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案例分析》大纲 下载本文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金融学案例分析》

目 录

一、课程简介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五、教学课时分配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 利息与利息率 案例一:通货膨胀与保值贴补 第二章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案例一: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案例一:两家商业银行因投资风险控制不当而招致损失 案例二:信用分析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案例一:结算业务

案例二:利用银行结算业务进行诈骗活动的几个典型案例 四、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和管理

案例一: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新观念 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 案例一:美国大陆伊利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案例二: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第三章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 案例一:美联储简介 二、金融监管

案例一:美国清理储蓄贷款协会—兼论各国处理倒闭金融机构模式 第四章 货币供求

案例一: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为什么持续下降? 第五章 通货膨胀

案例一: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 第六章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案例一: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二、货币政策指标

案例一: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主义实验”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案例一:滞胀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 第七章 外汇风险防范

案例一:利用远期外汇买卖规避汇率风险

《金融学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金融学案例分析》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是在学生修完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将金融学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对金融领域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案例设置与金融学主要内容和知识相对应,分为商业银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和货币政策工具等。金融学案例课程讲授的内容丰富,涉及到多个领域的金融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前期基础。 二、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率和利息、商业银行运作、货币政策工具、外汇与汇率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市场操作。培养学生对金融热点问题的兴趣和专业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加强对金融实践的认识,为将来从事金融类实践工作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较好的前期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了解商业银行、金融市场、货币政策、国际收支、外汇市场等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本课程讲授相关案例,并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一方面巩固已有金融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感性认识和了解专业前沿动态。剖析金融的热点问题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紧密关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变化以及对我国金融领域操作层面的影响。

《金融学案例分析》教学大纲是教师讲解本课程的指导性纲领。通过本大纲明确规定各位教师讲授的内容及重点,要求各位教师必须完成该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各位教师在遵循本大纲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所教授班级及专业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授课教材:

谢群、周兰编著:《金融学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版。 参考书目:

1) 《金融学》曹龙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金融学》王松奇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3) 《商业银行经营学》戴国强, 高教出版社。 4) 《西方货币银行学》李崇淮,中国金融出版社。 5) 《现代金融学》周大中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6) 《中央银行学》王广谦,高教出版社。 7) 《金融研究》 8) 《国际金融研究》 9) 《国际金融报》

10) 网站: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 五、教学课时分配

▲表示选学内容,教师视情况分配学时。

表1. 课程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章 商业银行 第三章 中央银行 第四章 货币供求 第五章 通货膨胀 第六章 货币政策 第七章 外汇风险防范 总复习与答疑 总授课学时 学时分配 2 12 4 2 2 6 2 2 32 备注

六、教学内容

以章节形式规划教学内容,具体教学过程可以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学时分配进行适当安排教学顺序、教学内容以及侧重点。

第一章 利息与利息率

案例一:通货膨胀与保值贴补

当通货膨胀率很高时,实际利率将远远低于名义利率。由于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实际利率,因此若名义利率不能随通货膨胀率进行相应的调整,人们储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比如在198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8.5%,而当时银行存款的利率远远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在1988年的前三个季度,居民在银行的储蓄不仅没给存款者带来收入,就连本金的实际购买力也在日益下降。老百姓的反应就是到银行排队取款,然后抢购,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因此就发生了1988年夏天银行挤兑和抢购之风,银行存款急剧减少。

表1-1 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三年定期存款的保值率(%)

季度 年利率 通货膨胀补贴率 总名义利率 1988.4 9.71 7.28 16.99 1989.1 13.14 12.71 25.85 1989.2 13.14 12.59 25.73 1989.3 13.14 13.64 26.78 1989.4 13.14 8.36 21.50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0)》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的银行系统于1988年第四季度推出了保值存款,将名义利率大幅度提高,并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进行补偿。表A给出了1988年第四季度到1989年第四季度中国的银行系统三年保值存款的年利率、保值贴补率和总名义利率,其中总名义利率等于年利率和通货膨胀补贴之和。保值贴补措施使得存款实际利率重新恢复到正数水平。以1989年第四季度到期的三年定期存款为例,从1988年9月10日(开始实行保值贴补政策的时间)到存款人取款这段时间内的总名义利率为

21.5%,而这段时间内的通货膨胀率,如果按照1989年的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率来计算的话,仅为17.8%,因此实际利率为3.7%。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存款人的利益得到了保护,他们又开始把钱存入银行,使存款下滑的局面很快得到了扭转。

第二章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负债管理

案例一: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84年,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在我国逐步形成,中央银行、专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及其内部的信贷资金运行体制也逐步形成。到10月份,中央银行确立了“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明确鼓励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横向余缺调剂。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同业拆借活动。不过,拆借量很小,不足以形成规模市场。

1986年,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真正开始启动。1986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专业银行的资金可以相互拆借。从此,同业拆借活动开始在全国迅速展开,并建立了以广州、重庆、武汉、沈阳、成都等城市为中心的有形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冲破了信贷资金配置的“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改变了“向上要钱多,自筹资金少”的传统状况,使得信贷资金在一个地区,一个系统有进也有出,加速了资金的周转。1987年,同业拆借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拆借量达2300亿元。

198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试图通过融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同业拆借市场操作。但是,问题随之出现:一些机构拆借资金不还,或用拆借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等等。10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对融资公司进行清理整顿。198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撤销融资公司,同时指出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资金市场的监管。

199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首次比较系统地对同业拆借市场运作做了规定。《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同业拆借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行为,拆借资金只能用于弥补票据清算、联行汇差和解决临时性周转需要,不得用于发放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还规定了资金拆入比

例与拆借利率等。《试行办法》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经过整顿,同业拆借市场重新起步发展。1989年和1990年的同业拆借量基本稳定下来,达2300亿元左右。此后,股票与房地产投资日渐升温,社会上出现了乱设金融机构、乱集资、乱提高利率和乱拆借的现象。1992年下半年和1993年初愈演愈烈。同业拆借市场再次陷入混乱。

199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对同业拆借市场进行整顿。在整顿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同业拆借市场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继续下发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对同业拆借市场的规范起了良好作用。央行的整顿有效地限制了一些违规拆借行为。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提出“有堵有疏”的管理办法,通过建立计算机交易网络,将各地分散的同业拆借活动纳入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11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撤销各商业银行的融资中心、资金市场等同业拆借中介机构,并从1995年第四季度起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

1996年1月3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组织领导下,依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计算机网络,12家商业银行总行和15家融资中心开始进行人民币联网拆借交易,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正式建成,并首次生成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3月29日起,参与联网交易的商业银行总行和融资中心分别增至20家和35家。

新建成的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实行二级架构:一级交易网的主体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总行和经改造的各地融资中心。目前,一级网络会员共有55家,利用中国外汇交易系统的交易网络进行全国联网交易。二级网络由35个融资中心组织当地金融机构就地交易。一级网络与二级网络同步运行,融资中心不断地促成本辖区的资金融通,井将差额拿到一级网络平衡。一级网络中,商业银行总行一般只能自营;融资中心除了自营外,还能代理当地二级市场的金融机构参与一级市场网络的交易。

鉴于黑市利率的存在,自1996年1月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运行之日起,中央银行就对同业拆借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同时,还对各融资中心实行了拆借资金的限额控制。经过半年多的运行,同业拆借市场表现出很强的活力,交易日趋活跃,交易量稳定增加,利率稳中有降。鉴于全面放开拆借市场利率的时机已经成熟,央行宣布,自6月1日起全面放开拆借市场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的直接控制方式,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决定。这一举措推动了同业拆借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为今后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作为我国现行利率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指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已成为反映我国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

案例一 :两家商业银行因投资风险控制不当而招致损失 1、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倒闭的背景分析

1998年l0月日本长期信用银行陷入困境以后,根据日本刚刚通过的《金融再生法》和《金融早期健全法》的规定,日本政府将该银行列入国有化,并向该银行派驻人员进行资产清理和破产原因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长期信用银行根据内部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对原长期信用银行的领导层提出了起诉。

前总裁大野木克信等人涉嫌在1998年3月末的年度决算中制作虚假报告,隐藏不良债权1500亿日元,违法斥资约71亿日元实施股东分红。根据调查,长期信用银行在向其关联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中,按1997年秋天时的情况测算,无法回收的债权已经高达8000亿日元。如果这笔无法回收的资产在1998年3月末的年度决算前全部加以处理,长期信用银行将面临开业以来的首次无红利可分的局面。但长期信用银行的领导层认为要防止市场对长期信用银行的信任下降,并维持其海外业务所需的8%的自有资本充足率,必须继续进行分红,以安定人心。于是,长期信用银行原领导层决定,将原来需要的坏账准备金由4500亿日元压缩到3000亿日元,并为此制作了虚假的有价证券报告书。同时,在无红利可分的情况下,长期信用银行强撑面子,斥资71亿日元用于分红。如果这些情况属实,长期信用银行领导层已经违反了日本《证券交易法》和《商法》。

此间媒体指出,金融当局无法摆脱干系。1998年3月,包括大藏大臣和日本银行总裁在内的审查委员会一致认为,长期信用银行为“健全银行”,并根据当时的稳定金融系统紧急对策,向长期信用银行投入公共资金1700亿日元。换句话说,如果当时长期信用银行被认定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它就没有资格获取日本政府的公共资金注入。在公共资金投入仅仅半年时间过后,到1998年10月,长期信用银行就因资不抵债达3000亿日元而破产,致使政府向其投入的1700亿日元公共资金最终打了水漂。另外,长期信用银行大规模向泡沫三行业(不动产、大型建筑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资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在处理东京协和、安全两家信用组合破产

事件的时候,长期信用银行对泡沫三行业的融资比例高达55.7%。可以说,粉饰决算最终葬送了长期信用银行,但日本金融监管的不力和漏洞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2、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的背后

1999年3月2日晚,已于1997年破产的前北海道拓殖银行三名领导因涉嫌违反日本商法而被逮捕。据说这三人在任期间都涉嫌向一家不动产公司无节制非法融资,导致北海道拓殖银行出现了高达95亿日元的呆账。同时被逮捕的还有接受巨额非法融资的不动产开发公司的前社长。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前曾是日本大型都市银行之一,其破产给本来就落后的北海道地区经济造成的打击非常严重。该银行破产后,围绕其善后处理和破产原因的调查一直没有停止过。而该银行的前领导自然与破产脱离不了干系。

此次被逮捕的三名前北海道拓殖银行领导分别是远原行长山内宏及其继任行长河谷贞昌和该行常务广漱恭平。据警方调查,原行长山内宏从1994年4月8日到同年6月30日期间,先后10次向经营休养设施开发的不动产集团3家公司提供总额8.4亿日元的融资。山内的继任河谷从1994年7月8日到1997年10月13日又先后101次向包括上述3家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公司提供融资87亿多日元。而广瀚与前两任行长共谋,从1994年4月到1995年5月共计53次向该集团公司提供融资48.2亿日元。最终这些钱都由于该不动产公司经营惨淡而成了呆账。

北海道拓殖银行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正式向这家不动产集团公司提供融资,到1997年6月,提供的融资总额超过700亿日元。这家不动产公司经营计划中的开发项目曾涉嫌违反日本《国土法》和《农地法》,据说山内宏明知继续融资风险很大,但又担心一旦停止了对其融资,该公司就可能陷入经营危机,从而使过去的融资回收成为泡影。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不动产公司如同一个巨型黑洞,源源不断地从北海道拓殖银行吸收融资。不仅如此,由该行提供的巨额融资大都无任何担保。大藏省在1994年9月的例行检查中曾向该银行明确提出警告,“向该公司的融资客观上已经构成渎职”。即使如此,该银行依然没有停止向这家公司继续提供融资。

此次东窗事发的直接原因是由负责破产金融机构处理工作的日本整理回收银行向警方告发而引起的。3月2日,整理回收银行向北海道警方告发,山内宏原行长等人任职期间存在着严重的渎职行为。整理回收银行方面发表谈话称,导致拓殖银行破产的不法融资背后存在着严重的渎职,应追究作为最高责任人的行长的责任。日本存

款保险机构方面也称,今后将支持整理回收银行追究破产金融机构领导层的刑事责任。

[分析提示]

在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中,虽然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在主营的贷款业务中,但总有一部分资金稳定地分布在各种证券上。证券投资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资产业务,它不仅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还为银行在流动性管理、资产优化配置以及合理避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类别有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证券、市政债券以及公司证券等。从这些证券类别可以看出,其风险性是非常小的。所以,对于银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来说,其投资业务的风险很小。例如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就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本法实施前,商业银行已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的,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实施办法。”

然而对于银行、证券混业经营的国家来说,银行不会满足于仅仅投资于低风险的债券上,而是大量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中,由于这些市场都是高度泡沫化的,蕴藏着大量风险,不少银行就因为在这些业务的操作上管理不当,酿成巨大的灾难。上面所提到的两家著名的日本银行倒闭案,皆是由此类原因所致。

[思考题]

1.这两个案情虽然各有特征,但都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和规律? 2.为什么说稳健经营是商业银行永恒的主题? 3.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存在哪些风险?

4.这两家日本商业银行为什么会有倒闭的风险?

5.结合案例和我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的规定,谈谈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利弊。

6.我国即将加入WTO,面对国际银行业的挑战,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应如何进行改革?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案例一:结算业务

1、银行汇款凭证大小写金额格式不规范,酿成祸端

某商店欲购一批价值45000元的卷烟,但账面无款,购销员刘某满口应允,对会计员一笑:“给张汇款单吧”。会计员不解:“无钱还要什么汇款单”。刘某说:“拿来汇款单就是了”。刘某填了一份5000元的汇款凭证来到银行,经办员审查凭证后,也没看是否有足够存款余额,就在第一联信汇凭证上加盖了公章,退给了刘某。记账时才发现是空头支票,但觉得金额不大,也没放在心上,就把它放在一边。其实,何止是空头,刘某填写信汇凭证时故意在大写金额前面留出空,待将经办银行盖章的第一联信汇凭证拿回来后又在前面加上“肆万”二字,在小写金额前加上“4”字码,这样,一张千元小汇单就轻易变成了万元大汇款。第二天刘某便开车直奔烟草公司,轻而易举地将卷烟装上汽车。当烟草公司富有经验、警惕性高的会计再次查看信汇凭证时,看出了蛛丝马迹,立即求助开户行与汇款行联系,确认这笔汇款系伪造,迅速将还未返程的人和车扣留。后两地公安局经立案审查,真相大白,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分析与防范

本案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银行会计的转账业务不坚持序时记账,而是批量记账。微机记账类似情况更多,由此造成账户空头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出问题,银行即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审查汇款凭证时只注意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而不注意大写前面的空档和小写前面必须加人民币符号“¥”。(3)银行发现空头后,没能立即通知汇款单位,追回凭证。 防范此类风险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办理业务时必须坚持序时记账,不得批量记账,以及时发现账户空头,避免损失。一旦因疏忽发生账户空头后,应立即通知汇款单位,追回凭证。第二,审查汇款凭证时要注意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同时,要注意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面加“零”; 日为壹至玖、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面加“壹”。如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又如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要把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规定向客户广泛宣传,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以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

2、签发空白支票丢失,拾主自填金额向出票人开户行提示付款案

1998年4月26日,北京富丽装饰装潢公司的王经理匆忙赶往其开户银行x银行支行,告知x银行支行行长其支票丢失。具体情况为:同年4月25日,该公司业务员张某持已盖有该公司财务章及名章的空白支票前往华达建材公司办理业务,途中该业务员不慎将手包丢失,支票下落不明,王经理要求x银行支行协助审查这张支票,并拒付。上午9:50分,该行交换员从票据交换所取回他行提入的票据。该行会计在审核处理这些票据时发现了这张支票,收款人写明为:北京通凰贸易公司,金额为5万元,用途写明为“贷款”;票据其他要素齐全、无误。一直守候在柜台外的王经理声明:自己与通凰贸易公司没有任何贸易往来与债权债务关系,通凰公司捡拾空白支票后不交还失主,反而自填金额向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是非法行为,要求银行拒付退票。

分析与思考

案例分析提示:(1)支票作为票据的一种,是要式凭证,在要式齐全的情况下,就产生票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2)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或否认富丽装饰装潢公司与通凰贸易公司没有任何贸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3)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或否认通凰贸易公司恶意取得该支票。(4)该支票票面没有任何瑕疵以构成退票理由。(5)x银行支行与富丽装饰装潢公司之间有良好的银企关系,富丽装饰装潢公司基本账户在x银行开立,当日存款余额为9万元。(6)根据x银行有关基本账户提取现金的规定,x银行支行营业部主任的批准权限为2万元以下; 支行行长权限为5万元以下;分行营业部主管权限为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现金取款由分行主管行长批准。(7)本案例的主要原因是出票企业签发空头支票又不慎丢失,使出票人可能发生经济损失,针对以上分析提示,思考以下问题:

(1)针对上述情况,x银行内部就此问题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正常付款;另一种意见认为应予以退票处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可以让富丽公司提取5万元现金,而后作空头处理,并予以退票。

(2)如果让你决策,你会选择上述哪种意见,并请说明理由。 (3)你认为富丽公司对该事件的叙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4)如果上述案例一切情况属实,你认为富丽公司应从支票丢失中吸取什么教训?

(5)1997年12月1日起实行的《支付结算办法》第125条规定: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 签章与预留签章不符的支票、使用支付密码的地区,支票密码错误的支票.银

行应予以退票,并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 000元的罚款;对屡次签发空头支票的,银行应停止其签发支票。

(6)严格空白票据的管理,有效防范丢失、盗窃票据,同时要做好票据失窃事故发生后的防范和止付工作的有效处理,维护票据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案例二:利用银行结算业务进行诈骗活动的几个典型案例

1、利用假印鉴伪造汇票委托书诈骗

1993年8月4日,A银行深圳分行营业部来了一位名叫林某的男青年要求办理银行汇票,汇款人为深圳市甲房地产开发公司,收款人林某,兑付地点南宁市,金额12.35万元。汇票委托书背书姓名林某,身份证号码441171700501301。深圳市甲房地产开发公司前来办理业务时,发现该单位没有办理过此笔银行汇票,林某也不是该单位职工。银行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通知兑付行协助止付该笔汇票款。但为时已晚,此笔汇票款于1993年8月6日在A银行南宁市分行营业部通过应解汇款科目全部提取现金转走。经公安机关鉴定,汇票委托书盖的印鉴与汇款人预先留下的印鉴有差异,按身份证号码查证,没有林某,身份证是伪造的,致使该银行损失12.35万元.

2、利用开户单位与银行之间对账不及时,在提货单上做手脚,骗取单位资金 合肥市某材料站是中行绩溪路分理处的一个基本客户,为帮助该站搞好核算,分理处很早就开始在电脑中为其录入每笔转账所附的购货合同号。1998年7月28日,该单位在分理处开出一笔金额为18万元的汇票。日终结账时,细心的经办员发现留底的汇票委托书上的购货合同号似曾相识。经调阅电脑记录得知,月初曾开出过一笔金额及合同号完全一致的汇票。出于高度的责任心,次日分理处经办员与材料站会计取得联系,主动提出进行对账单勾对。经单位会计仔细审查原始凭证,发现收款单位在提贷单上做了手脚,导致其重复付款。由于发现及时,所骗款项被很快追回。

3、承兑行资信不佳引出的纠纷

1996年5月,F行给当地一家客户H公司办理了一笔贴现。该贴现是J市一家支行级的商业银行B开出的,当时按照有关规定,银行的信贷部门和会计部门认真审验了票据,票据各项要素齐全,H公司提供的与票据关联的合同也无不符点,之后银行

给H公司办理了贴现。但票据到期后,承兑行不履行付款责任。贴现行向承兑行追索,承兑行以承兑申请人和收款人无真实商品交易联合诈骗银行资金为由,拒绝付款。

4、利用银行结算中间凭证诈骗

1995年4月18日,深圳甲公司与江西乙粮油公司签订大米购销合同。4月30日,甲公司业务员沈某依照合同到M银行营业部办理货款电汇,银行经过审查,受理了凭证,并加盖“受理凭证专用章”。沈某持此金额9万元电汇回单,交给江西粮油公司常驻深圳的业务员姜某,姜某随即将回单电传回公司.4月25日,江西粮油公司发货运至深圳交给甲公司,但迟迟收不到电汇款,后派人前往银行查询,银行因甲公司账上无款,没有转账。4月19日,江西粮油公司将凭证退回给该公司经办人沈某。沈某躲避江西来人.公司多次追款没有结果,认为甲公司以空头电汇回单欺骗他们,银行予以受理有过错,二者应连带承担民事责任,故向某区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与被告甲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合法有效,被告甲公司没有履行合同中的付款义务,是一种违约行为,理应承担民事责任。被告M银行营业部按规定履行工作职责,正常操作业务,没有过错。原告依据虚假的电汇回单发货,审查把关不严,对自身遭受的经济损失亦有责任,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第32条之规定,判决被告甲公司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天内偿清所欠原告贷款,驳回原告对被告M银行营业部连带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请求。

[分析提示]

结算即支付结算,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一种传统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项业务量大、风险度小、收益稳定的典型中间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l0月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关于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手段工具大体相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也基本与国际接轨.

支付结算是在银行存款业务基础上产生的中间业务,也是当前我国业务量最大的一项中间业务。商业银行通过支付结算业务成为全社会的转账结算中心和货币出纳中心,它不仅能为银行带来安全、稳定的收益,同时也是积聚闲散资金、扩大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手段。规范和发展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社会意义:(1)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商品流通,提高资金运

转效率;(2)节约现金,调节货币流通,节约社会流通费用;(3)加强资金管理,提高票据意识,增强信用观念,(4)巩固经济合同制和经济核算制;(5)综合反映结算信息,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维护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等。但是近几年来,犯罪分子通过银行结算业务的漏洞和疏忽之处进行诈骗,其方法多样、手段隐蔽,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规,使本来风险很小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思考题]

1.认真阅读我国《票据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和《刑法》分则第三章中的有关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商业银行的结算行为、对票据的流通转让、对防止票据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具体办法?

2.综观上述四个案情,从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角度分析,银行方面本身违背了哪些规定?能否把全部问题分列出来?

3.案情二反映了银行内部工作哪些工作问题?发生此类案件银行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4.银行办理贴现业务,应严格遵守哪些有关规定?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何? 5.承兑是否是一种信用方式,其各项手续与流动资金贷款有何区别?共同点在哪里?

6.在案情三中,承兑行拒付的行为是否违法?请细述理由。

7.在案情四中,购货公司利用银行中间凭证欺骗销货公司的财物之所以得逞,有哪些原因?商业银行应在哪些方面加强管理?

四、商业银行的营销战略和管理

案例一:确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新观念 1、日本第一劝业银行的成功营销之道

日本第一劝业银行东京分行位于东京车站西北侧的繁华地带,十多年来在银行业竞争激烈的东京不断增加新的客户和开拓新的金融商品,成为开展存款、贷款、外汇、证券、彩票等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分行。当顾客走进第一劝业银行,礼仪小姐或礼仪绅士首先向其表示“欢迎光临”,当顾客显露出疑问的表情时,他们便笑容可掬地迎上前来询问、解答或帮顾客办理,在顾客离开时,又以“谢谢、欢迎再来”送顾客出门。在柜台工作的职员也会在忙碌的瞬间抬头面向顾客脱口而出“欢迎光临”,并在办完

手续时给顾客道一声“让您久等了”。营业厅内墙壁上贴着大大小小的金融宣传广告,书架上摆放着供顾客取阅的银行简介小册子、金融商品宣传册以及杂志等读物。这些看起来是表面现象,却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经营氛围。该分行现有正式职员50人,临时职员20人,存款余额1200亿日元,贷款1900亿日元,平日约有3400名顾客光顾,其中约有2000名利用CD或ATM自动受理机办理取款、转账等,其余约1400名顾客由柜台提供服务。

2、某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热线”暖人心

某银行XX客户服务中心咨询电话自1999年3月5日启动以后,5个月受理咨询、查询、投诉电话突破4万人次,平均每天260人次。该中心的18名年轻人以至诚至真的优质服务使广大客户如沐春风,备感温馨。3月底的一天,客户李某打电话称3月中旬从海口一家银行汇给该市某银行FC支行的35 000元至今未到账。服务中心立即与该支行联系查清,收款银行实际为本市另外一家支行,因账号不对,汇款已经划回海口。服务中心及时告知汇款人向海口的银行提出查询,更改账号,终于使客户第二天收到了汇款。服务就是效益,客户服务中心“以客户满意为标准”的热线服务,使其“附加值”稳步上升。有位姓钟的顾客日前丢失存折,晚上23点打电话到客户服务中心,值班员询问情况后答应尽快查询。次日凌晨1时,计算机中心一恢复运行,服务中心立即查询账户信息,及时告知存款未被取走,并嘱咐客户带齐证件办理挂失手续。钟某在表扬信中盛赞服务中心有“百分之百的服务精神”,随后将其存在其他几家银行的数笔存款转存到该行。这种真诚服务,让客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赢得了声誉,也因此增加了不少新的存款户。

[分析提示]

银行本来就是在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要求中产生的,但在金融管制的时代,却形成了银行独家的“反仆为主”的思维定势,这也是银行在创新热浪中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所在。在新的金融环境下,银行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其盈利空间缩小了,经营成本却提高了。如何有效地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当务之急。尽管商业银行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但由于商业银行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一家银行办理的业务和提供的服务,另外一家银行也完全可以办到或效仿,而服务则不能完全效仿。银行的服务具有无形性、不可分性、可变性、不能储藏性等特点,所以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

营销管理,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吸引客户,扩大盈利空间。银行只有确立“客户至上”的观念,以客户为中心,按客户要求发展银行的经营服务项目,提高银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才能吸引客户来到银行,从而银行才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回旋余地,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处不败之地。因此,商业银行营销战略的出发点应当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银行的一切努力就是要使“客户满意”作为一种经营理念,被员工所接受。对银行而言,要落实“客户满意”的经营要求,不仅要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现实要求,还要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潜在需求。潜在的需求是一种期望,如果不能满足,会带来预期缺口。一旦客户发现这一缺口能被其他的金融机构所填补,他就会重新选择新的金融机构。

因此,一家商业银行要使客户满意,就必须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立新的“客户群”观念,将客户划分为基本客户、主要客户和普通客户。对基本客户提供优惠服务,对主要客户提供充分服务,对普通客户提供一般服务,同时做到银行服务的适时和适度。这就要求银行提供服务的态度热情、工作高效、程序简单、环境良好。

[思考题]

1.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2.商业银行的“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商业银行怎样树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

4.商业银行在加强营销管理时,树立“整体客户满意”经营的观念有什么意义?

五、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

案例一:美国大陆伊利诺银行的流动性危机

1984年春夏之际,作为美国十大银行之一的大陆伊利诺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曾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在联邦有关金融监管当局的多方帮助下,该银行才得以渡过危机,避免倒闭的命运。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伊利诺银行最高管理层就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信贷扩张计划。在该计划下,信贷员有权发放大额贷款,而为了赢得顾客,贷款利率往往又低于其他竞争对手。这样,该银行的贷款总额迅速膨胀,从1977年到1981年的5年间,大陆伊利诺银行的贷款额以每年19.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其他美国16家最大银行的贷款增长率仅为14.7%。与此同时,大陆伊利诺银行的利润率也高

于其他竞争银行的平均数。但是,急剧的资产扩张已经包含了潜在的危机。

与其他的大银行不同,大陆伊利诺银行并没有稳定的核心存款来源。其贷款主要由出售短期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吸收欧洲美元和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的隔夜存款来支持。在70年代,该银行的资金来源很不稳定,同时在资金使用时却很不慎重。由于大量地向一些有问题企业发放贷款,大陆伊利诺银行的问题贷款份额越来越大。1982年,该银行没有按时付息的贷款额(超过期90天还未付息的贷款)占总资产的4.6%,比其他大银行的该比率高一倍以上。到1983年,该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一步恶化,易变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的数量约占总资产的53%。在1984年的头3个月里,大陆伊利诺银行问题贷款的总额已达23亿美元,而净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了8000万美元,第一季度的银行财务报表出现了亏损。

1984年5月8日,当市场上开始流传大陆伊利诺银行将要倒闭的消息时,其他银行拒绝购买该银行发行的定期存单,原有的存款人也拒绝延展到期的定期存单和欧洲美元。公众对这家银行的未来已失去信心,5月11日,该银行从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借入36亿美元来填补流失的存款,以维持必需的流动性。1984年5月17日,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向公众保证该银行的所有存款户和债权人的利益将能得到完全的保护,并宣布将和其他几家大银行一起向该银行注入资金,而且美联储也会继续借款给该银行。但这类措施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大陆伊利诺银行的存款还在继续流失,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该银行共损失了150亿美元的存款。

1984年7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该银行(拥有该银行股份的80%),并采取了一系列其他措施,才帮助大陆伊利诺银行渡过了此次危机。

由于大陆伊利诺银行是有数的大银行(该公司当时拥有340亿美元的资产),其倒闭对整个金融体系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监管当局才会全力挽救。但是,大量的面临流动性危机的中小银行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分析提示]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状态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高风险性的特殊企业。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过程中,与其经营目标相对应的是高经营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各国金融业在自由化、创新化、国际化和市场一体化过程中,风险问题日渐突出,商业银行界发生危机和破产的案例层出不穷。商业银行风险源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更和经营策略、能力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一切与银行业务有关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带来银行经营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繁多,包

括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贷风险、投资风险、资本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等。

[思考题]

1.在此案例中,大陆伊利诺银行发生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消极因素?

2.为什么说风险管理是一种动态系统工程?

案例二: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

1998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公告,关闭刚刚诞生2年零10个月的海南发展银行。这是新中国金融史上第一次由于支付危机而关闭一家银行,因而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于1995年8月,是海南省唯一一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总行设在海南省海口市,并在其他省市设有少量分支机构。它是在合并原海南省5家信托投资公司的基础上,吸收了40多家新股东后成立的。成立时的总股本为16.77亿元,海南省政府以出资3.2亿元成为其最大股东。关闭前有员工2800余人,资产规模达166多亿元。

如此一家银行,为什么开业不到三年,就被迫关闭了呢?事实上,早在海南发展银行成立之时,就已经埋下了隐患。成立海南发展银行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挽救一些有问题的金融机构。1993年海南的众多信托投资公司由于大量资金压在房地产上而出现了经营困难。在这个背景下,海南省决定成立海南发展银行,将5家已存在问题的信托投资公司合并为海南发展银行。据统计,合并时这五家机构的坏账损失总额已达26亿元。有关部门认为,可以靠公司合并后的规模经济和制度化管理,使它们的经营好转,信誉度上升,从而摆脱困境。1997年年底,遵循同样的思路,有关部门又将海南省内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其不良资产的比例。

但是合并后成立的海南发展银行,并没有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机制进行运作,而是大量进行违法违规的经营。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向股东发放大量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股东贷款实际上成为股东抽逃资本金的重要手段。有关资料显示,海南发展银行成立时的16.77亿根本在建行之初,甚至在筹建阶段,就已经以股东贷款的名义流回股东手里。海南发展银行是在1994年12月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筹建,并于1995年8月18日正式开业的。但仅在1995年5月至9月间,就已发放贷款10.60亿元,

其中股东贷款9.20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6.71%。绝大部分股东贷款都属于无合法担保的贷款,许多贷款的用途根本不明确,实际上是用于归还用来入股的临时拆借资金,许多股东的贷款发生在其资本金到账后1个月内,入股单位实际上是“刚拿来,又带走;拿来多少,带走多少”。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无法使海南发展银行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由于上述原因,海南发展银行从开业之日起就步履维艰,不良资产比例大,资本金不足,支付困难,信誉差。在有关部门将28家有问题的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之后,公众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挤兑行为。持续几个月的挤兑耗尽了海南发展银行的准备金,而其贷款又无法收回。为保护海南发展银行,国家曾紧急调拨了34亿人民币抵御这场危机,但只是杯水车薪。为控制局面,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当机立断,宣布1998年6月21日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从宣布关闭海南发展银行起至其正式解散之日前,由工商银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其中包括;接收并行使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行政领导权、业务管理权及财务收支审批权;承接原海南发展银行的全部资产负债,停止海南发展银行新的经营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清理原海南发展银行的财产,制定、落实原海南发展银行的清算方案和债务清偿计划。对于海南发展银行的存款,则采取自然人和法人分别对待的办法,自然人存款即居民储蓄一律由工行兑付,而法人债权进行登记,将海南发展银行全部资产负债清算完毕以后按折扣率进行兑付。6月30日,在原海南发展银行各网点开始了原海南发展银行存款的兑付业务。由于公众对工行的信任,兑付业务开始后并没有造成大量挤兑,大部分储户只是把存款转存工行,现金提取量不多。

第三章 中央银行

一、中央银行 案例一:美联储简介

20世纪以前美国政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中央集权的恐惧。这不仅仅体现在宪法的制约与平衡上,也体现在对各州权利的保护上。对中央集权的恐惧,是造成美国人对建立中央银行报有敌意态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传统的美国人对于金融业一向持怀疑态度,而中央银行又正好是金融业的最突出代表,美国公众对中央银行的

公开敌视,使得早先旨在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以管辖银行体系的尝试,先后两次归于失败:1811年,美国第一银行被解散,1832年,美国第二银行延长经营许可证期限的要求遭到否决。随后,因其许可证期满在1836年停业。

1836年美国第二银行停业后,由于不存在能够向银行体系提供准备金并使之避免银行业恐慌的最后贷款人,这便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了麻烦,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全国性的银行恐慌已成为有规律的事情。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和1907年,都曾爆发过银行恐慌,1907年银行恐慌造成的如此广泛的银行倒闭和存款人的大量损失,终于使美国公众相信需要有一个中央银行来防止将来再度发生恐慌了。

不过,美国公众基于对银行和中央银行的敌视态度,对建立类似英格兰银行的单一制中央银行,还是大力反对的。他们一方面担心华尔街的金融业(包括最大的公司和银行)可能操纵这样一个机构从而对整个经济加以控制;另一方面,也担心联邦政府利用中央银行过多干预私人银行的事务。所以,在中央银行应该是一家私人银行还是一个政府机构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由于争论激烈,只能妥协。依据美国传统,国会便把一整套精心设计的带有制约和平衡特点的制度,写入了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从而创立了拥有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的联邦储备体系。

当初建立联邦储备系统,首先是为了防止银行恐慌并促进商业繁荣;其次才是充当政府的银行。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金融世界的中心,联邦储备系统已成为一个能够影响世界货币结构的独立的巨大力量。20世纪20年代是联邦储备系统取得重大成功的时代。当经济出现摇摆的迹象时,就提高货币的增长率,当经济开始以较快的速度扩张时,就降低货币的增长率。它并没有使经济免于波动,但它的确缓和了波动。不仅如此,它是不偏不倚的,因而避免了通货膨胀。货币增长率和经济形势的稳定,使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

二、金融监管

案例一:美国清理储蓄贷款协会——兼论各国处理倒闭金融机构的模式与方法 美国储蓄贷款协会(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s,缩写为S&L)是一种互助合作性质的小型金融机构,主营业务是房产的专项存、贷款。多数S&L具有信用社性质,部分为股份 制,20世纪80年代,机构发展到5 000多家,遍及全美国。

其行业资产总额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一度逼近美国商业银行的40%,住宅抵押贷款的市场份额则达到商业银行的两倍多,是美国金融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房地产业客户大量违约,因而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主要从事房地产业的S&L则普遍陷入严重困境,其中相当部分丧失了支付能力,形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规模最大的金融危机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通货膨胀之下,资金大量向短期金融资产投资信托基金(MMF)集中,银行和储蓄机构的资金外流难以制止。如果银行和S&L不大幅度提高普通存款利率,就会失去储户,营业面临困难。假如实行利率自由化,提高存款利率,则S&L筹集的存款利率就会超过运用于住宅贷款的长期固定利率,在经营上出现赤字。但是,政府当局决定在 1982年实行利率自由化。结果,存款利率上涨,S&L的经营急速恶化,400多家S&L濒临倒闭危机。政府认为,S&L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的政策失败,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护濒临倒闭的S&L的所有存款,需要巨额资金,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没有这么多资金,绝大部分需要政府负担。政府为了逃避负担,采取放宽限制的措施,为S&L创造了增加利润的机会。在此之前,S&L只经营住宅抵押贷款,由于允许参与商业贷款等业务的经营,S&L的商业用房地产贷款增加。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通货膨胀平息,房地产价格也出现下跌。商业用房地产的价格本来就变化很大,对这个领域的贷款有风险。没有经验的S&L参与此类的经营,近乎进行赌博。由于通货膨胀逐步平息,住宅贷款开始赢利,然而,S&L的不良资产仍继续增加。1982年,有250家S&L倒闭。政府担心储户知道S&L的经营内容以后会竞相提取存款。为了让储户安心,存款保险的限额从4万美元提高到10万美元。另外,随着S&L的亏损扩大,其自有资本比例下降,因此政府又采取临时回避的对策,把自有资本比例的最低标准从5%降低到3%。

看起来似乎政府保护了S&L的存款。但是,由于S&L的收益非常低,自有资本比例下降,股票价格低迷,以很少一点资金就可以收买S&L。这样,多数S&L被投机家收购,他们以高利率筹集存款,增加对房地产和信用等级低的公司债券等高风险领域投资或贷款。结果,到了1988年,S&L的倒闭数量超过299家,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理

1988年初,美国住房贷款银行理事会提出并实施了所谓“西南方案”,主要在西南各州组织一部分S&L实行兼并,结果并不成功。1989年,美国总统与国会通过一

个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1)要求由美国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领导一个代理机构来落实这一任务。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原来是只为商业银行提供存款保险的机构,这次被授予重任是因为它有成功地管理1 500家倒闭银行的历史纪录;(2)提供500亿美元作为重组用的损失准备基金,其中40%来自S&L行业自身;(3)建立重组信托公司(RTC),负责处理失去清偿力的 S&L的问题。RTC是一个临时性的联邦代理机构,被要求在1996年12月之前完成重组任务及有关资产的处置过程,随即结束其运作。经过六年多的努力,RTC比较成功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RTC解决倒闭的S&L的基本方式是:(1)接管机构,维持营业。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 RFC对倒闭的S&L。实行接管,通常随后开始裁员、出售资产、停止其大部分贷款和投资业务等处理工作。(2)主持重组交易,清算债务,出售资产。重组交易的方式:一是承担负债责任的收购(P&A),70%以上的倒闭S&L都是用这种方式处理的。具体做法是请健康的金融机构接受S&L存款负债,收购其一部分资产,并获得一定量现款以得到补偿。二是破产清算,30%的倒闭S&L是用这种方式处理的。具体做法是对被保险的存款直接赔偿或作为存款保险机构的代理机构转让被保险存款。(3)管理并处置资产收入,完成对债权人的清偿。为了减少损失,RTC设计了一套对大批量低质量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办法。此外,RTC还提供资产销售融资,即降低现款支付比例并为买家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从而加快了S&L资产的销售速度。RTC共清理了747家S&L。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如果让那些有危险的S&L倒闭,政府用于保护储户的财政负担肯定要少得多。但是,由于把问题拖了将近10年,让投机家钻了空子,财政负担增加了好几倍。那些恶劣的投机家也受到审判,大约1 000多人被送进监狱。

评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一直为严重的银行不良债权问题所困扰,进而陷入银行破产、金融机构倒闭的风潮之中。在处理这些倒闭的金融机构过程中,各国根据其金融机构倒闭的不同原因、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形成了不同的处理模式。主要有:

(1)银行为主导的模式。东欧转轨国家,如波兰、匈牙利、前捷克斯洛伐克都曾采取这种模式。在这些国家,银行的不良债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体制因素带来的,而且大部分是没有抵押物作担保的信用放款,因而银行不良债权问题的解决要比西方国家复杂得多。由于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仍以国有银行为主,过去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又决定了不良债权大都发生在国有银行,这就决定了转轨国家不可能简单地采取让国有

银行破产的办法来解决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于是这些国家采取以银行为主导,通过政府注资减免企业债务或增加银行资本金的方式来处理不良债权。波兰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处理银行不良债权,波兰在每家国有银行都设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沉淀资产”的独立部门,按照1992年6月划定的标准,将“可疑”或“亏损”的资产连同相应的准备金转移到该部门,由国有银行牵头,其他债权人和外部投资者共同参与,对企业不良债务进行清理。为了保证银行在处理不良债权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并对其在企业重组中受到的损失予以补偿。匈牙利和前捷克斯洛伐克也曾试图通过银行建立专门机构,来购买和管理有问题贷款,并转移自身的不良债权。由于这些努力未能阻止不良贷款的增加,政府被迫寻求新的办法。捷克于1991年3月建立了统—银行,将2/3的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不良贷款连同一部分负债转移到该银行账户上,并将这些贷款转换为利率比再贴现率高4个百分点的8年期长期贷款,使企业获得长期资金。1992年11月,匈牙利政府与投资开发公司(HID)共同出资,将1991年12月底之前具有追索权的债权账面价值的50%,1992年1月1日到1992年9月30日之前具有追索权的债权账面价值的80%加以收购。所购买的债权中只有相当有限的一部分由HID以现金支付,其余部分用 20年期国债支付。

(2)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典、挪威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曾采取这些模式。这些国家在处理破产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多以政府出面或授权建立专门的清理机构,接管破产单位,重组、出售其资产负债,并为清理过程提供融资和担保。美国是这种模式的典范。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主要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储蓄贷款协会出现大量的不良债权问题,从1980--1992年,先后有1 142家储蓄贷款协会成员倒闭。为此,国会通过了《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该法案决定提供500亿美元作为重组机构的损失准备基金(其中40%来自储蓄贷款行业本身,60%来自储蓄存款保险机构),并成立重组信托公司(RTC)和重组融资公司(RFC),专门负责组织融资和处理失去清偿能力的S&L。从1989-1995年,经美国国会历次批准筹集的损失准备基金达1 051亿美元,实际提供给RTC的资金为913亿美元,处理的储蓄贷款协会会员共747家,处理的资产总值达4 030亿美元。日本在处理不良债权和破产金融机构过程小,经历了两个阶段,采用了两种模式。1991~1996年为一阶段,这一期间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化。1993年1月,日本162家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了共同债权收购公司(资本金79亿日元),试图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对不良债权进行处理。由于共同债

权收购公司处理的多为回收希望不大的不良债权,加之缺乏政府的必要支持,其处理不良债权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1996年以来,日本采用了政府和银行联合出资的方式,进入了处理不良债权的第二个阶段。1996年7月.由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共同出资成立了住宅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资本金2 000亿日元),主要负责对已破产的7家住宅金融专业公司的回收有望的债权进行处理;1996年9月,为处理住宅金融专业公司以外其他非银行性质的金融合作组织的不良债权,日本银行、民间金融机构与存款保险机构共同出资,在改组原东京共同银行的基础上成立了整理回收银行 (资本金1 600亿日元);1997年12月,日本政府公布“稳定金融体系的紧急对策”,决定投入 30万亿日元的公共资金(其中10万亿为政府国债,20万亿为政府担保的借款),全面清理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使整理回收银行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被称为是日本版的 RTC。从中可见,当金融机构的问题比较严重并出现恶化的趋势时,政府的果断干预至关重要,它可以使金融机构破产的系统性影响处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但前提是政府必须具有雄厚的财力,或能在短期内筹集到足够的干预资金。

(3)国内、国外共同出资的模式。泰国、印尼、韩国等国家都曾采取这种模式。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东南亚各国都致力于整顿金融秩序,并通过国内、国际共同出资的方式来处理破产的金融机构。1997年10月,泰国政府通过了进行全面金融改革的一揽子计划,成立泰国金融改革署来清理和关闭破产的金融机构,并由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接收坏账,另外还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了172亿美元的援助资金,1997年12月,金融改革署宣布关闭56家金融机构,并将其他15家银行和35家金融机构列为整顿对象。印尼政府也于1997年11月关闭了16家有严重呆账的银行。12月31日,印尼政府宣布通过合并和私有化的方式将四家国有银行合并为两家,其不良资产由新成立的信贷清理公司来接收。危机期间,印尼共接受了IMF提供的239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同时政府还鼓励外国银行向印尼具他的国有银行进行投资。韩国在宣布对5家无偿付能力的银行和证券公司实施暂停营业措施的同时,出台一系列金融对策,如由政府财政拨款3.5亿韩元购买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坏账,对不能自救的机构进行合并等。为获得IMF的援助,韩国国会还于1997午12月29日通过改革方案,决定按照国际标准来重整国内金融机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机构倒闭与其他问题交织在一起,其采取的措施表现为急救性质,为了取得国际援助,不得不无条件地接受IMF的重组安排,如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允许国外金融机构进入国

内经营等,这给本国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由于IMF提出提高银行体系的透明度,加强对金融系统的监管,以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等,这些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在处理破产金融机构的过程中,各个国家都成立了专门的重组公司或清理机构,这些机构有的为独立的公司,有的则是在有问题金融机构内部设立的机构,但它们的职能大体相同,主要是对破产金融机构进行资产接管、资产评估、资产移交、资产保全及资产处置。具体来讲,这些机构在处理破产金融机构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资产接管、评估、移交或收购。在美国,当储蓄贷款协会监管署做出关闭决定后,即由RTC接管倒闭的S&L。RTC在对S&L资产及担保品的价值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接受相应的资产,承担全部责任,并成立资产转移委员会(成员包括S&L和RTC的人员)决定资产从S&L转移到RTC的所有事宜。对于已出现或潜在的拖欠贷款问题,RTC可要求借款人追加担保品,以保全资产。在日本,最初由共同债权收购公司对162家出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住宅金融专业公司)的不良债权进行处理。其主要过程是:首先对出资机构附有不动产担保的不良债权进行评估;然后以评估价收购不良债权,其费用记为出资机构对共同债权公司的贷款,并担保不动产转移;最后由共同债权收购公司出售抵押物,并归还出资机构的贷款。从1993年3月到1996年9月,其收购债权9075起,处理不良债权12.92亿日元。1996年7月,7家住宅金融专业公司宣布破产,其负债总计13.12万亿日元,其中回收无望的债权为6.4l万亿日元,由住宅金融专业公司的母体行、其他金融机构及政府共同出资弥补;剩余的有望收回的 6.71万亿日元,由住宅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进行收购,并以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理,拍卖过程中发生的损失由政府和存款保险机构各负担一半。1996年9月,整理回收银行接管了原东应协和、安全信用级合、要津信作组合等已破产的金融合作组织,并收购3 900亿日元的不良债权。

(2)大量注资,扩股增资,改组机构,剥离坏账。1994午,里昂信贷银行的不良债权达 270亿美元,于是法国政府成立特别用途公司(SPBL)来实施拯救计划。首先由政府向该行注资230亿法郎,并承担430亿法郎的坏账;然后成立CDR公司,作为里昂信贷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承担该行的全部负债,并负责资产的清理和变卖。之后由里昂信贷银行向SPBL提供优惠利率(按巴黎市场利率的85%计算)贷款1 450亿法郎,SPBL将其中的1 310亿法郎转贷给CDR,以弥补其在出售、变卖资产时的损失,CDR则用资产变卖后的款项偿还SPBL的贷款,资产重组中的损失由政府提供担保。

意大利在处理那不勒银行的不良资产过程中也采取了政府大量注资的措施。那不勒银行是部分为政府所有的商业银行,1995年其亏损为31 550亿里拉。为拯救该银行,意大利中央银行意大利银行于1995年11月以高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25个基本点的利率,从11家银行集团安排了一笔价值25 000亿里拉的临时贷款。1996年3月,意大利财政部向该行注入2万亿里拉的资本金,1997年该银行被彻底私有化。瑞典银行通过政府大量注资,分离银行不良资产,然后由政府担保发行新股,增加银行资产,或通过拍卖将“优良银行”出售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挪威银行通过注销普通股,向机构投资者发行优先股,分离不良债权,并将国有股向公众出售。

(3)积极妥善处理不良资产。美国RTC对破产金融机构的处理成效显著,对大批S&L的不良资产主要采取证券化、资本参与、“打包”出售和全国性贷款拍卖等方式;对于少量不良资产,则由RTC与私人机构签订协议进行处理。

①证券化。RTC在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协助下,对单户抵押贷款、多户抵押贷款、商业抵押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信贷等不同类型的良性或不良资产制定和实行了一套资产证券化计划,并以此作为出售资产的首选方法。对于评级较高的良性资产,其利率比周期政府债券利率高几十个基点,并依据不同的期限组合搭配出售。对于评级较低的不良资产,在证券发行时,由财政拨款或RTC注入相当于证券总额20%~30%的资金,作为证券偿还准备金,以弥补发行证券时可能带来的损失。RTC先后对490 亿美元不同类型的资产实行了证券化。

②资本参与。资本参与战略的特点是采用有限责任合伙形式,主要用于处理不良资产,后来也用于处理与房地产有关的资产。RTC在每一份资产处理合约中,以资产入股成为有限合伙人,私人机构通过竟标成为一般合伙人,负责资产的管理或销售,并以其股本承担有限责任。资产处置获得的现金流量,在扣除费用后.按照约定的权益比例在RTC与有限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

③打“包”出售。RTC首先锁定一个资产“包”,用于创设和发行中期债券,同时从竞价 者中选择一个合格的资产管理商充当股东,该股东最高认购49%的股份,并为RTC(其拥有 的股份不能超过51%)管理资产。RTC根据资产的具体情况择机出售。

④全国性贷款拍卖。拍卖由RTC在全国销售中心进行,并按照良性资产、不良资产的类别、数额、地点归类拍卖,使RTC可以一次性销售大量的类似资产。全国共进

行了8次贷款拍卖,销售了账面价值为8亿美元的良性资产和账面价值为28亿美元的不良资产。

⑤与私人机构签订协议。对于少量不良资产,RTC可与私人机构签订标准资产管理出售 协议,由其根据合约管理和处置资产。为了尽可能缩短资产处置时间,RTC为一些资产的出售提供融资便利,资产净损失由政府酌情补偿。

总之,尽管各国金融机构不良债权生成的背景不同.金融机构倒闭的原因各异,处理的具体做法随之各不相同,但也有其共同之处:通常实行政府参与与市场运营相结合,并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立法先行,依法操作,即时查处违规、犯罪行为;成立专门机构重整不良债权和处理倒闭的金融机构,从而在货币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架起一道有效的桥梁;将好资产(债权)与坏资产(债权)分离经营、折价出售,以便尽快消化不良资产(债权);以及大量注资,并充分利用国家信用筹措资金,特别是国债和政府担保的借款。

教训

在美国,通过S&L的教训人们悟出一个道理:保护所有储户,未必能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如果银行保护存款,储户就可以放心地在任何银行存款。储户没有必要关心银行的资产内容好坏和不良资产多少,而银行也由于不必担心存款被提走,为了追求高利润,可以冒险进行风险大的投资。结果造成在房产金融、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和收购企业等高利润、高风险领域的融资扩大。在出现这种情况时,为了捍卫金融秩序,不是采取措施保护存款,而应该制定有关自有资本的限制。自有资本是对风险的保证,即使银行的贷款坏账增加,如果在自有资本范围内,则完全可能作销账处理,债务不会超过自有资本,因此没有破产的危险。但是,如果自有资产比例低,对不良资产难以销账,银行就会逐步陷入经营危机。美国政府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比例低于—定水平,政府可以令其采取措施增资或压缩资产,当自有资本比例低到无法改善的程度时,政府可以决定将其置于国家管理之下。另外,对存款保险费也做出规定,自有资本越低,保险费越高。银行的自有资本比例下降,存款稳定性降低时,政府可以令其增加存款保险费,充实自有资本。银行必须公开主要经营指标,储户根据这些指标判断存款有无风险。为了监视银行是否准确地公开信息,美国政府配置了金融检察官,人数多达8 000余人,对违反规定的经营者给予严厉处罚。存款保险对存款的保护限额为1 000万美元。政府实行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让人知道政府对银行实行优胜劣汰原则,经营失败的银行将灭亡,健全的银行得以生存。1990年以后,美国金

融界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兴起了大规模改组运动,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幅度减少,金融机构的效率却得到提高。

[思考题]

美国处理倒闭的S&L一案对我国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借鉴与启示是什么?

第四章 货币供求

案例一: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为什么持续下降?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引起了经济学家们极大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名义货币可以以高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之和的增长率上升(根据交易方程式,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名义货币增长率应等于经济增长率加物价上涨率),换句话说,超过经济增长率部分的货币增长率不会完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政府可以放出较多的名义货币,从而得到较多的铸币收入,同时却只承担较小的通货膨胀压力。财政收入不足和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我国改革进程的两大难题,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对矛盾。

对于这一现象,有三种可能的解释。—种是价格指数偏低说,即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低估了实际的物价上涨率;一种是被迫储蓄假说,即认为中国市场上缺乏足够多的金融资产和商品以供消费者和企业选择,因而消费者和企业只好持有更多的货币;还有一种则是货币化假说,这种观点认为,改革也是一个货币化的过程,即通过货币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与传统的物物交换相联系的非货币化经济的比例则不断下降,这一过程刺激了货币需求的急剧上升,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在改革的某些年份,中国的官方物价指数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实际的物价上涨率,但是,即使用市场的物价指数计算,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改革的大部分年份中仍显著下降,因此物价指数偏低假说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商品的短缺现象在改革的某些年份中较为突出,在某些年份中则并不突出(如1989年第3季度至1991年的市场疲软时期),因此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更可能是因为金融资产种类的缺乏和经济的货币化。

值得一提的是,货币流通速度的的下降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之后,超过经济增长率部分的货币增长率将全部转化为物价上涨率。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货币化指标(主要是货币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已经偏高,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对

名义货币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第五章 通货膨胀

案例一:津巴布韦的通货膨胀

津巴布韦,非洲东南部一个美丽的国家,一场大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尽管投票定于当地时间3月29日早上7时开始,但不少选民5时就来排队投票。 这个有着维多利亚大瀑布这样的自然奇观的国家,目前正遭受着罕见的经济衰退。不仅有高通胀,还有高达80%的失业率。而这一切都是西方经济制裁种下的恶果。身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对此深有感触。 在哈拉雷一家名叫“华园饭店”的中餐馆,售价1.2亿元的鱼香肉丝,堪称是世界上最“贵”的鱼香肉丝了。不过这个“元”既不是美元,也不是人民币,而是津元。官方公布的汇率是1美元兑3万津元,但是在黑市上1美元可兑4000万津元。按黑市兑换价,华园饭店的鱼香肉丝每份3美元,是很公道的价格。在华园饭店,价格最低的油炸花生米和小葱拌豆腐是9000万津元一份,而高档的海鲜类菜品标价要3亿多津元。在西方多年制裁下,津巴布韦的经济陷入极度困境中,津元一路贬值,实际通货膨胀率高达100000%,创下当今世界之最。津巴布韦纸币最高面值为1000万津元,是目前世界上面值最高的纸币,但这样高面值的钞票就是扔在地上都没人捡。津元不断贬值,商家不停地更改价签上的数字。很多商店每两三天或四五天就调一次价。超市里价签上那一长串数字看得人眼花缭乱,让初到哈拉雷的人感到很不习惯。有时候,价格数字长得以至于账单都打不下。去趟超市随便买点东西,就得花厚厚一摞钱。当地华人报金额时往往以“捆”为单位,一“捆”钱是100张面值1000万津元的纸币,按目前的黑市汇率共合25美元。

在津巴布韦,几乎没人存钱,人们领到工资就要马上花掉,或者兑换成外币,否则转眼之间就贬值不少。通货膨胀倒也不全是坏事,有时还能够让人受益。当地一位华人一次身体突感不适叫来了救护车,本来要付的钱约合30美元,但是等一个月后付款账单寄到时,美元汇率涨了不少,只需付3美元即可。西方国家和津巴布韦反对党一直指责是穆加贝总统管理不善,造成了如今恶劣的经济状况,而穆加贝总统则反驳说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才是罪魁祸首。而事实上,津巴布韦经济不断衰退,但并没

有发生如西方所料想的崩溃,这让一些人感到不解。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津巴布韦较好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让其获得外汇,起到经济基石的稳定作用。近年来,津巴布韦相继与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展开经贸合作,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援助。另外,除正常出口赚取的外汇,津巴布韦还有大量隐性的外汇收入维持国家的经济运转。津巴布韦1300万人口中,有大约300多万去了邻国南非和其他国家打工。这些海外打工族通过银行汇回国内的外汇,就超过6亿美元。

第六章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 案例一:美国公开市场业务运作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联邦储备体系理事会的7位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和另外4位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组成。尽管只有5家联邦储备银行的行长在该委员会中拥有表决权,但另外7位地区储备银行行长也列席会议并参加讨论,所以他们对委员会的决定也有些影响。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是联邦储备体系用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必然成为联邦储备体系内决策的焦点。虽然法定准备金比率和贴现率并非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直接决定,但同这些政策工具有关的政策实际上还是在这里做出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不直接从事证券买卖,它只是向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交易部发出指令,在那里,负责国内公开操作的经理则指挥人数众多的下属人员,实际操作政府或机构证券的买卖活动。该经理每人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极其参谋人员通报交易部活动的情况。

公开市场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前者旨在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后者旨在抵消影响货币基数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如在联邦的财政部存款和在途资金的变动)。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美国财政部和政府机构证券,特别是美国国库券。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交易部工作流程

国内业务操作经理监督交易员进行证券买卖。我们假如称这位经理为吉姆。他

的工作日从阅读一份估计昨天晚上银行系统准备金总量的报告开始,这份关于准备金的报告,有助于他确定需要多大规模的准备金变动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货币供应量水平。他也检查当时的联邦基金利率——它可以提供有关银行系统准备金数量的信息:如果银行体系拥有可贷放给其他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联邦基金利率便可能下降;如果银行准备金水平低,几乎没有银行拥有超额准备金可以贷放,联邦基金利率使可能上升。

上午9时,吉姆同几位政府证券交易商(他们为私人公司或商业银行工作)进行讨论,以 便对当天交易过程中这些证券价格的走势有所感觉。同这些交易商见面之后,大约在上午10 点,他收到研究人员提交的报告,附有关于可能影响基础货币的一些短期因素的详细预测。例如,如果预测结算在途资金将因全国范围内的天气晴好使支票交付加快而减少,吉姆便知道,他必须运用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来抵消因在途资金减少而预期带来的基础货币减少。然而,如果预测在联邦的财政部存款或外国存款会减少,便有必要运用保卫性的公开市场出售,来抵消预期的基础货币扩大。这份报告亦对公众持有的通货情况做出预测。如果预期通货持有量上升,那么,运用公开市场购买以增加货币基数,从而防止货币供应量下降,便是必须做的事情了。

上午10点15分,吉姆或其手下的一名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财政部,了解财政部对财政部存款这些项目的预测。与财政部的通话,也能获得其他方面的有用信息——例如将来财政部出售债券的时间安排——可以提供有关债券市场走势的线索。

在取得了所有这些信息以后,吉姆查看他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收到的指令。这个指令告诉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欲实现的几种货币总量指标的增长率(用幅度表示,比如说年率4%一6%)和联邦基金利率的幅度(比如说10%--14%)是多少。然后,他规划好为实现联邦公开市场指令所需进行的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把必要的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同所需进行的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合在一起,该经理便做出了当天公开市场操作的“行动计划”。

整个过程到上午11点15分完成,这时,吉姆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几位成员举行每天例行的电话会议,扼要报告他的战略,计划得到同意以后,通常在上午11点30分稍后一些,他让交易部的交易员打电话给政府证券一级交易商(私人债券交易商,人数在40人左右),询问出售报价(如果拟做公开市场购买)。举例来说,如果吉姆为增加基础货币而打算购买2.5 亿美元的国库券,交易员便将交易商在不

同报价水平上所愿出售的国库券数额,写在一块大黑板上。报价从低价到高价依次排列。由于美联储欲得到尽可能有利的价格,它便由低到高依次购买国库券,直到打算购买的2.5亿美元都已买到为止。

收集报价和着手交易,大约在12点15分完成。交易部随即平静下来,但是交易员仍要继续监视货币市场和银行准备金的动向,在极少数情况下,吉姆还可能决定有必要继续进行交易。

有时,公开市场操作是以直截了当买或卖证券的方式进行的。不过,交易部市场采取另外两种交易方式。在回购协议方式(常称作回购)下,美联储与出售者订立协议,规定出售者要在短时期内(一般不超过一星期)再将这些证券购回。一份回购协议,实际上就是一次暂时的公开市场购买。当美联储打算实施暂时性的公开市场出售时,它可以进行—售一购配对交易 (有时称作反回购)。在这种方式下,美联储出售证券,但买主同意在不久的将来再把这笔证券卖回给美联储。

对公开市场业务的评述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政府工具而言,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主动性强,其规模的大小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灵活性强,中央银行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的、连续性的操作,等等(具体可参见教材)。因此,各国货币政府的操作手段出现趋同的特征,都越来越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20世纪5O年代以前,只有在美国和英国公开市场操作才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工具,在其他国家则主要依靠一些非市场、非价格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改变了这种状况,促使各国纷纷转而积极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规模和短期利率水平,即使在美国和英国,银行间短期货币市场的作用也大大增强了。于是便出现了各国货币政策手段的趋同现象。与此同时,各国都大力开发新的工具以应付新的金融环境,例如德意志联邦银行越来越多的采用外汇互换协议的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由国际资本流人引致的国内银行体系准备金规模的过度扩张。日本于1988年11月的货币政策改革,改变了国内货币市场运作的特点和干预程序。日本银行通过改变银行间市场的期限结构来鼓励银行间市场与公开货币市场之间的套利行为,增强中央银行的干预能力,同时用针对1—3周的国库券贴现率的操作来代替针对1~3月国库券贴现率的操作,使得利率成为中央银行手中最重要的干预工具。从1989年春季开始,日本银行开始进行商业银行票据市场的隔夜操作,以增强其影响和微调银行准备金每

日头寸的能力。伴随公开市场操作重要性的上升,各国货币操作中的“贴现窗口”的作用都降低了,在各国中央银行对短期准备金的管理中只发挥着一种边际资金的功能。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之上的:(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的、完善的金融市场并且市场必须是全国性的,证券种类必须齐全并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例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刚刚起步,短期金融工具数量少、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能。特别是我国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资本市场、银行间中长期信贷市场缺乏联系,使得中央银行的各种货币政策不能有效的协调运作,易产生政策冲突,导致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为改善政策调控的效能和拓宽调控手段,我们应一边发展货币市场,一边促进货币市场与其他市场的联系,例如可以建立国内的外汇同业拆借市场来提高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联系,通过国债或者银行间市场结构的调整,便利国内各个金融市场间的套利行为,从而提高各市场间的联系,通过发展人民币远期交易方式,使中央银行获得通过远期、掉期,外汇回购、货币与利率互换等方式来调节人民币汇率和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丰富手段。

[思考题]

(1)如果负责国内业务的经理听说,纽约市即将受暴风雪袭击,因而递送支票要求支付会 遇到困难,那么,这位经理会采取怎样的保卫性公开市场操作?

提示:暴风雪导致了在途支票数量的增加,从而使得基础货币增加,为了抵消这一影响,公开市场操作室的经理将采取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

(2)在圣诞节期间,当公众的通货持有量增加时,一般会发生怎样的保卫性公开市场操作?理由是什么?

(3)当结算在途资金降到其正常水平之下时,为什么国内业务经理会认为使用回购协议来影响基础货币,要比简单地购进债券更好些?

(4)假如财政部刚刚支付一笔购买超级计算机的价款,因而它在美联储的存款下降了,国内业务经理将采取怎样的保卫公开市场操作?

提示:当财政部在美联储的存款减少时,基础货币将增加,为抵消这一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室的经理将采取公开市场出售。

二、货币政策指标

案例一: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主义实验”

在50至60年代,联邦储备系统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货币数量被认为是一个不太重要的指标,联邦储备系统的官员们关注的是短期名义利率、信用条件和银行贷款。到7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货币增长率指标也日益受到关注。但是与此同时,联邦储备系统还为联邦基金利率设定了一个很窄的波动幅度。当货币增长率目标和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出现矛盾时,前者往往被迫让位于后者。这种状况使得联邦储备系统控制货币增长率的目标一再落空。在经历了1973至1975年的经济衰退之后,联邦储备系统默许了货币存量的过快增长,从而导致了加速的通货膨胀。到1979年末,联邦储备系统面临着一个非常困难的局面:通货膨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率一起加速上升,黄金价格暴涨,美元汇价在外汇市场上迅速下跌,同时失业率也居高不下。

1979年10月6日,也就是在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刚刚成为联邦储备理事会主席不久,联邦储备系统决定采取高度紧缩性政策:贴现率提高为12%,同时对银行的某些可控负债规定了8%的法定准备金比率。更重要的措施是,该政策允许联邦资金利率有更大的波动(波动幅度可以达到10%至15%,而不是先前的1.25%),以便更好地抑制货币存量。这一政策被广泛地解释为迅速地转向货币主义,即联储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维持高就业的前面,并且更加重视货币增长率目标。

这一政策在阻止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潜在崩溃方面初见成效。而且货币增长率也成功地得以降低,名义利率急剧上升。但是该政策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则是失败的。证券价格的下跌表明金融市场并不相信联邦储备系统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事实证明这种预测是正确的:1979年12月到1980年2月的3个月内消费价格指数以年率17%的速度上升;信贷市场由于担心通货膨胀率进而利率会直线上升而近于瘫痪。

在这种情况下,卡特总统于1980年3月宣布了一项消除通货膨胀预期的综合性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他对政府预算做了修改以减少赤字。联邦储备系统则主要通过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配合这一计划:一方面紧缩常规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实行信贷配给。联邦储备系统对经常向联储借款的大银行支付的贴现率征收了3%的额外费用,并且对无担保的消费信贷如信用卡和赊账借款规定了15%的准备比率,这一比率不仅适用于银行,而且适用于其他金融机构及零售商。联储还对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增加额规定了15%的法定准备比率。另外,银行得到告诫,它们的贷款增长

率不应超过9%。这种“道义上的劝告”名义上是自愿的,但是正如一句俗话所说的那样:“你不必一定去做,如果不做你会感到懊悔。”

上述措施的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通货膨胀率迅速下跌,但是失业率则上升到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达10.8%,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1982年下半年,联储重新改变它的政策实施步骤,这通常被视为货币主义实验的终止,但它也没有回到过去的政策步骤上,而允许联邦资金利率比以前有更大的波动,而且货币增长率也比以前受到更多的关注。

对于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的货币主义实验(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种称呼并不贴切)的得失,经济学家有很多争论。该政策导致的第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下降,失业率急剧上升。不少经济学家怀疑用如此严重的失业换来的通货膨胀率下降是否值得。该政策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则多少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不仅利率更不稳定,货币增长率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1979年10月以前货币主义者认为联储应该允许利率的大幅变动以减少货币增长率的变动,而事实上,现在人们却不得不面临两个指标同时趋于变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70年代联储主要使用利率指标时,我们相信此时货币存量指标更可取,而1979年到1982年期间,当联储更多地使用货币存量指标时,利率指标又变得更为可取。这也许正好应验了著名的“古德哈特“法则,即即使一个变量原来是稳定的,当人们把它当作政策手段时,它就变得不稳定了。

参考资料:[美]托马斯·梅耶,詹姆斯·杜森贝里,罗伯特·阿利伯著,(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案例一:滞胀时期美国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的货币政策按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从战争结束到1950年发动侵朝战争可为第一时期,是从战争经济转为建设经济的时期;从侵朝战争开始到1960年底共和党政府下台为第二个时期,是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交替出现的时期;从1961--1969年为第三个时期,是美国经济发展比较顺利的时期;从1970—1980年底是第四个时期,是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窘境、美元危机多次出现的时期:从1980年底迄今是美国第五个时期。在不同时期,由于经济情况发生变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政府采取了不问的货币政

策和财政政策。由于第四阶段经历时间较长,并且情况比较复杂,具有典型意义。本案例着重对这一时期的政策搭配进行分析。

经济背景:“滞胀”现象的产生

早在1968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的最高水平64.6%(1975= 100),美联储从1968年12月中旬开始,不得不实行紧缩信用政策。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 为了实现其在竞选中提出遏止严重通货膨胀的诺言,他撤换了原来那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顾 问,起用了一批货币主义的经济学家,并按照他们的主张,采取控制政府开支,紧缩信用的措施,1969年货币信用政策越来越紧,直到1970年2月才告结束。当时美联储为信用紧缩目的而采取了全部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从1968年12月的5.5%提高到1969年4月的6%;同期的银行对大企业放款的优惠利率幅度从6.75%提高到7.5%,6月再提高到8.5%;1969年4月又把会员银行中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提高了0.5%,从而使银行系统准备金大约增加了3.5亿美元。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公开市场政策还要求防止会员银行的非借人准备金增加过大与此相配合的财政政策,也是控制政府支出、削减军事订货的紧缩政策,、这些措施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和借贷市场的资金供应,使一再被推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1969—1970年)终于爆发了。

正是在这次危机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上的一个新事物——“衰胀”继而“滞胀”的并发症。在1969年前,可以说美国经济中表现为有效需求推动通货膨胀,但1969—1970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由于美联储的紧缩信用政策,对产品总需求的增长率已经缓 慢,1970年美国预算赤字仅为29亿美元,而且,劳动力和工厂生产能力的利用不足日益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在各个行业中连续出现,失业率从1970年中已经较高的5%,再升高到1970年末的60%。尽管经济衰退的迹象已很明显,但物价上涨的趋势仍然没有减弱,通货膨 胀势头仍未遏止。这就是“衰胀”--“滞胀”并发症。

“滞胀”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经济衰退时期,物价从来是下降的,为什么70年代会上升呢?“滞胀”,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通货膨胀具有刺激经济的作用,为何70年代中生产反而会停滞呢?关于“滞胀”的原因,各家说法不一,然而其后果却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反通货膨胀需采用紧缩信用的政策,而这一政策又会使经济衰退加剧或使经济停滞延续下去;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经济衰退或停滞,需采用扩张信用、降低税收的政策,但这又会加剧通货膨

胀。无论采取哪种政策,都会是顾此失彼,不可兼顾,故“滞胀”是西方国家面临的难治之症。

面对这一顽症,美国各届政府和联邦当局采取什么措施呢?他们必须对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这两个政策目标进行选择。

美国各届政府及美联储的政策选择及效果分析 (1)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面对“滞胀”并发症,1970年,尼克松在货币政策上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他从一个 货币主义者突然变成一个凯恩斯主义者,大力推行刺激经济的扩张信用政策。显然,他把重点押在遏止经济衰退和失业上面,而把通货膨胀暂时搁置下来。联邦银行的贴现率逐步下降,从1970年初的8.78%降到1971年底的4.5%;银行对大企业放款的优惠利率也从1969年6月的8.5%降到1971年底的5.25%。货币供应量也逐步增加,从1969年年均增长率3.5%提高到1970年的6%。这些政策为更剧烈的通货膨胀创造了条件,同时会导致过头的经济景气,从而也为新的经济危机创造了条件。

随着上述政策的实行,生产有所增加,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0年第二季度至1971年第二季度增加2.5%。可是,这个增长率太低,失业未能减少,失业率浮动于6%上下,大大超过1970年初的水平。物价继续以高于5%的比率上涨,并有加速的迹象。这已从“衰退”转为“滞胀”。美国统治集团的谋士认为,这种通货膨胀“已变为成本推动的物价随着成本增长而上涨”。于是1971年尼克松颁布了“新经济政策”。这说明,为了对付“滞 胀”,美国政府除采用货币政策外,还采用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收入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内工资、物价和租金直接进行管制,从1971年8月中旬起的90天内为冻结期,目的是“制止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减弱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继而从11月中旬起实行管制,要达到的标准是:平均一年的工资增长应当不超过5.5%,物价不超过2.5%。美国在和平时期实行这类管制还是第一次。同叫,尼克松还任命生产费用、工资、物价等三个委员会专司其职。

尼克松的“新政”结局怎样呢?梅耶教授认为:“1971年尼克松推行的工资和物价管制,这些管制也曾暂时地有助于遏止通货膨胀,但却引起许多失误。物价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而不是削弱了通货膨胀率,因为各企业按管制的价格对产品进行偷工减料。1974年4月物价管制取消后,物价急剧上升,当年消费物价指数就陡升12%。”

就货币政策而言.1970年初实行的扩张政策,尽管扩张程度时有不同,但一直

持续到1972年后期。1973年初,货币政策同财政政策才略有紧缩。同年二、三季度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苗头:12月工业生产开始下降,到1974年12月已下降了7.3%。翌年1月,又下降了3.6%,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美国走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与此同时,1974年还出现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就在这段时间,美国遭到“石油冲击”。为石油产品支出较昂贵的价格,意味着国内消费者对其他商品与劳务的购买力进一步削弱了,因而引起衰退与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国际收支上,又爆发了一次美元危机。

(2)福特的微观税收政策。

1974年8月福特继任总统,为了对付严重的“滞胀”局面,他采取了微观税收政策,即通过调整税率级别,或曰税收结构,而不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影响各生产要素(生产部门和个人)的收入。这种调整方法是提高各种消费税率,降低所得税率,以增加储蓄与投资,企图遏止通货膨胀,又缓和危机与失业。此外,根据1975年国会决议,美联储要按照稳定物价的方针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同年5月起美联储定期公布每年货币总量M1、M2、M3的增长率的上下幅度来安定人心。从此,美联储就一直公布各种货币供应量的计划数字。这些措施,实际上采纳了货币主义关于把货币供应量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政策主张上。福特政府这种微观财政政策与宏观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政策重点,仍是把当时的通货膨胀作为头号公敌来对待。然而,它未能削减财政赤字,赤字从1973年47亿美元增至1974年451亿美元,1975年又增至665亿美元。这样,增长的财政赤字就抵消了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促使经济衰退恶化,正如梅耶所说:“1974--1975年发生了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1975年的失业率达到8.5%。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仍然很高,当年的消费物价上涨到7%。滞胀一词已成为美国大众的语言。”

1974年美国最大的银行之——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了,另一家大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也在危机中破产了。1975年底,福特又回过头来把经济衰退作为头号敌人来对待。他向国会提出向衰退做斗争的纲领,规定通过大量削减所得税、公司利润税等措施来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回升,但是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不久福特本人也下台了。

(3)卡特的高利率政策。

1976年卡特就任总统。当时最尖锐的问题是大规模的失业,因此,卡特的施政

方针把减少失业放在首要地位。其具体措施是: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上升;二是拨款举办公共服务事业以增加临时工作位置。前—项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起了积极作用,但却扩大了预算赤字,使1977年的赤字从450亿美元增加到1978年的618亿美元,从而加剧了美国依然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至于1978年又出现“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后一项措施则因拨款不多,以致收效不大。

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引起生产混乱,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同时还削弱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使本来已恶化的国际收支状况更为恶化。在内外交窘的情况下,卡特政府不得已把政策重点转到反通货膨胀方面来,除了采用紧缩信用政策外,还对物价与工资的增长实行自愿性的限制,并采取降低减税额度,削弱预算中的民用开支等措施。1978年5—10月,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率从6.5%逐步提高到9.5%,继而提高到10%的破记录水平。但是,这些措施未能遏止住通货膨胀的势头。卡特一不做,二不休,于1979年任命保罗·沃尔克为美联储委员会主席。在沃尔克主持下,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严峻的信用紧缩时期。

这个时期是以1979年10月6日在一次不寻常的所谓“特别星期六夜晚”的会议上,美联储委员会做出的一项新政策为特征的。尽管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已进入衰退,美联储仍采取了高度紧缩政策:把贴现率提高为两位数的12%,同时对银行的某些可控制负债规定了8%的法定准备率。更重要的措施是:宣布准许联邦资金利率有更大的波动,即在5% (过去限制在 1.25%)的幅度内波动,即使这个5%的限额也不完全具有约束力,以便它能更好的抑制货币存量。这个时期曾被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解释为迅速转向货币主义。尽管对这一看法还存在争议,但从一些极其重要方面看,无疑是货币主义的:首先,表现为美联储此时已把指导控制通货膨胀摆在维护高就业的前面;其次,美联储比过去更加注重实现货币增长率指标,因而允许利率更大幅度的波动。

沃尔克认为,美联储用来抽紧银根的政策工具中以贴现率政策效力最大。根据这一认识,美联储银行的贴现率一提再提,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利率竟高达20%。利率的提高虽然限制了投机,但也影响了工商业正常的资金周转,抑制了投资,终于引发了1979年4月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七次经济危机。人们认为这次危机是美联储推行过度紧缩政策的结果,因而称之为“沃尔克衰退”。据报道,当人们向沃尔克提问货币和财政紧缩是否会导致衰退时,他回答:“是的,而且越快越好。” I

这次经济危机还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1979年美国工业生产从3月的最高点下

降,陷入经济衰退,一年时间中虽然逐渐回升,但1980年再度下降,最后于1980年8月走出危机。一般说来,一次经济危机过去后,工业生产必然回升,而在这次危机中,工业生产刚开始出现上升迹象,又突然下降,过一段时间后再上升,形成一次两度下降的危机(Double Dip Recession),即两个谷底的危机。严峻的紧缩政策并未当即把通货膨胀压下去。金融市场并不相信美联储能够抑制通货膨胀,从1979年12月到1980年2月的3个月之内,消费价格指数以年率17%的速度上升。信贷市场山于担心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利率会直线上升而近于瘫痪。市场参与者将怎样决定新发行证券的利率呢?他们无法决定。其结果是,大部分的长期证券市场和抵押市场一度停止营业,甚至短期证券市场(如商业票据市场)也无法正常运行。一些主要银行在出售大额存单上也遇到困难。当时通货膨胀率按年度计算,1979年为13.2%,1980年为18%。卡特政府终于在“滞胀”的阴云中下台了。

(4)20世纪80年代里根的宽财政紧货币政策。

里根上台,他面临的国内经济问题依然是持续多年的老问题——“滞胀”。他采用高利率的货币政策,井辅之以1980年底减税、削弱政府开支的一套财政政箫,名之为供给学派经济学。里根宣称其“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是一个与传统的凯思斯学派理论彻底决裂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指导思想有三点比较新鲜:一是由不断增加税收与扩大政府支出转变为同时大规模削减联邦税收与支出;二是由长期赤字预算转到逐步要求财政预算平衡;三是由过分强调财政政策作用转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重,且实行严峻的紧缩信用政策。

在里根上台两年后的1982年11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通货膨胀率也同时下降到3.4%,1983年GNP的实际增长率稳定在3%上下的水平,而通货膨胀率也稳定在3%~4%的幅度,失业率8年来呈逐步缓降的趋势,参见表 6.4—1。因此,可以说,美国于1982年末突破“滞胀”并发症之后,经济呈稳定的中低速发展趋势,这一趋势与同期的英国、日本、德国相比,基本上是吻合的;但是,隐伏在经济发展的背后,美国存在财政与贸易两大赤字的隐忧却同日本、德国的情况不同。

表6.4—1 1983~1989年美国GNP增长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 年 份 1983 1984 GNP增长率 3.4 6.6 失业率 9.6 7.5 通货膨胀率 3.2 4.3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2.2 2.9 3.3 3.9 2.5 7.2 7.5 6.2 5.5 5.2 3.5 3.8 3.3 3.4 5.0 前面提及,信用紧缩政策或者信用扩张政策都无法同时解决西方“滞胀”并发的难题。为何里根运用所谓供给学派的政策居然解决了这一难题呢?究其原因,除了政策本身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在政策实施期间美国出现了一些客观的有利因素。

事实上,里根上台后并未完全实施上述三点政策主张。

第一,减税政策是实施了,里根政府于1981年制定了减税法案,规定从1981--1985年间共减税3 500亿元,其中企业减税500亿元,个人减税3C00亿元。个人减税中主要是减少了高收入阶层的所得税,所以,美国人称之为里根的“富人哲学”。法案中还规定了加速企业折旧和投资的优惠条款。这些规定使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得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1984年工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1983年增加了12%,为18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但是,影响生产的最大因素还是由于个人减税引起消费需求的增加,其额度之大形成一般巨大的社会消费力量,推动了工业生产趋向高涨。

里根步其前任卡特政府的后尘,继续推行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终于在1982 年初把通货膨胀抑制下去,但导致的后果则是经济停滞,百业不振,失业率在1982年底达到10.1%。因此,从1982年下半年开始,里根政府也曾数度放松银根,压低利率。然而就在这一时期,美国出现了以下三个客观有利因素,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其一,新技术革命的巨大影响,以电脑为代表的电子技术日益广泛应用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美国高级技术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60年的27%上升到1984年38%;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也由1981年的0.1%上升到1984年的2.9%,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其二,随着个人减税引起个人消费的增加,第二产业部门更迅猛的发展着,目前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值也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其三,1983年以后,进口原料的价格,特别是石油价格开始下降,加之美国工资增长率也在下降,据统计,1981年工资的增长率为9.5%,1984年为4%。原材料价格和工资增长率的下降,使企业产品成本随之下降,企业利润也就上升。以上

三方面因素有利的促使美国产业部门的利润率上升,因而加强了企业承受高利率压力的能力,终于实现了1984年大幅度的经济增长。因此,有人说:里根运用高利率政策突破滞胀首先应归功于时势。

第二,由长期赤字预算转为预算平衡这一点并未做到。里根原来吹嘘1984年要做到财政预算基本平衡,然而事与愿违,美国的军事开支有增无减,社会福利削减也不多,因此,财政赤字连年激增,由1981年579亿美元上升到1984年的1 783亿美元,1985年达2 072亿美元。美国财政赤字既然压不下去,那就势必形成政府筹资与产业融资在货币市场上对资金的激烈争夺,使利率无法压下去。1985年后美国产业利润率早已下降,他们承受高利率压力的能力已经削弱,如果出现经济停滞局面,美联储可能改弦更张,采取大规模放松银根的政策,到头来,又将引起通货膨胀再度回升。

1982年里根政府突破滞胀是付出代价的。它给美国经济带来长期的双赤字压力——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由于推行减税而无法削减支出的松赤字政策,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扶摇直上,由于财政赤字发行了巨额公债,而社会大众未能吸纳如此大量债券导致市场利率节节上升,引起外资内流,美元汇率相应坚挺,于是促进口、抑出口,终于使贸易赤字以至于经常项目赤字迅速扩大。因此,双赤字就成为美国经济亟待解决的难题。

美国政府在突破“滞胀”后,为了稳住经济回升的局面,从1982--1985年初任由汇率上升而未给予干预,有意引导外资内流,吸掉相当额度的美国国债,让不利于贸易收支的因素在一个时期内存在,这是权宜政策。日本、德国等一些资金流向美国的国家首脑和社会公众所以一再说明,他们的国家“为美国债券做出巨大贡献”,而美国也就把日本、德国等国的资本输入作为缓解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

1985年初,为了缓解与日俱增的贸易赤字压力,里根政府开始推行低利率政策。为此,必须降低利率,减少外资内流,使美国汇率随贸易逆差而下降。这一政策转变在当时是可取的。原因在于:一是因为通货膨胀率已稳定了几年,适度降低利率引起的信用扩张,一时不至于引起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二是因为西方各国走出“滞胀”困境后普遍降低利率,所以美国降低利率后仍可以与各主要工业国,特别是日本、德国保持一定的利率差,不至于过分影响外资流人美国。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的汇率从1985年初暴跌,两年内便跌回1980年美元疲软的水平上。

美元汇率突降,按照国际金融理论的判断,将有利于促进美国贸易赤字的输入,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经多年而未产生预期效果,1985--1987年的贸易赤字一直保持在约1 300亿美元的空前高度,参见表6.4—2。除了因为某些贸易条件的限制外,更深层的原因是由于美国的高财政赤字与低个人储蓄率两个根本因素造成的。只要对美国经济进行宏观分析就可以明白:由于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必然导致公债大量发行,而国内储蓄率很低,除供国内投资所需之外,所剩无几,不足以吸纳如此巨额的公债发行量,势必引起利率上浮。继而发生外资内流,导致商品进口增加,最终使贸易赤字居高不下。所以在美国的经济条件下,财政赤字压不下去,贸易赤字也居高不下,两大赤字必然并存。与此相反的例子是日本。日本财政赤字占GNP比重在较长时期同美国相差无几,然而日本储蓄率很高,能把巨额公债发行吸纳而有余,因而利率不上浮,内资外流不减少,形成财政赤字同贸易黑字并存的两个“反向第一”的“奇迹”。

表6.4—2 1983~1988年美国财政、经常项目、贸易项目差额 年份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经常项目差额 (亿美元) 经常项目差额 (%) 贸易项目差额 (亿美元)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787 -1257 -2026 -1783 -2072 -2210 -1504 -1551 -1.0 -2.5 -3.8 -2.8 -3.3 -3.5 -2.4 -2.3 +69 -87 -463 -1070 -1154 -1338 -1540 -1265 +0.2 -0.3 -1.4 -2.8 -2.9 -3.3 -3.4 -2.8 -280 -364 -671 -1126 -1244 -1477 -1500 -1185 (亿美元) /GNP (%) 从1985年底以来,无论里根政府或是布什政府都企图通过增收节支以缓解财政赤字,通过低汇率政策促进出口以缓解贸易赤字,但均效果不大。虽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美苏关系趋向暖和,使美国的军事开支不增加乃至每年可降低20亿一30亿美元,但通过增税以增收的办法来增加财政收入,则两届政府都不愿为之,所以财政赤字压缩的可能性有限。1983--1988年财政赤字呈下降趋势,稳定在1 500忆--2 000亿美元之间,参见表6.4—2。里根卸任后曾吹嘘要把1989年财政赤

子压缩到950亿美元,但布什上任后却认为只能维持在1 500亿美元之内。至于缓解贸易赤字的政策,美联储还是考虑是否导致同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效果冲突。自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突破“滞胀”以来,美联储始终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增长速度来控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认为,只有把通货膨胀控制住,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继而为控制通货膨胀所蒙受的损失都会在经济增长中获得补偿。因此,为压低汇率而伴之以压低利率的政策就经常受到制约。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货币政策还必须关照另一棘手问题——股市风暴。在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票市场掀起一阵龙卷风,一日之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骤降508.32点,跃幅达22.6%。风暴席卷东京、伦敦、法兰克福、巴黎、香港等地的股市,余波经年未了。在1989年10月13日的“黑色星期五”,纽约股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猛跌190点,当日跌幅达6.91%,由此也触发世界性的股票价格下跌。两次股市风暴,虽不是美国经济衰退的先兆,而是由于美国经济比较稳定发展使股票过度升值,因而在一定时期股票价格必然进行复位,但美国两大赤字可能带来的衰退预期,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美联储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为避免股市风暴触发经济衰退,惟有放松银根,降低利率,这样做也往往与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相矛盾,因而必须予以协调。

[思考题]

(1)为什么美国会出现“衰胀”----“滞胀”并发症?由此而引起的20世纪70年代货币政策有哪些特点?

(2)试述尼克松、卡特、里根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核心问题。 (3)怎样评价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成败? (4)由本案例美国不同政策搭配是否能得到一些规律性的启示?

第七章 外汇风险防范

案例一:利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节约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以客户出口收汇为例,2000年7月20日某客户预计在3个月后将收入1130万欧元。此时欧元即期结汇价为7.6450,而中国银行3个月远期欧元对人民币的报价为7.6250/7.6630。由于欧元对美元一直处于疲势当中,为防范欧元进一步贬值

带来的风险,客户与中国银行签订了远期合同,规定客户到期时,即10月23日可以按1欧元兑换7.6250元人民币的价格向中国银行出售欧元。7月20日后,欧元兑美元的汇价由0.91一路下滑到0.83;10月23日,欧元兑人民币的即期结汇价跌至6.9570。但由于客户已远期结汇,锁定了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风险,仍可以以远期价7.6250卖出欧元100万,收人人民币762.5万元。假设客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则只能以6.9570的即期结汇价卖出欧元,仅收入人民币695.7万元,损失高达66.8万元人民币(损失占合同总金额的8.76%)。由此可见,远期结售汇业务能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出现不利变动时给客户造成的损失,尤其是针对欧元、日元、英镑等对美元波动较大的货币效果更为明显。

节约换汇成本

以客户进口付汇为例,某客户预计在6个月后将支付100万美元。此时,美元即期售汇价为8.2900,而中国银行6个月远期美元兑人民币的报价为8.2100/8.2500。客户希望通过远期结售汇业务来固定6个月后的换汇成本,则客户在中国银行签订了远期合同后,便可于6个月后按1美元兑8.2500元人民币的价格从中国银行买入美元100万,同时卖出人民币825万元。一旦此笔交易成交,则6个月后无论即期结售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如何,客户都将按 8.2500的合同价格进行交割从而固定了进口付汇支出,起到了货币保值的作用。

此外,由于远期结售汇价格是在即期牌价的基础上,根据外币和人民币两者利率差计算而来的,高息货币远期贴水.低息货币远期升水。本例中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所以美元兑人民币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因此,如果预计人民币汇率没有大幅升值的可能,客户就可以以低于现价的远期价格购买美元,节约了换汇成本。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目前国内市场惟一的人民币保值工具,而只有充分的认识其作用与功能,全面理解其目的与出发点,才可能更好地利用该项业务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而言,重要的是如何防范风险,而不是希望利用市场波动盈利。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办理美元远期售汇可以降低换汇成本,那又何乐而不为;而对于即期牌价波动幅度较大的货币如欧元、日元及英镑等,如果远期价格已能够保本甚至略有盈余,企业只有尽可能早日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以固定汇率成本,避免遭受汇率损失,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