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岭师) 下载本文

当代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1.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学与教事实上是对同一过程不同角度的理解。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3.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 4.学生的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 二、学科性质

早期: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现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充实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2.促进教育学的理论发展。

3.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二、实践意义

1.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2.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如从外部强化到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4.教育性原则(如研究体罚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二、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2.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个案调查和文献分析法

3.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含了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是教育心理学最主要的一种研究方法。

4.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与特定问题相联系的一种方法,它旨在对现实世界进行功能性的干预,并检验这种干预的效果。它体现从行动出发、通过行动进行、并着眼于改进行动的研究思路。

特点:情境性、合作性、参与性和自我评价。

第三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的传统角色 二、教师的现代角色

1.设计者;2.信息源;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平等中的首席; 6.反思者与研究者;7.终身学习者。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 1.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2.对学生的控制:与教师持有的学生观有关。 3.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1)评价性的学生观: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认为自己是排除情感因素的影响而纯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2)移情性的学生观:持这种学生观的教师认为学生都是可爱的,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所作所为。

(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 二、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反思是教学监控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三节 师生互动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期望效应)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 三、师生的相互作用

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经典实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

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作用

1.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学习潜力的推测;二是对品德发展的推测。 2.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

3.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对每个学生都建立积极的期待。 4.教师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 5.尽量避免自身的一些行为表现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

1.三种取向:理性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 2.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3.教师成长的目标:新手—熟手—专家(专家型教师拥有专业的知识,工作是高效率的,具有创造性的洞察力。)

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教学反思训练 三种反思: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 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职业发展;行动研究。

第四章 学习心理导论

第一节 学习及其分类

一、学习的概念

(一)广义的学习:学习是有机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二)狭义的学习(人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特点

1.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有所不同。 2.学生的学习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学习的作用

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2、学习能促进成熟与心理发展。

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第二节 学习理论发展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等。

2.核心观点: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系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3.共同点:简化了有机体的学习过程;简化了有机体的学习结果;注重外部条件而忽略内部条件。

二、认知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格式塔心理学家、托尔曼、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2.核心观点: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的过程。

3.共同点:把学习看成是复杂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或关系的认知结构;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

第五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一节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学习规律

1.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2.泛化与分化律: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

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1.频因律: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即练习的次数在习惯中起重要作用。

2.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第二节 联结主义理论

一、饿猫开迷箱实验(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二、关于学习实质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S—R)。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

三、学习律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有机体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它/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作用。后来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奖励比惩罚更有效。

第三节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

一、基本观点

操作性条件反射:指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该反应与情境的联系。是通过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或其他有机体的行为(一种操作),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一种学习。

原则:(1)任何反应如果随之紧跟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向。(2)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率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二、强化理论(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

强化与惩罚

反应概率 刺激呈现 刺激消除 正强化(愉快刺激呈现),也叫积负强化(消除不愉快刺激),也叫反应增加 极强化 消极强化 反应降低 惩罚1(不愉快刺激呈现) 惩罚2(消除愉快或强化刺激) 选择适当的强化物

1.教师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 2.教师选择强化物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3.奖其所需,罚其所恶。 在教学中应用强化应遵循的原则

1.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

2.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转到间歇式强化。

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一开始就坚持做到完美,不要强化不希望行为。

四、行为的学习 (一)新行为的塑造

塑造就是通过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