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标准。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关注一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先关注颜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关注两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进一步关注颜色和形状;最后再关注颜色、形状和扣眼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乱。
(2)根据已经讨论确定的分类标准对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合作完成计数;各小组呈现统计结果。
(3)教师组织学生报告统计结果,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如果我们老师都能够这样指导学生去分类,其实就是帮助孩子们“有计划地想问题”。
2.想问题要全面和仔细。比如新年晚会买水果的活动,要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班会要买水果,就不能光凭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而是要启发学生报告愿意吃什么水果。如果一人一个就按个人喜欢的买就行了,如果大家集体买的话,就要统计后按喜欢多的就多买点,喜欢少的就少买点,就是要这样全面地仔细地想问题。
3.按照一定的模式来思考,这是会想问题的最好状态。如操场上原来有3个孩子,后来又来了一些同学,2个人一排,一共4排,问现在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解答这个问题时,有些小学老师直接列式子3+2×4,这样的话学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了。而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操场里原来有的同学加上后来的同学就是一共有多少位同学,这就叫做从头思考问题,或者以模式的形式思考问题。孩子们如果养成这个习惯,做题就不太会错了。 高研班王云峰
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时往往只关注学生己经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而忽视了知识之外学生还具有哪些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无处不在的生活现象时时刻刻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成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并作为学习者原有经验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小学生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仍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有必要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 幺弦*余振兴
由基本活动经验想到了要让学生去“做”数学,在做中才能积累活动经验。 高研班·虞文辉
我曾经在2011年9月发布一篇博文,内容是:数学课不是写字课,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听的一年级一节课,整堂课在示范、书写数字,先是3,再是4,然后下课。交流中提到:数学课不是写字课,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道。例如:数数中的“学问”——认识3和4,从数数开始,体
会一个物品与一个数对应,渗透一一对应思想;从数数开始,体会数的基数含义,“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从数数开始,体会数的序数含义,“小朋友排队,指指排在第3的小朋友是哪一个?”;从数数开始,体会自然数的排列规律,“2后面是?4前面是?多几个“少几个?”;从数数开始,体会数的组成,“2个苹果填上一个是3个”;从数数开始,体会运算的意义,“2块积木,再拿来1块,是几块?拿走1块剩几块?”;从数数开始,体会集合思想,“3个苹果,3个小朋友,3个圆片,都是3。”;从数数开始,体会数学化、暨符号化、暨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4个小桶,4个圆,用‘4’来表示。”教师要有学科意识,也要有学科素养,需要用数学眼光和头脑来观察、分析、思考、研究教材、学生和教学,追求课堂上的学科味道。 高研班 郑彦伟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可以让学生动手去拼,把内角分别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
4.名家关于“基本活动经验”有哪些阐述?学习后您对“基本活动经验”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高研班 王文森
什么叫做学生会想问题?史校长结合撰写课程标准的案例娓娓到来,谈了一些他本人的具体想法,也希望老师们结合实际工作作一些总结归纳。
1.有计划地想问题。这个计划首先要明确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比如分扣子活动,有黄颜色、绿颜色等,有四个眼儿、有两个眼儿等,有圆的、方的等,在分扣子之前要定一个分类的标准,这就是思考的出发点。
为了帮助一线老师明白这个道理,史校长特别指出“我发现我在写的时候是跟那些老师在对话,我在告诉他,你这个课应该这么讲。”仔细阅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例21图形分类”的说明,确实指导得十分到位。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类标准。可以启发学生这样思考:先关注一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先关注颜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关注两个指标作为分类标准,如进一步关注颜色和形状;最后再关注颜色、形状和扣眼数。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乱。
(2)根据已经讨论确定的分类标准对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合作完成计数;各小组呈现统计结果。
(3)教师组织学生报告统计结果,引导学生作出评价,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如果我们老师都能够这样指导学生去分类,其实就是帮助孩子们“有计划地想问题”。
2.想问题要全面和仔细。比如新年晚会买水果的活动,要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班会要买水果,就不能光凭个人的喜好来决定,而是要启发学生报告愿意吃什么水果。如果一人一个就按个人喜欢的买就行了,如果大家集体买的话,就要统计后按喜欢多的就多买点,喜欢少的就少买点,就是要这样全面地仔细地想问题。
3.按照一定的模式来思考,这是会想问题的最好状态。如操场上原来有3个孩子,后来又来了一些同学,2个人一排,一共4排,问现在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解答这个问题时,有些小学老师直接列式子3+2×4,这样的话学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了。而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操场里原来有的同学加上后来的同学就是一共有多少位同学,这就叫做从头思考问题,或者以模式的形式思考问题。孩子们如果养成这个习惯,做题就不太会错了。 网团三组张宝玉
个人认为 基本活动经验会让学生有更深的印象比单纯的教授知识会让学生更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积累,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网团三组陈春艳
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高研班王云峰
史宁中校长认为:传统的课程目标是双基,这次加了两个,为什么要加,我们的教育的目的是:一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一事孩子,那这样连着结合,现代社会需要创造性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有创造创造需要知识和思维方法。要培养思维,这个过去忽略了。思维方法就是回想问题,是学生悟出,不是教会的,这是积累起来的。就是我说的基本活动经验。最本质和核心的就是会想问题 网团三组孙艳艳
张奠宙认为数学经验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经验,社会科学文化情境中的数学经验,以及从事纯粹数学活动积累的数学经验。 网团三组陈春艳
史宁中校长:人的发展需要什么?需要创造力。创造需要什么: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以前没有注意到,是学生悟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这种东西就是数学活动经验。 高研班 梧桐树
所谓的数学活动经验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的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和经验等。从动态上看,数学活动经验是过程,是经历,学习隔壁必须主动地通过眼,耳,鼻,舌等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不断断尝试而获得。
高研班·虞文辉
高研班·虞文辉
张奠宙教授:一、什么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要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情境,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 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是,数学其实不完全是从现实生活情景中直接产生的. 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还必须通过一些感性或理性的特有数学活动,才能把握数学的本质,理解数学的意义. 所谓基本数学经验,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张奠宙教授:
一、数学活动经验有以下的特征.
1.数学活动经验,是具有数学目标的主动学习的结果. 数学经验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却高于日常经验. 比如,同样是折纸,可以是美学欣赏,可以是技能训练, 但也可以是数学操作. 作为数学活动的折纸,其目的是学习数学,包括学习轴对称概念, 图形的运动, 图形的不变特征等等. 没有数学目标的活动, 不是数学活动.
2.数学经验,专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具体操作和探究所获得的经验,以区别于广义的抽象数学思维所获得的经验. 如果把抽象思维、数学证明、探究解题都算作“数学活动”, 那就过于泛化. 整个数学教学都是“数学活动”, 没有特定价值了.
3.数学经验,是人们的“数学现实”最贴近现实的部分. 人们学习数学, 逐步形成了个人的数学现实. 数学现实象一座金字塔, 从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的底层开始,一步步抽象, 直到上层的数学现实. 高度抽象的数学概念, 无法在具体的生活现实中找到原型, 从质数、合数直到哥德巴赫猜想, 已经没有直接的生活原型了. 学生学习数学, 要把握一大批从生活现实上升为数学现实的完整认识过程, 成为学生整个数学现实的基础.
4.学生积累的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使其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类型
数学经验, 依赖所从事的数学活动具有不同的形式. 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不同的类型.
1.直接数学活动经验:直接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是日常生活经验的扩充,但是具有一定的数学目标. 小学生往往不能回答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