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PPT之word版 下载本文

第1章 :绪 论 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中国古典文献

05文学 06 历史学 07理学 08工学

09 农学 10医学 11 军事学12管理学 *05文学:

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2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0503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0504 一级学科:艺术学 0501 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学》?

?二、学这课有啥用?

?三、这门课是咋形成的?(经

典著述)

一、什么是《中国古典文献学》? 1.中国语言文学的二级学科 *12大学科门类:

01哲学 02经济学 03法学 04教育学

?050101 文艺学

?2.是一门关于“书”的学问

?编撰:著/编/整理/校勘/注释/翻译

?保存:古籍保护/当代图书保存问题/数字文献的保存问题/图书呈缴制度 ?流通:出版/发行/版权/网络传播

?利用:更复杂!有什么书/迅速找到书/大学问!

二、学这课有啥用?

?1.知道学问的来源:文学史-第一本-第二本-50年代-80年代-21世纪经典;第一本来源。 ?2.知道的书多:考研,科研有用 ?3.想干啥干啥:入行快。 ?高调:

?1、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文本;

三、这门课是咋形成的?(经典著述)

?1.文献的概念

?文献,现代一般解释的解释为“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有形载体”。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

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文指典籍,献指贤人。朱熹《论语集注》中解释:“文,典籍也。献,贤也。”

?《辞海》对“文献”下的定义

?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

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辞海》1999年版

?2.文献学的概念

?“文献学”的概念最早是由梁启超提出来的。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第一次提到文献学。(广义的史学,即文献学 )

?3.以“中国文献学”作为一门学问立名,则创始于郑鹤声、郑鹤春兄弟1928年著、1930年初版的《中国文

献学概要》。

?4.以“古典文献”作为学科立名,则始于195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创建古典文献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文献学:是研究文献和文献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文献的性质、特点、种类、鉴别、功能、流传、整理

及其利用的科学。

?简而言之,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和保存文

献资料。

1

?3、“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

?古典文献学的定义: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亦即广义

的校雠学,由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开创,为历代学者不断发展扩充的,以研究古代典籍的分类、编目、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注释、编纂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是文献学的一个分支。

?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古籍。

?古籍,一般指“五四”运动以前用雕版、活字和手抄的文献,同时包括文书、卷册、碑铭、拓本等。凡是

近代铅印出版物以外的文字材料,均属古籍的范畴。

?古典文献学的内容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认为文献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目录;二、版本;三、校雠

?目录,即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

和收藏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的工具。目录学即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学问。目录学向来被看成治学之门径和指南,为学中第一要紧事。

?版本,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即研究各种文

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其真伪高下的专门之学。学习研究,一般以选择善本为上,引用文献同样必须注意版本。

?校勘,为纠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恢复或接近

文献原貌。校勘学即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之学。

?辨伪,辨别文献中存在的各种作假情况,伴随伪书而产生,张舜微称:“古代典籍堆积如山,其中真伪参

半。”

? 辑佚,把散佚文献从其他文献中逐一辑出,重新整理的工作。

?标点,古人著书无标点,读书人须断句、标点,此乃阅读古籍所必备之入门学问。

下面,我们简单概述一下现代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发展历程。

?(一)20世纪30年代:现代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初创阶段——第一部文献学著作问世 ?《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郑鹤春/商务印书馆/民国19 ?全书七章:导言/结集/审订/讲习/翻译/编纂/刻印。 ?“结集”指文献的著录、分类及目录工作; ?“审定” 讨论校雠考订工作; ?“讲习” 论述学术流派;

?“翻译” 叙述佛教和西方科学的吸收; ?“编纂”主要指类书与丛书的编集; ?“刻印”,介绍版本学的一些常识。

?(二)20世纪80年代:古典文献学研究的方法论时代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 ?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 1982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罗孟祯《古典文献学》重庆出版社 1989

?王余光《中国历史文献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 ?杨燕起等《中国历史文献学》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张舜徽 《中国文献学》是中国文献学这门学科成立的标志性著作。

?标志着中国文献学的最后确立。其文献学理论、文献本体、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学史四个方面的构成,

对今后文献学的发展起到了规范性的作用。

?此后,文献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国文献学》的影响。

?1981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为硕士、博士授予单位。这一文献学博士点,也是全国高校中的第

2

一家。

?(三)20世纪90年代:古典文献学研究的理论创建时代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 1991年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孙钦善:《中国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

?四编:版本编、目录编、校勘编、典藏编。

?《目录编》和《版本编》是指导大家阅读古籍、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对于图书馆学学生来说,《典

藏编》可以作为图书管理学史和图书保管知识来了解;至于《校勘编》,在做集校、疏证等基础工作的时候极具参考价值。

?文献学乃治学之基。不了解文献学知识,不会充分的利用目录和版本,不懂得校勘,想在国学领域有所

造诣,显然是空中楼阁了。这套书对我们从事古代文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里的重要理论著作。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

?在《中国文献学新编》之前,古典文献学专著,论述的重点都比较侧重于文献整理方法和步骤,而对文

献学理论未见论述。

?中国文献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如何把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形体、方法、 历史、

理论诸方面的相关内容熔为一体,进行系统研究,逐步建立文献学的完整体系,这将是当前古典文献学研究亟待解决的一项更加重要的课题。

?本书由形体编、方法编、历史编、理论编四部分构成。这确是一个新的尝试,一个很有价值的创例。

?(四)21世纪初:古典文献学的实用时代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中华书局 2001

?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杨琳:《古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郭英德 于雪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章 :古籍文献的载体 目 录

第一节 甲骨与金石

第一节 甲骨与金石

甲骨:就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殷人迷信鬼神,凡事都要占卜,占卜之后把结果记录在龟甲和殷墟出土的甲骨已有15万片左右,4500多个单字。

甲骨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甲骨,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科技史和古文字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 简牍 第三节 帛与纸

第四节 缩微胶卷 第五节 电子文献

兽骨上,所以甲骨文又称“卜辞”。

*甲骨文于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为“甲骨文之父”。

*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著录甲骨文第一部著作。

*罗、王、董、郭(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合称“甲骨四大家”,亦称“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堂堂堂堂,郭董罗王”。

?甲骨文学历程

?1903年,刘鹗《铁云藏龟》:第一部甲骨著录书

? 1904年,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甲骨文字考释专书,开释文先河。 ?1914年,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使甲骨卜辞基本可以通读。

?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商先公先王考》及《续考》:确立了商王朝的世系。甲骨文被用于商史研究。

《甲骨文合集》:郭沫若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78~1982年

3

《甲骨文字释林》 :于省吾/中华书局/1979年(吉林大学 ) 后继力量不足,后继乏人!

甲骨文数据库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甲骨文数据库: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制并管理。

?香港汉达古籍数据库检索系统——甲骨文数据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古文献数据库中心开发制作。包括甲骨文数

据库、竹简帛书数据库、金文数据库、先秦两汉文献数据库、魏晋南北朝文献数据库以及类书数据库等,可进行全文检索。汉达甲骨文数据库收录《甲骨文合集释文》及《英国所藏甲骨集》等海内外七种主要大型甲骨书籍,共计卜辞53,834片,100万字。

?甲骨文拓片数据库: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制。甲骨文拓片数据库于2004年开始建设,主要处理对象是史语

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甲骨文拓片,可分为考古发掘甲骨拓片,及购藏所得甲骨拓片两类。数据库数据囊括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所藏甲骨文拓片、考古学门库房所藏《善斋藏契》拓片及史语所藏甲骨文拓片,总计超过4.5万张。数据库具有图文对照功能,读者除了能够检索甲骨文的基本数据和文字信息,还能将文字信息与拓片影像进行对照。

?“甲骨世界”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研制。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甲骨35,651片,占全国甲骨藏量的1/4,是收藏甲骨最多的

机构。“甲骨世界”数据库收录甲骨目录2,964条,影像5,932幅;甲骨拓片目录2,975笔,影像3,177幅。数据库的著录包括出土地点、时期、原骨属性、原骨尺寸、来源、释文情况、著录情况、旧藏编号、卜辞内容类别等,读者可依据著录设置的检索途径进行全文检索,全部甲骨均附拓片。“甲骨世界”数据库还具有工具库链接功能,如 《甲骨文合集》来源表及释文部分、《甲骨文字典》、《金文字典》等,以便读者参考。

?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系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研制。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为教育部批

准的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顺应中国文字数字化发展趋势,构筑了规模庞大并富于补缺中文信息化现状特色的中国文字数字资源,主要包括商周金文检索、战国楚文字检索、说文解字检索、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古文字诂林》电子检索、《金文文献集成》电子检索、常用古文字字形检索等数据库系统。花园庄东地甲骨检索主要提供花园庄东地甲骨文的全文检索,系统所依据材料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版)。 金石

金:主要指殷周青铜器,代表文字是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毛公鼎:西周晚期 ,高5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7公斤 。铭文的内容说:周宣王即位之初,请叔父

毛公为其治理国家政务。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

石:即刻石,包括石鼓文、碣、摩崖石刻、墓碑。

石鼓文,亦称猎碣或雍邑刻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10个鼓形的石头上,故

称“石鼓文”。 第二节 简牍

简牍实际是古代几种文献载体的总称。简,指的是竹简、木简;牍,指的是竹牍和木牍。

?单个的竹片叫“简”(或称牒),单个的木片叫版,1 尺长的长方形版叫牍,也叫尺牍。比较狭的版也叫木简。又小又薄的版叫

“札”。将“简”编连而成的整体叫“策”或“编”,将版牍捆在一起的叫函。

?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去汁液,以防虫蛀。烤制过程称为“杀青”或“汗青”。后来汗青成了史册的代称。

?代表性的简牍: ?汲冢竹书 ?襄阳楚王墓竹简 ?流沙坠简

?居延汉简 ?信阳楚简 ?银雀山汉简 ?睡虎地秦墓竹简

?郭店楚简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

据《史记》所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简牍文书重达120斤;

东方朔写一篇奏文上呈汉武帝,竟需两名武士抬进宫中。随着文化的繁荣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在竹简东晋末年由于纸的推广使用,简牍逐渐被代替。

木牍流行的同时,出现了另一种文献载体——缣帛。 第三节 帛与纸

4

缣帛是丝织品,我们把写在这些丝织品上的书叫作帛书。 缣帛文献约起源于春秋时代,盛行于两汉。

当时丝帛是为贵族书写及绘画之用,民间则仍用竹简。

?帛书代表作

?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

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 纸张

?1957年西安东郊灞桥古墓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古纸,被称为“灞桥纸”,它是目前考古发掘出来

的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纸。

造纸术对促进世界文明发展有重大作用。 第四节 缩微胶卷

?文献的缩微化,是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收藏单位文献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大型文献

收藏单位都将手稿、珍本、善本等准备长期保存的古籍文献制作成缩微品加以收藏。

?“缩微胶卷”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

器可以放大到原来的大小。

?19世纪普法战争,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

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1万种书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最大优点是忠实地保持了原件影像的真实性。

第五节 电子文献

电子文献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记录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这种文献存贮容量大,检索速度快捷、灵活,使用方便。电子文献又分为光盘文献和网络文献。 新乡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

?读秀学术搜索

?是一个海量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

?它能够为读者提供 260 万种图书、6 亿页全文资料、5000 万条期刊元数据、2000 万条报纸元数据、100

万个人物简介、1000 万个词条解释等一系列海量学术资源的检索及使用。

?不论是学习、研究、写论文、做课题,读秀都能够为读者提供 “读秀”是对于传统检索方式的重大变革,

它将把读者们对图书最全面、准确的学术资料。

?国道数据特色专题数据库(SpecialSciDBS)

?国道数据是专业从事行业数据采集、分析、加工、整合的资讯机构,也是专门为学术性图书馆和情报机

构服务的专业信息资源机构。其特色专题数据库超市系统涵盖了5000多种期刊和20000多种非期刊电子全文资源,不仅包含文献信息资源(新闻、期刊、专利、标准等出版物),而且涵盖了大量网上公开的不曾正式出版发表的网络信息资源,不仅信息海量,而且都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内容涉及国外教育、食品安全、生物技术、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医药卫生、软科学等多个领域。 常见古籍类光盘举隅: 第3章 :古典文献的版本 目 录

?第一节 版本及版本学

一、版本的概念

?第二节 古书的装订形式

?第三节 版本的类型

?第四节 版本的鉴别与选择

第一节 版本及版本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 ?狭义的古籍版本专指雕版印本。

5

?广义的古籍版本泛指包括写本、印本在内的,用各种方法制作而成的古代图书的各种本子。

?王欣夫先生认为:

?“所谓版本,并不限于雕版印刷的书籍,而实际上包括没有雕版印刷以前的写本和以后的钞本、稿本在内。”

(《古文献学要略·版本的起源和发展》)

?综上所说,版本的定义是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

的本子。

?二、版本学

?探讨古籍版本的源流,研究古籍版本的异同优劣和鉴定古籍版本真伪等问题的一门科学。版本学的核心,

就是通过甄别、考证、比勘、分辨,最后得到真的善本,以便学者利用。

?三、学习版本的目的

?文献学专业:鉴定善本

?汉语言文学专业:知善本、用善本

第二节 古书的装订形式 一、古书装订形式的变化

?1.简策体式:竹、木简的编简;

?2.卷轴体式:缣帛和纸书的卷子装,以及纸书向册页过渡的旋风装: ?3.折叠体式:梵夹装和经折装;

?4.册页体式: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 ?1.简策体式

?每根竹、木简如同现代书的每页纸一样,是组成一部书的基本单位。一部书的多根竹、木简,需用纽绳加

以编连,即编简成册,亦称?°简策?±。

?编简,在战国至西汉时期最为流行,到东汉、魏、晋时,仍是书籍的主要体式。 ?2.卷轴体式 ?(1)卷轴装

大体盛行于隋、唐时期。时至今日,除装裱字画长卷,仍沿用卷轴装体式外,书籍的卷轴装则早已成为历史。

?(2)卷子装

帛书与简书虽然材料不同,形式各异,但在体式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帛书与简策同时并用,确受其影响而模仿简策体式,帛书写好后,也同样从尾端向前卷起,卷成一轴,除了采用卷子装体式外,也可以折叠收藏。

?(3)旋风装

是从卷轴体式到册页体式的一种过渡形式,古人称之为?°旋风叶子?±、?°旋风叶卷子?±。因其书叶鳞次栉比,貌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

?3. 折叠体式

?折叠体式可分为梵夹装和经折装两种。 ?4. 册页体式

(1)蝴蝶装

简称蝶装。装订方法是将每一页有字的一面向里对折,然后把折缝粘连在一张大纸(底纸)的中央,

最后将大纸过来就成为前后封皮了。这种装订形式大约始于五代,盛行于宋代,已非常接近现代书籍的装订形式了。

?(2)包背装

这装订形式约始于南宋,盛行于元代。装订方法是:将书页无字的一面朝里对折,有字的一面朝外,然后把与折缝相对的边缘粘连在一张厚纸上,最后将厚纸向内折好。

?(3)线装

6

一般认为线装书始于宋代。通行于明中叶,至清代而大盛。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古籍都是清人印

刷装订,或前代印刷,清人重新装订的。因此,多为线装书。因而有人甚至以?°线装书?±代指古籍。它是我国古代书籍装订形式中最进步的一种。其实,它只是对包背装的改进。

?二、古书版式术语简介 ?1.单页版式

?版面 版框 书耳 界行 版心(版口、书口) 鱼尾 象鼻 ?2.成册线装书

?书皮(书衣) 书签 书脑 书脊(书背)书口 书首(书头) 书根

单页版式

成册线装书装桢结构图 第三节 版本的类型

?我国古籍,都是以抄写本和刻印本两种形式流传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域有异,写刻者有别,

以及写刻方式的差别,因而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版本类型。 (一)抄写本

按时代、抄写者、抄写形式分:

?写本,即作者手工写成之书。

?稿本又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上版稿本。 ?抄本,依据某种底本传写的书籍。 ?写本需要说明的三种情况

其一,宋时亦主要靠传抄,故统称写本,其中,唐人抄写的书通常称?°唐写本?±,又因多为?°卷子其二,一书传抄出自名家之手,无论时代早晚,概称写本; 其三,凡抄写的宗教经典,也统称写经,而不是抄经。

装?±,如手卷之状,故又名?°唐卷子本?±。唐宋以后手写传抄的书籍统称抄本;

(二)刊刻本 按时代划分

?1.唐本

?唐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初创时期。

?刻书内容:唐雕印本以佛经最多,历书、字书、韵书、占梦、相宅等民间常用杂书次之。 ?刻书单位:坊刻最多,其次家刻 ?2.五代本

?刻书内容:在大量刻印宗教、杂书的同时,开始刻印经书、类书、诗文集等。 ?刻书单位:官刻和家刻发展很快。国子监刻书、 封建士大夫私家刻书 ?3.宋本

?宋代是我国雕版印刷事业的昌隆时代。

?刻书单位:官刻、家刻、坊刻三大系统鼎足而立。

?刻书内容:官刻偏重经史,也刻律书、医书等。私刻本遍及四部而偏重子集 ?宋本在版式、字体、装帧、避讳等方面都有特点 ?人们特别重视宋本的原因:

(1)刻印时间早,比较接近书的原貌。 (2)经过认真的校勘

(3)刊印精美,足为后世刻书模范 (4)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4、辽、金、元本

?元代刻书可与宋代媲美,宋元本并称

7

?刻书内容:农书较多

?刻书单位:元代学校刻书比较发达 ?5.明本

?明代有经厂刻书、国子监刻书、藩府刻书、家刻、坊刻。

?刻书单位:藩刻本、家刻本较精,经厂本、书帕本、坊本名声不佳。

?刻书时间:前期:嘉靖以前多善本,质量较高。后期: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以后,私意删改书籍的现象

比较严重。

?从刻书地区看:各地水平不平衡

?胡应麟:?°天下印书,以杭为上,蜀次之,闽最下。?±

?明本的缺点:校勘不精,脱漏甚多;随意窜改古书;多序;作伪较多。 ?6.清本

?宫廷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清代后期的官书局刻本、家刻本较精,盖过了坊刻本。 ?刻书时间:前期比较发达,尤其是康、雍、乾三朝刻书最多。 ?刻书地区:北京和江浙地区刻书最多。 ?刻本内容:丛书较多。

(二)按地域区分

?浙本:浙江地区的刻本 ,浙本中又有杭州本、越州本、婺州本、严州本、衢州本等。 ?蜀本:又叫川本,即四川刻本。蜀本又有成都本、眉山本等。

?建本:又叫闽本,即福建刻本。建本之中又有建阳本、麻沙本、泉州本等。 ?平水本:平水即今山西临汾,又称平阳,金、元北方刻书中心 。

(三)按刻书单位区分 1.官刻本

监本:各朝国子监刻印的书称“监本”。

经厂本:明、代为刻印诸经,司礼监专设刻印了许多其他图书。 内府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的书称“内府本”。 殿本:清武英殿刻印的书,简称“殿本”或“殿版”。

聚珍本:即木活字本。乾隆皇帝命金简制木活字印书,因嫌“活”字不雅,赐名“聚珍”。

局版:清同治、光绪年间各地成立书局,如江苏书局、淮南书局、湖北崇文书局等,他们所刻印的书,简称“局本”或“局版”。

?2.私刻本

家刻本:私人所刻,包括个人、家族和家塾刻本。自宋以来,私家刻书历代皆有。到了明清两代,更有了以收藏、校订、刻印书籍著名的个人和家族。如明末毛晋的汲古阁,清代卢文弨的抱经堂,鲍廷博的知不足斋,纳兰性德的通志堂,顾嗣立的秀野草堂,黄丕烈的士礼居等,都刻印了不少图书,并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我国古籍版本中的独立品种。

坊刻本:书商所刻,由书坊主人主持其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赢利 (四)按形式区分

?1.以版式(尺寸规格)区分

?巾箱本:版式较小,便于携带的本子。

?两节版本:书版分为上下两栏的印本。或上图下文,或下栏为正文,上栏为注解或批语,多为民间通俗读

物。

?三节版本:书版分为上中下三栏的印本。和两节版本相似。 ?2.以字体区分

大字本:纸幅宽大,版式疏朗,行款小于半页10行、行20字

中字本:框高20厘米左右,广13、14厘米,每半页11、12行,行20字左右。

8

小字本:版框不一定比中字本小,每半页13行以上,行23、24字以上,行紧字密。 朱墨本:用朱墨二色套印而成的本子,用不同颜色分几次印刷的书称套印本。 朱印本:用红色刷印的本子 蓝印本:用蓝色刷印的本子。

祖本:原刻本,同书异本之中的最早刻本

翻刻本:重刻本,严格按照原刻本的内容、行款、版式重新付刻的本子。 影刻本:覆刻本,按照原刻本逐页影摹刻印而成的本子。

修补本:用经过修补的书版刷印的书。用屡经修补的书版印的书称递修本。

邋遢本:用模糊不清的书版印的书。大花脸本指墨色深浅不一,字体大小不同,印得又模糊不清。 百衲本:配本,用不同的版本凑成的一部书或一套丛书。 活字本:分为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锡活字等。 石印本:用石材制版印刷的书本。 珂罗版印本:多属于影印本。

批校本、题跋本:写本或印本,经过读书人批注、校勘或加写题跋,就成为批校、题跋本。名家批校、

?3.以颜色区分

(五)按刻印情况区分

题跋本一向受藏书家重视。 (六)按流通情况区分

?通行本:俗本,流布较广,容易得到的本子。 ?残本:不完整的书。火灾后幸存的残本称焦尾本。 ?善本:学术参考价值较高的本子。

?珍本: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书。 ?孤本:世间仅存的书。

第四节 版本的鉴别与选择 一、善本述要

1.善本的产生及其原因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 ?古人读书因不择版本,特别是选用劣本而造成重要失误:

?《颜氏家训·勉学篇》:江南有一权贵,读误本《蜀都赋》注,解“蹲鸱(dūn chī ),芋也。”乃为“羊”字。

人馈羊肉,答书云:“捐惠蹲鸱”。举朝惊骇,不解事义。久后寻迹,方知如此。

?《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这里的“善书”,就是“善本”,这是读书强

调“善本”的开端。

?(宋)朱彧(yù)《萍州可谈》卷1:三舍法行时,有教官出《易》义题云:“乾为金,坤又为金,何也?”

诸生乃怀监本《易》至帘前请云:“先生恐是看了麻沙本,若监本则?坤为釜?也。”

?(明)陆深《金台纪闻》: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尝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盈户,酬应不间。元礼

意必深于术者,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他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錫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錫入煎剂法,特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餳”(同“糖”)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餳”“錫”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

?可见,读书应选择版本,余嘉锡先生对版本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得极为透彻:

盖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篇而卷,而册,而手抄,而刻版,而活字,其经过不知其若干岁,缮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有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目录学发微?¤版本序跋》)

?这些差别决定读者从书中获得知识是否正确,所以古人就提出古籍善本的概念。

到宋代,学者普遍有了善本的概念。如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

9

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

朱弁(biàn)《曲洧(wěi)旧闻》卷4说:宋次道(敏求)家藏书,皆校雠三五遍,世之藏书,以次2.?°善本?± 的含义

程千帆:从读书治学的角度看,善本就是接近原稿的书。

张之洞认为:?°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付刊,不讹不阙之本也。道家为善本。

?±他提出具体?°善本?±的三个条件:

?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阙卷,未删削);二、精本(精校、精注);三、旧本(旧刻、旧抄)。 ?所以,卢文弨说:“书所以贵旧本者,非谓其概无一讹也。……即如《九经》小字本,吾见南宋本已不如

北宋本;明之锡山秦氏本,又不如南宋本;今之翻秦本者,更不及焉。以斯知旧本之为可贵也。”(《抱经堂文集》卷12《书吴葵里所藏宋本<白虎通>后》)

?精校本

?校勘的目的是“还原”,是创造善本,精校是构成善本的根本条件。

?叶梦得《石林燕语》:“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

对,故往往皆有善本。”

?周煇(huī)《清波杂志》:“(宋)庆历间四库书搜补校正,皆为善本。”

?足本

?资料的完备性是治学科学性的基本条件;张之洞列为善本三义之第一义。 ?旧本

?旧本:出版时代较久,最接近原貌的本子。

?陈乃乾《与胡朴安书》:“尝谓古书多一次翻刻,必多一误……古人真本,我不得而见之矣;而求其近于真

者,则旧刻尚矣。”

?孤本(治学资料的唯一性)

二、版本的鉴别

?(一)鉴定古籍版本的总原则

?第一,唐、五代以及以前的版本基本不存在。

?第二,宋元版本,年代久远,十分难见,偶有出现的往往是赝品,以明清冒充宋元。 ?第三,明清版本。这是现今藏于民间的古籍版本的主体,尤以清本为多。

?第四,古籍版本流传下来的绝大部分是雕版印本,活字印本和写本、抄本都极为罕见,偶有真品,定要小

心查看。

?(二)鉴定版本的基本程序

?首先,察看到手的古书是否是一部完整的本子,即全文、序跋、牌记等是否齐备。遇到一下子无法确定其

版本情况的本子时,就需要从字体、纸张、版式等特征的某一处入手细致识别,然后再结合其他特征,综览全书,予以判别。遇到残本剩卷或零叶单张时,也应首先寻找有无刻印书本年代的依据,若无则需从字体、纸张、版式、墨色、刀法等处入手,再综合分析鉴别,以确定其版本情况。

?若从卷首、卷末、序跋、封面、目录、文内叙事等都无法判断,则从字体、纸张、墨色、刀法、版式等处

入手去分析,若仍无法解决,最后就查看题跋识语、藏章印记、书目著录,直至阅览全文,最后综合判断。除非有明确无误的版本情况的记载,否则无论从哪一处入手得出的结论,都要再结合整体的情况加以验证,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判断。

?(三)版本鉴定的具体方法

10

?自唐代发明雕版印刷术以后,至五代、两宋,刻本书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宋代发明泥活字,元代创造了

木活字,以后又有铜活字、铅活字等,只是活字印本数量有限。除刻本和印本之外,抄本也有少量流传。

?刻印本的鉴别

?主要是根据版本特征及有关记载,诸如书名题署、书牌木记、序跋文字、题跋识语、藏书印章、避讳用字、

刻工姓名、行款格式、文献著录,以及版式风格、字体刀法、墨色纸张和装帧形式等,都是鉴别刻印本的重要依据。

?验牌记

?牌记又叫书牌或牌子,从宋刻本就有,元、明、清各代都有使用,是刻书的专门识语。主要由有关书名、

著者、刊刻年月、雕版堂室等介绍版刻情况的文字构成,无固定位置,大多在一书目录、序文或正文卷末的空白处。一般是围在粗黑的版框之内,也有的直接放在空白处。

?牌记一般都明确反映版刻的年代、版刻者、版刻地以及官府坊肆等版本情况,大致相当于今之版权页,是

最为确切的鉴定依据。牌记对于防止盗版或识别伪本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查讳字

?避讳是古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主要实质就是不能直呼或直书神灵、君主、尊长的名字。其中主要是国讳,

即帝王的名字不能直接书写,要采取一定方式避讳。另外,作者祖、父辈名字一般也不直接书写,称私讳。实行这种制度,使得流传下来的古籍版本带有许多时代特征,因避讳而形成的文字,造成了阅读的困难,又为我们鉴定版本留下了一定的依据,为确定版刻的下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古代文献中,常见的避讳方法有三种: ?一是改字。

?二是空字。在古籍中,刻书人为避讳,往往用墨围框代替讳字。

?三是缺笔。避讳用缺笔始于唐代,碑刻中尤多,后代历代皆有,而以宋代最盛。缺笔的运用一般情况下是

缺末笔。

?查避讳对鉴定古籍版本非常有用。 ?读序跋

?古籍多有序跋,序(叙)有自序、他序两种。跋(跋尾)约始于唐,为置于篇后或卷后之文字,为序言之

补充。跋置后则序居首,渐成惯例。一般年代最晚的序跋与该书刊刻时间较近,因此可以作为鉴别版本的参考。但要注意序跋是否完整,是否覆刻,是否伪造序跋。

?考刻工

?刻工即刻字工匠。古代刻字工匠以刻板计酬,故往往要求刻工于书板上附刻其姓名(或姓名之一部分)。

刻工有时为自我宣传也会刻其姓名。根据刻工及序跋、碑记等,较易断定刻本年代。

?版本学界颇为重视刻工问题,中外学者研究成果也很丰硕,有宋、元、明历代刻工表等著作。然仅凭刻工

鉴别版本仍然不够。一是非所有书籍均附刻工姓名,二是很多刻工姓名不全或古今同名,难以考证,三是明清覆刻宋元本,有时连同刻工一并翻刻,造成混淆不清。

?核校阅人时代 ?在宋版书中,往往在序末或卷末有校勘人名单,大都是一些州学教授。这能帮助我们判定刻书时间与地点。

到了明清时期,刻书者往往在每卷第一页书名之次行题撰人,三行四行题校者或评阅者姓名,这个校者或评阅者往往是参与刻书之人,或者出资之人,因此与刻书时间有密切关系,这些校者或评阅者经常还撰写序文,题跋与序文两相结合,更容易考出版刻年代。

?看装潢

?唐代多卷子装和经折装。五代至宋盛行蝴蝶装和包背装。元本有蝴蝶装,大多应是包背装。明代早期包背

装,后期则变为线装。清及民国刻本一般都是线装。佛经以经折装为常见。从唐朝到清朝,各时代的书籍装帧形式是很清楚的,鉴定时需要注意的是,留心一书的装订形式是否经过改装。蝴蝶装或包背装,由于年代久远,浆糊或受潮失效,往往都改成了线装,这只要略加注意,是较容易看出来的。 看版式

?宋刻:多白口、单鱼尾,鱼尾上多刻本页的字数,鱼尾下顺次刻书名、卷次、页数,最下刻刻工姓名。大

11

多上下单边、左右双边。南宋后期,白口多改为细黑口,四周也多用双边。凡用双鱼尾者,页数均刻于下鱼尾之下。有些书,已有书耳。

?金刻与宋刻基本相同。

?元刻:基本为黑口。早期为细黑口,中后期为大黑口。

?明刻:早期基本与元刻同,为大黑口。正德、嘉靖以后,多变为白口。 ?清刻没有一定的规律。 ?看行款

?这里专指一页若干行、一行若干字而言。古籍一版对折之后,出现了上下页,故行数大多以半页计。一般

说,行款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过去的藏书家每多计之。古籍的行款可和历史上各藏书家所记相印证,从而考证其时代和真伪。清代江标编有《宋元本行格表》,可资参考。

?看字体

宋版:有肥瘦两种字体,肥学颜真卿颜体,瘦效欧阳询与柳公权体。建本以前者为主,浙本以后者为元版:主要是赵孟頫体,字多秀逸,于柔媚中透有刚劲之气。

明版:明初仍是赵孟頫体。正德、嘉靖以后改为方体字,即把字刻得横直相等,成正方形,较为呆滞,主,蜀本兼而有之。

但却带有雕版字体规范化的因素。万历以后,字体又改为横轻直重,或者说是横细枝粗的方体字,后世称为?°仿宋体?±。天启、崇祯间,又将这种方体字改为长体,后世称作?°长仿宋?±。

清版:一般多用方体字,少数用仿宋体,或手写体。

?看墨色

?一般说,宋人用墨考究,今存的宋刻书,墨色香淡,至今将书打开,仍隐隐有香气。 ?元人印书用墨稍逊一筹。

?至于明版书,据毛春翔先生讲,?°用墨佳者罕见?±。 ?看纸张

?宋朝:浙本、蜀本多用麻纸,福建产竹,故建本多用竹纸。 ?金朝平水本用纸基本也是麻纸。

?元代印书除用麻纸外,还兼用白棉纸。

?明朝早期刻本多用白棉纸或黄绵纸。万历以后,用纸较差。

?清刻本多用毛太纸与粉连纸(又称连史纸,较普通常见)。较考究的书用开化纸。最下的用竹纸。清末,印

书多用宣纸或连史纸。而较差的书仍用毛边纸。

?审藏印

?古代藏书家喜在收藏之图书上钤以自己的藏书印之类,表明此书为其鉴定收藏。一般说,该版本刻印的下

限应早于鉴藏者的年代。且藏书印各有特色,钤印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审藏印可助鉴别版本。但也有牟利书商伪造印鉴的情况。

?审书名

?古籍刻印本,书名前常冠有朝代名称,凡刻印本朝的书,又常在朝代前加上褒扬性的字眼,诸如?°圣宋?

±、 ?°皇元?±、?°大元?±、?°皇明?±、?°大明?±、?°皇清?±、?°大清?±、?°国朝?±、?°昭代?±等,以表明其刊刻时代。如《圣宋文选》、宋陈均编《皇朝编年备要》 。

?查著录

?注意前人对该书及其版本的著录情况,含文献名称、卷数、作者、成书时间、版本流传等均对版本鉴别有

极大帮助。

?除目录著作外,许多学者在书信、日记、札记、文集等各类著作中往往也论及版本问题,同样值得参考。

只是不能完全迷信盲从。

?读题识

?题识即藏书家或其他人在书上留下的题跋识语。古代藏书家对经手图书多仔细鉴定并留有鉴定意见,即题

12

识。好的题识对于鉴别版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类比法

?我们前面在讲到考刻工判定古籍版本时已经提到?°标准件?±判定法,与这里讲的类比法含义一致。不过

是就版本各方面情况而言。看字体、版式其实都是类比法,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刻书版式字体风格相似,可以类比。当然,要掌握好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全面了解版本的有关知识,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求旁证

?我们前面所讲的方法,大都是从被鉴别版本本身找证据,可谓之?°本证?±或?°内证?±,行款版式、字

体墨色、序跋牌记、装潢纸张、避讳刻工、收藏印记等,都属于内证。当内证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必须使用旁证,但旁证的获得往往可遇不可求,带有极大的偶然性。

?对书影

?书影,指显示书刊的版式和部分内容的印刷物,从前仿照原书刻印或石印,现在大多影印,有的用作插页,

有的汇集成册。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应尽量全部找到并进行对比,如不能对比原书也应对比书影。这样往往会有重要的发现。如:以往认为是不同版本的,其实是同版的不同印本。

?古籍版本鉴定书目举要

–1.《书林清话》清末叶德辉著。

–2.《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图书馆编,文物出版社

1961年出版。

–7.《上海图书馆兽本书目》上海图书馆编,1957

年出版,线装,一册。

–8.《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

1958年编印。

–3.《古书版本常谈》毛春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重印。

–9.《中国善本书提要》 王重民编著,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3年出版。

–4.《古籍版本鉴定丛谈》魏隐儒、王金雨编著,

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出版。

–10.《读书敏求记校正》 清钱曾撰,管廷芬辑,

章钰补辑,1926年长沙章氏刊本。

–5.《中国雕版源流考》孙毓修著

–6.《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北京图书馆编,中华

书局1959年出版,线装,八册

#鉴别版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选择购买、阅读或收藏。一般最有价值者为善本、孤本,但普通读者难以目睹,更难以得手。

?对新刊古籍,也需择善而从。张之洞曰:?°此有一简易法,初学购书,但看序跋,是本朝校刻,卷尾附

有校勘记,而密行细字,写本精工者即佳。?±今人整理之传统古籍,须尽量选择名家精校、精注本。 三、书贾造伪的方法简介

?书贾造伪的基本方向:做宋、做善、做稀、做旧 ?书贾造伪的基本方法:剜、改、补、换 ?2.做善:以残本充全本

?如宋刻本《新刊五百家注音辩唐柳先生文集》22-45卷残缺,书贾将卷22-45的目录割去,并将原在目录

卷45之后的?°目录终?±三字移补于卷21目录之后,冒充全帜。

?3.做稀:通过改书名等把常见的本子改称稀有之本。 ?如明嘉靖十七年(1538)吴鹏等刻本《杜氏通典》,书贾为了冒充宋本,将书名挖改为《国史通典》,并挖

去著者?°杜佑?±之名,加印?°南宋礼部尚书锡山邵宝国贤撰?±木记。挖改处鈐(qi¨¢n)?°南宋翰林院印?±和著名藏书家季振宜藏书印。

13

?4.做旧:把新纸伪作旧纸欺人

?如明嘉靖顾从德影宋刻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书贾挖去顾从德刻书年款,将纸熏染成陈旧颜色,

并于目录、卷端等处遍钤?°宋刊奇书?±、?°徐氏传是楼藏书?±等印,扉页伪题乾隆二十九(1764)年无锡秦惠田跋。

?思考题

?1.掌握版本知识和鉴别版本有何重要意义? ?2.什么是善本?如何判别善本?

?3.鉴别和选择版本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又各有什么局限?

第4章 :古典文献的目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目录的含义及作用 第一节 目录的含义及作用 一、目录

“目录”一词最早见于《七略》:“《尚书》有青丝编目录 ” 。

二字连成一词,起于西汉成帝时刘向校书之时。《汉书·叙传》云:“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录,略述洪烈。”

《汉书·艺文志》云:“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撮其旨意,即谓叙述一书之大意。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是书名或一书中的篇、卷的名称。录是对目的说明介绍,亦称叙录,即把一书的内容,作者事迹、书的评价和存佚、流传情况以及校勘经过等写成简明扼要的文字。 把一批书名或篇卷名与说明介绍编次在一起就称为目录,也称书目。 二、.目录产生原因

《隋书·经籍志·簿录》小序:

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体制湮灭,不可复知。孔子删书,别为之序,各陈作者所由。韩、毛二《诗》,亦皆相类。汉时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 三、目录的意义及作用

(目录学习法) 1.提要钩玄,治学涉径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鉴别旧刊,校雠异同

4.纲纪群籍,簿录甲乙

第二节 目录的结构 第三节 目录的体制

第四节 目录的分类及沿革

1.提要钩玄,治学涉径

目录的“类例既合,学术自明”,便可藉此“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司得读书治学门径,少走弯路。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明目录,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指出:

“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入,事半功倍。或经,或史,或词章,或经济,或天算地舆。经治何经,史治何史,经济是何条,因类以求,各有专注。至于经注,孰为师授之古学,孰为无本之俗学;史传孰为有法,孰为失体,孰为详密,孰为疏舛;词章孰为正宗,孰为旁门,尤宜抉择分析,方不致误用聪明。此事宜有师承。然师岂易得?书即师也。今为诸君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术门径矣。”

由此可见,目录,特别是一些著名学者编写的解题目录、举要目录,可以担负指导读者阅读的任务,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目录可帮助读者挑选自己需要阅览的书籍,解决如何读书,先后缓急的问题。对于读书治学确有释疑指径、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目录学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章学诚有部名著《校雠通义》,把校雠之学的崇高境界论述得最为充分。他所说的校雠之学大约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目录之学。

14

他在《校雠通义·序》中说:

“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收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注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后世部次甲乙,纪录经史者,代有其人,而才能推阐大义,条别学术异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见于坟藉之初者,千百之中,不十一焉。”

章学诚把目录学的最高要求归纳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八个字,是非常恰当的,现得到广泛承认。 夫目录学分类之目的,正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同类之书,所以须按时代排列者,正欲“考镜源流”。编目之法,所以详列各书梗概者,正欲“辨章学术”。(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程千帆先生所谓:“研究古典文学的人,连《师石山房丛书》、《四库提要》都不读,是不知道如何开步走的。”(《詹詹录》) 3.鉴别旧刊,校雠异同

古典目录著录的各种图书,多按经史子集等分类体系依时序编排,经常翻检目录书,可以熟悉其编排体例,用起来便得心应手,即可查到自己需要的有关图书文献,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节省劳动,提高功效。 例如,要想了解研究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有关情况,查《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得知《李义山诗集》三卷,内府截本,再查本书《提要》:

“唐李商隐撰,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开成二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事亦具《唐书·文艺传》。商隐诗与温庭筠齐名,词皆缛丽,……感肋伤事,尚颇得风人之旨。……自宋杨亿、刘子义等沿其流波,作《西昆酬唱集》,诗家遂有四昆体。……目释道源以后,注其诗者凡数家。”

很快就了解诗集名称、卷数、版本、作者简历、诗的特色及影响,以及注本等各种情况。若要研究作者,还可据此再读《唐书·文艺传》本传,若要研究其诗,则可据此再读诗集本书。 4.纲纪群籍,簿录甲乙

题性目录除著录书名、作者、卷数、存佚之外,还要说明书的内容旨意、作者生平、学术源流、版本优劣,以及考订篇章次第、文字舛讹等。

以目录研究图书状况,余嘉锡先生在《目录学发微》一书中,总结得尤为详尽具体: 一曰,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伪; 二曰,用目录书考古书篇目之分合;

三曰,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 四曰,因目录访术阙佚; 五曰,因目录考亡佚之书;

六曰,以目录书所载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第二节 目录的结构 一、古书作者

汉代以前,古代文献,一般不题撰人。如《诗经》的作者似可从《诗序》中考知,然而对于《诗序》的作者,历来就众说纷纭,或孔子、或子夏、或卫宏、或国史等,其本身都很难确信,以此为凭,更难考知。 先秦诸子,题为某子,也所不是他本人亲手所著,实为其后人、弟子、宾客所撰定。

汉魏文人著作,也不自题姓名。如著名的《古诗十九首》就未标注姓名,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 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即西汉辞赋家枚乘之字),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东汉文学家)之词。以采推之,两汉之作乎。”他认为可能是枚乘的作品,其中《孤竹》篇是傅毅之作,不过也不敢断定,所以只能比较其文采,推断为两汉人所作。 魏、晋时期,文献自署撰人,即标明作者姓名。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风尚、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不同,一些古书经后人编纂、增删、修订、注释,作者在署名方式上也不完全相同。大体有以下一些情况: 1.标出作者姓名、字号、时代、籍贯、官职、封爵、谥号

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为“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汉”为时代,“左中郎将”即官职,“蔡邕”是姓名,“伯喈”乃蔡邕的字。

15

三国魏时曹植的《曹子建集》,题为“魏陈思王曹植撰”。“魏”为时代,“陈”是封地,“陈王”乃封爵名,“思”即谥号。

2.标出作者和注释者的姓名、时代、学衔、官职及其著作方式

《史记》,卷端题署“汉太史令司马迁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唐国事博士弘文殿学士司马贞索隐,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表明作者是司马迁,注释者是裴骃、司马贞、张守节;“汉、唐、宋”为他们分别所处的时代;“太史令”、“中郎外兵曹参军”、“国学博士、弘文殿学士”等,分别是他们的官职、学衔;“撰”、“集解”、“索隐”、“正义”是他们参与的著作方式。

3.标出著作的主修、纂修、协理者及其官职

清代重修岳飞的《岳忠武王文集》,卷端题署“护理河南巡抚等处承宣布政司布政使兼理河南何谓署,河南布政使河南等处提刑按察使杨景素鉴定,彰德府知府黄邦宁纂修,汤阴知县李林校阅”。

此书作者是岳飞,编纂者是黄邦宁,其它都属挂名。“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都是他们的官职。

4.古代小说、话本、杂剧等,不用真名而另起别名

如《英烈传》就未署作者名;《石点头》署名“天然痴叟”,《金瓶梅词话》署名“兰陵笑笑生”等,有些别名已难以查考出作者的真实姓名以及他们的生平情况。 二、书名 1.古书多无书名

古人著书,或叙事抒情,或论辩说理,都是动情于中,而形于言,往往是先写作而后命题,并不是先命题而后写作。

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以前的书籍,一般都不题书名。有些书名,多属后人追题。

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诗,有诗而后有题;今人之诗,有题而后有诗。有诗而后有题者,其诗本乎情;有题而后有诗者,其诗徇乎物。”

如:《诗经》本无书名,后人收集整理时名为《诗》,后来才被称为《诗经》。

韩非的《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都是单篇别行,《汉书·艺文志》后将其汇集著录,称为《韩子》,直到宋代才称为《韩非子》。

2.关于古书的命名

①以著作开头二字为书名者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五中所说:

“《诗》、《书》及周秦诸子,大抵以二字名篇,此古代书名之通例,字书亦然。”他这里所指的字书,即《仓颉》、《爰历》、《博学》、《凡将》、《急就》诸篇。如《急就篇》的首句,便是“急就奇觚与从异”可以印证。

②以作者姓氏或称号为书名者

作者本名的,如《骆宾王文集》、《孟浩然集》; 字号别名的,如《李义山集》,唐李商隐字义山; 斋舍名的,如《玉茗堂全集》,明汤显祖爱有玉茗堂; 官衔的,如《阮步兵集》,三国魏阮籍曾住步兵校尉; 封号的,如《诚意伯集》,明刘荃曾封诚意伯;

16

谥号的,如《范文正公全集》,北宋范仲淹谥号文正;

籍贯的,如《宛陵集》,宋梅尧臣为宛陵人,宛陵即安徽宣城; 居住地的,如《甫里集》,唐陆龟蒙曾在松江甫里居住过; 别墅的,如《樊川文集》,唐杜牧在樊川有别墅;

编书年代的,如《白氏长庆集》,唐白居易此书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编纂。

③以概括内容命名者

如春秋时鲁国史书称《春秋》,就是一年四季的春秋来概括一年。

《尔雅》书名:“尔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异同,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贤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取而取正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

④以寓意命名者

韩非的《五蠹》《孤愤》《说难》等篇

屈原《离骚》:“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馅之避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篇章

古书篇题列于正文之后

例如《荀子》书中的《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每一篇的末尾是: ……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 ……夫是之谓君子之知。知。 ……广大精神,请归之云。云。

……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蚕。 ……既以缝表,又以连理,夫是之谓箴理。箴。

《楚辞》里的《九歌》、《七谏》、《九怀》、《九叹》、《九思》等,其篇名也都写在各篇之末。就是今天能够见到的宋本《说文解字系传》、《玉篇》、《汗简》,也都是目录在正文之后。至于何时将目录移置卷首,已难确考,大概是雕版印刷术盛行以后的事,书籍应用日广,目录置于全书之末,翻检不便,也就会很自然地发生这样的变化。

卢文弨在《钟山札记》中说:

“《史记》、《汉书》,书前之有目录,自有版本以来即有之,为便于检阅耳。然于二史之本旨,所失多矣。夫《太史公自序》,即《史记》之目录也;班固《叙传》,即《汉书》之目录也。乃后人以其难于寻求,而复为之条例以系于首,……”

而现在的情况是,有些人不懂古书篇章题目列在各篇之末的体例,甚至把篇末的题目误作衍文而一笔删去,造成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古代“篇”与“卷”的含义及其关系

古代文献典籍的著录,均以篇、卷为计量单位。我国古代用竹、木简写书,编简成策(册),通常一策就是一编(篇),故称之为“篇”,以后文章有首有尾的,就称为“篇”,并用以指称整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史记·盂子荀卿列传》“作《孟子》七篇”。

“卷”指写在缣帛上的卷子,后用来指称全书的一部分。明胡应麟《少宝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说:“凡书,唐以前皆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

17

篇卷相等

汉代竹简、缣帛并行,篇卷不分,因此《汉书·艺文志》著录几篇,即后世几卷,篇卷通用。 “一幅所容,与简篇约略相当,故多以一篇为一卷”(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三》) 卷大于篇

缣帛盛行后,改篇为卷,有的仍以一篇为一卷,有的则因篇较短,就合数篇为一卷,如《汉志六艺略》著录:“《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 ,已是305篇分为28卷。这是卷少篇多、卷大于篇的典型例子。一般地说,缣帛的容量比竹简大,后世书籍的卷,也就比篇大,缣帛改为纸,则更是如此。 卷小于篇

司马彪的《续后汉志》八篇,分为三十卷,这种把一篇分为数卷的做法,只是发展到汉代以后的事。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卷之中说:

“唐、宋以来,卷轴之书,又变而为纸册;则成书之易,较之古人,益不啻倍蓰已也。古人所谓简帙繁重,不可合为一篇者,今则再倍其出,而不难载之同册矣。故自唐以前,分卷甚短。六朝及唐人文集,所为十卷,今人不过三四卷也。自宋以来,分卷遂长,以古人卷从卷轴,势自不能过长;后人纸册为书,不过存卷之名,则随其意之所至,不难钜以载也。以纸册存缣素之名,亦犹汉人以缣素而存竹简为篇之名,理本同也。”

研究古代文献典籍,掌握其篇数或卷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从各个朝代的史志目录所载藏书的篇、卷数,可以了解当时的藏书情况,从而考察其学术文化发展的概貌。

如《汉志·兵书略》著录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两书的篇数,以及图的卷数都不相同,因而可以肯定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部书。这对否定《孙膑兵法》同时出土,使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终于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同时也证明《汉志》的著录是可信的。 第三节 目录的体制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典目录书体制三种类型:

“一曰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者”:现存者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和清代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这种体制目录书的作用主要是“论其指归,辨其纰谬”,对图书进行较全面的论述、考订和正误。

“二曰有小序而无解题者”: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它的作用是充分利用小序这一结构形式来“穷源至委,竟其流别,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使读者能从学术角度,了解每类图书的价值和作用,进而掌握和利用这些图书。

“三曰小序、解题并无,只著书名者”:现存者如《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通志·艺文略》和《书目答问》等。各家藏书目录也多属此类。这类目录书虽然只记书名,但它如果“出自通人之手”,“类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有条理”,也可借以考见学术之源流沿袭,并可为初学的人,揭示读书治学的门径。

目录。基本上由篇目(书名)、小序、解题三个要素构成。

下面以刘向、刘歆父子所撰述的《七略》和《别录》为例,简要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18

1.篇目

篇目主要是考一书的源流。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广泛搜集公私所藏各种不同的本子,用以互相对勘。如《列子叙录》说: 臣向言:所校中书《列子》五篇,臣向谨与长社尉臣参校雠,太常书三篇,太史书四篇,臣向书六篇,臣参书二篇,内外书凡二十篇,以校。

第二步,补其缺略,去其重复。如《战国策叙录》:“臣向言:所校中《战国策》书,中书余卷错乱相糅莒(jǔ) ,又有国别者八篇,少不足。臣向因国别者略以时次之;分别不以序者,以相补;除复重,得三十三篇。”

第三步,发现脱简,校正讹字。如:“《汉志·六艺略·尚书》: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

第四步,整齐篇章,定著目次。如:《说苑叙录》:“其事类众多,章句相混,或上下谬乱,难分别次序。……以类相从,一一条别篇目。” 凡中书所有的,称内篇,外书所有的,称外篇。

第五步,废弃异号,确定书名。如《战国策叙录》:“中《战国策》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

小结:篇目即包括书名、别名、篇或卷数、著述人名以及不同版本、收藏者等。

所列各项,著录较为齐全固然好,事实上难免总有些缺项,如有的书无篇卷数,有的书失撰述者,但只要有书名即可,无书名则不能成立。然后将所著录的各书,按分类依时序编排起来,就是基本的目录,通常又称“书目”。 2.叙录

又称解题或提要,其作用是揭示并概括一书的作者生平、思想内容及其学术源流。现存刘向叙录,有《管子》、《晏子》、《邓析子》、《列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说苑》等八篇,刘歆有《山海经叙录》,共九篇。

(1)叙作者生平及其时代

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是考察一位学者在当时社会政治条件下,学术思想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与同时代人相互影响的依据。 刘向叙作者生平时代的体例:

第一,历史有传,则移录史文。如《管子叙录》、《韩非子叙录》,均采《史记》本传。

第二,史虽有传,而简略到不足以知人论世,则加以补充、改写。例如荀卿,《史记》本传太略,《孙卿书录》就多所补充。

第三,历史无传的,则考其生平事迹、著作时代。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楚有尸子。”一语而止,别无传记。读《尸子》书,不知其所论何世,所指何人。刘向《别录》先指出“楚有尸子”之句,搞错了尸子的籍贯,原因是“疑谓其在蜀。”

第四,作者事有传讹疑似,则加以考辨。如《荀子·宥(yòu)坐》、《吕氏春秋·离谓》、《说苑·指武》都说子

19

产诛邓析。刘向《邓析子产书》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而子产卒,子太叔嗣为政。”定公八年,太叔卒,驷歂嗣为政,“明年,乃杀邓析而用其竹刑。”考辨“子产卒后二十年而邓析死。”杀邓析的不是子产,而是驷歂。

第五,《七略》更详载作者生卒和著述年月。

(2)说明全书的主要内容

如中国体育史上讲踢球的蹴(蹋)鞠(实心的皮球),在《七略》的《兵技巧》中,早已亡佚,据《别录》辑本叙其大要云:“《蹴鞠新书》二十五篇。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蹋鞠,兵势也,所以陈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

(3)叙学术源流、异同、得失

其述学术源流,如《列子别录》曰: 列子者,郑人也,与郑缪公同时,盖有道者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而《穆王》、《汤问》二篇,迂诞恢诡,非君子之言也。至于《力命篇》一推分命;《杨子》之篇,唯贵放逸;二义乖背,不似一家之书。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观者。

其论学术异同,如《孙卿书录》:“孟子者亦大儒。以人之性善。孙卿后孟子百余年,以为人性恶,故作《性恶篇》以非孟子。”

(4)辨明文献的真、伪、疑似 如《神农叙录》:“疑李悝及商君所说。” 3.小序

小序论述一门学术源流、派别演变、师承关系、内容特点、利弊得失。

南齐·王俭《七志》称为“条例”,隋·许善心《七林》称为“类例”,《隋书·经籍志》、唐·毋焸《古今书录》称为“小序”,《汉志》在叙《七略》之后,即言“今删其要,以备篇籍。”阮孝绪《七录序》曰:“班固因《七略》之辞为《汉书·艺文志》。”

清末目录学家姚振宗《七略别录佚文叙》明确指出:“《艺文志序》一篇,六略总序六篇,每篇篇叙三十三篇,综凡四十篇。除去班氏接记后事之语,皆《辑略》节文也。”

《汉志》“辑略”,师古:“辑与集同,谓诸书之总要。”《七录序》:“歆撮其指要,著为《七略》,其一篇即六略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

刘歆将六略三十八种的序论汇集为一篇,故名“辑略”,小序即辑略之文。小序主要是论学术的源流得失。汉代尊儒,六艺是儒家经典,所以《六艺略》的小序,不加评论,只叙圣人述作之意。至于述传授源流,对于诸家传注,则说明古文经优于今文经。

对诸子则考其渊源,论其短长

《诸子略》总序(总序在每一略的最后,略论一略的学术)

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弛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余嘉锡先生在《目录学发微》卷五中评论说:

20

“诸家目录,能述作者之意者,虽不可云绝无,至于每类皆为之序,于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者,实不多见。计现存书目,有小序者,《汉志》、《隋志》、《祟文总目》、《四库提要》四家而已,而《崇文总目》尚未足为重轻,篇目录之书类难于叙录,而小序则尤难之难者。” 第四节 目录的分类及沿革

文献目录的分类起源

我国古典目录分类大体经历了六分、四分、七分、四分等几个阶段,这里主要就六分与四分即《七略》和四部的分合变迁作简要介绍。

(一)《七略》的六分法 《七略》分类法的基本结构

全书七部分,包括总序(辑略)和六大类(六略),每类都有大序;六大类又分出三十八小类(种),其中三十三类有小序,“诗赋略”中五小类无序。小类下又有家(603家),家下列书13219卷。所有序皆收于“辑略”中,用于叙述学术源流。这种为每一类撰写小序的目录体例,为《七略》首创。全书虽分为七部分,但“辑略”是叙述学术源流的,所以实际登录书名的门类,只有六略。班固作《汉书·艺文志》,门类条例,完全依照《七略》。

《七略》类目体系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荀卿赋之属、杂赋、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七略》分类法的主要特点 1.将“六艺略”列于首位

2.“诸子略”分诸子学派为九家,儒家为首 3.“诗赋略”为有韵之文

4.“兵书略”中,兵权谋主讲战略,兼三小类 5.“数术略”杂有大量迷信内容

6.“方技略”中,医经类收医药原理方面书籍

章学诚认为《七略》类目划分基本思想是:

《七略》以兵书、方技、数术为三部,列于诸子之外者,诸子立言以明道,兵书、方技、数术皆守法以传艺,虚理实事,义不同科故也。至四部而皆列子类矣。”诸子为“明道”之“虚理”,兵书、方技、数术皆为“传艺”之“实事”。

《七略》的分类方法

1.依据学术性质;

2.同类书籍约略依时代先后为次; 3.书少不成一类者附入性质相近之类;

4.学术性质相同者再依思想的派别或体裁的歧异分类; 5.一书可入二类者,互见于二类;

21

6.一书中有一篇可入他类者,得裁篇别出; 7.摘抄叙录纲要; 8.但列书目而无篇目等等。

《七略》类目划分存在问题

《诸子略》以思想系统分;《六艺略》以古书对象分;《诗赋略》以体裁分;《兵书略》以作用分;《数术略》以职业分;《方技略》则以体裁作用分。

所用标准,很不一致。另外,个别分类之间,也有重叠或割裂现象。 虽有小疵,但无伤于大体

《汉书?艺文志》

汉班固撰。简称“汉志”,一卷。《汉书?艺文志》为《汉书》十志之一,专记西汉一代藏书之盛。其所著录之书分为六略、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一、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二、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家、小说;三、诗赋略:屈原等、陆贾等、孙卿等、杂赋、歌诗;四、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五、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方技略: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汉志》分类的改进 1.更新体例

将《七略》中的《辑略》加以分解移易,置总序于六略之前,分置大序、小序于六略与各类书目之后,将各类图书与有关论述更紧密结合起来,使书目更加明了清晰,读者也可免省反复检寻之劳。

2.变更著录

对所著录的图书内容及其类别,一一详加考核,凡《七略》中归类不当、著录重复之处皆进行适当合并或改移。如《司马法》原属“兵书略兵权谋类”,则改归“六艺略礼类”;《伊尹》、《太公》、《管子》、《蒯通》、《孙卿子》等原既入“诸子略”,又入“兵书略”,则全部移归“诸子略”。

3.简化叙录

对《七略》的叙录,进行了简化、修改与补充,并均以本注形式附于各书之下。本注内容广泛,文字精要。或注明“有列传”,提示读者可将“艺文志”与史传结合起来参阅;或注明同一图书近本篇目与《七略》著录篇目的不同,如“六艺略论语类”有“《论语》古二十一篇”,本注云:“出孔子壁中,两《子张》。”又“《齐〈论语〉》二十二篇”,本注云:“多《问王》、《知道》。”或注明图书缺佚、真伪情况,确定图书价值;或注明图书内容性质;或注明图书作者;或注明附录等等。

4.补充著录

对《七略》未收的图书,尽量加以补录。如补入西汉末年杜林、扬雄、刘向等人的著作,使《汉志》“首尾洽通”,真正成为纪录从上古到西汉图书的完整目录,便于了解文化史、学术史的发展变化。 《汉志》开创了正史艺文志即史志目录新体例

(二)荀勖(xù )《中经新簿》的四分法 《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

按照《隋书经籍志·序》的记载,荀勖《中经新簿》类目如下: 甲部:六艺、小学

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22

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 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

以上共收四部书1885种,20935卷。

《新簿》对于《七略》的承袭与创新

甲部,相当于《七略》中六艺略,即后世经部。尊儒家经典为首从汉至清一直未有改变。 乙部,合《七略》诸子略、兵书略、术数(含方技)略为一部,即后世子部。 丙部,首次将史书从《七略》之六艺略春秋类析出单列一部,即后世史部。 丁部,相当于《七略》诗赋略,即后世集部。

《中经新簿》是见于史实记载的采用四部分类法的首部目录。《新簿》记录图书的存、亡,也为目录书的著录开创先例。

《新簿》在分类和解题上的不足

《皇览》为我国最早类书,而非史书。汲冢书是晋代汲郡人不准盗发战国魏襄王(一说魏安厘王)墓发现的一批竹简,为经史等方面典籍。将《皇览》列入史类性质的丙部,汲冢书列入文学类性质的丁部,大概是由于当时史学和文学类书籍尚少,为达到四部书籍大体平衡所为。《新簿》没能继承刘向撰写叙录的传统,对图书的内容和特点,少有论辩。

《新簿》甲、乙、丙、丁内容相当于后来的经、史、子、集,但次序上稍有不同。而后者次序直到东晋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时才基本确立,后一直被沿用。李充所编目录,当时现存图书只有三千零十四卷,限于数量,“遂总没众篇之名,但以甲乙为次。”即只有四部,不立各书的类名。不过,他开始确立四部顺序,在我国图书目录发展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王俭《七志》、阮孝绪《七录》的七分法及新旧分类法的更替

自东晋李充之后,四部分类法在南北朝至隋,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政府藏书目录都使用四部分类法,如南北朝时殷淳《大四部目》;谢灵运《宋元嘉八年秘阁四部目录》;王亮、谢胐(fěi )《四部书目》;王俭《元徽元年四部书目》等。

《七志》和《七录》

在四部分类法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但尚不完善的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些效法《七略》的分类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王俭《七志》和阮孝绪《七录》

王俭是南朝宋秘书丞,元徽元年(473)编成政府藏书目录《元徽元年四部书目》。后来,“俭又依《别录》之体,撰为《七志》。”

《七志》对《七略》分类体系的修改

1.类名改动。改六艺为经典,改诗赋为文翰,改兵数为军书,改数术为阴阳,改方技为术艺; 2.别立图谱一志。 3.附道经、佛经于后。

《七录》分类体系

阮孝绪,南朝齐梁间目录学家。他收集宋、齐以来各家目录,并校以官修目录,编成《七录》。《七录》早已亡佚,但其序、目录、引用书目存于《广弘明集》中。

其分类体系包括内篇五录(经典、纪传、子兵、文集和术技)和外篇二录(佛法、仙道),共分为七大类、五十五小类,著录图书6288种,44526卷。通过《七录序》,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斟酌王(俭)、刘(歆)”,对于前

23

人成果的继承和革新。

(四)《隋书·经籍志》与四分法的发展

《隋书·经籍志》分经、史、子、集4部40类,收录存书3127部,36708卷;佚书1064部,12759卷,总计著录四部书籍4191部,49467卷。另附道经4类、佛经11类,仅据道佛专目,“录其大纲,附于四部之末”,不列具体书目。

《隋书·经籍志》继承了荀勖、李充以来四部分类法的体系构建框架,但较之前者,至少在两个方面更为完善。

其一,前者四部仅以甲、乙、丙、丁为序,无正式类名,《隋书·经籍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命名为经、史、子、集,更为明确和清晰;

其二,前者在四部之下多无小类,造成“四部悬立”(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隋书·经籍志》则在细目的厘定上充分吸收了《七略》系统之分类法,特别是阮孝绪《七录》的精髓。 《隋书·经籍志》受《七录》影响很大

《隋书·经籍志》的分类体系

经部: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谶纬、小学

特点:其经部十小类中,直接沿用了《七略》“六艺略”之九小类,只是顺序有所不同。新增所谓解经的“纬书”一类。理由是:虽然谶纬之书“文辞浅俗,颠倒舛谬,不类圣人之旨,相传疑世人造为之后,或者又加点窜,非其实录”,“仍录其见存,列于六经之下,以备异说”。

史部: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 特点:与《七录》继承关系明显,实际上就是将《七录》“纪传录”略加改动而成,其十三小类中,“删鬼神而增杂史,析注历为古史、起居注”,其余小类或者沿用类名,如旧事、职官,或者将类名略加改动,如国史改作正史、伪史改作霸史等。

子部: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特点:合《汉书·艺文志》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之略而成;也是将《七录》“子兵录”、“术技录”合并而成,只是“删杂艺,并卜筮、杂占、形法入五行,合医经、经方为医方”。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

特点:与《汉书·艺文志》相比,其集部三类是新增的,也沿用了《七录》之“文集录”,只是并杂文入总集。 附道经:经戒、饵服、房中、符录

附佛经:大乘经、小乘经、杂经、杂疑经、大乘律、小乘律、杂律、大乘论、小乘论、杂论记

《隋书·经籍志》取《七略》系统分类法之长,补四部分类法之短,确立了四部分类法在我国古代书目分类史上的正统地位。

完成了我国古代书目分类史上《七略》分类法向四部分类法的转变,其实质是:新立史部;将兵书、数术、方技并入子部;将佛、道二类附于分类体系之后。在后来的四分法目录中,佛、道二类或并入子部之道家;或附于子部之后。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上古时期典籍基本状况的缩影,《隋书·经籍志》则是我国中古时期典籍基本状况的缩影。《隋书·经籍志》是继《汉书·艺文志》之后,第二部现存完整的古典综合性图书目录。

自《隋书·经籍志》出现,四部分类基本定型。此后一些史书的经籍志、艺文志都采用四部分类法,直到近

24

代。

(五)唐代四部书目分类法 1.《群书四部录》

开元七年至开元九年(719~721年)历时三年完成,有序、解题,共二百卷,序例一卷,共著录图书二千六百五十五部,四万八千一百六十九卷。它是继《七略》以后,宋代以前唯一的一部官修解题目录,不论在著录典籍的数量,分类的科学、系统,还是提要的准确、深刻诸方面都有所提高。

2.《旧唐书·经籍志》

基本沿袭了《隋书·经籍志》的做法,略作更改 。

3.《新唐书·艺文志》

欧阳修撰,增补了很多唐人著述,虽不能全面反映唐一代的藏书,但却开补史艺文志的先河,功绩不容磨灭。

(六)宋代四部书目分类法 1.《崇文总目》

宋代官修书目,王尧臣等编撰,书名御赐。成书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至庆历元年(1041)年,历时7年,计六十六卷,叙录一卷,著录馆阁现存书籍3445部,30669卷。部类后有小序,书目后有解题(亦称为“释”)。其分类因袭《旧唐书·经籍志》,略有改动。

2.《遂初堂书目》

为我国现存南宋私人藏书目录之一。作者尤袤,字延之,无锡人,南宋孝宗时官至礼部尚书。 《遂初堂书目》间或简略记载一书的数个版本,是尤袤就其所藏书籍撰修的目录,特点是略记各书的版本,为后世开辟了注重版本的风气。

3.《郡斋读书志》

《郡斋读书志》体例仿照《崇文总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五类,四卷。全书有总序,经史子集四部各有大序,二十五个小类有小序。每种书均有解题。这是我国第一部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

4.《直斋书录解题》

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它与宋代另一部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齐名,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直斋书录解题》的主要价值在于解题。“解题”也就是提要。它介绍作者生平,撮举每书大旨,品题得失,考辨讹谬,对于我们读书,辨别学术源流有指导门径的作用。解题目录发端于汉代,到宋代已经趋于成熟。

(七)元代四部书目分类法 《文献通考》

马端临撰写的一部私家书目。撰写历时20余年,计348卷,是在我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政书——唐代杜佑《通典》的基础上扩展编辑而成的。《经籍考》为《文献通考》当中的第19考,凡76卷,是全书24考中卷数最多的一部分,著录自古迄宋现存图书约5000种。

《文献通考》的分类特点

(1)类序 ,用“自注”或按语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25

(2)类目设置斟酌前人四部目录,略有调整。

(3)每一类目后,将四代史志著录的相关书目依年代先后排列,具体书目的归类也有所调整。 钟嗣成《录鬼簿》(元杂剧专科目录)

(八)明代四部分类法

《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

从汉到宋各正史艺文志基本上都是记一朝藏书之盛。而《明史·艺文志》则有所不同,专记一朝之著述。今本《明史·艺文志》由清代王鸿任明史馆总裁编写。《清史稿·艺文志》沿用此例。清代对历代正史中缺艺文志的都作了补撰,使正史都有艺文志,连贯起来就成为中国古代古籍总目了。

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与前人目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主要著录明人著作,并在每类之后补录《宋史·艺文志》未录之宋末著作及辽、金、元三代著作,凡一万三千余种。

《千顷堂书目》首开中国古典书目纪一代著述及补史艺文志之先河。它详于明人著作,宋末及辽、金、元著作则多有挂漏。

《千顷堂书目》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钦定《明史·艺文志》的原始稿本。 《千顷堂书目》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共49类。

1715~1723年间,王鸿绪总校诸稿为《明史稿》。《明史·艺文志》对于《明史稿·艺文志》的改动很小,所以其实际底稿仍然是黄虞稷的《明史艺文志稿》。经过删改之后的《明史·艺文志》,其价值已明显低于黄虞稷的原稿。

吕天成《曲品》为明代传奇专科目录

(九)清朝四库分类法

清乾隆时,四库馆臣编辑了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即以经、史、子、集四部记录所收图书,其目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我国历史上体制庞大、总括群书的大型目录著作,四分法的体制至此完备。 四库分类

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10类

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15类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14类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辞典5类

清代的《四库全书》,按四部分类法编纂的,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清高宗弘历即位之后,为效法汉唐各代帝王,以“稽古右文”的名义,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及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两次下诏征集图书。乾隆三十八年,成立了纂修《四库全书》的机构,名“四库馆”。当时征集图书规模之大和任用人员之多,都是空前的。据有关资料记载,共征集了三万三千多种书,遍及当时全国十八个省中的十五个省份。

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缮写告成,历时十年。总计收书三千五百余种,七万九千三百余卷,三万六千三百余册。为了收藏这部书,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的建筑式样,在北京皇宫内修建了文渊阁;同年十一月第二部完成,藏之于奉天(今辽宁沈阳市)故宫的文溯阁;次年冬天完成第

26

三部,藏之于北京圆明园的文源阁;乾隆五十年(1785年)第四部竣工,藏之于热河(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北四阁,也叫内廷四阁。

乾隆“念江、浙人文渊薮,其间好古力学之士,愿读中秘书者必众”,随又诏命四库馆续缮全书三份,分贮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圣因寺行宫的文澜阁(今浙江博物馆内)。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南三阁,也叫江浙三阁 。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文汇阁在扬州行宫大观堂右……阁下碧水环之,为卍字。河前建御碑亭,沿池叠石为山,玲珑窈窕,名花嘉树,掩映修廊。”

文汇阁、文宗阁毁于太平天国时期。

章学诚《史籍考》、姚振宗《后汉艺文志》、《隋书经籍志考证》、张之洞《书目答问》亦为目录名作 。 思考题:

1.中国古典目录学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何? 2.古代目录在基本结构和分类体系方面有哪些特点? 3.如何认识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5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目录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三、校勘的原则与方法 四、校勘方法成果的综合运用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一)校勘的含义

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题。

校雠: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确与否。 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以示版本之真; 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以求史实之真。

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所在。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27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以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人喜欢妄改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事情。

校勘学,就是研究和总结校勘规律的一门科学,除对文献材料发生错误的规律进行总结外,人们还对校勘的作用、方法、据以校勘的资料、校勘者应具备的条件、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等进行探索,在校勘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勘学。

(二)校勘学的功用

1.其功用是为人们读书治学提供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书面材料。

现代学者胡适先生认为:“校勘之学起于文件传写的不易避免错误。文件越古,传写的次数越多,错误的机会也越多。校勘学的任务是要改正这些传写的错误,恢复一个文件的本来面目,或使他和原本相差最微。”(《胡适书评序跋集·校勘学方法论》)

2.读书应求善本,善本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符合或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鉴定其是否符合或接近原稿的一种可靠方法。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 3.校勘有益于书籍的整理与出版。

陈垣先生《校勘学释例·自序》也说:“以元本及诸本校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余条。”

二、文献讹误的类型及识别 (一)校勘的对象

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是极其普遍的现象。如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自序》说: “盖是书(《广雅》)之讹脱久矣,今据耳目所及,旁考诸书以校此本,凡字之讹者五百八十,脱者四百九十,衍者三十九,先后错乱者百二十三,正文误入音内者十九,音内字误入正文者五十七。” 这说明古籍的各类错误之多。

文献错讹的类型: 1.讹

又称“误文”,就是文献原有文字写错了。晋代葛洪说: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十九《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现象成为“鲁鱼亥豕”。造成讹文有以下几种原因:

抄刻中无意而误

字形相近而误

28

字音相近而误 因上下文而误 不识古字而误改 不懂古音而误改 不知古义而误改 不懂语法而误改 不知专业术语而误改

臆改而致

(1)字形致误

由于汉字形体几经演变,篆、隶、章草、行、楷以及印刷字体,又由于便于抄写而产生大量俗字、简字以及重文省略、缺字空围等符号,造成各种字形致误的类型。 如,江南本《汉书·田延年传》:“今县官出三千万自之,何哉?”

王念孙认为“自”当为“匃”。《广雅》:“匃,与也。”《汉纪》“出三千万钱与之”,可为旁证。因隶书“匃”作“匄”,字形与“自”相似,因此讹为“自” 。

又如,《诗经·硕鼠》:“誓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韩诗外传》引作:“誓将去女,适彼乐土。适彼乐土,爰得我所。”

俞樾认为,当以《韩诗》为正。因古代抄写重叠句时,写作“适二彼二乐二土二”,就逐渐讹误为“适彼乐土,乐土乐土”。

(2)语音致误

语音致误的原因是汉字形音义的矛盾,即同音而异形异义,其表现就是因字形的不同而造成误字。 如《荀子·儒效》:“若夫謪德而定次。”

王念孙认为,“謪”为“谲”( jué)之讹误。因“谲”、“决”古音通,则意同,为“决其德之大小而定位次”。 另如,《长编》卷六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庚申,“但令遣长子、亲第宿卫京师。” “亲第”当作“亲弟”。 2.脱

文献文字在传写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从脱文的多少看,有脱字、脱句、脱简、脱行、脱页等多种。

孔子说:“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语·卫灵公》)可见脱文现象出现甚早。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称为“脱简”,后世因而也称脱文为“脱简”。

如今本《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在唐代《初学记·果木部》、《白氏六帖》九十五引此作“公输子削竹木因为鹊,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则今本脱一“鹊”字。

如《文心雕龙·隐秀》一篇脱去一页,后人予以增补,已非原貌。黄侃称:“此纸亡于元时,则宋时尚得见之。惜少征引者。唯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刘勰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此真《隐秀》篇之文,今本既云出于宋椠,何以遗此二言?然则赝迹至斯愈显,不待考索文理而亦知之矣。”

古代脱文甚至有脱卷的情况,如《汉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注曰:“十篇有录无书。”可见东汉之时《史记》已有十篇(亦即十卷)亡佚。

29

3.衍

原稿本无而传写、刻印、排印误增的文字称衍文,又称羡文、衍字。

如《后汉书·郑玄传》所载《戒子书》:“吾家旧贫,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

阮元在郑玄墓地看到金代刻《后汉大司农郑公碑》,碑文无“不”字,后来陈鳣(zhān )见到元大德本《后汉书》,“不为父母昆弟所容”句中也无“不”字,说明“不”字为衍文。

衍文也有衍出一句以至数句的,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杨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指出其为后人取《汉书·司马相如传》赞语,正是。 4.倒

倒文,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被颠倒。古时钩改文字称“乙”,所以倒文又称“乙文”或“倒乙”。倒文被纠正称为乙正或乙转。其中有字倒、句倒、篇章倒等情况,甚至目录、表格也有错乱的现象。 字倒之例,如《淮南子·人间训》:“家富良马”。 王念孙指出:“良马”本为“马良”,与“家富”相对为文。

又如,《荀子·议兵》:“明道而分钧之。”

清卢文弨说,《史记》、《韩诗外传》引该文作“均分”,“钧”、“均”相通,当依《史记》、《韩诗外传》乙转。 句倒之例,如《老子》第十四章:“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周祖谟指出:“汉代帛书《老子》乙本作:?随之而不见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5.错乱

错乱,又称错简,既指雕版刻印以前的简帛书籍,因简、帛次序错乱而造成的错误,也指后世刊印书籍的错页。

如《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元狩三年“御史大夫”栏:“三月壬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 《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元狩二年”。《汉纪》载:“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汉书》将“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三年”。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王士安,春时斗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王士安”实为“士(仕)女”之误。

三、校勘的原则与方法

1.征引本书的相关记载进行校勘——本校法 2.征引他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校勘——他校法 3.运用考辨,明辨是非 ——不校校之 4.“为文不辞,改之不疑” ——出校不改

清人叶德辉《藏书十约》将前人的校书方法归纳为“死校”和“活校”两种:“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勾乙如其书,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误字,补其阙文。”

近人朱希祖《郦亭藏书题跋记·校本意林跋》中也提出了两种校勘方法: 一则罗列各本,择善而从;其不善者,弃而不信。类似“活校”。 一则择一本为主,而又罗列各本之异同。类似“死校”。

30

1.对校法

对校法,就是将一部书的不同版本进行对读,发现差异和错误就标示出来。对校法自汉代刘向校书就开始了,即我们前面所说的“校雠”。直到清代仍有学者使用这种方法。

对校法的优点是“最简便,最稳当”、“不参己见”,免去妄改之弊。短处是“不校是非”,“不负责任”。但“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

如《旧唐书·李白传》明嘉靖闻人诠刻本:“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张元济用南宋绍兴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校闻人诠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因此,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 2.本校法

本校法,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掌握本书的文法文例,韵文掌握韵例,目录与正文可以互校,注文与正文可以互校。因此,要求熟读全书。 刘向《别录》所说的“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

本校法的常用手段主要有:

1.用本书文句订正本书。古书一篇之内文义相承,用词往往一样。同一文句,有时数篇共见,可以比对参照,校对讹误。

2.参考注文刊定征文。古书的注解在解说原文文义的时候,经常联系到原文的词句,如原句有误,可以根据注文校正。

3.根据文义和文例订正谬误。这一方面要靠个人学识,另一方面要靠读书细心。

4.根据文辞押韵考订谬误。先秦古书中一篇之内经常有韵语,目的是便于记诵。但有时依例当属押韵字,而读来并不谐和,那很可能是文字有误。

如《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观堂集林》卷5《史籀篇证序》。

据《观堂集林目录》,此篇当作《史籀篇疏证序》,脱“疏”字,可据目录校补。

使用本校法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 2.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 3.他校法

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即三种情况:

1.采自前人者,可以重新进行对照核查。

31

2.为后人所引者,也可作为参考。

3.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也可以用来进行参对比照

如,宋洪迈《容斋四笔》卷2载,《苏魏公集·东山长老语录序》有“侧定政宗,无用所以为用;因蹄得兔,忘言而后可言。”

其中“侧定政宗”不可理解。这是引用《庄子·外物》中的典故,洪迈引用原文“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足容尔。然后厕足而垫之致黄泉,知无用而后可以言用矣。”可见,“侧定政宗”应是“厕足致泉”之误。

又如,北宋曾纮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無千歲,猛志固常在”。

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认为“形夭無千歲”应为“刑天舞干戚”,因字形相近而误。

如《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唐孔颖达《尚书·洪范正义》曰:“荀卿书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宋本及各本《荀子》均无后二句。

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这二句是应当有而脱落的文字。王氏说:“此言善恶无常,唯人所习,故白沙在涅与蓬生麻中义正相反。”这八个字没有版本依据,完全只是用他校法发现并补入的。

他校法常用的手段

1.根据其他书籍所引改正今本之误。

根据他书所引与今本对校,比用同书不同版本对校,得益更彰。今本从宋元刻本而来又辗转翻刻,往往以讹传讹,终不及前代书中所引更为接近原貌。

2.取其他书籍相同或相近的资料或者文句来对校。古代书籍叙事载言,往往互相引用,更相祖述,时代相同或相近的古书里论述相同或记载相同的文字都可以互勘,校正讹误。 4.理校法

理校法,就是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学者当发现文献中的确存在着错误,没有足够的旁证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学者使用理校法,主要是从语言、体例、史实三个方面着手的。

清代朱一新指出:古书自有体例,“不通其书之体例,不能读其书,此其大义之所存,昔人所谓义例也。校勘字句,虽亦要事,尚在其后。此其大纲,校勘其细目,不通此则愈校愈误。”(《无邪堂答问》卷5)

清戴震校《水经注》,是发现书的体例并利用其进行校勘的成功事例之一。《戴东原先生年谱》载: “《水经注》自北宋以来无善本,不可读。先生读此书既久,得经注分别之例有三:……得此三例,迎刃分解,如庖丁解牛,故能正千年经注之互讹。……钩稽校勘,凡补其缺漏者二千一百二十八字,删其妄增者一千四百四十八字,正其臆改者三千七百一十五字。”(《戴东原集》附)

但理校法利弊兼有,正如陈垣说:

“此法虽通识为之,否则卤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故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险者亦此法。”(《元典章校补释例》第四十三)

所以梁启超对理校法持有保留的批评:

32

“这种方法好是好极了,但滥用他,可以生出武断臆改的绝大毛病,所以非其人不可轻信”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十四)。

四、校勘方法成果的综合运用 (一)校勘方法的综合运用

《后汉书·郑玄传》载《戒子益恩书》:“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或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 经各家所校,取得“不为父母群弟所容”一句文字有误的证据:

1.宋本《后汉书》无“不”字。(对校法)

2.宋本《太平御览》卷四百五十九引《后汉书》、《通志》卷一百八《郑玄传》、唐史承节撰《汉郑康成碑》均无“不”字。(他校法)

3.《隋书·儒林传》载刘炫言自己“家业贫窭,为父母所饶,厕缙绅之末,遂得博览典诰。”显然模仿郑玄《戒子书》,由此推之,《戒子书》本无“不”字。(理校法)

1.关于记载校勘文字的异同: 对校可曰:“某字某本作某。” 本校可曰:“据某篇某某,此当作某。” 他校可曰:“某字某书作某。”

理校可曰:“某字当作某。”“某字疑当作某。

2.是否出校记的标准 应该出校勘记的情况有:

(1)凡脱、讹、衍、倒,确有实据,必须补、改、删、乙者,均应出校记,并说明已校改或应校改的理由,或写明“据某本改”。

(2)他书异文确有参考价值者,可作一条异文校记。

(3)凡前人校记已发现的问题,重作校勘记采用时应说明是谁的意见。凡采用各本、各书、各家之说的称谓要统一。

一般可不作校勘记的情况有:

(二)处理校勘成果的方式

如《校勘述略》(王云海、裴汝成著)提出六种: (1)校成定本; (2)定本另附校勘记; (3)底本不改,另附校勘记;

(1)一般笔形小误,显为误刻或误抄者,可以径行改正,不出校记。 (2)异体字、通假字,可仍其旧。如须订正,亦不必出校。 (3)个别虚字有出入,但不影响文义者,一般不出校。 (4)底本不误,他本误者,不出校记。

(5)讳字一般不作改动,以保持本书原貌。缺笔字应补足笔画,但均不必出校。唯个别讳字影响理解文(6)凡本书节引他书而不失原意者,无须据他书改动,以保持本书原貌。一般亦不必出校记。 (7)改字必须十分审慎,凡不易肯定或底本可通的均不必改,也不必作校记。

意,必须改动时,可出校记说明。

33

(4)校记单独印行; (5)校注合并;

(6)底本附校勘记外,更将典型成果分类纂为专著等六大类。

钱玄《校勘学》则将“校勘处理方式”归纳为三类:

(1)定本式。根据校勘的结果,把底本的误字、衍文、脱文、倒置以及篇章等错误,改正过来,成为一本定本,在注中作校记。适用于普及本,便于读者阅读。

(2)底本式。不改动底本,在注中作校记,或书后附校勘记。保持原本面目,供学者考核原委。 (3)札记式。不录原书全文,只录校记。节省篇幅,而功能与底本式相似。

当代一般采用注中出校、篇后出校或卷后出校的方式。

注中出校,把校记写在注释当中,校语放在原注之后,并在前面加以“按”或“校”字,以示区别。 篇后出校,把校记放在文章末尾,一般用于诗文集或者笔记杂书等分条撰写的古书,若原书篇末有注,则校语前一般应该表明“校记”的字样,以免和注文混淆。 卷后出校,把每卷的校语都汇总起来放在该卷之后。

(三)校勘的态度:多闻阙疑

《论语·为政》:“多闻阙疑,甚言其余,则寡尤。”此言用于校勘,殊有启示。校书须慎之又慎,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以不误为误,逞意妄改。

(四)校勘应具备的条件 1.主观条件

校书者必须具备读懂古书的能力,包括要精通古代语言文字,含文字、音韵、训诂、文法;要具备古代文化知识,诸如天文、历法、地理沿革、职官制度、风俗习惯等;要懂得古书的行文习惯,一般为繁体竖写,自右向左,正文单行大字,注文双行小字,遇到与当朝帝王相关的语句要抬头(提行)等。

2.广求异本,以便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3.广求相关资料,尽量搜罗相关的证据。

4.精研所校之书,熟悉内容和行文规律,以便前后参证。 思考题:

1.文献发生错误有哪些类型及原因? 2.从事校勘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3.校勘中为什么不应轻改古书? 练习题:

1.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丹桔黄柑此地无。”“此”一作“北”,试联系全诗判断孰是孰非。

2.某版本郦道元《水经注》:“水流松果之上。”明钟惺以为妙景。钟说是否可靠,抑或是文字错误所致? 3.《战国策》:“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史记》:“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战国策》、《史记》孰是孰非?请试证明之。

4.某版本《陶渊明集》之《读山海经》作:“形夭無千歲,猛志故常在。”一句五字全误,为什么?

34

第6章 :古典文献的类型 目录

第一节 总集

在中国古典文献学史上,早期影响较大的诗文总集是晋人挚虞编的《文章流别集》。

关于此书,《隋书·经籍志》云:“总集者,以建安之后,辞赋转繁,众家之集,日以滋广。晋代挚虞苦?°总集?±的名称起源于南朝梁代阮孝绪的《七录?¤序目》,他说,西汉刘向编集的《楚辞》,?°本总集之始?±,在传统文献分类中被列入集部之首。

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公元前6世纪编成的《诗经》,在今天看来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过,在传统的文献分类中把它列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入“经部”。

第一节 总集 第二节 别集 第三节 类书 第四节 丛书 第五节 方志、谱牒

览者之劳倦,于是采摘孔翠,芟剪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文集总钞,作者继轨;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

电子版总集

北京大学《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和《全宋诗》检索系统。

《全唐诗》的检索系统由两个版面组成,一是浏览界面,它提供以原书为序浏览;另一界面是检索界(4)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全唐文》。 (5)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玉台新咏》。 ( 6)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诗钞》。 (7)按作者地域群体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西昆酬唱集》。 按照编集的时段和体裁来划分,总集可分成以下几类: (1)通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昭明文选》。 (2)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唐文粹》。

(3)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

这部总集共收录了周代至六朝约800年130位知名作者和少数佚名作者的作品700多篇,分为98类,《文选》的重要意义在于,编者有意识地将经、史、子和“文”区别开来,把经、史、子文献排除在文

涵盖诗、赋、文。

学文献之外,只保留史书中有文采的史论和史述赞。

面,可以检索全部资料。主体部分除提供全文检索功能以外,另加诗题检索、作者检索、体裁检索、音韵

35

检索五大功能;检索结果显示诗歌全文、作者小传、诗文校注、诗歌体裁、原书页码、卷册等。

《全宋诗》检索系统的《专业检索版》,可对《全宋诗》进行作者查询、诗题查询、体裁查询、诗韵查询、诗行内字词查询和整诗字词句查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凡72册,这一检索系统,为多角度检索利用《全宋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南京师范大学《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检索系统

该系统收录有《全唐五代词》(中华书局版)、《全宋词》和《全金元词》 三大词总集,可从作者、词

牌、词调通用名、宫调、首句等角度进行全文检索,也可以作综合检索,能将检索结果自动生成索引,并自动统计有关数据。

台湾故宫博物院网站《寒泉古典文献全文检索数据库》

其中有十三经、先秦诸子、《全唐诗》、《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四库全书总目》、《朱子语类》、《红

楼梦》、《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等数据库,可进行全文检索。 第二节 别集

一、什么是别集?

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是指收录一个人作品的集子。

“别集”一词出现于东汉。《隋书经籍志》说:“别集之名,盖汉东京之所创也。自灵均已降,属文之士

众矣,然其志尚不同,风流殊别。后之君子,欲观其体势,而见其心灵,故别聚焉,名之为集。辞人景慕,并自记载,以成书部。年代迁徙,亦颇遗散。其高唱绝俗者,略皆具存,今依其先后,次之于此。”

别集的命名方式五花八门。主要的有:

(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渊明集》。 (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维)、《杜工部集》(杜甫)。

(3)以谥号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 别集内文献的编排方式多种多样。

有的分类,即按作品主题编排,如 宋代编的《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

有的编年,即按作品著成时代先后编排,如北京大学邓广铭先生编的《稼轩词编年笺注》等; 有的分体,即按作品体裁分类编排,如清人编的《李太白文集》; 有的则 综合几种方式编排,如宋代黄庭坚的《山谷全集》。 二、别集的种类及编排方式

别集按照收录范围可分为汇集一人全部作品的全集(如宋代陆游的《陆放翁全集》)和选录一人部分作按编辑情况可分两种:

一为自编的别集,如曹植生前就编有个人别集(后亡佚,见《晋书·曹志传》),唐代孙樵编有《孙可之二为由他人编辑的别集,如唐代韩愈的文集是在韩愈去世之后,由其女婿李翰编的,即《昌黎先生集》。 别集所收录的文献,多数为文学作品,兼收奏议、论 说、书信、语录等。

有的别集还附载作者的专著,如韩愈集内有他的史学著作《顺宗实录》,欧阳修集内有他的笔记《归田魏晋南北朝时期别集开始盛行,唐宋以后更加兴盛。

录》等。

品的选集(如唐代皮日休的《皮子文薮》)。

文集》;

36

(4)以书斋命名。如《七录斋集》(张溥)、《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惜抱轩文集》(姚鼐)。 (5)以作者字、号命名。如《李太白全集》、《文山先生全集》、《王子安集》(王勃)、《苏东坡全集》、

《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徐霞客游记》(徐宏祖)。

(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樊川文集》(杜牧)、《贾长沙集》(贾谊)、《长江集》(贾岛)、《梦(7)以出生地命名。如《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东集》(柳宗元)。 (8)以帝王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嘉祜集》(苏洵)。

溪笔谈》(沈括)。

三、别集举要

《王粲集》:《隋书。经籍志》著录有《王粲集》11卷,《去伐论集》3卷,《汉末英雄记》10卷,皆

佚。明代张溥辑有《王侍中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俞绍初在前人整理的《王粲集》基础上,又广收遗文,精审校勘,并编制年谱,重新整理了《王粲集》,198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杜诗详注》:清仇兆鳌编。依编年方式编纂的杜甫诗集。仇兆鳌用时20年余年,搜集各家注本,辑《柳宗元集》:吴文治等校点。有《正集》45卷,《外集》2卷及《外集补遗》。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一、类书的概念

类书,是分门别类编排的资料汇编性质的工具书。《四库全书》子部四十五有“类书”一门。其小序说“类为《杜诗详注》,资料极为详尽,为阅读研究杜诗的重要的参考书。有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 第三节 类书

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四部之内,乃无类可归。”这反映了有些类书的内容具有边缘性。

张三夕在其《中国古典文献学》:“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下又分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这一说法较为全面,反映了类书的本质。

类书的起因:

唐欧阳询奉敕编纂的《艺文类聚·序》对类书的起因说得明白:“夫九流百氏,为说不同,延阁石渠,南齐:《四部要略》1 000卷; 唐代:《艺文类聚》100卷;

宋代:《太平御览》1 000卷,《太平广记》500卷,《册府元龟》1 000卷; 明代:《永乐大典》22 877卷;

清代:《渊鉴类函》450卷,《佩文韵府》444卷,《古今图书集成》10 000卷。 这些都由皇家主持编纂。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类书,是三国曹魏时期(220~222)魏文帝曹丕下令编纂的《皇览》,是一部规此后历代类书编纂兴盛,出现了大量的类书。类书编纂需要征引大量书籍,投入许多人力,故历史上模很大的类书,或正因为其规模太大,不容易传抄流传,该书早已经亡佚。 大型类书多由官府主持编纂。

综合起来大致可以说:类书是割裂群书原文以为条目,把它们分门别类地编排起来,或以事分,或以字分,或以韵分,以便检索或征引的资料性工具书。

加载繁积。周流极源,颇难寻究,披条索实,日用弘多。卒欲摘其精华,采其旨要……俾夫览者易为功,

37

作者资其用,可以折衷古今,宪章坟典云尔。”

类书的作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类书利弊说:“此体一兴,而操觚者易于检寻,著书者利于剽窃,转辗裨贩,文化的发展,图书的大量出现,读者要遍览群书不容易,而我国学术又十分重视原文的征引及考据。于是为满足读者征引和写作之以需,辑录原著精华方便读者的类书便应运而生。

实学颇荒。然古籍散亡,十不存一,遗文旧事,往往托以得存。《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诸篇,残玑断壁,至捃拾不穷,要不可谓之无补也。”尽管类书有时利于“剽窃”,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存古代原始文献的作用。

二、类书举要 《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是唐代开国初年由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欧阳询主编,武德七年(624)成书。此书具体来讲类书的作用在于: 1.保存了古代的原始文献。 2.类书为校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类书是辑佚的渊薮。

汪辟疆先生说:“类书品格最下,通人恒不重视。然阅时既久,古籍日亡,而前代类书,反胃考订辑佚

所取资,其重视又不亚于经史,此可怪也。” 汪辟疆先生一语道破了类书的作用于价值。

分46部,每部又列子目727,全书约百余万言。此书分 类按目编次,故事在前,均注出处。所引诗文,均注时代。作者谙于题目,并按不同的文体,用“诗”、“赋”、“赞”、“箴”等字标明类别。和其他类书相比, 此书在辑存文献的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把“事”与“文”两条龙并成了一条龙,变更了类书的常规体制,也即事与文兼。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大量保存 了自汉至隋的词章名篇。

《北堂书钞》

(唐)虞世南撰。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唐代书家。仕隋为秘书监,

赐爵永兴县子,世称“虞永兴”或“虞 秘监”。授青光禄大夫,谥文懿。北堂,就是当时秘书省后堂。新旧唐书记载《北堂书钞》共一百七十三卷。今日通见的传本仅有两种160卷本,为陈禹谟刊本和 南海孔广陶刊本,全书分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共19类,部內又各分 细类,全书计八百五十二类,每类之中先摘录字句用大字排列,下加双行小字注出引用书名或原文。编写体例类似《艺文类聚》,但内容较少。

《白孔六帖》

《白孔六帖》原名《六帖新书》(唐)白居易编,计30卷,宋知抚州孔传又编30卷为后六帖。南 宋

末年两书合而为一,分成100卷,取白孔二姓为名,故名《白孔六帖》。体例同《北堂书钞》,分一千三百八十七个门类。一门类前,标有“白”字的,是白书 原文;标有“孔”字的,是孔书原文。白氏多采经传百家的成语故事,孔氏则泛采唐宋各种诗文杂录。此书是查找宋以前百家诗文的类书。

《太平御览》

(宋)李昉等著,全书1000卷,分55部,4558门,约500万字。此书初名《太平总类》,因为是写

给宋太宗阅读的,因此改名为《太 平御览》,它共引录古籍 2579种,其中许多古籍已经失传,尤其珍贵

38

的是引书中保留了汉代人物传记100种和地方志200种,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常常整篇整段地引录原书,有很大的 学术价值,另外本书的分类很细,是一部很好的查找历史事实、成语典故、诗词出处等等的工具书。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 记》。

全书500卷,目录10卷,分92类,细分为150 个目。此书引书470种,专收汉至宋初的野史小说、笔记、稗史等专题的类书,是研究中国小说史不可不读的工具书,有很多流散亡佚小说,多因此书保存而得见 其原貌。书中所收的《李娃传》、《东城老父传》、《柳氏传》、《长恨传》、《无双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都是名篇。

《事林广记》

《事林广记》(宋)陈元靓编,是宋代专门供民间使用的类书,是查找民间典故的专书,也是研究宋代

日常生活资料的百科全书,门类广泛,天文、地理、政刑、社会、文学、游艺,无所不包。它附有很多插图。

《册府元龟》

(宋)王钦若、杨亿等编。全书1000卷,共分31部,细分1104门。初名《历代名臣事迹》,后宋真

宗赐名《册府元龟》,“册府”是帝王 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意即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其目的是选取做人行事的标准,树立人们行动的规范。此书内容专取六 经、子史材料以及诏令、奏议等,不取小说。收录材料的时代从上古至宋以前止。体例上创新的地方是每部有总序,各门有小序。总序概括事迹沿革、小序多为评论 之语。

《初学记》

(唐)徐坚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人。此书成于唐开元年间,是唐玄宗为他的儿子初学作文而命

徐坚等编纂的,全书共30卷,共分23部, 313个子目,其体例先为“叙事”,次为“事对”,最后是诗文,与一般类书略有不同。其中\叙事\汇集各种资料说明子目标题,提供有关的知识;“事对”列 出对偶式的典故,下注出处,供作诗为文时采择;“诗文”精选关于本题的诗文佳作,供作楷模和借鉴。此书取舍较为严谨,它也保存了唐以前的不少古诗文。《四 库全书总目》评价此书“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传本有:1、日⑦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南宋绍兴十七年余十三郎宅刻本,应属最善最足。2、明嘉靖安国桂 坡馆刻本,原缺卷7、10、21至25及30下半,安氏补足后刊刻,以后多种明刻本均从此出,清乾隆内府刻古香斋本也从此出。(3)古香斋本,1962年 中华书局出版。

《事物纪原》

(宋)高承撰。专记事物原始之属,自天地生植、礼乐刑政,以至博奕嬉戏之微,鸟兽虫鱼之类,皆《海录碎事》

《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宋叶廷珪撰。《海录碎事》是一部宋代的中型类。从编纂体例上看,本书承袭

考索古书,推其原始,详其事实,注其出典。

《艺文类聚》、《初学记》等书的“分门别类”原则,将全书分为天、地、衣冠服用、饮食器用等十六部,十六部下又详分为五百余门。

《永乐大典》

(明)解缙、姚广孝、郑锡等编。全书共22877卷,分装11095册,目录60卷,约37000万字。永乐永乐三年(1405年)又重新编写,永乐六年冬全书告成。此书以《洪 武正韵》韵目为纲,全书共收

元年(1403年),明成祖 (朱棣)命解缙等纂修一部类书,第二年成书,赐名为《文献大成》。

39

集了经史子集、文艺戏曲、释道农医、科学技术各方面著作七、八千种,按单字分属各韵,单字下注明音韵、训释,并备录篆隶楷草各 种字体,再详列各书。所列书籍都是整部、整篇或整段的录入。

《古今图书集成》

(清)陈梦雷原编,蒋廷锡校订,雍正四年完志,全书共 800 册,1万卷,目录40卷,约16000万

字。全书分6汇编,32典,每典又分部,共计6109部。每部又分汇考、总论、列传、艺文、选句、纪事、杂录、外 编等目,是清代官修的最大类书。收录极为丰富,编次也比较清晰,是一部傲视古今中外的巨型类书,內容涵盖我国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內容浩瀚无比, 可同《永乐大典》相媲美。 第四节 丛书

从书举要

《汉魏丛书》

《汉魏丛书》,明程荣辑。有万历二十年程荣刻本、明何允中刻本、清王谟刻本。歙县程荣于万历二丛书的概念

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汇刻书”,即汇辑多种零星单本而冠以总名,按照一定的体例、统一的

版式和装帧编纂而成的一批图书。丛书的编纂,对保存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那些容易散佚的古籍居功至伟。

十年(1592)编刊我国第一部名副其实的以汉魏人著作为主,间有晋、梁、陈、隋人著作,专收古经逸史、稗官野乘之类的大型丛书《汉魏丛书》而著称出版史册,开明代广刻大型丛书的风气。这部丛书子目38种,计251卷,以编校审、篇目全、刻印精,成为古代大型出版丛书之祖及著名的精善本。程氏还辑刻了关于农家园圃知识的《山居清赏》15种28卷,以及多种精善的单行本。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卷帙最大的丛书,共7.69亿字,以经、史、子、集 4部分类,故名《四库全

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成立四库全书馆,任命皇室郡王及大学士16人为总裁,六部尚书及侍郎为副总裁,下设总纂官、总阅 官、总校官等 300多名,抄写人员数千名,多是当时名儒学者。历10年修成全书1部,其后分抄6部,分贮在全国7个藏书楼中(见四库七阁)。因7部全书抄成时间先后不一,抽补散失情况各异,因而各部卷帙不尽相同,文津阁所藏《四库全书》(现藏北京图书馆)共收书3503种,计79337卷,装订成36304册。

电子版丛书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单机版)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单机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与香港迪志公司、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

限公司联合开发,1999年投入市场。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分“原文及标题检索版”(167张光盘)、“原文及全文检索版”(183张光盘)、“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网络版)及“个人版”四种版本。

《四部丛刊》电子版(单机版)

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与万方数据出版公司联合研制,2000年推出。底本采用北京大学图书馆善《四部丛刊》全文检索版保有纸张版本的全部内容,并使每个汉字数码化,从而实现字字可查、句句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自投放市场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科研机构和使用者的广泛好评,被誉为大型中文电子出版工程的典范。

本部藏上海涵芬楼影印本《四部丛刊》,共计24CD—ROM。

可检的快速全文检索,并且提供了摘要、笔记、纪元换算以及深受学者欢迎的简、繁、异体汉字相互关联查询的功能。

40

《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

《二十五史多媒体全文检索阅读系统》是一套面向文史专业人员使用的文献阅读查询光盘。2000年由使用者可对5000万字中的任意字词进行检索,几秒种内就可准确找到所需史料,并可将结果进行文本

人民邮电出版社推出,据称是国内第一套。

文件输出,它还提供了很多辅助阅读的手段如设置书签、历史记录等等。

《国学宝典》

《国学宝典》是一套主要面向中文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华古

籍全文资料检索系统。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过长达 6 年的资料搜集、精心校勘,并借助清华大学的网络技术研制完成,1999年推出。《国学宝典》收录范围为上起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的所有用汉字作为载体的历代典籍。目前该系统已收入古籍文献3,800多部,总字数逾8亿字,并仍以每年1至2亿字的速度扩充数据库,其目标是建成一个包含所有重要中文古籍的全文电子数据库。

《中国基本典籍库》

《中国基本古籍库》是国内目前最大的一项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于1997年立项,北京大学刘俊文教

授主持,为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国家电子出版物十五规划重点项目。2000年黄山书社负责出版发行,计有500张光盘。“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古籍上起先秦、下迄民国。

数据库可实现分类检索、条目检索和全文检索并具有版式设定、字体变换、翻页跳转、阅读记忆、圈点眉批、版本对照、分类辑存、编辑打印等八大功能。数据库总计20亿字,版本图像20万页。 第五节 方志、谱牒

一是利用家谱进行人口问题研究。在梁启超等的倡导下,学术界出现了研究谱牒的热潮,北京图书馆致函社会各界广征家谱。1931年南京国学图书馆馆长柳治徵撰《族谱研究举例》一文,该文中将太仓王氏与武进庄氏比较,分析人口的数量与增殖,开了利用家谱资料进行人口问题研究的先例。

二是利用谱牒资料进行移民研究。如潭其骧,其著述《湖南人由来考》主要是根据氏族谱系资料对湖南7个县的人口来源作了考证。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

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情况和本家族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文献。

常见地方志书目:

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1958年增订重印) 张国淦编著《中国古方志考》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洪焕椿编著《浙江地方志考录》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方志,又称地方志。顾名思义,它是专门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历史的地方文献。 方志大概分为三类:

一为全国性的总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二是地方志,即以一地(省、府、州、县、镇等)为记述对象的地方志,如《浙江通志》《顺天府志》三为专志,指山水禅林、寺庙、书院、游览胜迹、人物、风土方面的志书。

《浚县县志》《乌青镇志》等。

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第三附录:图表 ,其他。

41

三利用家谱进行家族文化研究。潘光旦 从192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中国家谱学略史》以后,发表了

《家谱与宗法》、《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人文选择与中华民族》、《近代苏州的人才》等。

《中国分省地方志》(光盘)

由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与新华音像中心、中国音像协会

出版发行的《中国分省地方志》(光盘)是国内目前最为庞大的光盘版数字方志。《中国分省地方志》(光盘)按照“每地有志,一代一书”的原则, 从国内外现存的8千余种地方志中精选出5千余种。所选地方志多为宋元、明清善本方志,包括全国总志、各省通志、府州县志、村镇志、名胜志、乡土志。数据库可提供文字与原版图像对照,总字数达30亿字, 图像3000万页。检索途径有区域检索、条目检索和全文检索。

“中国谱牒库”数据光盘

“中国谱牒库”是一项利用数字技术,对中国蕴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代族谱、家谱、年谱进行

数字化处理的宏伟工程。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家谱的文献资源,北京大学中国基本古籍库工作委员会与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联袂编辑研制了“中国谱牒库”。

第7章 :古典文献的检索

第一节 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 索引

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最先出现于明代。“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我国最早使用“索引”者为1917年林语堂在《科学》杂志发表之《创设汉字索引制议》,不仅论述索引之功用,且阐述了索引与学术演进的关系,称:“近世学术演进,索引之用愈多,西人治事,几于无时不用索引以省时而便事。”

1.书目检索及其类别 1.1丛书检索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版 阳海清编《中国丛书广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版 施廷镛编《中国丛书综录续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版

1.2单书检索

各图书馆藏书目录。如《北京图书馆普通古籍目录》、《杭州大学图书馆线装书总目》等。 查阅有关分类目录。

善本书目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善本书提要》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等 断代书目如《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现存宋人著述总录》 《清人别集总目》 等 专科书目如《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1.3题记检索

罗伟国、胡平编《古籍版本题记索引》(上海书店1991)

42

本讲结束

如查李清照《潄玉词》版本情况,根据《潄玉词》书名在第346页检索到如下内容: 潄玉词一卷 宋李清照撰 宋刊本 [41]·二十一·7 劳巽卿校本 [11]·一百十九·9 旧抄本 [91]·四十·10 潄玉词十二卷 宋李清照撰 宋刊本 [14]·四下·490

1.4篇目检索

专书索引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中华书局编印1965),《全唐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马绪传编,中华书局198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作者篇目索引》(常振国、降云编,中华书局1988),《全唐诗索引》(作者篇名索引,史成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全宋词作者词调索引》(高喜田、寇琪编,中华书局1992)等。

群书索引如《宋代文集索引》([日]佐伯富编,日本京都东洋史研究会1970),《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陆峻岭编,中华书局1979),《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王重民、杨殿珣编,中华书局1965)。

专题索引如《唐宋名家词检索大全》(孙公望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历代名诗索引》(孙寿玮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另如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等书后均附有“名句索引”。

2.人名检索及其工具书来源 2.1传记著作检索

《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杨殿珣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收录年谱3000多种)

《中国历史人物年谱考录》(谢巍编,中华书局1992,正编共收年谱6259种,谱主4010人)

《中国年谱辞典》(黄秀文主编,上海百家出版社1997,收录1993年以前刊行中国人物年谱4115种,谱主2431人)。

2.2传记资料检索 2.2.1史传人物资料检索

如《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张忱石、吴树平编,中华书局1980),《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史记人名索引》(钟华编,中华书局1977),《汉书人名索引》(魏连科编,中华书局1979),《二十四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98)。

2.2.2方志人物资料检索

按时代划分,如《宋元方志传记索引》(朱士嘉编,中华书局1963,涉及33种宋元方志,人物3949人),《中国地方志宋代人物资料索引》(沈治宏、王蓉贵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录人物104000),《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人名索引》(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编,上海书店1997,收录明及以前人物资料110000条)。 按地域划分,如《北京天津地方志人物传记索引》(高秀芝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广东地方志传记索引》(潘铭荣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

2.2.3石刻人物资料检索

《石刻题跋索引》(杨殿珣编,商务印书馆1990,收金石著作137种,其中宋9种,明5种,清90种,近代33种)。

《四十年出土墓志目录》(荣丽华编,王世民校订,中华书局1993,收录1949-1989出土东汉至清代墓志1464方)。

43

《陕西石刻文献目录集存》(李慧主编,三秦出版社1990,收录1949以前陕西发现和出土石刻文献3161种)。

2.2.4文集中的人物资料检索

如:《全唐文篇目分类索引》、《宋代文集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中的人物传记部分。 另,可用电子文献进行相关检索。

2.2.5综合检索

综合性人物资料索引,如查唐五代人物资料有《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引得》,查宋代人物资料有《宋人传记资料索引》,查明清人物资料者有《明人传记资料索引》,《清代传记丛刊索引》《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另有如《中国佛教人名大辞典》等。

2.3人物别名字号检索

检索人物别名字号如《室名别号索引》《古今人物别名索引》《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 检索人物封爵谥号者如《历代人物谥号封爵索引》 检索唐宋人行第者如《唐人行第录》《宋人行第考录》

3.地名检索及相关文献

《史记地名索引》(嵇超等编,中华书局1990) 《汉书地名索引》(陈家麟、王仁康编,中华书局1990) 《后汉书地名索引》(王天良编,中华书局1988)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藏励龢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字词句的检索及其专书

含古籍字词索引和句子索引。字词索引有逐字逐词索引,有特定词语索引。逐字逐词索引如《周易引得》、《毛诗引得》等。特定词语索引如《金瓶梅词话语汇索引》、《红楼梦语汇索引》等。句子索引如《十三经索引》、《全唐诗索引·杜甫卷》等。

随着电子文献日益普及,纸质文献词句索引逐渐失去其优势。

5.纸质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首先是技术上,对索引要阅读前言或凡例,弄清其检索范围、编排体例和所据版本。

其次在方法上,要注意综合使用各种索引。如研究一位宋代词人,可先查《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及其补编,再查《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人名索引,再查地方志中的人名索引和石刻中的人物资料,还要查《历代诗话》及其续编中的人名索引,以广泛搜集其生平及相关评论资料。 再次是态度上,不能完全依赖迷信索引。 二、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1.主要光盘数据库及其检索利用的基本方法 1.1《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全文版具有全文检索功能,通过输入任何关键词,可在数秒至数十秒时间检索所有《四库全书》3461种著作79309卷里与关键词匹配之资料,检索结果可随意拷贝、进行文档编辑或打印。

1.2《四部丛刊》电子版

44

《四部丛刊》收书504种,原分装3134册。规模不及《四库》,但多据珍藏善本、稿本影印,其版本价值胜于《四库》。其电子版由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合作出版。其检索功能与《四库全书》基本相同。

1.3《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4版

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袁林主持研制。第4版收文史类古籍2159种,计3.9亿字。按经、史、子、集四类编排。安装、检索均非常方便。

1.4《国学宝典》V8.0版

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尹小林研制,不断扩充至V8.0版收录典籍3800多种,8亿多字。除可全文检索、复制、打印,还可自动生成卡片,统计任意字词的出现次数和频率。

2.主要网络数据库的检索途径与方法 2.1古籍书目检索网络数据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公共检索服务系统中“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数据库,可查询该馆所藏古籍目录。从国家图书馆网站主页(http://www.nlc.gov.cn)“馆藏资源”进入“馆藏目录检索”,下分“普通古籍”、“善本古籍”、“方志家谱”三个子库。

上海图书馆(http://www.library.sh.cn)“历史文献”库也有“古籍书目查询”和“家谱书目查询”两个子库。 台湾国家图书馆(http://www2.ncl.edu.tw)古籍文献资讯网(http://rarebook.ncl.edu.tw)有“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据此可检索港台地区所藏古籍目录。

2.2古籍全文检索网络数据库

北京大学中文系网站有《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http://chinese.pku.edu.cn/tang)和《全宋诗》检索系(http://162.105.161.41/songpoem/cgi-bin/songlibrary.exe)。

南京师范大学网站(http://www.njnu.edu.cn)主页“特色栏目”有《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检索系统,收录《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和《全金元词》。

2.3古籍全文浏览网络数据库

台湾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资讯网(http://rbook.hyweb.com.tw)中《古籍影像检索系统》和《明人文集资料库》,具有全文浏览功能。不过网上浏览只能浏览部分篇目,不能浏览全部。

3.电子文献检索注意事项

一般电子文献检索,只能为直接对应性的匹配检索,即只能检索与所输入的字词完全对应匹配的资料。 如输入“李白”,只能检索含义“李白”二字的资料,而不能检索到与李白相关但没有“李白”二字的资料。为尽可能全面检索所需资料,应注意从多种角度、多种方式、不同字词进行反复检索。

检索人物资料,可输入人名检索,也可输入字号、别称或并称等进行检索。

如在《四库全书》中,输入“李白”可检索到7024个匹配,分布于4172卷资料中;再输入“谪仙”,可检索到3621个匹配;再输入“李杜”,可检索到2509个匹配。去其重复,就可比较全面地搜罗到《四库全书》中关于李白的资料。

检索作品资料,要注意从文题(诗题)和作品正文等不同角度进行多次检索。

45

因作品题目常因版本不同而有差异,版本不同也会造成正文文字差异。检索时既要尽量避免漏检,又要尽量降低“重复率”,准确查找所需资料。要不断摸索总结,提高效率。

不论检索光盘还是网络资料,要正式引用,必须校核书籍原文。电子文献录入时往往存在一定错误,还有排版问题、字形差异导致电脑无法按照原序排列甚至无法识别。因此,引用电子文献一定要核对原文。 思考题

1.检索纸质文献书目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2.利用纸质文献检索人物资料需注意哪些问题? 3.利用电子文献如何准确检索相关资料?试举一例说明。 练习题

1.试利用纸质文献查找明代王世贞与清代王士禛的传记资料。

2.试利用相关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与评论资料。 参考文献

1.潘树广编著:《古籍索引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2.卢正言主编:《中国索引综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3.焦玉英等编著:《信息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