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栽培(考试重点) 下载本文

13、论述营养液的配制技术-------包括: (一) 原料及水的纯度计算 1. 营养元素化合物

配制营养液的大量元素化合物大多使用工业原料或农用肥料,常含有吸湿水和其它杂质,纯度较低,因此,在配制时要按实际含量进行营养液配方的调整计算。如果大量元素化合物的杂质中含有微量元素,在配制营养液时要扣除这部分含量。

用纯度较高的化学试剂提供微量元素,可按纯品直接称取。

营养元素化合物明显吸潮后,必须测定其含水量后进行折算使用。 2、 水

在软水地区,水中的化合物含量较低,只要是符合规定的水质要求,可直接使用;

在硬水地区,应根据硬水中所含Ca2+、Mg2+数量的多少,换算成四水硝酸钙和七水硫酸镁,将它们从配方中扣除,减少了的氮用硝酸(HNO3)来补充。如果加入补充氮源的硝酸后仍不能使营养液的pH降低至栽培要求时,可用磷酸取代部分磷酸盐达到中和硬水碱性的目的。

另外,通过测定硬水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营养液配方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量比较,如果水中的某种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在配制营养液时可不加入,而不足的则要补充。 (二) 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1)母液的配制方法和配制步骤

(浓缩营养液(母液)稀释法) 浓缩营养液(母液)

配制

直接称量配制法 工作营养液(栽培营养液) 1. 浓缩营养液(母液)稀释法:各种化合物分组 配制成浓缩营养液(母液)

用浓缩营养液稀释配制工作营养液。

(一般将配方中的各种化合物分为不产生沉淀的3类,配成的浓缩液分别称为A母液、B母液、C母液。)

(1) 浓缩营养液的配制:A肥(A母液)——以钙盐为中心,凡不与钙离子产生沉淀的大量元素

化合物均可放置在一起溶解;

B肥(B母液)——以磷酸盐为中心,凡不与磷酸根产生沉淀的大量元

素化合物可放置在一起溶解;

C肥(C母液)——微量元素化合物放在一起溶解。

(浓缩倍数:大量元素一般可浓缩配制成100、200、或500倍液;微量元素可浓缩配制成500或1000倍液。

(2)工作营养液的配制步骤 见图左

3. 营养液配制方法的选择: 以生产上的操作方便为前提 有时可将两种方法配合使用:

大量元素的加入采用直接称量配制法,微量元素的加入采用浓缩液稀释为法。

(3)生产中,一次性需要的工作营养液量很大时,工作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和配制步骤采用直接称量配制法。

(三)营养液配制的操作规程

营养液原料的计算过程和最后结果要多次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称取各种原料时,要反复核对称取数量的准确性,并保证所称取的原料名称相符,切勿张冠李戴。特别是在称取外观上相似的化合物时更应注意;

各种原料在分别称好之后,一起放到配制场地规定的位置上,最后核查无遗漏,才可手动配制。切勿在用料未配齐的情况下匆忙动手操作;

建立严格的记录档案,将配制的各种原料用量、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详细记录,以备查验。

第六章:固体基质

1、 无土栽培对固体基质物理性质的要求------包括: (1)适宜栽培植物的基质容重范围?

无土栽培基质容重宜在0.1—0.5g/cm3,但最好是在0.5g/cm3

(2)适宜栽培植物的总孔隙度范围?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较轻,基质疏松,容纳空气与水的量就大,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但作物根系的支撑固定作用较差,易倒伏;总孔隙度小得基质较重,水、气得容纳量较少,如砂的总孔隙度约为30.5%,不利于植物根系的伸展,必须频繁供液以弥补此欠缺。 克服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常将二、三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基质混合使用,可以改善基质的物理性能。

(3)适宜栽培植物的总孔隙度范围? 一般来说,基质的孔隙度在54%—96%范围内即可。(大孔隙占5%—30%的基质属于中等孔隙度,小于5%的 低孔隙度,而大于30%的属于高孔隙度。这时基质持水量低,容易干燥。)

(4)最适宜的基质的总孔隙度状况?

最适宜的基质的总孔隙度状况:同时能提供20%的空气和20%~30%的容易被利用的水。

(5)适宜栽培植物的大小孔隙比范围? 状况同上:同时能提供20%的空气和20%~30%的容易被利用的水。一般而言,大小孔隙比在1:2—4范围内为宜,这时基质持水量大,通气性又良好,作物能良好地生长,并且管理方便。

2、无土栽培对固体基质化学性质的要求------包括: (一)无土栽培对基质化学稳定性要求?

在无土栽培中要求基质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基质不含有毒的物质。 基质的化学稳定性因化学组成不同而差别很大。 ⑴无机基质------无机矿物构成

⑵有机基质------植物残体构成:化学成分类型 ①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危害 ②有毒物质:危害

③难于被微生物分解的物质:

消除基质中易分解物质和有毒物质的方法:堆沤是为了消除基质中易分解物质和有毒物质,使其转变成为难分解的物质为主体的基质。 (二)无土栽培对基质酸碱度的要求?

基质酸碱度应保持相对稳定,且最好呈中性或微弱酸性

多数观赏植物比较适应5.5—6.5的PH范围,但基质的PH以6.5(微酸性)—7.0(中性)为宜,并且最好容易人为调节,又不会供液后影响营养液某些成分的有效性,导致植物出现生理障碍。

(三)基质盐基交换量大小对营养液平衡的影响? 盐基交换量可表示基质对肥料养分的吸附保存能力,并能反应保持肥料离子免遭水分淋洗并能缓缓释放出来供植物吸附利用的能力,对营养液的酸碱反应也有缓冲作用。

基质的盐基交换量会影响营养液的平衡,使人们难以按需控制营养液的组分;但也有利的一面,即保存养分、减少损失和对营养液的酸碱反应有缓冲作用。 (四)无土栽培对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要求? 含量不宜超过1000mg/kg,最好<=500mg/kg。 过多引起拮抗作用。

#基质电导率与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及其应用 基质的电导率和硝态氮之间存在相关性,故可由电导率值推断基质中氮素含量,判断是否需要施用氮肥。一般在花卉栽培时,当电导率小于0.37—0.5mS/cm时,(相当于自来水的电导率),必须施肥;电导率达1.3—2.75mS/cm时,一般不再施肥,并且最好淋洗盐分;栽培蔬菜作物时的电导率应大于1mS/cm。

3、新鲜的植物体用作无土栽培基质必须要预先如何处理?为什么?

新鲜植物体化学组成复杂,对营养液影响较大,含易为微生物分解的物质,如碳水化合物等,使用初期会由于微生物活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影响营养液的平衡,引起氮素严重缺乏,有时还会产生有机酸、酚等有毒物质,因此作基质时必须先堆制发酵,使其形成稳定的腐殖质,并降解有害物质后才能用于栽培。

4、适于植物生长的有机基质的碳氮比?

一般规定,碳氮比200:1—500:1属中等,小于200:1属低,大于500:1属高。通常,碳氮比宜中宜低而不宜高。C:N=30:1左右较适合于作物生长。

5、生产上使用混合基质的目的?

是为了克服生产上,单一基质可能造成的容重过轻、过重,通气不良或通气过盛等弊病。

6、基质的选用原则: ①植物根系的适应性:

②基质的实用性:一般来说,基质的容重在0.5左右,总孔隙度在60%左右,大小孔隙比在0.5

左右,化学稳定性强 (不易分解出影响物质),酸碱度接近中性,没有有毒物质存在时,都是使用的。

③基质的经济性:因此,选用基质既要考虑对促进作物生长有良好效果,又要考虑基质来源容易,

价格低廉,经济效益高,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包括混合难易和消毒难易等),可利用时间长短以及外观洁美等因素。

第七章:固体基质栽培技术

1、 开放式岩棉培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供给作物的营养液不循环利用。通过滴管滴入岩棉种植垫内的营养液,多余的部分从垫底

流出而排到室外。

优点:设施结构简单,施工容易,造价便宜,管理方便,不会因营养液循环而导致病害蔓延的危

险。

缺点:营养液消耗较多,多余的营养液弃之不用会造成对外界环境、地下水等的污染,使外界环

境氮磷富营养化。

2、 循环式岩棉培的特点及优缺点:

特点:为克服开放式岩棉培的缺点而设计。所谓循环式,是指营养液被滴灌到岩棉中后,多余的

营养液不是排掉弃去,而是通过回流管道,流回地下集液池中,供循环使用。 优点:不会造成营养液的浪费及污染环境。 缺点:基本建设投资较高,容易传播根际病害。

3、 论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

特点:以各种有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混施于基质中,作为供应栽培作物所需营养的基础,在作物

的整个生长期中,可隔几天分若干次将固态有机肥直接追施于基质表面,以保持养分的供应强度,主要采用槽培的方式,属有机基质培的一种形式。 优点:设施简单、投资少、无污染、品质优 操作管理:配制适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栽培基质 供水系统

营养与水分管理

第八章:水培和雾培的设施与管理

1、 水培设施必备的4项基本功能? ①. 能装住营养液而不致漏掉;

②. 能固定植物,并使部分根系浸润到营养液中,但根颈部不浸没在营养液中; ③. 使营养液和根系处于黑暗之中,以防止营养液中滋生绿藻,并有利于根系生长; ④. 使根系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氧气,保证根系的正常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