门协调不流畅浪费时间和财力的行为屡屡发生、财政投入去向不透明,专业分类运输设备与政府、技术不足,有害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欠缺、关键环节工作没有跟进,混装现象时有发生等羁绊试点实施的问题。(2)垃圾分类中对二次分拣的依赖性较强。由于分类收集过程中的混装现象的发生,导致二次分拣成为了南京市主要的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9页

垃圾分类任务,既费事又费时。南京市提出2013年1月至2014年在建城区内全面实施垃圾分类。这不仅让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消耗殆尽,也损害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公信力。 D杭州

杭州市是第一个实施实名制、垃圾不落地等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试点,实户制、编码袋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杭也将实施。第一个实施实名制、垃圾不落地等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的试点,实户制、编码袋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杭也将实施。相对其他试点城市这是个新的改革。但杭州市并没走出试点失败的怪圈,公众意识极为欠缺——杭州市垃圾分类试点实践经验,垃圾分类工作瓶颈在于公众自觉参与分类投放率不高。政府盲目引导——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急于求成,规划三五年实现全覆盖。 E桂林

桂林市鉴于管理模式落后制约垃圾分类管理的实况,政府出面,多部门一同协调,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处理体系。但是试点后期桂林市出现了许多“面子工程”, 缺少分类车,所有垃圾统一装;垃圾“含金量”不高,分类处理很粗浅,由于“卖废品”、“拾荒”等现象的存在,垃圾分类的“含金量”进一步被削减,垃圾处理收益被压缩,“垃圾分类环节常常缺乏经济效益得不偿失”;公众意识极为欠缺,分类箱前丢垃圾怎么顺手怎么扔。刚开始推广“分类箱”时,还有工作人员专门监督、指导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可之后,各种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督就都没了,现在,大家仍然没有形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 F广州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10页

广州市将垃圾分类系统化,形成统一、开放、多元参与竞争的环卫市场格局;引入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效益,促进环卫市场的发育。特别是2001年下半年开始向家庭、企业和集团单位征收垃圾处理费。广州市成为了首个向家庭、企业和集团单位全面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城市。出于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只看到“门面功夫”,导致了生活垃圾的分类仅能在各条大型道路的果皮箱上看到,而在一些小街小巷,不能找到这些分类果皮箱。虽已实施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压缩中转、密闭运输,但这种方法仅停留在简单的收集阶段,各类的垃圾混合在一个塑料袋中,根本没有实现从每户居民开始实行最基本的“分类收集”,给下一步垃圾分类处理带来许多不便。 G深圳

深圳市注重垃圾减量化,厨余垃圾也做到了针对性收集处理。每天小区产生的可回收生活垃圾,都会运到这个垃圾房分拣;而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则有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小区垃圾减排量达到了38%。(但是垃圾分类涉及的其他方面欠佳,尤其是企事业的垃圾分类工作)深圳市试点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管理漏洞,多头管理,因其涉及到市区两级政府及宣传、教育、发改、人居委、科工信贸、城管、财委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人人有责的结果是人人都不负责,最终使当年的分类试点流于形式。缺乏强制性法规,没有奖罚公众仅把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公益性的行为,并不能根本改变垃圾分类的现状,导致一些企业,打着环保的名号,从政府套取补贴,一旦钱到手,根本不从事环保事项,而是用作他途。借垃圾分类之名套取政府补贴的企业大有存在。更甚存在政府空喊现象:最重要的末端处理环节根本没行动,末端处理需要相关配套设施

第2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第11页

建设,比如有害垃圾的处理设备、焚烧厂、再生资源处理等,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事实证明深圳在这方面根本没动作。 H厦门

厦门市同样是将试点工作侧重点放在了垃圾分类管理体制改革上,分级建立了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以及配套的综合处理系统,应能立足于“村收集、区运输、市处理”三级体系。垃圾日产日清,厦门城市垃圾的清运率已达100%。垃圾收运的组织管理采用三级分工管理。从“等级模式”转变到“动态模式”, 各种处理技术的组成顺序也不是固定的,是个动态的模式,具有自适应性、可伸缩性、兼容性。厦门市从实际出发成立了许多诸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垃圾分类管理机构或公司,极力促进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行。由于垃圾分类体制改革工程巨大,造成了厦门市后期试点工作出现了明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新建的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规划布局、选址征地难度较大;旧有的收集、转运站则设备相对落后。后续工作严重受阻,填埋场受纳能力严重不足、垃圾处置水平大打折扣。而且现有的垃圾管理体制不利于改变垃圾管理的困境,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制约着垃圾管理的发展,不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12页

第3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问题

3.1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足

公众既是垃圾的制造者,也是垃圾受害者,公众参与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尤其是对垃圾分类回收有重要意义。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民参与、企业加盟及政府决策三方面的合力才能完成,而公众参与则是这个工程能否完成的一个基础和关键因素,公众的行为与态度是垃圾分类回收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垃圾分类回收的初端就是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而日复一日的分类投放是靠广大市民来做的。因此,垃圾分类收集必须有广大市民对分类收集方式的理解、支持和自觉参与,这也是垃圾分类回收最先行的工作[4]。

而从现实状况来看,民众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欠缺。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小区中有很到位的垃圾分类设施,可小区居民依旧随意投放,完全是“就近原则”。

3.2垃圾收集与运输过程中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由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我国的城建部门负责垃圾的收运而垃圾的分类确是环保部门的主要任务。两个部门的工作协调能力不足也直接制约了我国的垃圾分类管理,大大增加了治理难度。多头管理造成的多个单位或部门承担不同的角色,相互间因利益关系而难以协调,导致了在垃圾收运和分类工作严重受阻,致使后面的垃圾处理工作无法开展。

城建局主要负责:一是城市建设,包括大项目建设,城市市内的架桥、地铁、轻轨建设等;二是市容管理,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广告牌匾管理;三市市政建设管理,包括建设维修城市道路、城市亮化美化,路灯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四是公用事业管理,包括城市供水、供热、燃气管理等;五是园林绿化管理;六是城市规划管理,违章建筑管理拆除等;七是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工作。可见市容管理只是城建的任务之一,这也导致了城建部门与环卫部门在城市垃圾收集与清运这一焦点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漏洞。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13页

以深圳为例,深圳是2000年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仅在垃圾收运过程就牵扯涉及到市区两级政府及宣传、教育、发改、人居委、科工信贸、城管、财

委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人人有责的结果是人人都不负责。这也成为了深圳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进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3.3政府制定政策欠完整性

从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实施艰难的情况出发,不难发现,即便不少试点城市政府都推出了一系列的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但是多是人与亦云,甚至完全照搬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的政府政策和管理体制,并未从实情出发结合当地垃圾分类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不相符的政府政策形同虚设的现象。

目前,我国对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政府政策仅在《水污染防治法》(2008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修订)等分类法律中有所涉及;各地会制定相应的规则措施,但也仅仅针对特定地区使用;另外,好的政策应该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各地的规章制度都是在生活垃圾处理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之举,并没有考虑到更长远的利益[5]。

另外政府政策涉及环境卫生标准体系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特别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行费用定额、有关验收标准、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标准等[6]。有些制定的处理排放标准根本没有结合实情,缺乏可操作性,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物排放规定的要求过高,多数城市表示很难达标。

虽然政府出台了垃圾收费的相关办法,但收费标准偏低,收缴成本高、难度大,无法满足运行经费的需求。在鼓励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工作推动不力[7]。

3.4垃圾分类技术水平不足

第3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14页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基础设施包括:可供投放垃圾的垃圾桶,垃圾回收站,还包括运输工具即能够从垃圾的产生地到回收站的运输工具,还包括处理相应生活垃圾的技术设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基础是基础设施的存在,从北京市的实例可以看出,在提供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包括专门的垃圾桶!并在垃圾桶上标识出应该投放的垃圾)之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仅就垃圾桶而言,数量缺乏并且只粗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数量缺乏的后果是人们找不到投放的垃圾桶时就会随处乱丢垃圾,造成不应该的污染;大部分居民很少能够分清楚什么是“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很多时候都会与“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混淆”。因此,垃圾投放粗略分类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增加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困难,此外,垃圾回收站、运输工具和处理设备也存在着数量缺乏。装备落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进程[8]。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5页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4.1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经验

国外对城市垃圾的管理是通过立法来约束。从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不少国家基于城市环保的角度,逐步增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立法和监管[9]。从源头上分类投放垃圾,从而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和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围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佳出路。全世界有不少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尤以美国、日本、德国、瑞典、英国、瑞士等做得比较好,本文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例分析垃圾分类管理好的经验。 4.1.1美国

美国垃圾管理的历史己经有一百多年了,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美国垃圾回收体系、处理技术已经显得十分完善。美国垃圾分类采取大类粗分与部分居民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目前,美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以纸类与有机物为主,其含量以达到一半以上[10]。美国垃圾处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焚烧比重大。美国从80年代起先后投资20亿美元兴建了90座,总处理能力达3000万吨的垃圾电厂。到1990年发展到400座焚烧厂,焚烧率达18%,2000年提高到40%。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将垃圾资源化尽可能的做到最大化。

除此之外,美国垃圾分类收运与处理系统是一个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许多美国的固体废物处理公司有这从生活垃圾收运到最终加工处理的一体化运营结构,其中囊括了收集、回收、运输、加工和处理各个板块,而且还拥有居民和商业单位在内的大批客户群。美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既有私营也有公营,总体上约60%为公营,40%为私营,(表4.1)。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6页

表4.1美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数量及特征

回收中心焚烧厂填埋场公营2378871741私营160656970[12]

合计39841432711公营比例606164私营比例403936 注:图表资料来源于SCS工程公司

这些固体废物相关的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垃圾收运收取服务对象相应的收运费,另一方面可以销售掉垃圾处理后的产品。由于美国垃圾收运是商业化模式运作的,所以不同的地区会因收运公司不同而出现垃圾分类方法的差异,但大体上还是分为了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两类。美国现有的分类回收系统有五类(见表4.2),他们分别是路边循环收集系统、垃圾倾倒中心、付费回收系统、抵押系统和商业回收机构。

表4.2美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表

系统名称 系统运作 系统特点

路边回收系统 设置在路边,主耍收集居民生活垃圾 容量小、可分为2~3类 垃圾倾倒中心 设置在超市、大型市场、商业机构, 容积大、分类较细

收集居民和商业垃圾

付费回收系统 对部分利用价值大的垃圾有偿回收 收集时付给投放者费用

如易拉罐、纸类

抵押系统 够买商品时付一定押金,使用后归 可用于包装容器等垃圾

还时返还

商业回收系统 一种专业回收特种垃圾的大型机构 回收如废旧容器、纸类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7页

注:图表资料来源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的前沿领域》

[11]

美国的垃圾处理模式是一种商业化的处理模式,而中国目前垃圾回收处理是由政府直接负责的。商业化的处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市场在垃圾处理中的作用利用价格机制有效地控制了垃圾的产生与资源再利用。市场化可以有效地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还可以避免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是出现“政府失效”[1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距离完全依靠市场化仍旧存在很大的距离,但是我国可以根据美国垃圾回收的经验,拟定类似于美国押金返还制度等优秀机制来促进我国垃圾分类体制改革。 4.1.2日本

日本由于资源紧缺、人口压力等问题,致使日本无论政府或居民的危机意识十分强。日本从源头就开始细致的进行垃圾分类,将源头垃圾分为四类:资源垃圾、大件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14]。日本有着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见图4.1)。

日本居民都有政府发给的垃圾分类和按日期扔垃圾的指南,上面详细描述哪些属于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以及各类垃圾的清运时间。如,以东京都涩谷区惠比寿地区为例,每周的周一和周四清运可燃垃圾,周五回收资源垃圾,周六清运不可燃垃圾,周日收集大件垃圾。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早晨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

对普通人来说,垃圾分类时都会碰到的难题是各种废旧物品、包装容器到底属于哪一类垃圾。在这方面,日本人也做得相当细致。许多地方的政府网站都会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甚至会附一份详尽的分类列表,把居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几乎所有物品的分属都列得明明白白。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日本除了有相当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并达到有效运行的情况外,日本系统的垃圾管理法律体系直接保障了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稳定运行。日本垃圾管理法律体系是从三个不同的深度: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项法监督管理垃圾分类回收的[15]。三个不同的层次形成了以基本法为指导、以综合法为战略部署、以专项法为具体实施准则的合理布局,完全适应了日本“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见表4.3)。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8页

图4.1日本生活垃圾分类冋收处理流程图

注:图表资料源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19页

表4.3日本关于垃圾管理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 《环境基本法》 基本法 《促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基本循环法)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公共清洁法》(废弃物处理法) 综合法 《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 《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促进法》 1995年 《特定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法) 1998年 《食品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食品废弃物回收法) 2000年 专项法 《关于国家和其他实体的生态无害的物品和服务获2000年 得促进法》 2000年 《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法》(建筑材料回收法) 2000年 《报废汽车再利用法》 注:图表资料源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16]

法律名称 实施时间 1993年 2000年 2000年修订 2000年修订

4.1.3德国

德国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实施城市垃圾分类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

德国垃圾分类市场化是其显著的一个特征。德国垃圾分类是容纳在德国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德国的循环经济本就起源于“垃圾经济”,这致使德国的废物经济管理贯穿了整个经济循环当中,德国废物管理政策的目标就是实现一种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其政策重心首先是资源保护,其次是尽可能有效地处理废物。在德国,循环经济已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0页

经成为企业以及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是德国循环经济的核心,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在废弃物管理方面坚持预防为主、产品责任制和合作原则,着眼于不必要废弃物的产生[17]。

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立法,法律是德国成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德国对垃圾的管理过程中,立法一直紧紧相随,起到极大的保护与促进作用[18]。早在1972年,德国就颁布了《废物管理法》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废物处理进行了统一规定,并在1986年从法律上确定了固体废物管理分级制度。1994年9月27日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处置法》该法概括了关于垃圾的定义,垃圾拥有者的义务及垃圾流量的监控和垃圾清除的根本措施等种种基本规定。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封闭物质循环”的概念,1996年《封闭物质循环与废物管理法》生效的同时,为了规范填埋技术,德国在1991年颁布了关于危险废物的技术标准后,又于1993年颁布了关于城镇垃圾的技术标准后,在此基础上,加之纳入相符合的欧共体方针。联邦政府颁发了其他条款,如:垃圾储存条款、填埋条款、垃圾证明书条款等。一整套垃圾管理制度严格规定了垃圾处理的原则:(1)在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2)对不可避免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最大程度地循环利用;(3)对剩余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要采用合理、合法的对环境无害、无污染的方式处置。

德国的垃圾分类系统设有三种垃圾桶,它们分别是棕色有机垃圾桶,灰色垃圾桶与黄色垃圾桶,其中灰色和黄色垃圾桶也可用垃圾袋替代。棕色有机垃圾桶用来储存可堆肥的有机垃圾与花园垃圾,灰色垃圾桶用来储存只能坊埋处理的无法利用垃圾,黄色垃圾桶川来储存通过二元系统循环的垃圾,这类垃圾通常都有绿点标示。除了三色垃圾桶外,德国还有用来储存玻璃、纸类的存储容器,这类垃圾通常直接回收到玻璃厂与造纸进行再利用(图4.2)。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1页

图4.2德国生活垃圾处理示意图

4.2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4.2.1完善监督投入保障制度

完整的垃圾分类管理是政策-实施-监督-反馈-政策系统的念珠模型的体现,有效的政府监督,确保了政府资金准确到位的在垃圾分类中的投入使用,是垃圾分类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监督投入保障制度的改进首先要加大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财政投入,构建稳定的运行资金来源,拓宽行业融资渠道。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效显着、管理良好的城市,以及运行规范、社会反映良好的项目,给予奖励。地方政府投入要全面囊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收运体系、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现有设施升级改造治理等各个领域。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2页

其次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收费制度,加强征收力度,扩大垃圾处理费征收范围,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征收载体(例如捆绑自来水费、污水处理费、电费、燃气费和物业费等),注重管理降低收费成本。同时,要考虑部分贫困人口的实际困难,适当增加政府补贴,制定减免或者补助垃圾处理费用的政策。在线联网监管系统构建方面,需要配备信息处理平台、视频采集、在线监测设备、信息传统系统等;在监管能力提升方面,需要建立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认证培训机构,以提高监管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员专业素质;在监管机构日常运行方面,需要配备监测仪器以及支付日常办公费用和监管人员的工资。监管机构经济上的独立性是开展公平独立监管的前提条件,因此监管机构的费用应当纳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支出。严禁接受被监管企业的经济资助。并应做到专款专用,收缴的各项罚款应按规定处理处置。

4.2.2提升民众意识

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升民众垃圾分类意识,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制造者,提升民众垃圾分类意识可直接从垃圾分类工作源头上减少工作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率。

当然,若要充分调动民众垃圾分类积极性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多途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宣传:(1)借助电视、广播、报纸、海报和网络等多种媒介,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对垃圾源头分类收集进行宣传教育;(2)放发挥居委会的积极作用,促进垃圾分类收集活动的展开;(3)加强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19]。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3页

另外,在一些人不能自觉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收集时,通过强制性措施的督促,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率。所以加强垃圾分类管理,也是提升民众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的氛围,必然提升民众垃圾分类意识,最终民众自我行为将转变为集体行为。民众的参与也将渗透到垃圾分类的各个层面(见图4.3)。

图4.3 加强公众参与垃圾分类收集

4.2.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

一个完善的垃圾回收、利用、处置的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务必要引入市场机制。在垃圾分类回收环节直接借助政府支付,达到优化分类收运的目的。就中国目前而言,建立一套系统的垃圾分类回收产业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2000年的试点城市中,多有涉及垃圾分类产业市场化的尝试。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房山区推出了“政府补贴—统筹兼顾—企业运营—居民参与”的崭新模式。这套模式采用企业承包的方式,在全国率先推行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4页

了企业运营方式招聘上岗。与此同时,北京先后创立了诸如北京博园集团公司的实体经济企业从事垃圾分类产业。

中国垃圾分类市场化试点十几年来进展缓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该市场是半地下式的,得不到广大群众和其他部门的认可,所以要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在政府的扶持下稳步完善垃圾分类市场化这将是垃圾分类改革中重要一步。

利益驱动效应是垃圾分类回收市场化的必要手段。首先,商务系统需纳入垃圾治理体制,商务局应负责回收市场运行这一端,可称之为“诱导端”。商务局要行使其社会职能,统一协调管理国有、民营及民间的回收行为,规范市场[20]。市场机制的另一端可称为“封堵端”,即垃圾处理收付费制度。企业收运的垃圾可以按照垃圾的品质和数量收取处理费。2011年4月19日,国务院批转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即提出: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缴纳垃圾处理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和居民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探索改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降低收费成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应当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不得挪作他用。目前,从有关方面信息来看,至少北京、广州等城市已开始着手研究出台和建立健全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尽管出台和实施初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相信现在已是“黎明的前夜”。 4.2.4构建多级管理模式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以及再生资源管理政出多门、分头管理的特点,我国应该对垃圾回收与利用做进行统一的管理,尽量减少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交叉,以较少垃圾管理的交易成本与提高垃圾处理的执行效率。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5页

同时可以借鉴德国的二元管理模式,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成立一种第三方管理机构,并收回垃圾管理的部分权限,使第三方管理机构可以对部分种类的垃圾从前端收集到终端处理与再利用进行一体化操作,政府部门负责监督。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日前垃圾管理体制中的政企合一现象,而且还可以对垃圾处理全过程集中管理,提高效率。

目前,在再生资源回收巿场中,因缺乏有效的具有选择性激励机制而存在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问题严重。垃圾资源回收产业有关的相关利益方,在进行主体利益和整体利益选择博弈时,出于自身利益进行有限理性决策,会根据不同的行为主体的利益而影响其行为偏好,所以会由于彼此间的行为孤立而不利于行业整体的发展。因此,应该打破这种格局,发展一种能够代表行业整体利用的治理模式,以满足行业内的各方利益,从而避免由个人理性而产生集体不理性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耍北京市在垃圾资源回收市场中建立一种涉及宏观、中观、微观三个领域的治理模式。以北京为例(见图4.3)。其中,宏观领域由政府负责治理;中观领域由行业协会负责治理;微观领域由企业和公众负责治理。

图4.3北京市垃圾回收多级治理结构示意

第4章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

第26页

4.2.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从法律角度制定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促进循环型社会的形成是实现中国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政策的基础。根据国外垃圾处理经验,尤其是曰本与德国经验,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形成垃圾资源循环制度之前,都会制定一套垃圾处理法律体系,明确垃圾产生相关责任,约束垃圾处理各流程主体的行为。并且,如果要促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市场化,就更需要形成一系列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有效运行。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也可以从三个层面完善城市固体废弃物管制的法律体系:(1)基本法层面,尽快落实《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发展促进法》,以确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明确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制度构成;(2)综合法层面,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管制和循环经济做出全面规定,制定《废弃物处理法》,将其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管制和循环经济的综合法;(3)专项法层面,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法》、《容器包装再利用法》、《食品回收利用法》等专项法规。在这些法律基础上,各部门、地方再相应的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最终形成完善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体系[20]。

我国在城市垃圾管理上的相关政策发展(见表4.4)。

表4.4、我国防治固体废弃物的相关政策发展

颁布时间 颁布部门 1986年 1993年 2000年 2004年 2009年 国务院 建设部 建设部 建设部 国务院 政策名称 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政策主题 城市环卫 城市环卫 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 循环利用 第5章 结 论

第27页

第5章 结论

本文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地调査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法律法规、政策体制和市场机制等方面,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中国城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不足;垃圾收集与运输过程中的部门协调能力不足;政府制定政策欠完整性;垃圾分类技术水平不足。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目前中国:缺少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法律体系;缺少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缺少市场手段对垃圾分类行为引导;缺少长效地垃圾分类监督机制与宣传力度;缺少科学的垃圾处理技术;缺少制度完善的废品回收集散交易市场。

根据国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成功经验,导致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城市目前在进行垃圾分类与回收时,缺乏有效的分类激励机制,产业化运行程度低,垃圾收运服务完全由政府提供。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少市场化的垃圾回收方式,使责任完全由政府承担;(2)公共物品由政府单一提供的方式会造成“政府失效”;(3)缺少经济手段的引入,使生活垃圾在源头难以有效地减量化;(4)缺少市场化运行机制,难以有效激励消费者将垃圾进行源头分类。中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本身就有很多活跃的垃圾集散交易市场。因此,通过市场化来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关键就在于以政府引导而不是主导的方式,发挥市场机制在垃圾分类回收中的作用,促使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最后提出了促进促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几点建议,包括:(1) 完善监督投入保障制度;(2)提升民众意识;(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4)构建多级管理模式;(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

第5章 结 论

第28页

参考文献

[1] 李晶,华珞,王学江.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分析与比较[J].首都师

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73-79.

[2] 王战.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政府监管对策研究[D]. 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2011.

[3] 卢英方,孙向军.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策探讨[J]环境卫生工

程,2002,10(1):15-32.

[4] 胡一蓉.从国外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

向[J].环保前线,2011(1):49-50.

[5] 刘广宵,侯青从,王风宇,董仁杰,突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分析及思

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6] 王建明.城市固体废弃物管制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7.

[7] 王靖楠.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

业大学.2012,4.

[8] 江源,刘运通,邵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推进循环经济学的前沿领域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9] 姜朝阳, 周育红. 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J]. 环境

科学与管理.2009.34(12):18-19.

[10] 张晓龙. 城市生活垃圾低碳处理模式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12. [11] 孙玉梅. 城市垃圾分类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信

息.2011(17):16.

[12] Frank Convey.SimonMcDonnel.l TheMostPopularTax in Eu-rope?

Lessons from the Irish Plastic BagsLevy [J].Environmen-tal and

第5章 结 论

第29页

Resource Economics, 2007, 38 (1): 1-11.

[13] 王伟,周建勋,贾文超,葛亚军,吴世新. 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与技

术需求分析[J]. 环境卫生工程.2008.16(2):38-40.

[14] 宋海峰. 循环经济下合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12.

[15] 孟帮燕,唐龙.日本、德国的垃圾分选校式及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1).

[16] 许金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 [17] 王广起.公用事业市场运营与政府规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18] 张继承.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10.8(1).

[19] 陶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 [20] 弘毅.市民社会理论的启示.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M].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6

第5章 结 论

第30页

致谢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尹秀英副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都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开题答辩到论文的修改至最终完成和顺利通过答辩,尹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尹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地度过本科生生活的地科院2009级各位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完成,即将离校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四年学习生活中, 太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以及一路上所有关心我成长的亲人

朋友们!谢谢你们。

附 录

第31页

附录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翻 译

院系名称:_________地球科学学院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 环境科学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张帆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2009013223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尹秀英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 06 月 11 日

附 录

第32页

附 录

第33页

附 录

第34页

附 录

第35页

附 录

第36页

附 录

第37页

附 录

第38页

附 录

第39页

附 录

第40页

附 录

第41页

附 录

第42页

附 录

第43页

(北京)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毕 业 论 文

文 献 翻 译

院系名称:_________地球科学学院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 环境科学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张帆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2009013223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尹秀英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3 年 06 月 11 日

附 录

第44页

环境管理杂志91(2010)1623e1633

中国市政固体垃圾管理的状态,问题和挑战

张冬青:DHI-NTU中心,南洋环境与水资源研究院,南洋科技大学,南洋大道50

Soon Keat Tan:海事研究中心,南洋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南洋大道50

Richard M. Gersberg: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美国圣地亚哥哈

迪塔钟楼119,5500

文章历史:2009年6月2日。修订2010年3月1日。2010年3月23日上传网上。

关键词:市政固体废物,管理,中国

摘要:本文提出了MSW在中国的产生和检验,可在未来提供一个概观的垃圾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垃圾收集、优化布局、回收和处置,和一些建议改善垃圾系统。在中国,随着城市化、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这个数量的城市固体废物(垃圾)一代已经迅速增加。城市固体垃圾的总额从1980年的3030吨增加到2006年的2亿1千2百万吨,而且,废物产生率从1980年的人均0.50公斤/每人每天增加到2006年的人均0.98公斤/每人每天。目前,因为厨房垃圾的集中在城市固体废物占最高比例(约60%)的废物流,所以在中国垃圾成分存在高有机和含水率的特点。2006年收集和运输的垃圾总量是1.48亿吨,其中垃圾填埋占91.4%,焚烧占6.4%,堆肥占2.2%。在中国2007年整个城市固体垃圾处理速度是大约62%。截止2007年,有460个设施,其中包括366个垃圾填埋场,17个堆肥场,66个焚烧场。本文还考虑了在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垃圾管理,和一些关于提高MSW管理体制的建议。

1.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