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复旦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纪实 下载本文

的问题。

参赛领导小组在参考笔试和专家面试结果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慎重考虑,最终

确定6名同学组成参赛训练队。他们是:新闻学院91级何小兰(女),中文系二年级硕士 研究生姜丰(女),法律系89级严嘉,管理科学系90级张谦,法律系90级季翔,国际 政治系三年级硕士研究生蒋昌建。

至此,选拔赛已经划上了句号;然而,通向新加坡之路才刚刚开始! 第二章 琢玉终成器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 然而,一场面向国际的辩论大赛对辩手的

素质要求是苛刻的。古人云:玉不琢,何以成器?

1993年4月26日8:00,6位辩手首次走进文科大楼1004室,也走进了一

个令他们永生难忘的集体——复旦大学辩论队。

张霭珠、俞吾金、林尚立在门口热情相迎,那眼光已不再是选拔过程中的审视。一个温

暖的新家诞生了。一个注定要在四个月后的新加坡揭开复旦历史崭新一页的新家开始了第一 天的生活。

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这样勉励队员们:为了复旦的荣誉和祖国的荣誉,刻苦训练、迅速

提高、严以律己、团结协作,努力争取夺冠。 6位辩手简短地介绍了自己: 仪态娴雅又不失锋芒的姜丰,从小在辽宁抚顺长大,后由山东大学保送到复旦中文系, 师从朱立元教授研究西方美学。她喜欢读书,喜欢书画,也喜欢听清纯的女歌手唱歌。好像 从没想过要创造什么辉煌,但希望能拥有完美。姜丰研究的是美学,用心发现的是美,努力 追求的也是一份完美。

稳重从容的季翔似乎与辩论有缘。高一时代表上海延安中学参加市中学生辩论会,荣获

桂冠。1988年复旦辩论队首次扬威狮城,辩论的魅力使他放弃了保送上海交大的机会。 “除了篮球和游泳外,我喜欢心灵的游戏”。季翔这样谈及自己的爱好。“辩论不是捍

卫真理,但却要把辩题当成真理去捍卫!”这就是季翔眼中的辩论。

风趣机敏的严嘉,即将免试直升攻读硕士研究生。他来自南通如东,还在上小学时,就

隐约迷上了复旦,那一年有一位复旦学生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冠军。“复旦,我的精神家园 。”这句话最能表达严嘉对复旦的真挚感情。谈到辩论,严嘉这样认为:“雄辩是真境界, 诡辩是权宜之计。文化底蕴的深厚与否决定了厚积薄发能否成为可能,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 雄辩与诡辩的分水岭。”

出生于厦门的蒋昌建,从安徽师大毕业后当了两年老师,后又慕名来复旦攻读硕士学位

。从厦门到安徽再到上海,他品尝了不少人生的甘苦,由此学会了独立,学会了靠自己的努 力来充实自己。他很喜欢哲学,觉得这门学科能给人以智慧,启发思考。“我是一个平凡的 人,追求的也是一种平淡的生活。”蒋昌建这样谈及自己的生活目的。

伶牙俐齿的何小兰,上海姑娘,6位辩手中最年少的一位。演讲是她最大的爱好,在

昌军训时,曾获《我在军营中成长》演讲比赛优胜奖。进复旦才半年,就与研究生大哥、大 姐同台交锋,颇令人生出“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慨,然而何小兰自己却自信“有志不在年高 ”。歌星张国荣演唱的《鼓手》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求能用心,求能用功,求能做好鼓手 ”,何小兰很喜欢。

张谦,来自湖南长沙的一位小伙子,少年时代就有“神童”之称,许多古典诗词倒背如

流,自信辩论是他的专长。

“以前觉得辩论是比语言,后来觉得是比思维、比准备,再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比心理。”

无疑,6位辩手是复旦辩坛的佼佼者。这一点,已经从教练、顾问欢迎他们时透出来的

热情而充满期待的目光中得到了证实。然而,辩论对辩手的综合素质要求是苛刻的,更何况 他们将去参加一场面向亿万观众的国际大赛!

部分专家指导团成员写下了关于下一步训练的一些意见:

谢遐龄:辩论时风度应儒雅,不能给人“吵架”似的印象,在训练中应安排修辞的训练。

倪世雄:在训练中要注意面与点的结合,有的学生,应重点补必要的知识;为学生补知

识要处理好广与深的关系,可以分析可能出的辩题,有关知识可重点补,训练中适当组织一 些公开的辩论赛。

朱维铮:总的讲队员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缺陷,经不起问,有的学生一问就倒,问题在文

化积累太少。要向他们介绍国外大学校园中的流行思潮,否则在辩论中人家顺口而出的概念 ,我们不知所出。逻辑训练很重要,几个学生明显地是直线思维,不能从多个角度分析判断 ,让他们读读《老子》、《孙子》。

朱立元:时间短,强调因材施教,缺什么补什么,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

的安排。

吴晓明:注意训练的有机性与整体性,不要再顾此失彼,由于强调某方面的不足,而走

向另一极端,丢弃了原有的优点。可组织看一点好的演讲或影片的录像。 瞿铁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训练中形成讨论的气氛。

陆士清:训练中应组织好陪辩。出了辩题后可以在同学中征求辩案、组织专家“三堂会 审”。

王世靖:“补”要科学,语言上存在的缺陷要逐步克服,可以组织训练队员参加一些场

面比较大的活动。每天都要练讲话。

邱柏生:注意形成正确的表达,训练计划安排要有张有弛,弦不能绷得太紧,保持心理 健康。

这些意见足以表明:玉不琢,何以成器?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也许,因为有了在复旦校园

里的失败,才有了新加坡的辉煌。

辩论队正式开训一星期后,受东方电视台的邀请,经过磋商研究、精心准备,5月3日 ,有四位受训队员和两位特邀同学组成两个队,以“青年应尽早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为题在 “东方直播室”节目中进行了现场辩论。

细心的复旦人注意到,6位辩手中颇具实力的蒋昌建和季翔没有出现在辩论席上。似乎

大家心照不宣、都能理解教练、顾问的战略考虑。

然而,可能教练、顾问也始料不及的一次沉重的教训,正在悄悄酝酿。

开训一个月后的5月27日晚,还是在3108教室,依然是人声鼎沸。辩论队组建后

又一次公开亮相:与一支学生志愿队对垒,辩题《大学教育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集训队 为正方。在倾向弱者的思维定势作用下,赛场气氛向志愿队一边倒,集训队员非但没有表现 出处惊不变的心理素质,反而显得茫然局促,大失方寸。

这晚的辩论赛再一次激起复旦学生的热情。观众都抱同样的心理,训练后的辩论队水平

究竟怎么样了,是否有问鼎狮城的可能?但纵观全场,普遍认为水平不高,辩论队经过集训 在技巧上确实有了进步,但同时又有过于玩弄技巧之嫌,反倒“以技害意”,得不偿失。 总结会上,队员们神情沮丧,各自检讨原因,这个说准备不足,那个讲因辞害意,还有

的说现场气氛不适应??俞吾金三下五除二把问题都挑明了:“这场比赛应该说是失败的。 首先责任在我,治队不严。大家入选后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训练功夫下得不够,但失败是成 功之母,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不折不扣地执行训练计划,尽快走出低谷。”

秦绍德语重心长地告诫队员们:“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入选对你们来说,仅仅是多

了一些责任,你们要经常反躬自问:‘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 ’”

“我们能代表复旦吗?我们能代表复旦去赢得胜利吗?”连续两个问号,激起了队员们

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为了明天不流着眼泪归来,今天就必须加倍付出心血和汗水!”队员们和教练们的手

紧紧地握在一起,此时无声胜有声。

是的,6位辩手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然而,通向新加坡之

路才刚刚开始,辩手们需要警钟长鸣,卧薪尝胆。

确实,战胜自我要比战胜别人艰难许多。然而,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别人。 无疑,这是一次挫折,但也许没有这次挫折的苦涩,就没有新加坡的辉煌,就没 有手捧奖杯时的微笑。

辩论队新一轮培训计划的实施从5月28日开始。 王沪宁: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

的完美。俞吾金:训练是极其艰苦的。胜利从艰苦的磨练中一点点向复旦辩论队走来 王沪宁顾问曾经对队员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做一件事,就要追求100%的完美, 如果有了99%的成功,还有1%的遗憾,就要抓住这1%不放。

正是这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精神,才使得复旦辩论队在新加坡的三场比赛中游刃

有 余。

然而,要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就需要有严格的纪律,需要顾全大局,需要有人作出牺 牲。

从集训第一天起,队里就严格规定,缺席一定要请假,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每天三

个单元的训练时间,都要守时守纪。于是,你可以看到:早晨八点,文科楼里已传出朗朗的 读书声;夜幕刚刚降临,十楼长明的灯光告诉人们,那里又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那天早晨,俞吾金给自行车打足气,然后从家里出发。谁知刚骑出一半路,自行车胎就

爆了。一看手表,到8点只剩一刻钟,修车已来不及。只见俞吾金推起自行车就跑。当他气 喘吁吁、大汗淋漓地走进文科大楼1004教室,8点只差几秒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 概念问题,还有一个以身作则、信守诺言的问题!作为参赛领导小组组长的张霭珠,从落实 集中用膳到安排住宿,从联系外出参观到组织落实授课教师,从帮助队员化妆修饰到协助教 练制定训练方案,并参与训练,真是操尽了心。

副教练林尚立,默默无闻地出辩题、收集资料,并精心组织训练国际政治系陪练队员。 队员们每天14个小时的训练,而教练们所花的时间更多。林尚立因此而影响了博士论文的 撰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训练是极其艰苦的。教练们不仅要求队员们阅读大量著作、报刊,迅速掌握各种信息, 还要求他们“辩不离口”,常常安排5个人和1个人对辩,辩到理屈词穷还得不停顿地辩下 去。有的队员嗓子哑了,吞下几粒药片,继续练;有的队员因酷暑而病倒了,刚吊完盐水又 来到了训练场;有的队员母亲病倒了,也抽不出时间回家去看望一下??在超负荷的训练中 ,队员们毫无怨言,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为复旦争光,为改革开放的祖国争光。候补 队员何小兰和张谦虽然未能去新加坡,但他们放弃了休息,整个暑期都泡在训练场内,在资 料准备、陪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政治系研究生主动承担了陪练任务。

最了解集训队员弱点的,除了教练和顾问就要数国际政治系的一帮研究生了。为了给辩

论队员创造一个较高水平的对抗训练环境,他们放弃了暑假的休息,充当默默无闻的磨刀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在与他们的不断“厮杀”中,队员们的辩论技巧才得到了明显的 提高。

“知识快餐”4个字道出了6位辩手特有的幸运。要捧回场上的桂冠,更要赢得场下的赞誉。要成为一个优秀辩手,先要学会怎样做人。集训期间,为了增强队员们的底气,数十位专家学者给他们调配了讲座形式的“知识快餐”,每个队员也努力翻阅了上百本各类书籍。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然而在短短的八十余天里,要完成从语言、思维、逻辑

、心理、事实、技巧、仪态到人格等方面的训练目标,还要根据队员知识结构的缺陷,进行 有针对性的补课,谈何容易!周密的训练计划是保密的。笔者在采访时大致了解到某周周一 到周四的训练安排:

周一,《论语》读书报告,“卡片交流”,一对一辩论;

周二,听《台湾、新加坡、澳门经济与社会》讲座,观摩上届大专辩论会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