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9寓言两则教案1[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精品资源·小学语文

寓言两则

课 题 备课时间 9、寓言两则 授课时间 课 型 精读 教 学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及“窟窿”“街”等字的字形。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5、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6、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课件 主 体 设 计 备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 精品资源·小学语文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X k B 1 . c o m 谈话激趣: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则寓言。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一、理解题意。 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 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 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 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引导评议。 3、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 4、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哪几个小节讲丢羊的? 2、自由读1—4节,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 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 主 体 设 计 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定让学生加强意识,在初读课文时必须把字词问题解决。 备注 教 精品资源·小学语文

学 流 程 (一)羊圈破了个窟窿。 (1)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2)“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学生书写“窟窿”。 (3)齐读这句话。(第三句) (4)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5)理清这小节三句话之间的联系,试讲。 (6)指名讲述方法。(指导方法) (二)街坊劝告,他不听。 (1)“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2)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3)引导评议,齐读。 (4)可养羊人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养羊人是这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 (5)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同桌分角色朗读。 (6)指名读,评议。 (7)老师说提示语,学生试背对话。 5、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1)指名读第4节,评议。 (2)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一节,想一想。 (3)齐读第4节。 (4)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6、指名表演这个片段,注意: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如人物的心理活动可通过语言、动作来表现。 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评议。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9)理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讲述第5节。 四、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同桌表演后指名上台演,并指导评价。 3、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4、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5、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表演有利于学生课文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掌握。 精品资源·小学语文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六、写字指导 1出示要求书写的汉字 2.组织学生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提示“窟、窿、叼”的记字方法。 3.示范书写:窟、窿(笔画紧凑) 第二课时 一、初读故事,解决字词问题。 1、认识“辕、辙”。 A、请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 B、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辕、辙”的生字卡片。请学生观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都带车字旁) C、教师出示辕和辙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当车往南走时,辕就会指向南方,(板书:南)。而当车往北走的时候,车辙就会伸向北方。(板书:北)。此时完成课题的书写。 1、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随机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 教师及时引导:把式在这个故事中指的是赶车的人,文中说“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这个好把式是什么意思? 2、学写“盘缠、硬”。 A、教师讲解并示范这三个字。 先写“盘“,它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舟占田字格的中上部位。底下的皿字底写的扁一些,这样整个字看起来就稳重了。缠的左边的绞丝写的窄一些,右边别写成厘米的厘。硬字可以这样记:比石头更硬。 B、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加强写字姿势的指导。 二、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我们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话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 指名回答。(故事的最后一段话) 1、课件出示重点句:“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学生自由读,并根据这句话谈读出了什么。 (我知道了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也就是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贴楚国的图片)谁能帮我贴出马车行走的方向?指名贴马车图。 师问大家:是相反吗?生:是(师在两幅图的下面板书:相反) 教师继续问:读第一句,知道了什么。 (坐车人很固执,很愚蠢。) 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还硬要这样做,他真的这样愚蠢吗?他有没有自己的理由呢? 2、自由读书,找找坐车人的理由。 指导写字的过程要落到实处,难写的字可以依据情况教学生一些记字方法。让学生认识并牢牢记住。 精读部分是整篇课文的重中之重,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