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12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学案 下载本文

专题12 波粒二象性 原子和原子核

考题一 光电效应与光子说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k=hν-W0.

2.用图象表示光电效应方程,如图1所示

图1

(1)极限频率:图线与ν轴的交点的横坐标ν0. (2)逸出功:图线与Ek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 (3)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3.处理光电效应问题的两条线索:光强和光的频率 (1)光强→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数多→光电流大 (2)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

例1 爱因斯坦因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并成功地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某种金属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ν0为极限频率.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 )

1

图2

A.逸出功与ν有关

B.当ν>ν0时,会逸出光电子 C.Ekm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D.图中直线的斜率与普朗克常量有关

解析 金属的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与入射光频率ν无关,故A错误;当ν>ν0时会有光电子逸出,故B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与入 ΔEkm

射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知h=,故D正确.

Δν答案 BD 变式训练

1.一光电管的阴极K用截止频率为ν的金属铯制成,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正向电压为U.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射向阴极,产生了光电流.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1)金属铯的逸出功W0;

(2)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Ek. 答案 (1)hν (2)eU+h-hν

解析 (1)由题知,金属铯的逸出功W0=hν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λccEkm=h-W0=h-hν

λλ根据动能定理得:eU=Ek-Ekm

联立得: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Ek=eU+h-hν

2.如图3所示电路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图中标有A和K的为光电管,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理想电流计可检测通过光电管的电流,理想电压表用来指示光电管两端的电压.现接通电源,用光子能量为10.5 eV的光照射阴极K,电流计中有示数;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缓慢向右滑动,电流计的读数逐渐减小,当滑至某一位置时电流计的读数恰好为零,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6.0 V;现保持滑片P位置不变,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若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__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cλ 2

图3

答案 4.5 eV 为零

解析 由题知,当电流计的电流为0时,U=6.0 V,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0 eV.由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得W0=hν-Ekm=4.5 eV.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电流计的读数仍为零.

3.用同一实验装置如图4甲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分别用A、B、C三束光照射光电管阴极,得到光电管两端电压与相应的光电流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C两束光照射时对应的遏止电压相同,均为Uc1,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图4

A.B光束光子的能量最小

B.A、C两束光的波长相同,且比B光的波长长

C.三个光束中B光束照射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量最多 D.三个光束中B光束照射时光电管发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 答案 BD

解析 当光电流为零时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为截止电压,对应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由eU截=12mvm =hν-W0知,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截止电压U截越大,A光、C光的截止电压2

相等,故A光、C光的频率相等,它们的最大初动能也相等,而B光的频率最大,能量最大,故最大初动能也最大,对应的波长最小,故A、C错误,B、D正确.

考题二 氢原子光谱与能级

1.玻尔理论的基本内容

3

(1)能级假设:氢原子En=2(n为量子数). (2)跃迁假设:吸收或释放的能量hν=Em-En(m>n) (3)轨道假设:氢原子rn=nr1(n为量子数) 2.解决氢原子能级跃迁问题的四点技巧

(1)原子跃迁时,所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只能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2)原子电离时,所吸收的能量可以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级的绝对值. (3)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光子的种类N=C =n2

2

E1

nn?n-1?

2

.

(4)计算能级能量时应注意:因一般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参考面,故各个能级的能量值均为负值.

例2 如图5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

图5

A.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

B.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C.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 eV的能量

D.在6种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明显

解析 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从n=4跃迁到n=2,可以从n=3跃迁到n=2,可知产生的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尔末系,故A正确;从n=4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最大,波长最短,故B错误;n=4能级,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0.85 eV,可知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 eV的能量,故C正确;在6种光子中,n=4跃迁到n=1能级,光子能量最大,康普顿效应最明显,故D正确.故选A、C、D. 答案 ACD 变式训练

4.如图6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一群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一群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