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复习纲要 下载本文

④早期人文主义教育后来走向了形式主义,意大利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差异: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十分强调虔诚与道德的价值。 ②教育的政治功能迥异。意大利在文艺复兴前期实行城市共和制,共和政体要求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家崇尚君主制,把治理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君主和朝臣身上。因此,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对那些将来有希望成为君主和朝臣的人施以什么样的教育。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蒙田《论学究气》、《论儿童教育》,比代要求培养“完全的绅士”。

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①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重视个性发展,在教育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

②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很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具有古典性质。 ③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都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要关注人的今生而非来世。

④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有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

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脱胎于文艺复兴运动,而后者并非大众运动,这就造成: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上层子弟;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君主等上层人物。 二、新教教育

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宗教改革起源于德国,发起者是马丁·路德。

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梅兰克顿(拉丁文法中学的改革,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斯特拉斯堡文科古典中学的实践)、布根哈根(初等学校的建立);

路德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 (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

(3)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4)梅兰克顿的《萨克森学习计划》。在此体系中,国家对教育行使控制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和世俗性母的兼顾,神学和人文学科并重。他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的伟大导师”。

(5)斯图谟的古典文科中学实践。斯图谟江将三所旧的拉丁中学改造为一所新教性质的古典文科中学,即斯特拉斯堡文科中学。在教育中强调教育的宗教性目的,教学内容以拉丁文、希腊文为主。采用比较严

13

格的分级教学制度。

(6)布根哈根与初等学校的创建。1528年,布根哈根制定了一个学校章程,提出为所有儿童开办良好的初级学校,进行宗教教育,并用德语教儿童读写。

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教派的活动中心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认为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加尔文被誉为“普及教育之父”。其改革特点有 (1)强调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宗教的意义;

(2)提倡普及免费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要求国家开办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 (3)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将宗教科目与人文科目结合起来;

(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方式,创办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日内瓦学院,以培养传教士、神学家和教师为目的;

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主要改革有

①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对教师的言行、宗教信仰予以严格的监督;

②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培养绅士,现实主义精神加强,但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 ③民族意识加强,加强英语教学,显著特点;

④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实行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 三、天主教教育

耶稣会反对宗教改革而兴起,代表人物西班牙的罗耀拉;

1.耶稣会学校:统称学院,分初、高两级,初级相当于中等教育和大学预科,高级部之上还有神学部,最高一级的教育,不重视初等教育;

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和中世纪没很大区别。 ①以《耶稣会章程》和《教学大全》两文件为纲领。

②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很少使用体罚。

14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 一、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1.教育概况 (1)初等教育:

①17-18世纪英国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主要阻力来源于教育自由的积习,如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通行初等慈善教育等。

②初等学校由教会掌握,非教会的个人和团体也办一些慈善学校,如:免费学校、乞儿学校、流动学校等。 ③教学条件差,教学内容简单,教师多由手工业者、伤残军人、老年人等充任,没有专职教师。 ④教学的对象主要是贫民儿童,富人通过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启蒙和中学预备阶段的教育。

⑤星期日学校,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为贫民儿童举办的一种初等教育机构,主要是利用星期日为贫民儿童传授简单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

(2)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形式有文法学校、公学和学园等形式。

①文法学校和公学。两者都是私立教学机构。公学区别于家庭教师的教学,其教学质量较高,目标是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均高于文法学校,是“英国绅士的摇篮”;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一般为五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二者都以升学教育为宗旨。

②学园。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后由非国教派创办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注重自然科学、现代外语等实用学科的教学。它是英国在办学指导思想和内容方面的新探索,提供了英国教育制度发展的新模式,也为工业革命的开始准备了条件。 (3)“导生制”学校:

①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学校,1798年,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教师兰卡斯特在伦敦开办一所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学校,同时牧师贝尔也在殖民地开办了类似的学校;

②基本方法是先由教师在学习中选择一些年龄比较大、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奇缺的压力,但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

(4)高等教育的发展:19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大学研究和教授这些学科。英国高等教育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主要体现为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 “新大学运动”:

①开明人士提倡建立新型的教授世俗知识的大学以代替古典大学的思潮推动了“新大学运动”,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打开此运动序幕。

15

②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领下出现许多新的大学。

③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A私立;B不问教派,男女均可入校;C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D教育面向中产阶级;

大学推广运动:

①出现在19世纪40年代,主要是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 ②大学生推广运动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使社会中下层阶级的子女有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③推动了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

(5)1870年《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

①该法案的宗旨在于在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之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②其主要内容有:

A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

B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C对 5~12 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 D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立公立学校。 E学校中世俗科目和宗教科目脱离。

③其意义在于:是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最有意义的是强迫初等教育,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之后初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1900年,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

2.洛克论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其次还有《工作学校计划》、《人类理解论》。近代史上第一个较为明确地提出了包含德智体三育教育体系的人; (1)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白板说”:认为人出生之后心灵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上的。是其主要教育思想理论。此外还有“感觉说”,“经验说”; (2)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

①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绅士不仅要有健壮的身体,还必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 ③教育的途径,绅士教育不能靠学校教育,而是需要通过家庭教育; (3)绅士教育的内容:

①健康教育或体育。他把健康教育看成绅士教育的基本要素,并把它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