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经典答题详解 下载本文

【案例一】患者,男,55岁,腹部绞痛,腹泻急诊。诊断:急性胃肠炎。治疗:

洛美沙星片0.3g,每天2次,阿托品注射剂1mg,立即肌肉注射。给药后腹痛减轻继而消失,但患者皮肤干燥,面部潮红,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

问题:(1)两种治疗药物,哪一个是对因治疗?哪一个是对症治疗?他们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药物的对因治疗指的是药物能消除引起疾病的原因。药物的对症治疗指的是药物能消除疾病症状的治疗。所以服用洛美沙星片是属于对因治疗,注射阿托品属于对症治疗。

洛美沙星的作用机制是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洛美沙星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细菌DNA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弱。阿托品的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阿托品与M胆碱受体结合后,能阻断ACH或胆碱受体激动药与受体结合,从而拮抗了它们的作用。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2) 用药后,什么是症状改善属于治疗作用?什么症状属于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能避免吗?

答:腹痛减轻继而消失属于治疗作用,皮肤干燥,面部潮红,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均属于不良反应,如果将1mg的阿托品减少到0.5mg就能减少其不良反应。但不能完全避免。

【案例二】患者,女,23岁,由于精神受到刺激一时想不开,欲自杀一次口服了大量

的安眠药,急诊入院。体检:患者意识消失,反射减弱,呼吸变慢变浅,血压90/60mmHg。诊断: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患者,男,25岁,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复方新诺明2片,一天2次,口服。用药后第2天全身出现小红点,并伴有瘙痒。诊断:药物过敏反应(药疹)。

问题:(1)上述2病例出现何种药理效应?

答:女患者案例中出现了深度神经抑制作用,男患者出现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即过敏反

应的药热和皮疹效应。

(2)不良反应有几类?

女患者案例中的不良反应有副作用、后遗反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男患者案

例中不良反应有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等。

【案例三】 哮喘患者张××,男,65岁,体重 70 kg。平时治疗时常以36 mg/h

的速度(按茶碱的量计算)静脉注射氨茶碱,比较安全有效。茶碱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一般维持在 12 μg/ml,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为 98%,总清除率为 3.0 L/h,这种氨茶碱制剂中含茶碱为85%。如果该病人一次口服羟丙茶碱的剂量为500mg,在临床按规定取血,测定不同时间内羟丙茶碱的血药浓度(见下表),并根据其血药浓度用药动学软件计算出氨茶碱在该患者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t1/2,Ka,Vd和AUC。

表 羟丙茶碱在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值

t(h) 0.25 0.5 1.0 1.5 2.0 4.0 6.0 12.0 24.0 C (μg/ml) 3.2 4.7 7.3 9.5 8.8 6.2 4.5 2.4 0.6 问题:(1)如何制订该病人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答:由清除率公式CL=kX/c 可得,k=CL*c/X=3.0*12/500=0.072/h t1/2=0.693/k=0.693/0.072=9.63h 由CL=k*Vd可得,Vd=3.0/0.072=41.67L 由CL/F=X0/AUC可得, AUC=0.98*500/3.0=163.33 τ=AUC/Css=163.3/12=13.6h

Cssmax =D/ Vd (1/(1-e-kτ))=19.23㎎/L Cssmin= D* e-kτ/ Vd (1/(1-e-kτ))=7.23㎎/L DM/τ=k* Vd*Cav=36㎎/L

理论所需剂量DMMax=(Cssmax -Cssmin)* Vd=500㎎ 理论负荷剂量DL= Vd * Cssmax=801㎎

则实际给药间隔应小于13h,假设τ=12h ,DM=500*12/13=462㎎ 因为DMMax=500㎎,则可用500㎎制剂。

因此,给药方案为:维持剂量500㎎,间隔时间为12h。

(2)如果该病人同时患慢性肝炎,其总清除率降为 2.0 L/h,又如何制订该病人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答:由CL=kX/c 可得,

k=CL*c/X=2.0*12/500=0.048/h t1/2=0.693/k=0.693/0.048=14.44h 由CL=k*Vd可得,Vd=2.0/0.048=41.67L 由CL/F=X0/AUC可得, AUC=0.98*500/2.0=245 τ=AUC/Css=245/12=20.42h

Cssmax =D/ Vd (1/(1-e-kτ))=19.20㎎/L Cssmin= D* e-kτ/ Vd (1/(1-e-kτ))=7.20㎎/L DM/τ=k* Vd*Cav=24㎎/L

理论所需剂量DMMax=(Cssmax -Cssmin)* Vd=500㎎ 理论负荷剂量DL= Vd * Cssmax=800㎎ 则实际给药间隔应小于20h,假设τ=19h ,

则DM=500*19/20=475㎎ 因为DMMax=500㎎,则可用500㎎制剂。 因此,给药方案为:维持剂量500㎎,间隔时间为19h。

(3)请根据上述主要药动学参数t1/2设计口服氨茶碱的给药方案。

答:由t1/2=9.63h,6<9.63<24,则给药间隔应相当于半衰期,即t为9小时,每天给药一次。

【案例四】第一个神经递质的发现是由奥地利Graz大学的德国科学家Otto Loewi(奥

托?洛伊)的“梦中的设计” 证明的。根据他本人在自传中的描述:“那年(1921年)复活节星期日前夜,我从梦中醒来,开亮了灯,在一片小纸上匆匆记录下梦中所想到的,一躺下又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晨6点钟起床后,想起晚间曾写下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由于太潦草,无法辨认。 第二个夜晚3点钟,这个想法又在梦中出现。这是一个实验设计??。醒后,我立即起床,奔赴实验室,按照梦中的设计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实验”。实验(图 5-1)是用两个离体蛙心进行的,如图所示,当刺激甲蛙心的迷走交感神经时,其心脏受到抑制,而将其灌注液注入乙蛙心,则乙蛙心也表现出抑制。这个实验表明,神经并不直接作用于肌肉,

神经系统 功能特点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而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发挥作用。

电刺激迷走神经心脏1心脏1电刺激Otto Loewi(奥托?洛伊) 心脏2心脏2 图5-1双蛙心实验

问题:(1)如何从上述Loewi的实验推测迷走神经释放神经递质?

答:实验利用甲乙两个蛙心做对比实验,甲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后,蛙心受抑制,而乙实验中是将灌注液注入蛙心,同样使蛙心受抑制,故可以推测刺激迷走神经后,机体产生了某些化学物质使蛙心受到抑制。

(2)交感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副交感神经与胆碱能神经的异同点是什么?迷走神经属于哪一类神经?

答:肾上腺素能系统是指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递质,交感神经一般属于此类。胆碱能系统,是指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副交感交感神经一般属于此类。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内脏周围神经系统,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不同点见下表:

低级中枢部位 脊髓胸、腰节段的侧角(中间外侧核) 脑干、脊髓骶段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神经节位置 节前、后神经元比例 椎旁节和椎前节 一个节前神经元与多个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节前神经元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分布范围 广泛。胸、腹腔脏器,头颈各器官,全身血管和皮肤 局限。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活动增强 对同一器官的支配作用 兴奋时:机体代谢加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 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

(3)传出神经在解剖学上由哪些神经组成?按神经递质可分为哪几类?

答:传出神经(centrifugal nerve)是指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传到各个器官或外围部分的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及运动神经。植物神经又分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

按神经末梢分泌的递质不同,将传出神经主要分为两大类: ①胆碱能神经

包括全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运动神经;极少数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②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4)传出神经系统在整个神经系统中的位置是什么?

【案例五】患者男,大学生,23岁,言行怪异、出现幻觉妄想1年入院。患者

自小少语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 逐渐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应有的要求,不主动与人来往,对学习、生活和劳动缺乏积极性

和主动性,行为懒散,无故不上课,朋友和同学发现,病人的言语或书写中,语句在文法结构虽然无异常,但语句之间、概念之间,或上下文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失去中心思想和现实意义。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患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认为自己被监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声称自己被死者控制,哭笑不受自己支配。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经给予氯丙嗪治疗数3个月,病情好转。

问题:(1) 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氯丙嗪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称神经安定作用。它能显著地控制活动状态而有不损伤感觉能力:能显著减少动物的自发活动,以诱导入睡;出现安定、镇静、感情淡漠、迟钝、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有嗜睡感,在安静环境中易诱导入睡,但易觉醒。

(2)

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机理是什么?

多巴胺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其通过与脑内DA受体结合后参与人类神经活动的调节,其功能亢进或衰弱都可以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氯丙嗪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系统的D2样受体,从而减少DA的合成和储存,改善病情。

【案例一】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

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或原有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伴有或不伴有胸痛,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依据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血象等检查可帮助诊断。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原及患者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对症治疗。某患者,35岁,女性,因发热(38.5℃)、咳嗽、胸闷不适、粘液性痰,肺部听诊有啰音,血常规检查WBC>10?10/L,胸部X线显示浸润性炎症阴影,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痰培养结果检出肺炎链球菌,给予静脉滴注阿莫西林1g,q8h及对症治疗,用药3天体温降至正常,咳嗽减轻,改为口服阿莫西林500mg,q8h,第5天复查证实肺炎痊愈。

【问题】

9

1. 阿莫西林通过何种机制发挥抗菌作用?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有哪些?

答:(1)阿莫西林(Amoxicillin),是一种最常用的青霉素类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而产生抗菌作用。口服后药物分子中的内酰胺基立即水解生成肽键,迅速和菌体内的转肽酶结合使之失活,切断了菌体依靠转肽酶合成糖肽用来建造细胞壁的唯一途径,使细菌细胞迅速成为球形体而破裂溶解,菌体最终因细胞壁损失,水份不断渗透而胀裂死亡。其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2)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机制有:产生水解酶;与药物结合;改变PBPs;改变菌膜通透性;增强药物外排;缺乏自溶酶。 2. 与青霉素比较,阿莫西林有何特点?

答:青霉素是霉菌分泌的一种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是生物分泌的一种能够杀其它菌的物质。阿莫西林只是合成青霉素中的其中一种而已。

青霉素的功效于细菌繁殖期起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及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阳性杆菌(白喉杆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梭状芽胞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用。

阿莫西林的功效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青霉素G近似,对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优,对其他菌的作用则较差。对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革兰阴性菌中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等对本品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肺炎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对本品不敏感。相对于青霉素而言阿莫西林的副作用稍轻。

3.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什么?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 2.毒性反应:青霉素毒性反应较少见,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

3.二重感染:用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3.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与高钠血症:大剂量青霉素钾,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大剂量给予青霉素钠,尤其是对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钠血症。少数病人可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反应。

(2)注意事项: 1.使用本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皮试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注射完青霉素,至少在医

院观察20分钟,无不适感才可离开

2.青霉素钾或钠极易溶于水,注射液应新鲜配制应用。

3.青霉素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当成人每日剂量超过500万U时宜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时应采用青霉素钠,以分次静脉滴注为宜,一般每6小时1次。

4.肌内注射:50万U的青霉素钠或钾,加灭菌注射用水1ml使溶解;超过50万U者则需加灭菌注射用水2ml,不应以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剂。静脉给药的速度不能超过每分钟50万U,以免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5.口服或注射给药时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以免分解失效。

6 .青霉素不可与同类抗生素联用 ;不可与磺胺和四环素联合用;不可与氨基糖苷类混合输液;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

7.婴儿、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妊娠末期产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忌用。 8.不要在极度饥饿时应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时机体对药物耐受性降低,诱发晕针等不良反应。

4.在什么情况下,阿莫西林需要与克拉维酸合用?

答:阿莫西林与氨苄西林的抗敏感微生物作用类似,主要作用在微生物的繁殖阶段,通过抑制细胞壁粘多肽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克拉维酸青霉素类似的β-内酰胺结构,能通过阻断β- 内酰胺酶的活性部位,使大部分细菌所产生的这些酶失活,尤其对临床重要的、通过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这些

酶通常与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的抗药性改变有关)作用更好。克拉维酸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效的抑制阿莫西林的β内酰胺坏水解,有效增强阿莫西林的抑菌活性。二者合用,疗效提高并且减轻不良反应。一般在细菌耐药或者菌侵袭性过大的情况下用,此联合制剂对某些产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细菌 流感嗜血杆菌 卡他莫拉菌,脆弱拟杆菌等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5.庆大霉素和青霉素能不能同时注射?为什么?

答: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可以联用,但不能在同一注射器内进行肌注或在同一容器内进行静滴。因为,青霉素的分子结构中有β-内酰胺环,会与庆大霉素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药理性拮抗作用,使疗效大打折扣。如果要联合用药,可以选择静滴青霉素,肌注庆大霉素。

【案例一】细菌性脑膜炎是细菌经血行到达脑膜、或由穿透性外伤或邻近结构感

染后蔓延入颅引起炎症反应,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抽搐、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为主要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异常,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应及时进行抗菌治疗和辅助治疗。某1岁男孩,出现发热、流涕、哭闹,随后烦躁加重,伴有抽搐和喷射状呕吐、神志不清,经腰椎穿刺取脑脊液检查,符合细菌性脑膜炎征象,并培养出流感嗜血杆菌,确诊为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该菌?-内酰胺酶试验结果阳性。入院后给予头孢曲松(ceftriaxone) 70mg/kg,q12h,iv drip。并给予地塞米松辅助治疗以防止脑膜炎后遗症的发生,及其他对症治疗。用药3天后退热,症状缓解,连续用药14天,痊愈出院。 【问题】

1. 四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各有何特点? 答: (1)第一代头孢菌素

抗菌活性较强,抗菌谱较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强的活性,优于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优于革兰氏阴性菌。对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仍能被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所以在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方面不及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其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2)第二代头孢菌素

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略差于第一代,但对多种β-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抗菌谱也较第一代广,所以提高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对变形杆菌

和产气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对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差。对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均无抗菌活性。对金葡菌、脑膜炎球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对肾毒素较第一代小。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感染等。 (3)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对革兰氏阳性菌不及第一、二代但对阴性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二代相比,其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对肠杆菌类铜绿假单胞菌及厌氧菌都有较强的作用。对脑膜炎球菌显示了极为突出的抗菌活性。对肾基本无毒性,偶尔见二重感染。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4)第四代头孢菌素

对多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很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仍未有第一、第二代头孢菌素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也不比第三代头孢菌素差。抗菌谱极广,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厌氧菌)阴性菌(包括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一般作为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类)来使用,以治疗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也可用于治疗对第三代头孢霉素耐药的细菌感染。无肾毒性,偶尔见二重感染。

2.本例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该菌?-内酰胺酶试验结果阳性,为什么要选用头孢曲松?能否选用其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答:(1)因为头孢曲松属于第三代头孢霉素,对多种β-内酰胺酶有较高稳定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显著的抗菌活性,特别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脑膜炎球菌显示了极为突出的抗菌活性。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泌尿系,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等。

(2)不能。因为第一代头孢霉素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能被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而第二代头孢菌素虽对β-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但对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差。对绿脓杆菌和粪链球菌均无抗菌活性。第四代头孢菌素,对多种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很好。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厌氧菌)阴性菌(包括厌氧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目前我国一般作为三线抗菌药物(特殊使用类)来使用,以治疗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或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案例三】患者,女,40岁,不规则发热,鼻塞、咽痛、咳嗽,伴有扁桃体及颌下淋

巴结肿大,偶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经诊断为较重上呼吸道感染。药敏试验对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敏感。

处方:硫酸庆大霉素, 肌内注射;青霉素静滴 【问题】

为什么可以用庆大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答: 呼吸道感染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白喉棒状杆菌,嗜肺军团菌等.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庆大霉素能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大肠杆菌属、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属、某些吲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适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包括腹膜炎)、胆道感染、敏感细菌所致的新生儿脓毒症、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皮肤、骨骼、中耳炎、鼻窦炎、软组织感染(包括烧伤)、李斯特菌病。所以可以用庆大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案例二】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

染伴肺炎,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某患儿,男,10岁,因间断发热5天,伴鼻塞、流涕3天,病情加重出现剧烈咳嗽1天而入院。患儿于5天前受凉后发热,鼻塞、流涕,家人认为是“普通感冒”,给予口服“感冒药”治疗,体温最高39.1℃,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ml后体温可暂时降至正常。但服药后病情不见好转,近一天又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痰。咳嗽剧烈,不能平卧,故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7.3℃,呼吸33次/分,脉搏96次/分,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颈部无抵抗,全身未见皮疹、出血点,咽部稍红,双侧颈部、颌下可及多个轻度肿大淋巴结,活动度好,无触痛,双侧扁桃体无明显肿大,右肺呼吸音减低,左肺部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有力,心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触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活跃,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胸部X线检查,提示:双肺纹理增粗,右上肺有片状影。经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后行肺部CT检查:右肺上叶及下叶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密度欠均,边界欠清,所见气管及支气管通畅未见受阻塞征象,气管及纵隔略右移,心影如常,右侧胸腔见条形液性密度影,纵隔内见肿大的淋巴结影。考虑右肺炎症,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问题:

支原体肺炎首选哪类药物进行治疗?该患儿最好选用什么药物治疗? 答:(1)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根据支原体微生物学特征,凡能阻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对支原体无效。因此,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选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包括大环内脂尖、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及支原体抑制活性较高,口服生物利用高、不良反应亦较少。所以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2)该患儿最好选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因为阿奇霉素是属大环内酯类第二代抗生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所致的传播性疾病。由于结构的改变,阿奇霉素比红霉素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能抑制多种革兰阳性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对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强于红霉素。阿奇霉素具有二碱价双亲的特性,大大增强了在酸中的稳定性,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其特点是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每日仅需给药一次;大部分以原型由粪便排出,少部分经尿排出;不良反应轻,绝大多数患者能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