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剖学运动系统复习重点 下载本文

第二章 运动系统复习重点

一、绪论

1、什么是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2、面:

矢状面: 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冠状面: 左右方向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水平面: 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 二、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是骨、骨连结、骨骼肌构成。 骨的分类:

1、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 四肢骨

长骨——长管状

2、按形态分 短骨——立方形

扁骨——板状 不规则骨

(二)骨的构造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三)关节:相邻骨借膜性囊相连,称关节。

(1)关节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

(3)关节的运动:屈和伸、内收和外展、旋转、环转。

(四)躯干骨的连接:

1、脊柱的组成:脊柱由33块椎骨组成。

2、脊柱的连接:靠椎间盘、韧带、关节连结。 3、椎间盘组成: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 4、各椎骨的形态特点:

椎体 横突 肋凹 棘突

颈椎 小 有孔 无 末端有分叉 胸椎 中 无孔 有 长,斜向后下

腰椎 大 无孔 无 呈板状,水平后伸 5、请述胸廓的组成及运动?

1)胸廓的组成:由胸椎、肋、胸骨构成。

2)胸廓的运动:肋上提胸腔扩大协助吸气,肋下降胸腔缩 小协助呼气 3)五:四肢骨及连结:

六:1、上肢骨的组成:上肢带骨有肩胛骨和锁骨。自由上肢骨有肱骨、尺骨、桡骨、手骨。 2、下肢骨的组成:髋骨、股骨、胫骨、腓骨、足骨。 3、请述肩关节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 答:组成: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盂构成; 特点:关节盂小,肱骨头大而圆; 关节囊薄而松弛,运动灵活;

关节囊的前后、上方都有肌腱和韧带加强,其下方薄弱,故肩关节易发生前下方脱位。 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4、肘关节组成和运动?

组成: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

运动:屈、伸运动。 5、髋关节组成和运动? 组成:髋臼和股骨头组成;

特点:髋臼窝深,股骨头全部纳入髋臼内;

运动: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6、请述膝关节组成、特点和运动?

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

特点:关节囊松弛而薄,前壁有髌韧带,两侧有韧带加强,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稳固关节。 运动:屈、伸运动; 7.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骨盆组成: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构成。

分部:以界线为标志分为大、小骨盆界线以上为大骨盆,界线以下为小骨盆

(六)掌握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肋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作用。理解膈的裂孔名称、位置及穿经结构。了解腹壁的层次。理解胸骨角、翼点、腹股沟韧带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理解腹股沟管的位置及其内容。

1.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部两侧, 功能:一侧收缩使头侧倾、面部歪向对侧,面侧收缩使头后仰. 2. 胸大肌: 位于胸廓前上方,使上臂内收并略旋内,上肢固定时可引 ,体向上,也可提肋助吸气. 3. 肋间外肌: 位于肋间隙最浅层,功能: 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 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功能: 降肋助呼气 4. 膈:

位置:居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形态:呈向上凸的穹窿形。此肌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分别是(1)腔静脉孔有下腔静脉通过、(2)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3)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运动: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中心腱下降,胸腔扩大助吸气;舒张时中心腱上升胸腔缩小助呼气。 5. 三角肌: 包围肩关节的前、后和外侧,收缩臂外展. 6. 肱二头肌:位于臂部前面,收缩可屈肘关节. 肱三头肌:位于臂部后面,收缩可伸肘关节. 7. 臀大肌: 位于臀部浅层,收缩伸髋关节.

8. 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部,收缩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9.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部浅层,收缩屈膝关节、足跖屈.

10. 腹股沟韧带:是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而形成,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11.腹股沟管:为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止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长约4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深环,管的外口称腹股沟浅环。

12. 胸骨角: 是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体表可触及,是计数肋数的重要标志。 13. 翼点: 位于颞窝,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四骨会合处称翼点。

临床意义:此处骨质最薄,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此区的外伤或骨折,容易损伤该血管引起颅内出血压迫

脑,血肿大者可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