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 UXIX 小型机 维护笔记 下载本文

HP9000系统知识手册

a、#vi /etc/rc.config.d/nddconf 去掉注释用的#,改为: ……=ip

……=ip_check_subnet_addr ……=0

b、若上述方法不成功时,可: # vi /sbin/init.d/net

加一行:/usr/bin/ndd –set /dev/ip ip_check_subnet_addr 0

15、无法登录,报Account disable,/etc/passwd文件中的每个用户的后面都变为*: #/usr/lbin/tsconvert –r ;初始化passwd 16、实时显示输出生成的log文件: #tail –f /var/adm/XX.log

17、在客户端的图形界面上启动一些应用软件(例如omniback): 客户端〉xhost + 客户端〉telnet x.x.x.x(应用软件所在主机的IP) 主机〉export DISPLAY=x.x.x.x(客户端IP):0.0 主机〉/opt/omni/bin/xomni

18、在MC的pkg.cntl中配置oracle及listener的启动和停止脚本: su – oracle –c /home/oracle/app/oracle/product/8.1.6/bin/dbstart su – oracle –c ?lsnrctl start? ;启动oracle的listener进程。 su – oracle –c ?lsnrctl stop? ;停止oracle的listener进程。 su – oracle –c /home/oracle/app/oracle/product/8.1.6/bin/dbshut 19、omnibackII 的一些相关命令: #/opt/omni/bin/omnidb –ses ;查看backup的一些log #/opt/omni/sbin/omnisv.sh status ;查看omni的daemon 20、oracle与MC配合时,/etc/oratab中的参数应改为yes. 21、在V class的workstation上配置modem:

a、 启动sam-peripheral devices-modem-选择正确的串口(共有两个串口) b、 修改/etc/inittab和/etc/inetd.conf文件中的响应配置。 22、syslog.log中不停的报“can’t open ttyxx”:

a、 用ps –ef|grep getty确认进程是否存在。 b、 确认ttyxx是否有用。

c、 在/etc/inittab中将其注释掉。 23、控制DLT设备的一些命令行: #mc –p /dev/rac/cxtxdx –r DSM ;扫描DLT设备 #mc –p /dev/rac/cxtxdx –S sXX –D dXX ;从slot到drive取磁带 24、FC60中的lun0丢失:(注意:此方法有可能恢复失败) a、连接串口,设置writeZeroFlag=-1 ;进入的password:infiniti b、amutil –syswipe ;此步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d、 用下列命令生成一个10M大小的且与原配置一样的lun0:

amcfg -R cntrlrID:LUN -d channel:ID,channel:ID,... {-r RAIDlevel [-c capacity] [-s SegmentSize] [-force]} [-V] ArrayID

e、 用下列命令恢复其他的lun的设置(应与原来的配置一样):

amcfg -L cntrlrID:LUN -d channel:ID,channel:ID,... {-r RAIDlevel [-c capacity] [-s SegmentSize] [-force]} [-V] ArrayID

f、 用vgcfgrestore恢复lvm的配置。 25、去掉shell脚本中的^M: #dos2ux XXXX.sh>XXX.sh

26、在D class机的图形console上无法看到主机的启动信息: 主机的后面有一个LAM卡,它上面的开关应从servie改为normal. 27、在图形终端上执行arm的命令不成功,报stringCatelog……: LANG=zh_CN.hp15CN(中文语言环境)改为LANG=C 28、将A6311A(2/20 DLT)用Fibre连到Fibre hub上,主机也连接到Fibre hub上,但主机找不到DLT

- 25 -

HP9000系统知识手册

的Lib和drive: 利用DLT的前面板进行设置:main-sevice-fibre channel-addressing:software改为hardware 进入service的password:42311324 29、查询LANG的变量值: #locale

30、查询光纤卡的loop ID: #fcmsutil /dev/tdXX

31、va7xxx阵列启动command view管理界面的命令: #cvui ;from the server #cvui –h ;from a client

32、vxfs fsck:file system had I/O error(s) on meta-data:

a、 Backup data

b、 fsck –F vxfs –o full /dev/vg00/lvol8,查看有何错误检测到。 c、 fsck –F vxfs –o full –y /dev/vg00/lvol8,进行修复操作。

d、 修复后,若有的文件系统被破坏,用备份的数据来恢复。 33、Database 安装运行时常需要配置异步I/O:

a、 将异步I/O驱动加入内核:async_disk b、 将database配置文件修改:

以oracle为例:vi initsid.ora,将disk_async_io置成true

注:异步I/O允许数据库进程同时读写多个硬盘,提高磁盘的吞吐量。

c、 #mknod /dev/async c 101 0x000000

#chown oracle:dba /dev/async #chmod 660 /dev/async

34、swinstall时系统报“没有所需权限”来安装此软件。 可能的原因:重新配置了网络后,而系统并未重启。 Solution: kill swagenetd 进程。 #/usr/sbin/swagentd –r ;重启此进程 35、查网络log: #netfmt –f /var/adm/nettl.LOG00>/tmp/net.log #vi /tmp/net.log

36、V class的一些troubleshooting 命令:

a、查设备温度,power,clock以及环境告警信息: V22xx: pce_util V2500/V2600: sppdsh sppdsh$ pce 0

c、 online观测硬件情况:

dcm 0

d、 offline观测硬件情况,系统会自动reboot:

est 0

37、配置ip的buffer参数:

a、 在/sbin/init.d/net内加入一行: b、 或者配置/etc/rc.config.d/nddconf ……=ip

……=ip_send_sourc_quench value[0]=0

38、telnet成功后,不能login:

a、 检查/var/adm/inetd.sec b、 检查/etc/default/security

39、Cann’t modify the SHMMAX more than 1073741874 Bytes in HP-UX11.11: a、install patch PHKL_24032

c、 或者Edit /usr/conf/master.d/sysv-shm

修改*range shmmax<=0x40000000 to *range shmmax<=0x40000000000 #/usr/sam/lbin/getkinfo –b

- 26 -

HP9000系统知识手册

40、所有文件的用户名都变为userID数字:

a、 查看/var/spool/pwgr/*.pag的大小是否为0 b、 kill进程/usr/sbin/pwgrd c、 重启进程/usr/sbin/pwgrd 41、关于pfs文件系统的处理: pfs-iso9660、pfs-hsfs、pfs-rrip、pfs-nfs

a、 pfs要求主机名必须能被正确解析 b、 pfs后台守护进程启动:

#nohup /usr/sbin/pfs_mountd > /var/adm/pfs_mountd.log 2>&1 #nohup /usr/sbin/pfsd > /var/adm/pfsd.log 2>&1 c、 pfs后台守护进程的确认

#ps –ef

d、 命令语法:

可使用/etc/pfs_fstab来限制类型,其结构与/etc/fstab相似,例: filesystem dicretory type option freg pass /dev/rdsk/c0t4d0 /cdrom pfs-iso9660 ro,swid 0 0 命令:#pfs_mount –t iso9660 –x unix /dev/rdsk/c0t4d0 /cdrom #pfs_mount /dev/rdsk/c1t2d0 /bal

42、从一台主机上用make_recovery生成的tape来恢复另一台主机时,会出现网卡mac地址冲突:

Solution:vi /etc/rc.config.d/hpetherconf and /etc/rc.config.d/hpbaseconf,将相同的mac内容注释掉,reboot主机。

43、在双机系统中扩vg,新建lv:

a、 停MC cluster,cmhaltcl –f b、 vgchange –c n vgname ;将vg从mc中提出来。 c、 vgchange –a y vgname d、 pvcreate /dev/rdsk/cxtxdx

e、 vgextend vgname /dev/dsk/cxtxdx f、 lvcreate –L xx –n lvname vgname g、 vgchange –a n vgname

h、 vgexport –p –s –m /tmp/vgname.map vgname i、 rcp vgname.map 另一主机名:/tmp j、 在另一台主机上:vgexport vgname

mkdir /dev/vgname

mknod /dev/vgname/group c 64 0xnn0000 vgimport –s –m /tmp/vgname.map vgname k、 cmruncl –f clustename ;启动cluster l、 vgchange –c y vgname ;将vg加入cluster中。 m、 停cluster,重启cluster。

44、自动调整共享内存到sybase应用需要的共享内存值: chart –M /Sybase/bin/dataserver,HP支持的最大的共享内存为2.75GB. 45、console上的显示字符都为大写字符: 因为登陆使用的大写字符,退出,重新登陆即可。 46、umount文件系统时,报device busy: #fuser –k /dev/vgxx/lvxx;umount /filesystem

47、查看用make_recovery生成的tape中的内容:

a、 mt –t(f) /dev/rmt/0mn fsf 1 b、 tar tvf /dev/rmt/0m

48、在cron中加入oracle的全备份: a、vi oracle.sh su – oracle . ./.profile;exp system/manager full=y file=/orabak/data01/data01 log=/orabak/data01/log01 b、su - oracle

c、 crontab –e

- 27 -

HP9000系统知识手册

* * * * * /tmp/oracle.sh

49、Data Protector 安装后无法在clients list中找到本机(cell manager): 在client中用import将本机加进去。 50、N4000上内存扩容规则:

a、 增加memory carrier规则为0,1,2,3.

b、 在同一个memory carrier上增加内存的规则为0a/0b,1a/1b,2a/2b,3a/3b.

c、 两种以上内存条混插时,应根据size先大后小的原则,若有多个memory carrier,则应该横

向增加,即先增加0号carrier的0a/0b,然后为1号carrier的0a/0b,2号carrier的0a/0b,3号carrier的0a/0b,再增加0号carrier的1a/1b,1号carrier的1a/1b,2号carrier的1a/1b,3号carrier的1a/1b……..以此类推。

51、更换一台主机的主板之后需要检查SCSI ID 的设置 适用环境

双机环境下使用SCSI 共享磁盘柜的机器 适用机型

HP 9000 SERVER 实际例子

2001 年底和2002 年两次当我们为华为更换N 机主板后将机器加回到双机环境里之后系 统Crash 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是由于N 系列主机的SCSI ID 设置是存储在主板上的一旦更换了新的主板所有的 SCSI ID 将被设为缺省值7 由于华为的双机环境里在集中安装时一般一台主机的SCSI ID 设为缺省的7 另一台设为6 因此当我们更换了SCSI ID 为6 的主机的主板时如果不设置 SCSI ID 当机器加回到双机环境是就造成SCSI ID 冲突从而引起系统Crash Action Plan

更换主板后首先在现有正常运行的主机上执行以下命令 ioscan –fnk|grep sctl 输出的结果如下example

ctl 0 0/0/1/0.7.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1 0/0/2/0.7.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2 0/0/2/1.7.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13 0/4/0/0.6.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14 0/4/0/1.6.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3 0/5/0/0.7.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8 1/8/0/0.7.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ctl 9 1/12/0/0.6.0 sctl CLAIMED DEVICE Initiator

上表中红色的即为SCSI 卡的SCSI ID 最主要是连接共享磁盘柜的SCSI 卡ID 确认了SCSI ID 后启动更换主板机器到10 秒中断先输入ser 进入services 菜单到机器后查看SCSI 卡的 硬件路径N 机一般为0/4/0/0 与1/10/0/0 L 机一般为0/4/0/0 与0/7/0/0 如果正在运行的机

器SCSI ID 为6 那么就不用更改SCSI ID 如果为7 则需要更改用scsi 命令设置SCSI 卡ID 命令格式如下

scsi init Path ID 号

如果Path=0/4/0/0 ID 设为6 那么命令如下 scsi init 0/4/0/0 6

再设SCSI 卡的传输类型命令格式如下 scsi rate Path ultra

52、防止SD-UX 安装Depots/Filesets 时出现超时错误 适用机型

HP 9000 SERVER 故障原因

在某些CPU 主频较快的系统上当Depots 文件存放在比较慢的介质如磁带机或比较忙的磁 盘上等时SD-UX 可能出现timeout 超时现象 可能的错误信息有

\

-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