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2版 下载本文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15. 大脑皮层第一体表感觉区位( )

于,该感觉区的投射特点是( )、( )、( )。 16. 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络方式的

不同,突触后抑制可分为( )和( )两种。

17. 牵张反射有( )、( )

两种类型,其中( )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18. 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有( )

和( )两种作用。

19. 小脑的功能有( )、( )、

( )。

20. 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分布于( ),

具有( )、( )以及运动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精细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等特点。

21. 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的正常脑电图为

( )波,大脑皮质兴奋时为( )波,困倦时出现( )波,睡眠、缺氧等情况出现( )波。

22. 内脏痛觉对( )、( )、

( )和( )等刺激比较敏感。

23.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有( )运

动神经元和( )运动神经元,它们的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 24. 腱器官是( )感受器,而肌梭

( )是感受器。

25. 在异相睡眠期间,眼球出现( ),

部分躯体( ),内脏活动处于( )状态。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直径越大,传导越慢

B. 增加细胞外K+浓度可加快传导 C. 髓鞘越厚,传导越慢

D. 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可加快传导 E. 麻醉不影响传导速度

2.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反应 B. 反射

C. 适应 D. 反馈 E. 整合

3.反射弧中哪一个环节最易疲劳( ) A. 效应器 B. 传入神经元 C. 中间神经元 D. 感受器 E. 突触

4.有髓纤维的传导速度 ( )

A. 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B. 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C. 不受温度的影响 D. 与直径成正比 E. 与剌激强度有关

5.下列关于神经纤维传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结构的完整性 B. 功能的完整性 C. 单向传导 D. 相对不疲劳性 E. 无突触延搁

6.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一对一传递 B. 突触延搁 C. 单向传布 D. 总和 E. 易疲劳

7.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赖于 ( )

A. 血液供应 B. 细胞外液 C. 反向轴浆流动 D. 顺向轴浆流动 E. 双向轴浆流动

8.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反射方式是 ( )

A. 兴奋和抑制 B. 正反馈和负反馈 C.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D. 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E. 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9.属于非化学性信息传递的方式是( ) A. 对靶器官的作用 B. 神经-肌肉接头激素 C. 经典突触 D. 缝隙连接 E. 曲张体

10.脊髓灰质炎患者发生肢体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A. 病毒对患肢肌肉的直接侵害 B. 患肢肌肉血液供应明显减少 C. 失去支配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D. 失去高位中枢对脊髓的控制 E. 运动神经元受损而患肢长期废用 11.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 ) A. 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B. 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C. 中枢突触的多少

49

蚌埠医学院学生会 生理学 D. 感受器的敏感性 E. 效应器的敏感性

12.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属于 ( ) A. 交互抑制 B. 侧支抑制 C. 突触前抑制 D. 突触后抑制 E. 前馈抑制

13.传入侧支性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A. 去极化抑制 B. 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C. 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 D.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E.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 A. 多巴胺 B. 乙酰胆碱 C. 去甲肾上腺素 D.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E. 5-HT

15.下列物质中,属于中枢抑制性递质的是( ) A. GABA、甘氨酸 B. 多巴胺、酪氨酸 C. 谷氨酸、门冬氨酸 D. 乙酰胆碱 E.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16.下列哪一项属于胆碱能受体( ) A. M、α B. M、β C. M、α、β D. M、N1和N2 E. M、β1、β2、β3 17.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A. 乙酸胆碱 B. 去甲肾上腺素 C. 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 D. 5-羟色胺 E. 多巴胺

18.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A. 去甲肾上腺素 B. 乙酰胆碱 C. 多巴胺 D. 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 E. 5-羟色胺

19.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乙酰胆碱 D.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E.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20.下列何种效应主要与胆碱M样作用有关( ) A. 心脏活动加强 B. 支气管痉挛 C. 胃肠活动减弱 D. 终板电位增大 E. 瞳孔扩大

21.递质共存的正确叙述是( ) A. 一个核团的多个神经元内共存同一种递质 B. 一个神经元内可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 C. 两个神经元共存一种递质和一种调质 D. 两个神经元共存一种相同的递质 E. 两个中枢的神经元共存同一种递质 22.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是( ) A. 单线联系 B. 辐散联系 C. 聚合联系

D. 链锁状联系 E. 环状联系

2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 A. Na+,K+,Cl-,尤其K+ B. Ca2+,K+,Cl-,尤其Ca2+

C. K+,Cl-,尤其Cl- D. Na+,K+,尤其Na+

E. K+,Ca2+,Na+,Cl-,尤其Cl-

2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升高 ( ) A. Na+,K+,Cl-,尤其K+ B. Ca2+,K+,Cl-,尤其Ca2+ C. Na+,K+,尤其Na+D. Cl- E. K+,Ca2+,Na+,Cl-,尤其Cl- 25.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 )

A. 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B. 突触前膜超极化 C.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E. 结构基础是神经元的轴突-树突联系

26.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 A. 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少 B. 兴奋性递质破坏过多 C. 兴奋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D. 去极化抑制 E.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27.突触前膜受体的作用是( ) A. 促进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 B. 引起前膜外Ca2+内流 C. 促进递质的贮存 D. 促进前膜对递质的重摄取 E. 调节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

28.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

A. 链锁状联系? B. 辐散式联系 C. 环状联系 D. 传入侧支式联系 E. 聚合式联系

29.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不易疲劳 B. 双向传递 C. 突触延搁 D. 不能总和 E. 不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30.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后电位 D. 超极化 E. 复极化

31.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正确的叙述是( )

A.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B. 突触后膜对Ca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