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下载本文

寸芤失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 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六)芤脉辨证分析表 芤脉

(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 (2)芤而尺盛:常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 (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 (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表六 芤脉分部主病表

┌──┬────┬────┬────┬─────┬─────┬─────┐ │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右 寸 │右 关 │右 尺 │ ├──┼────┼────┼────┼─────┼─────┼─────┤ │ │心血妄行│胁间血气│小便下 │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大便下血、│ │ │为吐衄。│痛、肝不│血、痔瘘│为衄为呕 │及呕血不 │尿血、女子│ │主病│ │藏血、为│出血、女│血。 │食。 │经病。 │ │ │ │吐血目 │子崩漏。│ │ │ │ │ │ │暗。 │ │ │ │ │ └──┴────┴────┴────┴─────┴─────┴─────┘ 6.革脉

图6 革脉示意图

(一)脉象:革脉之形状,内空虚而外绷急。凡脉浮取坚硬搏指,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 (二)革脉体状诗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 按之中空,浑如鼓革。

(三)示意图解:革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坚硬搏指,无缓和柔软之象。中取重按脉力细弱,每在1—2脉力单位,是阴气大伤,无以维阳,形成孤阳外越,即将离决之象。

(四)主病:革脉出现,在男子为失精亡血,妇人为半产漏下。按革脉自古即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谓病见革脉,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阴气虚竭。这两种说法,从表面看,似有矛盾,其实是革脉在轻重程度上的不同。如革脉浮取虽坚硬搏指,而定息寻按,尚较和缓,为阴气骤伤,无以维阳,致孤阳外越坚硬搏指,毫无雍容和缓之意,久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外越,如及时以育阴扶正,养阴以维阳,尚能挽救。总之革脉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病势较重,机体为捍卫外邪,竭尽全力,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坚硬绷急,一为阴气虚竭,无以敛阳,孤阳外越。二者均属危候。 (五)革脉主病诗

革主表寒,亦属中虚。左寸之革,心血虚痛;右寸之革, 金衰气壅。左关迂之,疝瘕为祟;右关迂之,土虚为疼。 左尺诊革,精空可必,右尺诊革,殒命为忧。妇女得之, 半产漏下。

表七 革脉分部主病表

┌──┬─────┬────┬─────┬─────┬─────┬─────┐ │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右 寸 │右 关 │右 尺 │ ├──┼─────┼────┼─────┼─────┼─────┼─────┤ │ │胸闷、气 │右胁胀 │腰酸痛, │咳喘胸闷、│腹胀脘满,│腹胀神疲、│

5

│ │短、心悸、│疼、心烦│遗精早 │气短不足以│食少、消化│女人崩漏半│ │ │胸中有压 │喜怒、脘│泄、失眠、│息,喘促、│迟钝胃疼 │产腰酸痛 │ │主病│缩感、心 │满不思食│尿频、记 │痰涌等。 │等。 │等。 │ │ │绞痛,心 │等。 │忆力不集 │ │ │ │ │ │烦等。 │ │中、健忘 │ │ │ │ │ │ │ │等。 │ │ │ │ └──┴─────┴────┴─────┴─────┴─────┴─────┘ 7.滑脉

(一)脉象;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即指下感到流利如珠。 (二)滑脉体状诗

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三)示意图解:滑脉浮取有力,根据病情而略有不同,体健热盛者,脉力可在5—6脉力单位,中取重取,大致相同,指下有圆滑流利之感,热轻体弱者,一般在4—5脉力单位。脉的宽度一般和正常接近,或有时宽些。

(四)主病:滑脉为气实血壅之候,为痰热上逆,或食积、呕吐、满闷。脉象滑大,滑数,为内热,上为心肺头目咽喉之热,下为小肠膀胱之热,总视滑脉表现之部位而定。如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若平人脉滑而和缓,为荣卫充实,健康之象。若滑大滑数,则为热邪内犯。凡发热由外邪诱发者,其右脉多现滑数。而各种传染病,当热毒在气分时,则右脉多现洪大滑数。 (五)滑脉主病诗

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 寸滑膈痰生呕吐,吞酸舌强或咳嗽; 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颓淋看尺部。 (六)滑脉辨证分析表 (1)病脉

①滑而兼浮--风痰 ②滑而兼沉-一食满

③滑而兼数--风火痰热、热毒壅盛 ④滑而兼实--积滞 (2)平脉

①滑而和缓--健康之象 ②滑而经断--妇女受孕之征 表八 滑脉分部主病表

┌──┬─────┬─────┬────┬─────┬────┬────┐ │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 右 寸 │右 关 │ 右 尺│ ├──┼─────┼─────┼────┼─────┼────┼────┤ │ │心经痰 │头痛目 │腰痛、小│胸满痛、 │皖满腹 │淋痛尿 │ │ │火、心烦 │眩、胁胀 │便赤涩、│咳嗽痰 │胀、宿食│血、小便│ │主病│热、头眩、│痛、心烦、│淋痛、小│多、喘逆 │不化、呕│赤涩、下│ │ │心悸、气 │喜怒、食 │便尿频、│气短。 │吐、 腹│肢肿痛 │ │ │短、失眠、│少、脘闷 │尿急。 │ │痛、消化│等。 │ │ │多梦。 │等。 │ │ │迟钝。 │ │ └──┴─────┴─────┴────┴─────┴────┴────┘

6

8.濡脉

(一)脉象:濡脉细小,与弱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脉多现于浮分,浮而柔细便是濡脉。 (二)濡脉体状诗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 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三)示意图解:濡脉浮泛于皮肤之上,脉力较弱,一般多在3—4脉力单位,脉体较细,比正常脉有时细到一倍,正常脉体的宽度皆为两格,而濡脉宽度,在起波基底仅为一格,脉率无特殊情况不数,故皆用7波峰记录。

(四)主病:濡脉为湿伤气血之候,濡主外伤暑湿,故濡脉偏浮。内伤虚劳,亡血伤阴,阴失潜敛,虚阳上泛,而脉亦偏浮。暑湿为外邪,机体为抗御暑湿,而气血奔集于表而脉偏浮。阴血两伤,无以维阳,而虚阳不敛,脉亦现浮。考濡脉虽同为浮而细软,而有内伤外感之不同,所以溽暑季节 及南方湿热地带,多见此脉。濡脉细软,为气血不足,故主诸虚,但湿邪外袭,压抑脉道,脉亦软而浮,又不可作为虚论,临床辨,必须脉证合参。 (五)濡脉主病诗

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见濡, 健忘惊悸;右寸见濡,腠虚自汗。 左关逢之,血不荣筋;右关逢之, 脾虚湿侵。左尺得濡,精血枯损, 右尺得濡,命火衰微。 表九 濡脉分部主病表

┌──┬─────┬─────┬────┬───┬─────┬─────┐ │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右 寸│右 关 │右 尺 │ ├──┼─────┼─────┼────┼───┼─────┼─────┤ │ │心虚惊 │右胁胀满不│男子伤 │咳逆憎│脾胃虚弱、│下元虚冷,│ │ │悸、胸满 │适、心烦喜│精、女子│寒、胸│胃脘胀闷、│肠虚泄泻,│ │主病│气短、盗 │怒,血不荣│脱血、腰│闷、气│消化迟钝、│便溏、 肢│ │ │汗、失眠。│筋而筋挛疼│腿酸痛。│短,自│虚肿、 身│冷。 │ │ │ │痛。 │ │汗。 │倦、食少。│ │ └──┴─────┴─────┴────┴───┴─────┴─────┘ 9.沉脉

(一)脉象:沉脉举之不足,重按乃得,即浮取摸不见,须重按至骨肉之下,筋骨之上方能得之。按正常无病之人,也可出现沉脉。镇静沉潜的人,脉多现沉。肥胖者脉亦多沉,所谓沉脉必须浮取摸不到,中取略见,重取最显。若浮取摸到,即不能谓之沉脉,正常人冬季多见沉脉。 (二)脉象体状诗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 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三)示意图解:沉脉浮取摸不到,中取模糊不清,只有沉取方能形状宛然。如浮取摸到,即不能称之为沉脉。至于脉力、脉体、应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体现。

(四)主病:沉脉属阴脉,多见于下利、浮肿、呕吐及情绪郁结、气滞血郁等证。故沉脉其病在里、在下、属寒,属久病。然须察其有力无力以辨虚实,若脉现沉微、沉细、沉迟或沉伏,为阴盛阳微,宜用回阳生脉之法。若脉现沉数、沉滑、沉实,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少津,为实热,宜用清热解毒、育阴退热法。故沉脉的诊法,为辨证的关键。用以察寒热,辨虚实。诊脉时应时刻注意脉象浮中沉力量的对比,以观察疾病的演变。每见表邪初感,风寒外束,经络壅滞,脉象不浮,而反现沉紧,是沉并非在里,应以宣表散寒之法。此种病人,脉虽见沉,而其症状,必有

7

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身疼痛之表证. (五)沉脉主病诗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气短, 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 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 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六)沉脉辨证分析表 沉脉

(1)沉滑——痰食 (2)沉实——内有积滞 (3)沉数——内热 (4)沉紧——阴寒冷痛 (5)沉弦——痰饮壅闭 (6)沉缓——内郁寒湿 (7)沉微——阳微气虚 (8)沉涩——血虚气滞 表十 沉脉分部主病表

┌──┬────┬─────┬────┬────┬─────┬────┐ │部位│左 寸 │左 关 │左 尺 │右 寸 │右 关 │右 尺 │ │ │ │ │ │ │ │ │ ├──┼────┼─────┼────┼────┼─────┼────┤ │ │胸部寒痰│肝郁胁满 │肾寒腰 │肺寒停 │胃中积滞、│腰痹疝 │ │ │气壅、胸│痛、脘满 │痛、小便│饮、胸满│脘满腹胀、│痛、少腹│ │主病│满痛、心│腹胀、食 │频浊、少│痛咳喘气│食不消嗳 │胀、小便│ │ │悸气短,│少、心烦、│腹胀满。│短,不足│酸胃痛 │不畅等。│ │ │头眩。 │喜怒。 │ │以息。 │ │ │ └──┴────┴─────┴────┴────┴─────┴────┘ 10.伏脉

(一)脉象:伏脉脉行筋下,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戴同父说:“伏脉轻取不见,中按亦不见,迨重手极按,又模糊不显,直至用力左右寻按,其脉乃见。”与沉脉的区别,沉脉浮取中取不见,重按则脉象显然,伏脉浮取中取不见,重按模糊不清,须经用力左右寻按,方能得其脉象。 (二)伏脉体状诗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 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痛证属阴。

(三)示意图解:伏脉浮取中取不见,惟沉取用力寻按始见,而波峰亦隐微不显,脉力脉体,与常脉无异。

(四)主病:凡邪伏幽深,则脉常隐伏不出,如湿邪阻隔、火闭、寒闭、气闭、,疼痛郁结之症,及吐泻太过之际,多见伏脉。严重吐泻时可见伏脉,为休克的先兆。《脉简补义》云:“久伏致脱”,即是说伏脉可能是虚脱之前的表现。在类中风突然发生时可见伏脉。其它如惊骇及暴怒时,亦可常见到伏脉。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疝瘕留饮,水气宿食,霍乱吐利等证,脉多沉伏,皆经脉阻滞,营卫不通之故。

(五)伏脉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