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 图文 下载本文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测试方法原理

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孔)。

1、垂直位移监测高程控制网测量

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布置3个以上稳固高程基准点,这些高程基准点与施工用高程控制点联测,沉降变形监测基准网以上述稳固高程基准点作为起算点,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 基准网按照国家Ⅱ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参照下表: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mm) 水准仪 等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 全中误差 DS1 因瓦尺 往返测各一次

4L或1.0n

1

2

注:L为往返测段、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

外业观测使用WILD NA2+GPM3自动安平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km)往返实施作业。 观测措施:本高程监测基准网使用WILD NA2+GPM3自动安平水准仪及配套因瓦尺,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执行。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 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

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3、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A、B, 经纬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线为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该条测线上的各监测点设置觇板,由经纬仪在觇板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的垂距E,某监测点本次E值与初始E值的差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 采用瑞士WILD T2经纬仪来测试。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 37 -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在基坑围护地下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上绑扎安装带导槽PVC管,测斜管管径为Φ70mm,内壁有二组互成90°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了测试方位。埋设时,应保证让一组导槽垂直于围护体,另一组平行于基坑墙体。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沉至孔底,在恒温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逐段(间隔0.5米)测出X方向上的位移。同时用光学仪器测量管顶位移作为控制值。在基坑开挖前,分二次对每一测斜孔测量各深度点的倾斜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偏移值。“+”值表示向基坑内位移,“-”值表示向基坑外位移。

仪器采用美国Geokon-603测斜仪或北京航天CX-06型测斜仪进行测试,测斜精度±0.1mm/500mm,

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采用钻孔方式埋设时可用Φ110钻头成孔,钻进尽可能采用干钻进,埋设直径为Φ70的专用监测PVC管,下管后用中砂密实,孔顶附近再填充泥球,以防止地表水的渗入。 测试方法和原理同第(4)项“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坑外潜水水位观测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须在基坑内进行大面积疏干降水以保持基坑内土体相对干燥,以便于土方开挖和土渣运输,如果止水帷幕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将势必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性影响,严重将造成基坑管涌、塌方的危害。为了使浅层地下水位保持 各监测项目布点情况如下:

1、周边地下综合管线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A、监测点设计原则 取距施工区域最近的管线; 的管线;

一条路上尽可能取一条最危险的管线设直接监测点; 如阀门、窨井上。 B、管线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周边管线分布资料,拟在基坑周边的配水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17点,编号S1~S17;在排水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25点,编号Y1~Y25;在煤气管线上布设变形监测点18点,编号M1~M18。共计布设管线变形测点60个,每条管线上测点间距为20米,测点具体布置见附图01、02。待管线协调会后,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对于监测的管线不便设置直接点的尽可能以管线敞开井、阀门井、窨井等的井口地面结构直接观测。具体布点时应针对不同管线性质以及与基坑的距离关系,确定不同监测力度,密切观测其变形状况。

监测点固定好后,用水准仪测得监测点的标高,并以两次测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初始标高。 2、周边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裂缝监测

- 38 -

取硬管线(如上水,煤气,下水等); 取埋设管径最大

监测点尽可能设在管线出露点,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对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主要建筑物进行垂直位移监测,并注意裂缝观测。在基坑开挖施工以前对建筑物外观进行观察,对能布点的主要裂缝设置裂缝监测点进行观测。 根据现场踏勘,距施工区域较近的建(构)筑物主要为南侧的西厍里港河堤,拟在河堤上共计设置垂直位移、水平位移监测点20点,编号H1~H20,因涉及测点布置及仪器通视问题,具体监测点位需视现场情况进行布设。

布点时,可采用在河堤顶面钻孔,埋入弯成约8CM长的Φ14圆钢筋,用混凝土浇筑固定;或用射钉枪直接打入钢钉于相应部位。 3、围护顶部垂直、水平位移监测

拟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布设墙顶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计划共布设48点,编号Q1~Q48,测点间距15~20米不等。

测点利用长8公分带帽钢钉直接布置在新浇筑的围护顶部上,并测得稳定的初始值。 坑外土体侧向位移监测

在坑外以钻孔方式埋设带导槽PVC塑料管,以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外侧土体沿深度各点的水平位移。选择在基坑周围靠近西厍里港侧共布置4个测斜孔,编号为T01~T04,孔深约19米。

一、基坑监测:

1.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监测内容包括:基坑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支撑轴力监测、地下水位观测和周围建筑物、市政道路及管线的沉降监测。

2.基坑监测巳由业主直接委托具有丰富经验的:杭州方平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监测实施。

3.监测警报值

水平位移:日位移连续三天超过 3mm,2-2剖面测斜孔累计位移35mm,其余各剖面测斜孔累计位移45mm。

当日位移一天超过 5mm时,应立即停止挖土,现场视情况采取回填土措施,并加密监测频率;

当超过报警值时,应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支撑轴力报警值:4500KN。

竖向立柱的垂直位移控制值为20mm。

坡顶沉降控制值超过25mm,建筑物沉降控制值超过15mm;地下水位变化:水位变化值每

- 39 -

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

天大于500mm。

4.基坑开挖期间一般情况下每天观测一次,应特别加强雨天和雨后的监测和巡视。如遇位移、沉降及其变化速率较大时,则应增加监测频次。

5.监测数据一般应当天填入监测结果报表,并及时提供建设、监理和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监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施工工况描述。监测人员对监测值的发展和变化应有评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监理,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6.工程结束时应有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应包括全部监测项目,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相应的工况、监测最终结果及评述。 二、应急措施

1、制订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及抢险小组,确定专门负责人。

2、在开挖至淤泥质土层顶标高以下后,基坑内应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围护结构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待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

3、现场每天24小时有专人巡查,并注意有否漏水点,如发现应立即采取堵漏措施。若止水帷幕出现漏水情况,尽快找到漏点,采取可靠的过滤措施,将清水引出,防止土体流失,然后采用化学灌浆、快硬水泥、钢筋网片加细石混凝土等措施内部封堵;坑外封堵:漏点处采用高压旋喷桩或双液注浆等措施外面封堵;

4、备用应急物资,包括挖机、土包等,并注意灾害气象等危害,发现有不安全因素等应及时采取措施;

5、加强坑边巡视,发现有位移增大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6、成立现场抢险小分队,由现场人员组成抢险领导小组,配备各种有关工种及常用抢险材料,随时准备执行任务。

7、基坑内应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土机向坡脚回填反压,待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位移速率过大,则应放慢开挖速度或调整挖土顺序。

8、围护桩顶部向坑内倾斜,坑外须立即卸载,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围护桩下部发生向坑内的位移,这时应立即在坑内采取反压措施,同时坑外有条件时进行卸载。待稳定后,在坑内一定区域采取压力注浆等加固措施,养护稳定后再开挖。

9、围护桩出现裂缝或断裂,除用钢管临时支撑外,应沿基坑边浇筑钢筋砼挡墙,也可打设锚杆并加腰梁以减小桩身内力。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