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题: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研究 STUDY ON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AWARDED BY THE PULITZER PRIZE 论文正文:
绪论
今天,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性报道鼎足而立,已经成为美国新闻界乃至整个西方新闻界的主流流派之一,其影响不可小觑。
如日中天的调查性报道滥觞于20世纪初美国的黑幕揭发运动。当时,以《麦克卢尔》、《柯里尔》、《世界主义者》和《人人》等杂志为代表的新闻界,向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弊端发起了猛烈的攻讦,推动了进步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扒粪者”(黑幕揭发者)和富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如林肯〃斯蒂芬斯的《城市的耻辱》、艾达〃塔贝尔的《美孚石油公司史》、托马斯〃劳森的《疯狂的金融》以及戴维〃菲利普斯的《参议院的背叛》等。这些“扒粪者”成为调查性报道的先驱,而他们的作品作为开山之作,为日后调查性报道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调查性报道在美国新闻界趋于成熟和流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72年《华盛顿邮报》的一组报道。当时的青年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调查,写出了揭露美国选举丑闻的“水门事件”系列报道,举国轰动,并直接迫使当时的总统尼克松下台。这被认为是美国新闻史上空前的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的里程碑,《华盛顿邮报》因此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极负盛誉的普利策新闻奖之公共服务奖,在美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页。另外,这一时期关于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卡车司机工会等问题的揭露,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这一时期,现代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成形了,其特点是记者在报社的支持下,进行长期的、大量的、艰苦的调查和访问,用详尽而确凿的资料、采访记录、数据等,就某一问题进行全面而透彻的解剖,并有效地推动所揭露问题的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记者不偏不倚,用事实说话,保持客观、中立、平衡的态度。
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由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设立,从1917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贡献突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初,普利策新闻奖只包含4个奖项,以后慢慢增加至现在的14个奖项。其中,“调查性报道
1
奖”是在1985年被增设的。这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调查性报道由于容易引起轰动而被众多媒体广泛采用,成为美国新闻界非常流行的报道方式。接着,1975年,美国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者与编辑协会”,在该协会的协调和指导下,美国的调查性报道进一步蓬勃发展起来。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评奖标准是:“由个人或者团队
1 完成的、堪称调查性报道出色典范的单篇文章或者系列文章”。○
1985年至今,一年一度的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出了20篇/组调查性报道。其中,绝大多数获奖作品由多名记者组成的团队完成。1995年-2004年10年来的获奖作品全部都是系列文章而非单篇文章,由于本文的文本来源——普利策新闻奖官方网站(www.pulitzer.org)资料的缺失,1985年-1994年的情况不详。
和英美等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调查性报道仍显稚嫩。因此,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尤其是向作为美国新闻典范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本分析。
本文使用的文本主要是从普利策新闻奖官方网站上获取的1995年-2004年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英文原文。考虑到基于中文文本的论文会更有价值,因此,在做论文之前,我首先将1999年-2003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英文原文翻译成了中文,一共5组文章,约18万汉字。这项原创性的工作奠定了我整篇论文的基础。
2
2 第一章 概貌分析○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报道样式和我国相比有所
不同。因此在进行详细的文本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它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 从篇幅上来看,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篇幅较长,一般英文原文在1.5万字左右,译成汉语在3万字左右。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一:1999年-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篇幅长
度概览 获奖时间 1999年 2000年 全文篇幅 (英文原文) 16,797字 全文篇幅 (译成汉语) 34,000字 23,000字 9,554字 2001年 43,000字 22,096字 2002年 37,000字 18,464字 2003年 44,000字 24,082字 第二、 从刊发形式上来看,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分几次刊发,而不是一次性地全部刊发。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二:1999年-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刊发形
式概览 获奖时间 1999年 刊发形式 1998年1月11号刊发1篇、1998年2月1号刊发1篇、 1998年2月8号刊发1篇、1998年2月9号刊发1篇、 1998年2月15号刊发1篇、1998年2月22号刊发1篇、 1998年4月5号刊发1篇 1999年9月29号刊发4篇、1999年10月13号刊发3篇、 1999年12月28号刊发2篇 2000年2月19号刊发1篇、2000年3月10号刊发1篇、 2000年3月17号刊发1篇、2000年3月22号刊发1篇 2000年8月16号刊发1篇、2000年11月16号刊发2篇 2000年11月29号刊发1篇、2000年12月20号刊发2篇 2001年9月9号刊发3篇、2001年9月10号刊发4篇、 2001年9月11号刊发4篇、2001年9月12号刊发3篇 2002年4月28号刊发1篇、2002年4月29号刊发1篇、2002年刊发4月30号3篇、2002年11月17号刊发1篇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分析:大致来看,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的刊发形式有三种:
3
第一种是定期刊发。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的获奖作品。《华盛顿邮报》在做这组报道时,采用了定期刊发的方式,分别于2002年9月9号、10号、11号、12号连续4天之内,将共计37,000万汉字的全部14篇稿件刊发完毕。
第二种是不定期刊发。最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的获奖作品。《洛杉矶时报》在刊发这组报道时,采用了随写随发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刊发日期。比如,3月份刊发了三篇文章,而4月、5月、6月、7月断档,8月份又刊发了一篇文章。另外,从2000年2月19号刊发第一篇文章,到2000年12月20号刊发完毕,该组报道的时间跨度很大。
第三种形式介于前两者之间,有时定期刊发,有时又不定期。最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的获奖作品。《纽约时报》在做这组报道时,最初是定期刊发:2002年4月28号发出该组报道的第一篇,接着29号刊发一篇,30号刊发三篇。但是直到半年以后的11月17号,最后一篇才被刊出。定期之中存在着不确定性。
其实,研究刊发形式本身意义不大。比较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刊发形式,了解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者处理采访和写作二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定期刊发说明:记者已经掌握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所有资料,已经采访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所有对象,并且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了全部文章的写作。因此,可以在几天之内把整组文章作为重磅炸弹集中推出去。
不定期刊发说明:记者已经掌握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部分资料,已经采访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部分对象,并且确定或者基本确定自己所做的选题新闻价值很大,值得继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可以先根据已有材料推出一部分文章,然后继续充实资料和采访,并且继续关注选题涉及的现象的发展,随时准备进行进一步的报道或者追踪报道。
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说明:记者已经掌握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所有资料,已经采访了和所做选题相关的所有对象,并且已经完成或者基本完成了全部文章的写作。因此,可以在几天之内把整组文章集中推出去。与单纯的定期刊发不同的是,记者会继续关注选题涉及的现象的发展,并且用较多篇幅加以报道。
第三、 从报道效果上来看,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报道效果显著,常常能够起到改变政府政策的作用。
表三:1999年-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报道效果概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