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下载本文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和药物的影响。(4)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有时间延搁现象。(5)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全或无‖的;而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终板电位属于局部电位,有总和现象。

9. (1)坐骨神经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的倒转和复原,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2)兴奋沿坐骨神经的传导。实质上是动作电位向周围的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导,在有髓神经纤维是以跳跃式传导,因而比无髓纤维传导快且―节能‖。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是―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因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3)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实际上是―电—化学—电‖的过程,神经末梢电变化引起化学物质释放的关键是Ca2+内流,而化学物质ACh引起终板电位的关键是ACh和Ach门控通道上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后结构改变导致Na+内流增加。(4)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是指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某种中介性过程,关键部位为三联管结构。有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纵管系统对Ca2+的贮存、释放和再聚积。其中,Ca2+在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5)骨骼肌的收缩。肌细胞膜兴奋传导到终池→终池Ca2+释放→胞质内Ca2+浓度增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球蛋白变构,暴露出肌动蛋白上的活化位点→处于高势能状态的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头部发生变构并摆动→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肌节缩短。肌肉舒张过程与收缩过程相反。 由于舒张时肌浆内钙的回收需要钙泵作用,因此肌肉舒张和收缩一样是耗能的主动过程。

10.前负荷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其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初长度;而能产生最大张力(最佳收缩效果)的肌肉初长度,则称为最适初长度。肌肉产生张力或缩短,靠的是粗肌丝表面的横桥和细肌丝之间的相互作用。肌肉的初长度决定每个肌小节的长度,因而也决定了细肌丝和粗肌丝相重合的程度,而这又决定了肌肉收缩时有多少横桥可以与附近的细肌丝相互作用。在体肌肉基本上均处于最适初长度,这一长度等于肌节为2.0~2.2μm时的长度,当肌节处于这种长度时,粗

细肌丝间的关系恰好使横桥的作用达到最大限度,从而出现最佳收缩效果。而小于这种长度时,两侧的细肌丝相互重叠或在一侧发生卷曲而妨碍横桥的作用;大于这种长度时,粗细肌丝之间的重叠程度将逐渐变小,使得肌肉收缩时起作用的横桥数也减少,造成所产生张力的下降。

第三章 血液

一、名词解释

1.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2. 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 3. 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

4.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5. 血清(serum)

6.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suspension stability) 7. 血型( blood group) 8. 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9. 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10.贫血(anemia)

二、填空题:

1. 以细胞膜为界将体液分为( )和( )。血浆是( )最活跃的部分,它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成为细胞与外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

2.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称为( )。 3. 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 );女子的血细胞比容为( )。在脱水时,其值( );贫血时,其值( )。 4. 正常成人的全部血量约占体重的( )。 5. 血浆蛋白中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具有免疫功能的是( )。 6.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是维持( )与( )之间的水平衡。

7. 维持细胞内与细胞外之间水平衡的渗透压是( ),主要是由( )所形成。 8.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313mOsm/L.静脉输入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 ),血细胞形态( )。

9. 正常人血液pH值为( )。血液pH值的相对恒定取决于所含的各种缓冲物质,在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 )。

10. 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约为( );女子平均约为( ),这种差异主要与( )9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水平有关。

11. 正常成年男子Hb的含量是( );女子的Hb含量是( )。

12. 红细胞的脆性越小,说明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 ),越不易( )。 13. 血沉的正常值男子为( );女子为( )。

14. 生理性止血分为( )、( )、 ( )三个过程。

15. 血液凝固分为( )、( )、( )三个步骤。

A. 因子X的激活过程 B. 凝血酶激活过程 C. 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 有无血小板参与 E. 有无Ca2+参与

10.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A. 因子Ⅻ B. 因子Ⅱ C. 因子Ⅹ D. 因子Ⅶ E. 因子Ⅰ

11.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 )

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 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 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 E. 抑制血小板聚集 12. 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 A. 因子Ⅰ B. 因子Ⅱ C. 因子Ⅲ D. 因子Ⅶ E. 因子X

13. 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 )

A. 因子ⅡaB. 因子Ⅲ C. 因子Ⅳ D. 因子XⅡaE. 因子XⅢa 14. 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 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 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D. 激活因子Ⅻ E. 促进血小板聚集

15. 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特性( ) A. 粘附 B. 聚集 C. 收缩 D. 吸附 E. 释放

16.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

A. 纤维蛋白收缩 B. 红细胞叠连 C. 白细胞变形 D.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 红细胞破裂 17. 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 A. A抗原 B. B抗原 C. O抗原 D. H抗原 E. C抗原

18. 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 ) A. C抗原 B. A抗原 C. D抗原 D. E抗原 E. B抗原

19.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 A. 运输O2和CO2B. 缓冲功能

C. 参与生理止血 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20. 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 )

A. A型 B. B型 C. O型

三、选择题:

1.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 )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B. 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 维持细胞正常体积 D.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E. 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 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 ) A. 0.85%NaCl溶液 B. 10%葡萄糖溶液 C. 1.9%尿素溶液 D. 20%甘露醇溶液 E. 0.85%葡萄糖溶液

3. 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 A. 血浆蛋白含量 B. 渗透压的高低 C. 红细胞数量 D. 白细胞数量 E. NaCl的浓度

4. 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 A. 血浆蛋白含量 B. 红细胞数量 C. 白细胞数量 D. 红细胞的叠连 E. NaCl的浓度

5. 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 A. 不含血细胞 B. 蛋白含量低 C. Na+含量高 D. K+含量高 E. Cl-含量高

6.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 A. 纤维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凝血因子 D. 血小板 E. Ca2+

7.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8. 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 ) A. 纤维蛋白溶解 B. 纤维蛋白的激活 C. 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 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 E. 因子Ⅷ的激活 9. 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

10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D. AB型 E. Rh阳性

21. 某患者血沉增快,若将该患者的红细胞置于正常人血浆中,其红细胞沉降的速度将( ) A. 增快 B. 下降 C. 正常 D. 无变化 E. 无法判断

22.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对哪项物质吸收障碍 ( ) A. 蛋白质 B. 叶酸 C. 维生素B12 D. 脂肪 E. 铁

23.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皮肤粘膜常自发性出现出血点和紫癜,主要是由于( ) A. 不易形成止血栓 B. 血管不易收缩 C. 不能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 血凝块回缩障碍 E.血液凝固障碍

24. 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生后易患 ( )

A. 血友病 B. 白血病 C. 红细胞增多症 D. 新生儿溶血病 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 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9. 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75%-80%来自白蛋白。

10.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

二、填空题:

1.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中间环节 2. 内环境稳态

3. 40%~50% 37%~48% 升高 降低 4. 7%~8% 5. 白蛋白 球蛋白 6. 血浆 组织液 7. 晶体渗透压 NaCl 8. 不变不变

9. 7.35~7.45 NaHCO3/H2CO3 10. 5.0×1012/L 4.5×1012/L雄激素 11. 120~160g/L110~150g/L 12. 高 破裂

13. 0~15mm/h 0~20mm/h

14 血管收缩 血小板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 15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凝血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生成

四、问答题:

1. 简述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2. 何谓纤维蛋白溶解?基本过程和意义如何?. 3.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和影响因素有哪些? 4. 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

5.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

6. 什么叫交叉配血?输血原则有哪些?

三、选择题:

1.A 2.A 3.C 4.B 5.B 6.B 7.D 8.C 9.A 10.A 11.D 12.C 13.A 14.C 15.A 16.D 17.D 18.C 19.A 20.D 21.C 22.C 23.C 24.D

第三章 血液(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1.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

2. 红细胞在血液循环中通过小于其直径的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时,将会发生卷曲变形,过后又恢复原状的特性。

3. 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4. 通常以红细胞在第1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成年男性为0-15mm/h,女性为0-20mm/h。

5. 指从凝血块中析出的液体部分。 6. 红细胞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7. 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

11

1. 其生理功能:①运输功能;②缓冲作用;③参与机体免疫功能;④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⑤参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2. 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纤维蛋白和因子Ⅰ水解的过程。基本过程包括: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其作用是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块和血管内的血栓,使血流通畅,保持血管内血液处于液态。

3. 红细胞的生成原料有铁和蛋白质。铁的来源有两方面:一为食物中摄取Fe3+,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Fe2+在酸性环境中易被吸收,每日约吸收1mg左右。二为红细胞在体内破坏释放出来的Fe2+重新被机体利用。蛋白质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分解后的多种氨基酸,在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内的聚核蛋白体处合成珠蛋白,作为血红蛋白组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成成分。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有:维生素B12、内因子和叶酸。叶酸正常每日由食物中摄取50~100μg.它直接参与细胞核中DNA的生物合成,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发育、成熟。维生素B12能增加叶酸在体内的利用率,促使贮存型四氢叶酸活化,而促进DNA的合成。内因子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粘蛋白,它可保护和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而间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4. 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主要区别是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形成是指参与凝血过程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存在于血管内血液之中。当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或基膜,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过程如下。(1)血浆中因子Ⅻ接触受损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或基膜被激活为Ⅻa.(2)在Ⅻa的摧化下,因子Ⅺ被激活为因子Ⅺa.(3)在Ⅺa的摧化下,因子Ⅸ被激活为Ⅸa.(4)因子Ⅸa、因子Ⅷ、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摧化因子Ⅹ,使其活化为Ⅹa.(5)因子Ⅹa、因子V、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形成一复合物,称为凝血酶原激活物。整个形成过程参与的因子较多,反应时间较长。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血管壁受损伤外,机体其他组织亦受损伤并释放凝血因子参加凝血的过程。(1)组织损伤释放出因子Ⅲ(组织凝血致活素)进入血液后与Ca2+、因子Ⅶ共同组合成复合物。(2)在因子Ⅲ、Ca2+、因子Ⅶ复合物摧化下因子Ⅹ转变为Ⅺa,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此过程较内源性凝血系统参加因子少,反应时间短。

5. 在血管无明显损伤或破裂的情况下,心血管内也经常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形成,说明在心血管系统正常时也发生凝血过程。然而,在正常机体内血液并没有凝固,却处于流动状态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2)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动,可迅速溶解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3)正常血浆中存在着肝素、抗凝血酶Ⅲ等抗凝物质,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4)血流迅速,一旦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迅速得到稀释,并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

6. (1)交叉配血: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 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

1. 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atory

filling pressure)

2.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3.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4.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5. 轴突反射(axon reflex) 6. 减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

7. 脑缺血反应(brain ischemic response) 8.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9. 血压(blood pressure) 10.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11. 直捷通路 (thoroughfare channel) 12. 心血管交感紧张(cardiovascular

sympathetic tone) 13. 心钠素(cardionatrin) 14.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15.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

16. .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17. 减慢射血期(period of slow ejection) 18. 等容舒张期(period of isovolumic

relaxation)

19. 快速充盈期(period of rapid filling) 20. 减慢充盈期(period of slow filling) 21. 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22.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23. 心指数(cardiac index)

24.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 侧,总称交叉配血试验,应 在37摄氏度下进行,若两侧均无凝集反应,则配血相合;若主侧发生凝集,则配血不合, 不能输血;若主侧不凝,次侧凝,只能应急时输血,且不宜太快太多,并密切观察,如果 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 (2)输血原则: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保证供血和受血者ABO血型相合,对育龄妇女和需反复输血病人,还必须使供血和受血者Rh血型相合,以免受血者被致敏后产生抗Rh抗体。输血最好采用同型输血,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

第四章 循环生理

一、名词解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