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快长大。

现在的我,在班里成绩优异,在老师、同学们眼中是个无可挑剔的乖乖女,可又有谁知道我的过去呢?记得小的时候,我经常闯祸给妈妈带来了不少的烦恼。等我长后,渐渐懂事的我突然发现妈妈的头上已悄悄地爬上了些许白发,再看看别的同学的妈妈,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得都是名牌衣服,头上一丝白发也没有。于是,我开始慢慢地用功学习起来,不再闯祸,刚开始我只是为了妈妈才好好学习的,后来自己也爱上了学习,并且还成为了学校的三好学生。这,就是我学习上的变化。

说起我的爱好吗?那可多了去了,如:捏泥人,做家家,捉迷藏……都是我喜欢的,不过这只是我小时候的爱好。现在的我爱好是游泳,一头扎入水中,我就像一条快乐的小鱼游来游去,你说,这难道不是我爱好上的变化吗?

是啊!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有理想的变化,爱好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性情的变化……这些变化将随着我们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它也会伴随我们走过人生中的漫漫长路。也许你也有和我类似的变化,不妨也写来让大家一睹为快吧!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联盟(méng) 血清(xuè) 巨额(é) B.遗嘱(shǔ) 渗透(shèn) 挪威(nuó) C.颁发(fēn) 即日(jí) 首届(jiè) D.仲栽(cái) 拔款(bō) 利息(xī) 2.根据课文,为下面一段话选择一组最合适的动词填空。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__________了过来,又稳又准,_____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住 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 ,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A.刺 切中 控制 探索 B.刺 击中 控制 探寻 C.扎 击中 抑制 探寻 D.扎 切中 抑制 探索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

B.《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写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表现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自我调节、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记”是一种文体。《核舟记》一文表现了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核舟表现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4.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美轮美奂。 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 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疏林薄雾 巧妙绝伦 别出心裁 富贵不淫 B.络绎不绝 清荣峻茂 千硾百炼 心远地偏 C.长途跋涉 相提并论 再劫难逃 登堂入室 D.毫无顾忌 因地制宜 出奇致胜 夷为平地 二、名句默写

6.(9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③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④莲,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⑥高峰入云,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默写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7.给加点的字或词写拼音,或按照拼音写词语。

绯红(______) 畸形(______) 不逊(______) 匿名(______) 诘责(______) .....佃农(______) 颊(______) 黝黑(______) 粗糙(______) 滞留(______) .....

zhì(______)息 吹xū(______) yīng(______)花 wǎn(______)如 nì(______)死 劳lù(______) 私shú(______) 平yōng(______) zào 热(______) lì青(______) 四、诗歌鉴赏 8.秋夜山居 [唐] 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 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点明了当时的时令是“秋”。 2)最后一句中的“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找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 )

A.月色入户 木兰当户织 B.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解衣欲睡 夕日欲颓 D.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夜来风雨声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欣然起行 其人舍然大喜 B.相与步于中庭 至于夏水襄陵 ....C.念无与为乐者 卿今者才略 D.盖竹柏影也 不以疾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B.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D.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文言文阅读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

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zh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无地置土 .(4)公遂止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理解填空。

(甲)文中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背影 孙丽丽

望着父亲拖着沉重的步子,颤颤地下楼,我心头一酸,那挺拔的背影,只能在记忆里重现了。 那是一个初秋,新学期刚开始,父亲帮我交上学费,我上了两周课,但是头仍然撕裂般疼痛,无奈之下,只得继续休学。父亲在校办公室帮我办理手续,我心情极差,泪水顺着脸流了下来,好在长发遮住了多半的脸。父亲沉沉地说学费仅退了一半,看我一脸忧愁,他欲言又止,转而说:“身体恢复好,仍可继续上。”那时刚分责任田,生活很拮据。

父亲用自行车载我回家,他伟岸的背影,像一棵大树,罩住我,让我感到风雨再大也很安然。 去年,父亲半夜醒来,欲翻身,却感觉右半身麻木,母亲焦灼地打来电话,我立即将父亲送往医院,找熟识的医生,做了系列检查,发现心脏出了毛病。住院以后,医生嘱咐我每天务必陪着父亲去检查,还要细心观察父亲的病情变化,以免出现意外。

我每天编完稿,就匆匆往医院赶。父亲说:“我自己能去,你好好工作。”我说没事,他眼里仍是担忧。但倔强的父亲,坚持自己慢慢下楼,我跟在后面,望着他臃肿有点笨拙的背影,走路后脚跟抬起的艰难,一步一步扶着楼梯挪移着下楼,颤巍巍地落地,似乎脚下踩着海绵,我的心酸酸的。这一刻,我才意识到父亲老了。

终于,父亲自己从三楼走到一楼,大口喘着粗气,一脸胜利的微笑。

令人欣慰的是,几周后父亲的病情好转,然后慢慢恢复,我揪紧的心总算松缓了下来。

昨晚父亲打来电话,他要来我家。我中午下班回家,见父亲坐在楼前的台阶上,顶着一头灰白的头发,朝我回来的方向张望,电动三轮车里,载着母亲菜园里的东西,苹果、梨子、眉豆、苦瓜、豆角……父亲源源不断地送来,是父母绵延不尽的爱。

父亲上楼后,喜欢半躺在床上,戴上老花镜找报纸看,他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字一字地寻,像寻宝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