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预习单 下载本文

1.作者简介 2.理清脉络,讨论分段,加上小标题 (1) :( -- ) (2) :( -- ) (3) :( -- ) (4) : ( -- ) 3. 你对“武松打虎”中哪些语言最感兴趣,请读一读 出示句子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泄了一半。” (1)“般”是什么意思? 大虫抓人都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2)体会“闪”字的用法,感悟武松的机智灵敏。 “闪”与哪个动词比较接近?( ) (3)你们认为老虎凶猛吗?作者描写虎的凶猛其实是为了什么? 5.思考:武松为何丢下哨棒?他的哨棒为何折成两截?突出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 6.做一做 把下面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 (a)店家给武松(筛)了满满一碗酒。( ) (b)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c)(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 ) (d)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 (e)请勿自(误)。( ) 四、见仁见智 有根有据 学了本篇课文,你觉得学到了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1.本课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2.阅读《水浒传》。 3.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21《猴王出世》预学单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生字词,会读“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的造化、伸头缩颈”等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石猴”勇敢顽皮、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4.知道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重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难点) 【预习导航】 一、读句读段 绘声绘色 我读了课文最喜欢的( )自然段,读了( )遍,已达到( )。我要读给我的同伴听,请他们给我评价 。 二、认字认词 活学活用 1.形近字组词 猴( ) 阴( ) 碣( ) 楷( ) 河( ) 候( ) 阳( ) 喝( ) 皆( ) 呵( ) 碗( ) 蜿( ) 违( ) 豌( ) 婉( ) 苇( )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释下列词语。 围圆: 序齿: 遂有: 灵通: 石窍: 石碣: 瞑目: 造化: 天造地设: 抓耳挠腮: 三、品句品段 入情入境 (一)走近作者 (二)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研读: (1)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在关键处画上标记。 那么,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 (3)默读第2—4自然段,看看这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画出句子,用一两个词语写批注。 (石猴端坐上面道:……你们……为何不拜我为王?) 4.试一试 (1)把下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 (a)真是一个好所在。 ( ) (b)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 ) (c)复瞑目蹲身。 ( ) (2)把成语补充完整 拱伏无( ) 各抒己( ) 兴国( )邦 平( )近人 ( )里如一 酸甜( )口 盛气( )人 千( )一发 身( )其境 四、见仁见智 有根有据 本课课文有很多字、词语与我们现在的表达方法不一样,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五、化人化文 相辅相成 1.用自己的话说说《猴王出世》这个故事。 2.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3.课外读一读《西游记》原著中的其它故事 22《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预学单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会读“鹐架似的”“膀大腰粗”等词语,读准儿化音。 2.能正确、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机智敏捷,胖墩儿的沉稳老练的性格特点,(重点)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 【预习导航】 一、读句读段 绘声绘色 我将课文读了( )遍,已达到( )。 (读正确☆,读正确读通顺☆☆,读正确读通顺读出嘎子的机智敏捷☆☆☆)。 个人评价( ) 小组评价( ) 二、认字认词 活学活用 1.看拼音写词语 pò zhàn gū dōng shuāi jiāo lěng bàn zǐ ( ) ( ) ( ) ( ) jīng shén dǒu sǒu shǒu jí yǎn kuài yǎng miàn cháo tiān ( ) ( ) ( ) 2.我能读准儿化音 猴儿 虎势儿 牛劲儿 单褂儿 一点儿 胖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