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复习题2 下载本文

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 C.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D.以上都有可能

58、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右移会增加( )。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 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59、对于经济学家们来说,失业主要是指( )。

A.降低通货膨胀所需要的代价 B.经济繁荣不可避免的结果 C.部分资源闲置的结果 D.低生活水平的结果

60、如果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于长期总供给,那么,经济( )。

A.没有实现宏观经济均衡B.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C.处于充分就业均衡之上D.实现了失业均衡

6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经济增长理论 B.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通货膨胀理论

三、判断题

1、GDP核算包括存量和流量两部分。

2、财政政策的效力大小与相关乘数的大小呈反向关系,而与挤出效应呈同向关系。 3、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5、在利率很低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持有不产生利息收入的货币,而放弃持有证券等生息资产。 6、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双市场情况下,由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收入增加幅度,要大于仅有商品市场下的收入的增加幅度。

7、由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8、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即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9、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0、根据购买力平价说,本国与外国货币之间兑换关系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大小。 11、住宅建筑是消费者的耐用品,在国民收入帐户中,被作为消费支出处理。 12、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9

13、奥肯定律反映了产出增长与失业之间的反向关系。

14、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15、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不仅与自己的收入相关,而且与周围人的收入和消费相关。

16、“凯恩斯陷阱”是指当生息资产的利率很低,人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无限大时,货币几乎全部“沉淀”于居民户手中的一种现象。

17、国民收入不仅有可能,而且往往是在失业的情况下形成均衡的。

18、用支出法计算的GD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

19、货币学派认为经济中存在自发的调节机制,能够自我调整短期波动,恢复到长期的增长路径,无须政府的干预,经济政策反而会使经济更糟。

20、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21、凯恩斯认为交易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22、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水平不仅与当期收入相关且与持久收入相关。 23、投资既是收入增长的原因,又是收入增长的结果。 24、因为债券的利息与利率成反比。价格与利率成正比。

25引起存款创造的初始准备金增量与存款创造所形成的存款增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被称为“存款乘数” 26、在两部门的经济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 27、世界上除了英美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汇率都采用间接标示法。 28、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人均产出的增加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9、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因此,GDP增加100美元。 30、房主把房屋出租所获得的租金和自己居住所形成的虚拟租金均应计入GDP。 31、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32、在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的时候,消费支出等于储蓄。

33、假如某厂商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由于他不必支出利息,投资的成本等于零。 34、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35、均衡的国民收入必然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36、在两部门的经济中,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投资支出一定等于储蓄。

37、在消费和投资不足的条件下,为了避免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政府应该增加支出和鼓励出口。 38、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就为负。 39、当收入增加时,货币交易需求将越少。

10

40、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41、不论挤出效应为多少,财政支出政策的效力都要大于财政收入政策。 42、转移支付增加1美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相同。 43、加入挤出效应为100%,财政支出政策十分有效。

4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45、凯恩斯学派认为,要对付经济萧条,宏观财政政策比宏观货币政策更有效。 46、紧缩货币政策的有效与否,主要取决于这一政策是否减少总支出。 47、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四、简答题:

1、GDP核算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

(2)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衡量的是市场价值,是将经济中生产的多种不同物品按市场价格计算后的市场价值之和; (4)GDP衡量的是计算期内生产的物品与劳务,因此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5)GDP 衡量的是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价值。是一个国土概念。

2、何谓“滞胀”?请图示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答:(1)滞胀——通货膨胀与经济萧条并存的局面。

(2)图形略。(3)分析:由于总供给的冲击,如石油涨价、农业歉收导致AS曲线左移,由图形中可知新均衡点时物价水平上升,实际产出水平下降(失业率提高),出现滞胀现象。 3、财政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总需求的? 答:

(1)财政政策的定义(略);

(2)购买性支出:是总支出的一部分,对总支出水平有直接影响,与总需求、总产出同方向变动。 (3)转移支付: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对国民经济具有间接影响,两者亦呈同向关系; (4)税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方向的影响关系;

(5)国债:增加国债可增加政府支出水平,刺激产出增加。

4、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节经济的? 答:

11

(1)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

(2)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而间接控制市场货币供给量,从而影响利率、调节经济。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最常用):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行为,从而达到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4)变动准备率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达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5、请图(45度线图)示并说明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过程。 答:

(1)宏观经济均衡是指当经济中的各经济变量达到某种平衡彼此不再变化时的状态。

即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2)图形见图13-1。(3)宏观经济均衡即是满足总需求(总支出)=总供给(总产出、总收入)的供求均衡。如图所示,当总支出AE与45度线交点对应的产出即是宏观经济均衡的产出水平。存货调节说明。

6、什么叫“挤出效应”?请图示并说明其发生的原因。 答:

(1)挤出效应: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带来利率的提高,进而降低私人投资支出的减少。

(2)图形见图15-1

(3)原因:G↑→Y↑→L↑→r↓→I↓→Y↓(抵消了G增加的收入效应)。

7、什么是经济周期,请简要说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经济周期形成原因解释。 答:

(1)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即经济扩张和经济衰退交替出现的现象。一般包括四个阶段:低谷、扩张、顶峰和衰退

(2)(凯恩斯学派)需求冲击:私人投资的波动→乘数作用→总产出更大的波动;总产出的波动→加速原理→私人投资更大的波动。乘数-加速交互作用原理是凯恩斯学派对经济周期成因的基本解释。 (3)(货币学派)政策冲击:认为经济政策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会对经济造成冲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