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2.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粗词。
(1)世隶耕( ) (2)未尝识书具( ) (3)父异焉( ) (4)即书诗四句( ) (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6)泯然众人矣( )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②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③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④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段文字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1.写出选文记叙的要素。
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我”挨打前的流泪,挨打时的哭号,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记叙的事情表现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1~4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力量来自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过一切艰难困苦之后,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会是怎样的感觉?(用诗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普希金的这首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完成5~8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5.“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 长大的感觉
要求 作为青春少年的你,正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一种长大的感觉。请根据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一)1.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 2.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3.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二) 1. (1)属于 (2)曾经 (3)兼词:于之,对这 (4)写 (5)通“攀”,牵,引 (6)完全
2.C(C项的节奏应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1)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渐渐请他父亲去作客,有的人用钱币求仲永写诗。(2)他最终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二、(一)1.少年鲁迅热爱百草园 过渡 2.表示家里送“我”去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不一一写了。 3.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4.C(前三句猜测原因,是记叙;后一句告别,是抒情。) (二)1.时间:一天早晨 地点:家里和学校 人物:“我”和爸爸 起因:“我”赖床不起,想逃学。经过:“我”被痛打,不得不赶到学校去。 结果:“我”认识了错误,理解了父爱。 2.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3.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在他表面的严厉中有着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4.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三)1.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来自对未来的信念,因为我们始终要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3.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喜欢。虽然全诗都是劝说,但不是说教。诗深入读者心里,一切替读者着想,符合生活逻辑,读者易于接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