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项反措 下载本文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第 13 页

9.1.29. 9.2.

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汽机进水、进冷汽。

防止汽轮机轴瓦损坏

9.2.1. 汽机润滑油系统的交、直流油泵的联锁试验应按定期工作的要求进行,保证处于良好的备用的状态。机组启动前直流油泵应处于联动状态,电气联锁应投入。机组正常停机前,应进行辅助油泵的联锁试验,还应进行顶轴油泵的试启试验,确保顶轴油泵能正常启动。低润滑油压保护在启动前进行试验,确保动作正常可靠。

9.2.2. 油系统进行切换操作时,应指定人员进行监护,操作应缓慢,操作过程中应严密监视润滑油压的变化,严防切换过程中断油。

9.2.3. 机组启动、停机及正常运行中应严密监视推力瓦、各径向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当温度超过标准要求时,应按规程规定及时果断处理。

9.2.4. 机组正常运行时,顶轴油泵应置于自动,停机时当转速下降至580r/min时,应检查顶轴油泵应自启,否则手动启动顶轴油泵。

9.2.5. 在运行中发生了可能引起轴瓦损坏(如水冲击、瞬时断油等)的异常情况下,应在确认轴瓦未损坏之后,方可重新启动。

9.2.6. CRT与就地的油位、油压、油温及相关的信号装置应齐全、指示准确,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

9.2.7. 油系统的油质应按规程规定进行定期化验,油质劣化应及时联系处理。在油质及清洁度超标的情况下,严禁机组启动。

9.2.8. 润滑油压低时应能正确联动交、直流润滑油泵。正常运行时,CRT上润滑油压联系开关应投入,当润滑油压降至83KPa时应发出报警,油压降至76KPa时应正确联动交流润滑油泵,油压降至69KPa时应正确联动直流润滑油泵,当油压降至48KPa时应正确触发汽机低油压保护跳闸汽机,若油压不能维持时,应破坏真空作紧急停机处理。润滑油压低于31KPa时盘车马达将停运,油压低于20.7KPa时顶轴油泵将停运。

9.2.9. 直流润滑油泵的直流电源系统应有足够的容量,其各级容丝应合理配置,防止直流润滑油泵失去电源。 9.2.10.

交流润滑油泵的电源接触器,应采取低电压延时释放措施,同时保

证自投 装置动作可靠。

13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第 14 页

9.2.11. 油系统严禁使用铸铁阀门,各阀门不得水平安装。主要阀门应挂有

“禁止操作”警示牌。 9.2.12. 管道。 9.2.13.

检修中应注意主油泵出口逆止门的状态,防止停机过程中断油。 安装和检修时要彻底清理油系统杂物,并严防检修中遗留杂物堵塞

9.2.14. 严格执行运行、检修操作规程,严防轴瓦断油。

11.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

为了防止发电机的损坏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关于转发20万千瓦氢冷发电机防止漏氢漏油技术措施细则>>、<<发电机反事故技术措施补充规定>>和<<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等各项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11.1严格控制氢冷发电机的湿度低于4g/m,并做好氢气湿度的每天测量,做好氢气湿度的控制措施。

11.2发电机水质应导电率控制在0.1-0.4?s/cm,PH值为中性规定范围内。 11.3定子线棒层间测温元件的温差和出水支路的同层各定子线棒引出管出水温差应加强监视。温差控制值应按以下限额执行:定子线棒层间最高与最低温度间的温差达8℃或定子线棒引水管出水温差达8℃时应报警,应及时查明原因,此时可降低负荷。定子线棒差达12℃或定子引水管出水温差达12℃,或任一定子槽内层间测温元件温度超过90℃或出水温度超过85℃(偏高)时,在确定测温元件无误后,应立即停机处理。

11.4气密试验不合格的氢冷发电机严禁投入运行。

11.5正常时氢气纯度大于95%,若氢侧密封油泵停用氢气纯度也必须大于90%。 11.6为防止氢冷发电机的氢气漏入封闭母线,在发电机出线箱与封母连接处应装设隔氢装置,并在适当地点设置排气孔和加装漏氢监测装置。如在线监测装置报警应及时排氢,并查找漏氢点进行处理。

11.7应每天按时检测氢冷发电机油系统、主油箱内的氢气体积含量,超过1%时,应停机查漏消缺。定冷水箱内的氢气压力要保持在范围内,否则应立即处理。 11.8防止发电机非全相运行。当发电机变压器的主断器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应能迅速地进行处理。

14

3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第 15 页

11.9防止发电机非同期并网,应严格按操作票进行操作。

11.10当发电机的转子绕组发生一点接地时,应立即查明故障点与性质。如系稳定性的金属接地,应立即停机处理。

11.11对进相运行工况的发电机,其低励限制的定值应在制造厂给定的容许值和保持发电机稳定的范围内,并定期校验。

11.12励磁调节器的自动通道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复并投入运行。严禁发电机在手动励磁调节下长期运行。在手动励磁调节运行期间,在调节发电机的有功负荷时必须先适当调节发电机的无功负荷,以防止发电机失去静态稳定性。 11.13在机组起动、停机和其他试验过程中,应有机组低转速时切断发电机励磁的措施。

12 防止分散控制系统失灵、热工保护拒动事故

为了防止分散控制系统(DCS)失灵、热工保护拒动造成的事故,要认真贯彻《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国电安运[1998]483号)、《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若干技术问题规定》(电规发[1996]214号)、《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5-1998)、《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6-1998)、《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7-1998)、《火力发电厂顺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8-1998)、《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659-1998)等有关技术规定,并提出以下重点要求: 12.1

DCS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

12.1.1 卡件或CPU、PU、SU的冗余失去

运行人员平时要加强对CRT上ASD报警的监视,因为一旦冗余失去就会出现报警,当发生报警时,运行人员应及时通知仪控人员尽快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运行人员应首先弄清楚失去冗余的设备中所包含现场设备的范围,加强对这些设备的监视,必要时按照仪控人员的要求要对运行方式进行调整。 12.1.2 单台CRT出现无法操作或操作不正常现象

出现此情况,首先确认在同一机组其他类似的CRT上能不能进行操作,如果可以,则应将操作和监视转移到其他的CRT上进行,并立即通知仪控人员对出现问题的CRT进行重新启动。

15

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 第 16 页

12.1.3 全部CRT无法进行操作

首先立即通知仪控人员到场协助处理,并停止一切操作,严密监视立盘上的参数,看主要参数和各重要辅机上的参数显示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等待仪控人员进行处理。如果不正常,则立盘和操作员台上的DCS部分的按钮可能都不起作用,应立即在大机ETS盘上紧急打闸,并赶往就地的MCC和中压开关室进行安全停机停炉操作。

12.1.4当系统中的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应采取以下对策。

12.1.4.1 当辅机控制器或相应电源故障时,可以暂时维持设备运行并尽快通知仪控人员来处理。如果条件不允许设备继续运行,且该设备带有后备手操的,尝试在后备手操上停运设备。如果控制器电源失去或设备无法操作,则应立即在MCC或中压开关室将该辅机退出运行,同时做好负荷调整的安全工作。 12.1.4.2 调节回路控制器故障时,应立即通知仪控人员处理,同时如果能手动运行则进行手动调整。如果在线无法处理故障或切至手动仍无法运行,则应切除该设备,并做好相应的负荷和设备调整。 12.1.4.3

涉及到机炉保护的控制器故障时,应首先按相关规定对有故障的

点进行强制或模拟,并立即更换相关卡件。在恢复该点前应做好防止控制器初始化的措施。 12.1.4.4

加强对DCS系统ASD的监视,一旦出现CPU、网络、电源报警,

立即通知检修人员处理并针对出现故障的设备所涵盖的范围做好事故预想。 12.2

防止热工保护拒动

12.2.1主重要测量设备故障

当单个测量元件出现故障或偏差大时,应立即通知热控人员前来进行处理,在具备相关手续后,可以暂时强制为正常值,保护和自动可以不撤出,处理好后确认测量正常应立即将强制恢复。当同时出现多个测量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将自动撤出,并通知仪控人员到场处理,经总指挥同意后,可将保护撤除;在处理时,运行人员应加强对就地测量设备的监视,做好必要的调整。当设备无法恢复并影响到正常运行时,经领导同意后做好停机停炉的处理。

12.2.2 定期进行保护定值的核实检查和保护的动作试验,每次启动前重要保护需重新进行试验。

16