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 下载本文

3、垃圾综合处理场 全市生活垃圾实行跨行政区域,分片区设置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场,范围覆盖所在片区的乡镇。市区原有2座,进行扩建;到规划末新建垃圾处置场9座。各垃圾处置场基本情况见表6-4。

表6-4 垃圾处置场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2 3 项目名称 郑场毛嘴片垃圾处置场 三伏潭胡场片垃圾处置场 陈场郖河通海口片垃圾处置场 4 5 6 7 8 9 10 11 沔城片垃圾处置场 张沟片垃圾处置场 沙湖片垃圾处置场 彭场片垃圾处置场 西流河片垃圾处置场 长倘口片垃圾处置场 市区综合垃圾处置场 市区片垃圾处置场 总容量(万吨) 6 6 6 4 4 3 6 3 3 15 15 使用年限(年) 10 10 10 占地公顷 5 5 5 5 5 3 5 3 4 10 8 备注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扩建 10 10 10 10 10 10 15 10 医疗等有毒垃圾由专业人员统一收集,仙桃市医疗危险废物处置中心设在市

区设在胡场镇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中心处,采用焚烧处置。

第三十二条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制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林地、草地、湿地、水网和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沙湖省级湿地公园和排湖湿地公园)。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对沼泽等湿地的保护。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实施河道、湖泊、水塘清淤扩容工程。加强杨林尾镇、沙湖镇原种场、五湖渔场、芦苇场等生态敏感区的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沙湖等生态湿地等自然资源。

第三十三条 综合防灾规划

1、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仙桃城区的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防,并用300年一遇的洪水校核。汉江、东荆河的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防,通顺河通洲河、仙下河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防,其他小型河道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防。

排涝标准:市域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三日暴雨一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设计。

2、防洪规划 规划近期考虑加强城区内通顺河和仙下河的整修疏通,加固河岸、完善排涝设施。远期考虑与潜江市共同建立一个大的防洪圈,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其中仙桃市的面积约为2000平方公里。

市域防洪排涝泵站规划:仙桃市沿江一级排水泵站见表6-5。

表6-5 仙桃市沿江一级排水泵站统计表

序号 1 2 项目名称 设计流量 (m3/s) 202.5 99 装机容量(KW) 21600 9000 出水河道 备注 排湖泵站 杨林尾泵站 汉江 东荆河 9台×2400kw 3台×3000kw 3 联丰泵站 11.88 1030 东荆河 4台×180kw+2台×155kw 6台×155kw 6台×2000kw 2台×800kw 20台×155kw 4 5 6 7 姚咀泵站 沙湖泵站 保丰泵站 周帮泵站 9 120 16 30 930 12000 1600 3100 东荆河 东荆河 东荆河 分洪道 3、消防工程规划

市域各消防站规划基本情况见表6-6。

表6-6 市域消防站规划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1 项目名称 郑场毛嘴三伏潭片消防站 消防车数(辆) 2 消防人员(人) 10 占地公顷(m2) 1000 备注 新建 2 3 4 5 6 陈场郖河通海口片消防站 张沟郭河片消防站 彭场沙湖片消防站 西流河片消防站 市区6座消防站 2 2 2 2 10 10 10 10 1000 1000 1000 1000 新建 新建 新建 新建 第三十四条 市政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到规划期末,各乡镇村要有完善的道路系统,除全市统一规划的区域性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35kv以上变电站、电信局、生活垃圾处置场等设施外,各乡镇要有完备的给排水管网系统、供电系统、管道燃气系统。

第七章 城乡统筹与建设“两型”社会

第三十五条 城乡土地资源统筹利用

1、统筹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保护耕地占补平衡。

2、统筹基本农田和设施农业用地,保护基本农田的数量和质量。 3、统筹生态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关系,避免农业结构调整占用生态用地。

4、统筹主城区住宅用地、用地和公共服务用地之间的关系,优先考虑商业服务用地,保障公共服务用地,限制住宅用地的盲目扩大。

5、统筹工业用地中传统工业用地与高科技产业用地。

第三十六条 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建设

保障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超前发展,建设高效综合运输体系,使仙桃市的交通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用于供水、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建成覆盖全市的高速信息基础网络,光缆支线通达所有乡

镇。逐步实现仙桃市居民燃气的普及,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天然气、水电、风电、生物质能源、太阳能等)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

第三十七条 建设两型社会的措施

1、打破行政壁垒,配合产业集聚,优化用地布局和加大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力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统筹区域产业布局。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3、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建立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市场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4、打破行政区经济,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

第八章 城市性质与规划

第三十八条 城市性质

江汉平原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贸城市,环境优美的滨水城市。

第三十九条 城市规模

至2030年,规划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65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70km2。

表8-1 城市规模列表 人口(万人) 用地(km2) 2007年 32.26 30.25 2015年 45 42 2020年 53 55 2030年 65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