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内部参考)
现 代 管 理 学
( 专业课 )
? 考前内部新题库 ? 考前内部白皮书
中国人民大学 主编
2012年4月自考《现代管理学》内部资料白皮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A.私有制的出现B.国家的产生C.人类的共同劳动D.公有制的出现【 C】
1.2.在我国古代,“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的范围内,对事或物的过程。A.管束B.整治c.处理D.管束和处理【D】
1.3.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的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的论述是把管理看作是A.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B.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C.一个活动系列,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D.一门艺术【B】
1.4.“管理是一个决策、控制和创造自组织学习的过程”的论述是把管理看作是现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A.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B.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C.一个活动系列,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D.一门艺术【C】
1.5.主要依赖于传统习俗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A】 1.6.在部落社会组织中,充当管理部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是A.部落成员大会B.部落议事会C.部落首领D.部落联盟议事会【B】
1.7.在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的时代,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与继承采用的惯例是A.部落议会选举制B.军事民主制C.民主推举制D.家族继承制【B】
1.8.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分工的出现是在A.史前社会B.原始社会C.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D.资本主义社会【C】 1.9.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表现为A.经验管理B.科学管理c.分权管理D.法制管理【A】 1.10.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的主体是A.管理制度B.人C.管理技术D.组织【B】
1.11.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A.生产力的作用上B.生产关系的作用上C.经济基础的作用上D.上层建筑的作用上【A】 1.12。管理学在很多时候只能进行定性分析是因为A.人们不能广泛地运用数学知识B.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C.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D.管理学所涉及的众多因素中有许多不能量化的东西【D】
1.13.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相统一的学科。A.阶级属性B.综合属性C.时代属性D.自然属性【D】 1.14.标志着管理科学在当代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是A.变革性B.开放性C.严密性D.实用性【C】
1.15.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是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A】
1.16.运用的结果形成了人类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方法是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案例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D】 2.1.万里长城本身就告诉我们,当时的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具备且运用了A.用人思想B.经济管理思想C.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D.原始的组织思想【C】 2.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商鞅和韩非子提出的经济管理思想是A.以农为本、上下俱富B.以农为本、专制管理C.以农为本、集富于国D.以农为本、统筹兼顾【C】
2.3.公元前2000多年即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形式,具体表现就是制定了有名的汉穆拉比法典的古代国家是A.埃及B.印度C.希腊D.巴比伦【D】
2.4.古代埃及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是A.设立宰相职务B.提出了分工原则C.出版了公共行政管理的奠基之作D.制定了有名的汉穆拉比法典【A】
2.5.最能说明古代人类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思想的实例是A.中国修建的万里长城B.李冰修建的都江堰C.巴比伦修建的空中花园D.埃及修建的胡夫金字塔【D】
2.6.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发展最早也最全面的成果是A.行政管理思想B.生产管理思想C.教会管理思想D.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A】
2.7.下列哪一学者的生产管理思想与后来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的某些思想非常接近?A.柏拉图B.瑟诺芬C.考底里耶D.亚里士多德【B】
2
2.8.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在产业革命之初就对管理理论作出了贡献的学者是A.亨利·普尔B.安德鲁·尤尔C.亚当·斯密D.查尔斯·巴贝奇【C】
2.9.在管理思想史上,被誉为人事管理的先驱者、“人际关系之父”的是A.韦伯B.欧文C.巴贝奇D.法约尔【B】
2.10.最早绘制出组织图以表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和报告控制关系的人物是A.丹尼尔·麦卡勒姆B.亨利·普尔C.安德鲁·尤尔D.罗伯特·欧文【A】
2.11.管理科学产生于A.17世纪50年代B.17世纪末18世纪初C.18世纪50年代D.19世纪末20世纪初【D】 2.12.一般认为,管理科学开始于A.亚当·斯密B.泰勒C.丹尼尔·麦卡勒姆D.亨利·普尔【B】 2.13.在管理思想史上,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韦伯D.瓦特【A】
2.14.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处理权授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与监督权的原则是A.分权原则B.例外原则C.集权原则D.民主原则【B】
2.15.提出例外原则,是泰勒的一大贡献,其目的是A.提高劳动生产效率B.实现标准化C.实行职能制D.解决总经理的职责权限问题【D】
2.16.科学管理理论认为,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开展一场A.社会运动B.制度革命C.机构改革D.心理革命【D】 2.17.引导或指导一个组织趋向目标的是A.管理B.经营C.指挥D.领导【B】
2.18.依据法约尔管理能力相对重要性原理,越往低层越显重要的能力是A.管理能力B.商业能力C.会计能力D.技术能力【D】
2.19.早期行为科学又称A.管理组织论B.人际关系论C.需求层次理论D.一般管理理论【B】
2.2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尝试探讨管理问题的结晶的理论是A.早期行为科学理论B.古典管理理论c.后期行为科学理论D.现代管理理论【B】
2.21.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勒温C.梅奥D.麦格雷戈【C】 2.22.“复杂人假设”理论的提出者是A.沙因B.梅奥C.麦格雷戈D.马斯洛【A】
2.23.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的理论是A.领导生命周期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D.途径一目标理论【A】
2.24.研究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学科是A.信息论B.控制论C.系统论D.运筹学【C】
2.25.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彼得·德鲁克B.哈罗德·孔茨C.西里尔·奥唐奈D.西蒙【A】 2.26.西蒙认为,贯穿于管理全过程的是A.计划B.组织C.决策D.控制【C】
2.27.决策理论学派提出的决策准则是A.标准化B.最优化C.程序简化D.令人满意【D】 2.28.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B.巴纳德C.西蒙D.梅奥【B】
2.29.系统管理学派于发展到鼎盛时期。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80年代【B】
2.30.大内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是A.雇员关心企业B.更细致、全面地分析劳动分工C.为工作挑选一流的工人D.提高劳动者素质【A】
2.31.西方国家兴起企业再造运动,形成“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是在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70年代【A】
2.32.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的新型战略是A.企业再造B.蓝海战略C·竞争战略D.Z理论【B】
2.33.构建蓝海战略顺序的起点是A.买方效用B.确定战略价格C·成本核算D.克服接受上的障碍【A】 3.1.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A.领导B.控制C.计划D.决策【D】
3.2.决策概念的内涵是指A.已形成的“决定”B.作出决定的过程C.管理者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管理行为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并选择管理方案的过程D.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一定的行为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D】
3.3.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活动总是伴随着决策的过程B.决策的正确与否往往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前途和命运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策变得越来越容易D.对于现代管理而言,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C】
3.4.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依据是A.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B.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
3
程度C.决策所处的时期D.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A】
3.5.人们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性质、状态及变化趋势所作的估计和测算是A.决策B.预测C.计划D.评估【B】 3.6.决策理论学派是由哪个学派发展而来的?A.社会系统学派B.系统管理学派C.经验主义学派D.管理过程学派【A】
3.7.就组织而言,组织的活动是集团活动,其中心过程是A.组织B.控制C.决策D.计划【C】
3.8.渐进决策模式的提出者是A.查尔斯·林德布洛姆B。赫伯特·西蒙C.戴维·杜鲁门和厄尔·莱瑟姆D.托马斯·戴伊【A】
3.9.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提出精英决策模式的著作是A.《政府过程》B.《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C.《管理决策的新科学》D.《民主的嘲讽》【D】
3.10.决策过程的起点是A.发现问题B.选择方案C.拟订方案D.确立目标【A】
3.11.确立决策目标的基本依据是A.察觉问题B.界定问题C.陈述问题D.解决问题【B】
3.12.决策过程的关键环节是A.发现决策问题B.确立决策目标C.拟订决策方案D.选择决策方案【C】
3.13.决策者在选择决策方案时遵循的决策程序和方法是A.决策程序B.决策规则C.决策计划D.决策模式【B】 3.14.容易形成一致,采取迅速行动的决策规则是A.全体一致规则B.简单多数规则C.绝对多数规则D.比例多数规则【B】
3.15.公共决策的核心是A.决策咨询系统B.决策中枢系统c.决策执行系统D.决策信息系统【B】
3.16.既是决策中枢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决策中枢系统行使决策权的重要表现的是A.明确决策目标B.确认决策问题C.最终择定决策方案D.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C】
3.17.决策者发挥决策功能的基础是A.才能B.知识C.素质D.技术【C】 4.1.组织的第一要素是A.目标B.人员C.机构D.规制【A】
4.2.考察一个组织成熟度的重要指标是A.程序是否完善B.规制是否健全完善C.权责是否清晰D.职位是否精简【B】
4.3.管理组织职能的重点是A.非正式组织B.正式组织C.社会团体D.非营利组织【B】
4.4.古典组织理论的缺陷不包括A.忽视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B.忽视组织的动态特性C.忽视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D.忽视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的作用【D】
4.5.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与方法在组织理论研究中被广泛使用于A.20世纪60年代以后B.20世纪初期C.20世纪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A】
4.6.在管理思想史上,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泰勒B.法约尔C.梅奥D.韦伯【D】 4.7.韦伯认为,任何组织实现目标的基础都必须是A.法律B.制度C.权力D.权威【D】
4.8.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马克斯·韦伯B.切斯特·巴纳德C.格林纳D.彼得·圣吉【B】
4.9.“自主性危机”出现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哪个阶段?A.创业阶段B.聚合阶段C.规范化阶段D.成熟阶段【B】
4.10.为克服“自主性危机”,保持组织的稳定并持续发展,必须采用授权的管理方式,构筑分权的组织结构模式,使中下层享有独立的管理权力,称为A.“成长经由创造力”B.“成长经由命令”c.“成长经由授权”D.“成长经由创新”【C】
4.11.“官僚主义危机”或“硬化危机”出现在组织生命周期理论的哪个阶段?A.规范化阶段B.成熟阶段c.聚合阶段D.再发展或衰退阶段【B】
4.12.首次系统地提出l『全新的“学习型组织”概念的学者是A.格林纳B.巴纳德C.韦伯D.彼得·圣吉【D】 4.1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是A.实现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B.加强团队学习和进行系统思考C.改善心智模式和加强团队学习D.改善心智模式和实现自我超越【C】
4.14.产生最早、也最为简单的组织结构模式是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A】
4.15。我国大中型工商企业组织普遍采用的行政体制形态是A.职能制B.直线职能制C.事业部制D.矩阵制【B】 4.16.有各职能机构的专业人员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优点的行政体制形态是A.事业部制B.职能制C.矩阵制D.直线职能制【C】
4.17.在矩阵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系统理论在管理组织中的具体应用的是A.事业部制B.多维制C.直线制D.直线职能制【B】 4.18.一级组织下辖机构的数量,或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和监督下级人员的数量称为A.组织规模B.管理幅度C.管
4
理层次D.管理范围【B】
4.19.解决部门划分过细,造成机构林立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A.职能机构设置的科学化B.职能机构设置的整体化c.职能机构设置的合理化D.职能机构设置的综合化【D】
4.20.在职位设置中,一个人在一个时期内只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同一职位的诸任务在开展时间上应能够相互错开的原则是A.因事设职原则B.精力集中原则C.工作丰富化原则D.最少调整原则【B】
5.1.现代管理系统的第一资源,也是最具特殊性质的资源的是A.人力资源B.物力资源C.信息资源D.财力资源【A】
5.2.人事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标志是A.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B.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C.梅奥的行为科学理论D.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B】
5.3。劳资关系专家出现在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B】 5.4.人事理论形成于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中后期D.17世纪末18世纪初【B】
5.5.人际关系运动时期人事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特点是A.重视物的因素B.关注资本因素D.关注人的因素D.重视组织结构因素【C】
5.6.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工作难易程度基本相同的职位范畴是A.职系B.职级c.职等D.职位描述【B】
5.7.工作性质不同、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工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从属于不同职系的一个职位序列,这指的是A.职级B.职等c.职系D.职位规范【B】
5.8.关于职系、职级和职等三者间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职系是对职位的横向划分,是职位纵向分类的前提和基础B.职等划分是为了比较不同职级的职位之间的关系C.职级是同一职系内职位纵向划分的结果D.不同职系中相对应的职级构成一个职等【B】
5.9.近代人事品位分类制度始于A.美国B.英国C.中国D.德国【B】
5.10.是指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A.人事考评B.人事考核C.人事评价D.人事培训【A】 5.11.不属于企业单位人事考评的内容的是A.劳动态度B.工作年限C.贡献大小D.业务水平【B】
5.12.由于时间和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误差是A.近因效应偏差B.主观好恶偏差C.晕轮效应偏差D.集中趋势偏差【A】
5.13.考评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他人,特别是领导者、技术或学术权威的暗示而对考评对象做出不正确、不准确的评价。这种偏差是指A.晕轮效应偏差B.近因效应偏差c.刻板印象偏差D.暗示效应偏差【D】
6.1.____规定了领导活动的方向,也是领导活动的归宿。A.组织的计划B.组织的目标C.组织的制度D.组织的效益【B】
6.2.在领导者职位权力中,惩罚权源于A.领导者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B.被领导者期望奖励的心理C.被领导者的恐惧D.领导者的权威【C】
6.3.在领导者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中,社会组织赋予领导者的一种力量是A.传统因素B.资历因素C.才能因素D.职位因素【D】
6.4.下列属于领导者非强制性影响力产生因素的是A.职位因素B.才能因素C.资历因素D.传统因素【B】 6.5.领导者群体结构的关键是A.注重群体中每个领导者的个体素质B.注重领导者的个人能力C.注重整体素质D.注重群体结构的优化问题【C】
6.6.领导者的“才”,即领导者的A.政治素质B.文化素质C.业务素质D.身体素质【C】
6.7.领导理论建立的基础是A.关于领导者群体结构的研究B.关于人的一般特征的研究C.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研究D.关于人的特性的研究【D】
6.8.在有关人的特性方面的理论中,不成熟一成熟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麦格雷戈B.克里斯·阿吉里斯c.梅奥D.马斯洛【B】
6.9.Y理论是的理论。A.以事为中心B.以职位为中心C.以人为中心D.以效率为中心【C】
6.10.要求实行一种“以现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A.阿吉里斯B.沙因C.麦格雷戈D.马斯洛【A】 6.11.有关人性的四种假设是由()加以归纳分类和排列的。A.阿吉里斯B.勒温C.利克特D.沙因【D】
6.12.有关人性的假设中,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和阿吉里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为基础的是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C】
5
6.13.产生了超Y理论,并成为权变管理的理论基础。A.复杂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C.社会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A】
6.14.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特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的时期是A.20世纪7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C】
6.15.对领导者的个性因素与领导效率的关系做出研究的学者是A.亨利B.吉赛利C.库塞基和波斯纳D.德克兰【B】
6.16.利克特认为,在所有的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中心工作是A.设定目标B.制定计划C.对人的领导D.协调工作【C】
6.17.领导四分图理论的提出者是A.利克特B.菲德勒C.斯托格弟和沙特尔D.坦南鲍姆和施米特【C】
6.18.斯托格弟和沙特尔教授的领导四分图理论认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A.低组织低关心B.低组织高关心C.高组织低关心D.高组织高关心【C】 6.19.在管理方式中,对人对生产都不关心,被称为贫乏管理方式的方格是A.(1.1)方格B.(5.5)方格C.(1.9)方格D.(9.1)方格【A】
6.20.领导权变理论形成于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六七十年代D.20世纪八九十年代【C】
6.21.科曼建立的领导理论是A.领导权变模型理论B.领导生命周期理论C.领导四分图理论D.路径一目标理论【B】
6.22.随着下属成熟程度由低到高,形成一个生命周期,一般为:A.低工作高关系一高工作高关系一高工作低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B.高工作低关系一高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C.低工作低关系一高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高关系一高工作低关系D.高工作高关系一高工作低关系一低工作高关系一低工作低关系【B】 6.23.强制命令方式是【A】在领导活动中的具体运用。A.行政手段B.思想手段C.经济手段D.社会手段 6.24.下列不属于疏导教育方式特点的是A.启发性B.科学性C.长期性D.无偿性【D】 7.1.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A.需求B.动机C.行为D.满足【A】
7.2.人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是指A.生理性行为B.动机性行为C.心理性行为D.需求性行为【B】
7.3._____在《管理他人的艺术:激励雇员》一书中曾专门讨论过激励原则。A.弗朗西斯B.赫茨伯格c.小克劳德·乔治D.斯金纳【C】
7.4.人类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A】
7.5.提出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的观点的是A.弗朗鲁姆B.赫茨伯格C.麦克利兰D.马斯洛【C】 7.6.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大都属于A.下层阶级B.无产阶级c.中产阶级D.上层阶级【C】
7.7.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需要决定了不同的行为选择。某些人选择了自己的密友。说明这是A.成就需要强烈的人B.高度社交需要的人c.权力需要较强的人D.自我实现愿望较强的人【B】
7.8.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是A.亚当斯B.赫茨伯格C.麦克利兰D.马斯洛【B】
7.9.赫茨伯格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监督方式、工资收入等称之为A.满意因素B.保健因素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B】
7.10.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基础是A.正确处理绩效和奖励的关系B.正确处理努力与绩效的关系C.正确处理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D.正确处理努力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B】
7.11.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凯利B.斯金纳C.韦纳D.弗鲁姆【B】
7.12.认为人就像一只‘‘黑箱”,其内心状态犹如黑箱内的东西,是未知的、不可知的理论是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调整型激励理论【C】
7.13.按照组织设定的时间标准定期实施的强化是A.固定Lt例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C.固定间隔强化D.可变间隔强化【C】
7.14.美国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凯利和韦纳等人共同提出了A.归因理论B.需求层次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A】
7.15.韦纳关于成功和失败归因模式的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下列不正确的是A.内因或外因B.稳定性C.可控性D.确定性【C】
8.1.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A.专业化B.综合化C.科学化D.系统化【A】
6
8.2.在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这就需要A.组织B.指挥C.协调D.控制【C】 8.3.与领导、控制、指挥等管理职能相比,管理协调的特点是A.平等性B.互利性c.主体广泛性D.对象复杂性【A】
8.4.与管理的其他职能形成鲜明对比的协调特点是A.结果不确定性B.平等性C.对象复杂性D.互利性【D】 8.5.常常是协调的对象,同时又是沟通的终点的是A.信源B.信道C.信宿D.以上均不是【C】 8.6.在管理协调中,常常担当主体角色的是A.信源B.信道C.信流D.信宿【A】
8.7.管理组织传达政策、发布法规、下达指令、报告情况、请示和答复问题主要依靠的是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C】
8.8.具有严肃性、规范性、准确性特点的沟通形式是A.正式沟通B.双向沟通C.口头沟通D.书面沟通【D】 8.9.在时间、地点、表达方式上更具灵活性的沟通类型是A.反馈沟通B.单向沟通C.书面沟通D.口头沟通【D】 8.10.沟通的结果是A.协调B.决策C.指挥D.控制【A】
8.11.实现管理目标,最重要的是保持行为协调,而行为协调的前提是A.人员思想认识的统一B.政策与规章制度的统一C.各方面需要的相互满足D.管理目标的合理性【A】
8.12.组织活动的依据和组织各项工作的标准是A.目标B.利益C.思想与行为D.政策与规章制度【D】
8.13.在协调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A.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与冲突B.了解、把握组织运行过程中各环节、各要素之间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C.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D.采取措施,消除矛盾与冲突【D】
8.14.管理协调的实质是A.坚持客观公正原则B.选择有效沟通C.处理好人际关系D.维护制度的权威【C】 8.15.在沟通方式中,Y式沟通的特点是A.沟通速度较快,但组织成员的满意度低B.沟通速度慢,准确性低,但组织成员满意度较高C.沟通速度快、准确性高、管理者的地位突出,且能全面了解情况;但组织成员之间缺乏了解、士气低、工作中相互配合与支持困难D.沟通速度快、准确性高、管理者的地位突出,但抑制组织成员的士气【A】
8.16.可能会抑制组织成员士气的沟通方式是A.链式沟通B.轮式沟通C.环式沟通D.全通道沟通【A】
8.17.沟通速度快、准确性高,组织成员满意度较高的沟通方式是A.Y式沟通B.全通道沟通C.轮式沟通D.链式沟通【B】
8.18.下列各种沟通方式中,兼有轮式和链式沟通的优缺点,即沟通速度快,但组织成员满意度低的是A.Y式沟通B.环式沟通C.圆周式沟通D.全通道沟通【A】
9.1.——是指由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A.指挥B.决策C.评估D.控制【D】
9.2.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巡视和评估被管理者的表现,以实现对——的控制。A.人员B.作业C.信息D.财务【A】 9.3.控制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由管理者来承担的,管理者通过——来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降低组织运行的成本。A.人员控制B.作业控制C·财务控制D.组织绩效控制【C】 9.4.管理者关注的核心是A.人员B.财务C·信息D.组织绩效【D】
9.5·将控制分为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资金控制的依据是A.业务范围B.控制对象的范围C.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D.管理者的控制方式【A】
9.6.将控制分为程序控制、稳定控制和最优控制的依据是控制的A.业务范围B.对象的范围C·客观形式D。内容和效果【D】
9.7·将控制分为直接控制与间接控制的依据是A.控制对象的范围B.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C.管理者的控制方式D.控制的客观形式【B】
9.8.一种发生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是A.全面控制B.前馈控制C.现场控制D.反馈控制【C】 9.9.损失较小、比较及时的控制是A.局部控制B.前馈控制C.现场控制D.反馈控制【C】
9.10.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也称作A.预先控制B.事后控制C.随机控制D.质量控制【B】
9.11.管理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A.拟订目标和方案B.拟订具体标准C.对照标准检查实际绩效D.采取措施纠正偏差【B】
9.12.执行计划和纠正偏差的基础是A.关键控制点B.组织结构C.控制职能D.协调机构【B】 9.13.在某种意义上,组织结构的功能表现为A.决策B.计划’C.控制D.目标【C】
9.14.选择关键控制点的能力是一种——的体现。A.管理艺术B.管理技术C.管理方法D.管理程序【A】
7
10.1.系统分析兴起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A】 10.2.最早提出系统的概念的人物是A.巴纳德B.贝塔朗菲C.甘特D.钱学森【B】
10.3.既是系统分析的一个构成要素,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A.计算准则B.目标C.模型技术D.方案【B】 10.4.优化原则的核心就是要达到A.整体结构的优化B.整体效益的优化C.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化D.整体功能的优化【B】
10.5.系统分析中的层次性原则的提出者是A.巴纳德B.贝塔朗菲C.甘特D.萨蒂【D】
10.6.应用于不确定型或风险型决策的分析方法与技术的是A.随机型分析方法和技术B.非确定型分析方法和技术C.网络分析方法和技术D.确定型分析方法和技术【A】
10.7.属于定量分析中的随机型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是A.对抗分析B.排队论C.随机库存论D.规划管理技术【C】 10.8.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广泛地应用横道图来反映和制定计划,其发明者是A.H.F.甘特B.奥斯本C.西蒙D.德尔菲【A】
10.9.首次运用网络方法制定了第一套网络计划的公司是A.杜邦公司B.飞宇公司C.通用公司D.三菱公司【A】 10.10.是用一系列箭线和圆圈来表明一项任务或工程中所有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的图解模型。A.网络图B.关联图C.系统图D.箭线图【A】
10.11.下列不属于绘制网络图的基本方法的是A.顺推法B.逆推法C.综合法D.重点工序法【C】 10.12.把若干个局部的网络图合并成一个网络图,称为A.网络图的简化B.网络图的合并C.网络图的分解D.网络图的归纳【B】
10.13.从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开工,所能达到的完工时间称作A.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B.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C.工序最迟必须开始时间D.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A】
10.14.是指从工序最迟必须开工的时间开工,所能达到的完工时间。A.工序最早可能开工时间B.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C.工序最迟必须开始时间D.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D】
10.15.通过时间参数计算,最后确定关键线路的方法是A.总时差为零的工序的方法B.工序最迟必须完工时间最少C.工序最早可能完工时间最少D.工程最早完工时间最短【A】
11.1.是组织者期望通过成员的努力力求达到的一个时期的预期结果,是始终在组织及全体成员头脑中控制和激励其活动的行为指南。A.计划B.程序C.目标D.控制【C】
11.2.目标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面向的管理。A.过程B.成本C.人事D.成果【D】
11.3.下列选项不属于选择关键目标领域的指导原则的是A.用结果,不用过程B.用目的,不用手段C.用产出,不用投入D.用手段,不用目的【D】
11.4.推行和实现目标的关键部分是A.制定目标计划B.制定合适目标C.实施目标人员状况D.制定目标的信息收集【A】 11.5.为了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必须具备的要求或命令他人行动和处理问题的_种权力或力量。这指的是A.权限B.责任C。指令D.授权【A】
11.6.与资财分配相比,传统预算的重心在于A.强调使用现有资源去促进目标实现B.强调资源使用的被控制性C.强调资源使用的有效性D.强调资源使用的主次分配性【B】
11.7.下列选项不属于控制的过程的主要阶段的是A.明确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有重大影响的因素B.建立预警和检测系统,预测和衡量这些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C.分析对目标控制过程的影响原因D.采取纠正行动,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C】
11.8.在管理人员的主要控制点中,制定目标和计划的基础因素是A.环境B.计划C.资财D.日常工作【A】 11.9.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是A.质量B.效益C.利润D.发展【A】
11.10.与传统管理相比较,全面质量管理的绩效评估的考核者是A.部门主管B.顾客C.同事D.顾客、同事以及主管三者共同考核【D】 11.11.下列选项不属于全面质量管理中的戴明环(PDCA)的特点的是A.周而复始B.环环相套C.阶梯式上升D.阶梯式下降【D】
11.12.质量改进过程的第三个步骤是A.标准的选择B.过程的标准化C.过程评估D.过程改进【B】
11.13.以下哪一循环过程可以将现行过程标准化?A.标准化——实施——检查——处理B.检查——处理——实施——标准化C.实施——检查——处理——标准化D.处理——实施——标准化——检查【A】 11.14.以下不属于行动改正团队职责的是A.绘制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流程图,描述相关过程B.调整工作程序C.不
8
断将改进程序形成文件,向所有部门主管提供书面报告D。提出明确的改进行动,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过程在控制之中【C】
11.15.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三中,行动改正团队应当接受的领导是A.全面质量筹划小组B.过程管理团队C.质量改进团队D.全面质量管理项目团队【A】
12.1.决策活动必须借助的手段和决策任务得以完成的桥梁是A.计划B.方案C.决定D.决策方法【D】 12.2.管理工作最核心的要素是A.计划B.组织C.决策D.领导【C】
12.3.通常所说的决策“软”方法是A.定性决策方法B.定量决策方法C.确定型决策方法D.风险型决策方法【A】
12.4.将决策方法分为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的依据是A.学科基础的不同B.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C.决策中规章的使用D.决策方法与技术的性质【D】
12.5.头脑风暴法最先提出者是A.西蒙B.奥斯本C.甘特D.德尔菲【B】
12.6.直接头脑风暴法亦称A.德尔菲法B.畅谈会法C.列名小组法D.提喻法【B】
12.7.在头脑风暴法中,不属于在选择与会专家时需要考虑的原则是A.参加者的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对象一致B.若参加者彼此认识,应从同一职位的人员中选取C.若参加者彼此认识,应选择领导人员D.若参加者互不认识,则可从不同职位的人员中选取【C】
12.8.头脑风暴会议最中心的环节是A.明确议题B.确定人选C.由与会专家通过畅谈提出各种方案D.介绍问题【C】
12.9.关于头脑风暴法存在的缺陷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施成本比较高B.对参与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C.易受“潮流”思想的影响D.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D】
12.10.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创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决策方法是A.德尔菲法B.模拟决策法C.方案前提分析法D.头脑风暴法【A】
12.11.特别适用于缺乏客观信息时的长期预测和方案评估的是A.头脑风暴法B.个人判断决策法C.模拟决策法D.德尔菲法【D】
12.12.下列不属于定量决策方法的是A.确定型决策方法B.危机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B】
12.13.主要用于远期目标的战略决策或随机因素较多的非常规决策是A.不确定型决策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危机型决策【B】
12.14.当决策者只能掌握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而各种状态发生的概率无从可知,这种情况下的决策是A.风险型决策B.确定型决策C.不确定型决策D.危机型决策【C】 12.15.下列不属于定性决策方法的是A.个人判断决策法B.德尔菲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方案前提分析法【C】 12.16.数学分析方法产生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
12.17.数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决策领域的时间是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C】
12.18.运用数学分析法的前提是A.掌握数量关系B.掌握变量的数目C.先进的数学分析工具D.熟练的数学方法【A】
12.19.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的方法是A.盈亏平衡分析法B.好中求好决策方法C.排队论D.线性规划【D】 12.20.数学分析方法的中心内容是A.建立与决策目标相冲突的、反映事物独立性的数学模型B.建立与决策目标相适应的、反映事物联系的数学模型C.建立与决策目标相冲突的、反映事物独立性的现实模型D.建立与决策目标相适应的、反映事物联系的现实模型【B】
12.21.一个公司产品销售量超过盈亏平衡点越多,其利润A.越大B.越小C.不变D.变化不大【A】 13.1.有利于管理者对具体问题进行控制的方法是A.内部审计法B.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法C.专题报告分析法D.人员管理控制法【C】
13.2.体现了对组织经营活动的总体评价和全面评价的是A.管理审计B.内部审计C.现场观察D.人员管理控制【B】
13.3.下列不属于程序特征的是A.程序是一种优化了的计划B.程序具有系统性C.程序具有科学性D.程序是一种控制标准【C】
9
13.4.从本质上看,程序是一种A.计划B.组织C.系统D.规则【A】
13.5.组织或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有计划的财务活动的表现形式是A.预算B.决算C.规划D.报表【A】
13.6.在企业经营中,预算控制的基础是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D.单位生产成本预算【A】
13.7.下列不属于财务预算的是A.现金预算B.销售预算C.预计收益表D.预计资产负债表【B】 13.8.经营性组织或部门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基本收支的预算是A.经营预算B.投资预算C.财务预算D.现金预算【A】
13.9.以投资额与利润之比,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衡量整个组织或组织内部某一部门的绩效并依此进行控制的方法是A.损益控制法B.投资报酬率分析法C.管理审计D.内部审计【B】
13.10.由组织或部门以外的专业审计机构对某一组织或部门的财务程序、财务经济往来情况进行有目的的综合检查的是A.管理审计B.内部审计C.损益控制法D.投资报酬率分析法【A】
13.11.发现问题最全面、最有力的控制技术是A.损益控制法B.投资报酬率分析法C.管理审计D.内部审计【C】 13.12.组织或部门有效地运用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前提是A.正确的控制方法B.高素质的管理队伍C.有效的监督机制D.健全的组织运行机制【B】
14.1.评价性指标也称A.客观性指标B.主观性指标C.描述性指标D.分析性指标【D】 14.2.包含一个以上亚概念或取值的概念的是A.变量B.命题C.假设D.效度【A】
14.3.变量的取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次序上的区别,这指的是A.定类变量B.定序变量C.定距变量D.定比变量【B】
14.4.表明变量间相关程度显著的相关系数范围是A.0.3~0.5B.O.5~0.7C.O.7~O.9D.O~1【B】 14.5.命题划分的类型不包括A.单变量命题B.常量命题C.双变量命题D.多变量命题【B】 14.6.调查资料对调查结果的有效程度是A.信度B.效度C.准确度D.可靠度【B】
14.7.最基本的抽样方式是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A】
14.8.将总体单位划分成群,然后采用随机的方法选出若干个群,以这些群所包含的所有单位为样本的抽样方法是A.等距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C】
14.9.指出问卷是社会调查的支柱的是A.艾尔·巴比特B.韦伯C.西蒙D.奥斯本【A】
14.10.在一次问卷调查中,研究对象为300人,回复率为80%,有效率为60%,则调查对象为A.627人B.615人C.675人D.625人【D】
14.11.在社会研究领域,收集非语言行为数据和资料的一种主要方法和技术是A.抽样调查法B.问卷法C.观察法D.访谈法【C】
14.12.观察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目的是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的观察法是A.参与性观察B.隐蔽性观察C.非隐蔽性观察D.非参与性观察【B】
14.13.按的不同,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类型。A.历史时期B.文献内容的加工程度C.文献的载体形式D.文献加工的次数【B】
14.1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索引B.目录C.年鉴D.文摘【C】
14.15.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献查找方法是A.检索工具查找法B.参考文献查找法C.循环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C】
14.16.“假如政府政策允许人才流动,您是否考虑重新择业”是属于A.接触性问题B.试探性问题C.观念性问题D.观察和印证性问题【B】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定义中,把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的有A.管理就是决策B.管理是一门艺术C.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D.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E.管理是一定的组织、经济、技术及工具的职能的总和【ACDE】
1.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可概括为A.简单的管理机构B.人格化的管理权力C.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D.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E.习惯化的管理方式【ABCDE】
1.3.下列中西方古代文献中,讨论管理问题的有A.柏拉图的《国家篇》B.孔子的《论语》C.司马迁的《史记》D.孙武的《孙子兵法》E.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ABCDE】
10
1.4.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管理,就是把国家权力分为A.议事权B.行政权C.监督权D.立法权E.司法权【BDE】 1.5.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有A.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B.管理主体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C.管理主体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E.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ABDE】
1.6.民主管理在实践中表现为A.管理组织有通畅的沟通网络B.组织成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志C.组织领导者尊重下层人员的意见D.有完善的民主参与制度E.有健全的民主监督和制约机制【ABCDE】
1.7.当代管理的法治化表现为A.任何管理组织的存在都必须有法律的允许,其管理活动的范围与内容都由法律制度作出界定B.任何管理者的产生都必须合乎法制的规定,其权限范围及行使方式都要有法制依据C.任何组织成员的言行都只有合乎法律制度的要求,才能得到法律制度的保障D.当代管理的法治化没有超越资本主义法治化水平E.任何违法违制的管理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受到纪律的处治【ABCE】 1.8.私人管理是以私人领域为对象,对经济组织的管理涉及的活动有A.商业活动B.会计活动C.财务活动D.技术活动E.安全活动【ABCDE】
1.9.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表现为A.依法行政B.民主权利行使C.加强监督D.阳光政府E.回应性政府【ABCDE】
1.10.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表现为A.管理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管理影响着生产力的存在状况C.管理规定着生产力的实现程度D.管理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速度E.科学管理是充分发挥生产力作用的前提【BCE】 1.11.管理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其A.所确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B.对生产力诸要素的配置组合是否合理C.对组织活动过程的调控是否及时恰当D.对生产过程的组织是否严密E.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否合理【ABC】
1.12.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生产力B.社会经济基础C.生产关系D.上层建筑E.意识形态【ACD】
1.13.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案例研究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ABCDE】
2.1.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主要有A.善因论B.人性论C.人本主义D.上下俱富E·专制管理【CE】 2.2.包含了丰富的、涉及面广泛的经济管理思想的古代典籍有A.《天工开物》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司马法》E·《六韬》【ABCDE】
2.3.英国的小詹姆斯·瓦特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的贡献在于发展了以下管理技术,即A.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B.生产计划技术C·生产过程规范化D.产品部件标准化E·依据工作流程有顺序地安装机器【ABCDE】
2.4.美国学者亨利·普尔归纳出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有A.组织原则B.机械原则C.沟通原则D.信息原则E.商业原则【ACD】
2.5.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产生的影响有A.开创了管理实证研究的先河B.采用演绎的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c.使人类的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D.科学管理是发展的E.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ACD】
2.6.法约尔的贡献主要有A.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B.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C.重视技术和理论层面的研究,使得管理具有理论和可操作性D.采用演绎的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E.采用归纳的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ABD】
2.7.与古典管理理论相比,早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变化有A.由以“人”为中心发展到以“事”为中心B.由对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行为的研究C.由“人性激发”管理发展到监督管理D.由分权管理发展到集权管理E.由独裁管理发展到参与管理【BE】 2.8.下列属于后期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有A.马斯洛B.赫茨伯格C.弗鲁姆D.梅奥E.麦克利兰【ABCE】 2.9。激励理论围绕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展开,主要包括A.内容型激励理论B.强化型激励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D.调整型激励理论E.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ACE】
2.10.在有关领导行为的理论中,影响较大的理论有A.勒温的领导方式理论B.斯托格弟和沙特尔的“四分图”理论c.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D.菲德勒的权变模型E.埃文斯等人的途径一日标理论【ABCDE】
2.11.勒温根据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影响方式的不同,将领导方式划分为A.专制式B.协商式C.群体参与式D.民主式E.放任式【ADE】
2.12.利克特等人通过调查和研究归纳出的领导行为方式有A.专制权威式B.开明权威式C.协商式D.群体参与式E.放任式【ABCD】 2.13.诞生于上个世纪40年代,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三门学科是A.控制论B.运筹学C.信息论D.系
11
统论E.统计学【ACD】
2.14.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控制和调节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构成学科有A.自动控制B.电子技术c.无线电通信D.生物学E.数理逻辑【ABCDE】
2.15.孔茨认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学派有A.管理过程学派B.经验主义学派C.人群行为学派D.社会系统学派E.决策理论和数量学派【ABCDE】
2.16.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A.强调了决策的重要性B.分析了决策过程中的组织影响C.提出了决策的准则D.强调发挥组织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E.归纳了决策的类型【ABCDE】
2.17.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原因有A.科学技术迅猛发展B.资源过度耗费C.世界经济一体化D.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E.电子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ABCDE】
2.18.管理团队的构成角色包括A.领导者B.指导委员会C.再造总监D.流程负责人E.再造团队【ABCDE】 2.19.下列属于制定企业再造方案综合考虑的因素有A.整合现行的作业流程B.实现各作业流程的自动衔接C.全员参与,集思广益D.尽可能减少检查、调整和控制的工作量E.拟定多个备选方案,通过评估选定优化方案【ABCDE】 2.20.如要重建市场边界,摆脱竞争,开创蓝海,企业必须A.跨越他择性产业B.跨越战略集团,跨越时间C.跨越买方链D.跨越互补性产品和服务项目E.跨越针对卖方的功能和情感导向【ABCDE】 2.21.战略布局图的制定步骤包括A.视觉唤醒B.视觉探索C.绘制新的战略布局图D.视觉定位E.视觉沟通【ABCE】 2.22.实施蓝海战略的组织障碍包括A.认知上的障碍B.资源有限的障碍C.心理上的障碍D.动力上的障碍E.政治上的障碍【ABDE】
3.1.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A.战术决策B.平时决策C.战略决策D.危机决策E.程序化决策【AC】
3.2.根据决策所处的时期不同,决策可以分为A.平时决策B.程序化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D.危机决策E.风险型决策【AD】
3.3.危机决策构成需具备的要素有A.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B.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C.政策问题的关注度很高D.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E.决策问题的事后处理结果不确定性很大【ABD】
3.4.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A.回溯分析B.零起点C.非零起点D.双重优化E.及时跟踪【ACD】 3.5.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和可靠程度不同,决策可分为A.确定型决策B.非确定型决策C.危机决策D.风险型决策E.平时决策【ABD】
3.6.赫伯特·西蒙的代表著作有A.《管理行为》B.《公司行为的一种理论》C.《政府过程》D.《管理决策的新科学》E.《民主的嘲讽》【AD】
3.7.理性决策模式认为,决策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决策分析方法的A.标准化B.数学化C.模型化D.概念化E.抽象化【BC】
3.8.集团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有A.集团的互动是公共决策的核心内容B.决策方案是各个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C.决策过程是一个理性分析的结果D.各个集团占有的资源不同,对决策的影响力不同E.决策方案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所作的修改【ABD】
3.9.集团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力的决定因素有A.集团成员的数量B.财力的状况c.集团的实力D.领导者的能力E.集团的凝聚力以及与政府决策层的关系【ABCDE】
3.10.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存在着的制约因素有A.各利益集团的竞争行为不能违背宪法,宪法成为任何利益集团不得超越的行为规范B.各利益集团的利益也并非截然对立,彼此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或交叉利益,从而起到缓和冲突的作用C.各利益集团的竞争不能以违背宪法之外的相关法律的规定D.各利益集团竞争的存在同时产生了相互制约的因素,这种斗争与制衡导致了集团之间的动态均衡E.各利益集团的活动不能以限制另一集团的活动为宗旨【ABD】
3.11.现代决策程序的步骤一般包括A.发现问题B.确立目标C.拟订方案D.选择方案E.实施方案【ABCD】 3.12.决策方案进入到选优阶段应具备的条件有A.要有一个选优的标准B.方案的选优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方案的选优需要决策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D.方案的选优需要决策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E.方案的选优需要决策者具有果断的决策才能【ABCE】
3.13。现代决策体制按其功能区分,可分为A.决策中枢系统B.决策执行系统C.决策咨询系统D.决策信息系统E.决策评估系统【ACD】
12
3.14.决策中枢系统在确定相应的决策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A.公众的利益诉求B.决策环境C.决策问题的难易程度D.决策条件E.价值偏好【ABDE】 3.15.决策咨询系统在决策过程中的任务有A.发现决策问题B.参与决策方案的设计C.参与决策方案的评估D.参与决策方案的论证E.提供决策预测研究【ABCDE】 3.16.由于决策咨询系统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有效地保证了决策的A.科学性B.及时性C.可靠性D.针对性E.完整性【AC】
3.17.决策信息系统的任务有A.收集信息B.确认信息C.传递信息D.反馈信息E.加工信息【ACE】
3.18.在收集信息时应注意的内容有A.收集信息的范围尽可能广泛B.信息收集注意历史的延续性C.信息收集要有预测性D.信息收集要有科学性E.信息收集要真实【ABCE】
3.19.加工信息的要求有A.科学B.及时C.准确D.可靠E.简练【BC】
3.20.决策信息的传递渠道的类型包括A.纵向传递B.横向传递C.综合传递D.环绕传递E.Y式传递【ABC】 4.1.目标是组织的第一要素表现在A.组织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B.目标决定了组织的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向C.目标决定了组织内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权责划分D.目标使组织成员形成协作意愿,使组织形成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领导、统一行动的有机整体E.组织资源的分配、使用,组织变革都紧紧围绕着实现目标而展开【ABCDE】
4.2.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人B.财c.职位D.物E.信息【ABDE】
4.3.下列属于整合要素的有A.机构B.权责C.程序D.规制E.职位【ABCDE】
4.4.依据性质和活动方式的不同,组织可分为A.社会团体B.正式组织C.非营利性组织D.非正式组织E.营利性组织【BD】
4.5.西方组织理论的演变大致经历的阶段有A.古典组织理论阶段B.行为科学组织理论阶段c.系统科学组织理沦阶段D.创新发展阶段E.再发展或衰退阶段【ABCD】
4.6.马克斯·韦伯认为,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A.传统权威B.超凡权威c.合理合法权威D.现代权威E.领导权威【ABC】
4.7.科层组织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A.过分强调职权划分的作用,忽视协调、配合以及克服本位主义的问题B.过分强调层级节制关系,忽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c.过分强调组织的规章制度、静态结构,使组织陷于僵化,丧失弹性和应变能力D.过于理性化,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种种困难E.重视技术因素,忽视社会因素【ABCD】 4.8.组织生命周期的阶段有A.创业阶段B.聚合阶段C.规范化阶段D.成熟阶段E.再发展或衰退阶段【ABCDE】 4.9.组织幼年期的特点有A.人员少、机构简单,业务量有限,认识统一B.权力集中,创业者统一行使指挥权c.组织的创立、生存、发展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智慧和能力D.管理者一般属技术型或者业务型,不重视管理E.组织发展迅速,成效显著【ABCD】
4.10.组织青年期的显著特点有A.组织发展迅速,成效显著B.权力集中,创业者统一行使指挥权C.创业者通过实践磨炼和经验积累成为了有效的管理者,或组织引进了专门的管理人才,管理水平得以提高D.管理者一般属技术型或者业务型,不重视管理E.适应组织规模扩大化而确定新的组织目标和组织发展战略,以集权管理方式保证组织目标和组织发展战略的实现【ACE】
4.11.克服“失控危机”的出路有A.增强最高领导层的监督和调控能力B.建立健全层级与部门之问的协调合作机制C.强化组织的整体规划,构建管理信息系统D.健全规章制度体系,完善工作程序E.成立委员会组织,或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模式【ABCDE】 4.12.组织采取系统的变革措施有A.精简机构B,分流人员C.完善制度D.明确责任E.实施更有效的激励【ABCDE】 4.1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哪些修炼来建设学习型组织?A.实现自我超越B.改善心智模式c.建立共同愿景D.加强团队学习E.进行系统思考【ABCDE】
4.14.现代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A.股东会B.董事会C.监事会D。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系统E.职工代表大会【ABCD】
4.15.经理的职权有A.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B.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C.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D.提请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E.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ABCDE】
4.16.防止管理者非规范行为的措施有A.建立人事管理机构B.建立监督机构C.完善监督机制D.完善激励机制E.建立责任追究机构【BCD】
4.17.直线制的优点有A.减轻领导的负担B.指挥灵便c.效率高D.增强市场适应能力E.职责明确【BCE】
13
4.18.多维制组织结构模式把管理机构分为A.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B.按职能划分的职能参谋机构C.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D.按销售模式划分的直线制E.按团队划分的矩阵制【ABC】 4.19.管理职能机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其分类标准包括A.按管理对象的地域分布B.按管理对象的类别C.按管理业务的性质D.按管理的主体E.按管理流程【ABC】
4.20.任务之间的联系有A.“串联”任务B.“并联”任务c.“环式”任务D.“反馈”并联任务E.“综合”任务【ABD】
4.21.目前管理机构确定人员数量编制的常用方法有A.与历史情况相比较B.与其他部门、地区或单位的同类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相比较C.与类似的业务机关编制相比较D.根据现在人员的忙闲情况做出修正E.根据管理机构的战略安排做出修正【ABCD】 4.22.行政机构的运行机制包括A.基本职能实现机制B.保障机制C.发展机制D.监督机制E.运行修正机制【ABC】 4.23.下列属于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范畴的有A.行政业务设计B.行政程序c.行政标准D.行政条件E.行政决策及执行规则【ABCDE】
4.24.下列属于保障机制范畴的有A.业务公开B.监督c.绩效考核D.问责制E.行政程序【ABCD】
4.25.规范化管理为管理系统运行设计提供了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包括的内容有A.目标成果B.研究内容与重点选择C.指导原则D.技术路线E.工作程序与策略【ABCDE】
5.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具体体现在A.人的活动由于具有目的性而能够有效地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抉择,自觉地调节自身与外部的关系B.管理系统的一切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人都是主体C.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能力D.人力资源是一种弹性资源,其利用率很难确定一个极限值E.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不可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ABCD】
5.2.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包含的主要内容有A.员工招聘B.岗前培训c.工时记录D.报酬支付E.在岗培训以及人事档案管理【ABCDE】 5.3.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革,其原因有A.生产力发展B.环境变迁C.市场竞争D.人际关系运动E.行为科学理论【ABCDE】
5.4.当代社会的四大资源包括A.人力资源B.社会资源C.信息资源D.财力资源E.物力资源【ACDE】
5.5.职位描述是书面文件,其规定的范围是某一具体职位的A.工作目标B.职责范围C.技能要求D.工作条件E.职位关系【ABCDE】
5.6.下列属于职位规范的内容的有A.职位类别B.教育程度C.实践经验D.工作技能E.行为特征和特殊要求【ABCDE】
5.7.常用的职位调查方法有A.书面调查法B.观察法C.会议法D.访问法E.综合法【ABCDE】
5.8.下列宜采用品位分类的职位有A.高层管理职位B.机密性职位C.临时性职位D.军事管理职位E.中层管理职位【ABCD】
5.9.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相互结合与渗透表现在A.采用品位分类的组织,正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改革调整品位分类的结构,简化品位分类的程序B.实行品位分类的组织,开始借鉴职位分类的做法c.实行职位分类的组织,开始借鉴品位分类的做法D.采用职位分类的组织,正有意识、有目的地逐步改革调整职位分类的结构,简化职位分类的程序E.职位分类正在逐步取代品位分类,占据主导优势【BD】
5.10.普遍适用于人事选聘工作中的现代科技方法有A.情景模拟B.资格考试C.预测模型D.计算机网络E.心理测试【ACDE】
5.11.我国公共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其中,勤是指A.组织纪律性B.工作数量(:.责任感D.工作积极性E.出勤率【ACDE】
5.12.成人教育被称之为是“无限制的领域”,意指A.教学日的无限B.教育领域广阔无限C.教学形式灵活无限D.教育内容丰富无限E.教育对象数量无限【BCDE】
5.13.人事培训的类型有A.新员工培训B。在职员工职业教育C.岗前教育D.组织全员培训E.成人教育【ABCD】 6.1.关于领导和管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A.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B.领导活动与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和相容性C.领导是一种变革力量D.管理是一种程序化的控制工作E.领导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去完成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ABCDE】
6.2.领导对管理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A.计划B.控制C.指挥D.激励E.协调【CDE】 6.3.决定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活动都离不开领导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社会生活的A.群体性B.复杂性C.组织性D.计
14
划性E.单一性【ABC】
6.4.通常认为,领导者职位权力有A.法定权B.任意权C.奖赏权D.强制执行权E.惩罚权【ACE】 6.5.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因素有A.传统因素B.品格因素C.才能因素D.职位因素E.资历因素【ADE】
6.6.通常认为,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有A.政治素质B.心理素质C.文化素质D.业务素质E.身体素质【ACDE】 6.7.作为一个领导者,在文化素质方面应该具有的知识有A.专业知识的深度B.新知识的领悟度C.科技知识的接受度D.社会知识的广度E.管理知识的娴熟度【ADE】
6.8.领导者的业务素质包括A.思维能力B.决策能力C.组织能力D.应变能力E.协调能力【ABCDE】
6.9.领导群体的能力结构一般包括A.观察能力B.思维和创造能力C.组织能力D.指挥和协调能力E.控制能力【ABCDE】
6.10.领导群体结构的优化组合的作用有A.创造对个人的各项工作相互支持与配合的良好环境B.有利于领导者相互学习,博采众长C.有利于领导者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D.有利于防止领导群体的老龄化或出现“断层”E.有利于发挥领导群体的整体功效【ABCDE】
6.11.下列属于不成熟一成熟理论内容的有A.传统的领导方式把人当作小孩对待,完全束缚了人们对环境的控制能力B.人们被指定从事具体的、过分简单的和重复性的劳动,完全是被动的C.由于工人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工作没有挑战性,这样就阻碍了人们向成熟发展的功能D.主张扩大组织成员的个人责任,给予组织成员在工作上成长和成熟的机会E.激励组织成员更好地发展潜力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ABCDE】 6.12.关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沙因的观点有A.人的需要有低级到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B.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有弹性,更好地适应环境c.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D.人们期望领导者能够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E.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致的【ABCE】 6.13.20世纪70年代,吉赛利指出影响领导效率的激励特征有A.对工作稳定性的需要B.对金钱奖励的需要c.对指挥权力的需要D.对自我实现的需要E.对职业成就的需要【ABCDE】
6.14.吉赛利认为影响领导效率最重要的因素是A.指挥能力B.职业成就与自我实现的需要C.自信心D.决断能力E.才能【ABCDE】
6.15.库塞基和波斯纳发现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排在前四位的特质是A.诚实B.有远见C.懂得鼓舞人心D.民主E.能力卓越【ABCE】
6.16.早期特质理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A.忽视了下属的需要,破坏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与合作B.领导特制理论还没有形成系统C.没有指明各种特质之间的相对重要性D.没有区分因果关系E.忽视了领导行为发生作用的环境与条件【ACDE】
6.17.勒温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行为分为A.协商式的领导作风B.专制式的领导作风C.专制一权威式的领导作风D.民主式的领导作风E.放任自流的领导作风【BDE】
6.18.利克特认为,对人的激励形式有A.经济激励B.名誉激励C.自我激励D.创造激励E.安全激励【ACDE】 6.19.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当根据等因素.灵活选择最为适当的领导方式。A.资历因素B.自己的能力C.下属的能力D.工作的性质E.任务要求【BCDE】
6.20.路径一目标理论的依据是A.领导方式理论B.领导作风理论C.管理方格理论D.领导四分图理论E.期望理论【DE】
6.2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方式的决定因素有A.任务要求B.工作行为C.才能因素D.关系行为E.下属的成熟程度【BDE】
6.22.依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低工作高关系的领导类型中,领导者激励下属努力工作的方式有A.双向沟通方式B.相互交流信息C.相互支持D.欢迎下属参与决策E.授权给下属【ABCD】
6.23.强制命令方式的特点有A.间接性B.强制性C.无偿性D.引导性E.具体性【BCE】
6.24.关于正确运用疏导教育方式说法正确的有A.在领导实践活动中应“禁”“导”并用,以“导”为主B.应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弹性”C.在领导实践活动中应“禁”“导”并用,以“禁”为主D.应保持宣传教育工作的“硬性”E.要注意研究疏导教育工作中的“抗药性”【ABE】
6.25.关于物质激励方式存在的不足说法正确的有A.运用这种方式不能全部满足人的需要B.当人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他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就会递减,物质刺激的作用相应减弱C.物质激励方式产生的效果比较缓慢,最终结果只能预见而不能确定D.运用物质激励方式若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和公平原则,其结果可能与领导者
15
意图相悖,挫伤下属人员的积极性E.运用物质激励方式若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和公正原则,其结果可能与领导者意图相悖,挫伤下属人员的积极性【ABD】
6.26.榜样示范方式具有的特点是A.科学性B.引导性C.无偿性D.间接性E.感染性【BE】 7.1.属于生理性需求内容的有A.文化艺术B.食物C.友谊交往D.空气E.水分【BDE】
7.2.属于社会性需求内容的有A.文化艺术B.食物C.友谊交往D.政治生活E.信仰【ACDE】
7.3.产生动机需要的基本条件是A.由于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需求B.由于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欲望C.个体受到客观存在的刺激D.由于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引起的驱动力E.以上都正确【ABCDE】
7.4.目前较多采用的激励方式有A.目标激励B.奖惩激励c.竞赛与评比激励D.关怀与支持激励E.榜样激励【ABCDE】
7.5.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A.需求层次理论B.公平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D.期望理论E。双因素理论【ACE】 7.6.属于自我实现人的基本特征的有A.自动、思想集中于问题B.超然、自治、不死板C.同别人打成一片、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D.有创造性、现实主义、无偏见、不盲从E.同少数特定的人关系亲密【ABCDE】 7.7.人类的需要具有A.动态性B.静态性C.发展性D.同质性E.个体差异性【ACE】
7.8.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因为A.马斯洛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B.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级,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符合人们心理发展规律D.马斯洛提供了激励理论的科学化的体现E.马斯洛分析了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为实践中丰富激励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ABCE】
7.9.人们成就需要的强度取决于A.童年生活B.成长环境C.职业经历D.社会环境E.所在组织的类型【ABCE】 7.10.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权力欲望的人的行为特征表现为A.积极建立与他人的友爱与亲密关系B.寻求领导地位,具有获取权力、行使权力以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强烈欲望C.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政治信息有着浓厚的兴趣D.健谈、直率、头脑冷静、善于争辩,常常提出建议与要求E.乐于承担责任,更愿承担竞争性的工作任务【BCDE】
7.11.具有高度社交需要的人的行为特征有A.能积极寻求建立并保持和他人的友谊和亲密感情关系B.善于避免因被某一个体或团体拒绝而带来的痛苦C.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好评D.乐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于表现,善于沟通E.能够理解人、尊重人,愿意向他人提供安慰和帮助【ABCDE】 7.12.赫茨伯格的代表作有A.《人类动机理论》B.《领导和决策》C.《工作的激励因素》D.《工作与激励》E.《工作与人性》【CE】
7.13.下列属于激励需要追求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有A.受环境因素的激励B.受工作内容的激励C.对较差的保健因素有很高的忍耐力D.对保健因素的改善反应微弱E.保健因素的改善可产生强烈的满足【BCD】
7.14.下列属于保健需要追求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有A.当保健因素没有得到改善时,导致强烈的不满B.从工作成就中得到的满足微乎其微C.对信仰的态度:严肃而坚定D.对工作和生活通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E.不能从工作经历中获得业务上的进步【ABDE】
7.15.工作丰富化的含义有A.奖励方式多样化B.职工的需求多元化C.职务内容的扩大化D.工作意义的丰富化E.工作方式的多元化【CD】
7.16.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存在的缺陷有A.实验中调查取样缺乏代表性B.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素完全分开,不妥当c.对人类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D.忽略了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条件E.没有使用“满足尺度”的概念,过于简单化【ABE】
7.17.管理学者对期望理论的批评集中在A.强调了期望、效价等内在心理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批评、惩处等负强化因素在管理控制中的作用B.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c.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素完全分开,不妥当D.只注重分配公平,忽视了程序公平E.人的行为并非绝对理性,任何人都可能因一时冲动而产生非理性行为【AE】
7.18.公平理论不能提供具体标准的原因有A.公平与个人的主观判断有关B.公平与个人所持的标准有关C.公平与绩效评定有关D.公平与评定人员有关E.公平与评定对象有关【ABCD】 7.19.波特一劳勒模式的提出者是A.莱曼·波特B.爱德华·劳勒c.亚当斯D.维克托·弗鲁姆E.赫茨伯格【AB】 7.20.依据作用发挥上的差异,强化可划分为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惩罚D.消退E.间断强化【ABCD】 7.21.间断强化即非连续强化,可划分为A.固定比例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C.固定间隔强化D.固定比率强化E.可变间隔强化【ABCE】
16
7.22.凯利的归因模式认为,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可以将人的行为归结为A.知觉者本人的特点B.知觉对象的特点C.知觉者本人的动机D.知觉者本人的需求E.知觉者与知觉对象交往时所处的情境【ABE】
7.23.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主要归因于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机遇E.激励程度【ABCD】 8.1.协调活动的主体极其广泛,它可以是A.管理活动中产生矛盾的任何一方B.组织外部的任何“第三者”C.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员D.下级机关或人员E.平行机关或人员【ABCDE】
8.2.下列关于沟通与协调职能及其相互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A.协调是沟通的前提B.沟通是求得思想上的统一C.沟通是协调的结果D.协调是谋得行动上的一致E.有效协调以有效沟通为前提条件【BDE】 8.3.沟通基本模型的组成部分有A.信宿B.信源C.信道D.信流E.以上均正确【ABC】 8.4.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向不同,沟通可分为A.单向沟通B.反馈沟通c.正式沟通D.书面沟通E.相向沟通【ABE】 8.5.依据信息传递的方式有无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E.双向沟通【CD】
8.6.依据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沟通可以分为A.反馈沟通B.单向沟通C.正式沟通D.书面沟通E.口头沟通【DE】
8.7.管理实践中,协调的内容复杂多样,其中最为主要的有A.目标协调B.利益协调C.思想协调D.行为协调E.政策与规章制度协调【ABCDE】 8.8.由于沟通对于协调有着根本性的作用,所以有效协调取决于有效沟通,而有效沟通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A.选择沟通方式B.克服沟通障碍c.选择沟通途径D.明确沟通主体E.处理人际关系【AB】
8.9.来自沟通对象的障碍主要有A.表达不清B.编码不适当C.沟通渠道受阻D.注意力不集中E.理解能力的差异【DE】
8.10.常见的协调方法有A.酝酿协商B.建议说明C.思想教育D.冷处理E.目标管理【ABCD】 8.11.良好的注意力具有的特点包括A.稳定性B.广阔性C.集中性D.转移性E.屏蔽性【ABD】
8.12.酝酿协商方法更多借助于——来实现。A.全通道沟通B.轮式沟通C.环式沟通D.Y式沟通E.链式沟通【ABC】
9.1.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A.人员B.财务C.作业D.信息E.组织绩效【ABCDE】
9.2.按照管理者的控制方式分类,控制可分为A.集中控制B.分散控制c.分层控制D.直接控制E.间接控制【ABC】
9.3.按控制对象的范围分类,控制可分为A.局部控制B.全面控制C.直接控制D.间接控制E.动态控制【AB】 9.4.按照控制的客观形式分类,控制可分为A.局部控制B.全面控制C.复合控制D.动态控制E.程序控制【CD】 9.5.下列关于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说法正确的有A.前馈控制是事前控制,反馈控制是事后控制B.前馈控制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反馈控制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控制C.反馈控制表现为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作出的管理上的努力D.反馈控制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控制E.前馈控制的功能表现在发现原计划中的不合理方面【ABD】 9.6.现场控制又被称作A.随机控制B.实时控制C.即时控制D.过程控制E.预先控制【ABCD】
9.7.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主管人员可能采取的措施有A.重新制定计划或修改目标的方法B.利用组织手段进一步明确职责、补充授权或是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C.撤换责任部门的主管D.增配人员的办法E.通过改善领导方式增加物质鼓励的办法【ABCDE】
10.1.系统作为一种普遍的存在具有的特点有A.整体性B.科学性C.层次性D.抽象性E.环境适应性【ACE】 10.2.在系统分析时,分析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A.把抽象的系统和现实的系统相混淆B.将局部混同于整体C.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对抗D.选择出来进行分析的部分,并不是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E.采用单纯的、纯逻辑式的分析推理【ABCDE】 10.3.根据系统的组织情况和与外界的关系进行的系统分析,其内容有A.整体分析B.结构分析C.层次分析D.相关分析E.环境分析【ABCDE】 10.4.计算准则提供了一种将目标、可行方案和结果联系起来的工具,包含A.准则指标B.变量规模C.风险D.不确定程度E.可行性指标【ABCD】 10.5.在系统分析过程的应用模型技术中,选用的模型类型及其定量程度取决于A.所要研究问题的变量规模B.所要研究问题的参数关系C.模型体系大小D.资源量的多少E.选择的方案数目【ABE】
10.6.系统分析中的层次性原则包括的基本思路有A.明确问题中所包含的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将各因子划分为不
17
同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结构B.通过对各层次因子的比较分析,建立判断矩阵C.通过判断矩阵的计算将不同决策方案按重要性或适用性大小排列,为最优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D.解决系统分层及其规模的合理性问题,层次的划分要考虑到系统传递物质、质量和费用等因素E.使各个功能单元的层次归属更趋合理【ABCDE】
10.7.行为研究涉及价值和价值判断的方面有A.系统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分析人员的兴趣问题B.事实的选择和对事物的观察过程C.在选择手段时要考虑其是否合意、可行、可用和有效D.分析人员必须用他们的整套价值观来确认事实的性质E.想取得某种结果,原因就在于对它们是喜好的【ABD】
10.8.可行性研究的内容表现在A.政治上B.经济上C.技术上D.伦理道德上E.传统文化上【ABCDE】
10.9.在社会文化分析中应该被考虑到的因素有A.发展因素B.环境因素C.组织因素D.人为因素E.政治因素【ABC】
10.10.系统分析中的定量分析可以分tA.确定型分析B.价值分析C.随机型分析D.模拟决策法E.方案前提分析法【AC】
10.11.下列属于定量分析中的确定型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有A.线性规划B.马尔可夫分析C.质量保证D.动态规划E.排队论【ABCE】 10.12.在定量分析中的确定型分析方法和技术中,规划管理技术需要的基础知识有A.PERT(成本或时间)B.GANTT图C.网络分析(C2PM)D.决策树E.博弈论【ABCD】
10.13.根据工序在网络图上的位置关系不同,工序可分为A.中间工序B.紧前工序。C.紧后工序D.平行工序E.串联工序【ABCDE】 10.14.网络图的绘制中,根据事项在网络图中的位置,可以把事项分为A.始点事项B.终点事项c.有限事项D.无限事项E.中间事项【ABE】 10.15.网络图中工序间的相互关系可概括为两种基本的相互关系,即A.数量关系B.逻辑关系c.结构关系D.层次关系E.组织关系【BE】
10.16.划分分系统的一般原则有A.按不同执行单位分B.按工作时间先后分C.按使用不同的工具划分D.按使用不同的设备和器材划分E.按工作方法不同划分【ABCDE】
10.17.使用计算时间参数的方法对工序作出时间估计,需要注意的问颢有A.确定工序时间,不能受工作重要性的影响B.确定工序时间,不能按照突击速度来估计,始终要按正常速度判断C.工期紧张,可通过时间优化的方法来解决D.确定工序时间时,要把工序置于独立的状态下进行估计,不需考虑对其他工作的影响E.对本身工作的影响因素要考虑全面,以保证确定的工序时间比较准确【ABCDE】
11.1.从过程的角度看,目标管理的组成步骤有A.制定目标B.实施目标C.评价成果D.分析目标E.支付报酬【ABCE】
11.2.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制定目标的具体原则有A.统一性系统性原则B.科学性预见性原则C.具体性层次性原则D.应变性协调性原则E.先进性可行性原则【ABDE】
11.3.在目标管理的制定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包括的内容有A.了解上一级的目标内容B.了解下一级对目标的关注度C.清楚影响目标实现的政治因素D.清楚目标阶段的重点信息E.收集对实现目标有影响的环境因素【ADE】 11.4.制定目标计划的步骤通常有A.说明目标B.确定可选择的方案C.权衡和选择方案D.制定实施方案的计划E.授予权限【ABCD】
11.5.正确的授权对于目标管理的实现意义重大,应当遵循的原则有A.以目标为准则进行授权原则B.责任明确原则C.统一梯次原则D.权力有效原则E.集中控制原则【ABCD】
11.6.对于权力的有效,可以理解为A.权限必须是针对行动的权力B.权力的授予应当与下级管理人员职责的广度和深度一致C.权限本身必须具体明确,最好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D.权限本身必须在授权者的权力蔼围之内E.权限必须事先授予,而不是行动之后才由上级加以追认【ABCE】 11.7.资财分配与传统的预算的区别有A.存在基础不同B.强调重点不同C.受益对象不同D.获得机制不同E.使用技术不同【ABD】
11.8.下列选项属于全面质量管理在组织文化项目中的特点有A.集体努力B.跨部门业务C.跨部门合作D.顾客满意E.追求品质【ACDE】 11.9.全面质量管理包含的管理思想有A.质量第一B.为顾客服务C.预防式管理D.大家受益E.成本控制【ABCD】 11.10.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理解为“大Q”,意即质量受益者包括A.顾客B.业主C.员工D.供应者E.社会【ABCDE】
18
11.11.组织持续改进的必备条件有A.团队合作B.人际关系技巧C.对所述方法的正确运用D.充足的信息E.对所述技术的正确运用【ABCE】
11.12.在改进标准化过程前,需要考虑创造有效执行过程的条件,比如A.改进工作环境B.精简工作程序C.维护系统效用D.收集工作信息E.扩展工作机构【ABCD】
11.13.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的组织会采取不同方法,这主要是取决于A.组织的规模B。组织文化C.组织形式D.组织结构E.组织凝聚力【AC】
11.14.全面质量管理筹划小组的组成部分有A.组织的领导者B.管理团队中的其他成员C.部门主管D.全面质量管理的外部顾问E.部门业务员【ABCD】
12.1.属于解析方法的有A.专家决策法B.运筹学方法C.风险评审技术D.预测方法E.经济分析方法【BDE】 12.2.属于计算机类的仿真技术的有A.风险评审技术B.问题分析法C.图示评审技术D.投入产出分析E.盈亏平衡分析法【AC】
12.3.根据学科基础的不同,划分的决策方法中属于在社会学、心理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方法有A.专家决策法B.层次分析法C.问题分析法D.防范分析法E.博弈方法【ACD】
12.4.下列属于非理性决策方法的有A.渐进决策方法B.政治协调决策方法C.集体决策方法D.博弈方法E.预测方法【ABCDE】 12.5.下列属于定性决策方法的有A.价值分析B.头脑风暴法c.个人判断决策法D.可行性分析E.模糊分析【ABCD】 12.6.下列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有A.盈亏平衡分析法B.预测分析C.回归分析D.模糊分析E.决策树分析【ABCDE】 12.7.个人判断决策法是一种比较主观的决策方法,其依赖因素有A.决策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积累.B.占有资料的多少C.决策者的知识面D.知识深度E.对决策对象兴趣大小【ABCDE】
12.8.模拟决策法实施的步骤有A.对模型进行分析B.建立模拟模型c.评估模拟模型D.模型的运行E.模型运行评估【ABD】
12.9.关于现实模型和思维模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现实模型的建立与思维模型的构建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活动B.思维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超构性,现实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客观性C.思维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客观性,现实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超构性D.可以不依思维模型的要求去随意构建现实模型E.只有现实模型和思维模型之间统一,才能真正起到决策模拟的作用【ABE】
12.10.应用确定型决策方法的必要条件有A.存在决策者期望达到的一个决策目标B.未来的状况,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状态C.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供决策者选择D.每一个备选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E.备选方案被执行【ABCD】
12.11.风险型决策方法一般具备的条件有A.存在着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B.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抉择的行动方案C.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D.决策者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科学的理论可以预先估计和计算出各自然状态的概率E.不同的行动方案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的相应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ABCDE】
12.12.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主要有A.好中求好标准B.坏中求好标准C.现实主义标准D.合理性标准E.主观概率标准【ABCDE】
12.13.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有A.决策结点B.方案枝C.状态结点D.概率枝E.结果点【ABCDE】
12.14.在决策实践中采用哪种数学分析方法,与决策问题的性质和特点有关,其中主要的因素有A.问题本身包含的变量数目B.决策环境的不确定程度C.时间因素的影响D.决策资源的获取E.人为因素的影响【ABC】 12.15.线性规划模型必须符合的要求有A.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方程应该是线性函数B.决策变量应该是连续分布的C.目标函数应该是单一的D.线性规划模型应该是确定性的E.决策变量不能是负值【ABCDE】 13.1.参谋小组提出的专题报告的特点有A.及时B.重点突出C.简洁扼要D.提出中肯改进意见E.客观【ABCD】 13.2.控制程序法如使用不当,会带来的副作用有A.抑制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力B.导致组织运行成本降低C.对环境变化反应不及时D.导致组织成员关系恶化E.滋生组织的官僚化倾向【ACE】
13.3.保证程序具有权威性的方法有A.程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基础B.管理者应成为遵守程序的典范C.实现程序监督的规范化D.实现程序监督的制度化E.实现程序监督的长期化【ABCDE】
13.4.按照预算的内容不同,可划分为A.经营预算B.销售预算c.投资预算D.财务预算E.成本预算【ACD】 13.5.企业的经营预算主要包括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直接材料采购预算D.现金预算E.单位生产成本预算【ABCE】
19
13.6.预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工具,其作用有A.有利于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B.协调组织资源C.评价组织对资源的运用情况D.对管理者和员工工作进行评价E.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分配【ABCD】
13.7.损益控制法的作用有A.损益分析表能够显示该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损益的具体情况B.有助于说明直接造成损益的各种因素C.管理层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组织的利润、支出等因素进行控制D.有助于发现组织中全局性的问题E.使控制工作针对关键问题有的放矢【ABCDE】
13.8.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及时向各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有A.确定信息需要B.收集信息C.甄别信息D.加工信息E.使用信息【ABDE】
13.9.下列属于传统管理模式的有A.网络会议B.打电话C.旅行参加会议D.等待下属汇报E.电视会议【BCD】 13.10.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步骤包括A.对决策活动的系统分析B.信息需求分析C.信息供给分析D.信息“过滤”E.信息处理设计【ABDE】
13.11.管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一个简明的系统流程图表示出来,其中应包括的环节有A.数据的类型B.数据的来源C.数据的存储方式D.数据的传输方式E.数据的转化方式【ABCD】
14.1.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客观性原则B.深入持久原则C.实证性原则D.全面性原则E.整体性原则【ACE】
14.2.下列属于否定性指标的有A.物价上涨B.国土面积C.失业率D.每万人犯罪率E.人口总数【ACD】 14.3.下列属于定比变量的有A.温度B.工资C.智商D.年龄E.性别【BD】
14.4.抽样调查的优点有A.可靠性B.调查成本低c.直观性D.速度快E.应用范围广【BDE】
14.5.概率抽样可分为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偶遇抽样【ABCD】 14.6.非概率抽样可分为A.偶遇抽样B.等距抽样C.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E.滚雪球抽样【ACDE】
14.7.简单随机抽样适用于下面哪几种情况?A.对调查对象的情况了解很少B.缺乏总体单位的抽样框C.总体单位分布没有规律D.抽到的单位数分散时也不影响调查进行E.对调查对象的情况了解很多【ACD】
14.8.分层随机抽样的关键是A.分类的标准要科学,要符合实际情况B.分类的结果必须是每一个单位都归属于某一类C.不允许各单位相互交叉或者有所遗漏D.选择合适的特征作为分层抽样的标准E.了解每个单位的特点【ABCD】
14.9.属于单阶段抽样的有A.等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多级抽样E.简单随机抽样【ABCE】 14.10.一份合格的调查问卷包括的内容有A.封面信B.指导语C.问题D.答案E.题号【ABCD】
14.11.封闭式问题问卷设计的主要形式有A.填空式B.是否式c.多项选择式D.矩阵式E.表格式【ABCDE】 14.12.属于非隐蔽性观察的活动的有A.领导下基层B.作家到农村c.社会工作者乔装乞丐D.厂矿体验生活E.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ABD】
14.13.观察要遵循的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实证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深入持久原则E.整体性原则【ACD】 14.14.文献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有一定的知识内容B.有一定的物质载体c.有一定的记录手段D.有一定的符号系统E.有一定的实用价值【ABC】
14.15.从载体形式上看,文献分为A.文字文献B.古代文献C.数据文献D.声像文献E.现代文献【ACD】 14.16.属于三次文献的有A.述评B.动态C.百科全书D.字典E.辞典【ABCDE】
14.17.手工检索工具按其著录形式可分为A.目录B.索引C.文摘D.年鉴E.动态【ABC】
14.18.目录的种类主要有A.分类目录B.书名目录C.主题目录D.关键词目录E.著者目录【ABCE】
14.19.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A.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B.整个访谈过程是一个单向的过程C.比问卷法获得信息更全面、更直接D.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调查方法E.比问卷法的成本低【ACD】
14.20.访谈法的类型有A.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B.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C.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D.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E.一般访谈和深度访谈【ADE】
14.21.属于接触性问题的有A.您的家庭支出情况如何?B.近来工作忙吗?C.近来压力大吗?D.您对目前的工作和收入是否满意?E.您所住的小区离单位近吗?【BCE】 判断说明题
1.1.在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中,管理的内容趋于复杂,管理的权力开始集中。【】 1.2.私人管理的权威部分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
20
1.3.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1.4.定量研究将使现代管理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1.×说明:伴随管理阶段的兴趣,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在内容上与史前的公共事务管理相比趋于复杂,管理权力也开始分化。一方面,国家管理出现了纵向层次的划分,即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级别管理机构和官职的设置。另一方面,阶级社会产生以后,原来统一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政权、军权、教权等。
1.2.×说明:私人管理中的权威非政治性权威,可称之为市场权威或经济权威。这种权威并非法制规范所授,而是源于经济力量、市场力量,即私人管理的权威取决于经济实力,取决于市场竞争力,与国家的强制力没有关系。 1.3.√说明:马克思预言,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1.4.√,说明:在管理学中,研究方法上在强调定性研究的同时,充分的肯定了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并不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尤其是自然科学成果,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使得现代管理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1·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前。【】 2.2·管理过程学派强调只对管理的过程进行研究。【】
2.3·蓝海战略开创的是基于技术的突破,而不是价值的创新,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直接参与竞争。【】
2.4·构建蓝海战略的顺序是:买方效用、成本、价格、接受和卖方收益。【】
2.1.×说明:近代西方管理理论主要是指西欧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而提出的管理理论。 2.2.×说明: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对管理的过程和职能进行研究。 2.3.×说明:蓝海战略开创的是基于价值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突破,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直接参与竞争。
2.4.×说明:构建蓝海战略的顺序是:买方效用、价格、成本和接受。
3.1.价值前提是对行动进行判断的标准;事实前提是对活动环境及其作用方式的说明。【】 3.2.全体一致规则不适合决策成员较多的组织决策。【】
3.3.多数裁定规则是一种决策的程序和方法,涉及决策的内容。【】
3.4.没有一种多数决策规则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保护与效率的要求。【】
3.5.在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不一定是决策中枢系统发现的,但决策问题必须经过决策中枢系统的确认。【】 3.6.决策中枢系统确定决策目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事实选择的过程。【】
3.1.√说明:在管理决策中,上级不应代替下级决策,而应给下级提供决策前提,包括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以此贯彻组织意图。价值前提是对行动进行判断的标准;事实前提是对活动环境及其作用方式的说明。
3.2.√,说明:由于决策者为某一决策方案的通过而付出的时间、精力、物质消耗等决策成本可能远远超过由此得到的收益,因此就会导致许多“无奈的选择”或决策中的“策略性行为”。因此,全体一致规则不适合决策成员较多的组织决策。
3.3.×说明:多数裁定规则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决策方案作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的规则。它是一种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不涉及决策的内容。
3.4.√说明:由于利益保护和决策效率之间的冲突关系,因此,没有一种多数决策规则能够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保护与效率的要求。
3.5.√说明:决策中枢系统在决策体制中处于统率和支配地位,享有最高决策权,并承担公共决策的主要责任。在决策过程中,决策问题不一定是决策中枢系统发现的,但决策问题必须经过决策中枢系统的确认,方可提到决策的议事日程。
3.6.×说明:决策中枢系统确定决策目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 4.1.组织的目标决定了组织的功能。【】
4.2.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较正式组织的压力往往更加沉重,可能迫使个人脱离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 4.3.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的强度,与组织系统的规模成反比例关系。【】
4.4.由于业务性质等各种原因形成过大的管理幅度难以改变时,一个变通的解决办法是给主管领导者增设副职。【】
4.5.职位设置不仅要保证任务完成的效果与效率,还要有利于任职者个人心理的满足、能力与未来职务的发展。【】
4.6.在民主国家和社区的治理层次,应该建立与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法治机制。【】
21
4.1.×说明:组织的目标虽然是组织的第一要素,但是决定组织功能的是人员的素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状态。 4.2.√,说明: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较正式组织的压力往往更加沉重,如讽刺、挖苦、打击、造谣等,可能迫使个人脱离正式组织的行为规范。
4.3.√说明:组织成员协作意愿的强度,与组织系统的规模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组织规模越大,综合性越强。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越弱;反之则越强。
4.4.√说明:题干所述是减少管理幅度的有效的实践经验,通过增设副职,可以有效的控制管理的幅度。所以说这种说法正确。
4.5.√说明:由于每一职位工作完成得如何.不仅与该职位承担的任务难度、工作量大小、工作条件及任职者的业务素质等客观因素有关,还与其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密切相关,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任职者对该职位工作热爱的程度。所以,职位设置不仅要保证任务完成的效果与效率,还要有利于任职者个人心理的满足、能力与未来职务的发展。
4.6.√说明:法治体制是民主政治体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民主国家和社区的治理层次,应该建立与民主政治体制相适应的法治机制,这点在全世界范围基本上已是共识。 5.1.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大于其消费性。【】
5.2.科学管理可以视作由传统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或转折。【】
5.3.职位分类是适应现代人事管理的需要,首先在英国政府组织中兴起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5.4.一般来说,高层管理更侧重外部招聘,发挥“外来优势”。【】
5.5.不同类型的组织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职位,遵循相同的人事考评内容。【】
5.1.√说明: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创造物质财富,消费性则维护和发展人力资源。总体上说,人力资源的生产性大于其消费性。
5.2.×说明:人际关系运动可以视作由传统人事管理向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或转折。因为,其与科学管理时期相比,人际关系运动寻求创造一种劳资之间的良好情感,但是仍保留着传统人事管理的许多特征。 5.3.×说明:职位分类是适应现代人事管理的需要,首先在美国政府组织中兴起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 5.4.×说明:一般来说,高层管理需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可能更侧重内部提升,而不是外部招聘。
5.5.×说明:不同类型的组织以及同一组织的不同职位,人事考评的内容不尽相同,应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等职位特点合理确定。
6.1.职位因素造成的影响力是以法定为基础的,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条件有直接关系。【】 6.2.资历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在性质上仍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范畴。【】
6.3.Y理论对人特性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实质是建立在对下属充分信赖的基础上,让下属参与管理,使下属感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因而自豪地工作。【】
6.4.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行为科学的兴起,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领导行为上来。【】 6.5.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是: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应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6.1.×说明:职位因素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务与地位,它使被领导者产生了对领导者的敬畏感。因此,职位因素造成的影响力是以法定为基础的,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条件没有直接关系。 6.2.√说明:资历因素是指由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对被领导者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资历因素是个人历史性的东西,它与领导者过去所担任的职务有关。因此,资历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在性质上仍属于强制性影响力的范畴。 6.3.√说明:在管理上Y理论强调启发内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实行自我控制。因此,其实质是建立在对下属充分信赖的基础上,让下属参与管理,使下属感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因而自豪地工作。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6.4.×说明:时间概念错误,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随着行为科学的兴起,领导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领导行为上来。
6.5.√说明:这是科曼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7.1.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7.2.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7.3.保健因素都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7.4.工作内容的丰富化是企图在工作中建立起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7.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在过程型激励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
7.6.强化是指依据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特征对其心理状态作出解释和推断。【】
7.1.√说明:“激励”一词,通常被理解为激发、鼓励之意。具体地讲,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7.2.√说明:成就需要强烈的人,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少有影响控制他人的愿望。所以很难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7.3.×说明:激励因素都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所以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7.4.×说明:工作意义的丰富化是企图在工作中建立起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7.5.×说明:过程型激励理论是在内容型激励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7.6.×说明:归因是心理学术语,是指依据人的外部表现或行为特征对其心理状态作出解释和推断。强化是指对某种行为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奖励或惩罚)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8.1.协调是在领导强制力的直接作用下进行的。【】
8.2.相对其他职能活动而言,协调活动的主体比较单一。【】 8.3.通过协调可能达到目标,也可能收不到任何效果。【】 8.4.管理中的所有协调工作,都离不开反馈沟通。【】
8.5.发现矛盾与冲突的时间早晚直接决定协调时机的把握,决定协调的难易程度和协调效果。【】
8.1.×说明:平等性是指协调主体与协调对象居于平等位置,没有强制力的直接作用。即使参与协调的某一方处于领导地位,只要他行使的是协调职能,也主要凭借自然性影响力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领导强制力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能是间接的。所以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8.2.×说明:协调活动的主体极其广泛,它可以是管理活动中产生矛盾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是外部的任何“第三者”;可以是上级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员,可以是下级机关或人员,也可以是平行机关或人员。
8.3.√说明:协调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即通过协调可能达到目标,也可能收不到任何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其他管理职能发挥作用。
8.4.×说明:管理中的所有协调工作,都离不开双向沟通。所以该说法错误。
8.5.√说明:协调以了解和发现组织可能出现或已经发生的矛盾与冲突为前提,这种矛盾与冲突可能产生于纵向管理环节之中,也可能产生于横向管理要素之间。发现这些矛盾与冲突的时间早晚直接决定协调时机的把握,决定协调的难易程度和协调效果。 9.1.控制概念中包含着创新的内涵。【】
9.2.控制的效果取决于计划,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
9.3.从某种意义上看,一切控制都建立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所以人们往往在更广的意义上把一切控制都称作反馈控制。【】
9.4。控制仅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
9.5.对于担负控制全局使命的主管人员来说,重要的是现状本身,而非现状所预示的趋势。【】
9.1.√说明:当计划的实施中出现偏差时,就需要作出调整,其途径有两个:或者改变行动,或者修改原来的方案。所以,控制概念中包含着创新的内涵。.
9.2.√说明:控制就是根据计划来进行的,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 9.3.√
9.4.×说明:控制绝不是仅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采取纠正措施,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管理活动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使管理系统稳步地实现预定目标。
9.5.×说明:对于担负控制全局使命的主管人员来说,重要的是现状所预示的趋势,而不是现状本身。 10.1.系统的相关分析是可以测定并予以量化的,其结果就是找出相关系数。【】 10.2.系统优化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结合。【】 10.3.超理性活动等同于“非理性行为”。【】
10.4.在不带有时间坐标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短不可以任意。【】
10.5.一项工程的网络图中只有而且必须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10.6.所谓关键线路,就是网络图.上所有线路中用时间最短的线路。
10.1.√说明:系统中的相关指的是,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相关关系是可以测定并予以量化的,其结果就是找出相关系数。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3
10.2.√说明:优化本身的“优”是绝对的,而优化的进程却是相对的,即不可能达到最优。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10.3.×说明:超理性因素是指使人脑不经过逻辑思维作用就直接产生行为和决策的各种因素。“非理性行为”经常由恐慌状态下的紧张或焦虑所引起,它肯定是不正确的。而超理性活动则只是“有一定可能”产生非理性结果,其“正面”价值还是很大的。所以两者是不同的,该说法是错误的。
10.4.×说明:在不带有时间坐标的网络图中,箭线的长短与工序所需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箭线的长短可以是任意的。
10.5.√说明:始点事项(又称总开工事项),是网络图的开始事项。也称网络始点,一项工程的网络图中只有而且必须有一个始点事项。终点事项(又称结束事项),是网络图的最后一个事项。也称网络终点,一项工程的网络图,只有而且必须有一个终点事项。
10.6.×说明:所谓关键线路,就是网络图上所有线路中用时间最长的线路。
11.1.目标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首先提出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 11.2.通常情况下,目标管理最终以目标的实现作为赏罚的惟一标准。【】
11.3.目标管理通常要求上级对日常工作进行严格控制,而传统管理方式则将其交给基层部门和基层管理人员来处理。【】
11.4.全面质量管理在薪资制度项目中的特点是以个人为单位争取功绩、加薪以及福利。【】 11.5.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作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11.1.√说明:目标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美国首先提出的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有效和代表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的管理方法。
11.2.√说明:目标管理具有极强的现实性,是一种面向成果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这种管理最终以目标的实现作为赏罚的惟一标准。
11.3.×说明:传统管理方式通常要求上级对日常工作进行严格控制,而目标管理则将其交给基层部门和基层管理人员来处理。
11.4.×说明:在薪资制度项目中,传统管理的特点是以个人为单位争取功绩、加薪以及福利。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以团队为基础发放酬赏、财务酬劳、非财务性质的表扬。
11.5.×说明: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为组织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应将它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
12.1.个人判断决策法中的个人判断指的是领导者一个人的判断。【】 12.2.头脑风暴法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
12.3.在决策过程中,对质疑风暴法提出的系统化的方案和设想,还经常采用直接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和完善。【】 12.4.德尔菲法中的调查表与通常的调查表有所不同。【】
12.5.方案前提分析法只讨论方案的前提和假设,对方案本身不作任何考虑。【】 12.6.风险型决策方法是人为制定的原则,带有某种程度上的主观随意性。【】
12.1.×说明:个人判断决策法中的个人判断并不是单指一个人的判断,也包括几个领导或专家在一起‘‘凭个人判断”作出决策的情况。
12.2.√说明:头脑风暴法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在会议过程中,既不能肯定某个设想,又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 12.3.×说明:在决策过程中,对直接头脑风暴法提出的系统化的方案和设想,还经常采用质疑头脑风暴法进行质疑和完善。
12.4.√说明:通常的调查表只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德尔菲法的调查表不仅提出问题,还兼有向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责任。
12.5.×说明:方案前提分析法虽然只讨论方案的前提和假设,但决不能由此认为这一方法对方案本身不作任何考虑。事实上,在这一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方案本身一直隐含在各种前提假设之中。 12.6.×说明: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是人为制定的原则,带有某种程度上的主观随意性。 13.1.一般情况下,管理者对报告质量要求的程度,决定了运用专题报告进行控制的效果。【】
13.2.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外部的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会计、财务和其他业务经营活动所开展的定期、独立的审核与评价。【】
24
13.3.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与否,不是衡量该组织管理控制系统水平高低的标志。【】
13.1.√说明:专题报告是用来向管理者全面、系统地阐述计划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采取的措施及效果、潜在的问题等情况的一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管理者对报告质量要求的程度,决定了运用专题报告进行控制的效果。
13.2.×说明: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对组织的会计、财务和其他业务经营活动所开展的定期、独立的审核与评价。
13.3.×说明: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与否,是衡量该组织的管理控制系统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因为信息是组织实施管理与有效控制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就是组织内部负责信息处理的系统。 14.1.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所包含的社会现象就越多。【】 14.2.主观性指标主要反映民情,客观性指标主要反映民意。【】 14.3.从相关的方向看,相关关系可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14.4.信度系数在0.8以上,就可以认为调查资料是基本可靠的。【】
14.5.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取决于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所含的个体的多少及其分布是否均匀。【】
14.6.通常把问卷分成两种,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而访问问卷又可分为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两种。【】 14.7.研究人员在探索性调查中采用封闭式问题构成问卷,在大规模调查中则主要采用开放式问题构成问卷。【】 14.8.在检索工具查找法中,倒查法,即由远到近,逐年逐月按顺序查找。【】
14.1. √说明:社会现象是社会事物状态的集中表现与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社会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表现出来的,这些概念包括具体和抽象的概念。一般来说,一个概念的抽象层次越高,其包含的社会现象就越多。所以该说法是正确的。
14.2.×说明:客观性指标主要反映民情,主观性指标主要反映民意。
14.3.×说明:从相关的方向看,相关关系可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一从相关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14.4.√说明:信度与效度是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信度即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一般用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系数在0.8以上,可以认为调查资料是基本可靠的。
14.5.√说明:由于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与总体范围的差异性,在用样本的统计值去推论总体的参数值时,总会存在着偏差,这种偏差就是抽样误差。由此可知,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取决于总体的异质性和样本所含的个体的多少及其分布是否均匀。
14.6.×说明:通常把问卷分成两种,即自填问卷和访问问卷。而自填问卷又可分为邮寄问卷和发送问卷两种。 14.7.×说明:研究人员在探索性调查中采用开放式问题构成问卷,在大规模调查中则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构成问卷。
14.8.×说明:在检索工具查找法中,顺查法,即由远到近,逐年逐月按顺序查找;倒查法,即由近而远,回溯而上,按时间顺序往前查找。 简答题目录
1.1.简述管理的定义。
1.2.简述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 1.3.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2.1.简述管理思想的萌芽。
2.2.简述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2.3.简述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2.4.简述行为科学的定义。
2.5.简述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2.6·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2.7.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2.8.简述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 3.1.简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优缺点。
25
3.2.发现问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3.简述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3.4.简述全体一致规则。 4.1.简述科层组织的特征。 4.2.简述建立共同愿景的要求。 4.3.简述组织治理结构的共同特征。 4.4.简述直线职能制的特点。 4.5.简述大部制的基本含义。 4.6.简述管理职位设计的原则。
4.7.简述任职者素质设计的含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5.1.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5.2.简述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 5.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5.4.简述职位分类的含义。
5.5.简述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5.6.简述品位分类的含义。
5.7.简述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 5.8.简述人事考评的要求。 6.1.简述领导的含义。
6.2.简述领导群体结构素质包含的内容。 6.3.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内容。 6.4.简述复杂人假设的内容。 6.5.简述早期特质理论的内容。
6.6.简述领导方式类型中,强制命令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6.7.简述领导方式及其类型。 7.1.简述尊重需要的主要内容。
7.2.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7.3.简述赫茨伯格提出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含义和构成。 7.4.简述归因理论研究的内容。 8.1.简述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
8.2.如何认识利益协调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8.3.简述造成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统一的原因。
8.4.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权责划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8.5.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9.1.简述控制的含义。
9.2.为什么说管理的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 9.3.管理者如何实现对人员的控制?
9.4.为什么说反馈控制不是最好的控制,但却是最为普遍的控制? 10.1.简述系统分析的定义。
10.2.简述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的内容。 10.3.简述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中会出现的问题。 10.4.简述网络计划方法的含义。
11.1.简述目标管理中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11.2.简述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含义。 11.3.简述目标管理的作用。
11.4.简述目标制定中有效目标的标准。
11.5。简述目标制定过程中,提出基本假设的步骤。
26
11.6.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1.7.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12.1.简述决策方法的含义。
12.2.根据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哪几类? 12.3.简述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12.4.简述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12.5.简述好中求好决策方法的步骤。 12.6.简述数学分析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13.1.简述人员管理控制法实施的步骤。 13.2.简述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 13.3.简述损益控制法存在的局限性。 13.4.简述保证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13.5.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原因。 13.6.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优点。 13.7.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法的前提和途径。 14.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 14.2.简述变量类型划分的两种方法。 14.3.简述抽样调查的含义。 14.4.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
14.5.简述封闭式问题答案设计的种类。 14.6.简述观察法的基本类型。 14.7.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缺陷。 14.8.简述文献调查方法的特点。 14.9.简述循环查找法的定义。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管理的定义。答: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2.简述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答:(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1.3.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答:(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2.1.简述管理思想的萌芽。答:(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主要内容有:按人的自然属性和各成员的特殊兴趣与能力进行分工,即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在采集食物、狩猎、防御敌害等活动中互相协作,即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为了更好地在原始氏族成员间进行收获物的分配而建立起原始氏族组织,即原始的组织思想。(2)特点有:原始社会条件下的管理思想极其朴素,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它往往与从事管理活动的个人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偶然出现的现象,随着这种思想主体的消失而消失。因为这些思想不是自觉的、经过学习获得的,所以缺乏连续性。
2.2.简述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答:古代管理思想受到人类自身发展程度、社会实践深入程度及广泛程度的限制,其局限性显而易见。(1)古代管理思想具有直观性,表现在:孤立、零散,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肤浅、简单,缺乏理论的深刻性。(2)古代管理思想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表现在:有许多反科学的方面,比如常常借助迷信、神力、天道来管理;有反人道的一面,个人利益和个人精神不被重视;包含着强烈的等级观念,强调自上而下严密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服从关系。
27
2.3.简述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的贡献。答:(1)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不仅对经济和政治理论做了卓有成效的论述,而且对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分工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2)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亚当·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通过分工,免除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工作而损失的时间;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2.4.简述行为科学的定义。答: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从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与工作、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探索影响劳动生产率因素的科学。
2.5.简述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答: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理论把影响领导行为的因素概括为“关心工作”和“关心人”两种,认为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有效领导。他们依据领导者对生产和对人关心程度的不同各自划分为九等分,相互交叉后形成81个方格,每一方格代表两种关心以不同程度的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领导方式。
2.6.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答:经验主义学派认为,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最值得借鉴。因此,经验主义学派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找出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
2.7.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答:(1)系统管理学派继承了贝塔朗菲对事物进行系统分析的思想及研究成果,并把它引入管理领域。(2)把管理组织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对组织的运行进行了系统分析。(3)他们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复杂的“投入一产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资源依次经过一定的流程,达到组织设计的目标。
2.8.简述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答:(1)长期雇佣制。(2)建立缓慢的评价与提升制度,目的是要培育雇员长远意识和相互协作精神。(3)拓宽职业发展路径。(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自我指挥取代等级指挥,实现雇员的内在控制。(5)集体决策,个人负责。(6)建立整体关系。人与人之间广泛交流,破除工种、职位障碍。
3.1.简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优缺点。答:作为一种决策模式来讲,渐进决策模式有其合理的一面。(1)在决策过程上,渐进决策模式将决策过程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不。间断的过程,主张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出发进行决策,注意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反对决策的大起大落,强调社会稳定对决策的影响。这种决策思想对管理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在决策方法上,渐进决策模式强调事物变化量的积累,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由量变而导致质变,最终改变决策,而又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动荡,这些观点有其合理的成分。(3)在决策方案选择上,渐进决策模式注重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决策者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原有决策方案对现在决策问题的影响,采用边决策、边执行、边修改、边完善的作法,在原有决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微调,以获得公众接受和认可。渐进决策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过于强调在原有决策方案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它排除在决策过程中,其他决策模式的存在,容易陷入片面性的错误。渐进决策模式适合于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运用,一旦发生社会危机,渐进决策模式就显现出它的保守性。
3.2.发现问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答:(1)察觉问题。察觉问题是发现问题的第一步。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管理对象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引起的。(2)界定问题。界定问题就是对问题的性质、范围、程度、价值或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3)陈述问题。陈述问题是指运用一些可操作性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表述的过程。
3.3.简述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的问题。答:(1)决策目标要有针对性。(2)决策目标要有明确性。(3)决策目标要有时效性。(4)决策目标要有可行性。(5)决策目标要有规范性。
3.4.简述全体一致规则。答:全体一致规则也称为“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投票权的决策者都对决策方案投赞成票,或者没有一票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方案才能够被通过,并转化为公共政策。全体一致规则具有以下特征。(1)决策成员在形式上享有平等的决策权。(2)个体选择对集体的决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决策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
4.1.简述科层组织的特征。答: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即其设计与管理原则如下:(1)法定权力为基础。(2)严格的等级制度。(3)职业化原则。(4)专业化原则。(5)任命制与由职择人原则(6)照章办事原则。(7)公私分明原则。 4.2.简述建立共同愿景的要求。答:(1)以自我超越为基础。(2)共同愿景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激荡形成的。(3)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并捕捉每一个思想火花,服务于共同愿景的构建。(1)经常描绘愿景,鼓舞人员斗志。(2)共同愿景应随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4.3.简述组织治理结构的共同特征。答:组织治理结构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组织成员的基本权利,以三类权力机
28
构的设置作为组织管理的基础。这三类权力机构分别是:决定组织重大决策,选举组织领导人.制定组织制度的权力机构:将权力机构的决策付诸实施的执行机构;保障组织制度得以遵循的监督机构。
4.4.简述直线职能制的特点。答:直线职能制将直线制和职能制融为一体,其特点是行政主管对下级管理机构和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式的垂直领导;职能机构是本级行政主管的参谋和助手;上级职能机构与下级职能机构之间是指导关系而不是领导关系,没有行政主管的授权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向下级机构下达命令和指示;下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就业务活动直接向上级主管负责。
4.5.简述大部制的基本含义。答:大部制的基本含义就是:将组织机构中处在同一层次、职能重叠交叉的部门按照综合管理的要求,合并成一个大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以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并能实现相关资源的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6.简述管理职位设计的原则。答:进行职位设置,方案的拟订与选择应考虑下述一些因素或原则。(1)作业内容的相似性。(2)工作任务的整体性。(3)工作环境的一致性。(4)精力集中原则。(5)工作丰富化原则。(6)任务均衡原则。(7)因事设职原则。(8)最少调整原则。
4.7.简述任职者素质设计的含义及其存在的问题。答:所谓任职者素质设计,是确定每一职位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员任职,如对知识、能力、技能、学历、经历的要求。其存在着下述几方面的问题:(1)许多部门对职位人才素质的设计,有片面追求高层次(高学历、高职称、高能力)的倾向,特别是一些上层管理机关。(2)某些部门或单位的主要领导嫉贤妒能,他们采取“武大郎开店”的办法,为了拒绝比他们知识多、能力高的人进来,把所有职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普遍压得很低。(3)缺乏非智力因素的考虑。(4)职位任职资格确定的方法科学性不够,主要是凭经验、靠直观设定,很难说清其所以然。
5.1.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答:何谓人力资源?广义上看,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现在和未来已经成为或可能成为生产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当前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口)、潜在的人力资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未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狭义上看,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生产或经营活动的劳动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特点:(1)人力资源的能动性。(2)人力资源的时效性。(3)人力资源的时代性。(4)人力资源具有重复开发性。(5)人力资源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属性。
5.2.简述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答:(1)早期人事理论强调以科学、定量的方法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效率。在科学管理条件下,组织为职工提供操作工具,负责对人员进行培训,实行以工资报酬为基本形式的激励措施。(2)传统人事理论把人员视之为生产要素,认为:工人工作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以养家糊口,他们不关心,也没有精力追求劳动安全。
5.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答:(1)20世纪50年代,人事管理领域得以扩展,内容增加。(2)20世纪60、70年代,人事管理在整个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越来越多的人介入人事管理工作,包括高层领导者、专家学者等;②人事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评估和报酬支付等人事管理活动广泛开展,对组织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③有计划的培训以及培训手段的系统化,使一大批培训专家脱颖而出;④人事预测、绩效评估开始受到重视。 5.4.简述职位分类的含义。答:所谓职位分类,是指根据工作性质、权力大小、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工作难易程度对组织系统中的职位予以分门别类,划分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以作为人事管理依据的人事分类制度。职位分类涉及职系、职级、职等、职位描述、职位规范(职位说明书)等范畴。
5.5.简述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答:(1)职位分类为人事选拔提供了依据。(2)职位分类增强了人事管理工作的针对性。(3)职位分类促进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法治化。
5.6.简述品位分类的含义。答:品位分类是依据资格条件把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品位等级的。人事分类方法。品位分类制下,职位人员既有官阶,即品位,又有’职位。品位等级反映人员的地位高低、资格深浅、报酬多寡;职位决定人员的权力大小、职责范围、工作难易程度。官阶与职位相对分离,既可以有官无职或有职无官,也可以官高职低或职高官低。
5.7.简述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答: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是当今两大人事分类制度,它们各具特点,优劣有别。(1)品位分类以“人”为中心;职位分类则以“事”为中心。(2)品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品位决定;职位分类制下,人员级别由职位决定。品位分类使工作人员队伍富有弹性,有利于人事调配和交流,有利于消除人员的后顾之忧。职位分类贯彻了责、权、利统一和多劳多得、同工同酬原则,利于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品位分类制下,人员升迁容易;职位分类制下。人员晋升相对困难。(4)品位分类简单易行;职位分类过于复杂,操作难度大。
5.8.简述人事考评的要求。答:(1)考评标准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2)考评原则具有适应性和可靠性。(3)
29
考评方法具有针对性、可行性。(4)考评结果要反馈。(5)考评工作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6.1.简述领导的含义。答:领导是指在社会管理活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特定的组织结构中,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等途径,动员组织成员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领导活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织、指挥与管理活动应该包括以下含义。(1)领导活动存在于群体之中,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2)领导活动是由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共同完成的。(3)领导活动的手段是领导者激励和调动下属的方式。(4)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
6.2.简述领导群体结构素质包含的内容。答:(1)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领导群体成员的文化素养和各个方面的知识。(2)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是指领导群体成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特长。(3)较强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指领导群体成员的能力构成及其互补。(4)合理的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指领导群体成员的年龄构成。(5)良好的气质结构。气质结构是指领导群体成员在性格、兴趣、意志、风度、风格等方面的合理构成。
6.3.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内容。答:(1)人们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2)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结果,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人们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工作的意义;(3)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的影响力;(4)人们期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6.4.简述复杂人假设的内容。答:(1)人的需要是复杂的,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生活条件币口环境而改变。人在同一个时间内会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2)人在组织中生活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3)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会有不同的需要。(4)一个人在组织中是否感到满足、肯为组织效力,决定于他本身的需要结构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5)人依据自己的动机模式、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6.5.简述早期特质理论的内容。答:(1)生理特质。领导者的自然相貌、身体状况、音容笑貌和仪态举止等。(2)个性特质。领导者的性格、气质,包括自信、热情、正直、负责、果敢、沉着、魅力等。(3)智力特质。领导者的智力特征,如记忆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4)工作特质。领导者的工作特点,包括责任心、创造性和事业心等。(5)社会特质。领导者的社会要素,包括沟通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等。
6.6.简述领导方式类型中,强制命令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答:(1)优势:①强制命令方式的强制性、无偿性以及具体性特点使得这种方式的运用便于达到统一集中、迅速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当领导者面对时效性较强、急需快速处理的问题时,强制命令方式应是首选方式。②强制命令方式在处理问题时具有较大灵活性,不像有些领导方式那样,会程度不同地涉及整体。(2)局限性。①强制命令方式容易滋生“人治”的弊端。②强制命令方式有其独特作用,但是,它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
6.7.简述领导方式及其类型。答: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对下属的态度和行为的具体表现,是领导过程中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作用对象相结合的方式。(1)强制命令方式。强制命令方式是领导者凭借隶属关系,行使权力发布命令,要求下属不可违拗地执行,以实现领导意图的方式。’(2)疏导教育方式。疏导教育方式是领导者运用启发、诱导、商讨、教育的方法,使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贯彻领导意图的领导方式。(3)物质激励方式。物质激励方式是领导者贯彻按劳分配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发挥物质刺激的作用,满足下属物质需要,使他们努力工作实施领导意图的领导方式。(4)榜样示范方式。榜样示范方式是领导者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于律己,模范带头,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感染下属努力实现领导意图的领导方式。
7.1.简述尊重需要的主要内容。答:尊重需要即追求自尊、自重并能获得他人的好评与尊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努力,以良好的品质和工作绩效使他人肯定自己的人格、劳动、工作、能力、品质、才干,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是希望自己在家庭、工作单位以至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获取更多、更高的声誉、威望、赞扬,受到他人的尊重,发挥更大的影响。
7.2.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局限性。答:(1)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2)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3)需求层次理论存在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7.3.简述赫茨伯格提出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含义和构成。答:(1)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赫茨伯格认为,使人们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是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他称之为保健因素,具体内容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监督方式、工资收入、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生活条件等。(2)激励因素(满意因素)。赫茨伯格把从没有满意到满意这个连续体中的影响因素称为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比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肯定、工作具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
30
发展等。赫茨伯格所谓的激励因素相对于马斯洛需求层次划分中高层次的需要。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存在交叉、重叠现象。总体上看,激励因素都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
7.4.简述归因理论研究的内容。答:(1)人员行为的归因,即依据人们的外在行为和表现,对其心理活动作出推论;(2)人员心理活动的归因,即研究人们心理倾向的形成及心理活动展开的影响因素;(3)对未来行为的预测,即依据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习惯化的行为表现,对他们在未来一定环境条件下可能发生的行为作出评估、判断。 8.1.简述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答:目标协调是组织其他方面保持协调的基础,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是:(1)目标的确定要适应外部环境,要考虑外部环境诸因素对组织的要求及影响。(2)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的资源状况出发,要考虑到组织资源的有限性和组织资源潜力。(3)目标的确定要从组织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及个人目标出发,最大限度满足组织成员的要求,尽可能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4)从有效实现目标出发,对组织目标进行分解和落实。
8.2.如何认识利益协调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答:对管理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来讲,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其存在的基础,追求更多的物质利益是组织发展的前提,也是组织活动的重要目标。因此,利益分配问题是组织内部极为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可能挫伤相关部门或人员的积极性。对组织成员来说,物质需求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满足是激发行为的根本动力。物质利益方面存在的供求不足或分配不公都将使组织成员丧失积极性。可见,利益协调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尤为重要。
8.3.简述造成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统一的原因。答: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常常不能统一,甚至发生矛盾与冲突。这些因素主要有:(1)组织成员的觉悟水平有高有低;(2)组织成员的认识能力有高有低;(3)组织宣传工作跟不上是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能统一的又一原因。
8.4.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权责划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答:(1)纵向权力与责任分配不合理,带来的是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横向权力与责任分配不合理,带来的是部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3)这些矛盾和冲突在实践中表现为管理组织系统上下左右之间争功诿过、互相扯皮,或滥用权力、逃避责任等。
8.5.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答:(1)层级设置太多和部门划分太细是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前者因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层层截留权力,使纵向权力分配失去系统性,从而导致上级的方针与政策不能及时准确地下达,下级的请示与建议不能及时准确地上传,管理层级之间不能协调运转;后者则使权力分配过细过碎,横向权力失去完整统一性,形成更多的交叉权力、重叠权力和边缘性权力,为部门之间的协调设置障碍。(2)从组织协调的角度出发,首要的是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对纵向机构来讲,应适应职能目标的需要,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中间环节,确保组织沟通渠道畅通;对横向机构来讲,应立足职能转变,裁减专业管理部门,紧缩管理幅度,确保横向权力的完整统一,为横向协调打下基础。要尽可能减少职权交叉,对各部门之间不可避免的权力交叉,则应明确主次协调关系。
9.1.简述控制的含义。答:控制是指由管理人员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进行测定,并促使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控制主要体现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是一种不断地对照计划来检查现有的作业状况的活动。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管理活动的控制过程也就是管理人员对下属部门或个人的工作进展、实际结果进行统辖,找出偏差并加以纠正的过程。
9.2.为什么说管理的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答:管理的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控制是依据计划所提供的标准来衡量组织运行所取得的成果的。在这种衡量中,如果发现偏差,就采取纠正措施,以便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说计划是为了使组织获得完整的方案,那么控制则是要使组织活动按照计划进行。所以,对于管理活动来说,控制是计划的继续。同时,计划又需要控制来为其提供保障,只有借助于控制,才能够纠正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管理活动引导到正常轨道上来,使管理系统稳步地实现计划目标。此外,控制的效果也取决于计划,计划越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
9.3.管理者如何实现对人员的控制?答:管理者可以通过直接巡视和评估被管理者的表现,以实现对人员的控制。也就是说,在管理的每一个层级中,都存在着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工作情况的控制:(1)通过各种方式观察被管理者的工作并纠正出现的问题;(2)作为一种常规的方法,通过对被管理者的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评估,使每一位下属的近期绩效都得到鉴定,然后根据绩效情况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9.4.为什么说反馈控制不是最好的控制,但却是最为普遍的控制?答:当管理者从信息反馈中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时,往往是偏差已经发生、损失已经造成。而从偏差的出现到发现偏差、分析偏差、纠正偏差,又有个时间延迟问题,从而又造成了损失的扩大。所以说,反馈控制不是一种最好的控制。但是反馈控制却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控制,主要是因为预测往往要受到各种条件限制;人们在执行计划中也会出现大量的失误,
31
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都难以避免所有偏差。所以需要对已经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或改变计划执行的方案,以求在下一个管理环节中避免偏差的再度出现。
10.1.简述系统分析的定义。答:系统分析定义为:系统分析是一种决策辅助技术,它采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各种可行的方案或策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帮助决策者提高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程度,以便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案。
10.2.简述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的内容。答: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量化。(4)系统修改与简化。(5)系统评价。
10.3.简述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中会出现的问题。答: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主要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为了套用某种方法而改变原来的问题和客观条件,使模型产生失真现象;在接触到客观上众多的因素时,先入为主地一头扎进某些细节里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发生“以偏概全”的现象;过于迷信模型,而忘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在不要求对资源配置进行损益分析的情况下,使用过于复杂的模型和技术;由于过分依靠数学和与之相联系的制定政策的逻辑模型,而不重视或忽视了定性的或超理性因素的影响等。
10.4.简述网络计划方法的含义。答:网络计划方法是指应用网络图全面反映整个工作的流程、计划内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度,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线路与机动时间,以对计划进行优化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是关键线路法和计划评审法的综合。
11.1.简述目标管理中各目标之间的关系。答: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并不是单个的、互不联系的,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相互联系与制约的目标体系,或者说是一个目标系统。在这个目标系统中,有组织总的目标,也有各个部门直至每个成员的子目标。组织的总目标完全可以并且应该进行分解,成为各个部门以及每个成员的子目标,而各个子目标又完全可以并且能够进行耦合。个人目标可以耦合为部门目标;部门目标又可以耦合为组织总目标。借助这个目标系统,组织成员、每个部门都可以整合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同时也能够让每个成员参与管理、明确组织的总目标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以调动其积极性。
11.2.简述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含义。答:所谓目标,是指始终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促使人们积极行动以追求的结果,是人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在目标管理中,目标则是组织者期望通过成员的努力力求达到的一个时期的预期结果,是始终在组织及全体成员头脑中控制和激励其活动的行为指南。
11.3.简述目标管理的作用。答:(1)目标管理把组织的业绩提高与成员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强调成果的取得主要是每个成员的能力、知识和努力的结果。是一种实效的管理。(2)目标管理不仅像传统管理理论那样重视组织目标和管理目的,而且还将其视为一种激励下级、开发和培养下级能力的手段,特别是在制定个人目标时尊重目标执行者的意元,以目标执行者为主,上下级共同协商制定目标,使成员能够增强责任感,提高工作兴趣和积极性。(3)目标管理赋予每个部门、每个成员独特的任务和职责。为了完成任务、履行职责,它注重给予成员相当的自主权限而不任意干涉,鼓励个人以实现自我的方式实现目标,也就是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目标。
11.4.简述目标制定中有效目标的标准。答:(1)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具体的对象。(2)目标的表达一定要简洁清楚,一目了然。(3)分解出来的子目标,尽量实现定量化。(4)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界限。(5)目标的数量应该适当。 11.5.简述目标制定过程中,提出基本假设的步骤。答:(1)预测对公共部门今后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事件。(2)尽可能确切地评价这些事件的大致作用。(3)决定是否需要做出假设。如果需要,就要提出适当的假设。(4)记录所有的假设。(5)继续注意所有假设的有效性。(6)概率估算。
11.6.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答: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基础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是全面的,即所指的质量是广义的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即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管理。(3)全面质量管理的参加人员是“全面的”,即全员性的参与。(4)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11.7.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答:(1)计划环节。计划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质量管理问题,拟订质量管理的方针与目标,建立质量标准和工作制度等。(2)实施环节。实施环节就是根据计划阶段的设计方案,采取具体行动和措施,贯彻执行计划。(3)检查环节。检查环节就是检查实施阶段的各种活动是否遵循计划阶段制定的标准,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4)处理环节。处理环节就是根据检查环节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这四个步骤构成每项质量管理工作的完整周期,整个质量管理活动按PDCA的顺序逐步进行,首尾相连形成了循环的工作圈。
12.1.简述决策方法的含义。答:所谓决策方法,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为了作出最优选择而运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的总称,是为了实现决策方案的优化而必须借助的手段,也是决策任务得以完成的桥梁。
32
12.2.根据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哪几类?答:(1)理性决策方法,即合理决策方法,是指根据数字和事实,通过精确的计算与其他合理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行性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最佳的解决方法。理性决策方法又可分为完全理性决策方法和有限理性决策方法。(2)非理性决策方法,是指除理性决策方法以外的其他决策方法,主要包括渐进决策方法、政治协调决策方法、集体决策方法以及博弈方法、预测方法等。(3)综合性决策方法,是指综合运用理性决策方法和非理性决策方法以发挥最佳优势的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12.3.简述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答:要做到头脑风暴法所要求的创造的充分性、非评价性以及无偏见性,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应该遵守如下原则:(1)“庭外判决”原则。头脑风暴法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对各种意见、方案的评判必须放到会议结束以后才能进行。(2)自由畅想原则。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3)追求数量原则。头脑风暴法的首要目的是要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设想越多,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可能性越大。(4)取长补短和改进原则。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与会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从而使某一设想更加完备或更具有可行性。
12.4.简述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答:(1)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模拟决策法是指人们为取得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通过建立一个与所要研究的实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类似的微观模型,然后运行这一模型,并对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模型运行进行评价和选优,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决策方法。(2)在决策过程中,模拟决策法具有重大的意义:①它有助于提高人们认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②决策模拟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有重大意义。
12.5.简述好中求好决策方法的步骤。答:一般来说,运用好中求好决策方法进行决策,要经过以下步骤。(1)确定各种可行方案:(2)确定决策问题将面临的各种自然状态;(3)将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列于决策矩阵表中;(4)在每一个方案中选取一个最大收益值,然后将各个方案的最大收益值进有比较,再选取其中最大的一个收益值,它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12.6.简述数学分析法的优点及局限性。答:(1)优点主要表现为:在特定的条件下,数学分析方法可以使决策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数学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数学程序变得简单明了,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在有关的网络系统中,借助于数学分析方法,能帮助管理者解决复杂的问题;线性规划和决策树等方法都有利于制定一系列活动的步骤,便于了解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科学的决策;好的数学模型图解,有助于决策者对各种因果关系一目了然,并纠正决策者时某些问题的偏见;等等。(2)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数学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决策问题或某一决策问题的所有方面。若过分依赖数学模型来进行决策活动,就要专门培养一批从事数学模型设计和应用的人才,而这些专门人才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3.1.简述人员管理控制法实施的步骤。答:(1)工作分析。(2)制定工作标准。(3)衡量、鉴定员工的工作表现及成绩。(4)评价与反馈。(5)分析组织中各种人员的比率与组织任务、组织目标的关系。
13.2.简述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答:(1)下属各职能部门制定本部门的预算方案,由上级部门的管理者审批。(2)上级管理者对下属各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并制定出本部门的总预算草案。(3)预算委员会(一般由高层管理人员与部门权威人士组成)审核各部门的预算草案,进行综合平衡。(4)预算委员会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协调,拟订出本组织的预算方案。(5)预算委员会将整个组织的预算草案呈报组织高层管理者审批;审批后将预算方案在组织内逐级传达。在管理实践中,不同的组织或部门,其预算过程与方式可能千差万别、形式各异。
13.3.简述损益控制法存在的局限性。答:(1)核算工作和公司内部的票据传递的工作量很大。(2)在全面衡量组织的总体工作绩效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3)由于运用这一方法要求部门的负责人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所以可能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统一。(4)有些公共部门缺乏收入、利润及支出的统计,因此,适用损益控制法面临一定的困难。
13.4.简述保证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答:要保证管理审计的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管理审计的公司应该是专业的和被社会公认的,它足能胜任评价组织管理系统及其管理人员素质的任务。(2)开展管理审计的公司应该是独立的,以保证得出的结论的客观性。(3)开展管理审计的公司应熟悉审计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并开展充分的内部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4)取得审计对象的管理层和顾问小组的帮助和支持。
13.5.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原因。答:(1)直接控制在“不确定性因素”面前无能为力。现代的种种管理活动,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内部及外部环境条件,会经常遇到一些组织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常给组织的正常运转、目标的实现造成很大的困难,有时甚至会危及组织的生存。建立在反馈原理基础上的直接控制方法在不确定性因素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管理者缺乏识、经验或判断力。为了保证组织的良性运转并有条不紊地实现
33
既定目标,组织需要管理知识、能力、水平、敬业精神与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主管人员。但是,如果担任主管职务的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背景,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计划的执行出现偏差。如果这些偏差是由于管理者经验、知识不足;或决策时依据了错误信息所致,那么,主管者就能够通过培训、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来加以解决。
13.6.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优点。答:(1)可以促使管理者更多地进行自我控制,从而主动地对潜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2)在向管理者个体委派任务时,有着较大的准确性;同时,对管理者定期、经常的评价,为组织的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3)主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提升自己在下属中的威信,获得更多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4)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改善与提高,会有效地减少组织运行中的种种偏差,这有利于减少间接控制所造成的负担,节约经费开支。
13.7.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法的前提和途径。答:组织或部门有效地运用预防性控制方法,是以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存在为前提的。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1)高等院校培训。(2)工作岗位的实践锻炼。(3)上级的指导。(4)自学提高
14.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答:调查研究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一种自觉的活动。调查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考察、度量,收集和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数据、资料与信息,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准确认识,也就是了解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研究就是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材料进行审查和思维加工,以求得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即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把握社会事物与社会现象的现状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14.2.简述变量类型划分的两种方法。答:(1)自变量、因变量和中间变量。自变量是指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而自身产生变化的变量。因变量是指它的变化都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所谓中间变量,是指介于自变量、因变量之间的变量。(2)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定类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没有大小、优劣之别。定序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除了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次序上的区别。定距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除了有类别、次序上的区别外,类别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用标准化的距离去量度。定比变量是指变量除具有上述三种变量的属性外,在变量的取值中可以有一个真正的零,即相当于数学中的零。
14.3.简述抽样调查的含义。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方法。它是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来调查,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这种由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的过程就是抽样,所选取的这一部分单位就是样本。
14.4.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答:(1)问卷法的优点:①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进行。②具有很好的匿名性。③便于对所得资料进行定量处理和定性分析。(2)问卷法的缺陷。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问卷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问卷调查的质量与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问卷调查资料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
14.5.简述封闭式问题答案设计的种类。(1)定类问题的答案设计。定类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只有类别属性之分,没有大小、优劣之差,如性别有男、女两大类,职业有工人、农民等。(2)定序问题的答案设计。定序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除有类别、属性之分外,还有等级次序上的区别。(3)定距定比问题的答案设计。定距变量是指变量的取值除了有类别、次序区别外,类别之间的距离还可以用表转化的量度去测量,如智商、工资、温度等。定比问题除具有上述三种变量的特质外,还具有一个共同的基准,即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绝对零点)。
14.6.简述观察法的基本类型。答:(1)实验性观察与非实验性观察。(2)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14.7.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缺陷。答:在收集非语言行为信息方面,观察法明显的优点就是直观性和可靠性。在这方面它优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文献研究。通过观察者亲自深入到客观事物中去体验和感受事物的状态。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是最直观和比较可靠的。观察法的主要缺陷是:对环境难以控制,受时空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大;观察的对象和事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事物就不能进行观察,如某些隐秘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就不适合也不容易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法所获得的资料难以进行量化分析与处理。
14.8.简述文献调查法的特点。答:文献调查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通过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调查课题有关信息的方法。文献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1)历史性。它是对人类以往所获得的知识的调查,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客观事物的信息。(2)间接性。它不是直接调查对象本身,而是查阅别人制作的有关某些对象的资料。(3)无反应性。文献调查不直接接触被调查者,不会受到被调查者心理或行为的干扰。
14.9.简述循环查找法的定义。答:循环查找法也称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循环不已。循环查找法,可以先采用检索工具查找法,查找出有用的文献资料,然后再根据文献
34
中所开列或提到的参考文献名目,去查找更早一些的文献;也可以先采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查找出更早一些的文献,然后再采用检索工具查找法,去扩大查找文献的线索,如此分阶段地交替使用两种查找文献的方法,直到查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为止。 论述题目录
1.1.试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 2.1.试述蓝海战略理论的内容。
3.1.论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 3.2.论述精英决策模式。
3.3.论述多数裁定规则的主要内容。 4.1.论述组织平衡理论。
4.2.论述行政体制设计的基本问题。 4.3.论述事业部制。
4.4.论述组织扁平化发展趋势。 4.5.论述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5.1.论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5.2.如何克服偏差,确保人事考评的公正性? 6.1.论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 6.2.论述经济人假设。
6.3.论述特质理论的新发展。 6.4.论述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 6.5.论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6.6.论述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 7.1.试述小克劳德·乔治的激励原则。 7.2.试述波特一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 8.1.试述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 8.2.论述坚持协调的原则。 9.1.试述控制的过程。
9.2。试分析控制三个步骤的功能。 10.1.论述系统分析的作用。 10.2.论述系统分析的过程。 10.3.论述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10.4.论述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和作用。 10.5.论述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11.1.论述目标制定的过程。
11.2.论述目标管理中的SWOT分析。 11.3.论述质量改进的步骤。 12.1.论述质疑头脑风暴法
12.2.论述模拟决策法的优缺点。 12.3.论述方案前提分析法。
13.1.论述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3.2。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 13.3.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4.1.论述等距抽样。
14.2.论述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35
论述题答案
1.1.试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答:现代管理分“公共的”、“私人的”,即公共菅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前者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比如公共行政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后者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比如家庭管理、私人企业管理、私人事务管理等。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1)管理宗旨。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公共管理主体必须以公共需求为导向,以公共需求的实际满足度为绩效衡量标准,切实履行公共责任,这既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石。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私人管理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利润是私人管理的底线。(2)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厂长、经理、董事长)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公司、企业)。(3)管理依据。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4)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5)管理过程。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比如依法行政、民主权利行使、加强监督、阳光政府、回应性政府等。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比如“商业机密”、“技术安全”等。其管理过程虽然也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但这种影响和制约与公共管理无可比拟。
2.1.试述蓝海战略理论的内容。答:韩国的w.钱·金和美国的勒妮·莫博涅创立的蓝海战略理论为企业发展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径。(1)红海战略与蓝海战略。在蓝海战略理论体系中,所谓“红海”是指当前业已存在的饱和市场,其利润前景暗淡,恶性竞争此起彼伏。所谓“红海战略”,是指竞争的结果,是传统的竞争战略,是一种“血腥”的、你死我活的战略。红海战略拘泥于本行业、本战略群和现有客户,企业只是被动地适应,红海战略是零和博弈战略,企业和消费者的价值不但不能提高,反而降低。所谓“蓝海”,是指未曾开辟的新兴市场,这一市场中的客户需求与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获得了利润高速增长的机会。“蓝海战略”是新型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把注意力从市场的供给方转向需求方,从关注并力图超越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即不参与瓜分现有的日趋萎缩的市场,也不以竞争对手为标杆,而是努力扩大需求,摆脱竞争。蓝海战略开创的是基于价值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的突破,是基于对现有市场的重新排序和构建而不是直接参与竞争;蓝海战略超越了本行业、本战略群和现有客户,是一种积极主动超越竞争实现多赢的战略。蓝海战略使企业有可能重构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潜在的市场需求,从而摆脱“红海”——已知市场空间的血腥竞争,开创“蓝海”——新的市场空间;蓝海战略是一种多赢的战略,在宽广幽深的“蓝海”里,企业和客户的价值同步提高。蓝海战略的原则,即重建市场边界、注重全局而非数字、超越现有需求、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克服关键组织障碍、寓执行于战略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制定与实施系统。
3.1.论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答:(1)决策过程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渐进决策模式认为,决策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涉及一个领域与多个领域的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可量化的和可变的因素。面对如此庞杂的决策内容和复杂的客观环境,决策很难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决策必须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步接着一步地逐步进行。(2)决策方案是在原有决策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渐进决策模式认为,任何决策方案的制定都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环境,原有的决策、惯例、传统、社会文化等都是现行决策方案制定的约束因子,决策者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原有决策方案的影响,在原有决策方案的基础上做些修改,注意保持决策的连续性。同时,在多元的政治体系中,各种社会政治权力主体相互影响和制衡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决策的“巨变”。通常各政治领袖和政党在对决策问题认定大致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对决策的枝节问题进行调节或改变,采用渐进的决策方案。
3.2.论述精英决策模式。答:1970年美国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和哈蒙·齐格勒合著并出版了《民主的嘲讽》,系统地提出了精英决策模式。精英决策模式的假设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着两大集团:一个集团是有权力的少数人;另一个集团是没有权力的多数人。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1)社会分化为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只有少部分人才有权为社会分配价值,而公众则不能决定公共政策。(2)少数的统治者与杰出人物不是被统治的公众的代表,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社会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3)非精英人物向精英人物的转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非精英人物中,只有那些接受了精英人物基本观点的人,才能进入精英集团。(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
36
社会制度方面,精英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了精英人物的主要价值观。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6)活跃的精英人物很少受公众的直接影响。相反,精英人物影响公众远远超过公众对他们的影响。这一决策模式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公众的参与能力,以及公众参与对公共政策形成的影响作用。
3.3.论述多数裁定规则的主要内容。答:多数裁定规则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得票最多的决策方案作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的规则。多数裁定规则有两种基本形式:简单多数规则和绝对多数规则。(1)简单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是指选择决策方案时,以得票最多的决策方案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而不要求该方案的得票数过半数。因此,简单多数规则也称为“相对多数规则”。简单多数规则是一种容易形成一致,采取迅速行动的决策规则。但是,简单多数规则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择定的决策方案不要求投票者过半数,以得票最多者为择定标准,而得票最多者实际上代表的只是“小多数”人的意愿,是许多少数派中最大的少数派,这样就容易形成少数控制多数,损害多数利益的局面,增加决策的外部风险。(2)绝对多数规则。绝对多数规则是指选择决策方案时,要求决策方案的得票数必须超过半数才能作为最终择定的决策方案。因此,绝对多数规则也称为“过半数规则”或“比例多数制”。绝对多数规则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决策过程中无须每个决策者都投赞成票,只要有超过半数的人投赞成票,决策方案就得以通过,因而决策成本较低;二是按照绝对多数规则择定的决策方案对全体决策者都具有约束力,少数持反对意见者必须服从多数人所作出的决定。绝对多数规则虽然大幅度地降低了决策成本,但是绝对多数规则也不是尽善尽美的,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出现“多数剥削少数”的现象。二是出现“周期多数”或“投票悖论”的现象,即决策结果随投票次序的不同而变化。4.1.论述组织平衡理论。答: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切斯特·巴纳德是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代表著作是1938年出版的《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平衡理论在下述一些方面做出了贡献。(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不是人的简单集合,而是有意识地建立和调整了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产生是人们协作愿望的结果,许多个人办不到的事情,通过协作可以办到。(2)组织的三个基本要素。巴纳德认为,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只有通过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交流这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才能实现。①协作意愿。协作意愿是组织建立的第一要素,其意义在于自我克制,交出部分个人行为的控制权,实现个人行为的非个性化。②共同目标。共同目标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要素,离开共同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前进的动力。③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是联接协作意愿和共同目标的纽带,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信息交流为基础。(3)权威接受理论。传统观念认为,权威是建立在等级系列或组织地位基础上的,巴纳德则自下而上解释权威,认为权威的存在,必须以下级的接受为前提,而下级对权威的接受是有条件的。巴纳德认为,当一个组织成员接受了另一个组织成员的指示或建议时,他们之间就发生了权威关系。“一个命令是否有权威取决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取决于‘权威者’或发布命令的人。”巴纳德不仅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权威概念,而且还阐释了接受权威的条件。(4)管理人员职能的新概括。巴纳德认为,管理人员作为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联结中心,应致力于实现协作,有三种主要职能:第一,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第二,促使组织成员提供必要的服务,努力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即要把组织成员引入一定的协作关系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服务精神。第三,规定组织的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
4.2.论述行政体制设计的基本问题。答:行政体制设计以提高行政效率、效益(执行力)为目标,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职能设计,即行政机关管什么。对国家来说,职能设计应:明确政府职能,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物品和服务;明确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职能划分。对于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行政机构具有什么职能,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本的或原则的规定,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现实任务,历史,环境等)做出具体规定。行政体制形态设计,如企业中以总经理为首(负责)的行政系统,一般是在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形态中选择,当然还可以构建新的体制形态。国家的行政体制与政治体制相关,由政治体制决定。民主体制一般是政治分权制,即各级政治权力机构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甚至立法权,这种情况下不同层级的政府职权也相对独立,甚至在一些国家,不同行政层级的政府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具体的管理体制设计内容较多,如决策体制、领导体制、监督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绩效管理体制、教育与培训体制、财政体制等。
4.3.论述事业部制。答:事业部制是国外大型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产品或地区分别建立事业部,实行企业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的管理方式;企业最高管理层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企业的方针政策、总目标和长期计划,对事业部的管理只保留人事决策、财务控制、价格管理、规定利润额或销售额的权力;每个事业部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基本经济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事业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分别承担完成利润计划的责任;事业部可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设置组织机构,并统一管理本事业部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活动。事业部制的优点是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成为
37
真正的决策机构;有利于增强事业部领导的责任心,发挥其搞好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使各事业部开拓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和考核干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事业部制的缺点是:职能机构重叠,管理人员多,管理费用大;各事业部之间协调困难,易出现本位主义,忽视企业整体利益等。
4.4.论述组织扁平化发展趋势。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掀起了减少管理层次,裁减高中级管理人员的浪潮,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这是因为:(1)许多企业希望改变管理层次过密、管理人员过多、管理费用过高的状况。(2)技术进步使部分管理人员和白领职员成为企业的多余人员。许多白领职员在企业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过去一些需要白领职员手工操作的统计核算等工作现在也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来代替,而网络提供了快速、便捷、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传输方式。(3)竞争日趋激烈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为提高决策和反应速度,迫使企业不得不精简管理层次。(4)希望通过精简中间管理层次来让处于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职员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是企业,在电子政务的背景下,政府机构中管理者及其下属,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随时了解对方的状态和意图,而且仅占用很少的精力和时间。这样,一个管理者能够同时指挥和指导更多的下属人员(增大管理幅度),为政府机构从高耸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变为更加灵活的扁平型结构,提供了可行性。 4.5.论述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答:在管理组织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俗称“三定”)的基础上,运行机制设计以业务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为基本内容,以研究制定履行职能的一套业务工作规范(简称为业务规范)为目标成果,需要完成以下六个方面依次展开的活动。(1)职能业务分析与设计。这是以完整、准确、正确地履行职能为目的,分析管理机构承担的每项职能,分别应该通过开展哪些具体业务来实现。(2)人员分工规范化。许多业务工作,需要不同层级机构、不同职能机构和职位人员协同完成。应该明确每一项业务中参与者(机构和职位)的具体角色、作用,具体的任务和责任。特别是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的业务,行政领导与下属之间,在每一项业务中的任务分派和责任分担,必须尽量细化和明确。(3)基本职能实现机制设计。对于必须开展的业务,要在既往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基本职能实现机制的研究和设计,制定出业务规范。(4)保障机制和发展机制设计。在业务规范的基本运行机制设计基础上,融入各种保障机制(如政务公开机制,科学化民主化机制,多方位的监督机制,预防、预警和纠错机制,绩效考核、责任追究机制等)和发展机制(如开放机制,学习机制,竞争、创新、激励机制等)的设计。(5)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验。业务规范的协调性检验主要是通过对各种业务规范的对接,检查有关机构、职位在业务承担及职责方面是否留有缺口,是否重叠、交叉和相互矛盾,在协同完成的业务中各方的任务分工是否明确、职责权限是否均衡,各种各类运行机制是否协调。是否实现了管理组织整合的整体优化。(6)业务、职能、体制与机构调整。管理组织运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管理机构职责权配置的合理性,各种各类运行机制的协调性,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地检验并优化的过程。
5.1.论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答: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扩展到各行各业。形成了一套与传统人事理论及实践完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模式。(1)对人的认识不同。传统人事管理视人为手段,视人为成本,视人事工作为行政工作、日常人事行政事务工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视人为资源,视人为管理系统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确立了人力资源开发的新理念,主要包括: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②人力资本理念。③人才商品化理念。(2)管理原则不同。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管理过程关注事而忽视人,或把人视为“执行命令的机器”;或依据政治标准,一味强调“个人服从组织”、“服从安排,听从调遣”、“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否认个人需要与个性;在管理机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无视个人意愿与要求;在管理内容上陷于“调出调入天天找,工资考勤统计表,实习培训探亲假,生老病死办劳保”的窠臼,人员调进调出和职位安排成为人事管理活动的中心内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中心,视人力资源为第一资源,强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需要,重视综合运用现代激励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管理方法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方法简单、僵化,缺乏灵活性和机动性,表现为依靠机械、刻板、严格的纪律或规则对人员进行强制性约束、控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法。组织成员则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没有参与组织决策与管理的机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注重采用主动开发性、有预见性、更具灵活和应变特点、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法。(4)管理内容不同。传统人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组织招募人员,填补空缺,人事活动局限于给人找位置,为事挑人选;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进、管、出”等人事管理政策,即所谓把好“三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着眼于未来,注重人力资源的预测、规划和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考虑组织当前的人员配备、人员结构、人员素质及人员需求,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与开发。(5)人事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把人事活动视为非生产、非效益性活动,不重视对人事管理规律的研究和人事管理方法的改进,故人事部门在组织系统中的地位较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组织系统中地位突出,除处理具体的人事事务外,还是协调管理系统、提供
38
决策预案的中枢性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进入最高领导层,还成为决策层的核心成员。
5.2.如何克服偏差,确保人事考评的公正性?答: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使人事考评常常出现偏差,制约了考评功能的发挥。这些偏差主要有主观好恶偏差、晕轮效应偏差、近因效应偏差、刻板印象偏差、暗示效应偏差、集中趋势偏差等。主观好恶偏差包括价值取向和感情取向好恶偏差两类。前者是指考评人员偏爱或厌恶某些考评指标而影响对考评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后者是指考评人员的情感因素,比如人际关系、部门关系等对考评过程、考评结果产生影响。克服主观好恶偏差的方法是:严格考评人员遴选标准,比如作风正派、立场坚定;明确考评标准,严格依据考评标准评价考评对象;考评工作公开、透明,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晕轮效应偏差是指人事考评中,因考评对象的某一特征、品质或行为表现异常鲜明、突出,从而淡化以至掩盖了其他方面的表现,造成考评结果不客观。克服晕轮效应偏差的方法是:依据考评指标体系逐项做出评价;不同考评指标所占分值或权重单独计算,不得合并或转移,即不允许所谓的“将功抵过”、“以功抵错”,反之亦然。.近因效应偏差是由时间和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即考评者主要依据考评对象的近期表现对其做出评价。近因效应给人们一种暗示,即越是接近考评期,越要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以争取理想的考评结果。克服近因效应偏差的方法是实现人事考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比如建立日常考评制度,以日常考评结果为阶段考评、年度考评的基本依据。刻板印象偏差是考评者对某一类人员笼统、机械、僵化的主观认识影响考评结果而形成的误差。刻板印象是对人简单、片面、固执的看法,它束缚人的思想,妨碍对人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克服刻板印象偏差,要求考评者消除先入为主的思想,承认考评对象的个性特点,依据考评标准对比工作表现,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暗示效应偏差是指考评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他人,特别是领导者、技术或学术权威的暗示而对考评对象做出不正确、不准确的评价。克服暗示效应偏差的关键是保证考评工作的独立性,考评人员要独立思考、独立做出评价。集中趋势偏差是因为考评对象的工作表现与工作绩效相差较小,无法拉开档次而造成的考评误差。其症结在于考评方法不得当,考评标准简单、笼统,因此应重构考评指标体系,重新选择考评方法。
6.1.论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答: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美国的《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著名的X理论一Y理论。麦格雷戈将传统的管理方法称为X理论。他认为传统的理论是以对人性的错误看法为基础的,这种理论把人看成是天生懒惰,厌恶工作;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安于现状,反对改革;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组织目标;不大聪明,易于受骗等。因此,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采取强制、监督、惩罚的方法。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所用的传统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错误的因果观念的基础上的,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并不符合X理论。基于以上原因,麦格雷戈提出了Y理论。Y理论的基本内容有:(1)人是勤奋的,并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条件,他们就能主动地把工作干好。(2)控制和惩罚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惟一方法。因为,人们具有一种实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潜力的欲望,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3)激励在需要的每一个阶梯上都起作用。领导者的最大责任,在于使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使人们在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获得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4)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能主动承担责任。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程度的用以解决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人的智慧和才能只发挥了一部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使下属的智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X理论与Y理论的重要区别在于:X理论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管理上强调外部控制,主张依靠权威的力量作为指挥和控制的手段。而Y理论则认为下属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应该相互融合,只要下属被说服接受组织目标,就能够主动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因此,在管理上Y理论强调启发内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实行自我控制。这种对人特性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实质是建立在对下属充分信赖的基础上,让下属参与管理,使下属感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人,因而自豪地工作。
6.2.论述经济人假设。答:经济人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的特性的假设,也就是麦格雷戈所称的X理论。沙因将经济人假设归纳为四点:一是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二是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三是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四是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根据经济人假设,领导者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一是利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让其适应工作和组织的要求;二是实行严密的组织控制和制定具体规范的工作制度;三是以金钱报酬来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
6.3.论述特质理论的新发展。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质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美国学得詹姆士·M.库塞基和贝瑞·波斯纳从1980年开始调查近千家企业及政府行
39
政部门,而后又在1987年和1995年进行了两次调查。他们发现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排在前四位的特质是:诚实、有远见、懂得鼓舞人心、能力卓越。美国领导学者德克兰研究领导特质理论时提出了领导素质的宪法模型。他认为这些基本优良品质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个性。领导者要公正、诚实、开放、有道德且值得信赖。他们为人诚恳,待人平等,有自知之明,善于调查,思想开放,勇于进取。(2)想象力。领导者要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把理想转变为切实可行的目标。(3)行为。成功的领导者的行为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包括勤奋工作,目光远大,不因循守旧,开拓创新,大胆思考,态度积极,乐观向上,能够保持组织团结,经常与组织成员交流,容忍别人犯错误。(4)信心。领导者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自信。健康的自信有助于领导者承担风险。所谓健康的自信,是指自信建立在对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对环境的正确评估之上,而不是傲慢自大和自我主义。领导者的自信是增强组织成员的信心,推动组织进步的保证。德克兰用“个性、想象力、行为和自信”四个要素来建构领导特质的宪法模型,是否准确抓住了领导特质的核心,其理论框架还需要经受时间的检验。
6.4.论述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答:领导方式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伦西斯·利克特提出来的。他将管理的领导方式归结为四种类型。(1)专制一权威式。这种领导方式权力集中在最高一级,决策与组织目标的设置一般由领导者作出,下级无任何发言权,只有执行权。领导者以命令的方式,甚至以威胁及强制的方式进行领导。在这种领导方式下,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下级对领导者心存戒惧。组织中如果有非正式组织通常会对正式组织的目标持反对态度。(2)开明——权威式。这种领导方式权力控制在最高一级,但授予中下层部分权力。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是一种类似于“主仆般”的信任,态度比较谦和。决策由高层领导者作出,但下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决策。在这种领导方式下,下属仍有恐惧警戒心理,上下级之间的交往不是在地位平等和相互信任的气氛中进行的。在这样的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目标会持一种支持或反对的态度。(3)协商式。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重要问题的决定权仍属于最高层,次要问题可以由中下层作出决定。领导者对下属有相当程度的信任,组织中上下之间信息沟通较多,双方有较高的信任度。领导者一般采用奖励激励的方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一般会采取支持的态度,偶尔会作出轻微的对抗。(4)群体参与式。领导者对下属有完全的信心和信任。决策权和控制权不是集中于上层,而是分布于整个组织,各个部门可以广泛地参与决策。在这种领导方式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出现矛盾和问题双方相互民主协商讨论解决。在沟通方面,不仅有上下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有同事之间横向的信息交流,信息在组织间流动比较畅通。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通常是合而为一的,所有的力量都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同时,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也是一致的。利克特认为,在这四种领导方式中,第一种是传统的领导方式,第二和第三种虽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二者都属于命令式或权力主义的。前三种领导方式可以统称权力主义领导方式,第四种是效率高的领导方式。
6.5.论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答: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是坦南鲍姆和施米特于1958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领导者既可以是独裁的,也可以是民主的,也可以是两者的综合,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组织环境。领导方式的基本要素是领导应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制定决策的自由权限,在以领导者为中心的专制型领导和以下属为中心的民主型领导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以上两个要素各种不同程度组合的多种领导方式,这就构成了一个连续模型。在领导连续模型的左端是专制型领导,即由领导自行决定一切,对下属实行严密的控制,要求他们完全按照领导的命令行事。这种领导方式对下属的意见和要求熟视无睹,下属缺乏任何自由度,因此缺乏工作积极性,但能保证命令的贯彻执行。在领导连续模型的右端是民主型领导,领导者很少行使权力直接控制下属。在一定范围内,下属具有决策和自由行动的权力。该种领导方式能使下属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取得较高的工作效率。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在专制型领导和民主型领导之间,有多种选择,并非非此即彼,有效的领导者应当根据自己的能力、下属的能力、工作的性质和任务要求等因素,灵活选择最为适当的领导方式。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要求有效的领导者要有较强的适应性,有相当的灵活性,来应付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根据自己的能力、下属的素质和组织的目标,将权力有效地下放。
6.6.论述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答:路径一目标理论是由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埃文斯于1968年首先提出来的。路径一目标理论认为,领导者的效率是以他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要努力协助下属找到最好的路途,确定挑战性的目标,并消除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障碍。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领导过程。路径一目标理论认为,管理行为只有被下属认为能导致其眼前的和未来的满足时,才能为下属所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同时,只有管理行为把下属需求的满足同工作成绩直接联系起来,通过指导、引导、支持和报酬,使下属确切知道怎样达到目标时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因而,路径一目标理论的领导过程是:首先领导者确定下属的需要,提供合适的目标,通过明确期望与下属的关系,将目标
40
实现与报酬联系起来;然后帮助下属消除实现绩效的障碍,给下属一定的指导。(2)目标设置。该理论认为,目标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果。目标既是全体成员努力的方向,也是检测个体和群体完成绩效的标准。在目标设置时,既要考虑到组织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组织成员的需要,这样的目标才能获得组织成员的认可,才能产生方向性和激励性。同时,领导者要能够对工作目标加以控制,使下属在达到工作目标以后的报酬更有吸引力(即增加目标成果的强度),从而提高对下属的激励力。(3)路径改善。该理论主张要通过明确途径、消除障碍和陷阱、增加实现个人满足的机会以及对下属进行指导和训练等,使得达到目标的途径更易于实现。(4)领导方式。路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方式有四种类型:一是指令型。二是支持型。三是参与型。四是成就型。路径一目标理论主张领导方式的选择要考虑两方面的权变因素:一是下属的个人特点,包括业务能力、教育程度、对成就的需要、领悟能力、独立性、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等。二是环境因素,包括工作性质、权力结构、工作群体的情况等。路径一目标理论强调了在管理中对下属进行激励的作用,主张领导者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选择不同的领导方式。路径目标理论的贡献在于指出了影响领导方式选择的权变因素,扩展了领导者行为选择的范围。
7.1.试述小克劳德·乔治的激励原则。答:美国学者小克劳德·乔治在《管理他人的艺术:激励雇员》一书中曾专门讨论过激励原则。一般的激励原则与方法包括:目标明确。要为管理者自己和员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这些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以通过努力而能够实现。提前参与。要使员工能在管理者决策前就有适当的参与,认真地表示自己的意见与观点。从实绩出发。管理者要努力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问题,并能进行坦诚交流与反馈。及时交流。管理者应经常向员工交流情况,向他们解释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以增进彼此了解,加强他们对管理者的信赖。重在鼓励。管理者应努力理解员工在谈论些什么,对他们的想法、建议要给予好评,使其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真诚相符。管理者应真诚地关怀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并在适当时候,向他们提出建议。表扬要坦率、真诚。公开表扬是用来鼓舞人的热情,提高他们的重要性的最强有力的方法之一。化解消极因素。要经常找那些对管理者有意见的人交换意见,而不要发火,把那些可能酿成重大危机的事件及时解决。思想开放。要愿意听取新意见,即使那些与管理者的想法大相径庭的看法也要耐心听取。少批评。只在必要时才给予申斥,而且只能在私下里进行,其目的是纠正与教育。尽可能使人们对工作感兴趣。这将有助于员工实现个人目标,因而也能达到管理者的目的。不要怕放权。要充分放手让员工大胆地干。少威胁。不要轻易用威胁手段强迫员工去完成工作。宽宏大量。不与员工争名利,一旦自己错了,要勇敢地承认自己错了而员工是正确的。关爱员工。当员工需要支持时,要支持他们,要为他们提供一些灵活性和个人选择的机会,包括积极寻找提拔他们的机会。总之,一个好的激励者要学会尊重人,在管理工作中以人为中心,具有民主精神,有虚心接受下属意见的工作作风。
7.2.试述波特一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答:波特一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由工作获得报偿的价值(奖励的价值)和个人觉察的努力以及获得奖励的概率所决定。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不仅依赖于努力程度,同时还依赖于个人能力、个人的“角色认识”(对所需完成任务的了解程度)以及所处环境的限制。(1)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程度取决于激励力的大小。激励力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奖励价值的主观判断;二是觉察的努力和获得奖励的概率。(2)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个人能力以及对所承担目标任务的了解程度。由于人与人之间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比如能力大小、能力偏向,即使付出了相同的努力,工作绩效也不可能相同。对承担目标任务的难度认识充分、方法技术运用得当、环境把握准确,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尤其是对于较为复杂、异常艰巨的目标任务,个人能力以及对目标任务的理解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更大。(3)奖励的价值应以工作绩效为标准。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达到目标任务,才能获得相应的奖励;先有努力结果,后有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而不是先有奖励,后有努力与结果。奖励有内在奖励与外在奖励之分,前者是指由于工作绩效突出而获得的报偿,如表彰、尊重、自我实现等;后者是指工作表现、工作绩效之外的报偿,如工资、职业保障等。(4)一个人对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取决于他对奖励是否公平的判断。内在奖励和外在奖励并不直接同“满足”相联系,必须经过“觉察的公平奖励”的调节。也就是说,人们要把自己所得奖励的价值与自己认为应该得到的奖励的价值相比较,若二者相一致就会感到满足,具有激励作用;如果认为所得奖励低于自己理解的“公平奖励”,无论奖励量有多大,他都不会感到满足,从而影响以后的行为。(5)人们对所得奖励满意与否以及满意程度将影响下一次承担目标任务的行为。满意会导致进一步的努力,不满意会造成努力程度降低,甚至可能离开工作岗位。总之,波特一劳勒模式是对激励系统比较全面、完整的概括。它告诉我们的是:奖励与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奖励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激励作用的发挥,还必须考虑到奖励内容、奖励制度、组织分工、目标设置、公平考核等一系列综合因素,考虑到满意程度反馈对努力程度的重要影响。
8.1.试述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答:沟通是协调的前提,协调是沟通的结果。具体来说,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表
41
现在:(1)沟通可以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实现协调创造基本前提。协调的对象归根到底是人,是在自身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指导下产生行为的人员,他们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协调,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而人们思想觉悟水平的提高,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不仅需要自身加强学习与修养,同时也需要上级的教育,下级的建议,同级的忠告;需要相互交流,增进了解,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些都离不开沟通。(2)沟通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管理政策及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共识,为协调创造直接前提。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分歧与矛盾,很多是由此而发。因此,管理组织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组织成员正确认识组织目标,处理好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正确认识管理政策并使其成为行为的指南;正确认识管理‘方式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一切同样离不开沟通。(3)沟通可以克服阻力,实现协调。化解管理中的矛盾与冲突,克服阻力,使组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整个管理组织协调运转,也需要发挥沟通的作用。通过沟通克服矛盾与冲突,排除阻力;或缓解矛盾与冲突,减少阻力,把可能给组织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4)沟通是管理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实现内外协调的前提之一。管理组织与其外部环境之间既有协调的一面,也有不协调的一面。为满足外部环境的要求,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管理组织必须在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加强沟通。
8.2.论述坚持协调的原则。答:(1)以人为本。协调的实质就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协调分为目标协调、利益协调、思想与行为协调等,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协调。因此,协调要紧紧围绕人展开,以人为本。协调工作要把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贯穿始终。(2)客观公正。协调者能否被协调对象所接受,协调措施能否被协调对象认可,取决于协调者及其拟订的协调措施是否客观公正。背离客观公正原则的协调措施不可能被接受,更不可能收到效果。(3)灵活机动。协调的时机、方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通,而且可以根据协调工作进展情况与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协调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在矛盾与冲突各方找到共同点,拟订出能够共同接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4)注重整体。在具体的协调工作中,无论是协调主体或协调对象都必须树立整体观念,在确保组织利益、整体利益条件下,考虑个人利益与部门利益。当出现利益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协调活动都不得以牺牲整体利益为代价。
9.1.试述控制的过程。答:控制是一个过程,它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的始末。在组织目标的实施中,不断地在计划与实施结果之间进行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找出这种差距的原因和制定新的改进措施的过程,就是控制过程。控制过程由三个步骤或三个交叉重叠的要素构成。(1)确立标准。标准是控制的基础,对照标准,管理人员可以判断绩效和成果,而离开标准,就无所谓判断和评估。标准是一种测量单位或尺度,是一种模式、规范或指标。所有标准的确立都取决于所需衡量的绩效和成果。标准是从目标而来的,因为一切绩效和成果都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有效的管理活动,总是首先确定组织行为的总体目标,然后将总体目标进一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目标。(2)检查实际绩效。通常通过评估、考核、检查等活动发现计划、方案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同时,认真分析和研究造成偏差的原因。主要问题是如何及时收集适用和可靠信息,并将其传递到主管人员手中。(3)纠正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出现,表明控制活动已经发挥了它的功能,而出现了偏差,就对控制活动发挥其功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控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使管理工作成为一个闭路系统。在多数情况下,实施控制既是一个管理过程的终结,又是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控制绝不是仅限于衡量计划执行中出现的偏差,控制的目的在于通过采取纠正措施,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管理活动引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使管理系统稳步地实现预定目标。纠正偏差的措施可能涉及重新拟订目标,修订计划,改变组织机构,调整人员配备,并对指导或领导方式作出改变等。这实际上是开始了一个新的管理过程。因此,控制不仅是实现计划的保证,而且可以积极地影响计划的制定。只要有管理,就必然意味着控制,随着管理活动的开始,管理系统的运行,控制过程也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连续展开。
9.2.试分析控制三个步骤的功能。答:(1)确立标准。管理者根据具体目标,对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活动及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根据反馈信息所反映的事实情况,修订总体目标或纠正实施方案及行为。(2)检查实际绩效。对照标准检查管理系统中各项活动的绩效,实际上是控制过程的信息收集阶段,也是为纠正偏差这种狭义的“控制”提供切实的准备活动。只有具体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控制的措施。,(3)纠正偏差在衡量绩效后,如没有偏差发生,或偏差在设定的“限度”之内,邯么该控制过程只需前两个步骤就已完成,这就是设定标准和及时对照标准检查实际绩效。但是,如果发现了偏差或不一致时,管理者就需要考虑采取第三个步骤,即纠偏行动,努力使绩效符合标准。当然,作为控制过程的一部分,设定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偏差发生而对照标准进行检查的活动,更是为了发现偏差。一方面,在控制过程中,纠正偏差往往比制定标准和对照标准检查是否出现偏差还要困难。因为,已经出现的偏差可能是由复杂原因引起的,必须找出造成偏差的真正原因,才能
42
确定采取什么措施加以纠正,否则,就是无的放矢。另一方面,纠正偏差的活动可能涉及一些主要的管理职能。 10.1.论述系统分析的作用。答:系统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促使决策者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仅把事物本身看成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整体,而且把决策任务放在整个环境中加以考虑,从而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提高决策者的决策效率。决策者可以应用系统分析的模型,更快更好地达到决策目的,增强决策能力。帮助人们理解政策决定,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政策研究并进行政策之间的比较。为人们对系统要素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并鼓励人们注意各系统中的层次结构和特点。有助于开拓新的知识领域。系统分析方法同其他方法相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从而突出未知的东西,迫使人们对新问题进行考虑。但是,必须意识到系统分析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来做系统分析。比如,有些问题凭借决策者的经验就可加以解决,进行系统分析成本过高;盲目迷信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忽视了问题的文化、价值、理念等非理性背景;政治色彩浓重或涉及权力干预的问题,系统分析相对来说就失去意义。总而言之,在系统分析之前需要进行理性的、整体的考虑,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分析的作用。
10.2.论述系统分析的过程。答:在应用系统分析解决问题尤其是复杂问题的时候,为了使系统分析科学化以达到理想目的,并且保证在逻辑上和数学意义上考虑到所有必要的因素,必须遵循以下逻辑过程。(1)确定目标。目标是管理者或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结果。目标既是系统分析的一个构成要素,也是系统分析的出发点。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系统环境要求以及系统本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目标需要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一旦目标出现错误,那么整个系统分析即失去价值。(2)拟订方案。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下一步就要对实现目标的方案进行拟订。分析者要尽可能地寻找或设计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并分析各个方案的优劣。(3)选择可行方案。在这个阶段要对范围广泛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筛掉不可行的方案,最后选定最有希望获得成功的若干方案,以备进一步分析。(4)选择计算准则。计算准则是人们用来评估可行方案达到目标或结果程度的尺度。计算准则的选择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复杂程度和性质,以及分析要求的解析水准等来确定。(5)应用模型技术。模型是系统分析中一个常见的量化工具,可以用来研究或预测采取一项行动的结果,而不必等到实际采取行动之后再去衡量。在系统分析中,应用模型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模型建构和模型体系的分析技术。(6)生成要输入的数据。在系统分析过程中,数据的收集至关重要,既要利用现有数据,又要通过分析和预测产生新的数据,还要尽量获取实际的运行数据,然后根据计算准则、模型的要求确定所需要的输入数据,并制成相应的格式。(7)模型运行和操作。当数据齐备并输入模型之后,模型就可以运行,并得到在各种不同情况或行动方案下的计算结果,进行灵敏度、风险和效应分析。(8)结果分析。在模型运行并得到结果之后,就要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可行方案的排序,提出效应分析结果和推荐意见,编写出各种必需的文件和说明,提供给决策者作为决策的依据。(9)反馈。可行性方案选定并执行后,要对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估,并最终反馈给分析系统,以便在下一次系统分析时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上几个环节形成了系统分析的完整过程。
10.3.论述系统分析的方法论。答:系统分析的方法论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行为研究、价值研究、规范研究。(1)行为研究。行为研究也称作现状研究,其要回答的问题是:在做什么,什么时候,什么程度,有多少因素,关系如何等。其基本的前提假设是:如果我们能反复观察到某种事实,则一种已知的结果便会以确定的概率发生。(2)价值研究。价值研究的基本要求是:确认某个目标是否值得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喜好什么,因为什么,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优先考虑什么等。假设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动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3)规范研究。规范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寻求的是政策或决策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手段。基本判断是:如果你想得到某种结果,那么在特定的条件下采取规定的行动,就会以某种确定的概率获得成功。(4)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回答的问题是:这样做是否行得通,领导和社会大众是否会同意这样做。可行性研究是对规范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全面考察。以确认其是否在客观现实的能力与可能之中。
10.4.论述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和作用。答:(1)网络图是一种用直观图形表示的、有逻辑和数字根据的计划模型,它能完整地提示一项计划所包含的全部工作以及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有助于区分各个执行者的职责,并能有效避免遗漏那些为完成整个计划所必须完成的工作。(2)网络方法以数量关系提示出整个计划中的关键线路,从而可使工作人员不把精力浪费在那些对完成整个计划影响不突出的非关键工作上,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工作上。(3)网络方法可以应用最优化原理去合理地安排计划中的各项工作,从而能以最短的工作时间、最少的资源、最低的费用去完成计划任务。(4)网络方法可以使管理人员根据执行计划的反馈信息,及时地预见可能偏离计划的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协调,使计划自始至终处于人们的监督和控制之中。(5)网络方法可以有效地使用电子计算机,从而大大提高制定计划的效率。总之,网络计划方法与横道图相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按
43
照系统方法的原则来安排计划的,因而能够使计划工作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所以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
10.5.论述绘制网络图的步骤。答:绘制网络图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确定目标。网络图的建立应从确定目标开始,即一个单位决定什么任务要应用网络计划;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应采取哪些技术和组织措施来保证预定目标的实现等。第二步,收集、研究编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一般分两步完成:一是根据计划的来源广泛收集绘制网络图所需的资料;二是对有关资料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工作。第三步,划分工序项目。首先,可以根据不同的计划要求,将整个系统分成若干层次的分系统(也叫子系统),然后把每一个分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工序,这样既可以使网络图简明清晰,也便于编制和控制。第四步,确定每一个工序的时间定额或劳动定额。第五步,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确定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后工序和平行工序等。在确定工序间的相互关系时,应该按照先确定逻辑关系再确定组织关系的顺序进行。最后是列出全部工序的明细表。第六步,绘制网络图。绘制网络图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勾画草图。检查调整。给节点编号。进行综合平衡,选择最优方案。按最优方案绘制执行网络图。
11.1.论述目标制定的过程。答:(1)收集信息。在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使每一个管理人员对实现上一级目标有所帮助,首要的就是收集有关信息,建立一个情报或信息基础,使管理人员知道关于这些目标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去制定目标。(2)确定责任。在组织为完成某项工作而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每一个管理人员要做的是什么,就是说管理人员与上级经过协商和认真的分析,将目标所要求他做的事情尽可能清楚地明确下来,最好是以文字的形式清楚地表述,使管理人员对他所承担的责任不致发生理解上的误差。(3)确定关键目标领域。关键目标领域主要是指那些对于工作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领域。它是管理者必须重点考虑的所在。在这些关键领域里做出良好的成绩,可为整个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4)进行能力分析。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要帮助管理人员分析他在某二关键目标领域里能够取得良好成绩的能力。(5)提出基本假设。这里讲的假设是管理人员对外部因素的影响做出最恰当的估计,这些因素不受管理人员的控制,但对工作或对达到理想结果的能力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在设定和分解目标的流程中,提出基本假设适用于个别管理人员。(6)编写有效目标。(7)制定目标实施计划。在遵循一定的原则把目标制定出来后,管理人员就需要经过认真研究,提出如何达到目标的详细办法和具体实施步骤。 11.2.论述目标管理中的SwOT分析。答:对能力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称为SWOT分析(即优势、弱点、机会和威胁)。其中优势是指那些管理活动中的主要有利条件,对这些条件,管理人员应尽量加以利用。弱点是指要影响工作的不利条件,应是管理人员努力克服的部分。机会是指未来的主要有利条件,管理人员应尽一切可能利用它们为自己服务。可以说,管理人员对这种机会认识得越多、越透彻,他们的工作灵活性就越大,因而,在推行目标管理中,就能做出最大贡献,或把工作做得更出色。威胁是指对工作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利因素,或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出现变化的可能性。管理人员应当尽力降低这些威胁,如果不能把它减少到足够低的限度,则应当做出对付这些威胁的计划。管理者经过深入思考和周密准备的SWOT分析,将在两个方面有很大帮助:(1)到编制目标的步骤时,SWOT分析有助于引导管理人员直接进入目标的主题;(2)为建立适当水平的目标提供一般的指导。通过SWOT分析可以引导管理人员更好地适应工作实际,编制目标。
11.3.论述质量改进的步骤。答:质量的改进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标准的选择。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改进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工作中心放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向公众提供的主要服务是什么。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前提下,首先要尽量具体说明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与服务的基本情况,即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服务的具体名称是什么,一定时期内所提供服务的数量是多少,有什么样的质量要求等。②确定工作或服务对象。全面质量管理离不开对整条服务对象链条的了解,也就是说,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对全部的服务对象群体进行分析,有必要分别对各类对象进行调查。而服务对象或工作对象并不限于组织外的人群,也包括组织内的不同部门。③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清楚服务对象究竟需要什么,他们每天在想什么。(2)过程评估。质量改进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进行过程评估。明确需要改进的过程并对该过程的特性不断加以描述和阐释,然后根据评估标准检验管理人员是否清楚了解该改进过程,以及这种改进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3)过程标准化。质量改进过程的第三个步骤就是过程的标准化。通过评估了解到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过程,这只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然后还要将过程步骤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使每次都能够按照同一方法操作该过程。过程的标准化是一种将过程明确化的方法,通过将过程的现行最佳方案形成文件,确保组织中的每个管理人员都能了解过程的实施方法并能持续使用该方法。(4)过程改进。质量改进过程的第四步就是过程的改进。这一阶段的工作有:记录过程绩效,进一步完善标准化的改进过程;标准化过程确立以后,应定期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取得最终过程改进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仍可以借助戴明的PDCA循环法(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在质量改进过
44
程结束后,需要注意的是,还要对组织的合作和项目结果进行评估,确定今后工作内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感谢组织中的每位成员为全面质量管理所付出的努力;然后,确定需要改进的新过程。
12.1.论述质疑头脑风暴法。答:质疑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产生设想的方法。质疑头脑风暴法要求先后召开两次会议:第一次会议完全遵守直接头脑风暴法的原则;第二次会议则是对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已经系统化的设想进行质疑。这个质疑的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要求参加者对每一个提出的设想都要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对这些新设想,包括对已提出的设想无法实现的原因的论证,找出存在的限制因素,以及排除限制因素的建议。(2)对每一组或每一个设想,编制一个评论意见一览表,以及可行设想一览表。在进行质疑头脑风暴法时,由于质疑过程要一直进行到没有问题可以质疑为止,因此评论意见一览表和可行设想一览表应最后形成,并把质疑中提出的所有评价意见和可行设想作出专门记录(包括磁带录音)。(3)对质疑过程中提出的评价意见进行再估价,以便形成一个对所讨论问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表。对于评价意见的估价,与对所提设想质疑一样重要。因为在质疑阶段,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施的所有限制因素,而这些限制因素即使在设想产生阶段也是放在重要地位予以考虑的。现在则是再一次的也是最后的评估。这时,应该由一个分析组负责。分析组要吸收一些有能力对设想实施作出较准确判断的专家参加,如果须在很短时间就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时,吸收这些专家参加尤为重要。
12.2.论述模拟决策法的优缺点。答:(1)模拟决策法的优点。①运用模拟决策法能有效地对复杂庞大的决策问题进行决策。②模拟决策法可以指导现实的决策活动。③模拟决策法可以避免对实际系统进行破坏性和危险性的试验。④模拟决策所费的时间较短,可以加快决策的进程。⑤模拟决策法原理较简单,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掌握,而且模拟得到的结果也较直观,容易理解。⑥模拟法实际上是对人们在研究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假设及得出的结论进行的一种检验和论证,因而有助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2)模拟决策法的缺陷。①模型的主要目的只是让决策者清楚地看到事物的全.貌,而不能代替决策,因此,它只能指出一定决策的一般性后果,而在实际决策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突发问题会出现。②模型要提供的是了解而不是最后结论,且极少有一项重要应用能归结为一个简单而完善的模型。
12.3.论述方案前提分析法。答:方案前提分析法是通过分析、评估决策方案赖以成立的前提,从而达到分析、评估决策方案本身的方法。方案前提分析法的特点是“迂回探索”。其出发点是:每个方案都有几个前提假设作为依据,方案是否正确以及正确程度如何,关键在于它的前提假设是否成立以及立论是否牢固可靠。(1)方案前提分析法的优点。①如果不讨论方案本身,而只讨论方案的前提,则可以有效地防止这种利害关系对参与人员意见表达的干扰和影响,促使他们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②对前提假设的论证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对各种不同方案进行取舍的过程,而且这种做法的一个很重要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照顾到参与人员的自尊心。③采用方案前提分析法,可以真正做到客观地分析和认识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和评价方案。方案前提分析法仅局限于对备选方案的前提假设进行讨论,因而能够对方案的论据了解得更深入、更透彻,增加所选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方案前提分析法的步骤。(1)分析方案,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假设。(2)在找出各种方案的前提假设之后,将前提假设提交会议全体参与人员讨论。(3)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决策中心对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综合,集思广益,作出比较科学的选择。
13.1.论述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答: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要实现有效的程序控制,避免程序“失效”,应注意以下几点。(1)将程序视为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观点分析,任何一个程序都是一种系统;同时,从组织的整体角度分析,程序又是一个更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程序视为系统,有助于管理者追求组织整体的最优化而非局部利益,可以促使管理者从整体角度分析并设计程序,使各种程序的重复、交叉与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2)将程序减至最少。很明显,程序控制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往来公文过多,增加办公费用,等等。因此,管理者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权衡潜在收益、必要灵活性与增强控制之间的利弊得失,将程序减至最低限度。(3)保证程序的计划性。从本质上看,程序也是一种计划,进行程序设计必须服务、服从于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和效率的提高。管理者在制定程序时,必须充分考虑制定的必要性、可否收到预期效果以及是否有助于实现计划等问题。(4)要关注程序运行所需的费用。对程序进行分析,应考虑到其运行费用这一因素。(5)控制程序的运行。这需要做三方面的工作:将有关程序的规定汇编成册,发放给组织中的管理者及员工;培训、指导员工进行正确的程序操作,使员工明确制定程序的必要性及目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员工可以及时、正确地接受新的程序,保证员工按照预期的要求工作。(6)使程序具有权威性。确保程序控制的有效性,应满足两方面的要求:既要保证程序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又要严格执行既定程序,保证程序的权威性。 13.2.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答:(1)高层管理部门的支持。在预算通过组织的审核、批准后,高层管理部门
45
应采取行动维护预算的权威性,使整个组织的管理工作完善起来。(2)所有管理者的参与。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最高层管理者应动员组织中所有管理者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同时,为了避免预算方案过细、无弹性而导致无法实现真正的授权,高层管理部门应允许下属部门拥有一定程度的修改、调整预算的权力。(3)制定相应的标准。为保证预算得到有效执行,管理者应制定出相应的、可操作的标准,并按标准进行衡量、分析,将各项计划与任务转化为对人员、经营费用、资金支出及其他资源的具体需要量,这是预算工作的关键步骤之一。(4)重视信息反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及时收集、分析相关的各种信息,明确工作在当前的进展情况,并据此采取适当的行动。为了避免信息反馈过程中的堵塞、失真现象,管理者应付出努力,建立起一个灵敏、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13.3.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答:(1)预调试。在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安装、投入使用前,应对其进行严格测试,以找出系统存在的缺陷并进行调试,这样可使组织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2)培训。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使用前,还应对其工作人员和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尽管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经费。(3)用户参与。管理者应充分意识到让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者参与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动员用户参与,不仅可以消除人们对新系统的抵触情绪,还能够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责任感。(4)安全性检查。开放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给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如何防止未经授权者非法接触需要保密的信息。管理者要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出必要而充分的防范措施,并进行定期安全检查。(5)定期评审。组织的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同时,为了保证系统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以及不断变化着的内外部环境,须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分析与改进。
14.1.论述等距抽样。答:等距抽样,又称系统抽样,是指对研究的总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并把这些抽取的单位组成样本进行观察用以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具体是,根据抽样比例K=N/n(抽样框所舍单位数/样本单位数),首先在前K个单位中随机抽取一个单位,然后按单位在抽样框中的排列顺序,每隔K_1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例如某居民地有1200户,欲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决定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出200户,这时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前6户中抽出第一户,以后从第一户开始每隔5户抽出一户,直到抽满样本为止。等距抽样的特点是:抽样的误差大小与总体单位的排列顺序有关,如果抽样间隔与单位排列的某种周期性变化相重合时,就会产生过多抽取某些特殊类型的样本单位的情况,从而导致误差。防止出现偏差的办法是:经过若干间隔的抽样后,在新的间隔内,随机地选取某一单位作为新的起点,继续进行下面的等距抽样工作。 14.2.论述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答:(1)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有些问卷设计的问题是概念过于抽象,一般人很难理解和回答。解决办法是采用更明确的问法。(2)诱导性问题。使问题产生诱导性的原因,往往是调查问卷中引用了权威的话。应采用中立的态度。(3)问题与答案不协调。解决的办法是去掉经常看、很少看、从不看等选项。(4)敏感性问题。敏感性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看法、理解存在比较大差异,出于各种考虑,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回答或不愿意让调查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对于敏感性问题,为了解除回答者的顾虑,通常在问卷中采取一些特殊处理办法。一是释疑法。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功能性文字。二是假定法。即用一个假定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再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三是转移法。即把直接回答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请被调查者对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四是间接法。如个人收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许多人不愿作出具体回答。 案例分析题
4.1.英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67年,由14个国有化钢铁生产商组成。在此之前的几十年内,公司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按地区或者按产品构造,但为了整合其凌乱的业务,一直在加强中央的控制。到1983年,英国钢铁公司拥有了“事业部”,但权力仍牢固地保留在总部,贸易、购买和工业关系职能都是集中化的。在事业部缺乏对投入或产出政策控制的情况下,英国钢铁公司实际是以职能模式组织的。1988年,公司进行了私有化,因而转向一种更注重盈利的组织形式。1990年该公司收购了英国主要的钢铁批发商walkerGroup.随之组成了批发事业部。1992年英国钢铁公司发动了名为“组织、深度变革、风格”的重组。该计划旨在大幅度地消减总部职能和成本,并将管理责任分散到12个业务单位。其中关键的一条是业务领导不再在董事会任职,而是向相对独立的执委会成员报告。问:(1)职能制结构组织的特点是什么?(2)英国钢铁公司实行多分部专业化的优势有哪些?
4.1.答:职能制的特点是实现了管理专业化,可以充分发挥职能机构和职能管理人员的作用,减轻了领导者的负担。但由于实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常常使下级业务机构无所适从,破坏了统一领导的原则。(2)英国钢铁公司实行多分布专业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②有利于增强业务单位领导的责任心,发挥其搞好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有利于促使各个业务单
46
位开托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有利于培养和考核干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6.1.某公司副总经理陈媛,是一位杰出的经理人,她从不打官腔,也不为难部属,对于犯错的部属,也不会疾言厉色,总是婉转的规劝,使部属能够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在部属心中,她是一位难得的好上司,因为她有容忍部下犯错的雅量,不断地训练部属,而且能够发觉部属的优点与潜能,并予以有效的诱导与激发。她这种领导部属的方法,是受了一幅画的影响。在她的小孩念小学之时,有一天她去参加学校的家长会。老师带着她参观孩子们所画的图画,她看到了一幅取名为“妈妈带我去逛街”的图画,上头除了许多条腿之外,什么也没有。陈媛看了这幅画,心中十分纳闷,为什么逛街的画上只有腿而没有别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解释说:“小朋友个子小,在逛街时所看到的当然只有许多大人的腿了。”这件小事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如果你要小孩看清街上的情景,就得把他抱到与大人相同的高度;同样地,你要部属能够达成工作目标,就得容忍部属的错误,并竭尽所能训练他们与帮助他们,使他们逐渐地进步与成长,否则部属就会像那个小孩一样,永远只看到别人的腿了。一个小朋友的画,带给了陈媛很大的启示,并塑造了她领导部属的风格。问:你认为陈媛是什么风格的领导者?该种领导风格有什么优点?
6.1.答:陈媛属于民主式的领导作风。这种领导风格的优点主要有:(1)其权力定位于群体,是一种民主的领导行为。(2)领导者主要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管理问题,并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是由他领导的群体赋予的。(3)被领导者能在领导者的激励下参加适当的决策,并能够自我领导,进而提高领导效率。
8.1.鉴于公司在发展中所出现的成本失控问题,X公司的总经理请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年轻助理解决这个问题。这为助理又请了一些高明的财务分析专家、本地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组成一个诊断小组。在知晓了公司的问题之后,他们去调查成本问题和公司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各部门的管理方法问题。经多次研究之后,小组发现了各部门中效率低的许多根源,于是,该助理把小组所发现的效率低的详情和拟以纠正的措施作出提要,向总经理提出了诊断报告,并说明小组所建议的行动会给公司节约上百万元。总经理采纳了这些建议,并付诸实施。但实施不久,负责生产、销售、采购的几位副总经理就群起围攻总经理,坚决要求撤掉那位助理。问:(1)为什么这位助理工作做的那么好,却受到副总经理的憎恨?(2)若诊断小组的调查结果是准确的,那么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及其他人应怎样才能使这些调查结果有助于解决问题?
8.1.答:(1)助理受到副总经理的憎恨.的原因主要是助理有关各部门管理方法的调查触及了各个部门的利益,另外助理糟和各个部门负责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2)①作为总经理,应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要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②作为助理,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和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沟通好。③作为副总经理,应该充分执行公司管理层做出的各种决策,并且积极改正在部门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0.1.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08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愿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了。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问:(1)请用系统分析理论对案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2)你认为公司应采取哪些措施?
10.1.答:(1)系统分析理论要求既要从整体着眼,又要注意对组成要素的分析。系统分析理论要求进行系统分析时应考虑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要不断地与环境进行信息交换,以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动态平衡。(2)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合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11.1.一家制药公司,决定在整个公司内实施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实施和完成情况,一年进行一次绩效评估。事实上他们之前在为销售部门制定奖金系统时已经用了这种方法。公司通过对比实际销售额与目标销售额,支付给销售人员相应的奖金。这样销售人员的实际薪资就包括基本工资和一定比例的个人销售奖金两部分。销售大幅度提上去了,但是却苦了生产部门,他们很难完成交货计划。销售部抱怨生产部不能按时交货。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决定为所有部门和个人经理以及关键员工建立一个目标设定流程。为了实施这个新的方法他们需要用到绩效评估系统。生产部门的目标包括按时交货和库存成本两个部分。他们请了一家咨询公司指导管理人员设计新的绩效评
47
估系统,并就现有的薪资结构提出改变的建议。他们付给咨询顾问高昂的费用修改基本薪资结构,包括岗位分析和工作描述。还请咨询顾问参与制定奖金系统,该系统与年度目标的实现程度密切相连。他们指导经理们如何组织目标设定的讨论和绩效回顾流程。总经理期待着很快能够提高业绩。然而不幸的是,业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部门间的矛盾加剧,尤其是销售部和生产部。生产部埋怨销售部销售预测准确性太差,而销售部埋怨生产部无法按时交货。每个部门都指责其他部门的问题。客户满意度下降,利润也在下滑。问:(1)请结合目标管理理论说明目标制定的原则有哪些?(2)为什么设定目标(并与工资挂钩)反而导致了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
11.1.答:(1)制定目标应遵循下列原则:①统一性系统性原则;②科学性预见性原则;③应变性协调性原则;④先进性可行性原则。(2)出现矛盾加剧和利润下降的原因有:①各部门的目标互相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和组织内上下级之间有联系。②修改后的系统仍然存在定性或主观评估。③没有明确的目标控制,更未建立适时的信息反馈系统,以确定管理人员能够如期地完减目标。
48
自考《现代管理学》内部资料白皮书串讲
附加重难点分析讲解(可以不看) 重难点分析目录
1.一、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1.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1.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1.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2.一、一般管理理论
2.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2.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2.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 2.二、企业再造理论 2.1.企业再造的内涵 2.2.企业再造的特点
2.3.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3.一、决策理论学派
3.1.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 3.2.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 4.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4.1.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4.2.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4.3.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4.二、管理层次划分
4.1.管理机构层次划分问题 4.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5.一、人事培训
5.1.人事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5.2.人事培训的方法与类型
6.一、领导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 6.1.领导四分图理论 6.2.管理方格理论
6.二、领导权变模型理论 7.一、成就需要理论
7.1.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 7.2.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 7.3.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 7.二、期望理论
7.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7.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7.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8.一、实现有效沟通 8.1.选择沟通方式 8.2.克服沟通障碍 9.一、控制系统设计
49
9.1.计划的要求 9.2.组织结构 9.3.关键控制点 9.4.未来趋势
9.5.主管人员的个性
10.一、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 10.1.超理性分析 10.2.社会文化分析 10.3.未来分析
11.一、目标成果评价
11.1.成果评价的含义和原则 11.2.成果评价的内容 11.3.成果评价的步骤 12.一、德尔菲法
12.1.德尔菲法的特征
12.2.使用德尔菲法要注意的问题 12.3.德尔菲法的应用程度 12.4.德尔菲法的局限性 12.二、决策树法
12.1.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和绘制 12.2.运用决策树法的步骤 12.3.决策树分析 12.4.决策树法的优点
13.一、两种有效的预算控制方法 13.1.零基预算法 13.2.项目预算法
14.一、访谈的方法及技巧 14.1.明确访谈中所提的问题 14.2.要接近被访问者
14.3.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14.4.掌握倾听的技巧
14.5.要注意克服访谈中的各种障碍
重难点分析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一、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代条件下,管理的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的社会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以看到管理的积极作用。
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管理。有组织就有管理,因为组织的存在需要协调内部成员的活动,决定成员共同遵守的纪律并处理违纪成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交往的增加,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恩格斯在讲到国家的产生时说过:“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人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为了使??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就是国家。”可见国家对维系社会存在的必要作用。而国家的作用,除去其阶级统治的一面外,实际上就表现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
1.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一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管理正是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并使用其充分发挥作用,以实现管理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