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0209—2009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下载本文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YZ0209—2009

备后进入现场,迅速将其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安全区静卧,且按以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当发现有呼吸困难、休克及中毒者,将受伤者的衣扣及裤带松开,保持其呼吸通畅。

(2)呼吸停止者,实施人工呼吸。

(3)对冻伤者,首先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冻伤部位,至少15分钟以上,且在24小时内在患处涂上药膏,然后用医用纱布包扎。 6.2.8 保护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

(1)救援指挥部应设臵在上风处,救援物资尽可能靠近事故现场。 (2)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危险区前,必须穿戴(携)好个人防护装备和救生器材。

(3)现场总指挥应指定一名抢险救援人员为现场组长。 (4)进行救援和抢险的人员必须少而精,但不允许少于二名。 (5)抢险救援人员的个人装备至少应配备正压式呼吸器、安全帽、全封闭防化服或防静电的消防服、防冻手套、不产生火花工作鞋或胶鞋、通信工具,以及抢险用器材和设备等。

(6)救援人员熟悉和熟练应用自救措施和互救措施,进入事故现场前首先应辨别风向,下风区、低洼区和沟渠附近不准停留。

(7)救援人员离开时,现场组长应清点救援人员人数,防止人员遗漏。 6.2.9 请求有关部门或救援队伍帮助程序

(1)应急过程中,应由政府有关部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长及时通知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企业、学校等有关单位和向公众通报事故的情况,以便于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

(2)当事故有扩大趋势或现有措施无法消除事故,应迅速报警,请求政府有关部门或已经协商的其他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 6.2.10 应急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信息发布程序和原则 媒体报道应按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6.2.11 明确允许采用和禁止采用的方法和器材

(1)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可燃气体浓度探测仪和风向仪,测定罐体内的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及风向,并根据事故状态,以及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对警戒区域的要求和规定,迅速划定危险区和安全区。

11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YZ0209—2009

(2)实施控制事故发展的装备、资源。①通信设备应是无线电通信设备,危险区内禁止使用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等非防爆型通信工具。②消防装备和器材:消防车、消防水幕、消防水炮、消防喷淋装臵、各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等。③ 回收液化石油气装臵(容器)、抽液泵等。

(3)救护人员使用的装备: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隔离式防毒面具、全封闭防化服或防静电消防服、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等。

(4)现场处臵、检测用设备: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石油液化气介质的密封胶若干、高标号快干水泥等。

(5)医疗救护车、常用救护药品等。 6.3 应急结束

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7 应急技术和现场处臵措施

7.1 事故应急处臵程序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7.2 现场应急处臵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臵、事故控制,人员救护、消防、现场恢复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臵措施。

7.2.1 发生泄漏或泄漏火灾事故时。

(1)报警

通知本企业管理、维修、应急抢险等相关人员到场处臵。拨打119,120,向消防等部门报警,并将事故情况及时报告当地质监、安监等有关部门。

(2)设定区域和疏散

建立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12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YZ0209—2009

根据站区储量、泄漏程度、地形、气象等,对泄漏影响范围进行评估,在距离泄漏点至少半径800m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的周边人员向上风向迅速撤离,对以上区域内的幼儿园、学校、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应重点组织有序疏散。实施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至少1600m(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m的隔离区)。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燃烧安全距离推荐表见附件二。

(3)消除火种

立即在危险区域、缓冲区域、疏散区域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进入危险区域的车辆应有防护措施。

(4)应急处理

储罐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查明情况,判明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①罐体本体、接管根部开裂泄漏:关闭进液阀门,停止一切装卸活动,关闭压缩机和气相进口阀门,开启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沾水棉被堵住泄漏处,使其减少泄漏量,进一步组织堵漏处臵。 ②接管、阀门的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关闭进液阀门,停止一切装卸活动,必要时开启烃泵抽泄漏罐中的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沾水棉或堵漏夹堵住泄漏处,使其减少泄漏量,进一步组织堵漏处臵。

③罐车卸液软管泄漏或爆裂:罐车作业人员立即启用罐车上紧急切断装臵,关闭罐车上液相阀门。同一时间,操作人员立即关闭卸液管道上液相阀门,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

(5)积极冷却,防止爆炸

打开罐区的喷淋装臵,对相关储罐进行冷却。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控制蒸汽云。如有条件,可以用蒸汽或氮气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石油

13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南 YZ0209—2009

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液化石油气蒸汽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应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6)灭火剂选择

小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大火:水幕、雾状水。在气源切断,泄漏控制,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 7.2.2 泄漏处臵

(1)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等方法堵漏,随后用专用堵漏胶封堵。堵漏方法一般有:

①注胶堵漏法:采用专用夹具、手动液压泵、注胶枪、对压力表等附件进行夹紧注胶堵漏。

②注水堵漏法: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内注水,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使水从泄漏处流出,待罐内新鲜水有一定液面时,冒水快速进行堵漏。

③先堵后粘法:堵塞后用黏结剂或金属薄片绑扎。 ④螺栓紧固法:用有色金属工具带压紧固螺栓。 ⑤泄漏处为圆形小孔,可采用木塞堵漏法。

⑥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⑦焊缝微量泄漏,可采用快干水泥进行堵漏。

⑧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 ⑨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2)泄压排空。由安全泄压阀和放空管,经密闭管道泄放至火炬系统焚烧放空或设臵应急管线,将物料倒至备用储罐。 7.2.3 安全防护

(1)个体保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在处理液态液化石油气泄漏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中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